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35767U -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35767U
CN211435767U CN201922267222.0U CN201922267222U CN211435767U CN 211435767 U CN211435767 U CN 211435767U CN 201922267222 U CN201922267222 U CN 201922267222U CN 211435767 U CN211435767 U CN 211435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sensitive
tunnel
cavity
air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6722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平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ish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26722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35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35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35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上部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端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液体空腔下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光敏催化剂膜,且液体空腔上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引风机。该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通过进气管对隧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吸入,光敏催化空腔和液体空腔对污染气体进行处理,出气管对带有湿度的气体进行排出,解决了由于隧道使处于地下的空间,在隧道内部由于空气不流通,从而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较差,在人为进行各项工作过程中,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潜在工作的危险性,隧道空气污染急需处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空气污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
由于隧道使处于地下的空间,在隧道内部由于空气不流通,从而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较差,在人为进行各项工作过程中,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潜在工作的危险性,隧道空气污染急需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隧道使处于地下的空间,在隧道内部由于空气不流通,从而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较差,在人为进行各项工作过程中,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潜在工作的危险性,隧道空气污染急需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包括设备外壳,所述设备外壳上部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端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进气管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引风机,且进气管与集气空腔相连通,所述集气空腔侧壁上拆卸连接有挡板,且挡板表面内嵌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光敏催化空腔相连通,且光敏催化空腔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紫外线灯,所述挡板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光敏催化反应装置,所述光敏催化空腔底部侧壁固定设置有导气管,且导气管与液体空腔相连通,所述液体空腔下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光敏催化剂膜,且液体空腔上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引风机,所述液体空腔底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端部为喇叭形结构,且进气管在设备外壳外部侧壁上呈对称分布,所述进气管设置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为长条形结构,且通气孔在挡板上呈均匀分布,所述挡板在光敏催化空腔两侧为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紫外线灯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且紫外线灯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在光敏催化空腔内部为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光敏催化剂膜为线型结构,且光敏催化剂膜在液体空腔下部侧壁上呈分层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通过进气管对隧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吸入,光敏催化空腔和液体空腔对污染气体进行处理,出气管对带有湿度的气体进行排出,解决了由于隧道使处于地下的空间,在隧道内部由于空气不流通,从而隧道内部空气质量较差,在人为进行各项工作过程中,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有潜在工作的危险性,隧道空气污染急需处理的问题。该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上的进气管在设备外壳外部形成对称结构,进气管通过第一引风机对隧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快速吸入设备壳体内部进行污染处理,通气孔对集气空腔内部存储的污染气体进行输送至光敏催化空腔内部,通气孔使集气空腔内部气体快速流入光敏催化空腔内部,紫外线灯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对污染气体进行光敏催化反应和紫外线处理,提高空气污染处理效率,光敏催化剂膜在液体空腔装满液体的内部进行安装,当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液体空腔内部,能够进行再次处理,同时增加气体与光敏催化膜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污染处理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设备外壳,2、进气管,3、过滤网,4、第一引风机,5、集气空腔,6、挡板,7、通气孔,8、光敏催化空腔,9、紫外线灯,10、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1、导气管,12、液体空腔,13、光敏催化剂膜,14、出气管,15、第二引风机,16、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包括设备外壳1、进气管2、过滤网3、第一引风机4、集气空腔5、挡板6、通气孔7、光敏催化空腔8、紫外线灯9、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导气管11、液体空腔12、光敏催化剂膜13、出气管14、第二引风机15和水管16,设备外壳1上部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且进气管2端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过滤网3,进气管2端部为喇叭形结构,且进气管2在设备外壳1外部侧壁上呈对称分布,进气管2设置数量为四个,进气管2在设备外壳1外部形成对称结构,进气管2通过第一引风机4对隧道内部的空气进行快速吸入设备壳体1内部进行污染处理,进气管2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引风机4,且进气管2与集气空腔5相连通,集气空腔5侧壁上拆卸连接有挡板6,且挡板6表面内嵌设置有通气孔7,通气孔7为长条形结构,且通气孔7在挡板6上呈均匀分布,挡板6在光敏催化空腔8两侧为对称分布,通气孔7对集气空腔5内部存储的污染气体进行输送至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通气孔7使集气空腔5内部气体快速流入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通气孔7与光敏催化空腔8相连通,且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紫外线灯9,紫外线灯9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且紫外线灯9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