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1528U -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1528U
CN211481528U CN202020284223.6U CN202020284223U CN211481528U CN 211481528 U CN211481528 U CN 211481528U CN 202020284223 U CN202020284223 U CN 202020284223U CN 211481528 U CN211481528 U CN 2114815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line
valve
detection device
regulat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842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宏
肖红
姜滔
何浩
蒋晓奇
李江
陈鹏
兰芳
付昊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842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15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15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15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所述系统通过高速水雾与高温环境接触后迅速气化带走大量热量,实现了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快速冷却,相较于传统系统,显著地提高了冷却效果,同时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水雾不存在流动性水珠,避免了在高温区域易发生渗水、漏水的现象,消除了水介质与高温钢水直接接触的风险,降低了现场事故发生率,保证了整条连铸生产线安全稳定地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铸线的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特钢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新技术的不断推进,环保、节能、高效的工业化技术地应用变得迫不及待。感应加热技术在高品质钢、特钢等冶炼过程中对连铸工艺稳定、钢品质的提升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新建连铸生产线均采用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对浇铸前的钢水进行补热,以稳定浇铸温度,更多地去除夹杂物等。
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主要包含电控系统、冷却水系统、感应器线圈、现场测量及检测系统、控制系统等。感应加热主要是通过高压变频电源产生变化的磁场,在中间包通道内的钢水内部产生大的感应电流,从而产生焦耳热,使钢水的温度在浇铸过程中保持稳定。连铸生产线上,中间包所在区域温度在1000℃以上,由于环境的高温以及感应加热装置本身产生的焦耳热,使冷却水系统的存在显得格外重要。换而言之,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效果将直接决定了整套装置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且无冷却系统的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将无法正常工作。然而,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所用的常规冷却水系统存在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且容易在高温钢水区域发生渗水、漏水等现象,这不仅给整套装置的稳定运行带来不便,且直接影响到装置的使用寿命,并给整条连铸生产线现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保证冷却水系统的稳定性,提升冷却水系统的冷却效果对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以及整条连铸生产线的安全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以解决传统冷却水系统冷却效果不佳,且易发生渗水、漏水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包括:水雾发生器、储水箱、水泵站、空气压缩机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水泵站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站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水雾发生器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路与所述水雾发生器的入气口连接;所述水雾发生器的出雾口与第三管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的另一端伸入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内;
在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在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一检测装置,在所述进气管路上设有第三调节阀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水泵站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储水箱内的水经水泵站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经空气压缩机处理后的高压气体也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在水雾发生器内水和高压气体充分混合后形成高速水雾,高速水雾通过第三管路喷射至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器线圈(高温区域),达到冷却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效果,高速水雾颗粒的粒径细小,表面积大,与高温环境接触后能够迅速地气化,在气化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的热量,冷却速度快,冷却效果较常规冷却系统显著地提高;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水雾不存在流动性水珠,且易于气化,避免了高温区域易发生渗水、漏水等现象,消除了水介质与高温钢水直接接触的风险,降低了生产现场的事故发生率,提高了整条连铸生产线的安全性,保证了整条连铸生产线安全稳定地运行;该系统采用高压气体与水混合形成水雾,水雾混合比可达到95%以上,产生的水雾效果更好,同时高压气体使系统或管路内部残留杂质大大减少,保证了管道内部的洁净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系统本身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冷却水箱和热交换装置,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储水箱的进水口连接,热交换装置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七管路与冷却水排出接口连接;
