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8753U -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8753U
CN211388753U CN201921542213.1U CN201921542213U CN211388753U CN 211388753 U CN211388753 U CN 211388753U CN 201921542213 U CN201921542213 U CN 201921542213U CN 211388753 U CN211388753 U CN 211388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bbing
gear
quick
assembly
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4221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54221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8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8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87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快速抓取装置,包括手持部、线绳、机芯结构和抓取组件,线绳的一端与手持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机芯结构连接,抓取组件与机芯结构的两侧连接;当用户拿住所述手持部并抛出所述线绳时,所述线绳带动所述机芯结构运动至被抓取物,同时所述抓取组件开启,当所述抓取组件抓取到被抓取物后,收回所述线绳,所述抓取组件闭合,实现被抓取物的抓取。通过线绳、机芯结构和抓取组件的组合设置,当物体被抓取到后抓取组件闭合,通过线绳自动收回,实现物体的快速抓取,同时对于距离较远和不方便进入的空间也可实现物体的抓取。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抓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物体的搬运和抓取装置也得到广泛的使用,对于大型的物体通常使用机械手进行搬运,对于小型的物体则采用机械臂进行抓取,采用机械手对物体进行抓取效率较高,并且抓取的精度较高,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的场合也避免了人工操作受到伤害的可能。但对于普通家来说机械手的使用频率较少,操作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较少人会选择机械手来进行抓取,但对于缝隙较小或手部不便伸入的空间,例如沙发和床底等的物体需要搬开家具,物体较难取出;还有当物体所处的位置较高时很难直接拿到,需要借助外界的桌椅或者凳子进行拿取,操作相对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快速抓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抓取装置对处于缝隙较小空间时的物体不方便拿取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快速抓取装置,包括手持部、线绳、机芯结构和抓取组件,所述线绳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机芯结构连接,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机芯结构的两侧连接;
当用户拿住所述手持部并抛出所述线绳时,所述线绳带动所述机芯结构运动至被抓取物,同时所述抓取组件开启,当所述抓取组件抓取到被抓取物后,所述抓取组件闭合,收回所述线绳,实现被抓取物的抓取。
优选的,所述机芯结构包括壳体、固定架、驱动组件和偏心件,所述固定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偏心件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线绳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外围,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偏心件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偏心件可滑动设置;
所述偏心件为“C”字形结构,所述偏心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机芯结构两侧的抓取部。
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和发条组件,所述发条组件包括发条和中轴件,所述发条设于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中轴件穿过所述发条的内部设置,且所述中轴件的两端均与所述齿轮组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摆杆,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轴与所述住抓取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偏心件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摆杆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双联齿轮、导向齿轮和直齿轮,所述导向齿轮和所述直齿轮穿过中轴件设置,且所述导向齿轮位于所述直齿轮的外侧,所述导向齿轮和所述直齿轮均对称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双联齿轮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直齿轮和所述导向齿轮卡接;所述导向齿轮的外侧设有所述偏心件。
优选地,所述机芯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形成一空腔结构。
优选地,所述机芯结构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所述固定圈的两侧通过固定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圈的上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持部为环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抓取部的末端为锯齿状。
