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0498U - 一种微波消融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波消融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0498U
CN211460498U CN201922370168.2U CN201922370168U CN211460498U CN 211460498 U CN211460498 U CN 211460498U CN 201922370168 U CN201922370168 U CN 201922370168U CN 211460498 U CN211460498 U CN 211460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needle tube
cable
tub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01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博
王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0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04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61B2018/183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ntenn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61B2018/186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with an instrument inserted into a body lumen or cavity, e.g.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18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 A61B18/1815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 A61B2018/1869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apply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microwaves using microwaves with an instrument interstitially inserted into the body, e.g. need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消融针,它包括:针杆、针柄、针管、电缆;针管的一端固定在针柄上,针杆设置在针管的内部;针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第三针管、第四针管;电缆设置在针管的内部;针杆设置在第四针管的内部;电缆的一端与针杆的电缆连接部相互连接设置;另一端由电缆容纳管道中通过;电缆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皮、导电线、软轴、齿条;导电线和软轴设置在外皮的内部;齿条设置在电缆远离针杆的一端,且齿条与软轴固定连接设置;本发明的微波消融针弯曲后的针管不会影响冷却循环装置的正常运行;利用电缆中的软轴驱动针杆的移动,使得消融针弯曲时不会影响针杆的移动;利用齿轮齿条装置驱动电缆的移动,移动尺寸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一种微波消融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纸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波消融针。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对肿瘤组织具有高效、快速、均匀加热、热凝固彻底、使用方便、安全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大部分的消融针的针尖均为直线形,
随着临床的不断深入,临床对于微波消融针(微波辐射天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常地,为避免微波消融针的针头在穿刺过程中发生弯曲或断开,先将导管进行穿刺,再将消融针沿导管的方向进行穿刺。微波消融针的大致操作过程为:先通过CT扫描,规划穿刺路径;通过实现规划的路径,先将导管盲穿刺到预定的肿瘤部位,穿刺后再用CT扫描检查穿刺位置是否正确。确认导管的穿刺位置正确后,再在导管的入口处切开小口,将微波消融针沿导管方向穿刺入体内。
但是,在进行规划穿刺路径难会需要绕过一些不利于穿刺的主要脏器,如进行子宫肌瘤治疗时,经腹部穿刺微波消融不仅人为地破坏子宫外膜的完整性,也容易造成邻近的肠管、膀胱损伤,因此有必要开发可以自行弯曲的微波消融针形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融针。
一种微波消融针,它包括:针杆、针柄、针管、电缆;所述的针管的一端固定在针柄上,针杆设置在针管的内部;所述的针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第三针管、第四针管;所述的电缆设置在针管的内部;所述的针杆设置在第四针管的针杆容纳通道的内部;所述的电缆的一端与针杆的电缆连接部相互连接设置;所述的电缆的另一端由电缆容纳管道中通过;所述的电缆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皮、导电线、软轴、齿条;所述的导电线和软轴设置在外皮的内部;所述的外皮为柔性绝缘材质注塑而成;所述的齿条设置在电缆远离针杆的一端,且齿条与软轴固定连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针管的整体呈圆管状;所述的第一针管的设置有中部电缆容纳管道;电缆容纳管道的周围设有冷却液流入通道;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的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内管壁接口;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的外侧设有冷却液流出通道;所述的冷却液流出通道的一端的外侧还设有呈阶梯状的第一外管壁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针管的端部还设有第二针管连接部;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