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4343U -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84343U CN211384343U CN201921582882.1U CN201921582882U CN211384343U CN 211384343 U CN211384343 U CN 211384343U CN 201921582882 U CN201921582882 U CN 201921582882U CN 211384343 U CN211384343 U CN 2113843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ox body
- water bath
- partition plate
- sieve tube
-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粉尘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箱体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箱体的右上侧开设有出风口,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斗;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短隔板和长隔板,分隔板、短隔板和长隔板将箱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喷淋室、喷淋水浴室和脱水室;所述喷淋水浴室的内部设置上喷淋水浴腔和下喷淋水浴腔,每个喷淋水浴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二次精除尘的筛管组件和溢流盆。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次喷雾除尘和冲击水浴除尘相结合,除尘效率更高更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粉尘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背景技术
按照GB28664--2012国家标准《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2015年1月1日起钢渣烟气颗粒物排放限值为100mg/m3,目前仍有不少企业除尘设备未能达到国家标准;2018年环保部再次下发《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烟气颗粒物排放限值为10mg/m3。
现有技术中的水浴除尘器冲击过程中,喷头处容易形成大的气泡,且阻损大,大气泡中容易包裹粒度小的粉尘,使气液两相未充分接触,故对小颗粒粉尘捕集效率不高。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箱体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箱体的右上侧开设有出风口,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斗;所述箱体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短隔板和长隔板,分隔板、短隔板和长隔板将箱体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喷淋室、喷淋水浴室和脱水室;所述喷淋水浴室的内部设置上喷淋水浴腔和下喷淋水浴腔,每个喷淋水浴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二次精除尘的筛管组件和溢流盆,所述喷淋室通过分隔板上开设的两个风道与两个喷淋水浴腔连通;所述上喷淋水浴腔由箱体的顶部及四周、短隔板、筛管支撑架形成,所述下喷淋水浴腔由箱体的四周、短隔板、导流板、筛管支撑架形成;所述筛管组件安装在筛管支撑架上,筛管支撑架下部设置有溢流盆,溢流盆固定在矩形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位于喷淋室和喷淋水浴室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箱体的外侧还安装有分水器,所述喷嘴的进水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分水器连通,喷嘴的排水端伸入喷淋室或喷淋水浴室的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嘴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管组件上开设有小孔的部位比溢流盆上平面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管支撑架与箱体通过气密焊接而成,所述矩形管与箱体内壁焊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板水平倾斜,所述溢流盆底部为倾斜面,溢流盆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筛管组件由花板和若干均匀固定安装在花板底部的筛管组成,花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吊耳,筛管的下部侧壁上和底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筛管的底部还设置有堵板,堵板上也开设有若干小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水浴室通过短隔板和长隔板与箱体底壁形成的通道与脱水室的内部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斗和箱体上均设置有检修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水室的内部设置有多层脱水层,脱水层是由若干块倾斜设置的折流板横向排列而成,相邻两块折流板之间留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二次喷雾除尘和冲击水浴除尘相结合,除尘效率更高更稳定;
2、利用筛管组件代替冲击喷头,使水浴过程不易产生大的气泡,减少粉尘通过大气泡包裹逃逸的现象,而且小孔的总过流面积大于以往的冲击喷头,提高了对小颗粒粉尘捕集效率,适用于大风量情况下的湿式除尘;
3、冲击速度相对较低,减小设备的运行阻损。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的侧视图。
