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8128U -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8128U
CN211448128U CN201922219981.XU CN201922219981U CN211448128U CN 211448128 U CN211448128 U CN 211448128U CN 201922219981 U CN201922219981 U CN 201922219981U CN 211448128 U CN211448128 U CN 2114481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rod
lock body
rese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998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1998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81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81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81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在锁芯(2)上设有下弹子孔(13)、锁定杆(5)、阻挡块(7)、定位块(16),在锁体(1)上设上弹子孔(12)、阻挡槽(8),在上弹子孔(12)、下弹子孔(13)内分别装有上弹子(3)、下弹子(4),在开锁时必须将锁芯(2)向里推一段距离,阻挡块(7)才能从阻挡槽(8)内移出,锁芯才能转动使锁具开启;在锁芯向里推动的过程中下弹子的位置被锁定杆锁定,当技术开锁一次不能将锁具开启时,必须锁芯向外退出重新调整下弹子位置,再次向推动锁芯进行第二次试探;在锁具上增加延时装置后,锁芯不能立即向外退出,必须等待一段时锁芯才能向外退出,进行第二次试探性开启。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机械锁具,尤其是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机械锁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虽然具有开启锁具前锁定弹子,一次开启失败需要延时才能进行二次开启,如专利号为ZL2018210286206技术,但结构比较复杂,元件较多,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锁具包括锁体、锁芯,在锁体内设一圆柱形空腔,在所述空腔内设一圆柱形锁芯,所述锁芯可以在锁体内转动,锁芯的转动可以使锁具开启;锁芯内设有下弹子孔,在下弹子孔内设有下弹子,在锁体内设有上弹子孔,在上弹子孔内设有上弹子;在上弹子与锁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上弹子推向锁芯,当上弹子、下弹子的交界面与锁体、锁芯的交界面一至时锁芯可以锁体内转动,使锁具打开。
在锁芯内的轴向上设有下弹子槽,在下弹子槽内设有锁定杆,锁定杆可以在下弹子槽内滑动;在锁定杆的一端设有锁定环,锁定环相对于锁体的轴向固定,锁定环可以围绕锁体的轴线转动;锁芯在锁体的轴向上运动时,锁定杆可以在下锁定槽内滑动;在锁定杆上设有凸齿,在下弹子上设有凸齿,锁定杆在下锁定槽内滑动时能够将下弹子的位置锁定,使下弹子不能在锁芯的径向上移动。
在锁体上设与锁定环相对应的凹槽,在锁体上锁定环相的对应处设有第一定位孔;在锁定环连同锁芯一起装入锁体后,再将定位销插入第一定位孔,将锁定环定位在锁体空腔特定截面处,锁定环不能在轴向上移动,锁定环可以围绕其轴线转动。
在锁体上设有阻挡槽,在锁芯上设有阻挡块,锁具上锁时阻挡块在阻挡槽内,锁芯不能在锁体内转动,锁具不能打开,开锁时需要将锁芯在锁体内在轴向移动一段距离,阻挡块脱离阻挡槽,锁芯才能在锁体内转动。
在锁芯内设有钥匙孔,在正确钥匙插入钥匙孔内时,钥匙能够将上弹子、下弹子推到正确位置;在至少一个下弹子处的锁芯上设有定位块,此下弹子完全被钥匙托起后,锁芯才能在锁体内轴向滑动;开锁时钥匙推动锁芯的运动为向里推动;在锁芯的对应处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将锁芯向外推动。
下弹子的中段的截面大于下段的截面,同时也大于上段的截面,所有下弹子的下段的长度完全相同,所有下弹子的中段长度完全相同,下弹子的中段在移动时会被锁定杆和下弹子孔所限制,所有下弹子所能移动的幅度完全一样。
上弹子在锁芯轴向的宽度比下弹子宽一些,在锁芯向里移动使锁芯可以锁体内转动时,下弹子与上弹子仍有一部分重合,下弹子可以托住上弹子,在上弹子上与下弹子重合的部分做的窄一些,避免上弹子进入锁定杆时与锁定杆的凸齿接触;在锁芯向里推动到可以在锁体内转动时,锁芯受到锁定环的阻挡而不能继续向里推动,使上弹子与下弹子在锁芯向里推动时不会脱离。
