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42031U -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42031U
CN211442031U CN201921889837.0U CN201921889837U CN211442031U CN 211442031 U CN211442031 U CN 211442031U CN 201921889837 U CN201921889837 U CN 201921889837U CN 211442031 U CN211442031 U CN 211442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racket
seat
accessory mounting
terrain vehicle
access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898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e Intelligent Changzhou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xing Mu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xing Mu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xing Mu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898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42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42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42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座椅装置包括: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形成有驾驶座椅安装区、附件安装区和副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附件安装区位于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和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区之间;副驾驶扶手、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所述副驾驶扶手、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均设置在所述附件安装区内。由此,座椅装置可以在不改变整车相关空间的情况下将多个附件同时集成在座椅安装支架的附件安装区,可以满足人机工程的要求。

Description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地形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全地形四轮车常常需要设置一实现座椅安装的支架,因驾乘需要在该支架上通常还布置有换挡器等其他部件。但是由于人机工程或整车空间限制,支架只能布置换挡器和副驾驶扶手两个部件,或者是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很难在既满足人机工程的要求,又不改变整车相关空间的情况下,将三者同时都布置在座椅支架上的换挡器附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该座椅装置可以集成多个附件,可以合理利用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车。
根据本发明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包括: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形成有驾驶座椅安装区、附件安装区和副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附件安装区位于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和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区之间;副驾驶扶手、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所述副驾驶扶手、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均设置在所述附件安装区内。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可以在不改变整车相关空间的情况下将多个附件同时集成在座椅安装支架的附件安装区,可以满足人机工程的要求,可以方便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使用操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副驾驶扶手和所述换挡器位于所述驻车制动器的前侧,相对所述副驾驶扶手,所述换挡器邻近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包括:前横杆、后横杆和中纵杆,所述前横杆和所述后横杆前后间隔设置,所述中纵杆连接在所述前横杆和所述后横杆之间,所述中纵杆位于所述附件安装区,所述驻车制动器安装于所述中纵杆。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第一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前横杆上且邻近所述中纵杆,所述换挡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前板、第一后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后板之间且限定出穿孔,所述前横杆穿设过所述穿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换挡器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第二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上且向前延伸,所述副驾驶扶手设置于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构造为板状结构,所述副驾驶扶手包括:扶手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扶手的底部,所述底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换挡器连接有换挡拉索,所述换挡拉索包括:线体和外套,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线体,所述线体与所述换挡器相连接;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第三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三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中纵杆上,所述外套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附件安装支架限位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附件安装支架包括:主板和两个翻板,两个翻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板和两个翻板均设置于所述中纵杆上且朝向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主板设置有过孔,所述外套的端部设置于所述过孔,所述过孔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套配合的螺栓和挡圈。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第四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中纵杆且朝向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驻车制动器设置于所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焊接螺母,所述驻车制动器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孔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安全带连接头,所述安全带连接头连接在所述后横杆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后横杆包括:两个横杆部和中连杆部,两个所述横杆部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中连杆部连接在两个所述横杆部的竖直段之间,所述中纵杆的后端连接在所述中连杆部上,所述安全带连接头安装在所述竖直段的上端。
