CN211492072U -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92072U
CN211492072U CN201921891670.1U CN201921891670U CN211492072U CN 211492072 U CN211492072 U CN 211492072U CN 201921891670 U CN201921891670 U CN 201921891670U CN 211492072 U CN211492072 U CN 211492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boss
mold
mould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916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刚
赵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8916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92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92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9207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结构包括右模具、左模具和加固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固机构在右模具和左模具外侧,通过根据承重柱的高度拉动滑杆移动恰当的长度,然后转动定位螺栓进入到相对应的定位螺孔内,同时将卡箍移动至贴合在右模具和左模具的外表面上,通过螺栓配合第一螺孔而使得两个卡箍固定,从而实现对右模具和左模具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达到了对承重柱浇筑过程进行进一步加固支撑,使得支撑效果更加稳定,减小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房屋欧式建筑栏杆、建筑顶柱、围墙、阳台墙等室内外建筑柱子的使用量越来越多,承重柱是一座建筑物最主要的受力体,承重柱能承受多少压力,决定了一座建筑 物的体积以及高度,现在承重柱都是用钢筋混泥土的结构,在承重柱浇筑的过程中常常会 使用浇筑模具。
当承重柱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承重柱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使得的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支撑,而由于模具在浇筑后顶部所承受的压力较大,而当支撑装置对模具支撑力不够稳定时,容易形成安装隐患,同时不同高度的承重柱着力点不同,使得同一支架难以对承重柱进行稳定支撑。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解决了当承重柱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承重柱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使得的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支撑,而由于模具在浇筑后顶部所承受的压力较大,而当支撑装置对模具支撑力不够稳定时,容易形成安装隐患,同时不同高度的承重柱着力点不同,使得同一支架难以对承重柱进行稳定支撑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包括右模具、左模具和加固机构,所述右模具紧贴于左模具右端面围合形成圆柱管状,且右模具和左模具顶端面通过固定螺栓锁固于顶盖底端面,所述顶盖顶端面中部开设有浇筑孔,且顶盖顶端面边沿处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钢筋插孔,所述加固机构设置于右模具和左模具底部,所述加固机构由U型板、支撑架、移动架、套筒、滑杆、定位螺栓、卡箍、连接机构、固定板、凸板、第一螺孔和定位螺孔组成,所述U型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右模具右侧底端和左模具左侧底端,所述支撑架焊接于U型板顶端面右侧,所述移动架锁固有两个于U型板顶端面右侧前后两端,所述套筒前后两端右侧通过转轴与支撑架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杆沿着套筒内侧左右滑动,所述定位螺栓穿过套筒侧表面,且定位螺栓侧表面与滑杆侧表面开设的定位螺孔内侧螺纹连接,所述卡箍紧贴于右模具右端面,所述连接机构设置于U型板左侧,所述固定板对称焊接有两个于卡箍右端面中部,且两个固定板前后对立面通过转轴与滑杆外侧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凸板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卡箍前后两端左侧,且凸板右端面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由上凸台、下凸台和第二螺孔组成,所述上凸台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右侧的U型板左端面顶部,所述下凸台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左侧的U型板右端面底部,且下凸台贴合于上凸台底端面,所述第二螺孔贯通于上凸台和下凸台顶端面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的内侧右端相对应于右模具的侧表面,且卡箍的内侧弧长与右模具侧表面弧长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移动架、套筒、滑杆、定位螺栓、卡箍、固定板、凸板、第一螺孔和定位螺孔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U型板顶部左右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螺孔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滑杆侧表面,且两个定位螺孔之间的间距为5cm。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侧为光滑无毛刺,且套筒的厚度为1.5cm。
