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9840U -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9840U
CN211479840U CN202020038627.7U CN202020038627U CN211479840U CN 211479840 U CN211479840 U CN 211479840U CN 202020038627 U CN202020038627 U CN 202020038627U CN 211479840 U CN211479840 U CN 211479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magnetic
filter
inverter
integrated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386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王帅
王航
徐清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386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9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9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9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该磁集成滤波器包括:导磁体、一个第一绕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绕组。其中,第一绕组和全部第二绕组均绕制于导磁体上,并且,第一绕组作为两级式逆变器中相应的交流滤波电感,第二绕组作为两级式逆变器中相应的直流滤波电感。由于两级式逆变器的逆变电路与DCDC变换电路在任何工况下,其交流滤波电感和直流滤波电感不会同时严重发热,所以本申请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可避免自身集中发热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逆变器中的每路DCDC变换电路都需要直流滤波电抗进行滤波,并且自身的逆变电路也需要交流滤波电抗进行滤波,而各个滤波电抗均占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因此在实际生产时,光伏逆变器整体的体积和重量都会较大。
为了解决此问题,在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磁集成的思想,将其中的多个直流滤波电抗集成在一起;而对于三相逆变器,通常将其中三个交流滤波电抗集成在一起。这样不仅使逆变器的体积减少和重量降低,还可以降低逆变器的成本并提高逆变器功率密度。
但是,这种集成同时也带来了发热量增大、发热集中的问题,造成了对于散热的巨大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以降低现有技术中对于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应用于两级式逆变器,所述磁集成滤波器,包括:导磁体、一个第一绕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绕组;其中:
所述第一绕组以及所述第二绕组均绕制于所述导磁体上;
所述第一绕组作为所述两级式逆变器中的交流滤波电感;
所述第二绕组作为所述两级式逆变器中的直流滤波电感。
可选的,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磁芯与一个所述第二磁芯组成一个环形;
所述第三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绕组绕制于所述第一磁芯上;
所述第二绕组绕制于所述第二磁芯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绕组的一部分绕制于所述第一磁芯上,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部分绕制于所述第二磁芯上;
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上还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绕组。
可选的,所述第二绕组的个数大于1时,所述导磁体还包括:另外多个所述第二磁芯;
每个所述第二磁芯上至少绕制有一个所述第二绕组。
可选的,所述第三磁芯的磁导率不低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磁导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单相逆变器,包括:第一逆变电路、直流母线电容、至少一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和一个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中:
各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侧正极分别通过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二绕组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正极,各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侧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负极;
各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所述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交流侧连接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
可选的,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个数以及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二绕组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三相逆变器,包括:第二逆变电路、直流母线电容、至少一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和三个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中:
各路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一侧的正极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二绕组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正极,各路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一侧的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负极;
各路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所述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
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交流侧各个输出端连接相应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
可选的,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的个数以及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二绕组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可应用于两级式逆变器,该磁集成滤波器包括:导磁体、一个第一绕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绕组。其中,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均绕制于导磁体上,并且,第一绕组作为两级式逆变器中相应的交流滤波电感,第二绕组作为两级式逆变器中相应的直流滤波电感。由于两级式逆变器的逆变电路与DCDC变换电路在任何工况下,其交流滤波电感和直流滤波电感不会同时严重发热,所以本申请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可避免自身集中发热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对于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相逆变器的两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三相逆变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组滤波电抗磁集成的滤波器集中发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应用于两级式逆变器,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导磁体10、一个第一绕组20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绕组30。
