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79904U - 一手伞 - Google Patents

一手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79904U
CN211379904U CN201921784000.XU CN201921784000U CN211379904U CN 211379904 U CN211379904 U CN 211379904U CN 201921784000 U CN201921784000 U CN 201921784000U CN 211379904 U CN211379904 U CN 211379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issor
umbrella
rod
nes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840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17840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79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79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79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手伞。包括:中棒,中棒上设置有中棒卡销孔;上巢,固定连接于中棒;中巢、下巢、冲力机构和主弹簧,中巢、下巢、冲力机构和主弹簧均滑动连接于中棒,主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下巢和冲力机构,冲力机构包括卡销,卡销的一端能够伸入或退出中棒卡销孔,当卡销的一端伸入中棒卡销孔时,冲力机构被锁止于中棒,当卡销的一端退出中棒卡销孔后主弹簧能够推动冲力机构朝向中巢移动;以及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述伞把处,接力杆滑动连接于中棒,接力杆一端连接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另一端连接中巢,接力杆相对于中棒移动时能够使卡销退出中棒卡销孔。

Description

一手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一手伞。
背景技术
伞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是必须的日常用品,有各种各样的,手动的,自动的,直杆的、折叠的。但是,除了电动的之外,以上的伞具在使用中,都要双手操作,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方便用一只手操作的一手伞。
一种一手伞,包括:
中棒,所述中棒上设置有中棒卡销孔;
上巢,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棒;
中巢、下巢、冲力机构和主弹簧,所述中巢、下巢、冲力机构和主弹簧均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所述主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下巢和所述冲力机构,所述冲力机构包括卡销,所述卡销的一端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当所述卡销的一端伸入所述中棒卡销孔时,所述冲力机构被锁止于所述中棒,当所述卡销的一端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后所述主弹簧能够推动所述冲力机构朝向所述中巢移动;以及
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述伞把处,所述接力杆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所述接力杆一端连接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巢,所述接力杆相对于所述中棒移动时能够使所述卡销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
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通过一只手在伞把处进行操作,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开伞状态伞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伞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伞把正面剖视图;
图4为图1伞骨架正剖视图;
图5为图1侧面伞骨架剖视图及大冲头分解示意图;
图6为伞开伞中剪叉式杠杆机构运动正面示意图;
图7为合伞状态正面剖视图;
图8为图7伞骨架正面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7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剖视图;
图10为图7伞把正面剖视图;
图11为图7伞骨架侧面剖视图;
图12为合伞过程中,冲击行程示意图;
图13为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的变异结构一;
图14为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的变异结构二;
图15为冲力机构的变异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内”、“外”、“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表述,本文拟以朝上巢的方向为上,以朝伞把的方向为下,以中棒的中心线为纵向,垂直此中心线的方向为横向。
一种一手伞,如图1所示,包括中棒(220)、上巢(300)、中巢(290)、下巢(280)、冲力机构(25) 和主弹簧(240)。上巢(300)固定连接于中棒(220)。中巢(290)、下巢(280)、冲力机构(25)和主弹簧(240)能够沿中棒(220)滑动。主弹簧(240)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冲力机构(25)和所述下巢(280)。
如图2所示,中棒(220)上设置有中棒卡销孔(220.2),如图5所示,冲力机构(25)包括卡销(260),所述卡销(260)的一端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主弹簧(240)两端抵接冲力机构(25) 和下巢(280)。
当所述卡销(260)的一端伸入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时,所述冲力机构(25)被锁止于所述中棒 (220),当所述卡销(260)的一端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时,所述冲力机构(25)能够沿所述中棒(220)滑动。具体地,冲力机构(25)在主弹簧(240)的作用下朝向中巢(290)移动。
如图2所示,还包括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接力杆(231)和伞把(100)。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设于所述伞把(100)处,所述接力杆(231)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220),所述接力杆(231) 一端连接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巢(290),所述接力杆(231)相对于所述中棒(220)移动时能够使所述卡销(260)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包括剪叉式杠杆机构(15)和剪叉式连杆机构(17),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通过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连接所述接力杆(231),按压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能够驱动所述接力杆(231) 沿着中棒(220)轴线方向移动。
如图9所示,剪叉式杠杆机构(15)包括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和剪杆支点铰销(153),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通过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剪杆支点铰销(153)作为支点且能够沿伞把(100)的长度方向移动。
如图10所示,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包括串联的首剪叉单元(170)、二剪叉单元(176)、末剪叉单元(180),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与所述末剪叉单元(18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首剪叉单元(170) 连接所述伞把(100),所述末剪叉单元(180)连接所述接力杆(231)。
如图3所示,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末剪叉单元(180)与所述接力杆(231)的转换块(190),所述转换块(190)上设置有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所述末剪叉单元(180)上设置有能够靠近或远离的固定铰销3(193)和活动铰销4(194),所述固定铰销3(193)连接于所述转换块(190),所述活动铰销4 (194)滑动连接于所述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所述左剪杆(151)上设置有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 (151.4)和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所述右剪杆(152)上设置有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 和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合伞时,所述固定铰销3(193)沿所述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 滑动的同时,还滑入所述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所述活动铰销4(194)沿所述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滑动的同时,还滑入所述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
如图3所示,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上设置有能够靠近或远离的固定铰销1(191)和活动铰销2(192),所述固定铰销1(191)与所述伞把(100)连接,所述伞把(100)上设置有伞把活动销槽(100.6),所述活动铰销2(192)滑动连接于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
工作原理为:根据能量守恒,合伞时通过按压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 进行能量输入,输入的这些能量除了自然耗损之外,一部分用于合伞,另一部分储存在被压缩的主弹簧 (240)内。开伞时,储存在主弹簧(240)内的能量用于开伞过程。
如图5所示,伞在完全展开的状态时,卡销(260)是卡入中棒卡销孔(220.2)的,因此,冲力机构 (25)是相对于中棒(220)固定的。
合伞时,首先按压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的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进行能量输入,以使接力杆(231)沿中棒(220)向上运动。由于接力杆(231)上端连接中巢(290),因此中巢(290) 随接力杆(231)沿中棒(220)向上运动,又由于冲力机构(25)是相对于中棒(220)固定的,因此中巢(290)向上远离冲力机构(25)。由于中巢(290)和下巢(280)是通过伞的其他连杆机构连接的,因此中巢(290)和下巢(280)是同步沿中棒(220)上移的,又因为主弹簧(240)两端抵触在冲力机构(25) 和下巢(280)上,所以在该过程中,下巢(280)上移以压缩主弹簧(240)进行储能。
进一步地,随着接力杆(231)进一步上移,接力杆圆楔台(231.2)将卡销(260)顶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此时冲力机构(25)相对于中棒(220)变成可以移动的,在主弹簧(240)的作用下冲力机构(25)向上撞击中巢(290),以协助合伞的过程,虽然该过程中主弹簧(240)协助合伞,但是主弹簧(240)仍然处于压缩状态,且随着进一步的按压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的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主弹簧(240)进一步储能。如图10所示,直至卡钩(120)钩住所述固定铰销1(191),以实现锁定使伞不能打开。此时,完成了合伞动作。
伞在完全合拢时,主弹簧(240)压缩且储存着能量。
开伞时,按压按键(110)使卡钩(120)与固定铰销1(191)脱离钩合,主弹簧(240)释放能量,将伞撑开。
以下详细介绍具体的结构。
请参阅图1,为开伞状态伞结构示意图,说明了伞打开之后主要构件的连接关系。伞把(100)为伞的构件的安装基础,中棒(220)固定连接在伞把(100)上;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安装于伞把内;下巢(280)套设于中棒(220)上,铁槽(330)一端与下巢(280)铰接,另一端与长骨铰接;中巢(290) 套设于中棒(220),短骨(320)两端分别与中巢(290)、铁槽(330)铰接;主弹簧(240)安装于下巢 (280)内;上巢(300)固定在中棒(220)上;长骨(310)一端铰接于上巢。
请参阅图2,为伞结构分解图。
请参阅图3,为图1伞把正面剖视图;在伞打开状态下,伞把内部各构件的连接示意图。中棒(220) 固定在伞把中棒座(100.0)中,且中棒固定孔(220.0)与伞把中棒固定孔(100.1)销连接固定;接力杆(231)穿过中棒(220),接力杆连接孔1(231.0)与转换块连接孔(190.2)铰接。固定铰销1(191) 与伞把固定销孔(100.5)铰接,活动铰销2(192)与伞把活动销槽(100.6)滑动连接;固定铰销3(193) 与转换块固定铰销孔(190.0)铰接,活动铰销4(194)与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滑动连接。按键机构(11)包括按键(110)、按键弹簧(111)、卡钩(120)、卡钩弹簧(123)、卡钩弹簧销1(121)、卡钩弹簧销2(122)。按键杆(110.0)在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滑动;按键弹簧(111)套设于按键杆(110.0) 上,一端被按键弹簧座(110.3)顶住,另一端被伞把按键弹簧座顶住,图3为伞开状态的示意图,图10 为伞合状态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伞合状态下,卡钩(120)钩住固定铰销1(191),实现锁定使伞不能打开;如图3所示,开伞时,通过按压按键(110),使按键杆(110.0)抵压卡钩(120),以把卡钩(120) 推开,使卡钩(120)与固定铰销1(191)脱离。按键弹簧(111)用于实现按键(110)的复位。
