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7342U - 耳机及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耳机及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7342U
CN211457342U CN202020127155.2U CN202020127155U CN211457342U CN 211457342 U CN211457342 U CN 211457342U CN 202020127155 U CN202020127155 U CN 202020127155U CN 211457342 U CN211457342 U CN 211457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touch
ear
signal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1271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国嘉
陶辉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un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1271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7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7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73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与耳机组件。所述耳机具有单耳工作模式;所述耳机包括:壳体;第一接收件,信号处理电路、控制电路。第一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收件用于接收用户触发操作;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件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当所述耳机工作在所述单耳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对应于三种触发次数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耳机在单耳工作模式下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耳机及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及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入耳式TWS(真无线耳机)耳机组件,包括两个用于置入左耳和右耳的耳机。相关技术中,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上均设有触摸控制点、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需要配合工作才能实现操作目的。例如,触摸左耳耳机或右耳耳机一下为播放或暂停,触摸左耳耳机二下为上一曲,触摸右耳耳机二下为下一曲,左耳机长按为播放音量减小,右耳机长按为播放音量增大。因此当只有左耳耳机工作时,用户在选曲上只能一直往上选曲,音量只能减;同样,在只有右耳耳机工作时,用户在选曲上只能一直往下选曲,音量只能增,可见,相关技术中,单耳机的工作模式灵活性相对较差,从而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高耳机在单耳工作模式下的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具有单耳工作模式;所述耳机包括:
壳体;
第一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收件用于接收用户触发操作;
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件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
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当所述耳机工作在所述单耳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电路至少对应于三种触发次数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当所述第一接收件接收到一次触发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相应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播放或停止播放音频;
当所述第一接收件接收到连续两次触发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下一项目;
当所述第一接收件接收到连续三次触发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生成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上一项目。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根据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输出的信号,记录所述第一接收件所检测到的单次触发的持续时长;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达到第一时长时,发出关机信号;
以及用于在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时,发出配对信号,所述配对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耳机与另一耳机配对,或与电子设备配对。
可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接收件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件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依次接收到触发操作时,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上接收到触发操作的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触摸先后信号。
可选的,当所述触发操作顺序为第一顺序时,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摸先后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所述第四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增大;
当所述触发操作顺序为第二顺序时,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摸先后信生成第五控制指令,所述第四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减小。
可选的,所述壳体表面具有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相邻设置;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接收件对应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设置,所述第二接收件对应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设置;
所述第一接收件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上的触摸操作时,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第二接收件用于在感应到第二触摸区域上的触摸操作时,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主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一侧的入耳部;所述入耳部用于容置于用户的耳内;所述第一触摸区域、所述第二触摸区域均位于所述主体上背离所述入耳部的一侧;
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均为感应铜片,所述感应铜片贴合所述壳体的内侧表面设置。
可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为感应芯片,所述感应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所检测到的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与触发操作次数相对应的脉冲数量;
