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91657U -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91657U
CN211391657U CN202020080515.8U CN202020080515U CN211391657U CN 211391657 U CN211391657 U CN 211391657U CN 202020080515 U CN202020080515 U CN 202020080515U CN 211391657 U CN211391657 U CN 211391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groove
controller
block
aerial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8051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宇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r Future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Jiangxi Air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afeng Huanyu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Jiangxi Yim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feng Huanyu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Jiangxi Yim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feng Huanyu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8051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91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91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91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包括支架和卡块,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支架靠近控制器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其中,滑槽的内部贯穿有丝杆,控制器靠近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控制器靠近卡槽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开口槽,卡块固定在滑块靠近卡槽的一侧,控制器的四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控制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该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飞行器无需使用时,拉动固定杆,使固定杆移出固定槽的内部,使第二连接杆能够通过旋转与第一连接杆相互垂直,减小飞行器的收纳体积,便于对飞行器进行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飞行器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在飞行器飞行时,需要采用3轴陀螺仪和3轴加速度传感器组成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通过主控IC,飞行器可实时计算出姿态变化并自动作出调整,对机身平衡智能调节。
目前的无人机飞行器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现有的无人机飞行器仍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对无人机飞行器的使用带来一定的不便。
现有的无人机飞行器在使用完成后,由于飞行器的螺旋叶片的安装杆较长,使得无人机飞行器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对飞行器进行收纳,不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无人机飞行器在使用完成后,由于飞行器的螺旋叶片的安装杆较长,使得无人机飞行器占用的空间较大,不便对飞行器进行收纳,不便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包括支架和卡块,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支架靠近控制器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块;滑槽的内部贯穿有丝杆,控制器靠近滑槽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控制器靠近卡槽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开口槽,卡块固定在滑块靠近卡槽的一侧,控制器的四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控制器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顶部连接有螺旋叶片;第一连接杆靠近第二连接杆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第二连接杆靠近第一连接杆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槽,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杆槽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固定杆固定有弹簧挡板,弹簧挡板到第一固定块之间的固定杆上套有弹簧。
优选的,丝杆贯穿滑块的内部,且丝杆上共设置有两段外螺纹,并且丝杆的两段外螺纹分别位于两侧滑槽的内部,而且丝杆两段外螺纹的纹路相反。
优选的,卡槽与开口槽相连通,且卡槽与卡块为T形,并且开口槽的开口尺寸大于卡块的外部尺寸,而且卡槽与卡块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固定杆为圆柱体,且固定杆的外径与固定槽的内径相吻合。
优选的,弹簧挡板通过弹簧与第一固定块构成弹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有益效果1.该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飞行器无需使用时,拉动固定杆,使固定杆移出固定槽的内部,使第二连接杆能够通过旋转与第一连接杆相互垂直,减小飞行器的收纳体积,便于对飞行器进行收纳。
有益效果2.该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拉动固定杆,固定杆带动弹簧挡板向第一固定块移动,弹簧压缩,避免固定杆对第二连接杆的展开造成阻碍,使第二连接杆展开后,松开固定杆,弹簧通过弹簧挡板带动固定杆进入固定槽的内部,通过弹簧避免固定杆轻易移出固定槽的内部,通过固定杆便于对第二连接杆的展开状态进行固定。
有益效果3.该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需要将控制器安装在支架上时,使控制器移动到支架的顶部,使卡块进入开口槽的内部,之后通过丝杆带动两侧卡块从开口槽进入卡槽的内部,通过卡槽与卡块构成的卡合结构,便于将控制器固定在支架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控制器;3、滑槽;4、滑块;5、丝杆;6、卡槽;7、开口槽;8、卡块;9、第一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1、电机;12、螺旋叶片;13、第一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5、固定杆槽;16、固定槽;17、固定杆;18、弹簧挡板;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包括支架1、控制器2、滑槽3、滑块4、丝杆5、卡槽6、开口槽7、卡块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电机11、螺旋叶片12、第一固定块13、第二固定块14、固定杆槽15、固定槽16、固定杆17、弹簧挡板18和弹簧19。
支架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2,支架1靠近控制器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滑块4,其中,滑槽3的内部贯穿有丝杆5,丝杆5贯穿滑块4的内部,且丝杆5上共设置有两段外螺纹,并且丝杆5的两段外螺纹分别位于两侧滑槽3的内部,而且丝杆5两段外螺纹的纹路相反,转动丝杆5,使丝杆5能够通过两侧外螺纹带动滑块4同时进行移动,便于使滑块4带动两侧卡块8同时进入或移出卡槽6的内部,控制器2靠近滑槽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6,卡槽6与开口槽7相连通,且卡槽6与卡块8为T形,并且开口槽7的开口尺寸大于卡块8的外部尺寸,而且卡槽6与卡块8构成卡合结构,需要将控制器2安装在支架1上时,使控制器2移动到支架1的顶部,使卡块8进入开口槽7的内部,之后通过丝杆5带动两侧卡块8从开口槽7进入卡槽6的内部,通过卡槽6与卡块8构成的卡合结构,便于将控制器2固定在支架1上,控制器2靠近卡槽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开口槽7,卡块8固定在滑块4靠近卡槽6的一侧,控制器2的四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远离控制器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顶部连接有螺旋叶片12。