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包括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和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与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组合,实现了支点可以移动的的杠杆的机构,提供合伞的初始动力。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图13。
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由多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尺寸相同、等距对称、运动相似的连杆组成的剪叉单元依次串联而成,包括所述转换块、固定铰销1(191)、活动铰销2(192)、固定铰销3(193)、活动铰销4(194)、中间铰销5(195)、伞把(100)等元件,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串联剪叉单元包括所述首剪叉单元(170)、所述二剪叉单元(176)到所述末剪叉单元 (180)。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包括所述剪杆1(171)与所述剪杆2(172),所述剪杆1(171)上开有三个销孔,所述剪杆1前销孔(171.0)、所述剪杆1中销孔(171.1)、所述剪杆1尾销孔(171.2),所述剪杆2(172)上开有相同的销孔。本文为方便描述,构成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剪叉单元,都包含两根剪杆,剪杆1和剪杆2,也都与所述剪杆1(171)一样开有相同的销孔,以便实现等距对称的剪叉运动。与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串联的所述二剪叉单元(176)以及所述末剪叉单元(180),也包含剪杆1 与剪杆2。在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中,所述剪杆1中销孔(171.1)与所述剪杆2中销孔(172.1)通过中间铰销5(195)铰接,形成剪叉式结构,所述剪杆1前销孔(171.0)与所述伞把固定销孔(100.5)通过所述固定铰销1(191)铰接,所述剪杆2前销孔(172.0)通过所述活动铰销2(192)与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滑动连接。所述二剪叉单元(176)串联在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之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与所述二剪叉单元剪杆2前销孔(178.0)通过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铰接,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与所述二剪叉单元剪杆1前销孔(177.0)通过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铰接,而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同时也与所述左剪杆底销孔(151.2)铰接,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同时也与所述右剪杆底销孔(152.2)铰接。其后的各剪叉单元依次串联。在所述末剪叉单元(180)中,所述剪杆1中销孔(181.1)与所述剪杆2中销孔(182.1)通过铰销铰接,承接前面的各剪叉单元的连接方式,所述剪杆1尾销孔(181.2)与活动铰销4(194)铰接,活动铰销4(194)与所述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滑动连接,所述剪杆2尾销孔(182.2)通过所述固定铰销3(193)与所述转换块固定铰销孔(190.0)铰接,所述末剪叉单元(180)在所述转换块剪杆活动槽(190.3)内运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在所述伞把纵槽(100.4)与所述伞把横槽(100.3)所开的空间内运动。
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进行合伞运动为:人手横向按压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中的构件—所述左剪杆(151)、所述右剪杆(152),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把所述人手的动力传递到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所述左剪杆底销孔(151.2)、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所述二剪叉单元剪杆2前销孔(178.0),都通过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铰接;所述右剪杆底销孔(152.2)、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所述二剪杆单元剪杆1前销孔(177.0),都通过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铰接。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上所受的力,传递到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与所述二剪叉单元(176)的连接处,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剪杆两边受到横向的压力,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展开伸展运动。所述转换块(190)在剪叉式连杆机构(17)末端,把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运动转换成平台的直线位移运动。
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进行开伞运动为:所述转换块(190)受到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向下的推力作用,所述转换块(190)呈直线下移,使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承受向下的压下而折叠。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受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折叠,带动所述左剪杆(151)与所述右剪杆(152)组成的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折叠,所述左剪杆动力臂(151.1) 与所述右剪杆动力臂(152.1)张开,以便于下次收伞的按压。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是一种直线运动机构,通过驱动各剪叉单元的伸缩,实现直线的位移,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过直线运动机构实现的直线位移,不局限于本文所叙的剪叉式连杆机构(17),各剪叉单元剪杆根数、连接方式不局限于本文所设定(图6)。
剪叉式杠杆机构(15):包括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剪杆支点铰销 (153)、左剪杆阻力臂销(154)、右剪杆阻力臂销(155)等构件,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图13。所述左剪杆中间销孔(151.0)与所述右剪杆中间销孔(152.0)通过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所述左剪杆底销孔(151.2)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通过左剪杆阻力臂销(154)铰接;所述右剪杆底销孔(152.2)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通过右剪杆阻力臂销(155)铰接。
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进行合伞运动:人手按压所述左剪杆动力臂(151.1)与所述右剪杆动力臂(152.1),使之趋向靠拢,所述左剪杆阻力臂(151.5)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152.5)绕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旋转,所述左剪杆阻力臂(151.5)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152.5)趋向靠拢;所述右剪杆阻力臂(152.5)撬动与之铰接的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撬动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端;所述左剪杆阻力臂(151.5)撬动与之铰接的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撬动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端,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端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端,随所述左剪杆阻力臂(151.5)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152.5)的趋向靠拢而靠拢,使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由于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 的伸展,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支点即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在所述左剪杆中间销孔(151.0) 与所述右剪杆中间销孔(152.0),所述左剪杆底销孔(151.2)与所述右剪杆底销孔(152.2)又分别铰接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所述首剪叉单元(170)的剪杆上,所以,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随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而移动。
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进行开伞运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受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 向下的推力作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折叠。所述左剪杆底销孔(151.2)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 尾销孔(171.2)通过左剪杆阻力臂销(154)铰接;所述右剪杆底销孔(152.2)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 尾销孔(172.2)通过右剪杆阻力臂销(155)铰接,随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折叠,所述左剪杆阻力臂销(154)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销(155)趋向张开,带动所述左剪杆阻力臂(151.5)与所述右剪杆阻力臂(152.5)趋向张开,进一步带动所述左剪杆动力臂(151.1)与所述右剪杆动力臂(152.1)趋向张开。与合伞时一样,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随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折叠而移动。
长距推力机构(23):包括所述接力杆(231)、转接块(232)、插销(233)、中巢(290)、中棒(220) 等构件。请参阅图4、图5、图7、图8、图11、图12、图14。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在所述中棒(220)、所述伞把(100)内部运动。所述接力杆(231)一端与所述转换块(19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接块(232) 连接;所述插销(233)穿过所述转接块插销槽(232.1)并且也穿过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两端露在所述中棒(220)外的部分固定在所述中巢插销槽(290.1)内,所述插销(233)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 滑动。
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进行合伞运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在受到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传过来的驱动力后,所述接力杆(231)在所述中棒(220)内上移,把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20)的驱动力传递到所述转接块(232),所述转接块(232)再传递到所述插销(233)上,所述插销(233)在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内滑动,再传递到所述中巢(290)上,启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 进行合伞运动。所述接力杆(231)在所述中棒(220)内上移时,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的外轮廓运动曲线,把所述卡销(260)抵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使卡在所述中棒(220)上的所述大冲头(250)不再被卡住,可以在所述中棒(220)上滑动。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开伞运动完成后,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中的构件—所述插销(233)也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滑到所述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而被限位,伞面完全打开。
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进行开伞运动:在开伞过程中,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受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 (40)进行开伞运动传递过来的向下压力,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合伞运动的构件中—所述中巢 (290)向下移,推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中的构件—所述插销(233)的下移,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进行开伞运动。所述插销(233)把承受的所述中巢(290)向下的推力,传递给所述转接块(232),所述转接块(232) 再传递给所述接力杆(231),启动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进行合伞运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在伞开合的过程中承上启下进行力的传递,延长力传递的距离、方向与范围。