进一步的,所述上凸台的顶端面和下凸台底端面分别相齐平于U型板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上凸台和下凸台长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滑杆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卡箍材质为碳钢材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当承重柱在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承重柱体积和重量都较大,使得的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支撑,而由于模具在浇筑后顶部所承受的压力较大,而当支撑装置对模具支撑力不够稳定时,容易形成安装隐患,同时不同高度的承重柱着力点不同,使得同一支架难以对承重柱进行稳定支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加固机构在右模具和左模具外侧,通过根据承重柱的高度拉动滑杆移动恰当的长度,然后转动定位螺栓进入到相对应的定位螺孔内,同时将卡箍移动至贴合在右模具和左模具的外表面上,通过螺栓配合第一螺孔而使得两个卡箍固定,从而实现对右模具和左模具的两侧进行加固支撑,达到了对承重柱浇筑过程进行进一步加固支撑,使得支撑效果更加稳定,减小安全隐患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螺孔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右模具-1、左模具-2、固定螺栓-3、顶盖-4、浇筑孔-5、钢筋插孔-6、加固机构-7、U型板-71、支撑架-72、移动架-73、套筒-74、滑杆-75、定位螺栓-76、卡箍-77、连接机构-78、固定板-79、凸板-710、第一螺孔-711、定位螺孔-712、上凸台-781、下凸台-782、第二螺孔-78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包括右模具1、左模具2和加固机构7,右模具1紧贴于左模具2右端面围合形成圆柱管状,且右模具1和左模具2顶端面通过固定螺栓3锁固于顶盖4底端面,顶盖4顶端面中部开设有浇筑孔5,且顶盖4顶端面边沿处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钢筋插孔6,加固机构7设置于右模具1和左模具2底部,加固机构7由U型板71、支撑架72、移动架73、套筒74、滑杆75、定位螺栓76、卡箍77、连接机构78、固定板79、凸板710、第一螺孔711和定位螺孔712组成,U型板7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右模具1右侧底端和左模具2左侧底端,支撑架72焊接于U型板71顶端面右侧,移动架73锁固有两个于U型板71顶端面右侧前后两端,套筒74前后两端右侧通过转轴与支撑架72内侧转动连接,滑杆75沿着套筒74内侧左右滑动,定位螺栓76穿过套筒74侧表面,且定位螺栓76侧表面与滑杆75侧表面开设的定位螺孔712内侧螺纹连接,卡箍77紧贴于右模具1右端面,连接机构78设置于U型板71左侧,固定板79对称焊接有两个于卡箍77右端面中部,且两个固定板79前后对立面通过转轴与滑杆75外侧左端转动连接,凸板710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卡箍77前后两端左侧,且凸板710右端面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711。
其中,所述连接机构78由上凸台781、下凸台782和第二螺孔783组成,所述上凸台781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右侧的U型板71左端面顶部,所述下凸台782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左侧的U型板71右端面底部,且下凸台782贴合于上凸台781底端面,所述第二螺孔783贯通于上凸台781和下凸台782顶端面中部,使得两个U型板71进行稳定的连接。
其中,所述卡箍77的内侧右端相对应于右模具1的侧表面,且卡箍77的内侧弧长与右模具1侧表面弧长一致,使得卡箍77稳定的安装在右模具1的外侧。
其中,所述支撑架72、移动架73、套筒74、滑杆75、定位螺栓76、卡箍77、固定板79、凸板710、第一螺孔711和定位螺孔71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U型板71顶部左右两端,使得对右模具1和左模具2进行稳定支撑。
其中,所述定位螺孔712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滑杆75侧表面,且两个定位螺孔712之间的间距为5cm,便于对滑杆75的位置进行不同距离的固定。
其中,所述套筒74的内侧为光滑无毛刺,且套筒74的厚度为1.5cm,使得滑杆75快速在套筒74内滑动。
其中,所述上凸台781的顶端面和下凸台782底端面分别相齐平于U型板7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上凸台781和下凸台782长度一致,使得两个U型板71连接更加稳定。
其中,所述滑杆75材质为不锈钢材质,耐腐蚀性更强。
其中,所述卡箍77材质为碳钢材质。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根据上表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卡箍77采用的碳钢材质具有强度更强的优点。
本专利所述的:卡箍77,卡箍采用的碳钢材质,碳钢是含碳量在0.0218%~2.11%的铁碳合金,也叫碳素钢,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一般碳钢中含碳量较高则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较低,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工程构建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专门的移动装置带动移动架73至指定位置,然后将右模具1和左模具2进行竖立放置,并且通过外部的移动装置带动两个U型板71进行相对径向平稳移动,而两个U型板71则带动支撑架72进行移动,同时根据右模具1的长度对滑杆75的滑动距离进行调节,可将滑杆75于套筒74内侧进行水平移动,当滑杆75移动至恰当的长度后,可通过转动定位螺栓76进入到相对应的定位螺孔712内,从而实现滑杆75的位置得到固定,然后转动卡箍77使得卡箍的内侧弧面贴合在右模具1和左模具2的外表面,当左右两侧的卡箍77移动使得两个凸板710贴紧后,可通过外部相对应尺寸的螺栓转动配合第一螺孔711内,从而实现两个卡箍77的位置得到固定,同时对右模具1和左模具2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另外的相对应的螺栓进入到第二螺孔783内,从而实现上凸台781和下凸台782进行固定,并且左右两个U型板71的位置得到固定,然后