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8486U -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 Google Patents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8486U
CN211478486U CN201922154522.8U CN201922154522U CN211478486U CN 211478486 U CN211478486 U CN 211478486U CN 201922154522 U CN201922154522 U CN 201922154522U CN 211478486 U CN211478486 U CN 211478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tiu
circuit
group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5452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洪林
李柏东
周然
王帆
豆丽萍
单聚松
左立梅
张伟
姚望
刘青清
宋立达
钟宁宁
侯林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Railway Sig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5452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8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8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8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包括列控通信盘组匣、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接口倒机组匣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与接口倒机组匣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经接口倒机组匣与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连接,列控通信盘组匣与控制单元进行串口422通信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与设于车站负载部分的LEU电子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测试工作的效率,设计一体集成化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减少人工搭接测试条件时间,采用计算机测试软件动态脉冲方波控制,提高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及倒机切换准确性,工作效率提高了90%‑91.4%。

Description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设备,具体为一种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背景技术
通信盘是铁路列控中心系统设备,CI-TIU通信盘主要用于列控中心系统LEU电子单元与轨道区间地面应答器通信,实现路况信息采集、控制。 CI-GS通信盘主要用于列控中心系统与车站ZPW2000轨道电路通信,实现车站轨道电路信息采集、控制。列控通信盘其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非常重要,如果发生质量问题,会造成列控中心与调度中心、移频轨道电路、有源应答器等设备通信中断,将会严重影响列车正点运行。
在系统集成前需要进行功能测试,主要采用手动搭接测试电路。通过现场调查统计两种通信盘,在功能测试过程中,手动搭接造成故障在98%以上,而且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产品安全稳定性,制约了产品调试周期,主要突出问题是,测试数据常常报错,显示通信中断、CPU地址错误、CAN 通信异常、422通信异常,重复测试都在2-5次多,经过故障排查确认,分别是连接器插接松动造成接触不良、板组识别拨码开关和地址拨码开关,设置错误或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地址错误。故障原因分析,(1)LEU电子设备输入输出条件,靠插接与LEU通信电缆(32芯)连接,由于LEU通信电缆插头无固定螺丝,护套为聚氯乙烯硬塑材质,当LEU通信电缆(32芯) 有弯曲时,就会使LEU电子设备连接器松动接触不良,造成通信中断异常故障。(2)手动设置地址码弊端多,CI-GS通信盘、CI-TIU通信盘,在功能测试中需要手动设置地址码,两种板组地址码分别为,板组识别拨码开关(如三位101)和八位地址拨码开关(如八位01011010),拨码开关优点是体积小便于安装,缺点是不适用频繁拨动,通信盘功能测试需要完成四次设置地址码,拨码开关安装在机笼后总线板内侧上,由于拨码开关体积小组数多,前面板到总线板距离370mm,机笼内手动无法设置拨码开关,只能借用工具设置,常常出现因拨码开关不到位、错误设置拨码开关,使 CPU错误工作,造成人为故障隐患,从而影响产品性能参数安全可靠性。 (3)手动搭接测试条件多,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CI-TIU通信盘、CI-GS 通信盘功能测试,需要用信号电缆与CANA通信卡、CANB通信卡、CANC 通信卡,LEU电子设备(电缆1-3)、422-1串口通信、422-2串口通信连接,测试过程中手动连接电缆重复次数4-5次,不仅繁琐耗时,容易出错,还极大增加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据调查统计手动搭接测试条件用时为, CI-GS通信盘35分钟,CI-TIU通信盘55分钟,严重制约产品生产进度,现场急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著多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满足CI-TIU通信盘、CI-GS通信盘功能测试技术条件,实现测试结构集成化、测试功能自动化以及过程操作简便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包括列控通信盘组匣、CI-TIU 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接口倒机组匣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与接口倒机组匣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经接口倒机组匣与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连接,列控通信盘组匣与控制单元进行串口422通信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与设于车站负载部分的LEU电子单元连接。
所述接口倒机组匣包括集成切换电路、第一~二光电耦合器以及切换矩阵继电器组电路,其中第一~二光电耦合器分别接收控制单元的A机启动脉冲信号和B机启动脉冲信号,并隔离传输至集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集成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切换矩阵继电器组电路的控制端相连。
