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80317U -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80317U
CN211480317U CN202020209862.6U CN202020209862U CN211480317U CN 211480317 U CN211480317 U CN 211480317U CN 202020209862 U CN202020209862 U CN 202020209862U CN 211480317 U CN211480317 U CN 211480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sheath
terminal
main body
binding p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986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长辉
韩冰
曾凡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sit Electric Tech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0986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80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80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80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包括:接线端子、绝缘的用于固定和保护接线端子的护套装置、用于固定和保护护套装置的主体装置,护套装置包括沿轴向可拆卸和拼接的用于固定接线端子的端子护套,接线端子设于护套装置内,护套装置设于主体装置内,护套装置和主体装置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用于使电缆穿过以接触接线端子的通孔,主体装置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密封和锁紧电缆的密封装置。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可以快速完成接线工作,还可以有效提高零件的利用率、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户外电缆接线方法为管型端子压接后外覆绝缘胶带,再使用冷缩管包覆。然而,这种电缆接线方法的施工周期长,二次接续时各零件都无法重复使用。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可快速完成接线工作,并可提高零件利用率的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其可以快速完成接线工作,并可以有效提高零件的利用率、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包括:接线端子、绝缘的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接线端子的护套装置、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护套装置的主体装置,所述护套装置包括沿轴向可拆卸和拼接的用于固定所述接线端子的端子护套,所述接线端子设于所述护套装置内,所述护套装置设于所述主体装置内,所述护套装置和所述主体装置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用于使电缆穿过以接触所述接线端子的通孔,所述主体装置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密封和锁紧所述电缆的密封装置。
优选的,所述端子护套中间设有用于轴向固定所述接线端子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接线端子形状尺寸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端子护套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轴向固定所述电缆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护套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端子护套的绝缘套筒,所述端子护套设于所述绝缘套筒内,所述绝缘套筒设于所述主体装置内。
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设有用于确保装配方向的唯一性的防呆止位,所述护套装置设有用于与所述防呆止位配合以形成唯一装配方向的安装位。
优选的,所述主体装置外侧喷涂有荧光漆,以便于夜间检修操作。
优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电缆的密封件和用于锁紧所述密封件的锁紧件,所述密封件沿轴向贯穿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主体装置端部的通孔贯通,所述密封件和所述锁紧件均与所述主体装置端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设有防滑齿,以避免锁紧所述密封件时发生打滑现象。
优选的,所述密封件包括用于嵌设于所述主体装置端部的内周部的第一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锁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部和所述主体装置端部的外周部,所述第一部的外周部设有所述防滑齿,所述主体装置端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的内周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时,首先,将接线端子放置在部分的端子护套内,也即此时的端子护套处于沿轴向拆分状态,以便于接线端子的两端进行接线操作。然后,将两根电缆都按照规定要求去除绝缘层,而后,再将其中一根电缆穿过主体装置一端的通孔,并将该电缆的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的一端压接。之后,再将另一根电缆的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的另一端压接,压接接线操作完成后,再盖合端子护套的另一部分,以使端子护套装配完整,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接线端子。
