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403667U -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403667U
CN211403667U CN201921179730.7U CN201921179730U CN211403667U CN 211403667 U CN211403667 U CN 211403667U CN 201921179730 U CN201921179730 U CN 201921179730U CN 211403667 U CN211403667 U CN 211403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valve
flow
liquid leve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97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红冰
陈志高
刘辉
闫耘
刘添
毛方杰
蔡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Industry Mainten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797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403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403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4036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包括罐体、配电模块、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供水模块、循环模块以及压力泄放模块;设置有多个开口的罐体;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检测数据以输出对应控制信号;液位检测模块,与罐体的液位开口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罐体内的液位以输出液位检测数据至控制模块;供水模块,与罐体的供水开口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入水源,且根据控制模块输出的液位控制信号供水至罐体;循环模块,与罐体的出水开口、罐体的回水开口以及控制模块连接;压力泄放模块,与罐体的泄压开口和循环模块连接;配电模块,与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供水模块以及循环模块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修培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厂检修工作的工期短、安全质量要求高,需要大量的检修技术工人。但是,目前的检修技术工人培训,大多采用像阀门、泵体等单体设备进行简单的解体认知,被培训学员只能孤立的了解单体设备的构造及原理,这样培养出来的检修人员无法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及设备缺陷对系统运行的影响,以及当现场系统运行出现故障时,如何有效的精准定位问题出现在哪里,并分析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等;这种培训方式的培训周期长且培训效果不好,即使培训完毕,也不能如正常的检修工人一样上岗独立工作,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现场实习,无法满足核电厂检修人员培训的技术目标。
因此,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核电厂检修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旨在解决传统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核电厂检修人员岗前技能培训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用于培训电厂待上岗检修人员以提升检修技能水平,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包括罐体、配电模块、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供水模块、循环模块以及压力泄放模块;设置有多个开口的罐体;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检测数据以输出对应控制信号;液位检测模块,与罐体的液位开口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罐体内的液位以输出液位检测数据至控制模块;供水模块,与罐体的供水开口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入水源,且根据控制模块输出的液位控制信号供水至罐体;循环模块,与罐体的出水开口、罐体的回水开口以及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循环模块的水流量并输出流量检测数据至控制模块,以根据控制模块输出的流量控制信号调节循环模块的工作状态;压力泄放模块,与罐体的泄压开口和循环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罐体和循环模块的内部压力以自动进行水排放;配电模块,与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供水模块以及循环模块连接,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以配电。
上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通过配电模块为控制模块、液位检测模块、供水模块、循环模块提供工作电源,通过液位检测模块实现对罐体的液位检测,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供水模块实现基于液位的自动供水,在控制模块的作用下,循环模块实现从罐体抽水并回流至罐体,压力泄放模块能够在罐体及循环模块出现压力超标时进行排水以泄放压力,该培训系统为一个完整的水运行系统,通过该培训系统可模拟现场检修全过程,能够直观地认知系统的整体运行原理及状态,并深刻地了解到系统中单体设备的工作状态,使得待培训学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到扎实的检修实战知识,上岗即可正常工作,缩短了培训周期,提高了培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中配电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之一;
图6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之二;
图7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之三;
图8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之四;
图9为图1所示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中控制模块的示例电路原理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的模块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用于培训电厂待上岗检修人员以提升检修技能水平,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包括罐体100、配电模块700、控制模块200、液位检测模块300、供水模块400、循环模块500以及压力泄放模块600;设置有多个开口的罐体100;控制模块200,用于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检测数据以输出对应控制信号;液位检测模块300,与罐体100的液位开口(N-6、N-7、N-8以及N-9)和控制模块200连接,用于检测罐体100 内的液位以输出液位检测数据至控制模块200;供水模块400,与罐体100的供水开口和控制模块200连接,用于接入水源,且根据控制模块200输出的液位控制信号供水至罐体100;循环模块500,与罐体100的出水开口、罐体100 的回水开口以及控制模块200连接,用于检测循环模块500的水流量并输出流量检测数据至控制模块200,以根据控制模块200输出的流量控制信号调节循环模块500的工作状态;压力泄放模块600,与罐体100的泄压开口和循环模块500连接,用于检测罐体100和循环模块500的内部压力以自动进行水排放;配电模块700,与控制模块200、液位检测模块300、供水模块400以及循环模块500连接,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以配电。
具体地,配电模块700为控制模块200、液位检测模块300、供水模块400 以及循环模块500供电,其中接入的三相交流电位循环模块500提供动力电源;控制模块200通过液位检测模块300传送的液位检测数据控制供水模块400,达到自动调节罐体100的水位,低位补水,高位排水功能。压力泄放模块600 根据罐体100和循环模块500内的压力,如果压力超过预定数值,则通过排水实现自动压力泄放,保证系统运行在标定的安全压力范围内;循环模块500从罐体100内抽取水进入循环模块500运行,最后再送入罐体100内,控制模块 200根据循环模块500的水流量输出的流量控制信号来控制其工作状态。
