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21398U - 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421398U CN211421398U CN201921309977.6U CN201921309977U CN211421398U CN 211421398 U CN211421398 U CN 211421398U CN 201921309977 U CN201921309977 U CN 201921309977U CN 211421398 U CN211421398 U CN 2114213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justing
- seat body
- screw rod
- clamping
- fix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用于主体结构和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钩于主体结构上的挂钩、用于卡固安装件的卡持机构以及连接挂钩和卡持机构的连接机构。上述的固定装置,通过将挂钩勾于主体结构上,将卡持机构卡固安装件,便可实现主体结构和用于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的连接,不需现场安装时对主体结构和安装件进行焊接和打孔,固定操作非常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钢结构主体建筑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钢结构主体建筑的结构主体和附属结构的生根固定方式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第一种方式是焊接,即将主体结构与用于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焊接,但是焊接过程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不利于环境保护;第二种方式是通过螺栓连接,即通过螺栓连接主体结构和用于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但是需要现场在主体结构和安装件上打孔,会使得主体结构和安装件的强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现场连接主体结构和用于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的固定装置,其能避免现场对主体结构和安装件进行打孔和焊接。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定装置,用于主体结构和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的连接;该固定装置包括用于钩于主体结构上的挂钩、用于卡固安装件的卡持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挂钩和所述卡持机构的连接机构。
上述的固定装置,通过将挂钩勾于主体结构上,将卡持机构卡固安装件,便可实现主体结构和用于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的连接,不需现场对主体结构和安装件进行焊接和打孔,固定操作非常便捷。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座体、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数量等于卡持机构的数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卡持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和卡持机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座体和所卡持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组件,所述第三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卡持机构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在所述座体上环形分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呈环形,所述座体上对应各第一调节组件分别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座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卡持机构上设有相连通的调节长孔和容置腔,所述调节长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靠近所述座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伸入至所述座体内,并设有第一挡件,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长孔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并设有第二挡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设有内螺纹的调节筒,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伸入至所述座体内,并设有所述第一挡件,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筒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调节筒内;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长孔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并设有所述第二挡件,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筒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调节筒内;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均与所述调节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螺纹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调节组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入至两个所述卡持块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持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枢接挂钩。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调节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所述座体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呈环形,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持机构包括卡持块和紧固件,所述卡持块上形成有相连通的安装腔和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卡持块螺纹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固定装置连接主体结构和安装件的第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固定装置连接主体结构和安装件的第二种状态示意图;
图5为固定装置连接主体结构和安装件的第三种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固定装置的主视图。
图1至图5中:
100、固定装置;10、挂钩;20、卡持机构;21、卡持块;22、容置腔;23、调节长孔;24、安装腔;25、螺纹孔;26、紧固件;30、座体;31、安装孔;32、条形孔;40、第一调节组件;41、第一螺杆;42、调节筒;43、第二螺杆;44、第一挡件;45、第二挡件;50、第二调节组件;51、第三螺杆;52、第四螺杆;53、连接筒;54、第三挡件;60、连接杆;61、手柄;70、销轴;200、主体结构;300、安装件;
图6中:
100A、固定装置;10A、挂钩;20A、卡持机构;30A、座体;40A、第一调节组件;50A、第二调节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和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和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用于主体结构200和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300的连接;安装件300一般优选为槽钢,因为槽钢自身带有可以用于安装附属结构的槽,不需在安装件300上打孔,使得附属结构在安装件300上的安装操作变得简捷。
