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60036U -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 Google Patents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60036U
CN211460036U CN201922087246.8U CN201922087246U CN211460036U CN 211460036 U CN211460036 U CN 211460036U CN 201922087246 U CN201922087246 U CN 201922087246U CN 211460036 U CN211460036 U CN 2114600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air inlet
dust collecting
gas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872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月林
颜勇
王德旭
任敏
李吉
陈闪毅
蔡木城
李锦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220872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600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600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600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旋风分离机构包括集尘结构及旋风分离器,集尘结构包括集尘部及进气部。旋风分离器设置于集尘结构上,旋风分离器一端的进气口通过排气口与进气部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另一端的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相连通。带尘气体由进气部一端的入气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内,通过进气部另一端的排气口排入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在旋风分离器内进行气尘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由排尘口通过集尘口落入集尘腔,实现灰尘的收集。通过进气通道能够为带尘气体的流通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降低带尘气体在流通过程中的风阻,提高了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有效降低旋风分离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Description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尘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背景技术
旋风吸尘器的原理是使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利用离心力将灰尘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再借助重力作用使尘粒掉落。传统的旋风吸尘器,带尘气体能够由集尘结构与外壳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导致带尘气体风阻大,流通不顺畅,容易产生紊流,影响旋风吸尘器的除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带尘气体流通稳定性的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一种集尘结构,包括:
集尘部,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的集尘口;及
进气部,设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一侧,所述进气部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的入气口,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集尘口分隔设置。
上述集尘结构在使用时,由于进气部设置于集尘部的一侧,排气口与集尘口分隔设置,方便使得旋风分离器一端的进气口通过排气口与进气部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另一端的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相连通。带尘气体能够由进气部一端的入气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内,通过进气部另一端的排气口排入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带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进行气尘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由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实现灰尘的收集。由于带尘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进而通过进气通道能够为带尘气体的流通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带尘气体在流通过程中的风阻,提高了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有效降低过程中的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部朝向所述进气部的外壁内凹设置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入气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底壁通过所述入气口平滑过渡至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进气部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为三个,三个所述进气部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间隔设置,所述集尘口包括至少两个入尘口,至少两个所述入尘口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进气部之间设置有一所述入尘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口还包括连通口,至少两个所述入尘口围绕所述连通口设置,且所述入尘口均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结构包括接尘盘,所述接尘盘设置于所述集尘部开设有集尘口的一侧,所述集尘口贯穿所述接尘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尘盘一体成型于所述集尘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设置于所述接尘盘背向于所述集尘部的一侧,所述入气口贯穿所述接尘盘朝向所述集尘部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部的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接尘盘上。