根据本发明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驾驶舱;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驾驶舱内;座椅,所述座椅包括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副驾驶座椅安装区。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装置和驾驶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座椅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座椅和座椅安装支架配合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座椅装置100;
座椅安装支架10;驾驶座椅安装区10a;附件安装区10b;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
前横杆11;限位杆111;后横杆12;横杆部121;水平段121a;竖直段121b;中连杆部122;枢转杆123;
中纵杆13;侧纵杆14;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第一前板151;第一后板152;第一侧板153;第一转轴154;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主板171;翻板172;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
副驾驶扶手20;扶手21;底板22;
换挡器30;换挡拉索31;
驻车制动器40;
安全带连接头50;
车架200;驾驶舱210;中纵梁211;支撑板212;
座椅300;枢转孔310;限位件3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100,全地形车包括驾驶舱210,座椅装置100设置于驾驶舱210内,座椅300安装在座椅装置10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100可以包括:座椅安装支架10、副驾驶扶手20、换挡器30和驻车制动器40,副驾驶扶手20、换挡器30和驻车制动器40均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10上。
如图2所示,座椅安装支架10形成有驾驶座椅安装区10a、附件安装区10b和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附件安装区10b位于驾驶座椅安装区10a和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座椅安装支架10可以用于安装固定两个座椅300,两个座椅300可以分别分别是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驾驶座椅设置于驾驶座椅安装区10a,副驾驶座椅安装在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附件安装区10b用于安装全地形车的附件,副驾驶扶手20、换挡器30和驻车制动器40均安装在附件安装区10b。其中,驾驶座椅安装区10a可以设置在左侧,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可以设置在右侧,附件安装区10b设置在中间。
如图2所示,换挡器30与副驾驶扶手20均位于驻车制动器40的前侧,换挡器30与副驾驶扶手20左右间隔设置,相对副驾驶扶手20,换挡器30邻近驾驶座椅安装区10a,也就是说,相对换挡器30,副驾驶扶手20靠近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副驾驶扶手20设置在附件安装区10b的前侧,可以方便副驾驶使用,而且通过将换挡器30设置在附件安装区10b的前侧,可以方便驾驶员进行操作,并且通过将副驾驶扶手20和换挡器30在前侧间隔设置,可以合理利用附件安装区10b的前部空间,而且可以避免两者互相干涉,还可以留有充足的后部空间,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方便其他附件的布置。
如图1和图2所示,驻车制动器40设置于座椅安装支架10的附件安装区10b后侧。也就是说,该全地形车还在座椅安装支架10设置有驻车制动器40,这样驻车制动器40可以合理利用附件安装区10b的后部空间,可以在不改变整车相关空间的情况下将多个附件同时集成在座椅安装支架10的附件安装区10b,可以满足人机工程的要求,可以方便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使用操作。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100,可以在不改变整车相关空间的情况下将多个附件同时集成在座椅安装支架10的附件安装区10b,可以满足人机工程的要求,可以方便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使用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座椅安装支架10包括:前横杆11、后横杆12和中纵杆13,前横杆11和后横杆12前后间隔设置,中纵杆13连接在前横杆11和后横杆12之间,座椅安装支架10还可以包括侧纵杆14,侧纵杆14可以为两个,两个侧纵杆14分别连接在前横杆11和后横杆12的两端,也就是说,前横杆11和后横杆12之间连接有一个中纵杆13和两个侧纵杆14,如此设置的座椅安装支架10结构可靠性高,而且可以保证座椅300的安装可靠性。
其中,中纵杆13位于附件安装区10b,驻车制动器40安装于中纵杆13。也就是说,中纵杆13可以起到安装固定驻车制动器40的作用,这样可以保证驻车制动器40的安装可靠性,而且可以使得驻车制动器40位于附件安装区10b的后侧。副驾驶扶手20和换挡器30可以设置在中纵杆13的前侧,或者设置在前横杆11上。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设置于前横杆11上,而且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邻近中纵杆13,换挡器30可以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上。其中,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位于附件安装区10b内。可以理解的是,前横杆11为空心杆状结构,其本身不适合直接安装附件,通过设置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可以解决换挡器30安装困难的问题,可以保证换挡器30的安装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包括:第一前板151、第一后板152和第一侧板153,第一侧板153连接在第一前板151和第一后板152之间,而且三者共同限定出穿孔,前横杆11穿设过穿孔,第一侧板153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154,换挡器30的下端可以转动地设置于第一转轴154处。也就是说,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由多个板状结构构成,并且其穿设固定在前横杆11上,如此设置的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结构可靠性更高,安装更加稳定,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保证换挡器30的安装可靠性。
其中,第一转轴154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153和第一后板152的连接处,第一后板152同时起到支撑第一转轴154的作用,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保证第一转轴154的可靠性。在换挡器30设置在第一转轴154上后,第一转轴154的端部可以设置有紧固件,这样可以保证换挡器30的安装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2所示,座椅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设置于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上,而且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向前延伸,副驾驶扶手20设置于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上。