在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为对称分布,紫外线灯9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对污染气体进行光敏催化反应和紫外线处理,提高空气污染处理效率,挡板6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光敏催化空腔8底部侧壁固定设置有导气管11,且导气管11与液体空腔12相连通,液体空腔12下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光敏催化剂膜13,且液体空腔12上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4,光敏催化剂膜13为线型结构,且光敏催化剂膜13在液体空腔12下部侧壁上呈分层均匀分布,光敏催化剂膜13在液体空腔12装满液体的内部进行安装,当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液体空腔12内部,能够进行再次处理,同时增加气体与光敏催化膜13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空气污染处理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性价比高,出气管14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引风机15,液体空腔12底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管1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时,首先对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上的整体连接结构进行检查,保证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能够正常对隧道内部的空气质量进行改善,检查完毕后,再进行以下操作,将设备外壳1固定安装在隧道内部的墙壁上,使进气管2和出气管14能够正常工作,安装完毕后,使进气管2上的第一引风机4对隧道内部的气体进行吸入,过滤网3对气体进行初步过滤,气体通过进气管2进入集气空腔5内部进行存储,同时集气空腔5内部的气体通过挡板6上的通气孔7进入光敏催化空腔8,由于通气孔7为长条形结构,使气体呈分层结构进入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使光敏催化空腔8侧壁上的紫外线灯9对污染气体进行照射,产生折射分层,提高气体与光照接触面积,同时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对污染气体进行光敏催化反应,同时处理过后的气体通过导气管11进入液体空腔12内部,液体空腔12内部存储为水分,对气体进行再次过滤,同时光敏催化剂膜13对气体进行再次光敏反应处理,反应过后的气体,在液体空腔12上部通过出气管14对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排入隧道内部,改善空气质量,这就是该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的使用过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包括设备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外壳(1)上部侧壁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且进气管(2)端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过滤网(3),所述进气管(2)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引风机(4),且进气管(2)与集气空腔(5)相连通,所述集气空腔(5)侧壁上拆卸连接有挡板(6),且挡板(6)表面内嵌设置有通气孔(7),所述通气孔(7)与光敏催化空腔(8)相连通,且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紫外线灯(9),所述挡板(6)边缘位置固定安装有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所述光敏催化空腔(8)底部侧壁固定设置有导气管(11),且导气管(11)与液体空腔(12)相连通,所述液体空腔(12)下部侧壁上拆卸连接有光敏催化剂膜(13),且液体空腔(12)上部侧壁固定安装有出气管(14),所述出气管(14)内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引风机(15),所述液体空腔(12)底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水管(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端部为喇叭形结构,且进气管(2)在设备外壳(1)外部侧壁上呈对称分布,所述进气管(2)设置数量为四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7)为长条形结构,且通气孔(7)在挡板(6)上呈均匀分布,所述挡板(6)在光敏催化空腔(8)两侧为对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9)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设置数量均为两个,且紫外线灯(9)和光敏催化反应装置(10)在光敏催化空腔(8)内部为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催化剂膜(13)为线型结构,且光敏催化剂膜(13)在液体空腔(12)下部侧壁上呈分层均匀分布。
CN201922267222.0U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Active CN211435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7222.0U CN21143576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67222.0U CN21143576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35767U true CN211435767U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1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67222.0U Active CN211435767U (zh) 2019-12-17 2019-12-17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35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51893U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的除尘装置
CN209423337U (zh) 一种基于光氧催化技术的工厂废气处理用voc净化处理设备
CN211435767U (zh) 一种光敏催化处理隧道空气污染的设备
CN210874795U (zh) 一种麻醉废气快速处理装置
CN205461799U (zh) 一种有机废气光催化处理装置
CN210303034U (zh) 用于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暂存装置的废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1706437U (zh)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1133382U (zh) 一种车间废气除尘装置
CN207501366U (zh) 楼宇空气智能调节系统
CN207614648U (zh) 一种uv光解处理有机废气的装置
CN215138618U (zh) 一种水处理用通风除臭系统
CN207962931U (zh) 一种地下室空气循环装置
CN207877473U (zh) 实验室专用化学污水处理装置
CN213624086U (zh) 一种生化培养箱气流循环通道
CN210434276U (zh) 一种冶炼厂房用废气吸收处理装置
CN220328327U (zh) 一种废气环境污染治理吸收设备
CN218358467U (zh) 一种节能型隧道通风净化器
CN220758587U (zh) 一种高效环保废水废气成套处理设备
CN219023872U (zh) 一种低阻湿式化学除臭装置
CN218120659U (zh) 一种电炉尾气scr脱硝余热利用装置
CN210832422U (zh) 一种实验室用自动通风设备
CN209204993U (zh) 一种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114857731B (zh) 一种室内甲醛光触媒智能祛除设备及空气净化系统
CN216440347U (zh) 一种中度化学污染空气光催化净化设备
CN218590176U (zh) 一种污泥产污气体净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2

Address after: No. 17, Building 14, Lane 468, New Siping Road, Linga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Free Trade Pilot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Mish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101, No. 2 Xinyi 1st Street, Nansha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00

Patentee before: Yu Ping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