图3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中筛管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中筛管组件的俯视图。
图5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中筛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中筛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中溢流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排水斗、3-箱体、4-进风口、5-喷淋室、6-分隔板、7-喷淋水浴室、8-分水器、9-喷嘴、10-筛管支撑架、11-筛管组件、111-吊耳、112-花板、113-筛管、114-堵板、12-溢流盆、13-矩形管、14-出风口、15-短隔板、16-长隔板、17-导流板、18-折流板、19-脱水室、20-金属软管、21-检修门、22-风道、23-排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包括箱体3;所述箱体3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1,用于对箱体3进行支撑,箱体3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4,箱体3的右上侧开设有出风口14,含尘气体从进风口4通入箱体3的内部,经过处理后从出风口14排出;所述箱体3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斗2,用于污水的排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1主要由型钢、钢板组焊而成,所述排水斗2主要由钢板组焊而成,并利用型材加强,所述箱体3主要由钢板组焊而成,并利用型材加强;所述箱体3、进风口4、出风口14和排水斗2之间的焊缝为气密焊接;
所述箱体3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6、短隔板15和长隔板16,分隔板6、短隔板15和长隔板16将箱体3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喷淋室5、喷淋水浴室7和脱水室19;所述箱体3位于喷淋室5和喷淋水浴室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9,箱体3的外侧还安装有分水器8,所述喷嘴9的进水端通过金属软管20与分水器8连通,喷嘴9的排水端伸入喷淋室5或喷淋水浴室7的内部,分水器8通过金属软管20向喷嘴9提供除尘水,喷嘴9将除尘水通入喷淋室5或喷淋水浴室7的内部后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嘴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3上,集尘罩收集后的烟气(含尘气体)由进风口4通入喷淋室5的内部,烟气中的大颗粒与喷嘴9喷出的雾滴充分接触碰撞、凝聚、下落,最终由排水斗2的排出口排出;
根据风量大小的不同,所述喷淋水浴室7的内部分为若干喷淋水浴腔,每个喷淋水浴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二次精除尘的筛管组件11和溢流盆12,所述喷淋室5通过分隔板6上开设的若干风道22与若干喷淋水浴腔连通,风道22与喷淋水浴腔一一对应;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喷淋水浴腔设置有两个,包括上喷淋水浴腔和下喷淋水浴腔,经过粗除尘的烟气由喷淋室5右侧的分隔板6上的2个风道22分别进入喷淋水浴腔和下喷淋水浴腔中进行二次精除尘;
所述上喷淋水浴腔由箱体3的顶部及四周、短隔板15、筛管支撑架10形成,所述下喷淋水浴腔由箱体3的四周、短隔板15、导流板17、筛管支撑架10形成;所述筛管组件11安装在筛管支撑架10上,筛管支撑架10下部设置有溢流盆12,溢流盆12固定在矩形管13上;所述筛管组件11上开设有小孔的部位比溢流盆12上平面低,以保证水浴冲击力度,向溢流盆12的内部通入除尘水,气体及雾滴凝聚后小颗粒粉尘在风机负压的作用下,由筛管组件11的小孔(周周或底部)冲向溢流盆12的水中,依靠气流的冲击作用,造成气、液间激烈搅动,并在液面上形成大量的水花和小泡沫,雾滴凝聚后小颗粒粉尘在该过程中被除尘水吸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筛管支撑架10与箱体3通过气密焊接而成,所述矩形管13与箱体3内壁焊接;
所述导流板17与水平倾斜一定角度,有利于上喷淋水浴腔的溢流水的排出;所述溢流盆12底部为倾斜面,溢流盆12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23,便于排污;
所述筛管组件11由花板112和若干均匀固定安装在花板111底部的筛管113组成,花板1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吊耳111,筛管113的下部侧壁上和底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筛管113的底部还设置有堵板114,堵板114上也开设有若干小孔;
所述喷淋水浴室7通过短隔板和长隔板16与箱体3底壁形成的通道与脱水室19的内部连通,湿烟气经过脱水后从出风口14排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水斗2和箱体3上均设置有检修门21,便于检修维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脱水室19的内部设置有多层脱水层,脱水层是由若干块倾斜设置的折流板18横向排列而成,相邻两块折流板18之间留有间隙,湿烟气流动时撞击在折流板18上,液滴被折流板18截流,气体通过两折流板18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最终从出风口14流出除尘设备。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包括箱体(3);所述箱体(3)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若干立柱(1),箱体(3)的左侧开设有进风口(4),箱体(3)的右上侧开设有出风口(14),箱体(3)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的内部安装有分隔板(6)、短隔板(15)和长隔板(16),分隔板(6)、短隔板(15)和长隔板(16)将箱体(3)的内部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喷淋室(5)、喷淋水浴室(7)和脱水室(19);