该培训系统为一个完整的水运行系统,待上岗技术人员可通过该培训系统直观地认知系统整体的运行原理及状态,对于理解及学习系统中的单体设备的结构构造及工作原理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该培训系统可模拟现场检修全过程,可通过人为设置检修目标,对待上岗检修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强化了待上岗检修人员的检修技能,熟悉了工作环境,为其上岗正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系统模拟运行、模拟设备故障,可以直观的对设备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模拟有效的评估。系统简单、明了、适应性强。涉及机械、电气、仪控、管道、焊接等多个专业。基本覆盖电厂常规检修的所有工种。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液位检测模块300包括第一截止阀HV-050、第二截止阀HV-051、第三截止阀HV-052、第四截止阀HV-053、第一液位计LIT02以及第二液位计 LITS01;第一截止阀HV-050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罐体100的第一液位开口N-6 连接;第一截止阀HV-050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液位计LITS01的上口连接;第二液位计LITS01的下口通过管道与第四截止阀HV-053的第一端连接;第四截止阀HV-053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罐体100的第四液位开口N-9连接;第二截止阀HV-051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罐体100的第二液位开口N-7连接;第二截止阀HV-051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液位计LIT02的上口连接;第一液位计LIT02的下口通过管道与第三截止阀HV-05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截止阀 HV-05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罐体100的第三液位开口N-8连接;第一液位开口N-6、第二液位开口N-7、第三液位开口N-8以及第四液位开口N-9从上至下依次位于罐体100的一侧面;控制模块200与第一液位计LIT02的电接点和第二液位计LITS01的电接点电连接。
可通过该部分学习到截止阀和液位计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如何实现的液位检测功能。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供水模块400包括第五截止阀HV-010、第六截止阀HV-011、第一法兰FL1以及气动截止阀LV01;第五截止阀HV-010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水源;第五截止阀HV-010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第六截止阀 HV-011的第一端和气动截止阀LV01的第一端连接;气动截止阀LV01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第六截止阀HV-011的第二端和第一法兰FL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法兰FL1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罐体100的第四液位开口N-9连接;气动截止阀LV01与控制模块200和配电模块700电连接。
通过截止阀、法兰以及气动截止阀的解体操作,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单体设备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到具体的单体设备;通过该部分可进行系统供水方面的管道搭建和所需设备等知识的培训。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循环模块500包括第一循环单元510、第二循环单元520以及用于第一循环单元510和第二循环单元之间520的切换单元530;罐体100的出水口与第一循环单元510的输入端和第二循环单元520的输入端连接;罐体100 的回水口与第一循环单元510的输出端和第二循环单元520的输出端连接;切换单元530与第一循环单元510和第二循环单元520连接;控制模块200与第一循环单元510、第二循环单元520以及切换单元530连接。
具体地,本系统包含一台50m3/h单级离心主泵,其作为第一泵体P-002;一台25m3/h单级离心辅泵,其作为第二泵体P-001。通过第一泵体P-002对罐体 100进行抽水、补水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回路。通过第二泵体P-001建立一个辅助回路,当流量不达标或主泵出现故障时进行辅助或替补作业。
可培训水循环通道的架构体系,其组成需要两个循环单元,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切换单元530实现该第一循环单元510与第二循环单元520之间的切换工作,以实现循环模块500的流量控制。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循环单元510包括第二法兰FL2、第三法兰FL3、电动球阀CV03、第一压力显示仪PI03、第一球阀HV-008、第一泵体 P-002、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4、第一止回阀HV-004、蝶阀HV-005、第一流量显示仪FSLL04、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第一温度显示仪TI03以及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TT04;罐体100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法兰FL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法兰FL2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电动球阀CV03的输入端连接;电动球阀CV03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球阀HV-008的输入端和第一泵体 P-00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压力显示仪PI03安装于电动球阀CV03的输出端与第一泵体P-002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上;第一泵体P-00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止回阀HV-00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4安装于第一泵体P-002的输出端与第一止回阀HV-004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上;第一止回阀HV-004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蝶阀HV-005的输入端连接;蝶阀HV-005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流量显示仪 FSLL04安装于蝶阀HV-005的输出端;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三法兰FL3的第二端连接;第三法兰FL3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罐体 100的回水口连接;第一温度显示仪TI03以及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TT04均安装于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的输出端的管道上,用于第一循环单元的管道内的温度监测;控制模块200与电动球阀CV03、第一泵体P-002、第一流量显示仪FSLL04、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以及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TT04电连接;配电模块700与第一泵体P-002电连接。
