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81102U -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81102U
CN211381102U CN201921635910.1U CN201921635910U CN211381102U CN 211381102 U CN211381102 U CN 211381102U CN 201921635910 U CN201921635910 U CN 201921635910U CN 211381102 U CN211381102 U CN 211381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cyclone
primary
dust collecting
d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3591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3591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81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81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81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s For Electric Vacuum Cleaners (AREA)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旋风过滤装置包括:壳体结构,开设有容置腔。一级除尘器,位于容置腔且与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一级除尘器包括导流套,旋风绕导流套的周向流动,导流套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部且限制旋风中的粗灰通过的一级出风孔;以及二级除尘器,包括套于导流套且一端抵接容置腔的腔底的集尘筒以及盖合于集尘筒另一端的导流盖,集尘筒具有供旋风中的细灰沉积的二级集尘腔,导流盖开设有连通二级集尘腔的二级进风孔,导流盖还开设有供旋风流出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出风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级过滤,将旋风中的灰尘逐级过滤,提高了旋风过滤装置的过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过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旋风过滤装置,多数采用过滤棉等细小间隙过滤法;或者采用结构简单和直接的旋风过滤装置。
但是,采用细小间隙过滤法,如果间隙过小,会导致气流压降低,牺牲了旋风过滤装置的吸力性能;如果间隙过大,则过滤效果不好。而采用简单的旋风过滤,也存在过滤效果差以及集尘腔体积小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过滤装置,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旋风过滤装置过滤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过滤装置,用于清洁和过滤旋风中的灰尘,包括:
壳体结构,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结构的表面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且供所述旋风流入所述容置腔的进风口;
一级除尘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所述一级除尘器包括导流套,所述旋风绕所述导流套的周向流动,以使所述旋风中的粗灰沿所述一级集尘腔的侧壁沉积,所述导流套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部且限制所述旋风中的粗灰通过的一级出风孔;以及
二级除尘器,包括套于所述导流套且一端抵接所述容置腔的腔底的集尘筒以及盖合于所述集尘筒另一端的导流盖,所述集尘筒具有供所述旋风中的细灰沉积的二级集尘腔,所述导流盖开设有连通所述二级集尘腔的二级进风孔,所述旋风从所述一级出风孔流出所述一级集尘腔并经所述二级进风孔流入所述二级集尘腔且所述旋风中的细灰沉积于所述二级集尘腔,所述导流盖还开设有供所述旋风流出所述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出风孔,所述二级出风孔与所述二级进风孔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一级集尘腔的一级分隔板,所述一级分隔板绕所述导流套呈弧形布置且两端均连接所述一级集尘腔的内壁,所述一级分隔板与所述一级集尘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外腔,所述导流套与所述一级分隔板之间形成一级集尘内腔,所述一级分隔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一级集尘内腔与所述一级集尘外腔的一级集尘窗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一级集尘内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一级集尘外腔内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一级分隔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一级集尘窗口的方向延伸布置且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形成过风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分隔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流套位于两所述一级分隔板之间且与两所述一级分隔板共同形成所述一级集尘内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出风孔的延伸路径呈弧形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出风孔开设有多个,各所述一级出风孔绕所述导流套的周向均匀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呈环形结构的裙板,所述裙板外套于所述导流套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一