设置在第一外管壁接口的内侧,冷却液流出通道的外侧;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为设在第一针管的端部的固定铰接支座;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整体呈等腰三角形形状;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的端部尖端设有两个同轴的铰接孔;所述的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针管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的铰接孔的两侧设有倾斜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针管的另一端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冷却液流入通道、冷却液流出通道相互连通设置的环形沟槽;所述的第一针管的端部还设有环形封堵;所述的环形封堵经过螺纹连接设置在第一针管的端部的阶梯孔中;所述的环形封堵上设有与环形沟槽相互匹配的环形封堵槽;所述的环形封堵槽中还设有冷却液流通接孔;所述的冷却液流通接孔垂直于环形封堵表面设置;所述的冷却液流通接孔经过管道分别于冷却液循环装置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针管包括若干个第二针管连接单元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成管状,两端设有与第二针管连接部相同结构的连接支座;所述的连接支座整体呈等腰三角形形状,端部尖端设有两个同轴的铰接孔,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针管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针管的若干个第二针管连接单元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第二针管端部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铰接安装在第二针管连接部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针管整体呈管状,两端端部设有连接支座,且第三针管两端的连接支座上的铰接孔的轴线垂直交错设置;所述的第三针管的两端与第二针管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第四针管与远离第一针管的第二针管相互铰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针管整体呈管状,内部设有针杆容纳通道;所述的第四针管的一端设有第二外管壁接口;所述的第二外管壁接口与第一外管壁接口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的第二外管壁接口内侧还设有第二针管连接部,与第二针管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针杆容纳通道远离第二针管连接部的一侧内部设有凸棱;所述的针杆设置在针杆容纳通道的内部;所述的针杆整体呈圆柱状,一端设有尖端,另一端设有第二内管壁接口、固定凸缘、电缆连接部;所述的针杆的外部与针杆容纳通道的凸棱内侧相互匹配设置;所述的固定凸缘设置在针杆远离尖端的一侧;所述的固定凸缘与针杆容纳通道的内侧相互匹配设置;所述的针杆的远离尖端的一端设有电缆连接部;所述的第二内管壁接口设置在电缆连接部的外侧;所述的第二内管壁接口的内侧与第二外管壁接口之间还设有连通孔路;所述的连通孔路呈圆环状分布在针杆的周围;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管的外侧设有外管壁;所述的外管壁两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外管壁接口、第二外管壁接口上,且第二针管、第三针管设置在外管壁的内部;内壁管设置在针管的内部,电缆的外部;所述的内壁管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内管壁接口、第二内管壁接口相互连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针柄与第一针管相互连接设置;所述的针柄包括针柄壳、电缆支撑座、电缆调节旋钮;所述的电缆支撑座、电缆调节旋钮设置在针柄壳的内部;所述的电缆支撑座中部设有电缆支撑孔;所述的电缆与电缆支撑孔相互匹配设置;所述的电缆调节旋钮的一端设置齿轮;所述的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的齿轮铰接安装在针柄壳的内部;所述的电缆调节旋钮设置在针柄壳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波消融针,它包括:针杆、针柄、针管、电缆;所述的针管的一端固定在针柄上,针杆设置在针管的内部;所述的针管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针管、第二针管、第三针管、第四针管;所述的电缆设置在针管的内部;所述的针杆设置在第四针管的针杆容纳通道的内部;所述的电缆的一端与针杆的电缆连接部相互连接设置;所述的电缆的另一端由电缆容纳管道中通过;所述的电缆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皮、导电线、软轴、齿条;所述的导电线和软轴设置在外皮的内部;所述的外皮为柔性绝缘材质注塑而成;所述的齿条设置在电缆远离针杆的一端,且齿条与软轴固定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消融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的弯曲,弯曲后的针管不会影响冷却循环装置的正常运行;利用电缆中的软轴驱动针杆的移动,可以保证消融针弯曲时不会影响针杆的移动;利用齿轮齿条装置驱动电缆的移动,齿轮齿条装置的移动尺寸更加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针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针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针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针的C-C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针的B-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微波消融针的电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附图1-6,一种微波消融针,它包括:针杆1、针柄2、针管3、电缆4;