通过法兰、电动平行闸阀CV04、压力显示仪、球阀、泵体、压力远传显示仪、止回阀、蝶阀、流量显示仪、流量远传显示仪、温度显示仪以及温度远传显示仪的解体操作,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单体设备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到具体的单体设备。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循环单元520包括第一闸阀HV-001、第七截止阀HV-007、第二压力显示仪PI01、第二泵体P-001、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 PIT02、第二止回阀HV-002、第二球阀HV-003、第二流量显示仪FSLL03、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第二温度显示仪TI01以及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 TT02;第二法兰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第一闸阀HV-00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闸阀HV-001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第七截止阀HV-007的第一端和第二泵体P-001 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压力显示仪PI01安装于第一闸阀HV-001的第二端的管道上;第二泵体P-00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止回阀HV-0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2安装于第二泵体P-001的输出端与第二止回阀 HV-002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用于管道压力检测并远传显示;第二止回阀 HV-002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球阀HV-003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球阀HV-003 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流量显示仪FSLL03安装于第二球阀HV-003的输出端与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用于检测第二循环回路的管道内部的流量;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第三法兰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温度显示仪 TI01以及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TT02安装于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的输出端的管道上,用于监测第二循环回路的管道内部的温度;控制模块200与第二泵体P-001、第二流量显示仪FSLL03、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以及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TT02电连接;配电模块700与第二泵体P-001电连接。
通过截止阀、压力显示仪、泵体、压力远传显示仪、止回阀、闸阀、流量显示仪、流量远传显示仪、温度显示仪以及温度远传显示仪的解体操作,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单体设备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到具体的单体设备。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中,切换单元530包括电动平行闸阀CV04、气动调节阀FV02以及第三止回阀HA301;第三止回阀HA301的第一端的管道与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的输入端的管道连接;第三止回阀HA301的第二端与电动平行闸阀CV04的第一端连接;电动平行闸阀CV04的第二端与气动调节阀FV02的第一端连接;气动调节阀FV02的第二端的管道与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的输入端的管道连接;控制模块200与电动平行闸阀CV04和气动调节阀FV02电性连接。
通过电动平行闸阀CV04、气动调节阀FV02以及止回阀的解体操作,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单体设备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到具体的单体设备。
如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中,压力泄放模块600包括第四法兰FL4、第一压力安全阀PSV01、安装于第二循环回路520管道上的第二压力安全阀PSV02以及安装于第一循环回路510的管道上的第三压力安全阀PSV03;罐体100的泄压开口与第四法兰FL4的第二端连接;第四法兰FL4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第一压力安全阀PSV01的输入开口连接;第一压力安全阀PSV01的泄放开口、第二压力安全阀PSV02的泄放开口以及第三压力安全阀PSV03的泄放开口均接入同一排水管道。
通过法兰和压力安全阀的解体操作,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单体设备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到具体的单体设备;可培训压力泄放管道回路的搭建知识。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中,配电模块700包括第一总断路器QF0、第一断路器QF1、第二断路器QF2、第三断路器QF3、第四断路器QF4、第五断路器 QF5、第六断路器QF6、第七断路器QF7、第八断路器Q1、第九断路器Q2、第十断路器Q3、第十一断路器Q4、第十二断路器Q5、第十三断路器Q6、第十四断路器Q7、第十五断路器Q8、第十六断路器Q9、第十七断路器Q10、第十八断路器Q11以及交直流转换模块DY1;三相交流电的一单相电与第一总断路器QF0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总断路器QF0的输出端与第一断路器QF1的输入端、第二断路器QF2的输入端、第三断路器QF3的输入端、第四断路器QF4 的输入端、第五断路器QF5的输入端、第六断路器QF6的输入端、第七断路器 QF7的输入端、第八断路器Q1的输入端、第九断路器Q2的输入端、第十断路器Q3的输入端以及第十一断路器Q4的输入端连接;第十一断路器Q4的输出端与交直流转换模块DY1的输入端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DY1的输出端与第十二断路器Q5的输入端、第十三断路器Q6的输入端、第十四断路器Q7的输入端、第十五断路器Q8的输入端、第十六断路器Q9的输入端、第十七断路器 Q10的输入端以及第十八断路器Q11的输入端连接;交直流转换模块DY1用于将交流220V电转换为直流24V电。
通过断路器的解体操作和交直流转换模块DY1的拓扑结构认知,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元器件的构造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维修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可培训用电安全、系统如何配电以及相关回路供电的认知等知识,提高了检修工作中安全用电的操作规范。
如图5至图9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施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一中间继电器KA01、第二中间继电器KA02、第三中间继电器KA03、第四中间继电器KA04、第五中间继电器KA05、第六中间继电器KA06、第七中间继电器KA07、第八中间继电器KA08、第九中间继电器KA09、第十中间继电器KA10、第一隔离器 TY04、第二隔离器TY02、第三隔离器PY04、第四隔离器PY02、第五隔离器 LY02、第六隔离器FY02、第七隔离器FY01、第八隔离器FY02b、第一温度变送器TI04、第二温度变送器TI02、第一压力变送器PI04、第二压力变送器PI02、液位变送器LI02、第一流量变送器FI02、第二流量变送器FI01以及PLC控制器。