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裙板的环面呈锥面设置,且所述裙板的外板边靠近所述一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分隔套,所述二级分隔套的一端连接所述二级集尘腔的内壁,所述二级分隔套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二级集尘腔的腔底,所述二级分隔套的横截面面积从其一端往其另一端呈渐缩设置,所述二级分隔套的内腔形成二级集尘内腔,所述二级分隔套的外表面与所述集尘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二级集尘外腔,所述分隔套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二级集尘内腔与所述二级集尘外腔的二级集尘窗口,所述二级出风孔与所述二级进风孔均连通所述二级集尘内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集尘窗口开设有多个,各所述二级集尘窗口于所述二级分隔套上均匀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底座以及内罩盖,所述底座开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呈开口腔结构,所述内罩盖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罩盖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出风口,所述二级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旋风从所述二级集尘腔导出至外部空间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位于所述二级出风孔,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盖上开设有多个所述二级进风孔,各所述二级进风孔绕所述导风管均匀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级进风孔的孔壁设有引导所述旋风进入所述二级集尘腔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绕所述导风管的轴向呈螺旋面或平面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开口处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套并连接所述导流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内罩盖且罩盖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外罩盖以及位于所述内罩盖与所述外罩盖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U形结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内罩盖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导流槽的槽底,所述外罩盖开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且供所述旋风流出所述导流槽的出风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吸尘设备,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带有灰尘的旋风流入一级集尘腔后,绕导流套逆时针流动。旋风中的粗灰首先沉积在一级集尘腔。旋风通过一级出风孔流出一级集尘腔并经二级进风孔流入二级集尘腔,旋风中的细灰在惯性的作用下沉积于二级集尘腔。通过设置两级过滤,将旋风中的灰尘逐级过滤,即先主要过滤旋风中的粗灰,从而达到充分过滤旋风中灰尘的目的,提高了旋风过滤装置的过滤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风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旋风过滤装置的爆炸图;
图3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1的旋风过滤装置沿水平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旋风过滤装置沿水平方向的另一剖视图;
图6是图5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2的导流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图2的二级除尘器与壳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旋风过滤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图9的旋风过滤装置的二级除尘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11是图10的二级除尘器的爆炸图;
图12是图10的二级除尘器沿垂直导风管轴向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二级除尘器沿导风管轴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的关系如下所示:
100、旋风过滤装置;10、壳体结构;11、底座;12、内罩盖;13、外罩盖;111、进风口;141、导流槽;14、导流板;122、定位孔;30、二级除尘器;31、集尘筒;32、导流盖;33、导风管;321、二级进风孔;322、导流面;15、定位柱;20、一级除尘器;21、导流套;22、连接环;23、裙板;211、一级出风孔;112、容置腔;113、一级集尘内腔;114、一级集尘外腔;1141、楔形区间;311、二级集尘内腔;312、二级集尘外腔;115、一级集尘窗口;24、一级分隔板;25、挡板;34、二级分隔套;341、二级集尘窗口;1142、过风槽;323、二级出风孔;324、出风口;1411、出风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上”、“下”、“垂直”、“平行”、“底”、“角”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风过滤装置100以及具有其的吸尘设备。吸尘设备可以过滤清除地面上的灰尘、毛发以及食物碎屑等垃圾。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灰尘以旋风的形式被吸入旋风过滤装置100内,以过滤清除旋风中的灰尘。可以理解的是,灰尘包括粗灰和细灰,粗灰的颗粒直径大于细灰的颗粒直径。