伞骨架组件机构(40):包括所述长骨(310)、短骨(320)、铁槽(330)、上巢(300)、中巢(290)、下巢 (280)、主弹簧(240)、中棒(220)等元件组成。请参阅图1、图2、图4、图5、图7、图8、图11、图12、图14。所述伞骨组件机构(40)包括铁槽杠杆机构(31)、六连杆机构(36),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包括所述短骨(320)、铁槽(330)、铁槽支点铰销(331)、长骨(310)。在伞骨架组件机构(40)中,多根长骨(310)沿上巢(300)圆周分布,多根短骨(320)沿中巢(290)圆周分布,多根铁槽(330)沿下巢(280)圆周分布,本文中为方便描述,简化为以一对长骨(310)、一对短骨(320)、一对铁槽(330)构成的伞骨架组件机构(40)为例进行讲述(图1)。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中,所述上巢(300)固定在所述中棒(220)顶端,所述中巢(290)套设在所述中棒(220)上,所以下巢(280)套设在所述中棒(220)上;所述长骨(310)支撑伞面,其一端所述长骨前销孔(310.1)与所述上巢铁丝(301)铰接固定在的所述上巢铁丝槽(300.5);所述铁槽(330)支撑所述长骨(310)的开合,所述铁槽前销孔(330.2)与所述下巢铁丝(281)铰接固定在所述下巢铁丝槽 (280.3),所述铁槽尾销孔(330.4)与所述长骨中间接头(310.2)铰接;所述短骨销孔1(320.0)与所述中巢铁丝(291)铰接固定在所述中巢铁丝槽(290.3),其另一端所述短骨销孔2(320.1)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铰接;所述主弹簧(240)一端落座于所述下巢耳洞(280.1),所述大冲头(250)压着所述主弹簧(240)的另一端,所述大冲头(240)上面是所述中巢(290),所述短骨(320)分别两端拉住所述中巢(290)、所述下巢(280);所述短骨(320)、所述中巢(290)、所述铁槽(330)、所述下巢(280),构成六连杆机构(36),以在所述中棒(220)上的滑动,展开压缩所述主弹簧(240)或者所述主弹簧(240)释放弹力的运动。
在合伞时,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提供的动力传递到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0),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0)中的构件所述插销(233),把所述中巢(290)抵升上移,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合伞运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所述中巢(290)受到所述插销(233)施加的向上的推力,带动所述短骨(320)上移;所述短骨(320)的上移带动与其铰接的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的上移,并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对所述铁槽(330)施加向上的拉力;而与所述铁槽尾销孔(330.4)铰接的所述长骨(310)在合伞过程中,对所述铁槽后段(330.1)施加的是向下的压力,在此状态下,所述短骨(320)、所述铁槽(330)、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所述长骨(310)展开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 的合伞运动。所述铁槽后段(330.1)是动力臂,所述铁槽前段(330.0)是阻力臂,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是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支点,所述短骨销孔2(320.1)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确定了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在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运动中的支点位置。所述长骨(310)对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动力臂—所述铁槽后段(330.1)施加向下的压力,而作为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支点的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又被所述短骨(320)施加向上的拉力,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动力臂—所述铁槽后段(330.1)沿杠杆支点--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向下旋转,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阻力臂—所述铁槽前段(330.0)向上翘起,而所述下巢铁丝(281)与所述铁槽前销孔(330.2)铰接并固定在所述下巢铁丝槽(280.3),所述铁槽前段(330.0)的上翘,撬动所述下巢 (280)沿所述中棒(220)的上移。所述下巢(280)的上移展开所述六连杆机构(36)压缩所述主弹簧(240)的过程。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合伞运动中,所述阻力臂即所述铁槽前段(330.0),是所述六连杆机构(36)的连杆之一,所述铁槽前段(330.0)的上翘,撬动了所述下巢(280)的上移,所述下巢(280)在所述中棒(220)上上移的位移长度,是由所述铁槽前段(330.0)的旋转角度转换过来,并且还要加上所述中巢(280)带动所述短骨(320)上移的直线位移,这两则的位移长度相加,大于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展开的合伞运动中,所述中巢(290)在所述中棒(220)上的位移长度。就是说,在伞骨架组件机构(40)展开合伞的运动中,所述下巢(280)上移的速度大于所述的中巢(290)的速度,所述下巢(280)与所述中巢(290)之间的距离,随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一步的合伞而减小,间距由 B转A。两根所述短骨(320)作为组成所述六连杆机构(36)的两根连杆随所述中巢(290)上移,两根所述铁槽前段(330.0)作为组成所述六连杆机构(36)的两根连杆上翘,所述下巢(280)作为组成六连杆机构(36)的一根连杆,沿所述中棒(220)直线上移,所述中巢(290)作为组成所述六连杆机构(36) 的一根连杆,也沿所述中棒(220)直线上移,根据各连杆之间的铰接关系,所述下巢(280)上移的速度又大于所述中巢(290),所述下巢(280)与所述中巢(290)在所述中棒(220)上的距离越来越小,处在所述中棒(220)与所述下巢(280)之间的所述主弹簧(240)被压缩。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在进行合伞运动中,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6)执行杠杆运动撬动所述下巢(280)在所述中棒(220)上上移,所述六连杆机构(36)各连杆执行的旋转、直线位移运动,压缩所述主弹簧(240)。随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式杠杆机构(20)持续的提供推力,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进一步的传递这个推力,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一步展开的合伞运动,所述中巢(290)进入所述上巢耳洞(300.1),所述按键机构(11) 的构件--所述卡钩(120)钩住所述固定铰销1(191),使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保持伸展不变,被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推上去的所述主弹簧(240)保持压缩不变,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合伞完成。
开伞时,按下所述按键机构(11)的所述按键(110),所述卡钩(120)从所述固定铰销1(191)上脱钩,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不再保持伸展状态,变成自由变态,使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所述主弹簧(240)不再保持压缩状态。所述中巢(290)与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之间被所述短骨(320)拉住,所述中巢(290)不能再向上移动,所述中巢(290)抵住所述大冲头(250),所述大冲头(250)抵住所述主弹簧(240),所述中巢(290)端成了所述主弹簧(240)释放弹力的固定端;所述下巢(280)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变成自由状态,所述主弹簧(240)落座于所述下巢耳洞(280.1),在按下所述按键(110),所述主弹簧(240)的弹力施加到所述下巢(280),在所述中巢(290)端成了所述主弹簧(240)弹力释放的固定端,所述主弹簧(240)的弹力施加到所述下巢(280)上,所述主弹簧(240)带动所述下巢(280)向下移动,展开所述主弹簧(240)的向下弹力释放。把所述下巢(280)下移,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开伞运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所述下巢(280)承受所述主弹簧(240)施加的向下的作用力而向下移动,带动所述铁槽前段(330.0)下移。所棕中巢(290)承受所述主弹簧的反向推力,所述主弹簧(240)抵住所述中巢(290)的一端,没有立即随所述下巢(280)的下移而下移,而与所述中巢铁丝(291)铰接并固定在所述中巢铁丝槽(290.3)上的所述短骨(320),被所述中巢(290) 拉住也没有下移,并且所述短骨(320)还拉住与所述短骨销2(320.1)铰接的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所述铁槽前段(330.0)随所述下巢(280)下移而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没有立即随之下移,使所述铁槽前段(330.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旋转下移;而与所述铁槽尾销孔(330.4)铰接的所述长骨(310)在开伞过程中,对所述铁槽后段(330.1)施加的仍是向下的压力,在此状态下,所述短骨(320)、所述铁槽(330)、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所述长骨(310)展开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开伞运动。所述铁槽后段(330.1)是阻力臂,所述铁槽前段(330.0)是动力臂,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是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支点,所述短骨销孔2(320.1)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确定了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在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运动中的支点位置。所述长骨(310)对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阻力臂—所述铁槽后段(330.1)施加向下的压力,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动力臂—所述铁槽前段(330.0)沿杠杆支点--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向下旋转,所述主弹簧(240)施加到所述下巢(280)向下的力,带动所述铁槽前段(330.0)向下旋转的力,大于所述阻力臂-所述铁槽后段(330.1)承受的阻力,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阻力臂—所述铁槽后段(330.1)向上翘起,撑起与所述阻力臂—所述铁槽后段(330.1)铰接的所述长骨(310),而所述铁槽(330)两端即所述铁槽前段(330.0)与所述铁槽后段(330.1)都受到向下的压力,所述铁槽(330)向下移动,作为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支点的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被所述铁槽(330)带动向下移动,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的所述短骨销孔2(320.1),也随铁槽支点铰销(331) 的下移而下移,再带动所述中巢(290)的下移,所述中巢(290)的下移,再带动所大冲头(250)下移,同时安装在所述中巢插销槽(290.1)的所述插销(233)也跟随下移。所述中巢(290)的下移展开所述六连杆机构(36)释放所述主弹簧(240)弹力的过程。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的开伞运动中,所述动力臂即所述铁槽前段(330.0),是所述六连杆机构(31)的连杆之一,所述铁槽前段(330.0)的向下旋转,是受所述下巢(280)带动的;所述下巢(280)承受所述主弹簧(240)向下释放的弹力的驱动,在所述中棒(220)上向下的直线位移,大于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展开的开伞运动中,所述中巢(280)在所述中棒(220)上的位移长度。就是说,在伞骨架组件机构(40)展开开伞的运动中,所述下巢(280)下移的速度大于所述的中巢(290)的速度,所述下巢(280)与所述中巢(290)之间的距离,随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一步的开伞而加大;两根所述短骨(320)作为组成所述六连杆机构(36)的两根连杆,被对应铰接的两根所述长骨(310)施加的向下的压力而下移,两根所述铁槽前段(330.0)作为组成所述六连杆机构(36)的两根连杆向下旋转下移,所述下巢(280)作为组成六连杆机构(36)的一根连杆,沿所述中棒(220)直线下移,所述中巢(290)作为组成所述六连杆机构(36)的一根连杆,被所述短骨(320)的带动,也沿所述中棒(290)直线下移,根据各连杆之间的铰接关系,所述下巢(280)下移的速度大于所述中巢(290),所述下巢(280)与所述中巢(290)在所述中棒(220)上的距离越来越大,由A转向B,处在所述中棒(220)、所述大冲头(250) 与所述下巢(280)之间的所述主弹簧(240)释放弹力。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在进行开伞运动中,所述铁槽杠杆机构(31)执行杠杆运动撬动所述长骨(310)撑开伞面,所述六连杆机构(36)各连杆执行的旋转、直线位移运动,释放了所述主弹簧(240)弹力。随所述主弹簧(240)向下释放的弹力驱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下移,所述中巢(290)向下移动带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的构件—所述插销 (233)进一步下移,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向下传递所述中巢(290)驱动的向下的推力,折叠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也随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折叠而张开,以便下次合伞时的按压。当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的构件—所述插销(233)在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内滑动到所述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时,被限位,所述中巢(220)不再下移,拉住所述短骨(320)、所述下巢(280)的下移,伞面完全展开。