如图5所示,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TT04输出的温度检测数据送入第一隔离器TY04的输入端;第一隔离器TY04的输出端与第一温度变送器TI0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温度变送器TI04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一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5所示,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TT02输出的温度检测数据送入第二隔离器TY02的输入端;第二隔离器TY02的输出端与第二温度变送器TI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温度变送器TI0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二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5所示,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4输出的压力检测数据送入第三隔离器PY04的输入端;第三隔离器PY04的输出端与第一压力变送器PI04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压力变送器PI04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三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5所示,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2输出的压力检测数据送入第四隔离器PY02的输入端;第四隔离器PY02的输出端与第二压力变送器PI02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压力变送器PI0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四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5所示,第一液位计LIT02输出的液位检测数据送入第五隔离器LY02 的输入端;第五隔离器LY02的输出端与液位变送器LI02的输入端连接;液位变送器LI0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五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6所示,第一液位计LIT02的两组电接点信号分别与PLC控制器的第一数字输入端口和PLC控制器的第二数字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6所示,根据第一液位计LIT02的两组电接点信号,PLC控制器的第一数字输出端口、PLC控制器的第二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第一中间继电器 KA01、第二中间继电器KA02控制气动截止阀LV01的电磁线圈,并将气动截止阀LV01的开关状态反馈至PLC控制器的第三数字输入端口和PLC控制器的第四数字输入端口。
如图8所示,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入第六隔离器FY02的输入端;第六隔离器FY02的输出端与第一流量变送器FI0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流量变送器FI02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七模拟输入端口、 PLC控制器的第十数字输入端口以及PLC控制器的第十一数字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8所示,根据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PLC 控制器的第一模拟输出端口通过第八隔离器FY02b控制气动调节阀FV02;气动调节阀FV02的开关状态信号通过第八隔离器FY02b输入到PLC控制器的第八模拟输入端口。
如图7所示,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入第七隔离器FY01的输入端;第七隔离器FY01的输出端与第二流量变送器FI01的输入端连接;第二流量变送器FI01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第六模拟输入端口、 PLC控制器的第五数字输入端口以及PLC控制器的第六数字输入端口连接。
如图8所示,第一流量显示仪FSLL04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至PLC控制器的第十二数字输入端口;根据第一流量显示仪FSLL04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 PLC控制器的第五数字输出端口、PLC控制器的第六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第五中间继电器KA05、第六中间继电器KA06控制第一泵体P-002;第一泵体 P-002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PLC控制器的第三数字输入端口和PLC 控制器的第四数字输入端口。
如图7所示,第二流量显示仪FSLL03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至PLC控制器的第七数字输入端口;根据第二流量显示仪FSLL03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 PLC控制器的第三数字输出端口、PLC控制器的第四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第三中间继电器KA03、第四中间继电器KA04控制第二泵体P-001;第二泵体 P-001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PLC控制器的第八数字输入端口和PLC 控制器的第九数字输入端口。
如图9所示,PLC控制器的第七数字输出端口、PLC控制器的第八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第七中间继电器KA07、第八中间继电器KA08控制电动球阀 CV03,电动球阀CV03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PLC控制器的第十五数字输入端口、PLC控制器的第十六数字输入端口。
如图9所示,PLC控制器的第九数字输出端口、PLC控制器的第十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第九中间继电器KA09、第十中间继电器KA10控制电动平行闸阀CV04,电动平行闸阀CV04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PLC控制器的第十七数字输入端口、PLC控制器的第十八数字输入端口。
通过学习继电器、隔离器、温度变送器、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LI02、流量变送器以及PLC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可深刻学习到这些元器件的租场结构和工作状态,在此基础上,可熟练对这些设备进行相关故障判别工作;并且在系统出现相关故障时,也更容易确定故障维修方向,从而能够快速排查;可培训这些元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模块200的工作原理和配线回路知识,在系统出现电气故障时,能够快速定位相关回路,并排查具体的接线限号,以便高效完成急修工作,保证系统的良好运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系统包含的阀门有闸阀、截止阀、止回阀、球阀、蝶阀、隔膜阀、压力安全阀、电动阀、气动调节阀FV02、气动阀、电磁阀11 个类型的阀门。这11种类型的阀门是电厂、化工厂最基础的11种阀门。本系统将这11类型的阀门合理有效的安装在这个试验系统中,对系统的运行、调节起到了关键作用。简单举例如下:
容器补水流程如下:第五截止阀HV-010打开,接入水源准备给罐体100 供水。首先通过气动截止阀LV01。气动截止阀LV01通过PLC控制器与第一液位计LIT02和第二液位计LITS01相连。在供水过程中,通过液位计监控罐体100水位。再通过液位计控制气动截止阀LV01的阀门开关,从而控制罐体 100内水位的高低。罐体100水位超出一定的水位值时,其内压力将增大,至 0.5MPa,第一压力安全阀PSV01自动打开,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水,保障罐体 100的安全。罐体100补水运行过程中,学员对气动阀、液位计、安全阀的运行状态有非常清晰的理解,假设出现安全阀动作,罐体100压力升高。即可判断气动阀、液位计、PLC控制器,三个设备必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仪控人员可以检测液位计是否出现液位故障,阀门检修人员判断阀门是否闭合不严或气动机构失灵,电气检修人员判断PLC控制系统是否出现故障。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系统流程即可调动机电仪三个专业人员的对各自专业的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学员的综合故障检修能力会得到极大提升。
循环模块500运行流程如下:电动球阀CV03打开,第一泵体P-002启动,水通过管道PW-100-005/PW-80-007/PW-80-004/PW-200-008回到储水罐中。当第一泵体P-002故障或电动球阀CV03故障时,可打开第一闸阀HV-001的阀门启动第二泵体P-001,通过第二泵体P-001完成水系统的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同样可以假设第一泵体P-002出现故障,流量不足,系统通过第一流量显示仪 FSLL04检测出来第一泵体P-002流量不足,正常系统流程的第二泵体P-001自动启动,协助第一泵体P-002完成系统正常运行。在系统中的任意一设备出现故障均会对整个系统产生相关连锁反应,通过故障类型分析故障所在位置,学员通过对故障逐个排除,最终确定设备的故障所在,对学员的故障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提高是单个设备检修培训不能达到的高度。同时设备的检修后故障是否消除通过系统的正常运行会的到很好的验证。这也是单个设备培训所不能得到的结果。