一种旋风分离机构,包括:
如上所述的集尘结构;及
旋风分离器,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排尘口,所述旋风分离器设置于所述集尘结构上,所述排尘口通过所述集尘口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上述旋风分离机构在使用时,由于进气部的排气口与集尘部的集尘口的分隔设置,将旋风分离器设置于集尘结构上,使得旋风分离器一端的进气口通过排气口与进气部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另一端的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相连通。带尘气体能够由进气部一端的入气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内,通过进气部另一端的排气口排入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带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进行气尘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由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实现灰尘的收集。由于带尘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进而通过进气通道能够为带尘气体的流通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带尘气体在流通过程中的风阻,提高了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旋风分离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单元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形成进气腔,多个所述旋风单元围设于所述进气管的外周侧,单个所述旋风单元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所述排尘口,每一所述旋风单元的进气口朝向所述进气腔并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所述进气部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
一种吸尘器,包括如上所述的旋风分离机构。
上述吸尘器在使用时,将旋风分离器设置于集尘结构上,使得旋风分离器一端的进气口通过排气口与进气部的进气通道相连通,旋风分离器的另一端的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相连通。带尘气体能够由进气部一端的入气口进入到进气通道内,通过进气部另一端的排气口排入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带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内进行气尘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由排尘口通过集尘口与集尘腔,实现灰尘的收集。由于带尘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进入到旋风分离器内,进而通过进气通道能够为带尘气体的流通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带尘气体在流通过程中的风阻,提高了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旋风分离机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提升吸尘器的吸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旋风分离机构省略排气组件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旋风分离机构省略尘杯及过滤件的剖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集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集尘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的集尘结构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旋风分离机构,100、集尘结构,110、集尘部,112、集尘腔,113、入尘口,114、集尘口,115、连通口,116、凹槽,120、进气部,122、进气通道, 124、入气口,126、排气口,200、旋风分离器,210、进气口,220、排尘口, 230、旋风单元,232、出气口,240、进气管,242、进气腔,250、排气组件,252、排气通道,254、排气本体,256、排气管,300、支架,310、安装平台,312、定位孔,314、通气孔,320、支撑部,400、过滤件,410、过滤腔,500、尘杯,510、容纳腔,520、吸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一实施例中的旋风分离机构10,能够有效实现气尘分离效果,且至少能够提高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降低流通风阻,降低噪音。具体地,旋风分离机构10包括集尘结构100及旋风分离器200。
请一并参阅图3,集尘结构100包括集尘部110及进气部120,集尘部110 形成有集尘腔112,集尘部110上开设有与集尘腔112相连通的集尘口114;进气部120设置于集尘部110的一侧,进气部120形成有进气通道122,进气部 120的一端开设有与进气通道122相连通的入气口124,另一端上开设有与进气通道122相连通的排气口126,排气口126与集尘口114分隔设置。旋风分离器 200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210,另一端开设有与进气口210相连通的排尘口220,旋风分离器200设置于集尘结构100上,排尘口220通过集尘口114与集尘腔112相连通;旋风分离器200的进气口210通过排气口126与进气通道122相连通。
