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6428U -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6428U
CN211446428U CN201921784217.0U CN201921784217U CN211446428U CN 211446428 U CN211446428 U CN 211446428U CN 201921784217 U CN201921784217 U CN 201921784217U CN 211446428 U CN211446428 U CN 2114464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tural stone
layer
road
collision
r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42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揭保如
揭建刚
谢洪阳
李军军
陈玉春
陶武金
刘�文
占罗龙
何叁
魏诗晴
章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ng He Ying Za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842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64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64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64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尤其是一种采用天然石材铺设的道路结构。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包括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包括岩石路面平铺层,岩石路面平铺层包括采用若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的主道,相邻天然石材间采用榫卯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能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2、就地取材,使用年限长,美观,易开采。

Description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结构,尤其是一种采用天然石材铺设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速公路已覆盖约98%城镇人口为20万以上的城市。近五年平均每年高速公路新增里程约8000-9000公里,总里程年复合增长达到9%。如果只考虑车道(加上车道旁的肩道)消耗的混凝土且全按六车道来计算的话,高速公路每百公里需要消耗约14万吨水泥,平均每年消耗约1120万-1260万吨水泥。将直接排放523.6万吨二氧化碳、2万吨粉尘、0.74万吨二氧化硫、1.3万吨氯化物。由此可见,水泥使用量过大,对环境的破坏就越大。
我国地大物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材资源,为此大力推广石材平铺技术和砌筑技术,可满足各类土木工程中的使用需求(包括未来机场、停机坪、水利、桥梁等,涵盖全部土木工程),可大大减少水泥生产的过程里的有害物质排放,是绿色材料的首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使用年限长、美观、且易开采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包括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包括岩石路面平铺层,岩石路面平铺层包括采用若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的主道,相邻天然石材间采用榫卯结构。
进一步的,道路结构由下至上还包括依次平铺的原土推(填)平压实层、混合压实层、碎石压实层、豆粒石平铺层,岩石路面平铺层平铺于豆粒石平铺层上。
进一步的,岩石路面平铺层还包括绿化隔离带、应急车道、防撞栏板和现浇混凝土固定带;绿化隔离带位于两主道之间,应急车道位于主道的另一侧,在主道与绿化隔离带及应急车道与现浇混凝土固定带之间设置防撞栏板,现浇混凝土固定带位于岩石路面平铺层的最外侧;应急车道采用与主道相同的结构。
优选的,在主道与应急车道之间设置分界线结构,所述分界线结构采用若干长条形彩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且相邻天然石材间及与主道、应急车道间均采用榫卯结构。
优选的,防撞栏板为天然石材,其与主道、应急车道的衔接端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榫卯结构。
优选的,在防撞栏板上设置排水孔和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排水孔的位置平齐于岩石路面平铺层;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位于防撞栏板的中间,且与排水孔的轴向垂直。
优选的,在主道、应急车道及分界线结构的上表面均设置防滑条。
优选的,在主道、应急车道及分界线结构的天然石材间注入有胶粘剂。
优选的,岩石路面平铺层由中心向两侧以坡度过渡。
优选的,岩石路面平铺层的坡度为1.5%。
施工中,先将路基推(填)平压实,形成原土推(填)平压实层;再按适当比例铺石灰、粘土、碎石,分层压实,形成石灰、粘土、碎石混合层;再在混合层上铺碎石,按一定级配铺至一定厚度分层压实,形成碎石压实层;第四层用米粒型号碎石渣平铺后,再铺上榫卯结构的天然石块,就形成一条完整耐用的天然石道路(广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能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2、就地取材,使用年限长,美观,易开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1-1剖面视图;
图3是图2的主道及应急车道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主道及应急车道中的天然石材结构图a;
图5是图1中主道及应急车道中的天然石材结构图b;
图6是图1中分界线结构中的天然石材结构图a;
图7是图1中分界线结构中的天然石材结构图b;
图8是图1中防撞栏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道;2、应急车道;3、分界线结构;4、绿化隔离带;5、现浇混凝土固定带;6、防撞栏板;1-1、原土推(填)平压实层;1-2、混合压实层;1-3、碎石压实层;1-4、豆粒石平铺层;1-5、岩石路面平铺层;6-1、排水孔;6-2、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方位词“上、下、左、右”等均是依照附图所示进行描述,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1-8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3所示,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包括路基、道路垫层和面层;路基为原土推(填)平压实层1-1,道路垫层为混合压实层1-2;碎石压实层1-3、豆粒石平铺层1-4,面层为岩石路面平铺层1-5;路基、道路垫层分层压实,在豆粒石平铺层1-4上平铺岩石路面平铺层1-5。岩石路面平铺层1-5包括绿化隔离带4、主道1、应急车道2、防撞栏板6和现浇混凝土固定带5;绿化隔离带4位于两主道1之间,应急车道2位于主道1的另一侧,在主道1与绿化隔离带4及应急车道2与现浇混凝土固定带5之间设置防撞栏板6,现浇混凝土固定带5位于岩石路面平铺层1-5的最外侧;应急车道2采用与主道1相同的结构(图中未示出);主道1采用若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相邻天然石材间采用榫卯结构。