旋风过滤装置100包括:壳体结构10、一级除尘器20以及二级除尘器30。壳体结构10由塑胶材料制成且开设有容置腔112,壳体结构10的表面还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12且供旋风流入容置腔112的进风口111。可选地,壳体结构10平铺设置于地面。一级除尘器20位于容置腔112内,且与容置腔112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一级除尘器20包括导流套21,旋风绕导流套21的周向流动,以使旋风中的粗灰沿一级集尘腔的侧壁沉积。可选地,从上往下看时,旋风于一级集尘腔内绕导流套21的周向逆时针流动,旋风中的粗灰在惯性的作用下沿导流套21和壳体结构10的内壁沉积于一级集尘腔内。导流套21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部且供旋风中的细灰通过的一级出风孔211。一级出风孔211连通一级集尘腔和导流套21的内部,旋风中的未沉积在一级集尘腔内的细灰穿过一级出风孔211,可以理解的是,粗灰不能通过一级出风孔211。二级除尘器30包括套于导流套21且一端抵接容置腔112的腔底的集尘筒31以及盖合于集尘筒31另一端的导流盖32。集尘筒31与导流套2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从一级出风孔211流出的旋风沿间隙向上流动。集尘筒31具有二级集尘腔,导流盖32开设有连通二级集尘腔的二级进风孔321,旋风从一级出风孔211流出一级集尘腔并经二级进风孔321向下流入二级集尘腔。导流盖32还开设有供旋风流出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出风孔323,二级出风孔323与二级进风孔321间隔设置。旋风中的细灰在惯性的作用下沿二级集尘腔的内壁沉积于二级集尘腔,而被清洁的旋风经二级出风孔323流出二级集尘腔。
带有灰尘的旋风流入一级集尘腔后,绕导流套21逆时针流动。旋风中的粗灰首先沉积在一级集尘腔。旋风通过一级出风孔211流出一级集尘腔并经二级进风孔321流入二级集尘腔,旋风中的细灰在惯性的作用下沉积于二级集尘腔。通过设置两级过滤,将旋风中的灰尘逐级过滤,即先主要过滤旋风中的粗灰,从而达到充分过滤旋风中灰尘的目的,提高了旋风过滤装置100的过滤性能。
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除尘器20还包括用于分隔一级集尘腔的一级分隔板24,一级分隔板24绕导流套21呈弧形布置且两端均连接一级集尘腔的内壁,一级分隔板24与一级集尘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外腔114,导流套21与一级分隔板24之间形成一级集尘内腔113,一级分隔板24的一端开设有连通一级集尘内腔113与一级集尘外腔114的一级集尘窗口115,进风口111连通一级集尘内腔113。旋风中的部分粗灰经一级集尘窗口115进入并沉积于一级集尘外腔114(如图5中方向c所示),沉积于一级集尘外腔114内的灰尘不易被旋风扰动,有助于灰尘的快速沉积和过滤。
可选地,一级集尘窗口115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孔和圆形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除尘器20还包括设置在一级集尘外腔114内的挡板25,挡板25的一端连接一级分隔板24,挡板25的另一端朝背离一级集尘窗口115的方向延伸布置且与容置腔112的侧壁之间形成过风槽1142。挡板25与一级分隔板24之间形成楔形区间1141,夹带灰尘的旋风通过过风槽1142,而灰尘沉积在楔形区间1141内,由于挡板25的阻隔作用,楔形区间1141内沉积的灰尘不易被旋风带动,而回流至一级集尘内腔113,提高了旋风过滤装置100的过滤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分隔板24设置有两个,导流套21位于两一级分隔板24之间且与两一级分隔板24共同形成一级集尘内腔113。两一级分隔板24分别分隔出两一级集尘外腔114,一级集尘内腔113位于两一级集尘外腔114之间。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出风孔211的延伸路径呈弧形设置。具体地,旋风于一级出风孔211内的流动方向与旋风于一级集尘腔内的流动方向相反。即旋风于一级集尘腔内绕导流套21逆时针流动时(如图5中方向a所示),旋风顺时针(如图5中方向b所示)流入一级出风孔211;或旋风于一级集尘腔内绕导流套21顺时针流动时,旋风逆时针流入一级出风孔211。这样旋风中的毛发等垃圾会阻挡在一级出风孔211的槽口处并附着于导流套21的侧表面,随着旋风的继续流动,一级出风孔211的槽口处的垃圾会重新带入旋风中并沉积在一级集尘腔内,从而提高了旋风过滤装置100的过滤性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出风孔211开设有多个,各一级出风孔211绕导流套21的周向均匀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级除尘器20还包括呈环形结构的裙板23,裙板23外套于导流套21的一端且靠近一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裙板23可以遮挡沉积在一级集尘腔或一级集尘内腔113的腔底的灰尘,避免旋风带动沉积在一级集尘腔的腔底上的灰尘。这样通过挡板25和裙板23的作用,颗粒直径比较大的垃圾分别被收集在楔形区间1141内和一级集尘内腔113的腔底。
在一个实施例中,裙板23的环面呈锥面设置,且裙板23的外板边靠近一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裙板23的内板边套接导流套21,裙板23的外板边相对内板边靠近一级集尘内腔113的腔底设置,使得裙板23的环表面呈锥面设置,这样不但可以遮挡旋风,还可以使沉积在裙板23环面上的灰尘,沿锥形环面掉落至一级集尘内腔113的腔底。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级除尘器30还包括用于分隔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分隔套34,二级分隔套34的一端连接二级集尘腔的内壁,二级分隔套34的另一端抵接二级集尘腔的腔底,二级分隔套34的横截面面积从其一端往其另一端呈渐缩设置,二级分隔套34的内腔形成二级集尘内腔311,二级分隔套34的外表面与集尘筒31的内壁之间形成二级集尘外腔312,二级分隔套34上还开设有连通二级集尘内腔311与二级集尘外腔312的二级集尘窗口341,二级出风孔323与二级进风孔321均连通二级集尘内腔311。流入二级集尘内腔311的旋风,由于惯性的作用,旋风中的一部分细灰沿二级分隔套34的内壁沉积于二级集尘内腔311;旋风中的另一部分细灰通过二级集尘窗口341进入二级集尘外腔312中,并沉积在二级集尘外腔312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级集尘窗口341开设有多个,各二级集尘窗口341于二级分隔套34上均匀分布。多个二级集尘窗口341提高了灰尘于二级集尘外腔312内的沉积效率。