上述旋风分离机构10在使用时,由于进气部120的排气口126与集尘部110 的集尘口114的分隔设置,将旋风分离器200设置于集尘结构100上,使得旋风分离器200一端的进气口210通过排气口126与进气部120的进气通道122 相连通,旋风分离器200的另一端的排尘口220通过集尘口114与集尘腔112 相连通。带尘气体能够由进气部120一端的入气口124进入到进气通道122内,通过进气部120另一端的排气口126排入到旋风分离器200的进气口210。带尘气体在旋风分离器200内进行气尘分离,分离后的灰尘由排尘口220通过集尘口114与集尘腔112,实现灰尘的收集。由于带尘气体通过进气通道122进入到旋风分离器200内,进而通过进气通道122能够为带尘气体的流通提供有效的导向作用,降低了带尘气体在流通过程中的风阻,提高了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有效降低旋风分离机构10在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一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00包括多个旋风单元230及进气管240,进气管 240形成进气腔242,多个旋风单元230围设于进气管240的外周侧,单个旋风单元230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210,另一端开设有排尘口220,每一旋风单元230 的进气口210朝向进气腔242并与进气腔242相连通,进气部120的排气口126 与进气腔242相连通。带尘气体由进气通道122进入到进气管240的进气腔242 内,进而能够将带尘气体进一步进行聚拢,通过进气管240能够进一步提高对带尘气体的导向作用。由于旋风单元230的进气口210朝向进气腔242,进气腔 242内的带尘气体能够有效分配到多个旋风单元230内,有效提高进入到每个旋风单元230内带尘气体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气尘分离效率。
具体地,多个旋风单元230围绕进气管240的外周侧均匀分布,能够进一步提高进入每一旋风单元230内的带尘气体的均匀性,进一步提高气尘分离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旋风单元230一体成型于进气管240上,能够有效提高进气口210与进气腔242连通的稳定性,提高带尘气体分布的均匀性。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旋风单元230围成环状结构,进气管240还可以插设于环状结构内。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00包括六个围成环状结构的旋风单元230,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紧凑度,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在其他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 200还可以包括三个、四个、八个等其他数目个,只要能够使得带尘气体进入不同的旋风单元230内即可。
一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00还包括排气组件250,旋风单元230的一端上还开设有出气口232,排气组件250上开设有与旋风单元230数量相对应的排气通道252,排气组件250设置旋风分离器200的一端上,每一排气通道252对应插设于一出气口232内。当灰尘由带尘气体中分离出来以后,通过排气组件250 使得干净气体能够由对应的排气通道252排出。
具体地,排气组件250包括排气本体254及排气管256,排气管256形成排气通道252,排气本体254盖设于旋风分离器200的一端上,以使排气管256的一端穿过排气本体254并由出气口232穿设于旋风单元230内。通过形成排气管256穿设于旋风单元230内,能够避免带尘气体由进气口210进入旋风单元 230内后,未经过分离直接由出气口232排出,提高气尘分离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及图3,一实施例中,进气部120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进气部 120围绕集尘部110的中轴线a设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进气部120能够有效提高带尘气体进入不同的进气通道122的均匀性,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降低噪音,提高气尘分离效率。
具体地,至少两个进气部120围绕集尘部110的中轴线a均匀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带尘气体进入不同的进气通道122的均匀性,更进一步提高带尘气体流通的稳定性,提高气尘分离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部120为三个,三个进气部120围绕集尘部110的中轴线a设置。通过设置三个进气部120能够有效提供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部12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四个、五个等其他数目个。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00的数量与进气部120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旋风分离器200对应于一进气部120,能够有效提高气尘的分离效率。同时,每个进气通道122内的带尘气体能够由对应的旋风分离器200进行分离,能够有效带尘气体分配的均匀性,进而能够提高气尘分离效率。
在其他实施例中,旋风分离器200的数量还可以为一个,不同的进气部120 的进气通道122均与该旋风分离器200的进气口210相连通。
请参阅图4,一实施例中,集尘部110朝向进气部120的外壁内凹设置形成凹槽116,凹槽116与入气口124相连通。通过在集尘部110的外壁形成凹槽116,使得带尘气体能够有效聚集在凹槽116内,并通过凹槽116有效通过入气口124 进入到进气通道122内,提高带尘气体进入进气通道122内的效率。
具体地,凹槽116的底壁通过入气口124平滑过渡至进气通道122的内壁,能够有效降低带尘气体由凹槽116通过入气口124进入到进气通道122的稳定性,降低风阻,降低噪音的产生。
在本实施例中,集尘部110形成凹槽116的底壁的部分延伸形成进气部120 的部分,该部分为凹槽116的底壁平滑过渡至进气通道122内壁的部分,实现进气部120与集尘部110的部分共壁设置。使得集尘结构100结构更紧凑,便于生产制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集尘部110与进气部120还可以不共壁设置。