所述喷淋水浴室(7)的内部设置上喷淋水浴腔和下喷淋水浴腔,每个喷淋水浴腔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二次精除尘的筛管组件(11)和溢流盆(12),所述喷淋室(5)通过分隔板(6)上开设的两个风道(22)与两个喷淋水浴腔连通;
所述上喷淋水浴腔由箱体(3)的顶部及四周、短隔板(15)、筛管支撑架(10)形成,所述下喷淋水浴腔由箱体(3)的四周、短隔板(15)、导流板(17)、筛管支撑架(10)形成;所述筛管组件(11)安装在筛管支撑架(10)上,筛管支撑架(10)下部设置有溢流盆(12),溢流盆(12)固定在矩形管(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3)位于喷淋室(5)和喷淋水浴室(7)的外侧均匀设置有若干喷嘴(9),箱体(3)的外侧还安装有分水器(8),所述喷嘴(9)的进水端通过金属软管(20)与分水器(8)连通,喷嘴(9)的排水端伸入喷淋室(5)或喷淋水浴室(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9)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箱体(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组件(11)上开设有小孔的部位比溢流盆(12)上平面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支撑架(10)与箱体(3)通过气密焊接而成,所述矩形管(13)与箱体(3)内壁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7)水平倾斜,所述溢流盆(12)底部为倾斜面,溢流盆(12)的底部开设有排污孔(2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管组件(11)由花板(112)和若干均匀固定安装在花板(112)底部的筛管(113)组成,花板(1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的吊耳(111),筛管(113)的下部侧壁上和底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小孔,筛管(113)的底部还设置有堵板(114),堵板(114)上也开设有若干小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水浴室(7)通过短隔板和长隔板(16)与箱体(3)底壁形成的通道与脱水室(19)的内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斗(2)和箱体(3)上均设置有检修门(2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室(19)的内部设置有多层脱水层,脱水层是由若干块倾斜设置的折流板(18)横向排列而成,相邻两块折流板(18)之间留有间隙。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2882.1U CN211384343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82882.1U CN211384343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84343U true CN211384343U (zh) | 2020-09-01 |
Family
ID=7221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82882.1U Active CN211384343U (zh) | 2019-09-23 | 2019-09-23 |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84343U (zh) |
-
2019
- 2019-09-23 CN CN201921582882.1U patent/CN2113843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213739B (zh) | 一种新型煤矿高效复合式湿式除尘器 | |
WO2009079828A1 (fr) | Dispositif de désulfurisation/dépoussiérage haute efficacité et à faible consommation d'énergie | |
CN204601900U (zh) | 一种湿式喷淋水浴除尘器 | |
CN208526172U (zh) | 一种卧式多级过滤湿式共振弦栅除尘装置 | |
CN211384343U (zh) |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 |
CN110681228A (zh) | 一种高效净化尘雾分离器 | |
CN114307456A (zh) | 一种可调节超低湿式除尘器 | |
CN201394405Y (zh) | 电袋复合式收尘器 | |
CN101574606A (zh) | 电袋复合式收尘器 | |
CN211659582U (zh) | 一种建筑工地用高效除尘设备 | |
CN212262819U (zh) | 一种含尘气体处理塔 | |
CN209792557U (zh) | 一种侧吸式连铸机切割排烟系统 | |
CN211863884U (zh) | 一种喷雾干燥机用气体净化系统 | |
CN209985147U (zh) | 一种建筑工地扬尘处理设备 | |
CN210699211U (zh) | 一种利用余热加热脉冲喷吹气的布袋除尘器 | |
CN211756299U (zh) | 一种全面水幕空气颗粒处理设备 | |
CN105964098A (zh) | 新式除尘器和新式除尘方法 | |
CN209771718U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除尘装置 | |
CN106582169A (zh) | 具有活性炭的喷溅除锈装置 | |
CN206613311U (zh) | 一种漆雾处理装置 | |
CN212701150U (zh) | 一种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处理的装置 | |
CN217490213U (zh) | 一种可调节超低湿式除尘器 | |
CN206121395U (zh) | 一种喷淋式除尘装置 | |
CN104863624B (zh) |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充填工艺的喷淋水浴除尘器 | |
CN218530317U (zh) | 一种施工用降尘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