在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四调节阀和第三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五管路上设有第五调节阀和第四检测装置,在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六调节阀和第五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七管路上设有第七调节阀和第六检测装置;所述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第六调节阀、第七调节阀、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第五检测装置、第六检测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在高温区域完成冷却功能的高温水气(由水雾气化得到)通过第五管路进入到热交换装置,在热交换装置内,高温水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高温水气冷凝,冷凝后的高温水气经第六管路流回储水箱内,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而完成热交换后的冷却水则经第七管路通过冷却水排出接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站包括并接的第一水泵组件和第二水泵组件,所述第一水泵组件和第二水泵组件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八调节阀、水泵和止回阀;所述第八调节阀、水泵以及止回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水泵站的双水泵结构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一路水泵组件工作,另一路水泵组件则备用,当其中一路水泵组件故障时,另一路水泵组件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在无需停工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故障维修,实现了水泵组件的在线检修,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时间;止回阀防止了第二管路内的水回流至水泵内。
进一步地,所述水泵站的出水口还通过第八管路与所述储水箱连接,在所述第八管路上设有并接的截止阀和安全阀。水泵站与储水箱连通,相当于溢流点水流,用于调节水泵站内的压力,达到减小压力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阀包括两个法兰球阀和一个截止阀,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流量计、压力计以及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两个法兰球阀、流量计以及截止阀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
控制装置根据流量计检测到的第二管路内的水流量来控制法兰球阀,从而实现第二管路内水流量的调节,达到所需水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阀包括气动阀、两个法兰球阀、以及截止阀;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计,所述气动阀、压力计、压力传感器、法兰球阀、流量计以及截止阀在所述进气管路上依次设置。控制装置根据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计检测到的进气管路内的气体压力和流量来控制法兰球阀,从而实现进气管路内气体压力和流量的调节,达到所需气压和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采用金属浮管流量计,所述金属浮管流量计为H250系列流量计,以检测气体流量。
进一步地,在靠近所述储水箱的第六管路上设有电导率仪,所述储水箱的出水口、第一管路还分别通过球阀与排水接口连接,所述电导率仪、球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电导率仪用于检测储水箱内水的水质,当水质不符合标准时,则控制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球阀将不符合标准的水排出储水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液位传感器,通过液位传感器检测储水箱内的水位,及时补水。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通过高速水雾与高温环境接触后迅速气化带走大量热量,实现了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快速冷却,相较于传统系统,显著地提高了冷却效果,同时处于高温环境中的水雾不存在流动性水珠,避免了在高温区域易发生渗水、漏水的现象,消除了水介质与高温钢水直接接触的风险,降低了现场事故发生率,保证了整条连铸生产线安全稳定地运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水雾冷却部分);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水回收循环利用部分);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各管路上设置的调节阀和检测装置的符号含义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的供电回路电气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泵的启停控制电气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LC控制模块控制水泵启动的电气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LC控制模块与各部分的电气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PLC控制模块与各部分的电气图;
其中,1-储水箱,2-水泵站,3-水雾发生器,4-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5-热交换装置,6-第一管路,7-第二管路,8-进气管路,9-第三管路,10-第五管路,11-第四管路,12-第六管路,13-第七管路,14-第八管路;
101-水泵,102-金属软管,103-法兰球阀,104-流量计,105-温度计,106-水位报警装置,107-球阀,108截止阀,109-Y型过滤器,110-电导率仪,111-温度传感器,112-压力计,113-气动阀,114-安全阀,115-蝶阀,116-止回阀,117-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的冷却系统,包括:水雾发生器3、储水箱1、水泵站2、空气压缩机、冷却水箱、热交换装置5以及控制装置;储水箱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6与水泵站2的进水口连接,水泵站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7与水雾发生器3的入水口连接,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路8与水雾发生器3的入气口连接;水雾发生器3的出雾口与第三管路9的一端连接,第三管路9的另一端伸入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内;冷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11与热交换装置5的第一进水口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五管路10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管路12与储水箱1的进水口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七管路13与冷却水排出接口连接。
