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55511U - 变压器套管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套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55511U
CN211455511U CN201921994679.5U CN201921994679U CN211455511U CN 211455511 U CN211455511 U CN 211455511U CN 201921994679 U CN201921994679 U CN 201921994679U CN 211455511 U CN211455511 U CN 21145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head
porcelain
bushing
pressing plate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99467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航
李向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Fin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in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in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in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99467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5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5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55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头、连接在导电头下方的导电杆、套设在导电头和导电杆外的瓷套,所述瓷套的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螺母和压板,所述压板套设在导电头的外表面,压板的下端面与瓷套的顶部抵接,上端面与螺母抵接。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通过压板与导电头的双重密封提高压板与导电头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提高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导电杆底部的导电头挡圈和缓冲密封垫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Description

变压器套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变压器套管。
【背景技术】
变压器套管是变压器箱外的主要绝缘装置,变压器绕组的引出线必须穿过绝缘套管,使引出线之间及引出线与变压器外壳之间绝缘,同时起固定引出线的作用。因电压等级不同,绝缘套管有纯瓷套管、充油套管和电容套管等形式。纯瓷套管多用于10kV及以下变压器,它是在瓷套管中穿一根导电铜杆,瓷套内为空气绝缘。充油套管多用在35kV级变压器,它是在瓷套管充油,在瓷套管内穿一根导电铜杆,铜杆外包绝缘纸。充油套管中的油液起到绝缘和散热作用,因此充油套管的密封是其性能的重要指标,渗油是充油套管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此可见,提供一种密封性好,防止渗油的变压器套管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通过压板与导电头的双重密封提高压板与导电头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提高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导电杆底部的导电头挡圈和缓冲密封垫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头、连接在导电头下方的导电杆、套设在导电头和导电杆外的瓷套,所述瓷套的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螺母和压板,所述压板套设在导电头的外表面,压板的下端面与瓷套的顶部抵接,上端面与螺母抵接,压板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一个环形压块,螺母压紧在压块上,所述压板的内圈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两个密封槽内分别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压板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安装有第四密封圈,通过第一、第二密封圈在导电头和压板之间形成两道密封保护,通过第三密封圈在瓷套与压板之间形成密封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头的底部插入瓷套的内部,并在瓷套内部形成导电头挡圈,导电头挡圈与瓷套之间放置有缓冲密封垫。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杆为空心管状结构,其顶部套设在导电头的末端,其底部伸出瓷套后连接有接线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杆的末端与瓷套之间安装有绝缘密封管,瓷套的底端安装有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杆的上部开设有流油孔,导电头、导电杆、瓷套均为空心结构,以此形成流油通道,瓷套与导电杆中的油液通过流油孔进行交换。