所述的针管3的一端固定在针柄2上,针杆1设置在针管3的内部;
所述的针管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针管31、第二针管32、第三针管33、第四针管34;
所述的第一针管31 的整体呈圆管状;
所述的第一针管31 包括电缆容纳管道311、冷却液流入通道312、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第一内管壁接口314、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第二针管连接部316;
所述的电缆容纳管道311设置在第一针管31的中部;
所述的电缆容纳管道311的周围设有冷却液流入通道312;
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312呈环状分布在电缆容纳管道311的周围;
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312的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内管壁接口314;
所述的第一内管壁接口314呈阶梯状;
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312的外侧设有冷却液流出通道313;
所述的冷却液流出通道313呈环状分布在冷却液流入通道312的周围;
所述的第一外管壁接口315设置在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的一端的外侧,呈阶梯状;
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设置在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的内侧,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的外侧;
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设置在第一针管31 的端部;
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为设在第一针管31 的端部的固定铰接支座;
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整体呈等腰三角形形状;
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的端部尖端设有两个同轴的铰接孔3161;
所述的铰接孔3161的轴线与第一针管31的轴线垂直设置;
所述的铰接孔3161的两侧设有倾斜侧面;
所述的第一针管31的另一端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冷却液流入通道312、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相互连通设置的环形沟槽317;
所述的第一针管31 的端部还设有环形封堵318;
所述的环形封堵318经过螺纹连接设置在第一针管31的端部的阶梯孔中;
所述的环形封堵318上设有与环形沟槽317相互匹配的环形封堵槽319;
所述的环形封堵槽319中还设有冷却液流通接孔3191;
所述的冷却液流通接孔3191垂直于环形封堵318表面设置;
所述的冷却液流通接孔3191经过管道分别于冷却液循环装置相互连通;
所述的第二针管32包括若干个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相互连接而成;
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成管状,两端设有与第二针管连接部316相同结构的连接支座322;
所述的连接支座322整体呈等腰三角形形状,端部尖端设有两个同轴的铰接孔,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针管31的轴线垂直设置;
所述的第二针管32的若干个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相互铰接设置;
所述的第二针管32端部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铰接安装在第二针管连接部316上;
所述的第三针管33整体呈管状,两端端部设有连接支座322,且第三针管33两端的连接支座322上的铰接孔的轴线垂直交错设置;
所述的第三针管33的两端与第二针管32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相互铰接设置;
所述的远离第一针管31的第二针管32与第四针管34相互铰接设置;
所述的第四针管34整体呈管状,内部设有针杆容纳通道341;
所述的第四针管34的一端设有第二外管壁接口342;
所述的第二外管壁接口342与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所述的第二外管壁接口342内侧还设有第二针管连接部316,与第二针管32相互铰接设置;
所述的针杆容纳通道341远离第二针管连接部316的一侧内部设有凸棱3411;
所述的针杆1设置在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内部;
所述的针杆1整体呈圆柱状,一端设有尖端,另一端设有第二内管壁接口11、固定凸缘12、电缆连接部13;
所述的针杆1的外部与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凸棱3411内侧相互匹配设置;
所述的固定凸缘12设置在针杆1远离尖端的一侧;
所述的固定凸缘12与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内侧相互匹配设置;
所述的针杆1的远离尖端的一端设有电缆连接部13;
所述的第二内管壁接口11设置在电缆连接部13的外侧;
所述的第二内管壁接口11的内侧与第二外管壁接口342之间还设有连通孔路14;
所述的连通孔路14呈圆环状分布在针杆1的周围;
所述的电缆4设置在针管3的内部;
所述的电缆4的一端与针杆1的电缆连接部13相互连接设置;
所述的电缆4的另一端由电缆容纳管道311中通过;
所述的电缆4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皮41、导电线42、软轴43、齿条44;
所述的导电线42和软轴43设置在外皮41的内部;
所述的外皮41为柔性绝缘材质注塑而成;
所述的齿条44设置在电缆4远离针杆1的一端,且齿条44与软轴43固定连接设置;
所述的针管3的外侧设有外管壁5;
所述的外管壁5两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第二外管壁接口342上,且第二针管32、第三针管33设置在外管壁5的内部;
所述的内壁管6设置在针管3的内部,电缆4的外部;
所述的内壁管6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内管壁接口314、第二内管壁接口11相互连接设置;
