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4294U - 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74294U CN211474294U CN201921989394.2U CN201921989394U CN211474294U CN 211474294 U CN211474294 U CN 211474294U CN 201921989394 U CN201921989394 U CN 201921989394U CN 211474294 U CN211474294 U CN 2114742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gative pressure
- shell
- movable
- air guide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包括竖向壳体结构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侧为竖向的负压壳体活动通道,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内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动负压壳体,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内部为活动负压腔;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四个侧壳壁.与内壳体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内部为活动负压腔;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四个侧壳壁.与内壳体内壁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活动负压壳体能上下位移,使活性炭填充腔中的任意高度处都会呈周期性的产生强烈的负压环境,其综合效果是提高了活性炭填充腔内的总体挥发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节油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炭在常压状态下能吸附汽油蒸汽,当活性炭在负压环境下,活性炭所吸附的汽油会重新挥发出来,利用这一特点,在现有的汽车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中都安装了用于吸附油箱中产生的汽油蒸汽的碳罐结构,在汽车运行过程中利用发动机进气歧管产生的负压将碳罐内吸附的汽油重新挥发出来,进而使挥发出来的汽油蒸汽随空气一同通过进气歧管导入发动机的燃烧室中燃烧,这样能减少汽油蒸汽排出外界,进而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由于负压强度越大,其活性炭内的汽油挥发的越彻底,现有碳罐结构的负压接气端往往是固定的,进而在碳罐中,由于气体的负压传递具有沿程损耗的特点,离负压口越近的活性炭附近产生的负压强度越大,离负压口越远的活性炭附近产生的负压强度越小,进而使碳罐内的负压环境不均匀,由于碳罐内的负压口是固定的,进而造成碳罐内只有在负压口局部区域产生最理想的负压环境,造成碳罐的挥发量不能达到更理想的值。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活性炭利用效率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包括竖向壳体结构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侧为竖向的负压壳体活动通道,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内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动负压壳体,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内部为活动负压腔;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四个侧壳壁.与内壳体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传动杆,所述活动负压壳体内的活动负压腔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与传动杆同轴心的盘状螺纹座;所述传动杆的外壁设置有传动外螺纹,所述螺纹座的轴线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所述传动杆穿过螺纹孔并且与螺纹孔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传动杆的旋转能带动所述螺纹座上下位移。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杆驱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座的上下侧分别通过若干上支撑杆和若干下支撑杆分别与活动负压壳体的顶壳壁.和底壳壁.固定支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的四周外侧设置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形成活性炭填充腔;所述内壳体的四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导气孔,所述活动负压壳体的四个侧壳壁.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三导气孔,活动负压壳体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各第三导气孔能逐次对齐各所述第二导气孔,所述活动负压腔内的负压能通过第三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传递到活性炭填充腔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内负压能通过气体连通结构传递到所述活动负压腔内,进而使活动负压腔内产生与发动机进气歧管内一致的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活性炭填充腔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各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尺寸均大于第一导气孔和第二导气孔的孔径尺寸;所述外壳体为竖向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且所述外壳体的俯视轮廓为正方形;所述内壳体也为竖向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且内壳体的俯视轮廓也为正方形;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的俯视轮廓为正方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活动负压壳体能上下位移,使活性炭填充腔中的任意高度处都会呈周期性的产生强烈的负压环境,其综合效果是提高了活性炭填充腔内的总体挥发率;与此同时若干呼吸孔将外部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补充到活性炭填充腔中,并最终随燃油蒸汽通过蒸汽回收管吸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一同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该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该装置的立体剖视图;
