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74229U -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74229U
CN211474229U CN202020075326.1U CN202020075326U CN211474229U CN 211474229 U CN211474229 U CN 211474229U CN 202020075326 U CN202020075326 U CN 202020075326U CN 211474229 U CN211474229 U CN 2114742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collection
electrode
electrode support
bracket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7532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宇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007532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742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742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7422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主要包括:集尘腔,集尘腔通过进气口及输出口串联在排气系统中;集尘腔内部对应进气口的一端向输出口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电极支架、第二电极支架和第三电极支架;第一电极支架、第二电极支架及第三电极支架均为导体设置,并分别设有贯穿至集尘腔外部的接线端子;高压模块,高压模块设置在集尘腔外部,并且高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接线端子分别与第一电极支架、第二电极支架及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静电吸附远离配合真空集尘装置对发动机排出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收集过滤,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环保排放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工业自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大量的汽车在给社会和人们带来极大的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汽车尾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现有的对汽车尾气进行收集的装置和技术较少,且存在着较为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对汽车尾气吸收效率差等显著缺点,故设计一种简便易操作对汽车尾气颗粒物捕获效率高的汽车尾气吸收装置是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用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通过静电吸附远离配合真空集尘装置对发动机排出的可吸入颗粒物进行收集过滤,从而提高了内燃机环保排放标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主要包括:集尘腔,所述集尘腔呈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沿轴线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输出口;所述集尘腔通过所述进气口及所述输出口串联在排气系统中;所述集尘腔内部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向所述输出口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电极支架、第二电极支架和第三电极支架;所述第一电极支架、所述第二电极支架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均为导体设置,并分别设有贯穿至所述集尘腔外部的接线端子;集尘筒,所述集尘筒为导体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之间,所述集尘筒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高压模块,所述高压模块设置在所述集尘腔外部,并且所述高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所述第二电极支架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绝缘轴,所述绝缘轴与所述集尘腔同轴设置,并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所述第二电极支架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配合;还包括驱动扇叶,所述驱动扇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之间,并与所述绝缘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扇叶为导体设置,并通过电枢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尘筒为多个同轴嵌套在所述绝缘轴上的金属筒结构,并且各个所述的金属筒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集尘筒靠近所述第二电极支架的一端设有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分别与各个所述金属筒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通过嵌套在所述绝缘轴上的金属套向所述第第三电极支架的一端延伸,并通过电枢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电筛,所述电筛为镂空的导体结构,并与所述绝缘轴相垂直设置;所述电筛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吸尘盒,所述吸尘盒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腔内部,并且设有多个向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金属筒空隙间延伸的吸嘴;各个所述吸嘴的四周设有与各个所述金属筒外壁摩擦的刷毛;所述吸尘盒设有向所述集尘腔外部贯穿的接口,所述集尘腔外部设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吸尘盒连通,所述集尘盒内设有过滤网,并且所述集尘盒远离吸尘盒的一端设有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与真空管路连通。