所述的针柄2与第一针管31相互连接设置;
所述的针柄2包括针柄壳21、电缆支撑座22、电缆调节旋钮23;
所述的电缆支撑座22、电缆调节旋钮23设置在针柄壳21的内部;
所述的电缆支撑座22中部设有电缆支撑孔221;
所述的电缆4与电缆支撑孔221相互匹配设置;
所述的电缆调节旋钮23的一端设置齿轮231;
所述的齿轮231与齿条44相互啮合设置;
所述的齿轮231铰接安装在针柄壳21的内部;
所述的电缆调节旋钮23设置在针柄壳21的外侧。
使用时,首先调节针柄2上的电缆调节旋钮23,将针杆1收缩至第四针管34内,然后将针管3插入到需要进行治疗的位置,当需要针管进行弯曲时,第一针管31、第二针管32、第三针管33、第四针管34相互铰接,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弯曲,以便进入病灶位置,当病灶的位置过于弯曲时,可以先使用导管插入到病灶位置的附近,然后将针管顺着导管插入到病灶的位置,当进入病灶位置附近时,旋转电缆调节旋钮23,齿轮231带动齿条44移动,齿条44带动电缆4移动,电缆在针管内移动;同时由于电缆中的软轴43支撑电缆不会弯折过度,电缆推动针杆1在第四针管34中移动,针杆的尖端插入到肿瘤的位置,此时可以进行微波消融治疗;进行微波消融治疗时,冷却液循环装置开始工作,冷却液由冷却液循环装置进入到环形封堵槽319中,然后由环形封堵槽319先进入到冷却液流入通道312中,冷却液在内壁管6中流动,流至针杆1的周围,经过连通孔路14进入到内壁管6与外管壁5之间的空腔内,然后冷却液再经过冷却液流出通道313流经环形封堵槽319,再由环形封堵槽319进入到冷却液循环装置中,周而复始,冷却液对针管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微波消融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由的弯曲,弯曲后的针管不会影响冷却循环装置的正常运行;利用电缆中的软轴驱动针杆的移动,可以保证消融针弯曲时不会影响针杆的移动;利用齿轮齿条装置驱动电缆的移动,齿轮齿条装置的移动尺寸更加精确。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针杆(1)、针柄(2)、针管(3)、电缆(4);所述的针管(3)的一端固定在针柄(2)上,针杆(1)设置在针管(3)的内部;所述的针管(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针管(31)、第二针管(32)、第三针管(33)、第四针管(34);所述的电缆(4)设置在针管(3)的内部;所述的针杆(1)设置在第四针管(34)的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内部;所述的电缆(4)的一端与针杆(1)的电缆连接部(13)相互连接设置;所述的电缆(4)的另一端由电缆容纳管道(311)中通过;所述的电缆(4)包括设置在外部的外皮(41)、导电线(42)、软轴(43)、齿条(44);所述的导电线(42)和软轴(43)设置在外皮(41)的内部;所述的外皮(41)为柔性绝缘材质注塑而成;所述的齿条(44)设置在电缆(4)远离针杆(1)的一端,且齿条(44)与软轴(43)固定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针管(31)的整体呈圆管状;所述的第一针管(31)的设置有中部电缆容纳管道(311);电缆容纳管道(311)的周围设有冷却液流入通道(312);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312)的一端的外侧设有第一内管壁接口(314);所述的冷却液流入通道(312)的外侧设有冷却液流出通道(313);所述的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的一端的外侧还设有呈阶梯状的第一外管壁接口(3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针管(31)的端部还设有第二针管连接部(316);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设置在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的内侧,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的外侧;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为设在第一针管(31) 的端部的固定铰接支座;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整体呈等腰三角形形状;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部(316)的端部尖端设有两个同轴的铰接孔(3161);所述的铰接孔(3161)的轴线与第一针管(31)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的铰接孔(3161)的两侧设有倾斜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针管(31)的另一端设有阶梯孔,阶梯孔内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与冷却液流入通道(312)、冷却液流出通道(313)相互连通设置的环形沟槽(317);所述的第一针管(31)的端部还设有环形封堵(318);所述的环形封堵(318)经过螺纹连接设置在第一针管(31)的端部的阶梯孔中;所述的环形封堵(318)上设有与环形沟槽(317)相互匹配的环形封堵槽(319);所述的环形封堵槽(319)中还设有冷却液流通接孔(3191);所述的冷却液流通接孔(3191)垂直于环形封堵(318)表面设置;所述的冷却液流通接孔(3191)经过管道分别于冷却液循环装置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针管(32)包括若干个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成管状,两端设有与第二针管连接部(316)相同结构的连接支座(322);所述的连接支座(322)整体呈等腰三角形形状,端部尖端设有两个同轴的铰接孔,铰接孔的轴线与第一针管(31)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的第二针管(32)的若干个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第二针管(32)端部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铰接安装在第二针管连接部(3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针管(33)整体呈管状,两端端部设有连接支座(322),且第三针管(33)两端的连接支座(322)上的铰接孔的轴线垂直交错设置;所述的第