在第一管路6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在第二管路7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一检测装置,在进气管路8上设有第三调节阀和第二检测装置;在第四管路11上设有第四调节阀和第三检测装置,在第五管路10上设有第五调节阀和第四检测装置,在第六管路12上设有第六调节阀和第五检测装置,在第七管路13上设有第七调节阀和第六检测装置;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第六调节阀、第七调节阀、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第五检测装置、第六检测装置、水泵站2以及热交换装置5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
如图1所示,在第一管路6上设置的第一调节阀为蝶阀,且在蝶阀后的第一管路6上还设有过滤器,以过滤掉水中含有的杂质。
在第二管路7上依次设有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两个法兰球阀、流量计、截止阀,第二管路7包括一主管路和多条分支管路,分支管路的数量根据连铸生产线的数量来确定(本实施例为4条),有多少条连铸生产线,就有多少条分支管路,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以及一个法兰球阀设于主管路上,每条分支管路上均设有法兰球阀、流量计、以及截止阀,每条分支管路与金属软管对接,每根金属软管再与对应的水雾发生器3的入水口连接,水雾发生器3的数量与分支管路的数量一致。水流经的管路上的流量计采用电磁流量计,用以检测水流量的大小,根据管路内水流量的大小调节对应阀门(对应管路上的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每条管路内的水流量。第二调节阀包括两个法兰球阀和一个截止阀,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流量计、压力计以及压力传感器。
进气管路8包括主进气管路和多条分支进气管路,分支进气管路的数量根据连铸生产线的数量来确定,有多少条连铸生产线,就有多少条分支进气管路,在主进气管路上依次设有气动阀、压力计和压力传感器,在每条分支进气管路上均依次设有法兰球阀、流量计、截止阀。分支进气管路上的流量计采用金属浮管流量计,普通的流量计不能检测流量微小的气体流量,而金属浮管流量计是为检测气体流量而设计的微小气体流量检测设备。第三调节阀包括气动阀、两个法兰球阀、以及截止阀;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计。
第三管路9的另一端与金属软管的一端对接,金属软管的另一端再伸入至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的感应器线圈内,感应器线圈由于产生大的感应电流而产生焦耳热,伸至感应器线圈内的金属软管所喷射的水雾能够快速地冷却感应器线圈,实现了高温区域快速冷却的目的,金属软管能自由弯折,便于伸入至感应器线圈内,且耐高温。
第一管路6和第二管路7为冷却介质的运动路径(冷却介质是指冷却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的介质),进气管路8为高压气体的运动路径,第三管路9和对应的金属软管为高速水雾的运动路径。
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的出水包通过金属软管与第五管路10对接,在第五管路10上依次设有法兰球阀、温度计、温度传感器以及截止阀,水雾将高温区域冷却后形成高温水气,高温水气经第五管路10流入至热交换装置5内,以便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将高温水气冷凝后流回至储水箱1内,实现了冷却介质的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第五管路10上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高温水气的温度,并且通过控制装置传输到上位机上显示,可以实现高温报警功能。第五调节阀包括法兰球阀和截止阀,第四检测装置包括温度计和温度传感器。
如图2所示,在第四管路11上依次设有蝶阀、压力传感器、压力计、温度计、以及两路并接的蝶阀、过滤器和蝶阀,第四调节阀则包括三个蝶阀,第三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计和温度计;在第七管路13上依次设有蝶阀、压力传感器、压力计、温度计、以及流量计,第七调节阀为蝶阀,第六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计、温度计、以及流量计;在第六管路12上依次设有蝶阀、电导率仪以及温度传感器。储水箱1的出水口、第一管路6还分别通过球阀与排水接口连接,电导率仪用于检测储水箱1内水的水质,当水质不符合标准时,则控制装置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可以通过控制球阀将不符合标准的水排出储水箱1内。
第五管路10为水雾气化形成的高温水气的运动路径,第四管路11为冷却水箱内流出的冷却水的运动路径,第七管路13为完成热交换后的冷却水的运动路径,第六管路12为高温水气冷凝后流回储水箱1的运动路径。
本实施例中,储水箱1用于存储冷却介质,其内的水为纯水,纯水的参数参照国标GB17324-1998,纯水通过对夹式蝶阀和Y型过滤器进入到水泵站2的水泵内。在储水箱1上还设有排气阀,用于排除储水箱1内的气体。储水箱1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当储水箱1内的液位超过最大阈值时,发出液位报警信号,当低于最小阈值时,控制为储水箱1自动补水。
水泵站2是冷却介质的循环动力,如图2所示,水泵站2包括并接的第一水泵组件和第二水泵组件,第一水泵组件和第二水泵组件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八调节阀、水泵和止回阀;第八调节阀、水泵以及止回阀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八调节阀为蝶阀。水泵站2的双水泵结构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一路水泵组件工作,另一路水泵组件则备用,当其中一路水泵组件故障时,另一路水泵组件可以继续投入使用,在无需停工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故障维修,实现了水泵组件的在线检修,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时间;止回阀防止了第二管路7内的水回流至水泵内。水泵站2的出水口还通过第八管路14与储水箱1连接,在第八管路14上设有并接的截止阀和安全阀。水泵站2与储水箱1连通,相当于溢流点水流,用于调节水泵站2内水泵的压力,达到减小压力的目的。