通过固定螺栓3将顶盖4固定在右模具1和左模具2的顶部,并且将承重柱需要使用的钢筋插入到钢筋插孔6内,然后将承重柱所需要的水泥等物通过浇筑孔5浇筑至右模具1和左模具2的左右对立面内进行成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包括右模具(1)和左模具(2),所述右模具(1)紧贴于左模具(2)右端面围合形成圆柱管状,且右模具(1)和左模具(2)顶端面通过固定螺栓(3)锁固于顶盖(4)底端面,所述顶盖(4)顶端面中部开设有浇筑孔(5),且顶盖(4)顶端面边沿处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的钢筋插孔(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机构(7),所述加固机构(7)设置于右模具(1)和左模具(2)底部,所述加固机构(7)由U型板(71)、支撑架(72)、移动架(73)、套筒(74)、滑杆(75)、定位螺栓(76)、卡箍(77)、连接机构(78)、固定板(79)、凸板(710)、第一螺孔(711)和定位螺孔(712)组成,所述U型板(7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右模具(1)右侧底端和左模具(2)左侧底端,所述支撑架(72)焊接于U型板(71)顶端面右侧,所述移动架(73)锁固有两个于U型板(71)顶端面右侧前后两端,所述套筒(74)前后两端右侧通过转轴与支撑架(72)内侧转动连接,所述滑杆(75)沿着套筒(74)内侧左右滑动,所述定位螺栓(76)穿过套筒(74)侧表面,且定位螺栓(76)侧表面与滑杆(75)侧表面开设的定位螺孔(712)内侧螺纹连接,所述卡箍(77)紧贴于右模具(1)右端面,所述连接机构(78)设置于U型板(71)左侧,所述固定板(79)对称焊接有两个于卡箍(77)右端面中部,且两个固定板(79)前后对立面通过转轴与滑杆(75)外侧左端转动连接,所述凸板(710)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卡箍(77)前后两端左侧,且凸板(710)右端面中部贯通开设有第一螺孔(7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78)由上凸台(781)、下凸台(782)和第二螺孔(783)组成,所述上凸台(781)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右侧的U型板(71)左端面顶部,所述下凸台(782)为一体化结构设置于左侧的U型板(71)右端面底部,且下凸台(782)贴合于上凸台(781)底端面,所述第二螺孔(783)贯通于上凸台(781)和下凸台(782)顶端面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77)的内侧右端相对应于右模具(1)的侧表面,且卡箍(77)的内侧弧长与右模具(1)侧表面弧长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72)、移动架(73)、套筒(74)、滑杆(75)、定位螺栓(76)、卡箍(77)、固定板(79)、凸板(710)、第一螺孔(711)和定位螺孔(71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U型板(71)顶部左右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螺孔(712)等间距开设有两个以上于滑杆(75)侧表面,且两个定位螺孔(712)之间的间距为5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74)的内侧为光滑无毛刺,且套筒(74)的厚度为1.5c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凸台(781)的顶端面和下凸台(782)底端面分别相齐平于U型板(71)的顶端面和底端面,且上凸台(781)和下凸台(782)长度一致。
CN201921891670.1U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92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670.1U CN211492072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91670.1U CN211492072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92072U true CN211492072U (zh) 2020-09-15

Family

ID=7240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91670.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92072U (zh) 2019-11-05 2019-11-05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92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81716B (zh) 一种预制构件模具
CN205766745U (zh) 一种免开筋孔的预制构件模具
CN107443112A (zh) 基于建筑钢材加工的辅助装置
CN210253976U (zh) 一种可再生钢筋的折弯装置
CN204308037U (zh) 一种壳体翻边机
CN211492072U (zh) 一种新型建筑工程用浇筑模具
CN102400552B (zh) 边梁上口防涨模加固装置
CN201815573U (zh) 钢板的加工装置
CN109693304A (zh) 一种用于生产预制构件的侧模固定方法
CN107214819B (zh) 一种建筑构造柱成型模箱
CN204747349U (zh) 一种工地用钢筋弯曲装置
CN204892618U (zh) 移动式市政钢管调直装置
CN209775183U (zh) 一种全自动气动水钻
CN206913377U (zh) 一种新型垫块预制工具
CN206185385U (zh) 一种提高立体车库生产效率的工装
CN206702444U (zh) 路灯基础钢筋笼制作台架
CN216239786U (zh) 一种钢柱灌浆工具
CN214221185U (zh) 一种具有抗震结构竖井滑模
CN213703868U (zh) 一种城市综合管廊模具用锁紧装置
CN202317479U (zh) 一种开关柜半边框焊接工作台
CN218614637U (zh) 一种生产预制墙板的边模固定工装
CN218668679U (zh) 一种钢结构加固机构
CN210705269U (zh) 一种预制构件预留孔插件模具
CN210497769U (zh) 一种用于弯制平弯接地扁钢的手动装置
CN215104736U (zh) 一种现浇桥墩钢筋绑扎胎架及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