所述集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第一~三与非门、第一~三反向驱动器、第一~二达林顿管驱动器以及第一~二MOS监控电路,其中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光电耦合器接收A机启动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MOS监控电路接至第二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管脚,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接至第三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管脚;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电耦合器接收B机启动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MOS监控电路接至第三与非门的输入管脚,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与非门的另一个管脚短接后再与第一非门的一个输入管脚相连,第一与非门的另一个管脚经电阻接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同时接至第一、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反向驱动器的输出端经第三反向驱动器接至第一达林顿管驱动器IC1的输入端;第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出端直接接至第二达林顿管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二达林顿管驱动器的输出端侧分别接至第一、二继电器的控制回路中。
所述CI-TIU通信盘组匣包括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以及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其中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有CI-TIU通信盘组匣面板控制按钮开关,单片机时序控制输出端与 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第C组端子相连,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的输入端接至CI-TIU通信盘组匣面板控制按钮,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的输出端与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第E组端子相连,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A组接线端子连接车站的LEU电子单元输出端;CI-TIU通信盘的CAN通信,通过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第A组端子相连。
CI-GS通信盘组匣包括隔离电源模块、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同相缓冲器、第八~九继电器以及第三~四反向驱动器,其中隔离电源模块DYI 为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提供5V工作电源,通过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E组接线端子分别接至接口倒机组匣中第一~三继电器JA~JC的接点、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A组接线端子接至同相缓冲器的输入端,同相缓冲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入第一~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接至第八~九继电器的控制回路中,第八~九继电器的中接点、静合接点以及动合接点接入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端子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测试工作的效率,设计一体集成化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将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列控通信盘组匣、接口倒机组匣、显示器、24V电源、工控机鼠标键盘等安装测试机柜中,大大减少人工搭接测试条件时间,将车站LEU电子设备、CAN通信卡、422串口通信接口,采用航空插座连接及电缆螺丝固定,杜绝因接触不良等造成故障隐患,经现场验证连接可靠性达到100%。
2.本实用新型采用计算机测试软件动态脉冲方波控制,提高控制电路抗干扰能力及倒机切换准确性,设计接口倒机集成电路,实现CI-TIU通信盘组匣(CANA、CANB、CANC)、CI-GS通信盘组匣CANA、CANB、CANC) 与计算机测试软件通信,实现测试项目、测试数据自动控制,另外省去繁琐连接通信电缆及测试条件,测试时间由原来CI-GS通信盘35分钟缩短为3分钟,CI-TIU通信盘55分钟缩短为5分钟,提高工作效率90%-91.4%。
3.本实用新型中的CI-TIU通信盘组匣,采用总线板插接连接方式,设计了STC89C51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测试负载采用车站LEU电子单元,运用CAN通信方式与计算机测试软件(CANA、CANB、CANC)通信,实现自动控制测试项目、测试数据准确。另外设计的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实现板组识别拨码、地址拨码自动选择,替代手动设置地址码,因拨码开关不到位、错误设置拨码开关,使CPU错误工作,造成人为故障隐患,经现场验证正确率100%。
4.本实用新型中的CI-GS通信盘组匣,采用总线板插接连接方式,5V 供电采用SF24S5-100W隔离电源模块,设计了以74HC244 8路同相缓冲器、 7406反向驱动器、执行TQ25V继电器等组成的422-1、422-2通信测试条件自动控制电路,运用CAN通信方式与计算机测试软件(CANA、CANB、 CANC)通信,实现自动控制测试项目、测试数据准确。
5.本实用新型采用显示界面操作,显示直观操作简单,word格式保存测试数据,实现测试数据自动存储打印功能,代替人力填写,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结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接口倒机组匣电气原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切换电路电气原理图(一);
图5B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切换电路电气原理图(二);