优选地,所述底座为磁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快速抓取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线绳、机芯结构和抓取组件的组合设置,当物体被抓取到后抓取组件闭合,通过线绳的自动收回,实现物体的快速抓取,同时对于距离较远和不方便进入的空间也可实现物体的抓取。
2.使用者使用快速抓取装置进行物体的抓取时,将线绳抛出,发条组件蓄力使得抓取到物体后线绳可以自动收回,同时发条组件带动齿轮组件联动,使位于齿轮组件外侧的偏心件随着齿轮组件一起运动,从而摆杆沿“C”字型偏心件的外侧滑动,实现抓取部的自动开启和闭合。底座可为金属材质或磁性材质,使用磁性材质时可用于对铁、钴、镍等材质的物体进行吸引以实现快速抓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快速抓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抓取部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抓取部闭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实施例中齿轮组件和偏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摆杆与偏心件的运动趋势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 手持部 2 线绳
3 机芯结构 31 壳体
311 突出部 32 固定架
33 驱动组件 331 齿轮组件
3311 双联齿轮 3312 导向齿轮
3313 直齿轮 332 发条组件
3321 发条 3322 中轴件
34 偏心件 341 第一端面
342 第二端面 35 底座
36 固定圈 361 固定杆
4 抓取组件 41 抓取部
42 弹性件 43 固定轴
44 摆杆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1、线绳2、机芯结构3和抓取组件4,所述线绳2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机芯结构3连接,所述抓取组件4与所述机芯结构3的两侧连接;
当用户拿住所述手持部1并抛出所述线绳2时,所述线绳2带动所述机芯结构3运动至被抓取物,同时所述抓取组件4开启,当所述抓取组件4抓取到被抓取物后,所述抓取组件4闭合,收回所述线绳2,实现被抓取物的抓取。
本实施例中,快速抓取装置主要用于对不同尺寸的物体进行抓取,缩短拿取物体的时间,并且对于缝隙较小或者不方便进入的空间抓取物体,例如掉落在沙发、床底、浅水沟或者位置较高的物体,使用者可以抛出拉绳将快速抓取装置甩出至需要被抓取物体的附近,当物体被抓取到后自动收缩拉绳,物体随装置一起运行,使用较为方便,该快速抓取装置还可作为玩具给用户进行使用,趣味性较高。快速抓取装置可为球形设置或者其他不同形状的设置。
手持部1主要是便于使用者的握持,可为不同的形状的设置,本实施例为上端为锯齿形的环状结构,使用者可将手持部1的环状结构套入至手指,进行线绳2的拉绳和收缩,线绳2可由尼龙和纤维等不同材质制成,机芯结构3主要用于快速抓取装置的自动收回,当用户拿住所述手持部1并抛出所述线绳2时,所述线绳2带动所述机芯结构3运动至被抓取物,同时所述抓取组件4开启,当所述抓取组件4抓取到被抓取物后,所述抓取组件4闭合后收回所述线绳2,实现被抓取物的抓取。所述壳体31的上端设有突出部311。由于手持部1可为硬性材质或者软性材质制成,当使用硬性材质时,线绳2在收缩状态下手持部1的底端会与壳体31接触,当使用的力较大时,手持部1对壳体31上端的冲击力较大,若未设置突出部311,壳体31将会由于频繁的冲击作用破损,影响快速抓取装置的正常使用。
具体的,所述机芯结构3包括壳体31、固定架32、驱动组件33和偏心件34,所述固定架32、所述驱动组件33和所述偏心件34均位于所述壳体31内部,所述线绳2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32的外围,所述驱动组件33与所述固定架32连接,所述偏心件34设于所述驱动组件33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4与所述偏心件34可滑动设置;所述偏心件34为“C”字形结构,且所述偏心件34包括第一端面341和第二端面342;所述抓取组件4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机芯结构3两侧的抓取部41。
抓取部41的数量可为2个或者多个。由于在收回的过程中机芯组件3需要与使用者相互接触,因此需要设置壳体31保护其内部的组件,防止组件由于冲击力的作用被损坏,线绳2绕着固定架32的外围设置,线绳2绕在固定架32上时装置处于收回状态,当装置向外抛出时围绕在固定架32上的线绳2放出,快速抓取装置可以在线绳2的长度范围内进行运动,在线绳2抛出时固定架32会同时运动,由于牵引作用驱动组件33会与固定架32一起运动,并且驱动组件33还可以提供装置自动收回的作用力,驱动组件33的外侧设有“C”字型的偏心件34,主要作用是与抓取组件4配合使用,当抓取部41处于闭合状态时抓取组件4位于偏心件34的内侧,由于偏心件34的运行轨迹与驱动组件33保持一致,当线绳2抛出时带动驱动组件33运动,此时偏心件34也同时运动,位于“C”字型偏心件34内侧的抓取组件4会从第一端面341处滑动至偏心件34的外围,随着偏心件34的运动抓取组件4将会继续沿偏心件34的外围滑动,抓取组件4从偏心件34外围的顶端滑动至最底端时实现抓取部41的慢慢开启,在抓取部41开启时进行物体的抓取,抓取完成后驱动组件33将自动收回,促使偏心件34再次运动,从而位于偏心件34外侧底端的抓取组件4将会继续滑动,当抓取组件4滑动至第二端面342处时,由于失去偏心件34的支撑,抓取组件4将会返回至偏心件34的内侧,实现抓取部41的闭合,抓取部41闭合后再收回线绳2,即完成对物体的快速抓取。
所述壳体31可为透明材质,透过壳体31可以观察到装置内部的部件运行状况,当部件运行出现故障时,可以在外界进行初步观察,判断哪些部件出现损坏或者卡住,提前准备好替换的部件,便于装置的维修和更换。壳体31也可为其余材质,适应不同场景的使用,例如使用不锈钢材质的壳体31延长快速抓取装置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4和图5所示,述驱动组件33包括齿轮组件331和发条组件332,所述发条组件332包括发条3321和中轴件3322,所述发条3321设于所述固定架32内部,所述中轴件3322穿过所述发条3321的内部设置,且所述中轴件3322的两端均与所述齿轮组件331连接。