其中,第一绕组20和全部第二绕组30绕制于导磁体10上;而第一绕组20 作为两级式逆变器中相应的交流滤波电感(比如图3中所示的Lj),以及每个第二绕组30作为两级式逆变器中相应的直流滤波电感(比如图3中所示的Lz)。
实际应用中,当该两级式逆变器为组串式单相逆变器时,其直流滤波电感的个数大于等于2,则其第二绕组30与该直流滤波电感的个数对应相等,也大于等于2。
该磁集成滤波器的具体工作原理为:
在磁集成滤波器接入两级式逆变器之后,当该两级式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较低时,该两级式逆变器中位于前级的每路DCDC变换电路(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DCDC变换电路40)工作在升压模式,将自身接收到的输入电压升压,使其满足逆变要求;但是,在每路DCDC变换电路工作在此模式时,由于每路DCDC变换电路处于斩波模式,自身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存在压差,所以每路DCDC变换电路中的直流滤波电感上的纹波电流较大,因此磁集成滤波器中的每个第二绕组30上的纹波电流较大,即每个第二绕组30的发热量较大。
不过此时,由于每路DCDC变换电路将两级式逆变器直流侧输入电压升压为满足逆变要求的电压,即直流母线电压满足逆变要求,所以两级式逆变器中的逆变电路工作在正常的直流电压下,即逆变电路直流侧的输入电压和交流侧的输出电压相差较小,从而逆变电路中每个交流滤波电感上的纹波电流较小,因此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一绕组20上的纹波电流较小,即第一绕组20的发热量较小。
所以,从整体出发来看,在两级式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较低时,每个第二绕组30发热量较大,而第一绕组20发热量较小,从而使磁集成滤波器发热量不是很大,进而在该两级式逆变器中的每路DCDC变换电路工作在升压模式时,对磁集成滤波器的散热要求较低,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降低了对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而当两级式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较高时,该两级式逆变器中的每路 DCDC变换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每路DCDC变换电路不需要对接收到的输入电压进行升压;但是,此时由于DCDC变换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所以直流母线电压等于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即逆变电路工作在较高直流电压下,从而使得逆变电路直流侧的输入电压和逆变电路交流侧的输出电压之间相差较大,从而逆变电路中每个交流滤波电感中的纹波电流较大,因此磁集成滤波器中对应的第一绕组20上的纹波电流较大,进而导致第一绕组20的发热量较大。
不过此时,由于每路DCDC变换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即每路DCDC变换电路并没有工作在斩波模式,所以磁集成滤波器中的每个第二绕组30上的纹波电流较小,即每个第二绕组30的发热量较小。
所以从整体出发来看,在两级式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较高时,第一绕组20发热量较大,而每个第二绕组30发热量较小,从而使磁集成滤波器发热量不是很大,进而在该两级式逆变器中的各路DCDC变换电路工作在旁路模式时,对磁集成滤波器的散热要求较低,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降低了对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避免自身发热量大且集中的问题,从而实现降低自身散热要求的目的。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将一个第一绕组20和至少一个第二绕组30集成,还使得磁集成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降低以及使得磁集成滤波器的成本降低。尤其是,磁集成滤波器中仅包括一个第一绕组20,当其应用于三相逆变器时,则需要三个磁集成滤波器;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每个磁集成滤波器发热量大且集中的问题,而且也不会因一个磁集成滤波器中集成太多交流滤波电感,即需要包括过多的第一绕组20,而使得磁集成滤波器的内部结构过于复杂、输出电抗节点过多,导致体积增大、不利于设计和使用,影响对自身成本的有效控制。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磁导体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导磁体10由第一磁芯11、第二磁芯12和第三磁芯13组成。
其中,第一磁芯11与一个第二磁芯12组成一个环形,而第三磁芯13设置于第一磁芯11和第二磁芯12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构造一个低磁阻的磁路,将绕制于第一磁芯11的绕组与绕制于第二磁芯12的绕组的磁路解耦,即避免两者相互影响,因此设置第三磁芯13的磁导率不低于第一磁芯11和第二磁芯12的磁导率。
第一磁芯11、第二磁芯12和第三磁芯13的磁导率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在此基础上,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磁集成滤波器的内部绕制方式,下面以一个第一绕组20和两个第二绕组30为例进行说明,其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内部绕制方式具体为:
第一绕组20绕制于第一磁芯11,全部第二绕组30绕制于第二磁芯12,而第三磁芯13上不绕制任何绕组。
当磁集成滤波器包括第二绕组30的数量大于1时,导磁体10还可以包括另外多个第二磁芯12,此时,每个第二磁芯12上,至少绕制有一个第二绕组30。且每个第二磁芯12分别与第一磁芯11组成一个不同方向上的环形,并均与第三磁芯13相连。各个第二磁芯12的角度设置可以视其具体应用环境而定,此处不做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磁集成滤波器的此种绕制方式将多个第二绕组30分别绕制于多个第二磁芯12上,使得在全部第二绕组30发热量较大时,将全部第二绕组30的发热量分散,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磁集成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导磁体10包括第二磁芯12的数量是由需要磁集成滤波器包括第二绕组30的数量决定的,即磁集成滤波器包括第二绕组30越多,则导磁体10包括第二磁芯12的数量越多。
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导磁体10的结构基础上,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磁集成滤波器的另一种内部绕制方式,下面以一个第一绕组20和两个第二绕组30为例进行说明,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该内部绕制方式具体为:
第一绕组20的一部分绕组绕制于第一磁芯11上,而第一绕组20的另一部分绕制于第二磁芯12上;并且,第一磁芯11和第二磁芯12上还分别绕制有一个第二绕组30。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此种绕制方式的磁集成滤波器接入两级式逆变器之后,当两级式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较低时,即磁集成滤波器中的每个第二绕组30的发热量较大时,可以经由第一磁芯11和第二磁芯12这两个磁芯进行热量的传导和散失;并且当逆变器直流侧的输入电压较高时,即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20的发热量较大,同样可以经由第一磁芯11和第二磁芯12 这两个磁芯进行热量的传导和散失;综上所述,相较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绕制方式,本实施例中的绕制方式在第一绕组20或每个第二绕组30发热量较大时,可以使第一绕组20或每个第二绕组30的散热速度加快,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对磁集成滤波器的散热要求。
其余结构和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两种磁集成滤波器的绕制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相逆变器,其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第一逆变电路50、直流母线电容Cz、至少一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40和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