三针管(33)的两端与第二针管(32)的第二针管连接单元(321)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第四针管(34)与远离第一针管(31)的第二针管(32)相互铰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针管(34)整体呈管状,内部设有针杆容纳通道(341);所述的第四针管(34)的一端设有第二外管壁接口(342);所述的第二外管壁接口(342)与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的第二外管壁接口(342)内侧还设有第二针管连接部(316),与第二针管(32)相互铰接设置;所述的针杆容纳通道(341)远离第二针管连接部(316)的一侧内部设有凸棱(3411);所述的针杆(1)设置在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内部;所述的针杆(1)整体呈圆柱状,一端设有尖端,另一端设有第二内管壁接口(11)、固定凸缘(12)、电缆连接部(13);所述的针杆(1)的外部与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凸棱(3411)内侧相互匹配设置;所述的固定凸缘(12)设置在针杆(1)远离尖端的一侧;所述的固定凸缘(12)与针杆容纳通道(341)的内侧相互匹配设置;所述的针杆(1)的远离尖端的一端设有电缆连接部(13);所述的第二内管壁接口(11)设置在电缆连接部(13)的外侧;所述的第二内管壁接口(11)的内侧与第二外管壁接口(342)之间还设有连通孔路(14);所述的连通孔路(14)呈圆环状分布在针杆(1)的周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管(3)的外侧设有外管壁(5);所述的外管壁(5)两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外管壁接口(315)、第二外管壁接口(342)上,且第二针管(32)、第三针管(33)设置在外管壁(5)的内部;内壁管(6)设置在针管(3)的内部,电缆(4)的外部;所述的内壁管(6)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内管壁接口(314)、第二内管壁接口(11)相互连接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波消融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柄(2)与第一针管(31)相互连接设置;所述的针柄(2)包括针柄壳(21)、电缆支撑座(22)、电缆调节旋钮(23);所述的电缆支撑座(22)、电缆调节旋钮(23)设置在针柄壳(21)的内部;所述的电缆支撑座(22)中部设有电缆支撑孔(221);所述的电缆(4)与电缆支撑孔(221)相互匹配设置;所述的电缆调节旋钮(23)的一端设置齿轮(231);所述的齿轮(231)与齿条(44)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的齿轮(231)铰接安装在针柄壳(21)的内部;所述的电缆调节旋钮(23)设置在针柄壳(21)的外侧。
CN201922370168.2U 2019-07-13 2019-12-26 一种微波消融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6049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2236X 2019-07-13
CN201910632236 2019-07-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0498U true CN211460498U (zh) 2020-09-11

Family

ID=7007692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1505.XA Pending CN110974413A (zh) 2019-07-13 2019-12-26 一种微波消融针
CN20192237016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60498U (zh) 2019-07-13 2019-12-26 一种微波消融针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61505.XA Pending CN110974413A (zh) 2019-07-13 2019-12-26 一种微波消融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97441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74413A (zh) 2020-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3260B2 (en) Tissue warm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2348480B (zh) 用于前列腺治疗的尿道超声探针
CN201642316U (zh) 微波消融针及其微波消融治疗仪
CN101711705A (zh) 微波消融针及其微波消融治疗仪
CN211460498U (zh) 一种微波消融针
CN108523991B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多功能微波消融针
WO2023093733A1 (zh) 消融系统
CN206714805U (zh) 一种超声引导的多功能穿刺针
CN113796954B (zh) 一种可改变加热角度的消融针
CN109247984A (zh) 一种纤支镜下应用的具有水冷套管的微波消融针
CN210138183U (zh) 一种消融保护隔离装置
CN111358539A (zh) 一种b超探头组件及b超穿刺装置
CN206198040U (zh) 一种复合式微波消融针结构
CN215130019U (zh) 一种微波注射针
CN215228359U (zh) 一种使超声显影增强的微波消融针
CN205697963U (zh) 一种用于输卵管介入再通手术的套件
CN214549591U (zh) 一种中空冷循环微波消融针
CN110051431A (zh) 一种保护瘤周组织的微波消融装置
CN220237543U (zh) 一种旋转式介入导管控制装置及介入导管
CN219983026U (zh) 泄压防烫管及蒸汽消融系统
CN219000547U (zh) 射频消融电极及射频消融系统
CN113729916B (zh) 基于大数据的肿瘤冷冻探针系统及组装设备
CN110292419A (zh) 皮下隧道构造装置
CN219000556U (zh) 一种用于肛肠手术的激光光纤
CN218792468U (zh) 分体式消融针及冷冻消融穿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