驱动组件33由齿轮组件331和发条组件332共同组成,齿轮组件331驱动偏心件34的运动,实现抓取部41的开启和闭合,发条组件332实现驱动组件33自动收回的作用力,当线绳2向外抛出时,由于力的作用使位于其内部的固定架32共同运动,由于发条3321位于固定架32的内侧,因此也会实现与线绳2的同时运动,中轴件3322作为发条3321的旋转轴,使发条3321的旋转主线得以确定,当装置抓取到物体后,发条3321由于线绳2抛出时的蓄力作用将会自动旋转,此时会带动线绳2的收缩,实现装置的自动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组件4还包括固定轴43和摆杆44,所述固定轴43的两端与所述壳体31连接,所述摆杆44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轴43与所述住抓取部41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偏心件34可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42位于所述摆杆44的外侧。具体地,固定轴43使得抓取组件4可以与机芯结构3的壳体31实现固定,摆杆44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实现抓取部41的开启和闭合,驱动组件33的外侧设有“C”字型的偏心件34,主要作用是与摆杆44配合使用,当摆杆44位于偏心件34的内侧时,抓取部41处于闭合状态,摆杆44位于偏心件34外围的最底端时,抓取部41处于开启状态。在抛出线绳2时,摆杆44位于偏心件34的内侧,由于偏心件34的运行轨迹与驱动组件33保持一致,当线绳2抛出时驱动组件33和齿轮组件331一起旋转,此时偏心件34也同时旋转,当运行至第一端面341处时,位于偏心件34内侧的摆杆44将会从偏心件34内侧滑动至偏心件34的外围,摆杆44从偏心件34外围的顶端滑动至底端,实现了抓取部41的慢慢开启。由于发条组件332的蓄力会带动齿轮组件331继续旋转,从而位于齿轮组件331外侧的偏心件34同时旋转,促使摆杆44在“C”字型偏心件34的外围继续滑动,当摆杆44滑动至第二端面342处时,由于弹性件42的作用摆杆44再次回到偏心件34的内侧,实现抓取部41的闭合。抓取到物体后再收回线绳2,使驱动组件33与固定件32同时反向旋转,且偏心件34也一起反向旋转,促使摆杆44在“C”字型偏心件34的内围滑动。其中,摆杆44可为单向弹性材料或单向活动机构,弹性件42可为扭力弹簧等。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组件331包括双联齿轮3311、导向齿轮3312和直齿轮3313,所述导向齿轮3312和所述直齿轮3313穿过中轴件3322设置,且所述导向齿轮3312位于所述直齿轮3313的外侧,所述导向齿轮3312和所述直齿轮3313均对称设于所述固定架32的两侧,所述双联齿轮3311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直齿轮3313和所述导向齿轮3312卡接;所述导向齿轮3312的外侧设有所述偏心件34。
齿轮组件331包括位于直齿轮3313和导向齿轮3312,直齿轮3313和导向齿轮3312都与固定架32连接,与固定架32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而双联齿轮3311分别与直齿轮3313和导向齿轮3312卡接,与固定架32的运行趋势相反,当线绳2抛出时,在线绳2的牵引下固定件32和直齿轮3313会围绕中轴件3322顺时针旋转,带动双联齿轮3311逆时针转动,最终再带动导向齿轮3312顺时针转动,同时位于导向齿轮3312外侧的偏心件34会顺时针旋转,带动摆杆44绕偏心件34滑动,摆杆44位于偏心件34下端时,抓取部41处于开启状态,此时由于发条组件332的蓄力会带动齿轮组件331进行运动,偏心件34也同时运动,当摆杆44到达偏心件34的末尾时,摆杆44自行移动并卡在偏心件34的内侧,抓取部41处于闭合状态,爪子3在自身的扭力弹簧5作用下自动回收闭合。
具体地,所述机芯结构3还包括底座35,所述底座35与所述壳体31形成一空腔结构。可以理解,被抓取的物体抓取至快速抓取装置内部时,当抓取的物体较小时,容易在装置内部滚动较难取出,甚至会与组件卡住,影响快速抓取装置的正常使用;当抓取的物体较大时,由于抓取时的惯性作用,物体会向后产生力的作用,没有底座35时物体会砸向装置内部的组件,冲击力过大时甚至会造成组件损坏,降低快速抓取装置的使用寿命。底座35与壳体31形成的空腔结构可用于容纳被抓取的物体,方便拿取并且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机芯结构3还包括固定圈36,所述固定圈36位于所述固定架32的外侧,所述固定圈36的两侧通过固定杆361与所述底座35连接,所述固定圈36的上端与所述壳体31连接。固定圈36与底座35固定连接起到了进一步的限位作用,防止线绳2在拉伸和收缩的过程中脱离固定架32,同时也限定了机芯结构3各部件的运行区域,壳体31与底座35对于固定圈36的双重固定,防止固定圈36内的发条组件332在受到外力冲击的时候脱离原始位置。
具体地,所述手持部1为环状结构。环状结构的手持部1,手指可以套设于手持部1内,通过线绳2的拉伸和收缩实现物体的抓取,手持部1的也可为其他形式的设置,如软性材质制作成的方形或者圆形手持部1,以配合不同形状的快速抓取装置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部41的末端为锯齿状。锯齿状的抓取部41在对物体进行抓取时,抓取更为便捷,当被抓取的物质位于其他尺寸较小的其他杂物内部时,抓取到物体后可以过滤掉其他杂物,例如当物体位于沙子或者小颗粒杂质中时,抓取到物体后较为容易的从锯齿状缝隙中过滤掉砂质小颗粒杂质,得到需要抓取的物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35为磁性材质。磁性材质的底座35可以对铁、钴、镍的物体进行直接的吸附与抓取,抓取效率更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线绳、机芯结构和抓取组件,所述线绳的一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机芯结构连接,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机芯结构的两侧连接;
当用户拿住所述手持部并抛出所述线绳时,所述线绳带动所述机芯结构运动至被抓取物,同时所述抓取组件开启,当所述抓取组件抓取到被抓取物后,所述抓取组件闭合,收回所述线绳,实现被抓取物的抓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结构包括壳体、固定架、驱动组件和偏心件,所述固定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偏心件均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线绳可伸缩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架的外围,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偏心件设于所述驱动组件的一侧,所述抓取组件与所述偏心件可滑动设置;