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冲数量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可选的,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的入耳检测件,所述入耳检测件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入耳检测件检测到入耳状态时,生成入耳信号;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入耳信号以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开始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耳机组件,耳机组件包括所述的耳机;
两所述耳机内均具有蓝牙模块,当一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另一所述耳机配对成功时,两所述耳机处于双耳工作模式,在所述双耳工作模式下,两所述耳机与配合工作;
当一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另一所述耳机配对不成功时,所述耳机处于单耳工作模式时,在所述耳机处于单耳工作模式下,该所述单独工作。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接收件、信号处理电路的配合以根据第一接收件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进而控制电路至少对应于三种触发次数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的所生成控制指令种类的数量能够满足对耳机的操作控制,使得用户仅使用一个耳机就能够便利的操作耳机,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耳机在单耳工作模式下的灵活性以及操作便利性。
并且,基于本方案,当耳机组件中的一个耳机丢失或损坏时,另一耳机仍旧可以工作于单耳模式,并可以供用户便利的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高了耳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电路连接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耳机的部分电路连接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壳体;11、主体;111、前壳;112、后壳;12、入耳部;
2、第一接收件;1121、第一触摸区域;3、第二接收件;1122、第二触摸区域;4、信号处理电路;41、感应芯片;5、控制电路;6、入耳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方式,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方式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耳机组件,所述耳机组件至少包含一对耳机。两个耳机分别对应于人体的左耳和右耳。耳机可以通过通讯线与电子设备建立通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组件内的耳机均为蓝牙真无线耳机,因此两耳机内均具有蓝牙模块。本实用新型耳机具有单耳工作模式以及双耳工作模式,当一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另一所述耳机配对成功时,两所述耳机能够工作于双耳工作模式,在所述双耳工作模式下,两所述耳机与配合工作;当一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另一所述耳机配对不成功时,所述耳机处于单耳工作模式时,在所述耳机处于单耳工作模式下,该耳机单独工作。
在此,首先对耳机的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耳机包括主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1一侧的入耳部12;所述入耳部12用于容置于用户的耳内。以耳机的正常使用方位为参照,主体11的纵切面大致呈水滴形。并且,沿耳机的横向方向,主体11包括有前壳11和后壳112,前壳11和后壳112之间围合有一空腔。空腔内容置有电路板。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耳机工作在单耳模式时的电路结构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包括第一接收件2、信号处理电路4、以及控制电路5。第一接收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一接收件2用于接收用户触发操作;信号处理电路4与所述第一接收件2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2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控制电路5,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电连接,当所述耳机工作在单耳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电路5至少对应于三种触发次数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请参阅图3和图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件2为触控式接收件,此时,所述壳体1表面具有第一触摸区域1121;所述第一接收件2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接收件2对应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1121设置。所述第一接收件2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一触摸区域1121上的触摸操作时,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触摸区域1121大致位于后壳112的外表面上。第一接收件2可以是电容式感应件、也可以是光电式感应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收件2为铜片,该铜片与另一参考片形成电容式结构,当用户触摸第一触摸区域1121时,铜片上电量发生改变,以被信号处理电路4检测到。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收件2也可以是凸设在壳体1外表面的按键。按键能够直接接收到用户的按压操作,以生成相应的信号至信号处理电路4。
进一步的,信号处理电路4与所述第一接收件2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2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在此“连续”是指相邻两次的触发操作的间隔时长应在一定的时长内,例如0.1秒~2秒内。
请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信号处理电路4为感应芯片41。感应芯片具有TE、TK1、TK2、OP/EAR、TXD、CS、VDD引脚。所述感应芯片41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2所检测到的触发操作的次数,在TXD引脚生成与触发操作次数相对应的脉冲数量;所述控制电路5根据所述脉冲信号的脉冲数量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示意性的,感应芯片41具有引脚TK1用于连接第一接收件2上的信号。感应芯片41的HAND_DEC引脚用于与控制电路5连接。例如,当第一接收件2上接收到1次触摸操作时,则感应芯片41上的TXD引脚上输出标识为HAND_DEC的脉冲信号至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相应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播放或停止播放音频。
当第一接收件2上接收到2次触摸操作时,则感应芯片41上的HAND_DEC引脚输出两个脉冲信号至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下一项目。例如播放下一首歌曲、播放下一条录音等。或者当耳机在待机状态下,第二控制指令用于唤醒语音助手,唤醒语音助手后,用户仍旧可以通过双击第一触摸区域1121,以关闭语音助手。
当第一接收件2上接收到3次触摸操作时,则感应芯片41上的HAND_DEC引脚输出三个脉冲信号至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生成第三控制指令,所述控制电路5生成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上一项目。例如播放上一首歌曲、播放上一条录音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面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所对应的控制内容不限于此。并且控制电路5还能够产生四次、五次甚至更多触发次数所对应的控制指令。从而使得用户通过对第一接收件2进行相应次数的触发,即能够达到其所希望的控制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实现了耳机在单耳工作模式下的控制灵活性以及便利性。