在正确钥匙完全插入钥匙孔时,上弹子、下弹子处于正确位置,继续推动钥匙使锁芯在锁体内向里移动,在锁芯移动时下弹子与锁芯一起移动,锁定杆相对于锁体的轴向固定,下弹子被锁定杆锁定位置,阻挡块移出阻挡槽,锁芯可以在锁体内转动使锁具打开;在非正确钥匙插入钥匙孔时,只要定位块处的下弹子被托起,锁芯能够在锁体内向里移动,阻挡块能够脱离阻挡槽,在其它弹子不在正确位置时,锁芯不能转动,锁具不能开启。
进一步地,在锁具上加装延时装置,在锁具一次技术开启失败后,锁芯被向里推动一段距离,锁芯在一段时间内不能回复原位,下弹子一直处在锁定杆的锁定状态,下弹子不能被操作,必须等待一段时间后锁芯才能回复原位,重新操作下弹子进行第二次开启,这样能够有效延长技术技术开启锁具的时间。
在锁芯上设副芯,副锁芯与锁芯固定在一起,在副锁芯上设有止回块,在与止回块对应的锁体上设有止回销,在与止回销对应的锁体上设控制销,在锁芯向里推动时,止回块能推动控制销使控制销解除对止回销控制,止回销能够向止回块运动阻止锁芯向外运动回复原位;在副锁芯上设有第二复位块,在钥匙能够正常开启锁具时,第二复块能够推动止回销使止回销解除对止回块的阻挡;在止回销上设的斜面,止回销在第二复位块的推动下使止回销重新被控制销控制。
在技术开启锁具时,锁芯向里推动后不能开启锁具时,锁芯不能转动,第二复位块不能使止回销复位,此时需要使用延时装置使止回销复位,在锁体上设有复位环,复位环能够在锁体内转动,在复位环上设有第一复位块,复位环转动时第一复位块能推动止回销使止回销脱离止回块重新被控制销所控制;在复位环上设有缘齿,在锁体上设有复位杆,在复位杆上设拨块,复位杆的转动能够通过拨块拨动复位环转动;在复位杆上设有离心块,离心块与拨块相连,拨块能够在复位杆上滑动,在复位杆以较高速度转动时,离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离心块的运动能够带动拨块移动,拨块的移动使拨块不能拨动复位环转动;复位杆的一端在复位环处,另一端通往锁体外,在复位杆的外端设有凹槽,能够通过专用工具或常用工具使复位杆转动;复位杆必须以较低的速度拨动复位环使止回销复位,以达到延时的目的。
在复位环设有一段没有缘齿,在拨块拨动复位环时,拨块运动到没有凸齿的位置时,止回销被推动复位,在止回块对应的复位环上设复位柱,在复位柱上设有斜面,在锁芯向外移动复位时,止回块有一部分运动到止回销的下方,止回块再向外运动时,止回块能够通过复位柱使复位环转动一个角度,使第一复位块转动到不能阻挡止回销向止回块运动的位置,使拨块处在复位环有缘齿的位置。
在控制销与锁体之间设弹簧,在控制销没有止回块的推动时,控制销能够向止回销方向运动,在控制销上设有立杆,在控制销与锁体之间设有弹片,在锁芯转动时,止回块通过控制销立杆时,控制销立杆能够转动,在止回块复位后控制销能够在所述弹片的作用下复位。
更进一步,在锁具使用在有把手的地方时,不再需要复位环、复位杆,在锁体上设延时杆,延时杆设上杆和下杆,上杆设有斜面,上杆设在止回销处,上杆向止回销运动能够托起止回销,使止回销解除对止回块的阻挡;延时杆的下杆能够插入锁芯,在锁芯上设有供下杆插入的孔洞,当上杆托起止回销前下杆插入锁芯,上杆脱离止回销后下杆从锁芯内抽出,下杆插入锁芯时能够阻挡锁芯向外移动。
在延时杆上设有延时槽,在延时槽的对应处设有延时器,延时器类似洗衣机上的机械定时器,延时器在外力作用下能够转动一个角度,在失去外力后延时器能够反转,并能对外界施加一作用力,在延时器上设有拨杆,延时器拨杆能够在延时槽内自由移动一段距离,当延时器在外力作用下转动,延时器拨杆能够推动延时杆向止回销处移动,延时杆的下杆插入锁芯中;延时杆的上杆推动止回销脱离止回块,将止回销推动到可以被控制销控制的位置,止回块可以随锁芯向外退出一段距离,止回销与止回块有一部分重合,锁芯被延时杆的下杆所阻挡不能继续向外退出;在延时器失去外力后,延时器开始反转,延时器反转的前一个阶段不能使延时杆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延时器开始驱动延时杆,先是延时杆的上杆从止回销处抽出,再是延时杆的下杆从锁芯内抽出,锁芯可以向外完全退出;在延时器的对应处设有把手轴,在把手轴与延时器之间设有连杆,把手轴的转动能够使延时器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锁体的立体图;
图2为锁芯的立体图;
图3为下弹子的立体图;
图4为定位销的立体图;
图5为上弹子的立体图;
图6为锁体从第一定位孔处剖开的立体图;
图7为锁体从上弹子孔处剖开的立体图;
图8为锁定杆的立体图;
图9为锁定杆与锁芯的配合立体图,锁定杆与锁芯做了部分剖除;
图10为锁体、锁芯、锁定杆的爆炸图;
图11为锁芯、锁定杆安装到锁体内的立体图;
图12为第二实施例的锁体立体图;
图13为下弹子的立体图;
图14为止回销的立体图;
图15为锁体从第二定位孔处做部分部分剖切的立体图;
图16为控制销的立体图;
图17为副锁体的立体图;