在所述插销(233)移动到所述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被限位时,所述冲力机构(25)把所述大冲头(250)卡在所述中棒(220)上。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在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式杠杆机构(20) 提供的动力下,经过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向上的传递而上移,合拢伞面;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在按下所述按键(110)后,所述主弹簧(240)释放的弹力,驱动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开伞的过程,带动所述长骨(310)张开,所述下巢(280)、所述中巢(290)的下移推力,通过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 的传递,折叠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张开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在所述插销(233)在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被限位后,伞面完全撑开。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在人手提供的动力下合伞,利用所述主弹簧(240)释放的弹力撑开伞骨架。
冲力机构(25):包括所述大冲头(250)、卡销(260)、卡销弹簧(261)、接力杆(231)、主弹簧(240)、中巢(290)、下巢(280)、铁槽(330)、短骨(320)、中棒、长距推力机构(23)、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等组件。请参阅图4、图5、图8、图11、图12、图14。所述大冲头(250)套设于所述中棒(220)之上,位于所述中巢(290)与所述主弹簧(240)之间,沿所述中棒(220)滑动;所述卡销(260) 在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内滑动,受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压力始终压向所述中棒(220),所述卡销(260)上设有所述卡销止推面(260.2)进行限位;所述卡销弹簧(261)装于所述大冲头弹簧槽(250.4) 上,所述卡销弹簧(261)提供的弹力对所述卡销(260)保持向所述中棒(220)方向滑动的压力;所述主弹簧(240)落座于所述下巢耳洞(280.1),位于所述大冲头(250)之下。所述冲力机构(25)进行开伞运动:所述按键(110)按下后,所述卡钩(260)从所述固定铰销1(191)上脱钩,所述主弹簧(240) 的弹力释放,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开伞运动。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开伞运动中,所述中巢(290)向下移动,带到所述大冲头(250)沿所述中棒(290)下移滑动,所述卡销弹簧(261) 被所述卡销(260)向外挺,使所述卡销弹簧(261)变形产生弹力,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沿所述中棒(220)外表面滑动。所述中巢(290)的下移,带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进行开伞运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中的构件—所述插销(233)向下移动,当所述插销(233)滑到所述中棒插销槽底(220.3) 边时被限位,所述卡销(260)对准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在所述卡销弹簧(261)恢复原形产生的弹力推动下,所述卡销(260)沿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滑动进入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内,直至所述卡销止推面(260.2)限制所述卡销(260)进一步滑进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内,在所述中棒(220) 上卡住所述大冲头(250),使其不能在所述中棒(220)上上下滑动。
所述冲力机构(25)进行合伞运动:人手按压所述右剪杆(152)、所述左剪杆(151),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进行合伞运动、推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进行合伞运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 的构件--所述接力杆(231)、所述转接块(232)、所述插销(233)把人手按压所述右剪杆(152)、所述左剪杆(151)的力传递到所述中巢(290)上,推动所述中巢(290)的上移,使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 进行合伞运动。在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展开的合伞运动,所述中巢(290)、所述下巢(280)沿所述中棒(220)上移,所述主弹簧(240)的一端随所述下巢(280)的上移而上移;所述大冲头(250)被所述卡销(260)卡在所述中棒(220)上不能滑动,所述主弹簧(240)的另一端,被所述大冲头(250) 挡住而不能上移,所述主弹簧(240)的一端向上移动,而另一端不能移动,所述主弹簧(240)被压缩。而所述中巢(280)的上移使原本贴在一起的所述中巢(290)与所述大冲头(250)拉出一段距离,形成所述大冲头(250)的所述冲击行程C;所述主弹簧(240)的一端被所述大冲头(240)挡住而不能上移,而随所述下巢(280)上移而上移的所述主弹簧(240)另一端继续上移压缩所述主弹簧(240)。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中上移的所述接力杆(231)进一步上移,当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上移靠近所述卡销(260)时,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外表面抵住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时,所述接力杆圆楔台 (231.2)外轮廓的上移的运动曲线,抵压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所述卡销(260)在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内外抵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弹力向外滑动,当退出到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接触到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壁时,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的圆弧结构面承受到所述主弹簧的向上弹力,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从与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壁的接触位滑脱,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在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中棒(220)外壁滑动接触,所述卡销(260)从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 里完全脱出,所述大冲头(250)不再被所述卡销(260)卡住,承受所述主弹簧(240)的向上弹力立即向上冲起,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贴着所述中棒(220)外表面冲过冲击行程C,撞击所述中巢(290),所述中巢(290)受到所述大冲头(250)的冲击力后,加速向上移动。人手向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上施加的力,经过长距推力机构(23),仍然继续传递到所述中巢(290)上,直到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 压缩所述主弹簧(240),所述按键机构(11)的构件—所述卡钩(120)钩住所述固定铰销1(191),合拢伞面。
按键机构(11):包括所述按键(110)、按键弹簧(111)、卡钩(120)、卡钩弹簧(123)、卡钩弹簧销1(121)、卡钩弹簧销2(122)、固定铰销1(191)、活动铰销2(192)、伞把(100)等元件组成。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所述活动铰销2(192)与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铰销2(192)是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组成部分,也随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运动;所述卡钩 (120)与所述活动铰销2(192)铰接;所述卡钩弹簧销1(121)安装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上,所述卡钩弹簧销2(122)铰接于所述卡钩弹簧销孔(120.2),所述卡钩弹簧(123)一端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1(121),另一端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2(122)。所述按键(110)通过所述按键杆(11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滑动;所述按键弹簧(111)套设于所述按键杆(110.0)上,所述按键弹簧(111) 一端落座于所述按键弹簧座(110.3)上,另一端被所述伞把按键弹簧座(100.8)挡住,保持所述按键杆 (11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向内的压力,使伞面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按键(110)面向内贴向于所述伞把(100)外表面。所述按键机构(11)进行合伞运动:所述卡钩(120)随所述活动铰销1 (191)运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运动,带动所述活动铰销2(192)在所述伞把活动销槽 (100.6)滑动到使所述卡钩(120)碰触到所述固定铰销1(191),所述卡钩(120)由初始位置在所述活动铰销2(192)滑动的推力下绕所述活动铰销2(192)旋转且向前移动,拉伸所述卡钩弹簧(123),直至所述固定铰销1(191)落入所述卡钩槽(120.0)内,所述卡钩弹簧(123)收缩,以保持所述固定铰销 1(191)被所述卡钩(120)钩住,使伸展开的所述剪叉连杆机构(17)保持伸展状态,所述主弹簧(240) 的弹力无法释放。在所述卡钩(120)在所述活动铰销2(192)滑动的推力下绕所述活动铰销2(192)旋转向前移动时,所述卡钩(120)抵住所述按键圆弧面(110.1),把所述按键杆(110.0)从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向外抵,压缩所述按键弹簧(111),所述按键(110)与所述伞把(100)外表面脱开一定的距离。
所述按键机构(11)进行开伞运动:按压所述按键(110),使所述按键(110)贴向所述伞把(100) 外表面,所述按键杆(11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向内移动,所述按键圆弧面(110.1)抵住所述卡钩(120),使所述卡钩(120)绕所述活动铰销2(192)旋转,拉伸所述卡钩弹簧(123);当所述卡钩槽(120.0)向下绕开合伞时钩住的所述固定销1(191)时,所述卡钩(120)脱钩,不再保持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状态,所述主弹簧(240)立即释放弹力,驱动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运动,所述中巢(290)、所述下巢(280)向下移动,启动开伞过程。同时,在所述卡钩(120)脱钩时,所述卡钩弹簧(123)收缩,使所述卡钩(120)回复初始位置;所述按键(110),在所述按键弹簧(111)的弹力作用下,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把所述按键杆(110.0)向内推移,使所述按键(110)贴向所述伞把(100)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伞把(100)上开有伞把纵槽(100.4)、伞把横槽(100.3)、活动销槽(100.6)、固定销槽(100.5)、按键杆槽(100.7)、伞把中棒座(100.0)、接力杆通孔(100.2)等结构,作为伞结构的基础。所述中棒(220)落座于所述伞把中棒座(100.0),通过所述伞把固定孔(100.1)与所述中棒固定孔(220.0)键连接或者销连接固定;所述伞接力通孔(100.2),穿过所述伞把中棒座(100.0),所述接力杆(231)穿过该孔,与所述转换块(190)连接;所述伞把横槽(100.3),是剪叉式杠杆机构(15)、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运动空间;所述伞把纵槽(100.4)是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运动空间;所述伞把固定销孔(100.5)与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是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连接固定的基础,所述伞把固定销孔 (100.5)通过所述固定铰销1(191)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前销孔(171.0)铰接,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 与所述活动铰销2(192)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铰销2(192)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前销孔(172.0)铰接;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装设所述按键杆(110.0),所述按键杆(11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滑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还设有所述伞把按键弹簧座(100.8),所述按键弹簧(111)一端落座于此。