空气压缩机用于将空气压缩形成高压气体(本实施例中,高压气体为高压空气),也可以不采用空气压缩机,形成水雾所需气体的压力为0.4MPa即可,但是高压气体能够提高水雾混合比,水雾混合比可达95%以上,水雾混合比越高,形成的高速水雾的冷却效果越好。在关闭系统时,先关闭第一管路6和第二管路7(即冷却介质的运动路径),再关闭进气管路8,高压气体可以将进气管路8和水雾发生器3内的水气吹干,防止锈蚀,也可以减少进气管路8和水雾发生器3内的残留杂质,提高了洁净度,提升了运行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水雾发生器3用于将冷却介质(纯水)和高压气体混合后形成高速水雾,冷却介质和高压气体在水雾发生器3的真空穴中汇集,混合后同时进入加速管道,流经扩散管道后又进一步混合再进入喷射管和喷射嘴,形成高速水雾。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中,压力计、压力传感器、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水位报警器、电导率仪等各种检测装置,以及法兰球阀、球阀、蝶阀、截止阀、止回阀等各种调节阀主要用于系统的参数测定,故障判断以及系统本身的精密控制。
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所采用的部件均为市面上的已有型号,各部件的具体型号:水泵的型号为CDLF4-8FSWSC,金属浮管流量计的型号为H250,热交换装置采用阿法拉伐板式热交换器,电磁流量计的型号为川仪MFC系列,电导率仪的型号为DMD-99,液位传感器的型号为ZRN702,压力计的型号为Y-100,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FY211-10BG4133,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PT100,温度计的型号为WSS-411,不锈钢止回阀的型号为H71W,安全阀的型号为A21W,不锈钢截止阀的型号为J41W,不锈钢球阀的型号为Q11F,不锈钢法兰球阀的型号为Q41F,不锈钢蝶阀的型号为DB71X,气动阀的型号为Q641F,Y型过滤器的型号为SY41W,水雾发生器的型号为SEMEM_QSH,空气压缩机的型号为GA-83X,控制装置采用西门子6ES7331系列PLC控制模块。
图4-8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电气连接图,图4为水泵的供电回路电气图,图5为水泵的启停控制电气图,图6为PLC控制模块控制水泵启停的电气图,继电器线圈KA11与PLC控制模块的DO0.0连接,用于控制其中一路水泵的启动,HL2为该水泵的运行指示灯;继电器线圈KA12与PLC控制模块的DO0.2连接,用于控制另一路水泵的启动,HL3为该水泵的运行指示灯;继电器线圈KA13与PLC控制模块的DO0.4连接,用于控制制水机(制水机用于制作纯水)的启动;继电器线圈KA14与PLC控制模块的DO0.5连接,用于控制气动阀的启动;继电器线圈KA15/KA16分别与PLC控制模块的DO0.6/DO0.7连接,作为备用。图7和8为PLC控制模块与各部分的电气连接图,PLC控制模块通过TS1与电导率仪连接,用于接收电导率仪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2与液位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液位传感器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3与第二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该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4与第四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该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5与第七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该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6与第二管路上的流量计连接,用于接收该流量计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7与第五管路上的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该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PLC控制模块通过TS20与进气管路上的压力传感器连接,用于接收该压力传感器的检测数据;其中TS1~TS20均表示信号隔离器。本实用新型中,PLC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再对调节阀门进行控制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为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先将储水箱内的纯水A经第一管路进入到水泵内,再经第二管路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被分成A1/A2/A3/A4四路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然后打开空气压缩机,经空气压缩机压缩后的高压空气B经进气管路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被分成B1/B2/B3/B4四路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纯水A和高压空气B在水雾发生器内混合后形成高速水雾,高速水雾经第三管路喷射至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感应器线圈区域,高速水雾在感应器线圈所在的高温区域内因高温气化,带走了大量热量,实现了高温区域地快速冷却,高温水气C(由C1/C2/C3/C4四路混合成一路)经第五管路流入热交换装置内,同时冷却水箱内的冷却水D经第四管路流入热交换装置内,在热交换装置内,高温水气C与冷却水D进行热交换,使高温水气冷凝,冷凝后的高温水气F经第六管路流回到储水箱内,循环利用,热交换后的冷却水E经第七管路排出。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冷却系统实现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冷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先开启水泵站,使储水箱内的纯水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
2、再开启空气压缩机,使高压空气输送至水雾发生器内;
3、纯水和高压空气在水雾发生器内充分混合后形成高速水雾;
4、高速水雾输送至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内,实现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高温区域的冷却;
5、水雾在高温区域气化后形成的高温水气流入热交换装置内,在热交换装置内高温水气与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冷凝后的高温水气流回至储水箱内;
6、关闭冷却系统时,先关闭水泵站,再关闭空气压缩机,有利于高压气体吹干系统或管路内残留的水气,使系统或管路干燥,防止了锈蚀,同时大大减少了内部残留杂质,保证了内部的洁净度,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延长了系统本身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雾发生器(3)、储水箱(1)、水泵站(2)、空气压缩机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储水箱(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管路(6)与所述水泵站(2)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站(2)的出水口通过第二管路(7)与所述水雾发生器(3)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路(8)与所述水雾发生器(3)的入气口连接;所述水雾发生器(3)的出雾口与第三管路(9)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9)的另一端伸入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内;