请参阅图3至图5。进一步的,为了提高耳机在单耳模式下,用户操作的便利性。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接收件3,所述第二接收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所述第二接收件3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与所述第二接收件3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件2、所述第二接收依次接收到触发操作时,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2、所述第二接收件3上接收到触发操作的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触摸先后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件3为触控式接收件,此时,所述壳体1表面具有第二触摸区域1122;所述第二接收件3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接收件3对应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1122设置。所述第二接收件3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二触摸区域1122上的触摸操作时,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触摸区域1122大致位于后壳112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触摸区域1121和所述第二触摸区域1122相邻设置。第二接收件3可以是电容式感应件、也可以是光电式感应件。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接收件3为铜片,该铜片与另一参考片形成电容式结构,当用户触摸第二触摸区域1122时,铜片上电量发生改变,以被信号处理电路4检测到。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接收件3也可以是凸设在壳体1外表面的按键。按键能够直接接收到用户的按压操作,以生成相应的信号至信号处理电路4。
在此以第一接收件2在第二接收件3的下侧为例说明。在用户先触摸第一触摸区域1121,后触摸第二触摸区域1122,或者用户直接自第一触摸区域1121滑动至第二触摸区域1122(向上滑动),此时信号处理电路4生成第一种触摸先后信号。在用户先触摸第二触摸区域1122,后触摸第一触摸区域1121,或者用户直接自第二触摸区域1122滑动至第一触摸区域1121(向下滑动),此时信号处理电路4生成第二种触摸先后信号。
在一示例中,当信号处理电路4采用上述感应芯片41时,对应于第一种触摸先后信号,信号处理电路4生成四个脉冲发送至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根据所述触摸先后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所述第四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增大。
对应于第二种触摸先后信号,信号处理电路4生成五个脉冲发送至控制电路5,所述控制电路5根据所述触摸先后信号生成第五控制指令,所述第五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减小。
由此使得用户在单耳机上实现了任意调节音量的目的。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5还包括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根据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所输出的信号,记录所述第一接收件2或第二接收件3所检测到的单次触发的持续时长;所述控制电路5用于根据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例如,当用户持续触摸第一触摸区域1121长达3秒时,且所述耳机在开机状态下,则所述控制电路5控制所述耳机关机。当用户持续触摸第一触摸区域1121长达3秒时,且所述耳机在关机状态下,则所述控制电路5控制所述耳机的开始工作。
所述控制电路5还用于在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时(例如6秒),发出配对信号,所述配对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耳机与另一耳机配对,或与电子设备配对。耳机之间或,耳机与电子设备之间通过蓝牙配对的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提高耳机的续航能力,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的入耳检测件6,所述入耳检测件6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用于在所述入耳检测件6检测到入耳状态时,生成入耳信号;所述控制电路5用于根据所述入耳信号以控制所述信号处理电路4开始工作。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入耳检测件6为铜片,在耳机壳体1上对应于人体耳屏或耳道内具有第三触摸区域,入耳检测件6对应第三触摸区域设置。当耳机入耳后,铜片上的电量发生改变,而被信号处理电路4的EAR_DEC感应到,信号处理电路4的GPIO1口的电平变低,以通知控制电路5控制相关电路开始工作,以使耳机自动启动。
当耳机从耳中脱离后,铜片上的电量发生改变,而被信号处理电路4的EAR_DEC感应到,信号处理电路4的GPIO1口的电平变高,以通知控制电路5控制相关电路断电,以使耳机停止工作。
在下述实施例中,将对耳机工作在双耳模式的工作方式进行说明。
当两个耳机通过蓝牙模块配对成功时,两耳机工作在双耳工作模式。在双耳工作模式下,仍旧由两个耳机互相配合工作,以便于用户操作。
可以在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任意一个上的操作。例如,触摸耳机上触摸区域(可以是第一触摸区域1121或第二触摸区域1122,下同)一次,则控制所述耳机播放或停止播放音频。当电子设备上有来电时,触摸耳机一次,则控制电路5发出接听指令,以在耳机上接听电子设备上的来电。
进一步的,在耳机正在播放音频时,在右耳耳机的触摸区域上双击,则控制电路5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下一项目;在左耳耳机的触摸区域上双击,则控制电路5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上一项目。
在右耳耳机上由第一触摸区域1121滑动到第二触摸区域1122时,则控制电路5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增大。在右耳耳机上由第二触摸区域1122滑动到第一触摸区域1121时,则控制电路5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减小。
在左耳耳机上也可以实现。在左耳耳机上由第一触摸区域1121滑动到第二触摸区域1122时,则控制电路5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增大。在左耳耳机上由第二触摸区域1122滑动到第一触摸区域1121时,则控制电路5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减小。
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接收件2、信号处理电路4的配合以根据第一接收件2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进而控制电路5至少对应于三种触发次数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的所生成控制指令种类的数量能够满足对耳机的操作控制,使得用户仅使用一个耳机就能够便利的操作耳机,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高了耳机在单耳工作模式下的灵活性以及操作便利性。
并且,基于本方案,当耳机组件中的一个耳机丢失或损坏时,另一耳机仍旧可以工作于单耳模式,并可以供用户便利的操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提高了耳机的实用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具有单耳工作模式;所述耳机包括:
壳体;
第一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接收件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