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10)上设有所述按键杆(110.0)、按键圆弧面(110.1)、按键弹簧座 (110.3),所述按键(110)通过所述按键杆(110.0)与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滑动连接。所述按键弹簧 (111)套设于所述按键杆(110.0)上且一端落座于所述按键弹簧座(110.3)上,另一端落座于所述伞把按键弹簧座(100.8)上。开伞状态时,所述按键弹簧(111)一端落座于所述伞把按键弹簧座(100.8),是所述按键弹簧(111)释放的固定端,所述按键弹簧(111)的另一端抵压所述按键弹簧座(100.3),使所述按键杆(10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向所述伞把(100)内滑动,所述按键(110)贴向所述伞把(100)外表面。在合伞状态下,所述卡钩(120)抵住所述按键圆弧面(110.1),使所述按键杆(11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向外滑动,所述按键(110)与所述伞把(100)外表面脱开一段距离,以便于人手的按压,启动开伞的过程。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弹簧(111),套设于所述按键杆(110.0)上,一端落座于所述伞把按键弹簧座(100.8),另一端落座于所述按键弹簧座(110.3)上,所述按键弹簧(111)释放的弹力,在开伞状态下,保持所述按键(110)贴向所述伞把(100)外表面,以便于合伞过程中,所述卡钩(120)把所述按键杆(110.0)抵出脱开所述伞把(100)外表面,呈现出开伞与合伞两种不同的状态。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钩弹簧销1(121)安装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上,所述卡钩弹簧销2(122)铰接于所述卡钩弹簧销孔(120.2)。所述卡钩弹簧(123)两端分别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 1(121)与所述卡钩弹簧销2(122)。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钩(120)开有所述卡钩槽(120.0)、卡钩销孔(120.1)、卡钩弹簧销孔(120.2),所述卡钩弹簧(123)一端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1(121),另一端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2(122),所述卡钩销孔(120.1)与所述活动铰销2(192)铰接,在合伞过程中,所述卡钩(120)随所述活动铰销 2(192)滑动时,所述卡钩(120)抵触到所述固定铰销1(191)后旋转避开拉伸所述卡钩弹簧(123),避过所述固定铰销1后,再通过所述卡钩弹簧(123)的收缩,把所述卡钩(120)拉回到未旋转之前的位置,此状态时所述卡钩槽(120.0)钩住所述固定铰销1(191),所述卡钩(120)与所述活动铰销2(192) 铰接。所述活动铰销2(192)与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首剪叉单元的剪杆2(172)铰接并在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内所做的滑动运动,就被所述卡钩(120)拉住,不能再滑动了,在合伞时,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是伸展的运动,所述活动铰销2(192)被所述卡钩(120)拉住后,就保持了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状态。在所述卡钩(120)抵触所述固定铰销1(191)旋转避开时,所述卡钩(120)抵触所述按键圆弧面(110.1),使所述按键杆(110.0)在所述伞把按键杆槽(100.7)内滑动,所述按键(110)由开伞状态的贴向所述伞把(100)外表面变为脱开所述伞把(100)外表面。所述卡钩 (120)在合伞时,实现了保持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状态不变,保持了伞面合拢的状态不变。在开伞时,手压所述按键,所述按键杆(110.0)抵触所述卡钩槽(120.0)旋转,脱开所述固定铰销1(191),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保持的伸展状态失效,在所述主弹簧(240)弹力的释放下,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折叠,所述卡钩(120)从所述固定铰销1(191)脱钩后,所述卡钩弹簧(123)再收缩把所述卡钩(120)拉回到未旋转之前的位置,所述卡钩(120)随所述活动铰销2(192)滑动。请参阅图3、图 6、图9、图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钩弹簧(123)一端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1(121),另一端钩住所述卡钩弹簧销2(122),在所述卡钩(120)未旋转时,提供所述卡钩(120)固定的位置,在所述卡钩(120) 移动受阻旋转避让时,拉伸所述卡钩弹簧(123);在所述卡钩(120)移动避开阻力后,所述卡钩弹簧(123) 再把所述卡钩(120)拉回到一个固定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由多组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尺寸相同、等距对称、运动相似的连杆组成的剪叉单元依次串联而成,通过所述剪叉机构的伸展和折叠,完成直线运动的位移,是一种直线运动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包括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剪杆支点铰销(153)、左剪杆阻力臂销(154)、右剪杆阻力臂销(155)。所述左剪杆中间销孔(151.0)与所述右剪杆中间销孔(152.0)通过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所述左剪杆底销孔(151.2) 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通过左剪杆阻力臂销(154)铰接,所述右剪杆底销孔(152.2) 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通过右剪杆阻力臂销(155)铰接。所述左剪杆(151)与所述右剪杆(152)剪叉式连接,以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所述右剪杆(152)以所述剪杆支点铰销 (153)为支点分为所述右剪杆动力臂(152.1)所所述右剪杆阻力臂(152.5),所述左剪杆(151)以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为支点分为所述左剪杆动力臂(151.1)所所述左剪杆阻力臂(151.5)。所述首剪叉单元(170)是一组连杆机构,为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撬动的对象,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属于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运动的一部分,在按压所述左剪杆(15)与所述右剪杆(152)撬动所述首剪叉单元(170)时,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作为所述剪叉式杠杆(15)安装的基础构件,在所述首剪叉单元(170)的伸展运动轨迹是边上升边横向滑动,带动所述左剪杆(151)与右剪杆(152)铰接的所述剪杆支点铰销(153)的移动,也即带动了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支点的移动。所述右剪杆(152)上开有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所述活动铰销3(193)在所述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运动,所述固定铰销4(194)在所述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内运动;所述左剪杆(151)上开有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所述活动铰销3(193) 在所述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运动,所述固定铰销4(194)在所述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 内运动。所述活动铰销3(193)与所述末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81.2)铰接,所述固定铰销4(194) 与所述末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82.2)铰接。在按压所述左剪杆(151)、所述右剪杆(152)以杠杆原理撬动所述首剪叉单元(170)的抬升、横向滑动,带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运动的同时,所述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横向挤压活动铰销3(193)、所述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抬升所述固定铰销4(194),所述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横向挤压固定铰销4(194)、所述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抬升所述活动铰销3(193),横向挤压固定铰销4(194)和活动铰销3(193),纵向抬升固定铰销4(194)或活动铰销3(193),都向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末端的伸展运动施加了驱动力,而按压所述左剪杆(151)与所述右剪杆(152)撬动所述首剪叉单元(170),是对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首端的伸展施加的驱动力。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图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块(190),设有所述转换块固定铰销孔(190.0)、活动铰销槽(190.1)、连接孔(190.2)、剪杆活动槽(190.3)。所述转换块固定铰销孔(190.0)与所述固定铰销3(193)铰接,所述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与所述活动铰销4(194)铰接,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末剪叉单元(180) 在所述转换块剪杆活动槽(190.3)内运动。所述转换块,是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运动的输出平台,把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的伸展、折叠运动直线运动,转换成平台的直线位移。请参阅图3、图6、图9、图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力杆(231)位于所述中棒(220)之内,承上启下作长距离的力的传递。所述接力杆连接孔1(231.0)下接所述转换块连接孔(190.2),所述接力杆连接孔2(231.1)上接所述转接块连接孔(232.0)。在合伞时,承接所述转换块(190)把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运动转换成平台的直线运动的推力,传递到所述转接块(232)上;在开伞时,承接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 上所述主弹簧(240)释放的弹力,向下传递到所述转换块(190)上,再由所述转换块(190)把平台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折叠运动。所述接力杆(231)上还设有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在合伞时,所述接力杆(231)受到所述转换块(190)向上的推力,所述卡销(260)受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压力,插入了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内卡住所述大冲头(250)。当所述接力杆(231) 受推力上移时,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的表面抵触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把所述卡销(260) 向所述中棒(220)外抵,当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与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接触时,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的表面不能承受所述主弹簧(240)的压缩的弹力,所述卡销前端圆弧(260.0) 面从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滑出所述中棒(220),使所述大冲头(250)不再被所述卡销(260)卡在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根据所述接力杆(231)的行程与所述卡销(260)卡进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位置的配合,两构件滑动运动,依靠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外形轮廓的运动曲线,把所述卡销(260)抵出中棒卡销外。请参阅图4、图5、图7、图8、图11、图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块(232)开有所述转接块插销槽(232.1)和所述转接块连接孔(232.0)。所述接力杆连接孔2(231.1)与所述转接块连接孔(232.0)连接,所述插销(233)插入所述转接块插销槽(232.1)。所述转接块(232)与所述插销(233)的配合,在合伞时,把所述中棒(220)内部所述接力杆(231)的运动状态,转换成所述中棒(220)外部的运动;在开伞时,把所述中棒(220)外所述中巢(290)的运动状态,转换成所述中棒(220)内所述接力杆(231)的运动,即根据受力体的不同,所述中棒(220)内外的运动构件的运动关系是跟随、联动的。两运动件在中棒内外的跟随,并不局限于两运动件的连接关系是直接接触式固定连接,两构件通过磁性的相互吸力也同样属于两物件的相互的跟随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销(233)在所述中棒(220)内插入所述转接块插销槽(232.1),穿过所述转接块(232),再穿过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后,所述插销(233)的部分还露出在所述中棒(220) 外,露出所述中棒(220)之外的所述插销(233)部分,固定在所述中巢插销巢(290.1)内。所述插销 (233)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90.1)滑动。