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7401U - 一种加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7401U
CN211457401U CN202020300340.7U CN202020300340U CN211457401U CN 211457401 U CN211457401 U CN 211457401U CN 202020300340 U CN202020300340 U CN 202020300340U CN 211457401 U CN211457401 U CN 211457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ring
columns
pellet
cover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003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存贵
周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Yoshika Precision Technology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30034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7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7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7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包括上盖、第一密封圈、筒体、第二密封圈、下盖、U型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气管;上盖和下盖可拆卸的分别设于筒体的上下两端,第一密封圈设于上盖与筒体的上端之间;第二密封圈设于下盖与筒体的下端之间;进水管竖直穿插固定在上盖中,出气管竖直穿插固定在下盖中;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同时大幅扩大了加热管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增加了水蒸气的流动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了水蒸气的干燥度。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器。
背景技术
加热器是一种用来将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的设备,现有的加热器体积大,加热管与水的接触面积小,导致热量利用率较低,此外,水蒸气从液态水中生成后直接排出,导致水蒸气中干燥度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并大幅了提高热量利用率,同时有效提高了水蒸气干燥度的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第一密封圈、筒体、第二密封圈、下盖、U型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气管;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可拆卸的设于筒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上盖与筒体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下盖与筒体的下端之间;所述进水管竖直穿插固定在上盖中,所述出气管竖直穿插固定在下盖中,所述筒体的内部形成有芯块,所述U型加热管嵌设在芯块中,所述U型加热管的两端向上穿插固定在上盖中;所述芯块的上侧开设有进水腔,所述芯块与筒体的前侧内壁之间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分隔柱,所述进水腔的上端前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设于两个第一分隔柱之间,所述芯块与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分隔柱,所述芯块与筒体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分隔柱,所述进水管的下端插入在进水腔中,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设于芯块的后侧且设于两个第三分隔柱之间。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柱的下端均与芯块的下端相平,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柱的高度均小于芯块的高度,所述缺口的底面低于两个第一分隔柱的上侧。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柱的上端均与芯块的上端相平,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柱的高度均小于芯块的高度。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三分隔柱的下端均与芯块的下端相平,两个所述第三分隔柱的高度均小于芯块的高度。
优选地,所述芯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贴合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柱的上端均贴合在第一密封圈上,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柱和两个所述第三分隔柱的下端均贴合在第二密封圈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同时大幅扩大了加热管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增加了水蒸气的流动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了水蒸气的干燥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的仰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加热器,包括上盖1、第一密封圈2、筒体3、第二密封圈4、下盖5、U型加热管6、进水管7和出气管8;上盖1和下盖5分别可拆卸的设于筒体3的上下两端,第一密封圈2设于上盖1与筒体3的上端之间;第二密封圈4设于下盖5与筒体3的下端之间;进水管7竖直穿插固定在上盖1中,出气管8竖直穿插固定在下盖5中,筒体3的内部形成有芯块31,U型加热管6嵌设在芯块31中,U型加热管6的两端向上穿插固定在上盖1中;芯块31的上侧开设有进水腔32,芯块31与筒体3的前侧内壁之间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分隔柱33,两个第一分隔柱33的下端均与芯块31的下端相平,两个第一分隔柱33的高度均小于芯块31的高度,进水腔32的上端前侧开设有缺口34,缺口34设于两个第一分隔柱33之间,缺口34的底面低于两个第一分隔柱33的上侧,芯块31与筒体3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分隔柱35,两个第二分隔柱35的上端均与芯块31的上端相平,两个第二分隔柱35的高度均小于芯块31的高度;芯块31与筒体3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分隔柱36,两个第三分隔柱36的下端均与芯块31的下端相平,两个第三分隔柱36的高度均小于芯块31的高度;进水管7的下端插入在进水腔32中,出气管8的上端设于芯块31的后侧且设于两个第三分隔柱36之间,芯块31的上下两端分别贴合在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4上,两个第二分隔柱35的上端均贴合在第一密封圈2上,两个第一分隔柱33和两个第三分隔柱36的下端均贴合在第二密封圈4上;两个第一分隔柱33之间形成了第一加热腔11,同侧的一个第一分隔柱33和一个第二分隔柱35之间形成了第二加热腔9,同侧的一个第二分隔柱35和一个第三分隔柱36之间形成了第三加热腔10,两个第三分隔柱36之间形成了第四加热腔12。