所述偏心件为“C”字形结构,所述偏心件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抓取组件包括铰接设置在所述机芯结构两侧的抓取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组件和发条组件,所述发条组件包括发条和中轴件,所述发条设于所述固定架内部,所述中轴件穿过所述发条的内部设置,且所述中轴件的两端均与所述齿轮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还包括固定轴和摆杆,所述固定轴的两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摆杆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轴与所述抓取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偏心件可滑动连接,弹性件位于所述摆杆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双联齿轮、导向齿轮和直齿轮,所述导向齿轮和所述直齿轮穿过中轴件设置,且所述导向齿轮位于所述直齿轮的外侧,所述导向齿轮和所述直齿轮均对称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所述双联齿轮通过齿轮分别与所述直齿轮和所述导向齿轮卡接;
所述导向齿轮的外侧设有所述偏心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结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形成一空腔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结构还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外侧,所述固定圈的两侧通过固定杆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固定圈的上端与所述壳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为环状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的末端为锯齿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速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磁性材质。
CN201921542213.1U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Active CN211388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2213.1U CN211388753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42213.1U CN211388753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8753U true CN211388753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6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42213.1U Active CN211388753U (zh) 2019-09-17 2019-09-17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8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377A (zh) * 2021-01-04 2021-04-09 哈工大机器人(中山)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研究院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377A (zh) * 2021-01-04 2021-04-09 哈工大机器人(中山)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研究院 一种机械臂及洗头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88753U (zh)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CN110170601A (zh) 一种建筑用铁丝截断机
CN110720723B (zh) 一种不易损坏便于放置且美观的行李箱
CN110143491A (zh) 一种自动绕线机
CN112518704A (zh) 一种快速抓取装置
CN206590210U (zh) 一种电线打包用绕线设备
CN109199318A (zh) 一种眼科视力测试表
CN207911388U (zh) 一种内轴凸轮旋转传动的梳齿荔枝采摘器
CN113802275A (zh) 一种缝纫机织物张拉设备
CN108575307A (zh) 一种抓手切割式采摘装置
CN20871408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物料的食品生产加工用切割装置
CN208191346U (zh) 一种用于菠萝采摘的辅助采摘器
US2689699A (en) Kite string traveler
CN216411232U (zh) 一种手持式探伤仪
CN108934459B (zh) 一种苹果采摘工具
CN108393910B (zh) 一种自动化简易机械爪
US7063590B2 (en) Doll having adjustable length hair
CN219577851U (zh) 一种果实采摘设备
CN212444971U (zh) 一种机械装配用定位结构
CN214362072U (zh) 一种无纺布生产用便于更换线筒的清理装置
CN217777042U (zh) 一种管线包回拉机构
CN216569475U (zh) 乌绳扣成品储存装置
CN2246789Y (zh) 盒尺
CN219469151U (zh) 一种打卷机的打卷机构
CN216942728U (zh) 一种带有收线装置的充电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