图5C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成切换电路电气原理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CI-TIU通信盘测试组匣电气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CI-GS通信盘测试组匣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用于实现CI-TIU 通信盘、CI-GS通信盘电器性能自动测试,包括列控通信盘组匣、CI-TIU 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接口倒机组匣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与接口倒机组匣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经接口倒机组匣与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连接,列控通信盘组匣与控制单元进行串口通信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与设于车站负载部分的LEU电子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于如图1示的机柜中。
如图4所示,接口倒机组匣包括集成切换电路、第一~二光电耦合器 GB1~GB2以及切换矩阵继电器组电路,其中第一~二光电耦合器GB1~GB2 分别接收控制单元的A机启动脉冲信号和B机启动脉冲信号,并隔离传输至集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集成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JA~JB继电器组电路的控制端相连。切换矩阵继电器组电路第一~三JA~JC继电器接点组。
如图5A~5C所示,集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U2 (本实施例采用74LS14)、第一~三与非门U5-1~U5-3(本实施例采用 74LS00 2输入四与非门)、第一~三反向驱动器U6-1~U6-3(本实施例采用 7406)、第一~二达林顿管驱动器IC1~IC2(本实施例采用ULN2803)以及第一~二MOS监控电路(本实施例采用MAX706C),其中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的输入端(13脚)通过第一光电耦合器GB1接收A机启动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MOS监控电路U3接至第二与非门U5-2的一个输入管脚,第一与非门U5-2的输出端(6脚)接至第三与非门U5-3的一个输入管脚(12脚);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2的输入端(2脚)通过第二光电耦合器GB2接收B机启动脉冲信号,输出端(1脚)通过第二MOS监控电路U4(8脚)接至第三与非门U5-3的输入管脚(13),第三与非门U5-3 的输出端(14脚)与第二与非门U5-2的另一个管脚(5脚)短接后再与第一与非门U5-1的一个输入管脚相连,第一与非门的另一个管脚经电阻接地,第一非门U5-1的输出端(3脚)同时接至第一、二反向驱动器U6-1、U6-2 的输入端(2脚、11脚);第一反向驱动器U6-1的输出端(1脚)经第三反向驱动器U6-3端(3脚)接至第一达林顿管驱动器IC1的输入端(1脚);第二反向驱动器U6-2的输出端(10脚)直接接至第二达林顿管驱动器IC2 的输入端(1脚);第一、二达林顿管驱动器IC1、IC2的输出端(18脚) 侧分别接至第一、二继电器JA、JB的控制回路中。
如图6所示,CI-TIU通信盘组匣包括单片机(本实施例采用STC89C51) 时序控制电路、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I(本实施例采用航空插座 CT73B18F-6ZJ1N-01)以及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本实施例采用 CD4060),其中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INT0脚、INT1脚)接有 CI-TIU通信盘组匣面板控制按钮开关,单片机时序控制输出端与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I的端子C2、C4、C6、C8相连;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的输入端(D11脚、D1脚)接至CI-TIU通信盘组匣面板控制按钮,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的输出端与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端子 E12、E14、E16、C20相连,车站的LEU电子单元输出端与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I的端子A10、A12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CANA、CANB、 CANC)通过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I的接至接口倒机组匣中第一~三继电器JA-JC(本实施例采用JDQA)的接点JA-8、JB-8、JC-8。
如图7所示,CI-GS通信盘组匣包括隔离电源模块DYI(本实施例采用 SF24S5-100W)、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1(本实施例采用航空插座 CT73B18F-6ZJ1N-01)、同相缓冲器U12(本实施例采用74HC244 8路同相缓冲器)、第八~九继电器J8~J9(本实施例采用74HC244 8)以及第三~四反向驱动器U10-1~U10-2(本实施例采用7406),其中隔离电源模块DYI 为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1提供5V工作电源,CI-GS通信盘(CANA、 CANB、CANC)通过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1的端子E2、E4、E6分别接至接口倒机组匣中第一~三继电器JA~JC的接点JA-6、JB-6、JC-6。 CI-GS通信盘输出通过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1总线板插座A6、A8、 A10、A12接至同相缓冲器U12的输入端2A2、2A1、2A4、2A3,同相缓冲器的输出端2Y2、2Y3分别接入第三~四反向驱动器U10-1~U10-2的输入端,第三~四反向驱动器U10-1~U10-2的输出端U10-1,2端,U10-2,4端分别接至第八~九继电器J8~J9的控制回路中,第八~九继电器J8~J9的中接点3.3V、3.3V1、3.3V2、+24V、静合接点J1-C4、1-C10、1-C14、1-C18 以及动合接点1-C2、1-C8、1-C12、1-C16接入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J1 的端子回路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1)通过操作控制单元的显示界面,选择CI-TIU通信盘或CI-GS通信盘测试软件;
2)当接口倒机组匣的第一光电隔离器GB1接到A机启动脉冲信号指令后,经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1、第一MOS监控电路U3、第二与非门 U5-2、第三与非门U5-3以及第一与非门U5-1、第一~二反向驱动器 U6-1~U6-3 7406、第一达林顿管驱动器IC1输出+5V(30mA),驱动第一继电JA吸起,通过继电器接点,实现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CANA、 CANB、CANC)分别与CI-TIU通信盘组匣(CANA、CANB、CANC)通信连接;