可选地,二级集尘窗口341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孔和圆形孔。
可选地,请参阅图13,二级集尘窗口靠近二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即二级分隔套的下端与二级集尘腔的腔底呈预设距离设置,即二级集尘内腔与二级集尘外腔于分隔套的下端处连通,二级集尘内腔的气流可以从分隔套的下端流入二级集尘外腔,进一步提高集尘效率,结构简洁且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包括底座11以及内罩盖12,容置腔112开设于底座11上且容置腔112呈开口结构,内罩盖12盖于容置腔112的开口处。内罩盖12可拆卸地连接底座11,方便旋风过滤装置100的拆卸。
请参阅图7至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内罩盖12开设有连通容置腔112的出风口324,二级除尘器30还包括用于将旋风从二级集尘腔导出至外部空间的导风管33,导风管33的一端位于二级出风孔323,导风管33的另一端位于出风口324。通过导风管33,二级集尘腔内被过滤的旋风能迅速流出至外部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级进风孔321的孔壁设有引导旋风进入二级集尘腔的导流面322,导流面322绕导风管33的轴向呈螺旋面设置。具体地,导流面322可以呈左螺旋或右螺旋设置,从而旋风在导流面322的引导下,沿导流面322的切向流入二级集尘内腔311,并在二级集尘腔内腔311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流动,从而使旋风中的细灰在惯性作用下沉积于二级集尘内腔311。
可选地,请参阅图7至图8,各导流面均呈左旋螺面设置,即从而从二级进风孔流入二级集尘内腔的气流在二级集尘内腔以逆时针流动。
可选地,请参阅图9至图11,导流面均呈右旋螺面设置,从而从二级进风孔流入二级集尘内腔的气流在二级集尘内腔以顺时针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导流面322也可以是呈平面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导流盖32上开设有多个二级进风孔321,各二级进风孔321绕导风管33均匀布置。多个二级进风孔321可以使旋风迅速流入二级集尘腔,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及除尘器还包括设置于容置腔112开口处的连接环22,连接环22外套并连接导流套21。通过连接环22可以将导流套21定位于容置腔112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还包括一端连接连接环22且位于连接环22与内罩盖12之间的定位柱15,内罩盖12对应定位柱15的位置开设有定位孔122,定位柱15的另一端位于定位孔122。可选地,定位柱15设置有三根,同样地,定位孔122也开设有三个。三个定位柱15分别与三个定位孔122固定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结构10还包括连接内罩盖12且罩盖于出风口324处的外罩盖13以及位于内罩盖12与外罩盖13之间的导流板14,导流板14呈U形结构,导流板14与内罩盖12之间形成导流槽141,出风口324位于导流槽141的槽底,旋风从出风口324流出二级集尘腔并流入导流槽141,外罩盖13开设有连通导流槽141且供旋风流出导流槽141的出风通孔141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旋风过滤装置,用于清洁和过滤旋风中的灰尘,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过滤装置包括:
壳体结构,开设有容置腔,所述壳体结构的表面还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且供所述旋风流入所述容置腔的进风口;
一级除尘器,位于所述容置腔且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所述一级除尘器包括导流套,所述旋风绕所述导流套的周向流动,以使所述旋风中的粗灰沿所述一级集尘腔的侧壁沉积,所述导流套的侧表面开设有连通其内部且限制所述旋风中的粗灰通过的一级出风孔;以及
二级除尘器,包括套于所述导流套且一端抵接所述容置腔的腔底的集尘筒以及盖合于所述集尘筒另一端的导流盖,所述集尘筒具有供所述旋风中的细灰沉积的二级集尘腔,所述导流盖开设有连通所述二级集尘腔的二级进风孔,所述旋风从所述一级出风孔流出所述一级集尘腔并经所述二级进风孔流入所述二级集尘腔且所述旋风中的细灰沉积于所述二级集尘腔,所述导流盖还开设有供所述旋风流出所述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出风孔,所述二级出风孔与所述二级进风孔间隔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一级集尘腔的一级分隔板,所述一级分隔板绕所述导流套呈弧形布置且两端均连接所述一级集尘腔的内壁,所述一级分隔板与所述一级集尘腔的内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外腔,所述导流套与所述一级分隔板之间形成一级集尘内腔,所述一级分隔板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一级集尘内腔与所述一级集尘外腔的一级集尘窗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一级集尘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一级集尘外腔内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一级分隔板,所述挡板的另一端朝背离所述一级集尘窗口的方向延伸布置且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之间形成过风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分隔板设置有两个,所述导流套位于两所述一级分隔板之间且与两所述一级分隔板共同形成所述一级集尘内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出风孔的延伸路径呈弧形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出风孔开设有多个,各所述一级出风孔绕所述导流套的周向均匀布置。