请参阅图5,一实施例中,进气部120围绕集尘部110的中轴线a间隔设置,集尘口114包括至少两个入尘口113,至少两个入尘口113围绕集尘部110的中轴线a设置,每相邻两个进气部120之间设置有一入尘口113。通过在每相邻两个进气部120之间形成一入尘口113能够有效扩大集尘口114的尺寸,使得由排尘口220排出的灰尘有效通过集尘口114落入到集尘腔112内,提高集尘的效率。
具体地,集尘口114还包括连通口115,至少两个入尘口113围绕连通口115 设置,且入尘口113均与连通口115相连通。通过连通口115连通不同的入尘口 113能够进一步提高集尘的效率及稳定性,使得灰尘有效落入到集尘腔112内。
请参阅图3至图5,一实施例中,集尘结构100包括接尘盘130,接尘盘130 设置于集尘部110开设有集尘口114的一侧,集尘口114贯穿接尘盘130。通过设置接尘盘130能够有效扩大集尘面积,进一步提高集尘稳定性。
具体地,接尘盘130背向于集尘部110的表面为内凹形弧面,集尘口114 位于内凹形弧面的最低点处,进而方便落入到接尘盘130内的灰尘有效落入到集尘口114内,避免灰尘在接尘盘130内堆积。
一实施例中,进气部120设置于接尘盘130背向于集尘部110的一侧,入气口124贯穿接尘盘130朝向集尘部110的一侧。将进气部120设置于接尘盘 130上有利于进气部120与进气管240的对接。同时,由于入气口124的开口朝向集尘部110的方向,使得带尘气体能够由集尘部110的外周侧进入入气口124,并通过进气通道122进入到进气腔242,进而形成进气通路;而灰尘通过排尘口 220落入接尘盘130,由集尘口114进一步落入集尘腔112内,形成集尘通路;通过进气部120能够有效分隔进气通路与集尘通路,避免进气通路与集尘通路相互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接尘盘130一体成型于集尘部110上,能够提高灰尘由接尘盘130落入集尘腔112的稳定性,避免灰尘由接尘盘130与集尘部1101之间的间隙泄泄漏。在其他实施例中,接尘盘130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胶结等等方式设置于集尘部110上。
在本实施例中,进气部120的一端一体成型于接尘盘130上,能够有效提高进气部120在接尘盘130上设置的稳定性,避免带尘气体由进气部120与接尘盘130之间的间隙泄漏。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部120还可以直接穿设于接尘盘130上,使得带尘气体能够直接由入气口124进入到进气腔242。
请再次参阅图1,一实施例中,旋风分离机构10还包括支架300,支架300 设置于集尘部110开设有集尘口114的一侧,支架300形成有安装平台310,旋风分离器200对应设置于一安装平台310上。通过设置支架300,方便旋风分离器200的安装,为旋风分离器200安装在集尘结构100上提供支撑。
可选地,旋风分离器200通过支架300设置于接尘盘130上,支架300能够覆盖在接尘盘130上。使得接尘盘130与集尘腔112形成为封闭的集尘空间,避免灰尘由集尘空间飞出,提高集尘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安装平台310的数量与旋风分离器200的数量相对应,每一旋风分离器200对应设置于一安装平台310上,进而能够为每一旋风分离器200 提供有效的安装支撑。
一实施例中,安装平台310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312及通气孔314,旋风单元230开设有排尘口220的一端对应插设于定位孔312内,进气腔242通过通气孔314与进气腔242相连通。通过通气孔314能够使得进气通道122内的带尘气体有效通过进气腔242进入到旋风单元230的进气口210。同时,由于旋风单元230插设于定位孔312内,进而方便排尘口220通过定位孔312对准集尘口114。
一实施例中,单个安装平台310所在的平面与垂直于集尘结构100中轴线 aa的平面之间具有夹角,以使旋风分离器200靠近安装平台310的一端聚拢。能够有效降低支架300的尺寸,进而能够降低集尘结构100的尺寸,提高结构的紧凑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不同的安装平台310还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只要能够方便实现为旋风分离去的安装支撑即可。
一实施例中,支架300还包括支撑部320,支撑部320设置于安装平台310 背向于集尘结构的一侧,支撑部320与安装平台310围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容置旋风分离器200。通过设置支撑部320能够有效保护支撑旋风分离器200,提高旋风分离器200在安装平台310安装的稳定性。
一实施例中,旋风分离机构10还包括过滤件400,过滤件400形成有过滤腔410,集尘部110背向于旋风分离器200的一端穿设于过滤腔410内,进气通道122与过滤腔410相连通。通过设置过滤件400能够有效过滤带尘气体中的大颗粒灰尘,形成一级过滤分离。经过过滤件400的带尘气体由进气通道122 进入旋风分离器200中,能够进行二级气尘分离,能够有效提高气尘分离的效率。
一实施例中,旋风分离机构10还包括尘杯500,尘杯500上形成有容纳腔 510,尘杯500上开设有与容纳腔510相连通的吸入口520,过滤件400设置于容纳腔510内。容纳腔510通过过滤件400与过滤腔410连通。带尘气体由尘杯500的吸入口520进入到容纳腔510内,经过过滤件400的过滤之后进入到过滤腔410内,使得大颗粒的灰尘有效留在容纳腔510内,进而有效实现灰尘的二级分离。
一实施例中的吸尘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旋风分离机构10。带尘气体通过过滤件400能够实现一级过滤,使得较大颗粒的灰尘留在尘杯500的容纳腔510内。带尘气体进一步由集尘结构100外周侧进入到进气部120的进气通道122内,并通过支架300上的通气孔314进入到进气管240的进气腔242内。由进气腔242进入到旋风单元230内,实现二级分离。通过进气通道122与进气腔242的配合能够有效提高进气的稳定性及均匀性,降低使用噪音。分离后的灰尘由旋风单元230的排尘口220排入接尘盘130,并通过集尘口114落入到集尘腔112内,实现灰尘的收集。上述吸尘器能够有效实现气尘分离效果,提高气尘分离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尘部,形成有集尘腔,所述集尘部上开设有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的集尘口;及