3)当接口倒机组匣的第二电隔离器GB2接到B机启动脉冲信号指令后,接收控制单元的B机启动脉冲信号、经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U2、第二MOS监控电路U4、第三与非门U5-3、第一与非门U5-1、第二反向驱动器U6-2、第二达林顿管驱动器IC2输出+5V(30mA)驱动第二继电器JB 吸起,通过继电器接点,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CANA、CANB、CANC) 分别与CI-GS通信盘组匣(CANA、CANB、CANC)通信连接;
4)当接口倒机组匣选通CI-TIU通信盘组匣后,按下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的INT0、INT1控制开关,单片机时序通过JI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向CI-TIU通信盘组匣输入时序控制测试项目工作指令,按要求设置八位地址码,通过CAN通信(CANA、CANB、CANC)通信,将CI-TIU 通信盘组匣测试数据及测试状态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5)当接口倒机组匣选通CI-GS通信盘组匣后,开启隔离电源模块开关,通过操作控制单元CI-GS通信盘测试软件显示界面,选择422-1串口通信、 422-2串口通信测试项目,通过同相缓冲器U12、第一、二反向驱动器U10-1、 U10-2以及执行继电器(即第八~九继电吕J8~J9)组成的422-1串口通信、 422-2串口通信测试条件自动控制电路,向CI-GS通信盘组匣输入时序控制测试项目工作指令,通过CAN通信(CANA、CANB、CANC)通信,将 CI-GS通信盘组匣测试数据及测试状态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6)测试项目完成后,通过条码扫描仪扫描码,采用word格式保存测试数据,实现测试数据自动存储、打印、查询功能。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LKD2-T2型列控中心、CI-TIU通信盘组匣、CI-GS 通信盘组匣的电气性能检测,并具备组匣自动通信转换功能。机柜备用通信单元组匣,可做为CI-TIU、CI-GS、CI-TC2三种通信盘软件识别及电流检测。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的操作过程如下:
A)打开机柜后两组空气开关、打开电源控制面板K1开关(控制机柜交流220V开关,并具备显示功能)指示灯应亮,标示机柜已输入220V交流电,同时打开电源(提供24V直流电压,作为四个组匣的工作电源),数字电压表显示电压在24V±0.5范围;
B)启动控制单元的工控机、输入开机密码后进入测试显示界面,选择测试程序;
C)CI-TIU通信盘匣组测试:
C1)基准电压测试
控制单元选择CI-TIU通信盘测试软件,打开接口倒机组匣供电K15开关,D3指示灯亮,A机灯亮,标示CI-TIU通信盘组匣条件接入工控机,将CI-TIU通信盘插入测试口,打开CI-TIU通信盘组匣供电K8开关,CI-TIU 通信盘组匣D7指示灯应亮,用万用表测量应有24V±0.1的输入电压、14 个测试点基准电压,标准参照技术要求(5V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其余,保留后三位);
C2)指示灯显示测试
打开CI-TIU通信盘组匣供电K8开关,CI-TIU通信盘指示灯亮。设置八位地址码,此时观察CI-TIU通信盘指示灯,显示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
C3)通信测试
选择控制单元测试软件界面,按要求设置八位地址码,其测试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执行;
D)CI-GS通信盘组匣测试:
D1)基准电压测试
控制单元选择CI-GS通信盘测试软件,打开接口倒机组匣供电K15开关,D3指示灯亮,B机灯亮,标示CI-GS通信盘组匣条件接入工控机,将CI-GS通信盘输入测试口,打开打开CI-GS通信盘组匣供电K17开关,指示灯D21应亮,万用表测量测试应有24V±0.1输入电压,打开CI-GS通信盘组匣开关,用数字万用表测量CI-GS通信盘6个测试点基准电压,标准参照技术要求(5V项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其余,保留后三位)。
D2)通信功能测试及指示灯显示
启动工控机上的测试软件,点击进行系统连接,连接成功后点击开始测试按钮,进入CI-GS通信盘组匣功能测试界面,观察CI-GS通信盘指示灯。
D3)测试结束后,软件自动进入生成报告界面,其操作方法按产品测试技术条件执行。
接口倒机组匣用于CI-TIU通信盘组匣和CI-GS通信盘组匣中各种CAN 通信、并口电缆与工控机转换。
本实用新型极大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和测试工作的效率,设计集成化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将LEU电子设备、CAN通信卡、422串口通信接口,采用航空插座连接及电缆螺丝固定,杜绝因接触不良等造成故障隐患,经现场验证连接可靠性达到100%。测试软件控制接口倒机切换,实现各种通信电缆及测试条件自动切换,省去繁琐连接通信电缆及测试条件,测试时间由原来CI-GS通信盘35分钟缩短为3分钟,CI-TIU通信盘55分钟缩短为5分钟,提高工作效率90%-91.4%。由译码集成电路控制板、总线板组成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和列控通信组匣,实现板组识别拨码、地址拨码自动选择,替代手动设置地址码,因拨码开关不到位、错误设置拨码开关,使CPU错误工作,造成人为故障隐患,经现场验证正确率100%。采用word格式保存测试数据,实现测试数据自动存储打印功能,代替人力填写,提高了测试数据的准确度。

Claims (5)

1.一种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列控通信盘组匣、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接口倒机组匣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与接口倒机组匣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CI-GS通信盘组匣经接口倒机组匣与控制单元的CAN通信卡组连接,列控通信盘组匣与控制单元进行串口422通信连接,CI-TIU通信盘组匣与设于车站负载部分的LEU电子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倒机组匣包括集成切换电路、第一~二光电耦合器以及切换矩阵继电器组电路,其中第一~二光电耦合器分别接收控制单元的A机启动脉冲信号和B机启动脉冲信号,并隔离传输至集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集成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切换矩阵继电器组电路的控制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切换电路包括第一~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第一~三