实际应用中,对于组串式单相逆变器,可选的,其第一DCDC变换电路 40的个数以及其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二绕组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
其中,各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40第一侧正极分别通过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二绕组(图3中仅以电感Lz代替第二绕组)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正极,各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40第一侧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负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伏阵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支撑电容Cr,避免伏阵列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波动。
而各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40的第二侧以及第一逆变电路50的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直流母线电容Cz设置于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
并且,第一逆变电路50的交流侧连接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图 3中仅以电感Lj代替第一绕组)。
具体而言,第一逆变电路50的交流侧连接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的一种连接方式如图3所示,具体为:第一逆变电路50交流侧的一极连接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该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作为单相逆变器交流侧的一极,而第一逆变电路50交流侧的另一极作为单相逆变器交流侧的另一极;或者,第一逆变电路50的交流侧连接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的另一种连接形式如图4所示,具体为:第一逆变电路50交流侧的一极作为单相逆变器交流侧的一极,而第一逆变电路50交流侧的另一极与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相连,该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作为单相逆变器交流侧的另一极;两种连接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单相逆变器中,采用该磁集成滤波器代替多个独立的直流滤波电感和一个独立的交流滤波电感,不仅降低了单相逆变器中电感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即降低了单相逆变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而且还提高了单相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另外,单相逆变器采用该磁集成滤波器后,由于该磁集成滤波器可以避免滤波电感发热量较大且发热集中的问题,所以该单相逆变器的散热要求相对较低,即其中的散热装置选用低成本的散热装置也可满足自身的散热要求,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单相逆变器的成本。
该磁集成滤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相逆变器,其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包括:第二逆变电路70、直流母线电容Cz、至少一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60和三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磁集成滤波器。
实际应用中,对于组串式三相逆变器,可选的,其第而且DCDC变换电路60的个数以及其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二绕组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
其中,各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60第一侧的正极与分别通过相应的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二绕组(图5中仅以电感Lz代替第二绕组)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正极,各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60第一侧的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负极。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伏阵列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支撑电容Cr,避免伏阵列正极与负极之间的电压波动。
而各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60第二侧以及第二逆变电路70的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直流母线电容Cz设置于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
并且,第二逆变电路70的交流侧的各个输出端连接相应的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图5中仅以电感Lj1、电感Lj2和电感Lj3代替相应的第一绕组)。
此时,第二逆变电路70的交流侧连接相应的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的具体连接方式如图5所示,具体为:第二逆变电路70交流侧的A相与第一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即作为图5中电感Lj1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相连,而第一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作为三相逆变器交流侧的A 相;第二逆变电路70交流侧的B相与第二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即作为图5中电感Lj2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相连,而该第二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的异名端作为三相逆变器交流侧的B相;第三逆变电路70交流侧的C 相与第三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即作为图5中电感Lj3的第一绕组)的同名端相连,而该第三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作为三相逆变器交流侧的C 相。
需要说明的是,在三相逆变器中,采用三个独立该磁集成滤波器代替多个独立的直流滤波电感和三个独立的交流滤波电感,不仅降低了三相逆变器中电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而且还提高了三相逆变器的功率密度;另外,三相逆变器采用该磁集成滤波器后,由于该磁集成滤波器可以避免滤波电感发热量较大且发热集中的问题,所以该三相逆变器的散热要求相对较低,即其中的散热装置选用低成本的散热装置也可满足自身的散热要求,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三相逆变器的成本。
该磁集成滤波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参见上述实施例即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两级式逆变器,所述磁集成滤波器,包括:导磁体、一个第一绕组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绕组;其中:
所述第一绕组以及所述第二绕组均绕制于所述导磁体上;
所述第一绕组作为所述两级式逆变器中的交流滤波电感;
所述第二绕组作为所述两级式逆变器中的直流滤波电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体包括:第一磁芯、第二磁芯和第三磁芯组成;其中,
所述第一磁芯与一个所述第二磁芯组成一个环形;
所述第三磁芯设置于所述第一磁芯与所述第二磁芯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绕制于所述第一磁芯上;
所述第二绕组绕制于所述第二磁芯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组的一部分绕制于所述第一磁芯上,所述第一绕组的另一部分绕制于所述第二磁芯上;
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上还分别绕制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绕组的个数大于1时,所述导磁体还包括:另外多个所述第二磁芯;