仪控设备主要包含:
1、第二压力显示仪PI01:辅泵进口管道压力表,技术参数:0~1.6MPa,功能:用以显示辅泵进口管道就地压力值显示;
2、第一压力显示仪PI03:主泵进口管道压力表,技术参数:0~1.6MPa,功能:用以显示主泵进口管道就地压力值显示;
3、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2:辅泵出口管道压力远传显示(压力变送器)、技术参数:0~1.6MPa,4~20mA+HART、功能:用以远传显示辅泵回路管道压力值至PLC控制柜;
4、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4:主泵出口管道压力远传显示(压力变送器)、技术参数:0~1.6MPa,4~20mA+HART、功能:用以远传显示主泵回路管道压力值至PLC控制柜;
5、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TT02:辅泵出口管道温度远传显示(温度变送器)、技术参数:0-50℃,4~20mA信号,功能:实现辅泵管道回路温度,将温度信号远传至PLC控制柜;
6、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TT04:主泵出口管道温度远传显示(温度变送器)、技术参数:0-50℃,4~20mA信号,功能:实现主泵管道回路温度,将温度信号远传至PLC控制柜;
7、第二液位计LITS01:水罐液位就地显示(液位开关)、技术参数:0-2000m, H:1624mm,L:824mm,功能:当水罐液位达到1624mm触发液位高逻辑信号,关闭气动截止阀LV01的阀门(进水源进水阀);当水罐液位低于824mm触发液位低逻辑信号,将自动打开气动截止阀LV01的阀门(进水源进水阀);
8、第一液位计LIT02:水罐液位就地/远传显示(磁翻板液位计)、技术参数:0-2000m,4~20mA+HART信号,功能:就地通过磁翻板显示就地水罐内水位,并实时远传至PLC控制柜显示实时液位反馈;
9、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2:主泵出口管道流量远传显示(流量变送器)、技术参数:4~20mA+HART信号、0-50m3/h,功能:实时显示主泵出口管道内流量至PLC控制柜,实时显示管道内流量,并联锁控制气动调节阀FV02流量开度;
10、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FIT01:辅泵出口管道流量远传显示(流量变送器)、技术参数:4~20mA+HART信号、0-25m3/h,功能:实时显示主泵出口管道内流量至PLC控制柜,实时显示管道内流量;
11、第二流量显示仪FSLL03:辅泵出口管道流量开关、技术参数:L: 7.5m3/h,功能:当第二泵体P-001出口管道内流量低于7.5m3/h时,联锁逻辑信号停运第二泵体P-001;
12、第一流量显示仪FSLL04:主泵出口管道流量开关、技术参数:L: 15m3/h,功能:当第一泵体P-002出口管道内流量低于15m3/h时,联锁逻辑信号停运第一泵体P-002;
13、气动调节阀FV02:主泵与辅泵出口管道间的流量气动调节阀FV02(带附件调节附件),功能:用以调节管道流量。
电气方面主要包含:
1、配电模块700:配电柜电源进线电压为AC380V,出线电压为AC220V (为PLC控制器、仪表电源)/380V(泵电机、阀门电源),其内部主要电气元件有:断路器(型号:G65N D403P,整定值:Ln=40A)2个,断路器(型号:G65N D25 3P,整定值:Ln=20A)2个,断路器(型号:G65N D16 3P,整定值:Ln=16A)2个,断路器(型号:G65N D10 2P,整定值:Ln=10A)2 个,接触器(型号:LC1-D32C,额定电流:32A)2个,接触器(型号:LC1-D18C,额定电流:18A)1个,接触器(型号:LC1-D09C,额定电流:9A)2个,热继电器(型号:LRD-35C,发热电流In:30~38A)2个,热继电器(型号:LRD-21C,发热电流In:12~18A)1个,热继电器(型号:LRD-07C,发热电流In:1.6~2.5A) 2个,进线电缆:YJV-0.6/1KV 5*16,主要功能及特点:为下游负荷提供电源,元器件选型及结构与核电站配电柜基本一致;通过对配电盘的检修,能实现回路检查、配电盘清扫、电气元件故障排查、电缆端接布线等培训内容;
2、第二泵体P-001,功率:7.5KW,计算电流:14.2A,选用电缆:YJV-0.6/1KV 5*4,主要功能及特点:为泵提供原动力,模拟核电站380V异步电机工况;通过对电机的检修,能实现电机年检、解体、更换等培训内容;
3、第一泵体P-002,功率:15KW,计算电流:28.5A,选用电缆:YJV-0.6/1KV 5*6,主要功能及特点:为泵提供原动力,模拟核电站380V异步电机工况;通过对电机的检修,能实现电机年检、解体、更换、试验等培训内容;
4、电动球阀CV03,功率:1KW,计算电流:1.9A,选用电缆:YJV-0.6/1KV 5*2.5,主要功能及特点:用于流体的控制与调节,模拟核电站电动球阀工况;通过对电动阀的检修,能实现电动阀年检、解体、更换、调试等培训内容;
5、电动平行闸阀CV04,功率:1KW,计算电流:1.9A,选用电缆: YJV-0.6/1KV 5*2.5,主要功能及特点:用于流体的控制与调节,模拟核电站电动闸阀工况;通过对电动阀的检修,能实现电动阀年检、解体、更换、调试等培训内容;
14、PLC控制器,功率:5KW,计算电流:9.5A,主要功能及特点:实现系统电动阀、电机自动远程操作,系统内阀门状态远程显示,仪控设备集成显示,所有功能面板触控操作(具体逻辑图见附件图3);如:第二液位计LITS01:水罐液位就地显示(液位开关)、技术参数:0-2000m,H:1624mm,L:824mm,功能:当水罐液位达到1624mm触发液位高逻辑信号将高逻辑信号反馈至PLC 控制器,通过PLC中数据交互关闭气动截止阀LV01的阀门(进水源进水阀);当水罐液位低于824mm触发液位低逻辑信号将低逻辑信号反馈至PLC,通过 PLC中数据交互将自动打开气动截止阀LV01的阀门(进水源进水阀)。
通过对PLC控制器的检修,能实现PLC控制器的故障诊断、调试、逻辑编程等培训内容。
本公开通过机械、电气、仪控各个设备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罐体100、供水模块400、循环模块500以及压力泄放模块600相互联动。可以完整的模拟现场管道回路运行工况,各类泵故障、阀门缺陷、电仪仪控校验、电仪设备联动反馈培训等均可在系统中完成。系统仪控逻辑信号检修技能提升,针对电厂自动化设备的普及,逻辑类的设备趋于智能化方式,针对逻辑类中常见的PLC 故障,本系统涵盖PLC控制器,能模拟PLC故障,并通过培训,解决PLC与逻辑设备的故障缺陷,提升处理故障能力。
当主泵或者辅泵压力过高,或者第一压力安全阀PSV01出现故障,储水罐压力过高,则第二压力安全阀PSV02和第三压力安全阀PSV03自动弹出,通过排水管道将水排出,降低储水罐及管道压力,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电气:借助配电模块700为泵体电机、电动头提供的供电回路,能真实模拟电站泵电机与电动头的工作场景,不同于常规的离线培训,此系统能模拟电机与电动头从实施隔离安措,到离线检修,再到修后试验这一完整的检修过程,能更完整、系统、全面的提供电机、电动头的检修过程及检修知识,除此之外,由于存在独立供电系统,还能通过配电盘及其内部元器件、PLC控制器等对泵、电动阀门的控制原理及回路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讲解,能人为制造如盘柜内部接线松动、设备内部接线错误、热继电器整定值设置错误、PLC参数设置错误等系统故障来进行故障诊断培训,提高员工电气回路故障的排查能力。
单体回路对仪控方面的价值:
第一、单体设备调试功能:通过就地压力表,可以观察试验回路管道内介质的实时压力,可在压力表表盘上直接读出压力数值;通过压力变送器将就地试验回路管道内介质的压力传递至PLC柜体上对应的ID表数值,可以直观的显示压力值;通过温度变送器可以将就地试验回路管道内介质的温度远传至 PLC柜体上对应的ID数显仪,可以直观的观察管道内介质的实时温度;罐体100液位开关、流量开关等逻辑类仪表,功能可以通过设定的定值实现逻辑交互关系,并相应的连锁阀门、泵启停功能;
第二、故障现象模拟实现培训功能:针对电厂常见故障,可以模拟单体设备的故障现象,通过对模拟故障现象的消除启到一定的培训价值。如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4显示异常故障,可以通到对就地变送器零点或量程进行调乱,通过就地压力表可以观察试验回路内管道压力,可判断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 PIT04故障,通过对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PIT04故障修复达到培训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培训电厂待上岗检修人员以提升检修技能水平,所述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包括:
设置有多个开口的罐体;
控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以及显示检测数据以输出对应控制信号;
液位检测模块,与所述罐体的液位开口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内的液位以输出液位检测数据至所述控制模块;
供水模块,与所述罐体的供水开口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接入水源,且根据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液位控制信号供水至所述罐体;