该固定装置100包括用于钩于主体结构200上的挂钩10、卡固安装件300的卡持机构20以及连接挂钩10和卡持机构20的连接机构。固定时,将挂钩10挂于主体结构200上,将卡持机构20卡固安装件300,便可实现将安装件300固定于主体结构200上。不需在现场对主体结构200和安装件300进行焊接来实现安装件300固定于主体结构200上,也不需现场对主体结构200和安装件300进行打孔,通过螺栓连接来实现将安装件300固定于主体结构200上。主体结构200一般选择为工字钢,挂钩10挂于工字钢的翼橼。
卡持机构20包括卡持块21和紧固件26,卡持块21上设有容置腔22、安装腔24、连通容置腔22的调节长孔23以及连通安装腔24的螺纹孔25,安装腔24用于安装件300穿过,紧固件26设于螺纹孔25内,并螺纹连接卡持块21,用于压于穿过安装腔24的安装件300上,以将安装件300锁定于卡持块21上,达到卡持机构20卡固安装件300的目的。通过螺纹连接卡持块21的紧固件26和卡持块21相结合卡固安装件300的方式,使得安装件300的位置能通过调节紧固件26进行调节。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26为螺丝。
连接机构包括座体30、第一调节组件40、第二调节组件50和第三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40的数量等于卡持机构20的数量,均为两个,第一调节组件40和卡持机构20一一对应设置,第一调节组件40的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座体30和卡持机构20,用于调节卡持机构20与座体30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组件50连接于挂钩10和座体30之间,用于调节挂钩10和座体30之间的距离;第二调节组件50连接于卡持机构20之间,用于调节卡持机构20之间的距离;两个第一调节组件40和第二调节组件50在座体30上环形分布,实现固定装置能在两个方向上的调节。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图3、图4和图5分别代表固定装置100将安装件300固定于主体结构200上的三种状态,在该三种状态中,固定装置100的连接机构均能根据安装件300相对于主体结构200的位置进行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的调整,而且为了使得安装件300能稳定地与主体结构200连接,每个安装件300一般通过两个固定装置100固定于主体结构200上。
座体30呈环形,座体30上对应各第一调节组件40设有条形孔32,并还设有安装孔31;条形孔32的延伸方向和卡持块21上的调节长孔23的延伸方向相同。
各第一调节组件40靠近座体30的一端穿过条形孔32伸入至座体30内,并设有位于座体30的内腔内的第一挡件44,另一端穿过调节长孔23伸入至容置腔22内,并设有位于容置腔22内的第二挡件45。因为调节长孔23的延伸方向和条形孔3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以第一调节组件40能沿座体30的周向滑动,达到两个卡持机构20之间的距离能调节的目的。其中,第一挡件44用于防止第一调节组件40从座体30上脱离,第二挡件45用于防止第一调节组件40从卡持机构20上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40包括第一螺杆41、第二螺杆43和设有内螺纹的调节筒42,第一螺杆41的一端穿过条形孔32伸入至座体30的内腔内,并设有第一挡件44,另一端穿过调节筒42的一端伸入至调节筒42内;第二螺杆43的一端穿过调节长孔23伸入至容置腔22内,并设有第二挡件45,另一端穿过调节筒42的另一端伸入至调节筒42内;第一螺杆41和第二螺杆43均与调节筒42螺纹连接,第一螺杆41的外螺纹和第二螺杆43的外螺纹旋向相反。通过设置第一螺杆41上的外螺纹和第二螺杆43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可以使得作业员只要通过旋转连接筒53,便可实现对第一调节组件40的长度调节,使得第一调节组件40的长度调节变得便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件44为直杆结构,第一挡件44垂直于第一螺杆41,第一挡件44的长度小于条形孔32的长度,并大于条形孔32的宽度,第一挡件44的宽度小于条形孔32的宽度,第一调节组件40安装于座体30上时,第一挡件44与条形孔32错位设置,以使第一挡件44能被阻挡于座体30内,实现第一调节组件40和座体30的连接。当要将第一调节组件40从座体30上拆卸时,只要旋转第一调节组件40直至第一挡件44平行于安装孔31,然后再将第一挡件44从安装孔31内拉出便可,当要将第一调节组件40重新安装于座体30上时,先使第一挡件44平行于安装孔31,再推动第一挡件44穿过安装孔31进入至座体30的内腔内,然后旋转第一调节组件40,使第一调节组件40与安装孔31错位,便可重新完成第一调节组件40和座体30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挡件44也可以是螺母结构,螺母结构的第一挡件44螺纹连接第一螺杆41,第一挡件44的外径大于条形孔32的宽度,以使第一挡件44阻挡于座体30内,实现第一调节组件40和座体3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挡件45为直杆结构,第二挡件45垂直于第二螺杆43,第二挡件45的长度小于调节长孔23的长度,并大于调节长孔23的宽度,第二挡件45的宽度小于调节长孔23的宽度,第一调节组件40安装于卡持机构20上时,第二挡件45与调节长孔23错位设置,以使第二挡件45能被阻挡于卡持机构20的容置腔22内,实现第一调节组件40和卡持机构20的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挡件45也可以是螺母结构,螺母结构的第二挡件45螺纹连接第二螺杆43,且第二挡件45的外径大于调节长孔23的宽度,以使第二挡件45组件于卡持机构20的容置腔22内,实现第一调节组件40和卡持机构20的连接。
第二调节组件50通过安装孔31安装于座体30上。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3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安装孔31沿座体30的周向间隔分布,并均与条形孔32错位设置,该设置可以使得挂钩10相对于卡持机构20的角度位置也能根据安装件300相对于主体结构200的角度位置进行相对应的调整。
第二调节组件50枢接挂钩10,第二调节组件50包括第三螺杆51、第四螺杆52和设有内螺纹的连接筒53,第三螺杆51的一端通过销轴70枢接挂钩10,另一端穿过连接筒53的一端伸入至连接筒53内,第四螺杆52的一端穿过安装孔31伸入至座体30的内腔内,另一端穿过连接筒53的另一端伸入至连接筒53内,并设有第三挡件54,第三螺杆51和第四螺杆52均与连接筒53螺纹连接,且第三螺杆51的外螺纹和第四螺杆52上的外螺纹旋向相反,该设计使得作业员只要通过旋转连接筒53,便可实现第二调节组件50的长度调节,达到调节座体30和挂钩10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使得第二调节组件50的长度调节变得非常便捷。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挡件54为螺母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调节组件为连接杆60,连接杆60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且连接杆60的两端分别插入至两个卡持块21内,并分别与两个卡持块21螺纹连接;连接杆60的两端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通过设置连接杆60的两端的外螺纹旋向相反,能够实现作业员只要旋转连接杆60便可实现调节卡持机构20之间的距离的目的。其中,手柄61上还设有便于施力的手柄61。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调节组件也可以是如同第一调节组件40的结构。
请参阅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A,该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包括挂钩10A、卡持机构20A以及连接挂钩10A和卡持机构20A的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座体30A、第一调节组件40A和第二调节组件50A,第一调节组件40A的数量等于卡持机构20A的数量,第一调节组件40A和卡持机构20A一一对应设置,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连接机构不具有第三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40A和卡持机构20A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调节组件40A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座体30A和卡持机构20A。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40A平行于第二调节组件50A,只能实现一个方向上的调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调节组件40A相对于第二调节组件50A倾斜设置,能实现两个方向上的调节。在将安装件300A固定于主体结构200A上时,该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00A最好使用两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固定装置,用于主体结构和安装附属结构的安装件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钩于主体结构上的挂钩、用于卡固安装件的卡持机构以及连接所述挂钩和所述卡持机构的连接机构;