所述转接块(232)与所述插销(233)的配合,使所述中棒(220) 内外的运动构件的运动关系是跟随、联动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棒(220)设有所述中棒固定孔(220.0)、中棒插销槽(220.1)、中棒卡销孔(220.2),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所述中棒(220)下端固定于所述伞把中棒固定座(100.0),并通过所述中棒固定孔(220.0)与所述伞把固定孔(100.1)销键连接,所述上巢固定孔(300.4)插入所述中棒(220),通过所述上巢固定孔(300.4)与所述中棒固定孔(220.0)销键连接。所述中棒(220) 中空,所述接力杆(231)、所述转接块(232)、所述插销(233)的部分在其内部运动。所述插销(233) 穿过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并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滑动连接,在开伞到位时,所述插销(233) 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滑动到所述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时被限位,设置了伞完全打开的位置。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在开伞时,所述卡销(260)随大冲头(250)移动到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 位置,并在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压力下插进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固定住所述大冲头(250)在所述中棒(220)上的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巢(280)套设于所述中棒(220)外,设有下槽铁槽槽(280.0)、下槽耳洞(280.1)、下槽通孔(280.2)、下槽铁丝槽(280.3)。所述中棒(220)穿过所述下巢通孔(280.2),所述下巢(280)在所述中棒(220)上滑动,所述铁槽(330)装设于所述下巢铁槽槽(280.0),并通过下巢铁丝(281)铰接固定于所述下巢铁丝槽(280.3)。所述下巢(280)、中巢(290)、短骨(320)、所述铁槽前段(330.0)组成六连杆机构(36)的运动关系。所述主弹簧(240)落座于所述下巢耳洞(280.1)。在合伞时,所述下巢(280)向上拉升所述铁槽前段(330.0);在开伞时,向下拉降所述铁槽前段(330.0),使所述铁槽(33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旋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槽(330)上设有铁槽前销孔(330.2)、铁槽中销孔(330.3)、铁槽尾销孔(330.4),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把所述铁槽(330)分前所述铁槽前段(330.0)和铁槽后段(330.1)。所述铁槽前销孔(330.2)通过所述下巢铁丝(281)铰接在所述下巢铁丝槽(280.3)上。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与所述短骨销孔2(320.1)铰接。所述铁槽尾销孔(330.4) 与所述长骨中间接头(310.2)铰接。在合伞时,与所述短骨销孔2(320.1)铰接的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随所述短骨(320)的上移而上移,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的上移,带动所述铁槽(330)的上移,这时,所述铁槽后段(330.1)受到所述长骨(310)向下的压力,所述铁槽后段(330.1)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向下旋转;所述铁槽前段(330.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向上旋转,所述铁槽前销孔(330.2)与所述下槽铁丝(281)铰接在所述下巢铁丝槽(280.3)上,所述铁槽前段(330.0)的向上旋转带动所述下巢(280)沿所述中棒(220)上移。在开伞时,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中所述主弹簧(240) 以与所述大冲头(250)接触的一端为固定端,向下释放弹力,所述下巢(280)向下移动,带动铰接在所述下巢(280)上的所述铁槽前段(330.0)下移,所述中巢(290)还处于所述主弹簧(240)释放弹力的固定侧,所述短骨销孔1(320.0)端铰接在所述中巢(290)上,所述短骨销孔2(320.1)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的,所述短骨(320)通过拉住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拉住所述铁槽(330)中间部位下移,而所述铁槽前段(330.0)又被所述下巢(280)带动下移,就使所述铁槽(33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旋转,所述铁槽后段(330.1)上翘,撑起所述长骨(310)。所述长骨(310)被撑起时的压力,又反向施加到所述铁槽后段(330.1),所述铁槽后段(330.1)受到压力而所述铁槽前段(330.0)也受到所述下巢(280)的向下拉动,拉住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的所述短骨(320),在所述铁槽前段(330.0)、所述铁槽后段(330.1)都受到向下力作用下,带动所述中巢(290) 下移,所述大冲头(250)随所述中巢(290)下移,随着长骨(310)撑开的角度越大,所述主弹簧(240) 带动所述下巢(280)下移的行程越大,直至所述插销(233)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滑动到底边而被限位,所述长骨(310)全部撑开,打开伞面。所述铁槽(33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的旋转,所述铁槽前段(330.0)向下旋转、所述铁槽后段(330.1)向上旋转,支撑所述长骨(310)张开;所述铁槽前段(330.0)向上旋转、所述铁槽后段(330.1)向下旋转,合拢所述长骨(310),实现伞面的开合。请参阅图1、图4、图7、图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巢(290),设有中巢短骨槽(290.0)、中巢插销槽(290.1)、中巢通孔 (290.2)、中巢铁丝槽(290.3)。所述中巢(290)通过所述中巢通孔(290.2)套设于所述中棒(220);所述短骨(320)装设于所述中巢短骨槽(290.0),并通过所述中巢铁丝(291)与所述短骨销孔1(320.0) 铰接并固定于所述中巢铁丝槽(290.3),所述短骨销孔2(320.1)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铰接;所述插销(233)穿过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露在所述中棒(220)外的部分,固定在所述中巢插销槽(290.1)。所述大冲头(250)套设于所述中棒(220)上、所述中巢(290) 之下、所述主弹簧(240)之上。在合伞时,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的构件所述接力杆(231),把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的力传递到所述中巢(290)上,推动所述中巢(290)上移,带动所述短骨(320)上移,所述铁槽前段(330.0)被所述短骨(320)向上拉升,带动的所述下巢(280)上升,所述铁槽后段(330.1)被所述长骨(310)压低,使所述铁槽(33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旋转,直至伞面完全合拢。在所述接力杆(231)推动所述中巢(290)上移的同时,所述大冲头(250)被所述卡销(260)卡在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上,不能移动,在所述下巢(280)上移时,落座于所述下巢耳洞(280.1)的所述主弹簧(240)也随之上移,但所述大冲头(250)被卡在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上,挡住了所述主弹簧(240)的一端的上移,所述主弹簧(240)被压缩;随着所述接力杆(231)的进一步上移,所述中巢(290)、下巢(280)进一步上移,所述的主弹簧(240)被进一步压缩,所述大冲头(250) 与所述中巢(290)之间的距离开成了所述冲击行程C;当所述接力杆(231)上行到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 抵出卡在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的所述卡销(260),所述大冲头(250)不再被所述卡销(260)卡住,所述主弹簧(240)施加在所述大冲头(250)上的弹力立即冲起所述大冲头(250)向上冲击,越过所述冲击行程C,撞击所述中巢(290)。受到所述大冲头(250)撞击的所述中巢(290)加速上移,补充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提供的推力。中巢(290)在伞合拢后整体或部分进入所述上巢耳洞(30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短骨(320)设有短骨销孔1(320.0)与短骨销孔2(320.1),所述短骨销孔 1(320.0)通过所述中巢铁丝(291)铰接在所述中巢铁丝巢(290.3)上,所述短骨销孔2(320.1)与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合伞时,所述短骨(320)随所述中巢(290)上移而上移,拉动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上移。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在所述铁槽中销孔(330.3)上,所述铁槽(330)两端受力不平衡而开始旋转,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的上移使所述铁槽后段(330.1)受到所述长骨(310)的压力,所述铁槽后段(330.1)在所述长骨(310)的下压下,所述短骨(320)又拉动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上升,使所述铁槽前段(330.0)上翘,带动所述下巢(280)沿所述中棒(220)上移,实现伞面的合拢。在开伞时,所述下巢(280)下移,带动所述铁槽前段(330.0)下移,所述短骨(320)拉动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所述铁槽(330)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旋转,所述铁槽前段(330.0)随所述下巢(280)下移,所述铁槽后段(330.1)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上翘,撑开所述长骨(310)。所术短骨(320)在开伞或合伞过程中,都是通过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向上拉升所述铁槽(330),使所述铁槽(330)两端失去平衡而展开旋转来实现所述长骨(310)的开合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大冲头(250)设有大冲头卡销槽(250.0)、大冲头卡销座(250.1)、大冲头通孔(250.2)、大冲头导向柱(250.3)、大冲头弹簧槽(250.4)。所述大冲头(250)通过所述大冲头通孔(250.2)套设于所述中棒(220)上,在所述中巢(290)之下、所述主弹簧(240)之上;所述主弹簧(240)套在所述大冲头导向柱(250.3)上,避免所述主弹簧(240)线径在所述中棒(220)上滑动时的摩擦;所述卡销(260)插在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内,与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是滑动连接;所述卡销弹簧(261)绕在所述大冲头弹簧槽(250.4)内,依靠弹力压住所述卡销弹簧槽(260.1),使所述卡销(260)保持向内滑动的力。在合伞时,所述大冲头(250)一端的抵住所述主弹簧(240),另一端贴近所述中巢(290)的一面。所以述卡销(260)在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内对准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在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卡销(260)插进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把所述大冲头(250)卡在所述中棒(220)上。当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上提供的合伞动力经过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的传递,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中的所述接力杆(231)构件上移,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推动所述中巢(290)上移,所述中巢(290)的上移,带动所述下巢(280)上移,所述主弹簧(240) 随所述下巢(280)的上移而上移,所述主弹簧(240)一端被所述大冲头(250)抵住,所述大冲头(250)被卡在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中,所述主弹簧(240)另一端随所述下巢(280)的上移而上移,所述主弹簧(240) 被压缩。而同时所述中巢(290)仍在所述长距推力机构(23)的推力下上移,所述大冲头(250)卡在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上不能滑动,在所述中巢(290)与所述大冲头(250)之间就拉开了距离,形成了冲击行程C。在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进一步上移,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外表面抵住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时,所述接力杆圆楔台(231.2)外轮廓的上移的运动曲线,抵压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所述卡销(260)在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内外抵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弹力向外滑动,当退出到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接触到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壁时,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的圆弧结构面承受所述主弹簧(240)的向上弹力,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从与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壁的接触位滑脱,所述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在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弹力作用下与所述中棒(220)外壁滑动接触,所述卡销(260)从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里完全滑出,所述大冲头(250)承受所述主弹簧(240)的向上弹力立即向上冲起,冲过冲击行程C,撞击所述中巢(290),所述中巢(290)受到所述大冲头(250)的冲击力后,加速向上移动,驱动伞骨架组件机构(40)合拢伞面。