循环模块,与所述罐体的出水开口、所述罐体的回水开口以及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循环模块的水流量并输出流量检测数据至所述控制模块,以根据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流量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循环模块的工作状态;
压力泄放模块,与所述罐体的泄压开口和所述循环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罐体和所述循环模块的内部压力以自动进行水排放;
配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所述供水模块以及所述循环模块连接,用于接入三相交流电以配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第四截止阀、第一液位计以及第二液位计;
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的第一液位开口连接;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上口连接;所述第二液位计的下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的第四液位开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的第二液位开口连接;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液位计的上口连接;所述第一液位计的下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的第三液位开口连接;所述第一液位开口、所述第二液位开口、所述第三液位开口以及所述第四液位开口从上至下依次位于所述罐体的一侧面;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液位计的电接点和所述第二液位计的电接点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模块包括第五截止阀、第六截止阀、第一法兰以及气动截止阀;
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一端用于接入水源;所述第五截止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六截止阀的第一端和所述气动截止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气动截止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六截止阀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法兰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法兰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的第四液位开口连接;
所述气动截止阀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配电模块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循环单元、第二循环单元以及用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和所述第二循环单元之间的切换单元;
所述罐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循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罐体的回水口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循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切换单元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和所述第二循环单元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所述第二循环单元以及所述切换单元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包括第二法兰、第三法兰、电动球阀、第一压力显示仪、第一球阀、第一泵体、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第一止回阀、蝶阀、第一流量显示仪、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第一温度显示仪以及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
所述罐体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法兰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法兰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电动球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动球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球阀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显示仪安装于所述电动球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安装于所述第一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上;所述第一止回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蝶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蝶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显示仪安装于所述蝶阀的输出端;所述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法兰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法兰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罐体的回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温度显示仪以及所述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出端的管道上,用于所述第一循环单元的管道内的温度监测;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动球阀、所述第一泵体、第一流量显示仪、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以及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电连接;所述配电模块与所述第一泵体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单元包括第一闸阀、第七截止阀、第二压力显示仪、第二泵体、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第二止回阀、第二球阀、第二流量显示仪、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第二温度显示仪以及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
所述第二法兰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闸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闸阀的第二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七截止阀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显示仪安装于所述第一闸阀的第二端的管道上;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止回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安装于所述第二泵体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止回阀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用于管道压力检测并远传显示;所述第二止回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球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球阀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流量显示仪安装于所述第二球阀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入端之间的管道,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循环回路的管道内部的流量;所述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法兰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显示仪以及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安装于所述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出端的管道上,用于监测所述第二循环回路的管道内部的温度;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泵体、第二流量显示仪、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以及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电连接;所述配电模块与所述第二泵体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单元包括电动平行闸阀、气动调节阀以及第三止回阀;