7.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呈环形结构的裙板,所述裙板外套于所述导流套的一端且靠近所述一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裙板的环面呈锥面设置,且所述裙板的外板边靠近所述一级集尘腔的腔底设置。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分隔所述二级集尘腔的二级分隔套,所述二级分隔套的一端连接所述二级集尘腔的内壁,所述二级分隔套的另一端抵接所述二级集尘腔的腔底,所述二级分隔套的横截面面积从其一端往其另一端呈渐缩设置,所述二级分隔套的内腔形成二级集尘内腔,所述二级分隔套的外表面与所述集尘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二级集尘外腔,所述分隔套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二级集尘内腔与所述二级集尘外腔的二级集尘窗口,所述二级出风孔与所述二级进风孔均连通所述二级集尘内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集尘窗口开设有多个,各所述二级集尘窗口于所述二级分隔套上均匀分布。
11.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包括底座以及内罩盖,所述底座开设有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呈开口腔结构,所述内罩盖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罩盖开设有连通所述容置腔的出风口,所述二级除尘器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旋风从所述二级集尘腔导出至外部空间的导风管,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位于所述二级出风孔,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出风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盖上开设有多个所述二级进风孔,各所述二级进风孔绕所述导风管均匀布置。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进风孔的孔壁设有引导所述旋风进入所述二级集尘腔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绕所述导风管的轴向呈螺旋面或平面设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除尘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开口处的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套并连接所述导流套。
16.如权利要求12-14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结构还包括连接所述内罩盖且罩盖于所述出风口处的外罩盖以及位于所述内罩盖与所述外罩盖之间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U形结构,所述导流板与所述内罩盖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导流槽的槽底,所述外罩盖开设有连通所述导流槽且供所述旋风流出所述导流槽的出风通孔。
17.一种吸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旋风过滤装置。
CN201921635910.1U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Active CN211381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910.1U CN211381102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35910.1U CN211381102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81102U true CN211381102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1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35910.1U Active CN211381102U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811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35667B1 (ko) 진공청소기의 집진어셈블리
KR100612204B1 (ko) 멀티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진공청소기
RU2309658C2 (ru) Циклонный пылеотделитель (варианты) и пылесос, содержащий циклонный пылеотделитель
KR100476423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집진유니트
US7815702B2 (en) Multi cyclone collector
RU2275162C2 (ru) Циклонное пылеулавлива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пылесоса
JP6175560B2 (ja) 掃除機
CN100360071C (zh) 旋风式灰尘分离器与电动真空吸尘器
CN112568786A (zh) 工业吸尘器
CN108784513B (zh) 手持清洁设备
CN211381102U (zh) 一种旋风过滤装置以及吸尘设备
CN103494583A (zh) 一种旋风式吸尘器
CN217137910U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CN214595698U (zh) 一种手持吸尘器
CN101190116A (zh) 吸尘器的除尘装置
CN1951305A (zh) 集尘装置
CN210749012U (zh) 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
KR101532910B1 (ko) 듀얼 볼텍스 진공청소기
CN213696722U (zh) 一种双腔式尘气分离装置及具有其的除螨仪
KR20090084616A (ko) 사이클론 집진장치
CN211460036U (zh) 吸尘器、旋风分离机构及集尘结构
CN110250997B (zh) 一种吸尘器尘杯
CN108261145B (zh) 旋风分离装置和吸尘器
CN100488432C (zh) 真空吸尘器
CN212415620U (zh) 自移动清洁装置的集尘盒及具有其的自移动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