此外,由于护套装置用于固定和保护接线端子,其为绝缘材质,因此,护套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端子护套的拼合位置因存在缝隙,而容易在高压、高流情况下与主体装置发生引弧现象的风险。
最后,再将组装后的护套装置沿轴向穿入主体装置内,再通过主体装置两端的密封装置,将两端的电缆进行密封锁紧,以完成电缆中继器总成的装配过程。
由于端子护套为可拆卸装置,使得本装置的零部件除接线端子以外,其余零部件均可以重复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并且,本装置的接线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可以快速完成接线工作,并可以有效提高零件的利用率、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垂直剖面图;
图3为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垂直剖面图;
图5为主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垂直剖面图;
图7为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垂直剖面图;
图9为绝缘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垂直剖面图;
图11为端子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垂直剖面图;
图13为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垂直剖面图。
图1-14中:
1为接线端子、2为主体装置、3为端子护套、4为绝缘套筒、5为密封件、6为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其可以快速完成接线工作,并可以有效提高零件的重复利用率、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请参考图1至图14。
本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包括:接线端子1、绝缘的用于固定和保护接线端子1的护套装置、用于固定和保护护套装置的主体装置2,护套装置包括沿轴向可拆卸和拼接的用于固定接线端子1的端子护套3,接线端子1设于护套装置内,护套装置设于主体装置2内,护套装置和主体装置2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用于使电缆穿过以接触接线端子1的通孔,主体装置2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密封和锁紧电缆的密封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接线端子1的两端分别用于与不同电缆的电线连接,为了避免电缆中继器总成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漏电现象,护套装置需要采用绝缘材质进行制作,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绝缘材质进行选择。
还需要说明的是,端子护套3用于固定接线端子1,为了使端子护套3可以更好的固定接线端子1,可以将端子护套3设置为内部腔体结构与接线端子1的形状、尺寸都相配合的装置,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放置接线端子1。
并且,端子护套3沿轴线方向可以进行拆卸和拼接操作,这样有利于接线端子1两端分别进行接线操作,待接线操作均完成后,再将端子护套3装配成整体即可。通过将端子护套3设置为拼合装置,可以提高电缆中继器总成各零件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若接线端子1出现损坏现象,也只需通过拆卸操作即可更换新的接线端子1,使其与其它零件继续配合使用即可,较大程度的降低了运行费用和维修成本。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主体装置2主要是作为壳体使用,用来保护壳体内部的所有零部件。因为主体装置2可以固定和保护护套装置,所以护套装置应当与主体装置2的内部腔体的形状尺寸相配合,以更好的被主体装置2固定住。优选的,主体装置2的材质可以设置为金属材质,以避免变形。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接线端子1、护套装置、主体装置2的结构、形状、尺寸、材质、位置等进行确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时,首先,将接线端子1放置在部分的端子护套3内,也即此时的端子护套3处于沿轴向拆分状态,以便于接线端子1的两端进行接线操作。然后,将两根电缆都按照规定要求去除绝缘层,而后,再将其中一根电缆穿过主体装置2一端的通孔,并将该电缆的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1的一端压接。之后,再将另一根电缆的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1的另一端压接,压接接线操作完成后,再盖合端子护套3的另一部分,以使端子护套3装配完整,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接线端子1。
此外,由于护套装置用于固定和保护接线端子1,其为绝缘材质,因此,护套装置可以有效避免端子护套3的拼合位置因存在缝隙,而容易在高压、高流情况下与主体装置2发生引弧现象的风险。
最后,再将组装后的护套装置沿轴向穿入主体装置2内,再通过主体装置2两端的密封装置,将两端的电缆进行密封锁紧,以完成电缆中继器总成的装配过程。
由于端子护套3为可拆卸装置,使得本装置的零部件除接线端子1以外,其余零部件均可以重复使用,这样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并且,本装置的接线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靠,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可以快速完成接线工作,并可以有效提高零件的利用率、降低装置的运行成本。
在上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的基础上,优选的,端子护套3中间设有用于轴向固定接线端子1的凸起,凸起与接线端子1形状尺寸相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接线端子1的中间一般设有凸起,所以在端子护套3的中间设有与接线端子1的形状尺寸相配合的凸起,是为了更好的轴向固定和保护接线端子1。因此,可以根据接线端子1的形状尺寸等确定端子护套3,从而将端子护套3设置为内部腔体结构与接线端子1的形状、尺寸都相配合的装置。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端子护套3的形状、尺寸、结构、材质等进行确定。