所述第三止回阀的第一端的管道与所述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入端的管道连接;所述第三止回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动平行闸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动平行闸阀的第二端与所述气动调节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气动调节阀的第二端的管道与所述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的输入端的管道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动平行闸阀和所述气动调节阀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泄放模块包括第四法兰、第一压力安全阀、安装于所述第二循环回路的管道上的第二压力安全阀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循环回路的管道上的第三压力安全阀;
所述罐体的泄压开口与所述第四法兰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法兰的第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压力安全阀的输入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压力安全阀的泄放开口、所述第二压力安全阀的泄放开口以及所述第三压力安全阀的泄放开口均接入同一排水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模块包括第一总断路器、第一断路器、第二断路器、第三断路器、第四断路器、第五断路器、第六断路器、第七断路器、第八断路器、第九断路器、第十断路器、第十一断路器、第十二断路器、第十三断路器、第十四断路器、第十五断路器、第十六断路器、第十七断路器、第十八断路器以及交直流转换模块;
所述三相交流电的一单相电与所述第一总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总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四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五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六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七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八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九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断路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十一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一断路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十二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三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四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五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六断路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十七断路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十八断路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交直流转换模块用于将交流220V电转换为直流24V电。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修技能培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中间继电器、第二中间继电器、第三中间继电器、第四中间继电器、第五中间继电器、第六中间继电器、第七中间继电器、第八中间继电器、第九中间继电器、第十中间继电器、第一隔离器、第二隔离器、第三隔离器、第四隔离器、第五隔离器、第六隔离器、第七隔离器、第八隔离器、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一压力变送器、第二压力变送器、液位变送器、第一流量变送器、第二流量变送器以及PLC控制器;
所述第一温度远传显示仪输出的温度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一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一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一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温度远传显示仪输出的温度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二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二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压力远传显示仪输出的压力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三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三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三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远传显示仪输出的压力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四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四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压力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四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液位计输出的液位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五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五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液位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液位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五模拟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液位计的两组电接点信号分别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一数字输入端口和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二数字输入端口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液位计的两组电接点信号,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一数字输出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二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控制所述气动截止阀的电磁线圈,并将所述气动截止阀的开关状态反馈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三数字输入端口和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四数字输入端口;