与非门、第一~三反向驱动器、第一~二达林顿管驱动器以及第一~二MOS监控电路,其中第一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光电耦合器接收A机启动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MOS监控电路接至第二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管脚,第一与非门的输出端接至第三与非门的一个输入管脚;第二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光电耦合器接收B机启动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MOS监控电路接至第三与非门的输入管脚,第三与非门的输出端与第二与非门的另一个管脚短接后再与第一非门的一个输入管脚相连,第一与非门的另一个管脚经电阻接地,第一非门的输出端同时接至第一、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反向驱动器的输出端经第三反向驱动器接至第一达林顿管驱动器IC1的输入端;第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出端直接接至第二达林顿管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二达林顿管驱动器的输出端侧分别接至第一、二继电器的控制回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CI-TIU通信盘组匣包括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以及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其中单片机时序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接有CI-TIU通信盘组匣面板控制按钮开关,单片机时序控制输出端与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第C组端子相连,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的输入端接至CI-TIU通信盘组匣面板控制按钮,二进制串行分频器译码电路的输出端与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第E组端子相连,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A组接线端子连接车站的LEU电子单元输出端;CI-TIU通信盘的CAN通信,通过CI-TIU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第A组端子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其特征在于:CI-GS通信盘组匣包括隔离电源模块、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同相缓冲器、第八~九继电器以及第三~四反向驱动器,其中隔离电源模块DYI为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提供5V工作电源,通过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E组接线端子分别接至接口倒机组匣中第一~三继电器JA~JC的接点、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A组接线端子接至同相缓冲器的输入端,同相缓冲器的输出端分别接入第一~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入端,第一~二反向驱动器的输出端分别接至第八~九继电器的控制回路中,第八~九继电器的中接点、静合接点以及动合接点接入CI-GS通信盘电路板插座的端子回路中。
CN201922154522.8U 2019-12-05 2019-12-05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Active CN211478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4522.8U CN211478486U (zh) 2019-12-05 2019-12-05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54522.8U CN211478486U (zh) 2019-12-05 2019-12-05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8486U true CN211478486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79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54522.8U Active CN211478486U (zh) 2019-12-05 2019-12-05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8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97623B (zh) 机上电缆完整性自动测试系统
CN105353755B (zh) 基于pxi总线的多功能故障注入装置
CN105425044B (zh) 矩阵自动阻抗测试仪及测试方法
CN100578239C (zh) 直流混合式接触器可靠性寿命实验动态特性测试分析系统
CN101488276B (zh) 线缆无线测试系统
CN203191491U (zh) 线缆线序检测装置
KR20090089371A (ko) 시험장치 및 디바이스 인터페이스
CN106546839A (zh) 姿控发动机地面测试设备自动调试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4280648A (zh) 一种转接电缆自动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6527401B (zh) 一种飞控试验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8761328A (zh) 电动工具开关测试装置及系统
CN112034388A (zh) 一种线束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2051827A (zh) 一种基于列车网络的轴温监测系统的调试系统
CN202003226U (zh) 具有信号调理功能的电气测控系统
CN211478486U (zh) 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CN210835198U (zh) 电缆校线装置
CN205301433U (zh) 矩阵自动阻抗测试仪
CN218352516U (zh) 一种ModbusRTU测试系统
CN110940879A (zh) 一种列控通信盘测试机柜
CN111198338A (zh) 插接件插针序号识别方法、系统及主机、从机
CN211375588U (zh) 一种多调试接口切换电路
CN212207637U (zh) 用于轨道车辆电气连接器的测试装置
CN114563762A (zh) 一种机载甚高频导航系统接收机自动测试装置
CN111624520A (zh) 一种线线检测仪和方法
CN211014647U (zh) 矩阵开关线路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