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一接收件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上连续接收到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相应的触发次数信号;
控制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当所述耳机工作在所述单耳工作模式时,所述控制电路至少能够对应于三种触发次数信号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接收件接收到一次触发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相应生成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播放或停止播放音频;
当所述第一接收件接收到连续两次触发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生成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下一项目;
当所述第一接收件接收到连续三次触发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生成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耳机按照预设排序播放上一项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根据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输出的信号,记录所述第一接收件所检测到的单次触发操作的持续时长;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达到第一时长时,发出关机或开机信号;
以及用于在所述单次触摸持续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时,发出配对信号,所述配对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耳机与另一耳机配对,或与电子设备配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接收件用于接收用户的触发操作;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第二接收件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依次接收到触发操作时,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上接收到触发操作的先后顺序,生成相应的触摸先后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触发操作顺序为第一顺序时,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摸先后信号生成第四控制指令,所述第四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增大;
当所述触发操作顺序为第二顺序时,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摸先后信生成第五控制指令,所述第四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耳机的播放音量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表面具有第一触摸区域和第二触摸区域,所述第一触摸区域和所述第二触摸区域相邻设置;所述壳体内具有空腔,所述第一接收件、所述第二接收件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接收件对应于所述第一触摸区域设置,所述第二接收件对应于所述第二触摸区域设置;
所述第一接收件用于在感应到所述第一触摸区域上的触摸操作时,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第二接收件用于在感应到第二触摸区域上的触摸操作时,生成相应的触摸信号,并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为感应芯片,所述感应芯片根据所述第一接收件所检测到的触发操作的次数,生成与触发操作次数相对应的脉冲数量;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触发次数信号的脉冲数量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耳机的入耳状态的入耳检测件,所述入耳检测件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
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在所述入耳检测件检测到入耳状态时,生成入耳信号;所述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入耳信号发出启动工作指令。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耳机;
两所述耳机内均具有蓝牙模块,当一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另一所述耳机配对成功时,两所述耳机处于双耳工作模式,在所述双耳工作模式下,两所述耳机与配合工作;
当一所述耳机通过所述蓝牙模块与另一所述耳机配对不成功时,所述耳机处于单耳工作模式。
CN202020127155.2U 2020-01-20 2020-01-20 耳机及耳机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57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7155.2U CN211457342U (zh) 2020-01-20 2020-01-20 耳机及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127155.2U CN211457342U (zh) 2020-01-20 2020-01-20 耳机及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7342U true CN211457342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1271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457342U (zh) 2020-01-20 2020-01-20 耳机及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7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045304A1 (en) Smart earphone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KR20070015531A (ko) 오디오 오락 시스템, 디바이스,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07682773B (zh) 外响颈挂式蓝牙耳机
TW201019123A (en) Signal transmission path selecting circuit and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ying the circuit
CN212278437U (zh) 耳机盒以及耳机套件
TWI740492B (zh) 無線耳機充電裝置
US20190327551A1 (en) Wireless headphone system
CN113810809B (zh) 一种传感器模组和耳机
CN10323728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耳机线控电路及线控方法
CN210536921U (zh) 一种多功能tws蓝牙耳机音箱
CN110677769B (zh) 耳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99479U (zh) 触摸式无线蓝牙耳机
CN211457342U (zh) 耳机及耳机组件
CN106572410A (zh) 用于进入省电模式的方法及其便携式设备
CN209860622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装置及无线耳机
CN208863048U (zh) 一种无线播放设备及头戴式无线耳机系统
EP2645741A1 (en) Corded audio device with wireless data exchange
CN217643697U (zh) Tws耳机控制电路和tws耳机
WO2020042491A1 (zh) 一种耳机远场交互方法、耳机远场交互配件及无线耳机
CN206865523U (zh) 带骨传导扬声器的手机
CN109889943B (zh) 开关切换控制的双麦克风耳机
WO2018149088A1 (zh) 蓝牙音箱
CN109151641B (zh) 一种接触式扩展耳机
CN207783089U (zh) 基于共用接口的外设类型检测电路及移动终端
WO2019178709A1 (zh) 一种带磁控tws的蓝牙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