通过将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设置在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上,无需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再与前横杆11直接连接,达到附件安装区10b区域内部部件结构的集成化,方便安装,而且可以解决前横杆11安装固定位置紧张的问题,而且如此设置的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也可以保证副驾驶扶手20的安装可靠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构造为板状结构,副驾驶扶手20包括:扶手21和底板22,底板22设置于扶手21的底部,底板22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上。板状结构的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可以方便副驾驶扶手20的安装固定,而且由于副驾驶扶手20设置有底板22,这样可以方便底板22和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的固定配合。其中,底板22可以设置有四个孔,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可以对应设置有四个孔,四个紧固件依次穿过底板22和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的孔,将两者固定连接,从而可以保证副驾驶扶手20的安装可靠性。第二附件安装支架16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前板151连接的侧加强板。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换挡器30连接有换挡拉索31,换挡拉索31包括:线体和外套,外套套设于线体,线体与换挡器30相连接。座椅装置100还包括: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设置于中纵杆13上,外套的端部与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限位配合。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可以起到安装换挡拉索31的作用,其可以保证外套的固定可靠性,从而可以使得换挡器30能够通过线体进行换挡操作。
其中,全地形车的变速箱设置在驾驶舱210的后方,这样换挡拉索31需要向后延伸,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可以在第一附件安装支架15的后侧有效限制换挡拉索31的位置。如此设置的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可以合理利用附件安装区10b的空间,可以使得座椅装置100整体布局合理。
其中,如图2所示,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包括:主板171和两个翻板172,两个翻板172分别连接在主板171的上下两侧,主板171和两个翻板172均设置于中纵杆13上,而且翻板172朝向驾驶座椅安装区10a,主板171设置有过孔,外套的端部设置于过孔,过孔的两侧设置有与外套配合的螺栓和挡圈。主板171可以起到安装限制外套的作用,两个翻板172可以起到加强主板171和中纵杆13的作用,从而可以保证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的安装可靠性。螺栓和挡圈可以在过孔的两侧对外套进行定位,从而可以进一步地保证外套在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上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装置100还包括: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设置于中纵杆13,而且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朝向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驻车制动器40设置于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上。由此,第三附件安装支架17和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可以分别设置于中纵杆13的两侧,可以合理利用中纵杆13两侧的空间,可以使得各个附件互不干涉。通过设置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可以保证驻车制动器40的安装可靠性。
可选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处设置有焊接螺母,驻车制动器40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两个安装孔处。如此设置的第四附件安装支架18可以保证驻车制动器40的安装可靠性。
还有,如图1和图2所示,座椅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安全带连接头50,安全带连接头50连接在后横杆12上,而且安全带连接头50位于附件安装区10b。由此,座椅安装支架10还集成有安全带连接头50,而且由于安全带连接头50直接设置在后横杆12上,可以使得多个附件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从而可以使得座椅装置100整体布局合理。通过将安全带连接头50设置在后横杆12上,可以省去单独布置支架的过程,可以提高座椅装置100的集成度。
具体地,如图2所示,后横杆12包括:两个横杆部121和中连杆部122,两个横杆部121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段121a和竖直段121b,中连杆部122连接在两个横杆部121的竖直段121b之间,中纵杆13的后端连接在中连杆部122上,安全带连接头50安装在竖直段121b的上端。也就是说,后横杆12由两个横杆部121和中连杆部122构成,并且安全带连接头50安装在竖直段121b的上端,这样可以使得安全带连接头50位置布置合理,可以方便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使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200、座椅300和上述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100,车架200包括驾驶舱210,座椅安装支架10可拆卸地安装在驾驶舱210内,座椅300包括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驾驶座椅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10的驾驶座椅安装区10a,副驾驶座椅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10的副驾驶座椅安装区10c。如此设置的全地形车可以合理利用座椅装置100的空间,可以集成多个附件,而且无需改变驾驶舱210的空间。
可选地,如图1所示,驾驶舱210包括左右间隔的两个中纵梁211,两个中纵梁211的内侧均设置有朝内延伸的支撑板212,座椅安装支架10的四个端角处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支撑板212上。支撑板212可以起到支撑座椅安装支架10的作用,可以保证座椅安装支架10的安装可靠性,而且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可以降低全地形车的维修难度,而且也方便在座椅安装支架10的下方布置其他部件,例如,动力电池。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座椅300可以拆卸地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10上。通过将座椅300可拆卸地安装在座椅安装支架10上,可以降低座椅300的安装难度,而且可以方便座椅300的维修更换。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座椅300的一端设置有枢转孔310,而且座椅300的另一端设置限位件320,座椅安装支架10的一端设置有枢转杆123,而且座椅安装支架10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杆111,枢转孔310配合于枢转杆123处,而且限位件320限位配合于限位杆111处。也就是说,座椅300的后端可以设置有枢转孔310,枢转孔310可以为两个,枢转杆123可以为两个,两个枢转孔310配合在枢转杆123处,这样在座椅300安装时,座椅300的后端可以先以任意角度地将枢转孔310与枢转杆123完成配合,然后再转动座椅300将其转动至水平位置,此时再将限位件320与限位杆111进行配合,实现三点定位,从而可以降低座椅300的安装难度,可以提高座椅300的安装效率,也可以保证座椅300的安装可靠性。其中,限位件320可以为带有扭簧的旋转卡钩。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安装支架,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形成有驾驶座椅安装区、附件安装区和副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附件安装区位于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和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区之间;