优选的,端子护套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轴向固定电缆的凸台。
这是因为接线端子1的两端需要与剥除绝缘层的电缆连接,也即电缆需要剥除部分的绝缘层,露出电线以与接线端子1连接。而电缆剥除绝缘层后会形成凸台,为了使得端子护套3可以有效限制电缆的轴向移动,可以在端子护套3的端部设置有与剥除绝缘层后的电缆形状尺寸相配合的凸台。
如果电缆采用的是两层绝缘体,当其剥除第一层和第二层的绝缘体后,电缆会形成两个凸台,因此,可以在端子护套3的两端也对应设有与该结构的形状尺寸相配合的两个凸台,从而可以有效限制电缆和电线的轴向移动。当然,如果电缆采用的是一层绝缘体,则其剥除绝缘体后只会形成一个凸台,那么可在端子护套3的两端对应设有与该结构的形状尺寸相配合的一个凸台。
因此,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端子护套3两端的凸台的结构、尺寸、形状、位置、个数等进行确定。
在上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护套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和保护端子护套3的绝缘套筒4,端子护套3设于绝缘套筒4内,绝缘套筒4设于主体装置2内。
需要说明的是,端子护套3可以沿轴向进行拆卸和拼接操作,也即端子护套3是由两个部件组装而成,因为一些不可控因素,拼接盖合的位置会有拼合缝隙。然而,在高压、高流情况下,该拼合缝隙会与主体装置2发生引弧风险,为了避免该引弧现象的发生,所以可以在端子护套3外部设有绝缘套筒4,从而对端子护套3和接线端子1进行再次的绝缘防护,最终可以有效提高本装置的安全性。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绝缘套筒4的形状、尺寸、结构、材质等进行确定。
在上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的基础上,优选的,主体装置2设有用于确保装配方向的唯一性的防呆止位,护套装置设有用于与防呆止位配合以形成唯一装配方向的安装位。
需要说明的是,防呆止位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在组装或维修电缆中继器总成的过程中,出现把零部件装配错误的现象发生。因此,通过在主体装置2上设置防呆止位,在护套装置上对应设有安装位,通过二者的配合可以有效保证装配方向的唯一性。
优选的,可以在主体装置2的一端设有防呆止位,并在绝缘套筒4对应的一端设有安装位,防呆止位与安装位的形状尺寸相配合,以确保装配方向唯一。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防呆止位和安装位的形状、尺寸、结构、位置等进行确定。
优选的,主体装置2外侧喷涂有荧光漆,以便于夜间检修操作。通过在主体装置2的外侧喷涂荧光漆,而荧光漆在夜间有弱光线照射的情况下能够反光,这样有利于操作人员在夜间寻找到电缆中继器总成,继而便于进行夜间检修操作。
在上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的基础上,优选的,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电缆的密封件5和用于锁紧密封件5的锁紧件6,密封件5沿轴向贯穿设有过孔,过孔与主体装置2端部的通孔贯通,密封件5和锁紧件6均与主体装置2端部为可拆卸连接。
因此,电缆轴向贯穿主体装置2,并且,其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1压接后,可以再通过主体装置2两端的密封件5进行密封,而后,再通过锁紧件6进行锁紧,从而可以保证两根电缆被有效锁紧密封。
可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对密封件5和锁紧件6的形状、结构、尺寸、位置、材质等进行确定。
优选的,密封件5设有防滑齿,从而可以避免锁紧件6在锁紧密封件5时,密封件5发生打滑现象。
在上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的基础上,优选的,密封件5包括用于嵌设于主体装置2端部的内周部的第一部和用于与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锁紧件6套设于第二部和主体装置2端部的外周部,第一部的外周部设有防滑齿,主体装置2端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锁紧件6的内周部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本实施例中,在装配电缆中继器总成时,首先,将接线端子1放置在部分的端子护套3内,也即端子护套3处于沿轴向拆分状态,以便于接线端子1的两端进行接线操作。与此同时,将主体装置2的一端与密封件5连接,使得第一部嵌设于主体装置2端部的内周部,再将锁紧件6套设于第二部和主体装置2一端的外周部。然后,将两根电缆都按照规定要求去除绝缘层,而后,再将其中一根电缆依次穿过锁紧件6、密封件5和主体装置2一端的通孔,并将该电缆的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1的一端压接。
之后,再将另一根电缆的电线部分与接线端子1的另一端压接,压接接线操作完成后,再盖合端子护套3的另一部分,以使端子护套3装配完整,这样可以更好的固定和保护接线端子1。而后,将绝缘套筒4套设于装配后的端子护套3的外周部,再将装配后的绝缘套筒4、端子护套3和接线端子1沿轴向放入主体装置2内。最后,再将主体装置2的另外一端与密封件5连接,使得第一部嵌设于主体装置2端部的内周部,再将锁紧件6套设于第二部和主体装置2另外一端的外周部,并且,再分别拧紧锁紧件6,最终完成了电缆中继器总成的组装作业。
优选的,密封件5可以设为密封圈,锁紧件6可以设为迫紧螺帽。
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第一部设于主体装置2端部的内周部,并且,第一部的外周部设有防滑齿,是为了更好的密封主体装置2,还可以防止拧紧迫紧螺帽时密封圈打滑。