图18为控制销安装到副锁体上的立体图;
图19为复位环的立体图;
图20为复位杆的立体;
图21为复位杆静止时的立体图;
图22为复位杆高速旋转时的立体图;
图23为复位杆、复位环、止回销安装到锁体上的立体图;
图24为图23加装控制销的立体图;
图25为副锁芯的立体图;
图26为图24安装副锁芯后的立体图;
图27为图26安装副锁体的立体图;
图28为图27的另一端的立体图;
图29为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0为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1为锁具的剖面图;
图32、33为锁定杆与上弹子、下弹子的配合图;
1-锁体、2-锁芯、3-上弹子、4-下弹子、5锁定杆、6-锁定环、7-阻挡块、8阻挡槽、9-定位销、10-第一定位孔、11-钥匙孔、12-上弹子孔、13-下弹子孔、14-上弹子槽、15下弹子槽、16-定位块、17-止回块、18-止回销、19-控制销、20-弹片、21-复位环、22-第一复位块、23-复位柱、24-复位杆、25-拨块、26-离心块、27-第二复位块、28、第二定位孔、29、止回销孔、30-复位杆孔、31-副锁体、32-副锁芯、33-延时杆、34-延时槽、35-延时器、36-连杆、37-把手轴、38-控制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锁体1内设一圆柱形空腔,在锁体1的外壁的径向上设若干上弹子孔12,在锁体1的上弹子孔12处内侧轴向上设上弹子槽14;在锁体1上设阻挡槽8,在锁体1的径向上设若干个第一定位孔10;在锁体1设有安装锁定环6的凹槽,锁体1的外侧可以圆形也可为其它形状。
如图2所示,在锁芯2上设若干下弹子孔13,在锁芯2的轴向上设有钥匙孔11,在锁芯2的下弹子孔13处的轴向上设有下弹子槽15,在末端一个下弹子孔13处设定位块16,在其它的下弹子孔13处也可以设定位块16,定位块16可以设多个也可以设一个,在锁芯2上设阻挡块7。
如图3所示,下弹子4的下段截面积较小,其截面可设为圆形,中段的截面较大,上段相比中段截面积较小,上段上设有凸齿;所有下弹子4的下段长度完全相同,所有下弹子4的中段长度完全相同,所有下弹子4的上段的长度有所不同。
如图4所示为定位销9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为上弹子3的立体图,其中一部分做得窄一些。
如图6所示,是锁体1第一定位孔10处所在截面做剖切后的立体图,在第一定位孔10中装入定位销9;定位销9可以定位锁定环6。
如图7所示,是锁体1在上弹子孔12处所在截面做剖切后的立体图,其中两个上弹子孔12中装入上弹子3,在上弹子孔12的末端设有上弹子槽14。
如图8所示为锁定杆5的立体图,在锁定杆5的内侧设凸齿,所述凸齿与下弹子4的凸齿相啮合,锁定杆5插入锁芯2的下弹子槽15之中,锁定杆5可以在下弹子槽15之中滑动,锁定杆5滑动时能够锁定下弹子4,也可以解除对下弹子4的锁定;若干组锁定杆5通过锁定环6相连。
下弹子4向锁定杆5方向推到最大程度时,下弹子4的上段会进入上弹子槽14之中,而且不能与锁体1接触;在下弹子4不受外力时,上弹子3可以进入锁定杆5中间,而且不与锁芯2接触,在锁芯2不转动时上弹子3也不能与锁定杆5接触。
如图9所示,下弹子4装入下弹子孔13内,锁定杆5插入下弹子槽15之中,将锁定杆5、锁定环6安装到锁芯2后,再在锁芯2上安装阻挡块7。
如图10所示,锁定杆5右移动装入锁芯2之中,再将锁芯2、锁定杆5一起装入锁体1之中;在锁芯2内要装入下弹子4,图中下弹子4末示出。
如图11所示,锁芯2装入锁体1后,阻挡块7进入阻挡槽8之中;在第一定位孔10中装入定位销9,在定位销9与锁体之间设有弹簧;在上弹子孔12装入上弹子3,在上弹子3与锁体1之设有弹簧。
如图13所示,下弹子4的中段为圆柱形,下弹子4的下段与中段可以为圆柱也可以为方柱,也可以为其它便于加工的形状。
如图31所示此图为上弹子3与下弹子4所处位置的剖面图,此图为在锁芯2一个径向上设有下弹子4的情况。
如图32、33所示,上弹子3主体较宽,位于锁定杆5凸齿之间的部分较窄,在下弹子4随锁芯2向左移动后。上弹子4与上弹子3的较窄部分重合。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加装延时装置,当锁芯2向里推动后不能开启锁具时,锁芯2不能即时向外返回。
如图12所示,锁体1上增设第二定位孔28、止回销孔29、复位杆孔30;在锁体1上设安装复位环21的凹槽。
图14所示为止回销18,在止回销18上设有斜面。
如图15所示止回销18装入止回销孔29之中,定位销9装入第二定位孔28之中。
如图16所示为控制销19,在控制销19上设有斜面及立杆。
如图17所示在副锁体31上设有控制销孔38、阻挡槽8;
如图18所示,将控制销19装入控制销孔38的状态,在副锁体31上设有弹片20,在副锁体31与控制销19之间设有弹簧,控制销19可以在控制销孔38内做轴向移动;在控制销立杆受到外力时,控制销19可以围绕控制销孔38的轴线转动,控制销立杆失去外力时,控制销19在弹片20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在止回销18和控制销19各设有斜面,或其中一个设有斜面。