再者,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通过压板与导电头的双重密封提高压板与导电头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提高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导电杆底部的导电头挡圈和缓冲密封垫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附图中的方向,只是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和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的组成结构,其包括导电头1、连接在导电头下方的导电杆2、套设在导电头和导电杆外的瓷套3,所述导电头1为空心结构,其顶部安装有放气塞101,导电头上还连接有接线端子102。瓷套3的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螺母4和压板5,所述导电头1的外表面具有螺纹,螺母4通过螺纹拧在导电头上。所述压板5套设在导电头1的外表面,压板5的下端面与瓷套3的顶部抵接,上端面与螺母4抵接,压板5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一个环形压块6,螺母4压紧在压块6上,压板5的内圈开设有第一密封槽501和第二密封槽502,两个密封槽内分别放置第一密封圈503和第二密封圈504,压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密封槽505,第三密封槽505内安装有第四密封圈506,通过第一、第二密封圈形成两道密封保护,通过第三密封圈在瓷套3与压板5之间形成密封保护,瓷套3的中部为中空结构,外部为伞状结构,导电头1的底部插入瓷套3的内部,并在瓷套内部形成导电头挡圈103,导电头挡圈103与瓷套之间放置有缓冲密封垫104。所述导电杆2为空心管状结构,其顶部套设在导电头1的末端,其底部伸出瓷套后连接有接线板7,导电杆2的末端与瓷套3之间安装有绝缘密封管8,瓷套的底端安装有法兰9。所述导电杆2的上部开设有流油孔201,导电头1、导电杆2、瓷套3均为空心结构,以此形成流油通道,瓷套3与导电杆2中的油液通过流油孔201进行交换。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通过压板与导电头的双重密封提高压板与导电头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提高压板与瓷套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导电杆底部的导电头挡圈和缓冲密封垫进一步提高密封性。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套管包括导电头(1)、连接在导电头下方的导电杆(2)、套设在导电头和导电杆外的瓷套(3),所述瓷套(3)的顶端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螺母(4)和压板(5),所述压板(5)套设在导电头(1)的外表面,压板(5)的下端面与瓷套(3)的顶部抵接,上端面与螺母(4)抵接,压板(5)的上端面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部放置有一个环形压块(6),螺母(4)压紧在压块(6)上,所述压板(5)的内圈开设有第一密封槽(501)和第二密封槽(502),两个密封槽内分别放置第一密封圈(503)和第二密封圈(504),压板(5)的下端面开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三密封槽(505),第三密封槽(505)内安装有第四密封圈(506),通过第一、第二密封圈在导电头和压板之间形成两道密封保护,通过第三密封圈在瓷套(3)与压板(5)之间形成密封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头(1)的底部插入瓷套(3)的内部,并在瓷套内部形成导电头挡圈(103),导电头挡圈(103)与瓷套之间放置有缓冲密封垫(1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2)为空心管状结构,其顶部套设在导电头(1)的末端,其底部伸出瓷套后连接有接线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2)的末端与瓷套(3)之间安装有绝缘密封管(8),瓷套的底端安装有法兰(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2)的上部开设有流油孔(201),导电头(1)、导电杆(2)、瓷套(3)均为空心结构,以此形成流油通道,瓷套(3)与导电杆(2)中的油液通过流油孔(201)进行交换。
CN201921994679.5U 2019-11-19 2019-11-19 变压器套管 Active CN21145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4679.5U CN211455511U (zh) 2019-11-19 2019-11-19 变压器套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994679.5U CN211455511U (zh) 2019-11-19 2019-11-19 变压器套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55511U true CN211455511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994679.5U Active CN211455511U (zh) 2019-11-19 2019-11-19 变压器套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55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36672B2 (en) Dry power cable termination
CN110112611B (zh) 一种压力平衡式高压电穿舱连接器及连接方法
CN103456473A (zh) 一种整体式油浸纸高压套管
CN203503442U (zh) 一种整体式油浸纸高压套管
CN211455511U (zh) 变压器套管
CN206712441U (zh) 一种110kV充油户外电缆终端
CN203552904U (zh) 一种可实现导管自动降温功能的变压器套管
CN205230807U (zh) 干式变压器高压浇注体及浇注其分接端子的浇注工装
CN206921643U (zh) 一种变压器
CN204189588U (zh) 一种智能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CN100448130C (zh) 一种预制式高压电缆终端
CN203839912U (zh) 15kV肘型电缆接头
CN202473559U (zh) 一种大型变压器高压套管
CN210325478U (zh) 一种变电用变压器套管
CN201130591Y (zh) 油纸电容式低压大电流变压器套管
CN103219688A (zh) 瓷套式电缆终端头
CN206738585U (zh) 一种充油电力设备取油阀
CN202307461U (zh) 一种变压器纯瓷套管
JP5097248B2 (ja) ケーブル終端接続部
CN206775093U (zh) 一种电缆附件应力锥
CN219800639U (zh) 一种穿缆式玻璃钢干式电容型瓷外套变压器套管
CN202957365U (zh) 一种接线柱
CN212625129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的套管
CN209184220U (zh) 一种电气性能高的电缆终端
CN113096925B (zh) 适用于导杆式套管的电力变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