在开伞时,按下所棕按键(110)后,所述按键机构(11) 的构件所述卡钩(120),从所述固定铰销1(191)上脱钩,使剪叉式连杆机构(17)不再保持伸展状态,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受到所述主弹簧(240)正向弹力的释放,所述下巢(280)下移,带动所述铁槽前段(330.0)的下移,所述铁槽(330)在所述短骨(320)的拉动下绕所述铁槽支点铰销(331)旋转,所述铁槽后段 (330.1)上翘,撑开所述长骨(310)。所述下巢(280)的下移,再带动所述中巢(290)的下移,所述大冲头(250) 随所述中巢(290)的下移而下移,直到所述插销(233)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滑动到底边后被限位,并且所述卡销(260)在所述大冲头卡销槽(250.0)内对准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在所述卡销弹簧(261)的弹力作用下,所述卡销(260)插进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所述大冲头(250)被卡在所述中棒(220)上,不能沿所述中棒(220)滑动。所述卡销(260)属于所述冲力机构(25)的构件,冲力机构(25)的通过压缩所述主弹簧(240),制造出所述冲击行程C,再利用释放所述主弹簧(240)的弹力,并施加到所述大冲头(250)上,承受所述主弹簧(240)释放弹力的所述大冲头(250)向上冲击,穿过所述冲击行程C,撞击所述中巢(290),补充了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提供的动力。请参阅图4、图5、图8、图11、图12、图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巢(300)设有所述上巢长骨槽(300.0)、上巢耳洞(300.1)、上巢固定座 (300.2)、上巢外螺纹(300.3)、上巢固定孔(300.4)、上巢铁丝槽(300.5)。所述上巢(300)固定在所述中棒(220)上,所述中棒(220)插入所述上巢固定座(300.2),通过所述中巢固定孔(200.0)与所述上巢固定孔(300.4)销键连接固定。所述长骨(310)装设于所述上巢长骨槽(300.0),所述长骨前销孔 (310.1)通过与所述上巢铁丝(301)铰接固定在所述上巢铁丝槽(300.5)上,所述上巢压帽(302)与所述上巢外螺纹(300.3)是螺纹连接,旋扭所述上巢压帽(302),压紧伞布。所述上巢耳洞(300.1),是在合伞时,所述中巢(290)向上移动时,容纳所述中巢(290)的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骨(310)设有长骨前销孔(310.1),长骨中间接头(310.2),以所述长骨中间接头(310.2)至所述长骨前销孔(310.1)的所述长骨(310)段,是所述长骨前段(310.0)。所述长骨(310)装设在所述上巢长骨槽(300.0),所述长骨前销孔(310.1)通过所述上巢铁丝(301) 铰接并固定在所述上巢铁丝槽(300.5),所述长骨(310)支撑伞面的张开与合拢。
如图3所示,在伞开状态下,按键杆(110.0)没有与卡钩(120)抵压,按键弹簧(111)释放弹力,把按键杆(110.0)向伞把(100)内顶进,使按键贴近伞把(100)外表面。
如图3所示,卡钩(120)通过卡钩销孔(120.1)与活动铰销2(192)铰接,随活动铰销2(192) 移动。卡钩弹簧销1(121)固定在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上,卡钩弹簧销2(122)与卡钩弹簧销孔(120.2) 铰接,卡钩弹簧(123)一端固定在卡钩弹簧销1(121),另一端固定在卡钩弹簧销2(122)上,卡钩(120) 受卡钩弹簧(123)的拉动。
如图2所示,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包括剪叉式杠杆机构(15)与剪叉式连杆机构(17)。
如图9所示,剪叉式杠杆机构(15)包括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和剪杆支点铰销(153),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通过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其中,剪杆支点铰销(153)作为支点,该支点能够沿伞把的长度方向移动。具体地,剪叉式杠杆机构(15)包括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剪杆支点铰销(153)、左剪杆阻力臂销(154)、右剪杆阻力臂销(155),左剪杆中间销孔(151.0)与右剪杆中间销孔(152.0)通过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右剪杆底销孔(152.2)与首剪叉单元剪杆2尾销孔(172.2)、二剪叉单元剪杆1前销孔(177.0)(参见图2)通过右剪杆阻力臂销(155)铰接;左剪杆底销孔(151.2)与首剪叉单元剪杆1尾销孔(171.2)、二剪叉单元剪杆2前销孔(178.0)(结构图2)通过左剪杆阻力臂销(154)铰接;固定铰销3(193)在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内滑动,在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后,固定铰销3(193)也在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内(152.4)滑动;活动铰销4(194) 在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内滑动,在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后,活动铰销4也在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内滑动(见图9)。
如图10所示,剪叉式连杆机构(17)包括各首剪叉单元(170)、二剪叉单元(176)、末剪叉单元(180) 等各剪叉单元串联组成,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与剪杆2(172)通过中间铰销(195)铰接,剪杆1前销孔(171.0)与固定铰销(191)铰接,剪杆2前销孔(172.0)。末剪叉单元剪杆1中销孔(181.1)与剪杆2中销孔(182.1)通过中间铰销(195)铰接;末剪叉单元(180)通过转换块(190)连接接力杆(231),转换块(190)上设置有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剪杆1尾销孔(181.2)与活动铰销4(194)铰接,随活动铰销4(194)在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内滑动,剪杆2尾销孔(182.2)与固定铰销3(193) 铰接。
请参阅图4,为图1伞骨架正剖视图,为伞打开后伞骨架组件机构的构件、冲力机构、长距推力机构等的连接关系。上巢固定座(300.2)固定在中棒(220)上,上巢固定孔(300.4)与中棒固定孔(200.0) 销连接固定。长距推力机构(23)包括接力杆(231)、转接块(232)、插销(233),接力杆连接孔2(231.1) 与转接块(232.0)铰接,插销(233)穿过转接块插销槽(232.1),再穿过中棒插销槽(220.1),露出中棒(220)的部分,固定在中巢插销槽(290.1)内,并且与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接触。如图5所示,冲力机构(25)包括大冲头(250)、卡销(260)、卡销弹簧(261),大冲头(250)通过大冲头通孔(250.2) 套设于中棒(220)上,卡销弹簧(261)安装在大冲头弹簧槽(250.4)上,且压在卡销弹簧槽(260.1) 上,把卡销(260)压进中棒卡销孔(220.2);卡销在此图上被剖去。
请参阅图4,伞骨架组件机构(40)包括长骨(310)、短骨(320)、铁槽(330)、上巢(300)、中巢 (290)、下巢(280)、主弹簧(240)、中棒(220)等构件组成;伞骨架组件机构(40)包括铁槽杠杆机构(31)、六连杆机构(36)。铁槽杠杆机构(31)包括短骨(320)、铁槽(330)、铁槽支点铰销(331)、长骨(310);六连杆机构(36)包括短骨(320)、中巢(290)、下巢(280)、铁槽(330),铁槽杠杆机构与六连杆机构的连接关系,从属于伞骨架组件机构的连接关系。长骨(310)安装于上巢长骨槽(300.0),长骨前销孔(310.1)与上巢铁丝(301)铰接,固定于上巢铁丝槽。中巢(290)通过中巢通孔(290.2) 套设于中棒(220)上;下巢(280)通过下巢通孔(280.2)套设于中棒上;主弹簧(240)安装在下巢耳洞(280.1),一端与下巢耳洞端接触,另一端套在大冲头导向柱(250.3)上抵住大冲头(250)下端,大冲头(250)安装在中巢(290)与主弹簧(240)之间;铁槽(330)安装于下巢铁槽槽(280.0),铁槽前销孔(330.2)与下巢铁丝(281)铰接固定于下巢铁丝槽(280.3);短骨(310)安装于中巢短骨槽(290.0),短骨销孔1(320.0)与中巢铁丝(291)铰接,固定于中巢铁丝槽(290.3),短骨销孔2(320.1)与铁槽中销孔(330.3)通过铁槽支点铰销(331)铰接,铁槽尾销孔(330.4)与长骨中间接头(310.2)铰接。
请参阅图5,为图1侧面伞骨架剖视图及大冲头分解示意图,卡销(260)处于侧面位置。卡销(260) 插在大冲头卡销槽(250.0)中,卡销弹簧(261)套设在大冲头弹簧槽(250.4)中,压在卡销弹簧槽上 (260.1),使卡销(260)始终受到卡销弹簧(2261)向内的作用力,在这个力的作用力下,且插销(233) 与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接触时,卡销(260)对准中棒卡销孔(220.2),插进中棒(220)内。
请参阅图6,为伞开伞中剪叉式杠杆机构运动正面示意图。图3对伞把的正面剖视,是居中的,看到了左剪杆与右剪杆内部的部分连接。此图是剪叉式杠杆机构外部的示意图。左剪杆中间销孔(151.0)与右剪杆中间销孔(152.0)通过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
请参阅图7,为合伞状态正面剖视图。中巢(220)进入了上巢耳洞(300.1)。
请参阅图8,为图7伞骨架正面局部剖视图。主弹簧(240)一端在下巢耳洞,另一端抵住大冲头(250),大冲头(250)被中巢(290)压住,在六连杆机构(36)的运动下,短骨(320)拉住中巢(290),铁槽向上顶下巢(280),缩短中巢(290)与下巢(280)之间的距离压缩主弹簧(240)。
图9为图7剪叉式杠杆机构剖视图。左图为居中剖,看到剪叉式杠杆机构内部,右图为偏移剖面后的剖视图,便于看剪叉式杠杆机构外部结构。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驱动长距推力机构(23)上移,推动伞骨架组件机构(40)合拢伞面,在伞面进行到最后的合拢阶段时,固定铰销3(193)沿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滑动的同时,也沿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滑动;活动铰销4(194)沿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滑动的同时,也沿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滑动。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都是运动曲线,固定铰销3与活动铰销4沿这种运动曲线轨迹向上的运动,是挤压固定铰销3与活动铰销4,带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固定铰销3与活动铰销4沿这种运动曲线轨迹向下的运动,是向两边外推固定铰销3与活动铰销4,带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折叠。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动力臂向内合拢时,阻力臂也相互合拢,挤压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首剪叉单元(170)与二剪叉单元(176)的剪杆伸展,是对剪叉式连杆机构(17)首端施加的挤压作用力;末剪叉单元(180)随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而伸展,固定铰销3与活动铰销4随末剪叉单元的伸展而上移。固定铰销3与活动铰销4承受左剪杆动力臂(151.1)与右剪杆动力臂(152.1)合拢的作用力,沿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构成的运动曲线轨迹移动,是对剪叉式连杆机构(17)末端施加的挤压作用力,剪叉式杠杆机构(15),在驱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 伸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剪叉式连杆机构(17)首、末两端的挤压,起到了省力的效果。
请参阅图10,为图7伞把正面剖视图。按键机构(11)处于保持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的状态。
请参阅图11,为图7伞骨架侧面剖视图。冲力机构(25)的卡销(260)沿中棒(220)外表面滑动。
请参阅图12,为合伞过程中,冲击行程示意图。冲力机构(25)的卡销(260)还卡在中棒卡销孔(220.2),下巢(280)、中巢(290)都处于上移过程中,大冲头(250)不能移动,形成冲击行程。
合伞动作过程如下:
如图6所示,人手按下左剪杆动力臂(151.1)与右剪杆动力臂(152.1),左剪杆阻力臂(151.5)与右剪杆阻力臂(152.5)靠近以压缩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两个剪杆。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剪杆两边受挤压力作用,进行伸展。
如图4所示,与剪叉式连杆机构(17)上端相连接的长距推力机构(23)的构件接力杆(231)上升,长距推力机构(23)开始传递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的力。
如图4所示,长距推力机构(23)的构件插销(233)固定在中巢插销槽(290.1)中,长距推力机构 (23)上移,再推动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合伞动作。铁槽杠杆机构(31)与六连杆机构(36)随之进行合伞动作。
在长距推力机构(23)上移的初始过程中,如图5所示,冲力机构(25)并没有随长距推力机构(23) 的上移而上移,冲力机构(25)的构件卡销(260)卡在中棒卡销孔(220.2)中,致使大冲头(250)在中棒(220)上不能上下移动,但伞骨架组件机构(40)受长距推力机构(23)的作用力,下巢(280)、中巢(290)仍在上移,合拢长骨(310)的动作,冲力机构(25)的构件大冲头(250)不移动的动作,只是挡住了主弹簧(240)的上移,主弹簧(240)一端随下巢(280)上移,另一端被大冲头(250)挡住不能上移,压缩主弹簧(240)。
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继续提供动力,剪叉式连杆机构(17)继续伸展,长距推力机构(23) 继续上移,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下巢(280)、中巢(290)继续上升,铁槽杠杆机构(31)、六连杆机构(36)继续进行合伞动作,主弹簧(240)继续被压缩。
当长距推力机构(23)的接力杆(231)构件上移,接力杆圆楔台(231.2)碰触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并在接力杆(231)继续上移的过程中,把卡销(260)抵出中棒(220)。