如图19所示,在复位环21上设有缘齿、第一复块22、复位柱23,在复位环21的外缘有一段没有缘齿;在复位柱23上设有斜面。
如图20-22所示,在复位杆24的一端设有凹槽,可使用工具拨动所述凹槽使复位杆24转动;在复位杆24上设拨块25,拨块25可以随复位杆24转动,也可以在复位杆24的轴向上滑动;在复位杆24上设有离心块26,离心块26用轴安装在复位杆24上,离心块26与拨块25相连,在拨块25与复位杆24之间设有弹簧;如图22所示在复位杆24高速转动时,离心块26的重心会远离复位杆24的轴线,离心块26会拖动拨块25移动一段距离;如图21所示,在复位杆24以较低速度转动或静止时,拨块25在弹簧的作用下返回到初始位置。
如图23所示,在锁体1装入复位环21,在复位杆孔30装入复位杆24及拨块25,在止回销孔29内装入止回销18。
如图24所示,在图23的基础上装入控制销19,此图中隐去了副锁体31。
如图25所示,在副锁芯32上设有阻挡块7、止回块17、第二复位块27。
如图26所示在图24的基础上装入副锁芯32,副锁芯32与锁芯1结合为一个整体,副锁芯32与锁芯1一起转动和轴向移动。
如图27所示是在图26的基础上显示了副锁体31,副锁体31与锁体1固定在一起。
如图28所示为锁具的另一端,此图为锁芯2向里推动后的状态,在锁具锁死后可使用工具转动复位杆24使止回销18复位,使锁芯2向外退出后进行下一次开锁。
复位环21上的缘齿可以设为一面与复位环21的半径重合,另一面设为斜面,拨块25拨动复位环21时,复位环21只能向一个方向转动。
实施例3,此实施例适用在有把手的锁具上,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不再需要复位环21、复位杆24,如图29所示,在锁芯2的对应处设延时杆33,在延时杆33上设有延时槽34,在延时槽34的对应处设延时器35,在延时器35的对应处设有把手轴37,在延时器35与把手轴37之间设有连杆36;在延时杆33上设有上杆与下杆,上杆设在止回销18的对应处,在上杆上设有斜面,上杆向止回销18移动能够托起止回销18;在锁芯2上设有孔洞,止回销18的下杆能够插入锁芯2的孔洞之中,在下杆插入锁芯2后,锁芯2可以向外进行一部分退出,止回销18与止回块17有一部分重合后,锁芯2不能再向外完全退出,下弹子4仍是被锁定的状态;上杆托起止回销18前下杆插锁芯2之中,上杆脱离止回销18后下杆才能从锁芯2抽出。
其实延时杆33的上杆在止回销18的前面或者后面,在止回销18的前面或者后面设有凸块,延时杆33的上杆通过推动止回销18的凸块使止回销18脱离止回块17;在止回销18的下面是止回块17。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包括锁体(1)与锁芯(2),在锁体(1)内设有圆柱形空腔,在所述圆柱形空腔内设有圆柱形锁芯(2),锁芯(2)可以锁体(1)内转动,在锁体(1)上设有若干上弹子孔(12),在所述上弹子孔(12)内设上弹子(3),在上弹子(3)与锁体(1)之间设有弹簧,在锁芯(2)内设有若干下弹子孔(13),在下弹子孔(13)内设有下弹子(4),在下弹子(4)两侧设锁定杆(5),在下弹子(4)的两侧与锁定杆(5)上各设凸齿,在锁芯(2)上设钥匙孔(11);其特征在于:在上弹子孔(12)对应的锁体(1)上设有上弹子槽(14),在锁体(1)上设阻挡槽(8),锁芯(2)上设阻挡块(7),在至少一个下弹子孔(13)处的锁芯(2)上设定位块(16),锁芯(2)可以在锁体(1)内向里和向外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锁定杆(5)的一端设锁定环(6),在锁定环(6)的对应的锁体(1)上设凹槽及第一定位孔(10),在第一定位孔(10)内设定位销(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下弹子(4)的中段的截面大于下段和上段的截面;上弹子(3)的截面有一部分比主体部分较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副锁芯(32)上设止回块(17)及第二复位块(27),在锁体(1)上设止回销(18),在副锁体(31)上设控制销(19),在控制销(19)上设有立杆,在止回销(18)与控制销(19)上至少一个设有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1)上设有复位环(21),在复位环(21)上设有第一复块(22)、复位柱(23)及缘齿,复位环(21)的其中一段没有缘齿;在复位环(21)对应的锁体(1)上设有复位杆(24),在复位杆(24)上设有拨块(25)及离心块(26),在拨块(25)与复位杆(24)之间设有弹簧;在复位柱(23)上设有