附图3为附图2的标记9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2的中部高度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2的标记8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6为活动负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6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7所示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包括竖向壳体结构的内壳体18,所述内壳体18的内侧为竖向的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 内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动负压壳体12,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的内部为活动负压腔13;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的四个侧壳壁12.3与内壳体18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传动杆22,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内的活动负压腔13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与传动杆22同轴心的盘状螺纹座34;所述传动杆22的外壁设置有传动外螺纹,所述螺纹座34的轴线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36,所述传动杆22穿过螺纹孔36并且与螺纹孔36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传动杆22的旋转能带动所述螺纹座34上下位移。
还包括驱动电机200,所述驱动电机200与所述传动杆22驱动连接;驱动电机200能带动传动杆22正反转;
所述螺纹座34的上下侧分别通过若干上支撑杆37和若干下支撑杆38分别与负压壳体12的顶壳壁12.1和底壳壁12.2固定支撑连接。
所述内壳体18的四周外侧设置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18之间形成活性炭填充腔17;所述内壳体18的四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导气孔24,所述活动负压壳体 12的四个侧壳壁12.3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三导气孔35,活动负压壳体12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各第三导气孔35能逐次对齐各所述第二导气孔24,所述活动负压腔13 内的负压能通过第三导气孔35和第二导气孔24传递到活性炭填充腔17中。
还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内负压能通过气体连通结构传递到所述活动负压腔13内,进而使活动负压腔13内产生与发动机进气歧管内一致的负压。
所述活性炭填充腔17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各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导气孔27和第二导气孔24的孔径尺寸;所述外壳体1为竖向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且所述外壳体1的俯视轮廓为正方形;所述内壳体18也为竖向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且内壳体18的俯视轮廓也为正方形;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俯视轮廓为正方形。
本实施例的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顶端为上壁15,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底端下壁14;
本实施例的气体连通结构包括上壁15的上侧一体化设置的竖向的上筒体29,所述下壁14的下侧一体化设置有竖向的下筒体30;所述上筒体29内为竖向的上风道21,所述下筒体30内为竖向的下风道33,所述负压壳体12与上壁15之间连接有竖向的上波纹伸缩管11,所述上波纹伸缩管11的内部为竖向的上负压传递通道25,所述上负压传递通道25的上端连通所述上风道21的下端;
本实施例的气体连通结构还包括负压壳体12与下壁14之间连接的竖向的下波纹伸缩管10,所述下波纹伸缩管10的内部为竖向的下负压传递通道26,所述下负压传递通道26的上端连通所述活动负压腔13,所述下负压传递通道26的下端连通所述下风道 33的上端;还包括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所述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的进气端分别连通上风道21的上端和下风道33的下端;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的出气端分别旁通连通发动机进气歧管。
所述传动杆22的上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上顶盖19的轴心处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2的下端通过轴承与所述下底盖31的轴心处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的活性炭填充腔17的顶壁上镂空设置有若干呼吸孔23,各所述呼吸孔连通外界;所述活性炭填充腔17的下端设置有隔板60,所述隔板60的下侧为蒸汽导入室 28,所述隔板60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一导气孔27,各所述第一导气孔27将所述活性炭填充腔17与蒸汽导入室28相互连通;还包括油箱汽油蒸汽导出管2,所述油箱汽油蒸汽导出管2的蒸汽导出端连通所述蒸汽导入室28;
本实施例的上筒体29的顶部为密封的上顶盖19,下筒体30的底端为密封的下底盖31;所述传动杆22同轴心穿过所述上负压传递通道25和上风道21,所述上负压传递通道25的下端连通所述活动负压腔13;本实施例的所述传动杆22同轴心穿过所述下负压传递通道26和下风道33,
本装置的工作方法和技术原理如下:
在汽车闲置过程中,油箱内的燃油会缓慢的蒸发,当油箱内的压力达到预定值时,油箱内的汽油蒸汽会通过油箱汽油蒸汽导出管2溢出至蒸汽导入室28中,进入蒸汽导入室28中的汽油蒸汽随后会通过若干第一导气孔27向上进入活性炭填充腔17中,进入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汽油蒸汽在活性炭填充腔17中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逐渐被活性炭颗粒吸附,最终残余的少部分燃油蒸汽通过若干呼吸孔23向上排出外界;
汽车启动后,打开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上的电磁开闭阀,使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畅通,汽车运行后因发动机的进气冲程产生的负压,进而使发动机进气歧管内产生持续的负压,进而使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内产生持续的负压;
进而使活动负压腔13内的气体依次通过上负压传递通道25、上风道21进入第一负压管3中,与此同时活动负压腔13内的气体还依次通过下负压传递通道26、下风道33 进入第二负压管7中;进而使活动负压腔13内产生持续的负压;活动负压腔13内的负压会通过第三导气孔35和第二导气孔24传递到活性炭填充腔17中,进而使负压壳体 12所在高度处的活性炭填充腔17内产生强烈的局部负压,进而活性炭填充腔17局部负压处的活性炭内吸附的汽油蒸汽会重新挥发出来并吸入活动负压腔13,最终通过第一负压管3和第二负压管7
吸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4中随空气一同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控制驱动电机200,进而带动传动杆22顺时针旋转,传动杆2的顺时针旋转在传动杆2与螺纹座34的螺纹传动配合下,使负压壳体12整体向上推进,进而使负压壳体12 沿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向上滑动,进而使活动负压腔13逐渐的向上位移,活动负压腔 13的向上位移会使传递到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局部强烈负压区域也跟随的向上转移,当活性炭填充腔17从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下端向上位移至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上端时保证了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任意高度处都会产生一次局部负压环境,进而使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任意高度处的活性炭颗粒的挥发值一致,提高活性炭填充腔17的整体挥发量;