第一连接杆9靠近第二连接杆10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第二连接杆10靠近第一连接杆9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3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槽15,第二固定块14靠近第一固定块1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6,固定杆槽15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17,固定杆17为圆柱体,且固定杆17的外径与固定槽16的内径相吻合,当第二连接杆10展开后,使固定杆17进入固定槽16的内部,通过固定杆17便于对第二连接杆10的展开状态进行固定,第一固定块13与第二固定块14之间的固定杆17固定有弹簧挡板18,弹簧挡板18通过弹簧19与第一固定块13构成弹性连接,需要展开第二连接杆10时,拉动固定杆17,固定杆17带动弹簧挡板18向第一固定块13移动,弹簧19压缩,避免固定杆17对第二连接杆10的展开造成阻碍,使第二连接杆10展开后,松开固定杆17,弹簧19通过弹簧挡板18带动固定杆17进入固定槽16的内部,通过弹簧19避免固定杆17轻易移出固定槽16的内部,弹簧挡板18到第一固定块13之间的固定杆17上套有弹簧19。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时,首先,需要将控制器2安装在支架1上时,使控制器2移动到支架1的顶部,使卡块8进入开口槽7的内部,之后通过丝杆5带动两侧卡块8从开口槽7进入卡槽6的内部,通过卡槽6与卡块8构成的卡合结构,将控制器2固定在支架1上,在飞行器无需使用时,拉动固定杆17,使固定杆17移出固定槽16的内部,使第二连接杆10能够通过旋转与第一连接杆9相互垂直,减小飞行器的收纳体积,便于对飞行器进行收纳,需要使用飞行器时,拉动固定杆17,固定杆17带动弹簧挡板18向第一固定块13移动,弹簧19压缩,避免固定杆17对第二连接杆10的展开造成阻碍,使第二连接杆10展开后,松开固定杆17,弹簧19通过弹簧挡板18带动固定杆17进入固定槽16的内部,通过弹簧19避免固定杆17轻易移出固定槽16的内部,通过固定杆17便于对第二连接杆10的展开状态进行固定,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包括支架(1)和卡块(8),其特征在于:支架(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2),支架(1)靠近控制器(2)的两侧开设有滑槽(3),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滑块(4);
滑槽(3)的内部贯穿有丝杆(5),控制器(2)靠近滑槽(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6),控制器(2)靠近卡槽(6)的一侧底部开设有开口槽(7),卡块(8)固定在滑块(4)靠近卡槽(6)的一侧,控制器(2)的四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9),第一连接杆(9)远离控制器(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远离第一连接杆(9)的一端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的顶部连接有螺旋叶片(12);
第一连接杆(9)靠近第二连接杆(10)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一固定块(13),第二连接杆(10)靠近第一连接杆(9)的一侧顶部固定有第二固定块(14),第一固定块(13)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槽(15),第二固定块(14)靠近第一固定块(13)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槽(16),固定杆槽(15)的内部贯穿有固定杆(17),第一固定块(13)与第二固定块(14)之间的固定杆(17)固定有弹簧挡板(18),弹簧挡板(18)到第一固定块(13)之间的固定杆(17)上套有弹簧(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丝杆(5)贯穿滑块(4)的内部,且丝杆(5)上共设置有两段外螺纹,并且丝杆(5)的两段外螺纹分别位于两侧滑槽(3)的内部,而且丝杆(5)两段外螺纹的纹路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卡槽(6)与开口槽(7)相连通,且卡槽(6)与卡块(8)为T形,并且开口槽(7)的开口尺寸大于卡块(8)的外部尺寸,而且卡槽(6)与卡块(8)构成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固定杆(17)为圆柱体,且固定杆(17)的外径与固定槽(16)的内径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弹簧挡板(18)通过弹簧(19)与第一固定块(13)构成弹性连接。
CN202020080515.8U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Active CN211391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515.8U CN211391657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80515.8U CN211391657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91657U true CN211391657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4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80515.8U Active CN211391657U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91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937522U (zh) 一种无人机云台及无人机
CN211391657U (zh)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CN206531624U (zh) 一种双向水平振动台
CN214698195U (zh) 一种减速陀螺仪发电用传动机构
CN212921965U (zh) 一种可控制无人机姿态的无人机
CN201105342Y (zh) 改进的弓锯结构
CN210259606U (zh) 一种方便伸缩的无人机储放装置
CN108341000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遮阳蓬
CN110567751B (zh) 一种用于铜矿石取样的推料装置
CN110154714B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遮阳板
CN204965247U (zh) 一种磁吸附操作把手
CN218378685U (zh) 一种可折叠收纳的显示器支架
CN209160033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安防无人机起飞用平台
CN218704585U (zh) 一种cvc管道收纳装置
CN209495122U (zh) 一种摄像设备折叠手持支架
CN219821776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分体式螺旋结构件
CN217874001U (zh) 一种单向传动式机械设备
CN203248043U (zh) 稳固式汽车窗帘转轴结构
CN110636206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速摄像机控制装置
CN213057507U (zh) 一种大载荷六旋翼消防无人机
CN215826977U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测绘数据采集装置
CN217384772U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路面岩芯取样装置
CN212360051U (zh) 一种用于风电增速箱高空作业零部件更换辅助装置
CN217893236U (zh) 一种适用于载重的无人机
CN217673261U (zh) 一种无人机多向取景吊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30096 floors 1-4, UAV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Center, No. 801, torch street,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air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Air future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Yang Yuchuan

Address before: 330000 room 201-210, 212, 213, 216, 217, Honggu Kaixuan commercial office complex and business VI, No. 1568, Honggu middle Avenue, Honggutan new area, Donghu District, Nanch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Yimou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Dafeng Huanyu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Yang Yuch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13

Address after: 330096 floors 1-4, UAV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Center, No. 801, torch street,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air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Air future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floors 1-4, UAV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Center, No. 801, torch street,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air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Air future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Yang Yuchuan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30096 floors 1-4, UAV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Center, No. 801, torch street,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xi Air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Air future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30096 floors 1-4, UAV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Center, No. 801, torch street, Nanchang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xi air futur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Air future UAV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