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1)与止回销(18)之间设弹簧,在副锁体(31)与控制销(19)之间设弹簧和弹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复位环(21)对应的锁体(1)上设凹槽及第二定位孔(28),在第二定位孔(28)内设定位销(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复位杆(24)的外端设有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锁芯(2)的对应处设延时杆(33),延时杆(33)上设有上杆、下杆及延时槽(34),在止回销(18)对应的上杆上设有斜面,在锁芯(2)上设孔洞,在所述洞的对应处设下杆;在延时槽(34)的对应处设有延时器(35),在延时器(35)的对应处设有把手轴(37),在延时器(35)与把手轴(37)之间设连杆(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其特征在于:在锁体(1)与止回销(18)之间设弹簧,在副锁体(31)与控制销(19)之间设弹簧和弹片。
CN201922219981.XU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Active CN2114481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9981.XU CN211448128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9981.XU CN211448128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8128U true CN211448128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0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9981.XU Active CN211448128U (zh) 2019-12-12 2019-12-12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81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21843B2 (en) Hybrid lock cylinder
EP2381054B1 (en) Programmable lock cylinder assembly
EP2001734B1 (en) Connector assemblies for connecting members under tension
US4347720A (en) Chain lock
US3143872A (en) Padlock
MX2007000381A (es) Ensamble de cerradura reconfigurable.
CN101360571A (zh) 用于安全部件的致动部件中的带有停止装置的成形工具
US5617750A (en) Pin tumbler locks and keys therefor
EP2440726B1 (en) A pin-tumbler locking mechanism
CN110778215A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CN211448128U (zh) 一种具有延时功能的弹子锁
CN106574467A (zh) 圆柱锁
CN104405188A (zh) 一种可防技术开启的叶片锁芯
CN104453388A (zh) 一种空转防撬叶片锁芯
CN210622505U (zh) 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叶片锁
US4471583A (en) Vane retention apparatus for abrasive blasting mechanism
EP0051330A1 (en) Safety lock codable by a coding key and releasable by a duplicate key
CN213039073U (zh) 一种插片式叶片锁
CN212453966U (zh) 一种新型弹子锁
JP4322607B2 (ja) 施錠用シリンダ
EP2506279B1 (en) Anti-tamper cam system
CN213115856U (zh) 一种一次开启失败再次开启需要延时的密码锁
CN212802870U (zh) 复合式锁心及其钥匙
JP2000160888A (ja) シリンダー錠
EP3307970B1 (en) Safety lock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