当负压壳体12沿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向上滑动至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上端时控制驱动电机200带动传动杆22逆时针旋转,传动杆2的逆时针旋转在传动杆2与螺纹座34的螺纹传动配合下,使负压壳体12整体向下推进,进而使负压壳体12沿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向下滑动,进而使活动负压腔13逐渐的向下位移,活动负压腔13的向下位移会使传递到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局部强烈负压区域也跟随的向下转移,当活性炭填充腔17从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上端向下位移至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下端时保证了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任意高度处都会再一次产生局部负压环境,进而使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任意高度处的活性炭颗粒的挥发值一致,提高活性炭填充腔17的整体挥发量;
按照上述规律负压壳体12会呈周期性的上下运动,进而使活性炭填充腔17中的任意高度处都会呈周期性的产生强烈的负压环境,其综合效果是提高了活性炭填充腔17 内的总体挥发率;与此同时若干呼吸孔23将外部的空气源源不断的补充到活性炭填充腔17中,并最终随燃油蒸汽通过蒸汽回收管6吸入发动机的进气歧管4中一同进入发动机燃烧室,从而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壳体结构的内壳体(18),所述内壳体(18)的内侧为竖向的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内设置有能上下活动的活动负压壳体(12),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的内部为活动负压腔(13);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的四个侧壳壁(12.3)与内壳体(18)内壁滑动配合;
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传动杆(22),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内的活动负压腔(13)的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与传动杆(22)同轴心的盘状螺纹座(34);所述传动杆(22)的外壁设置有传动外螺纹,所述螺纹座(34)的轴线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螺纹孔(36),所述传动杆(22)穿过螺纹孔(36)并且与螺纹孔(36)螺纹传动配合,所述传动杆(22)的旋转能带动所述螺纹座(34)上下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电机(200),所述驱动电机(200)与所述传动杆(22)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座(34)的上下侧分别通过若干上支撑杆(37)和若干下支撑杆(38)分别与活动负压壳体(12)的顶壳壁(12.1)和底壳壁(12.2)固定支撑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8)的四周外侧设置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与内壳体(18)之间形成活性炭填充腔(17);所述内壳体(18)的四侧壁上均布有若干第二导气孔(24),所述活动负压壳体(12)的四个侧壳壁(12.3)上均布镂空设置有若干第三导气孔(35),活动负压壳体(12)在上下滑动的过程中,各第三导气孔(35)能逐次对齐各所述第二导气孔(24),所述活动负压腔(13)内的负压能通过第三导气孔(35)和第二导气孔(24)传递到活性炭填充腔(17)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动机进气歧管,所述发动机进气歧管内负压能通过气体连通结构传递到所述活动负压腔(13)内,进而使活动负压腔(13)内产生与发动机进气歧管内一致的负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填充腔(17)内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各所述活性炭颗粒的尺寸均大于第一导气孔(27)和第二导气孔(24)的孔径尺寸;所述外壳体(1)为竖向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且所述外壳体(1)的俯视轮廓为正方形;所述内壳体(18)也为竖向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且内壳体(18)的俯视轮廓也为正方形;所述负压壳体活动通道(16)的俯视轮廓为正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9394.2U CN211474294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989394.2U CN211474294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74294U true CN211474294U (zh) | 2020-09-11 |
Family
ID=72375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98939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294U (zh) | 2019-11-18 | 2019-11-18 | 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74294U (zh) |
-
2019
- 2019-11-18 CN CN201921989394.2U patent/CN2114742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93488U (zh) | 液压活塞式天然气子站用气体压缩机 | |
CN109869312B (zh) | 抽真空装置及真空设备 | |
CN105317601B (zh) | 带集油装置的燃油箱 | |
CN110878727B (zh) | 汽车发动机燃油蒸汽负压回收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1474294U (zh) | 一种发动机汽油蒸汽重利用装置 | |
CN201934213U (zh) | 燃油吸附装置 | |
CN211494470U (zh) | 点播播种无人机种子发射管的可折叠装置 | |
CN109139304B (zh) | 组合式炭罐 | |
CN202346744U (zh) | 一种用于油库油气回收的干式真空系统 | |
CN103993327B (zh) | 一种氢氧气体发生装置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01747483U (zh) | 一种正压式防阀芯冲开的egr阀 | |
CN108894852A (zh) | 一种发动机补气结构 | |
CN201334972Y (zh) | 一种用于移动设备发动机辅助燃料供给的氢气发生器 | |
CN204845502U (zh) | 涡轮喷气式汽车 | |
US10352235B2 (en) | Turbocharged dual-fuel engine | |
US10247094B2 (en) | Turbocharged natural-gas engine | |
CN203048574U (zh) | 电子集中式油气回收系统 | |
CN110905698B (zh) | 发动机燃油蒸发气体重利用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0829532U (zh) | 一种发动机节油减排机构 | |
CN114347777A (zh) | 一种车载混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6770171U (zh) | 空气压缩机的汽缸出气构造 | |
CN201318229Y (zh) | 发动机增氧助燃节油装置 | |
CN110754460B (zh) | 一种节能式农用喷药无人机 | |
CN101126342A (zh) | 外充气式发动机 | |
CN202108617U (zh) | 一种摩托车碳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