所述卡持机构包括卡持块和紧固件,所述卡持块上形成有相连通的安装腔和螺纹孔,所述紧固件设于所述螺纹孔内与所述卡持块螺纹连接;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座体、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数量等于卡持机构的数量,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卡持机构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座体和所述卡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的数量均为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座体和所述卡持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第三调节组件,所述第三调节组件连接于所述卡持机构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在所述座体上环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呈环形,所述座体上对应各第一调节组件分别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座体的周向延伸设置,所述卡持机构上设有相连通的调节长孔和容置腔,所述调节长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条形孔的延伸方向相同;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靠近所述座体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伸入至所述座体内,并设有第一挡件,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长孔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并设有第二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设有内螺纹的调节筒,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条形孔伸入至所述座体内,并设有所述第一挡件,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筒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调节筒内;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调节长孔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并设有所述第二挡件,另一端穿过所述调节筒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调节筒内;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均与所述调节筒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外螺纹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螺纹旋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组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且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插入至两个所述卡持块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卡持块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组件枢接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调节组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所述座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呈环形,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座体的周向依次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9977.6U CN211421398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固定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09977.6U CN211421398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421398U true CN211421398U (zh) | 2020-09-04 |
Family
ID=7228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09977.6U Active CN211421398U (zh) | 2019-08-12 | 2019-08-12 | 固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421398U (zh) |
-
2019
- 2019-08-12 CN CN201921309977.6U patent/CN21142139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83065B2 (en) | Mounting bracket | |
TW200949119A (en) | Lateral seismic brace | |
US20130071179A1 (en) | Fastening Device for Attachment to a Mounting Rail | |
RU2008110972A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установки объектов на стенке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 |
KR20190089969A (ko) | 서스펜션 장치 | |
JP2012087860A (ja) | 振れ止め用金具 | |
JP2015034633A (ja) | 振れ止め用金具の固定部構造 | |
CN211421398U (zh) | 固定装置 | |
JP6121160B2 (ja) | ブレース連結金具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ブレース施工方法 | |
JP5643595B2 (ja) | 振れ止め用金具 | |
US20080135691A1 (en) | Securing system | |
CN104154504A (zh) | 灯具及其角度调节装置 | |
JP6011834B1 (ja) | 振れ止め用金具 | |
WO2024086001A1 (en) | Brace clamp for sway brace pipe | |
US5887832A (en) | Clamping device for the clamping of a tube to a base | |
CN109586005B (zh) | 基站天线及天线姿态监控器的安装结构 | |
CN215053559U (zh) | 水龙头固定座及水龙头组件 | |
JP2011196391A (ja) | 配設体支持具 | |
CN110912061B (zh) | 一种便携式电缆支撑固定器 | |
CN211949861U (zh) | 一种适合于多方位铁塔斜面角铁的固定卡件 | |
KR100758182B1 (ko) | 파이프 행거 클램프 | |
US10895370B2 (en) | Hands-free support bolt and method | |
KR101942706B1 (ko) | 비닐하우스 골조 고정구 | |
CN215116771U (zh) | 一种雷达标定架以及雷达标定装置 | |
CN220792734U (zh) | 一种组合抱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