因此,本装置的零部件除接线端子1以外,其余零部件均可以重复使用,可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和降低运行成本。并且,本装置的接线操作简单快速、安全可靠。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文件中提到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其中,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区分位置的不同,仅第一部嵌设于主体装置2端部的内周部,而第二部与主体装置2端部相抵。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所有实施例的任意组合方式均在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缆中继器总成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端子(1)、绝缘的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接线端子(1)的护套装置、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护套装置的主体装置(2),所述护套装置包括沿轴向可拆卸和拼接的用于固定所述接线端子(1)的端子护套(3),所述接线端子(1)设于所述护套装置内,所述护套装置设于所述主体装置(2)内,所述护套装置和所述主体装置(2)的轴向两端均设有用于使电缆穿过以接触所述接线端子(1)的通孔,所述主体装置(2)的轴向两端设有用于密封和锁紧所述电缆的密封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护套(3)中间设有用于轴向固定所述接线端子(1)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接线端子(1)形状尺寸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护套(3)的两端均设有用于轴向固定所述电缆的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和保护所述端子护套(3)的绝缘套筒(4),所述端子护套(3)设于所述绝缘套筒(4)内,所述绝缘套筒(4)设于所述主体装置(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2)设有用于确保装配方向的唯一性的防呆止位,所述护套装置设有用于与所述防呆止位配合以形成唯一装配方向的安装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装置(2)外侧喷涂有荧光漆,以便于夜间检修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电缆的密封件(5)和用于锁紧所述密封件(5)的锁紧件(6),所述密封件(5)沿轴向贯穿设有过孔,所述过孔与所述主体装置(2)端部的通孔贯通,所述密封件(5)和所述锁紧件(6)均与所述主体装置(2)端部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设有防滑齿,以避免锁紧所述密封件(5)时发生打滑现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中继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5)包括用于嵌设于所述主体装置(2)端部的内周部的第一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一部连接的第二部,所述锁紧件(6)套设于所述第二部和所述主体装置(2)端部的外周部,所述第一部的外周部设有所述防滑齿,所述主体装置(2)端部的外周部设有外螺纹,所述锁紧件(6)的内周部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CN202020209862.6U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Active CN211480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9862.6U CN211480317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9862.6U CN211480317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80317U true CN211480317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1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9862.6U Active CN211480317U (zh) 2020-02-25 2020-02-25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80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47495B2 (en) Method of extending the individual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of electrical strands in a twisted-strand cable to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836062A (zh) 一种电线或电缆防水快装连接器
KR101548358B1 (ko) 케이블 일체형 클램프가 조립되는 주상변압기용 고압부싱
KR100751518B1 (ko) 저압전선 접속용 분기슬리브
JP4746656B2 (ja) 3心一括型接続箱、試験対象ケーブルの耐電圧試験方法、及び3心一括型接続箱の組立方法
CN203415725U (zh) 核电低压电缆端子式中间连接结构
CN211480317U (zh)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KR101556755B1 (ko) 케이블 일체형 클램프가 조립되는 주상변압기용 고압부싱
KR100823052B1 (ko) 특고압 전선용 무정전 절연커버구조
CN111200197A (zh) 一种电缆中继器总成
KR101573004B1 (ko) 가공 배전선로의 지지형 애자
CN109378605B (zh) 插接式电缆连接头
KR20200063432A (ko) 직접활선용 자기융착 직선절연 슬리브커버 구조체
KR101484922B1 (ko) 주상변압기용 케이블 일체형 고압부싱의 제조방법
KR100847019B1 (ko) 배전선로 분기 슬리브
CN107275865A (zh) 一种电缆连接头
CN203415938U (zh) 一种核电壳内低压电缆连接结构
CN102761087A (zh) 一种光电复合型电力电缆附件
CN111585081A (zh) 一种低压电缆快速插头
CN207896640U (zh) 内置光纤电缆的末端连接组件
CN110911854A (zh) 一种耐工频电流的信号电缆成端装置
CN220342023U (zh) 一种电线电缆10kV熔接头密封罩
CN102088172B (zh) 全封闭屏顶小母线组合装置
CN220553809U (zh) 一种用于连接分段电缆的电缆接头
JP2952597B2 (ja) 防災設備における電線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の接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