使用时,将U型加热管6的两端分别接入电源的正负极以产生热量,然后将水经由进水管7通入到进水腔32中,随着水量的增多,进水腔32中的水位不断升高,进而通过缺口34进入到第一加热腔11中并逐渐增多,从而分别越过两个第一分隔柱33的上端分别进入到两个第二加热腔9中,接着,两个第二加热腔9中的水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分隔柱35的下端并分别进入到两个第三加热腔10中,而水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被由U型加热管6产生的热量而汽化,产生的蒸汽分别越过两个第三分隔柱36的上端并均进入到第四加热腔12中,最后经由出气管8向外排出,而不是直接排出,这就使得水蒸气中夹杂的水滴有充足的时间向下滴落到第四加热腔12中,因而不会随水蒸气带出,从而提高了水蒸气的干燥度;第一密封圈2和第二密封圈4起到了良好的密封作用。
加热器是一种用来将液态水变为水蒸气的设备,现有的加热器体积大,加热管与水的接触面积小,导致热量利用率较低,此外,水蒸气从液态水中生成后直接排出,导致水蒸气中干燥度较低;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同时大幅扩大了加热管与水的接触面积,使得热量利用率大幅提高;并增加了水蒸气的流动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了水蒸气的干燥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5)

1.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第一密封圈、筒体、第二密封圈、下盖、U型加热管、进水管和出气管;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可拆卸的设于筒体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密封圈设于上盖与筒体的上端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于下盖与筒体的下端之间;所述进水管竖直穿插固定在上盖中,所述出气管竖直穿插固定在下盖中,所述筒体的内部形成有芯块,所述U型加热管嵌设在芯块中,所述U型加热管的两端向上穿插固定在上盖中;所述芯块的上侧开设有进水腔,所述芯块与筒体的前侧内壁之间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分隔柱,所述进水腔的上端前侧开设有缺口,所述缺口设于两个第一分隔柱之间,所述芯块与筒体的左右两侧内壁之间均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第二分隔柱,所述芯块与筒体的后侧内壁之间形成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分隔柱,所述进水管的下端插入在进水腔中,所述出气管的上端设于芯块的后侧且设于两个第三分隔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柱的下端均与芯块的下端相平,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柱的高度均小于芯块的高度,所述缺口的底面低于两个第一分隔柱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柱的上端均与芯块的上端相平,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柱的高度均小于芯块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分隔柱的下端均与芯块的下端相平,两个所述第三分隔柱的高度均小于芯块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贴合在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上,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柱的上端均贴合在第一密封圈上,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柱和两个所述第三分隔柱的下端均贴合在第二密封圈上。
CN202020300340.7U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加热器 Active CN211457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0340.7U CN211457401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加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00340.7U CN211457401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加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7401U true CN211457401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7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00340.7U Active CN211457401U (zh) 2020-03-12 2020-03-12 一种加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74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082A (zh) * 2021-07-02 2021-09-17 无锡吉冈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蒸汽加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5082A (zh) * 2021-07-02 2021-09-17 无锡吉冈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蒸汽加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84503A (zh) 一种易于散热便于清理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211457401U (zh) 一种加热器
CN107120629A (zh) 一种新型高效环保的蒸汽产生器
CN207391568U (zh) 高纯氢气发生器
CN104368072B (zh) 具有循环对流结构的小面积水箱
CN206566710U (zh) 一种降膜吸收塔气液分布装置
CN203128669U (zh) 电解水制氢氧气装置
CN204637235U (zh) 具有循环对流结构的小面积水箱
CN214666206U (zh) 一种电厂汽机疏水热量回收装置
CN206418096U (zh) 一种酿酒设备
CN209494631U (zh) 一种氢氧除碳机
CN205627345U (zh) 双通道组合式气液分离塔
CN211513459U (zh) 一种溶剂回收装置
CN207995482U (zh) 一种等离子发生器
CN202762110U (zh) 新型再沸器
CN206269112U (zh) 一种节能定期排污扩容器
CN207883870U (zh) 一种液冷电池及其箱体
CN206583348U (zh) 一种板翅式换热器插入式布膜器
CN103453505B (zh) 具有柱状物的蒸汽发生器
CN206089034U (zh) 卧式蜂窝式臭氧发送器双冷却系统
CN204543594U (zh) 一种分离生物柴油原料中的甲醇和水的连续分离器
CN206198957U (zh) 一种新型曝气膜组件
CN208632417U (zh) 一种松油醇生产用蒸汽回收装置
CN201007559Y (zh) 带内置淹没式疏水冷却段的低压加热器
CN208504351U (zh) 一种蒸汽热能回收再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