在所述第一管路(6)上设有第一调节阀,在所述第二管路(7)上设有第二调节阀和第一检测装置,在所述进气管路(8)上设有第三调节阀和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第三调节阀、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水泵站(2)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箱和热交换装置(5),所述冷却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四管路(11)与所述热交换装置(5)的第一进水口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5)的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五管路(10)与所述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4)连接,所述热交换装置(5)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第六管路(12)与所述储水箱(1)的进水口连接,热交换装置(5)的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七管路(13)与冷却水排出接口连接;
在所述第四管路(11)上设有第四调节阀和第三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五管路(10)上设有第五调节阀和第四检测装置,在所述第六管路(12)上设有第六调节阀和第五检测装置,在所述第七管路(13)上设有第七调节阀和第六检测装置;所述第四调节阀、第五调节阀、第六调节阀、第七调节阀、第三检测装置、第四检测装置、第五检测装置、第六检测装置以及热交换装置(5)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站(2)包括并接的第一水泵组件和第二水泵组件,所述第一水泵组件和第二水泵组件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八调节阀、水泵和止回阀;所述第八调节阀、水泵以及止回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站(2)的出水口还通过第八管路(14)与所述储水箱(1)连接,在所述第八管路(14)上设有并接的截止阀和安全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阀包括两个法兰球阀和一个截止阀,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流量计、压力计以及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两个法兰球阀、流量计以及截止阀在所述第二管路上依次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阀包括气动阀、法兰球阀、以及截止阀;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压力计、压力传感器以及流量计,所述气动阀、压力计、压力传感器、法兰球阀、流量计以及截止阀在所述进气管路上依次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计采用金属浮管流量计,所述金属浮管流量计为H250系列流量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储水箱(1)的第六管路(12)上设有电导率仪,所述储水箱(1)的出水口、第一管路(6)还分别通过球阀与排水接口连接,所述电导率仪、球阀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内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液位传感器。
CN202020284223.6U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Active CN2114815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4223.6U CN211481528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84223.6U CN211481528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1528U true CN211481528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4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84223.6U Active CN211481528U (zh) 2020-03-10 2020-03-10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15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81528U (zh)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
CN111107685A (zh) 一种用于中间包感应加热装置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210601032U (zh) 新型快速启动的液化天然气卸车系统
CN104500183B (zh) 虹吸式添蓝加注方法和装置
CN215570404U (zh) 一种冷凝水冷却系统
CN112320756B (zh) 一种用于防止合成炉灯头结盐的系统
CN203108427U (zh) 水泥窑脱硝用自动调节喷雾设备
CN107893906A (zh) 一种六氟化硫气体高效气化汇集装置
CN204138689U (zh) 一种高炉多级连接密闭循环冷却水系统查漏装置
CN108766601B (zh) 一种适用于多工质液相夹带研究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CN104912696B (zh) 一种瓦斯发电机组掺混lng燃料设备及方法
CN207180370U (zh) 一种复合多元自冷式熔炼喷枪
CN206157108U (zh) 一种干法排渣系统
JP2001201419A (ja) ガス漏れ検出装置
CN214438009U (zh) 一种方便蒸汽与液体混合均匀的蒸汽喷射器
CN219977149U (zh) 一种循环降温cng标准站
CN203644730U (zh) 一种带有排气的冷却水供给装置
CN112555670A (zh) 一种可移动式液氢零排放存储加注一体储罐
CN204253145U (zh) 虹吸式添蓝加注装置
CN214467880U (zh) 一种负压快速抽出零米真空热井罐内有毒气体的装置
CN217419811U (zh) 一种用于高温气冷堆核岛的除盐水供水装置
CN111035879B (zh) 一种双介质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及其灭火方法
CN204784234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16346216U (zh) 排污连排水热量回收系统及玻璃熔窑废气热量回收系统
CN203923118U (zh) 垂直移动床气化稻壳的喷雾冷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