所述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六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六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流量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七模拟输入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数字输入端口以及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一数字输入端口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流量远传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一模拟输出端口通过所述第八隔离器控制所述气动调节阀;所述气动调节阀的开关状态信号通过所述第八隔离器输入到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八模拟输入端口;
所述第二流量远传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入所述第七隔离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七隔离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流量变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六模拟输入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五数字输入端口以及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六数字输入端口连接;
所述第一流量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二数字输入端口;根据所述第一流量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五数字输出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六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五中间继电器、所述第六中间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一泵体;所述第一泵体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三数字输入端口和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四数字输入端口;
所述第二流量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送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七数字输入端口;根据所述第二流量显示仪输出的流量检测数据,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三数字输出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四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控制所述第二泵体;所述第二泵体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八数字输入端口和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九数字输入端口;
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七数字输出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八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七中间继电器、所述第八中间继电器控制所述电动球阀,所述电动球阀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五数字输入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六数字输入端口;
所述PLC控制器的第九数字输出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数字输出端口分别通过所述第九中间继电器、所述第十中间继电器控制所述电动平行闸阀,所述电动平行闸阀的两组运行状态信号分别反馈至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七数字输入端口、所述PLC控制器的第十八数字输入端口。
CN201921179730.7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Active CN211403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9730.7U CN211403667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9730.7U CN211403667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403667U true CN21140366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09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9730.7U Active CN211403667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4036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2549A (zh) * 2021-03-09 2021-06-18 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供水系统分析模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2549A (zh) * 2021-03-09 2021-06-18 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水泵供水系统分析模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35089B (zh) 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安装实训系统及其方法
CN106023710B (zh) 一种核电厂防人因失误训练的综合管路和人因训练系统
CN211403667U (zh)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CN211737353U (zh) 基于故障诊断的水电站球阀及油压装置智能控制电气系统
CN204705552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气压疲劳试验装置
CN112309193A (zh) 一种检修技能培训系统
CN101350150A (zh) 中央空调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CN202789855U (zh) 一种风机液压站性能检测系统
CN113345289A (zh) 一种用于水轮机调速器的实训装置及方法
CN103143538A (zh) 一种管路试压与脉冲清洗集成设备
CN105405341A (zh) 模拟工厂供电教学实验装置
CN101787969B (zh) 调速给水泵最小流量阀数控系统及其最小流量控制方法
CN215932890U (zh) 一种用于水轮机调速器的实训装置
CN110262369A (zh) 一种环吊直流驱动系统的模拟测试系统
CN214225287U (zh) 用于电气系统中电动阀的故障自动诊断系统
CN203759121U (zh) 一种电力变压器绕组直阻测试仪
CN206811109U (zh) 水质水量自动控制装置
CN112130519A (zh) 一种高温取样架自动监测排污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9193541U (zh) 一种液压站集中自动加油装置
CN208903464U (zh) 一种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实训装置
CN202325478U (zh) 一种钻井测斜仪器的测试装置
CN112379664A (zh) 一种用于电气系统中电动阀的故障自动诊断方法
CN212960910U (zh) 一种用于试验变压器的水循环控制装置
CN212061500U (zh) 一种阀系列实训系统装置
CN201486833U (zh) 调速给水泵最小流量阀数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