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通过上游排气管经进气口进入集尘腔中,并经输出口向下游排气管进行排放,其中高压模块输出6500V、13000V的中、高电压。高压电源向第一电极支架传输,而中压电分别输送至第二电极支架及第三电极支架,第一电极支架在高压放电作用下构成静电场,使经过高压电场区域内颗粒物带上电荷,第二电极支架及第二电极支架在中压电场的作用构成收集静电场,使带有电荷的颗粒物穿过第二电极支架后被第三电极支架所吸引,最终颗粒物汇集到第二电极支架上。其中该集尘腔可为多级串联设置,从而达到更好的集尘效果,并且其进气口及输出口分别通过快拆喉箍与上由排气管及下游排气管连接,因此便于后期的拆卸保养。尾气经进气口进入集尘腔后吹动驱动扇叶旋转,同时驱动扇叶为导体结构并与第一电极支架电性连接,因此增大对颗粒物的电离效果,而旋转的驱动扇叶对集尘腔内的气流进行扰动,避免颗粒物产生堆积死角。多个嵌套的金属筒增大了与尾气的接触面积,尤其是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提高了与尾气的摩擦速度,从而实现了与更多的尾气接触效果,进而提高了颗粒物的吸附效率。通过电筛增大了与尾气接触面积,从而获得更强烈的静电场,提高了集尘筒对电离后颗粒物的吸附效果。集尘筒在旋转过程中,刷嘴处的刷毛与金属筒摩擦,并将吸附的颗粒物活化,并在吸口的真空吸力下,进入吸尘盒中,并通过接口进入集尘盒内进行过滤,洁净无尘的气体被发动机吸附参与二次燃烧,其中集尘盒内的过滤网需要定期拆洗,从而保证长久有效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根据图1、图2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主要包括:集尘腔5,所述集尘腔5呈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沿轴线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6和输出口7;所述集尘腔5通过所述进气口6及所述输出口7串联在排气系统中;所述集尘腔5内部对应所述进气口6的一端向所述输出口7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电极支架8、第二电极支架9和第三电极支架10;所述第一电极支架8、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10均为导体设置,并分别设有贯穿至所述集尘腔5外部的接线端子13;集尘筒11,所述集尘筒11为导体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10之间,所述集尘筒11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10电性连接;高压模块12,所述高压模块12设置在所述集尘腔5外部,并且所述高压模块12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接线端子13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8、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10电性连接。
上述设置中,发动机1排出的废气通过上游排气管2经进气口6进入集尘腔5中,并经输出口7向下游排气管3进行排放,其中高压模块12输出6500V、13000V的中、高电压。高压电源向第一电极支架8传输,而中压电分别输送至第二电极支架9及第三电极支架10,第一电极支架8在高压放电作用下构成静电场,使经过高压电场区域内颗粒物带上电荷,第二电极支架9及第二电极支架9在中压电场的作用构成收集静电场,使带有电荷的颗粒物穿过第二电极支架9后被第三电极支架10所吸引,最终颗粒物汇集到第二电极支架9上。其中该集尘腔5可为多级串联设置,从而达到更好的集尘效果,并且其进气口6及输出口7分别通过快拆喉箍25与上游排气管2及下游排气管3连接,因此便于后期的拆卸保养。
实施例二:
还包括绝缘轴14,所述绝缘轴14与所述集尘腔5同轴设置,并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8、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10配合;还包括驱动扇叶15,所述驱动扇叶15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8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之间,并与所述绝缘轴14同轴连接;所述驱动扇叶15为导体设置,并通过电枢16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8电性连接。
上述设置中,尾气经进气口6进入集尘腔5后吹动驱动扇叶15旋转,同时驱动扇叶15为导体结构并与第一电极支架8电性连接,因此增大对颗粒物的电离效果,而旋转的驱动扇叶15对集尘腔5内的气流进行扰动,避免颗粒物产生堆积死角。
实施例三:
所述集尘筒11为多个同轴嵌套在所述绝缘轴14上的金属筒17结构,并且各个所述的金属筒17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集尘筒11靠近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的一端设有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分别与各个所述金属筒17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通过嵌套在所述绝缘轴14上的金属套18向所述第第三电极支架10的一端延伸,并通过电枢16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10电性连接。
上述设置中,多个嵌套的金属筒17增大了与尾气的接触面积,尤其是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提高了与尾气的摩擦速度,从而实现了与更多的尾气接触效果,进而提高了颗粒物的吸附效率。
实施例四:
还包括电筛20,所述电筛20为镂空的导体结构,并与所述绝缘轴14相垂直设置;所述电筛20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9电性连接。
上述设置中,通过电筛20增大了与尾气接触面积,从而获得更强烈的静电场,提高了集尘筒11对电离后颗粒物的吸附效果。
实施例五:
还包括吸尘盒21,所述吸尘盒21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腔5内部,并且设有多个向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金属筒17空隙间延伸的吸嘴;各个所述吸嘴的四周设有与各个所述金属筒17外壁摩擦的刷毛26;所述吸尘盒21设有向所述集尘腔5外部贯穿的接口,所述集尘腔5外部设有集尘盒22,所述集尘盒22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吸尘盒21连通,所述集尘盒22内设有过滤网23,并且所述集尘盒22远离吸尘盒21的一端设有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与真空管路24连通。
上述设置中,集尘筒11在旋转过程中,刷嘴处的刷毛26与金属筒17摩擦,并将吸附的颗粒物活化,并在吸口的真空吸力下,进入吸尘盒21中,并通过接口进入集尘盒22内进行过滤,洁净无尘的气体被发动机1吸附参与二次燃烧,其中集尘盒22内的过滤网23需要定期拆洗,从而保证长久有效的过滤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尘腔,所述集尘腔呈柱形腔体结构,并且沿轴线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输出口;所述集尘腔通过所述进气口及所述输出口串联在排气系统中;
所述集尘腔内部对应所述进气口的一端向所述输出口的一端依次设有第一电极支架、第二电极支架和第三电极支架;所述第一电极支架、所述第二电极支架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均为导体设置,并分别设有贯穿至所述集尘腔外部的接线端子;
集尘筒,所述集尘筒为导体设置,并位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之间,所述集尘筒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高压模块,所述高压模块设置在所述集尘腔外部,并且所述高压模块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所述第二电极支架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轴,所述绝缘轴与所述集尘腔同轴设置,并通过轴承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所述第二电极支架及所述第三电极支架配合;还包括驱动扇叶,所述驱动扇叶位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之间,并与所述绝缘轴同轴连接;所述驱动扇叶为导体设置,并通过电枢与所述第一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筒为多个同轴嵌套在所述绝缘轴上的金属筒结构,并且各个所述的金属筒之间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集尘筒靠近所述第二电极支架的一端设有金属支架,所述金属支架分别与各个所述金属筒固定连接;所述金属支架通过嵌套在所述绝缘轴上的金属套向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的一端延伸,并通过电枢与所述第三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筛,所述电筛为镂空的导体结构,并与所述绝缘轴相垂直设置;所述电筛与所述第二电极支架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尘盒,所述吸尘盒固定设置在所述集尘腔内部,并且设有多个向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金属筒空隙间延伸的吸嘴;各个所述吸嘴的四周设有与各个所述金属筒外壁摩擦的刷毛;所述吸尘盒设有向所述集尘腔外部贯穿的接口,所述集尘腔外部设有集尘盒,所述集尘盒通过所述接口与所述吸尘盒连通,所述集尘盒内设有过滤网,并且所述集尘盒远离吸尘盒的一端设有负压接口,所述负压接口与真空管路连通。
CN202020075326.1U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2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5326.1U CN21147422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75326.1U CN21147422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74229U true CN211474229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4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7532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74229U (zh) 2020-01-14 2020-01-14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742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305B (zh) 一种袋式集尘极电除尘装置
CN101690913B (zh) 可变向回转阳极式电除尘器
CN203783692U (zh) 一种汽车尾气颗粒物捕集器及滤芯
CN100562366C (zh) 复合静电除尘器
CN201006047Y (zh) 多功能旋风式等离子空气处理机
CN21147422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尾气排放可吸入颗粒物过滤装置
CN104069713A (zh) 一种强化凝并的电-袋除尘工艺
CN105148670A (zh) 袋-湿电复合式除尘器
KR20060048476A (ko) 터널 팬 정전 필터
CN200974042Y (zh) 油烟净化装置
CN109967239B (zh) 一种基于电凝并技术的微颗粒净化装置
CN212744119U (zh) 一种回流式静电吸附颗粒捕集器
CN213792195U (zh) 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CN213762329U (zh) 一种高效的旋转封闭式静电除尘器
CN112316607B (zh) 一种颗粒物循环脱除装置及脱除方法
CN204827724U (zh) 车辆前置氧化性空气净化式电风扇
CN210434224U (zh) 一种带有静电除尘空气净化装置
CN201482562U (zh) 可变向回转阳极式电除尘器
CN219232693U (zh) 一种电极结构和空气净化装置
CN212744120U (zh) 一种静电吸附颗粒捕集器
CN219540605U (zh) 可移动式板式电除尘器
CN218654940U (zh) 一种旋转式油烟净化器上的瓷瓶安装结构
CN218078394U (zh) 一种静电离子波复合超净化除尘器
RU2079693C1 (ru)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 для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CN211273894U (zh) 一种新型环保除尘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