副驾驶扶手、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所述副驾驶扶手、换挡器和驻车制动器均设置在所述附件安装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驶扶手和所述换挡器位于所述驻车制动器的前侧,相对所述副驾驶扶手,所述换挡器邻近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包括:前横杆、后横杆和中纵杆,所述前横杆和所述后横杆前后间隔设置,所述中纵杆连接在所述前横杆和所述后横杆之间,所述中纵杆位于所述附件安装区,所述驻车制动器安装于所述中纵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前横杆上且邻近所述中纵杆,所述换挡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前板、第一后板和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在所述第一前板和所述第一后板之间且限定出穿孔,所述前横杆穿设过所述穿孔,所述第一侧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换挡器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附件安装支架上且向前延伸,所述副驾驶扶手设置于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构造为板状结构,所述副驾驶扶手包括:扶手和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扶手的底部,所述底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附件安装支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挡器连接有换挡拉索,所述换挡拉索包括:线体和外套,所述外套套设于所述线体,所述线体与所述换挡器相连接;
所述座椅装置还包括:第三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三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中纵杆上,所述外套的端部与所述第三附件安装支架限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附件安装支架包括:主板和两个翻板,两个翻板分别连接在所述主板的上下两侧,所述主板和两个翻板均设置于所述中纵杆上且朝向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主板设置有过孔,所述外套的端部设置于所述过孔,所述过孔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外套配合的螺栓和挡圈。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附件安装支架,所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设置于所述中纵杆且朝向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驻车制动器设置于所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附件安装支架设置有前后间隔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处设置有焊接螺母,所述驻车制动器通过紧固件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孔处。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带连接头,所述安全带连接头连接在所述后横杆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横杆包括:两个横杆部和中连杆部,两个所述横杆部包括:相连接的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中连杆部连接在两个所述横杆部的竖直段之间,所述中纵杆的后端连接在所述中连杆部上,所述安全带连接头安装在所述竖直段的上端。
14.一种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驾驶舱;
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全地形车的座椅装置,所述座椅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驾驶舱内;
座椅,所述座椅包括驾驶座椅和副驾驶座椅,所述驾驶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驾驶座椅安装区,所述副驾驶座椅安装在所述座椅安装支架的副驾驶座椅安装区。
CN201921889837.0U 2019-11-04 2019-11-04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Active CN211442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837.0U CN211442031U (zh) 2019-11-04 2019-11-04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89837.0U CN211442031U (zh) 2019-11-04 2019-11-04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42031U true CN211442031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29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89837.0U Active CN211442031U (zh) 2019-11-04 2019-11-04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42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33004A1 (en) Side-by-side all terrain vehicle
US8499882B2 (en) Utility vehicle
US9475413B2 (en) Vehicle
EP2698274B1 (en) Side-by-side vehicle
US20140209404A1 (en) Side-by-side vehicle
CN107074283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底盘
CN211685323U (zh) 全地形车及其车体
CA3030531C (en) Seat adjustment assembly and vehicle with adjustable seats
US8316977B2 (en) Utility vehicle
JP4579130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シート構造
CN211543691U (zh) 全地形车及其车体
CN112776890A (zh) 全地形车及其车体
US8152215B1 (en) Utility vehicle
US8955909B2 (en) Vehicle
JP5433270B2 (ja) 車両の牽引装置
CN211442031U (zh)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CN112757972A (zh) 全地形车及其座椅装置
CN217515299U (zh) 全地形车
CN217435942U (zh) 全地形车
CN217515303U (zh) 全地形车
CN112829834A (zh) 全地形车及其车架
JP2004268810A (ja) シート取付け装置
JP2024070661A (ja) 作業車
JP2007153286A (ja) 車両のシート配設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9

Address after: 213001 No.1, xingben Road, Xinbei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o.9 intelligent (Changzhou)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9 No.161, 6 / F, block B, building 1, No.3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IXING MUYU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