如图4-5所示,主道1与应急车道2的榫卯结构包括带有凹槽的石块A和带有凸起的石块B,石块A与石块B具有相同的厚度,且在四边相应的位置分别开设凹槽与凸起,石块A与石块B通过凹槽与凸起插接,从而平铺形成主道与应急车道。为了填补二者贴合处的缝隙及加固二者的连接,在相邻的石块间注入胶粘剂。另外,为了主道1与应急车道2表面的防滑,在其表面开设防滑条,防滑条为若干四边形。
如图6-7所示,在主道1与应急车道2之间设置分界线结构3,分界线结构代替原来的分界线,免去了道路后期划线的工作。分界线结构3采用若干长条形彩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且相邻天然石材间及与主道1、应急车道2间均采用榫卯结构;榫卯结构包括带有凹槽的长条形石块A和带有凸起的长条形石块B,长条形石块A与长条形石块B在沿着主道1延伸的方向通过凹槽和凸起插接,其余两条边上的凹槽、凸起分别与主道或应急车道上的凸起或凹槽插接,从而形成一个整体天然石材通道。
为了防滑,在分界线结构的表面开设防滑条,防滑条呈四边形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线条等。
如图8所示,防撞栏板6为多个,其沿主道延伸的方向排布,同样采用天然石材为原料,其与主道1、应急车道2的衔接端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榫卯结构;榫卯结构为与主道1或应急车道2衔接端的凹槽或凸起匹配的凸起或凹槽;在防撞栏板6上设置排水孔6-1和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6-2;排水孔6-1为两个,分别位于防撞栏板6的两侧,且位置平齐于岩石路面平铺层;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6-2位于防撞栏板的中间,且沿道路的竖直方向延伸,用于插入防撞钢管栏杆或各类信号标识。
为了方便排出积水,岩石路面平铺层1-5由中心向两侧以坡度过渡,其坡度为1.5%,即主道靠近绿化隔离带端向应急车道端倾斜一个角度,以方便积水流动。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引申、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包括天然石材,其特征在于:道路结构包括岩石路面平铺层,岩石路面平铺层包括采用若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的主道,相邻天然石材间采用榫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道路结构由下至上还包括依次平铺的原土推/填平压实层、混合压实层、碎石压实层、豆粒石平铺层,岩石路面平铺层平铺于豆粒石平铺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岩石路面平铺层还包括绿化隔离带、应急车道、防撞栏板和现浇混凝土固定带;绿化隔离带位于两主道之间,应急车道位于主道的另一侧,在主道与绿化隔离带及应急车道与现浇混凝土固定带之间设置防撞栏板,现浇混凝土固定带位于岩石路面平铺层的最外侧;应急车道采用与主道相同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道与应急车道之间设置分界线结构,所述分界线结构采用若干长条形彩色天然石材平铺而成,且相邻天然石材间及与主道、应急车道间均采用榫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撞栏板为天然石材,其与主道、应急车道的衔接端设置有与之匹配的榫卯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防撞栏板上设置排水孔和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排水孔的位置平齐于岩石路面平铺层;防撞钢管栏杆插入孔位于防撞栏板的中间,且与排水孔的轴向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道、应急车道及分界线结构的上表面均设置防滑条。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主道、应急车道及分界线结构的天然石材间注入有胶粘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岩石路面平铺层由中心向两侧以坡度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天然石材道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岩石路面平铺层的坡度为1.5%。
CN201921784217.0U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Active CN2114464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4217.0U CN211446428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4217.0U CN211446428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6428U true CN211446428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02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4217.0U Active CN211446428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64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69145B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的铺装方法
CN108316089B (zh) 一种采用素砼及钢筋砼修复路面方法
CN202787044U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纵向裂缝处治结构
CN206512547U (zh) 一种修复型沥青路面
CN103866668A (zh) 一种表面透水沥青的水泥透水混凝土地面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4452510B (zh) 乡村公路即时修筑法
CN201089875Y (zh) 用于道路加宽中混凝土新旧路面相接处的路面结构
CN103669167A (zh) 一种透水路面结构
CN108442205A (zh) 一种预制内置排水路缘石
CN207419173U (zh) 一种轻质复合路基结构
CN214992786U (zh) 一种市政道路设计路面坡面结构
CN211446428U (zh) 一种天然石材道路结构
CN206655077U (zh) 一种适用于透水路面的透水基层砖及使用该砖的基础路面
RU121515U1 (ru) Дорожная одежда
RU84857U1 (ru) Автомобильная дорога
CN206157520U (zh) 一种公路路面防滑结构
CN215668820U (zh) 新旧沥青路面相接结构
CN104894942B (zh) 排水式可回收组合施工便道
CN208701457U (zh) 人行道砖、应用人行道砖的人行道以及工程道路
CN208668211U (zh) 一种人行透水路面
CN113089410A (zh) 用于高速公路预制梁场路面永临结构转换的沥青路面结构
RU2691041C1 (ru) Способ возведения сборного дорожного покрытия
CN108842562B (zh) 一种防裂排水道路结构
CN218203670U (zh) 一种镶嵌式透水性路面砖
CN217710186U (zh) 一种城市道路的透水性人行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