每个所述第二磁芯上至少绕制有一个所述第二绕组。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磁芯的磁导率不低于所述第一磁芯和所述第二磁芯的磁导率。
7.一种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逆变电路、直流母线电容、至少一路第一DCDC变换电路和一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中:
各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侧正极分别通过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二绕组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正极,各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第一侧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负极;
各路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所述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
所述第一逆变电路的交流侧连接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一绕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CDC变换电路的个数以及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二绕组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
9.一种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逆变电路、直流母线电容、至少一路第二DCDC变换电路和三个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磁集成滤波器;其中:
各路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一侧的正极分别通过相应的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相应的第二绕组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正极,各路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一侧的负极分别连接相应的光伏阵列负极;
各路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第二侧以及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直流侧,均与直流母线相连;
所述直流母线电容设置于所述直流母线的正负极之间;
所述第二逆变电路的交流侧各个输出端连接相应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的第一绕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相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DCDC变换电路的个数以及所述磁集成滤波器中第二绕组的个数,均大于等于2。
CN202020038627.7U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Active CN211479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8627.7U CN21147984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38627.7U CN21147984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9840U true CN211479840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0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38627.7U Active CN211479840U (zh) 2020-01-09 2020-01-09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984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073A (zh) * 2021-12-18 2022-03-25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电压环形变压器及其与谐振变换器的磁集成结构和方法
WO2024027002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组件、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4073A (zh) * 2021-12-18 2022-03-25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扩电压环形变压器及其与谐振变换器的磁集成结构和方法
WO2024027002A1 (zh) * 2022-08-05 2024-02-08 宁德时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滤波组件、逆变器、电机驱动系统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3265B2 (en) Bidirectional three-phase direct current (DC)/DC converters
US8653931B2 (en)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s and integrated choke therfor
CN106374830B (zh) 大功率高升压比光伏直流变流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364761A (zh) 集成磁性组件和切换模式功率转换器
CN106059306B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高增益全桥隔离型直流变换器
CN105958816B (zh) 一种多单元二极管电容网络和耦合电感高增益直流变换器
CN211479840U (zh) 一种磁集成滤波器、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Li et al. Active magnetic decoupling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tegrated LCL-filters in grid-connected converters
CN102594107A (zh) 一种采用集成电感的lcl滤波器
CN108964469A (zh) 一种并串联结构的全桥双llc谐振变换器
CN212969455U (zh) 一种并联交错全桥llc电路
Li et al. Magnetic integration of LTL filter with two LC-traps for grid-connected power converters
CN106711992B (zh) 一种永磁直流风机集群系统拓扑结构
Biswas et al. A three-port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zero-ripple terminal currents for pv/microgrid applications
CN113437876A (zh) 一种基于全耦合电感器的可自动均流的多相并联谐振变换器
Sutikno et al. Advanced DC–DC converter topologies for solar energy harvesting applications: a review
CN208337415U (zh) 一种并串联结构的全桥双llc谐振变换器
CN101860235A (zh) 磁集成变换电路系统
CN212518795U (zh) 一种基于全耦合电感器的可自动均流的多相并联谐振变换器
Alves et al. A single-stage three-port boost converter with high voltage gain based on the bidirectional version of the three-state switching cell
CN210405078U (zh) 三相多重工频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
CN102832828A (zh) 磁组合式三相输入ac/dc全桥高频变换器
Li et al. A common magnetic integration method for single-phase LCL filters and LLCL filters
CN214154344U (zh) 一种磁集成三端口dc-dc变换器
US11309123B2 (en) Fully integrated inversely weakly coupled power indu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