进气部,设置于所述集尘部的一侧,所述进气部形成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部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的入气口,另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集尘口分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部朝向所述进气部的外壁内凹设置形成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入气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通过所述入气口平滑过渡至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进气部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为三个,三个所述进气部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间隔设置,所述集尘口包括至少两个入尘口,至少两个所述入尘口围绕所述集尘部的中轴线设置,每相邻两个所述进气部之间设置有一所述入尘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口还包括连通口,至少两个所述入尘口围绕所述连通口设置,且所述入尘口均与所述连通口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尘盘,所述接尘盘设置于所述集尘部开设有集尘口的一侧,所述集尘口贯穿所述接尘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尘盘一体成型于所述集尘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设置于所述接尘盘背向于所述集尘部的一侧,所述入气口贯穿所述接尘盘朝向所述集尘部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部的一端一体成型于所述接尘盘上。
12.一种旋风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集尘结构;及
旋风分离器,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进气口相连通的排尘口,所述旋风分离器设置于所述集尘结构上,所述排尘口通过所述集尘口与所述集尘腔相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进气口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风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包括多个旋风单元及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形成进气腔,多个所述旋风单元围设于所述进气管的外周侧,单个所述旋风单元的一端开设有所述进气口,另一端开设有所述排尘口,每一所述旋风单元的进气口朝向所述进气腔并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所述进气部的排气口与所述进气腔相连通。
14.一种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旋风分离机构。
CN201922087246.8U 2019-11-27 2019-11-27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Active CN2114600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246.8U CN211460036U (zh) 2019-11-27 2019-11-27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87246.8U CN211460036U (zh) 2019-11-27 2019-11-27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60036U true CN211460036U (zh) 2020-09-11

Family

ID=72367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87246.8U Active CN211460036U (zh) 2019-11-27 2019-11-27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6003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3689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3689A1 (zh) * 2019-11-27 2021-06-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2641B1 (ko)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진공청소기
US7547336B2 (en) Vacuum cleaner with multiple cyclonic dirt separators and bottom discharge dirt cup
US7651544B1 (en) Vacuum cleaner with multiple cyclonic dirt separators and bottom discharge dirt cup
RU2271137C1 (ru) Циклонный пылеуловитель и пылесос с циклонным пылеуловителем
CN101411603B (zh) 吸尘器旋风式非圆桶形式二次分离尘杯
JP2006320713A (ja) マルチサイクロン集塵装置
CN105455738A (zh) 吸尘器
CN211460036U (zh)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CN110338703A (zh) 一种手持式旋风分离吸尘器
WO2013073337A1 (ja) サイクロン装置
CN110754996A (zh)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CN201333001Y (zh) 吸尘器旋风式非圆桶形二次分离尘杯
KR101065968B1 (ko) 진공 청소기의 집진 장치
WO2021103688A1 (zh) 吸尘器及分离机构
US20220287537A1 (en) Base station and cleaning equipment
CN214595698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211460035U (zh) 吸尘器及分离机构
KR20110001563A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장치 및 진공청소기
CN108261145B (zh) 旋风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CN211381101U (zh) 一种旋风分离组件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8294686B (zh) 旋风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CN109158228B (zh) 一种旋风分离器及具有其的除尘装置
CN211460034U (zh)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安装支架
CN111870180A (zh) 手持式吸尘器
CN215348688U (zh) 一种可提高过风量的旋风分离器及清洁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