当卡销(260)脱离中棒卡销孔(220.2)那一刻,大冲头(250)与中巢下端面形成的距离,就是冲击行程C。即在卡销(260)脱离中棒卡销孔(220.2)那一刻,冲力机构(25)进行向上冲击的过程,撞击中巢(290),进一步推动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合拢长骨的过程,直至中巢(290)进入上巢耳洞(300.1),卡钩(120)钩住固定铰销1(191),保持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状态,中巢(290)与下巢(280) 之间的距离由B变成A,压缩主弹簧(240),长骨(310)合拢,完成合伞的过程。
开伞动作如下:
按下按键机构(11)的构件按键(110),启动按键机构(11)的开伞动作,按键机构(11)不再保持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伸展状态,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主弹簧(240)释放弹力,带动伞骨架组件进行合伞运动;长距推力机构(23)受到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主弹簧(240)释放弹力的作用,长距推力机构(23)启动开伞动作,传递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主弹簧(240)释放的弹力;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承受长距推力机构传递过来的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主弹簧(240) 释放弹力,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启动合伞动作;冲力机构(25)在伞骨架组件机构(40)进行合伞运动时,也进行合伞动作,卡销前端圆弧面(260.0)沿中棒(220)外表面滑动下行。当长距外传机构(23)的构件插销(233)在中棒插销槽(220.1)内滑动到中棒插销槽底边(220.3)时,下移被限位,长距推力机构(23)不再下移,完成开伞的动作。
冲力机构(25)的构件卡销(260)对准中棒卡销孔(220.2),在卡销弹簧(261)的弹力作用下,卡销(260)插进中棒卡销孔(220.2),冲力机构完成开伞的动作;中巢(290)与下巢(280)的距离由B 转A;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完成开伞动作,剪叉式连杆机构(17),在长距推力机构(23)的下移作用力下折叠,剪叉式杠杆机构,随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折叠,左剪杆动力臂(151.1)与右剪杆动力臂(152.1)张开;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长骨(310)在铁槽杠杆机构(31)及六连杆机构(36) 的运动下张开,伞骨架组件机构(40)完成开伞的运动,实现伞面的张开。
变异机构一: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的变异结构一
如图13,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首剪叉单元剪杆1中间销孔(171.1)与剪杆2中间销孔(172.1) 通过中间铰销5(195)铰接,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以中间销孔(171.1)为界分为剪杆前段(171.3) 与剪杆后段(171.4),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同样也分为剪杆前段(172.3) 与剪杆后段(172.4)。剪叉式杠杆机构(15)撬动的是一组连杆组成的关节机构(532),连杆1(510)与连杆 2(511)组成关节1(512),连杆A(520)与连杆B(521)组成关节2(522)。关节1(512)与关节2(522)组成关节机构(532)。连杆1(510)对应剪杆1前段(171.3),连杆2(511)对应剪杆2后段(172.4),连杆A(520)对应剪杆2前段(172.3),连杆B(521)对应剪杆1后段(171.4)。剪杆1前销孔(171.0)与连杆1销孔1(510.1)铰接;剪杆2尾销孔(172.2)与连杆2销孔2(511.2)铰接;连杆1销孔2(510.2)、连杆2销孔1(511.1)以及左剪杆底销孔(151.2)铰接;剪杆2前销孔(172.0)与连杆A销孔1(520.1) 铰接;剪杆1尾销孔(171.2)与连杆B销孔2(521.2)铰接;连杆A销孔2(520.2)、连杆B销孔1(521.1) 以及右剪杆底销孔(152.2)铰接。左剪杆(151)与右剪杆(152)通过各自的中销孔铰接,形成剪叉式杠杆机构(15),左剪杆(151)通过左剪杆底销孔(151.2)与关节1(512)铰接,右剪杆(152)通过右剪杆底销孔(152.2)与关节2(522)铰接。剪叉式杠杆机构(15)动力臂向内合拢,其阻力臂向外撬动关节1(512)与关节2(522),两关节伸直,带动对应的剪杆部分的伸直。象这样给剪叉式连杆机构(17) 增加一付连杆组成的关节机构(532),通过驱动关节机构(532)的伸展或折叠来达到对剪叉式连杆机构相同的驱动目的,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的变异结构,具相同的功能。两关节点间距D即连杆1 销孔1(510.1)与连杆2销孔2(511.2)之间的间距的变化等于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或折叠的直线位移长度。
变异机构二: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的变异结构二
如图14,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机构(20)有剪叉式连杆机构(17)与扳手杠杆机构(80)组成。扳手杠杆孔(800.0)通过扳手杠杆销(810)与伞把扳手杠杆销孔(100.9)铰接,扳手连接孔(800.1)与拉杆上孔(801.1)铰接,拉杆下孔(801.0)与拉板连接孔(802.3)铰接,中间铰销(195)穿过拉板居中槽(802.2),并沿此槽滑动,起居中定向作用。拉板(802)上开有左销轨迹槽(802.0)、右销轨迹槽(802.1),拉板(802)上移时,这两个轨迹槽向上移动,使与这两个轨迹槽滑动连接的左铰销(811)、右铰销 (812)沿这两个槽的轨迹向外扩张;拉板(802)下移时,这两个轨迹槽向下移动,使与这两个轨迹槽滑动连接的左铰销(811)、右铰销(812)沿这两个槽的轨迹向内靠拢。连杆1销孔2(510.2)、连杆2销孔 1(511.1)通过左铰销(811)铰接,并且左铰销(811)穿过拉板左销轨迹槽(802.0),承受拉板左销轨迹槽(802.0)运动轨迹曲线的驱动;连杆A销孔2(520.2)、连杆B销孔1(521.1)通过右铰销铰接,并且右铰销(812)穿过拉板右销轨迹槽(802.1),承受拉板右销轨迹槽(802.1)运动轨迹曲线的驱动。连杆1(510)与连杆2(511)组成关节1(512),连杆A(520)与连杆B(521)组成关节2(522)。关节1(512) 与关节2(522)组成关节机构(532)。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首剪叉单元剪杆1中间销孔(171.1)与剪杆2中间销孔(172.1)通过中间铰销5(195)铰接,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以中间销孔(171.1) 为界分为剪杆前段(171.3)与剪杆后段(171.4),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同样也分为剪杆前段(172.3)与剪杆后段(172.4)。扳手连杆机构(80)撬动的是一组连杆组成的关节机构 (532),连杆1(510)与连杆2(511)组成关节1(512),连杆A(520)与连杆B(521)组成关节(522)。连杆1(510) 对应剪杆1前段(171.3),连杆2(511)对应剪杆2后段(172.4),连杆A(520)对应剪杆2前段(172.3),连杆B(521)对应剪杆1后段(171.4)。剪杆1前销孔(171.0)与连杆1销孔1(510.1)铰接;剪杆2尾销孔(172.2)与连杆2销孔2(511.2)铰接;连杆1销孔2(510.2)、连杆2销孔1(511.1)通过左铰销(811)铰接,并且左铰销(811)穿过拉板左销轨迹槽(802.0);剪杆2前销孔(172.0)与连杆A销孔1(520.1)铰接;剪杆1尾销孔(171.2)与连杆B销孔2(521.2)铰接;连杆A销孔2(520.2)、连杆B销孔1(521.1)通过右铰销铰接,并且右铰销(812)穿过拉板右销轨迹槽(802.1)。当人手按压扳手(800)时,扳手(800)绕扳手杠杆销(810)旋转,带动拉杆(801)上升,拉杆(801)上升带动拉板(802)上升,拉板(802)上升的方向受到安装在拉板居中槽(800.2)上的中间铰销(195)的导向,且中间铰销起支点作用,随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的移动而移动。拉板(802)上升,左铰销(810) 与右铰销(811)随拉板(802)上的拉板左销轨迹槽(802.0)与拉板右销轨迹槽(802.1)运动轨迹运行,向两边扩张,撑开关节1(512)与关节2(522),改变两关节点的距离D,两关节点的距离D的变化转化为剪叉式连杆机构伸展或折叠的直线位移。
变异机构三:冲力机构的变异
如图15,倍力弹簧(750)安装在中棒(220)内,一端抵触转接块(232)或下巢(280),另一端抵触动力冲头(700)的下端;动力冲头上部开有顶针槽(700.0);偏心弹簧(720)的一端抵触动力冲头(700) 的上端,偏心弹簧(720)的另一端抵触小冲头凸台(710.0);小冲头(710)上端抵住承冲块(730)下端,下端小冲头顶针(710.2)受到偏心弹簧(720)的作用力,倾斜抵住动力冲头(700)上端面;承冲块(730)固定在插销A(740)上,插销A(740)穿过中棒插销槽(220.1)固定在中巢(290)上。
在合伞时,长距推力机构(23)的构件接力杆(231)推动下巢(280)上移,下巢(280)与中巢(290) 之间的距离由B向A转变,间距越来越小,主弹簧(240)被压缩,倍力弹簧(750)被压缩,储存弹力。偏心弹簧(720)也被压缩,并随着下巢(280)与中巢(290)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减小,偏心弹簧(720) 上端压进小冲头校正柱(710.1),偏心弹簧(720)被校正,并移动小冲头(710)趋向竖直,不再保持倾斜状,在小冲头(710)向竖直状态移动时,小冲头顶针(710.2)掉进动力冲头顶针槽(700.0),动力冲头顶针槽(700.0)的深度,就是冲击行程C。被压缩的倍力弹簧(750)迅速释放弹力,弹起动力冲头(700),动力冲头(700)撞击小冲头顶针(710.2),小冲头(710)迅速被撞击上升,再撞击承冲块(730),承冲块(730)受到向上的冲击力传递到插销A(740)上,带到中巢(290)上升。借助伞骨架组件机构(40) 合伞上升的运动,冲力机构(25)创造出与伞骨架组件机构(40)相同运动方向的动力,增加合伞的动力及加速对主弹簧(240)的压缩。
开伞时,伞骨架组件机构(40)的构件主弹(240)释放弹力,长距推力机构(23)下移,中巢(290) 与下巢(280)之间的距离由A向B转变,间距越来越大,被压缩的倍力弹簧(750)逐渐释放,偏心弹簧(720) 也逐渐释放弹力,并向下推动力冲头(700)。倍力弹簧(750)随长距推力机构(23)的下移而在中棒内进一步的下移,动力冲头(700)也在中棒内下移,偏心弹簧(720)一边释放弹力,一边下移的过程中把小冲头顶针(710.2)从动力冲头顶针槽(700.0)内顶出,弹力释放的偏心弹簧(720)从小冲头校正柱 (710.1)上部分脱离,偏心弹簧(720)的偏心结构再使小冲头顶针抵住动力冲头(700)上端面。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及变异机构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所呈图例,虽是以直杆伞的形式出现,在折叠伞的结构、原理,思想上也同样应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1)

1.一种一手伞,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棒(220),所述中棒(220)上设置有中棒卡销孔(220.2);
上巢(300),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棒(220);
中巢(290)、下巢(280)、冲力机构(25)和主弹簧(240),所述中巢(290)、下巢(280)、和主弹簧(240)均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220),所述主弹簧(240)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下巢(280)和所述冲力机构(25),所述冲力机构(25)包括卡销(260),所述卡销(260)的一端能够伸入或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当所述卡销(260)的一端伸入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时,所述冲力机构(25)被锁止于所述中棒(220),当所述卡销(260)的一端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后所述主弹簧(240)能够推动所述冲力机构(25)朝向所述中巢(290)移动;以及
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接力杆(231)和伞把(100),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设于所述伞把(100)处,所述接力杆(231)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220),所述接力杆(231)一端连接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巢(290),所述接力杆(231)相对于所述中棒(220)移动时能够使所述卡销(260)退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包括剪叉式杠杆机构(15)和剪叉式连杆机构(17),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通过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连接所述接力杆(231),按压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能够驱动所述接力杆(231)沿着中棒(220)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具有至少两个动力臂,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撬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以使剪叉式杠杆机构(15)的动力臂在撬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同时、剪叉式杠杆机构(15)随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运动而移动,以使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两动力臂之间以更小运动夹角实现剪叉式连杆机构(17)更大的伸缩行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包括左剪杆(151)、右剪杆(152)和剪杆支点铰销(153),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通过剪杆支点铰销(153)铰接,剪杆支点铰销(153)作为支点且能够沿伞把(100)的长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直接并联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中参与运动;
或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连接有关节机构(532),通过驱动关节机构(532)参与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包括串联的首剪叉单元(170)、二剪叉单元(176)、末剪叉单元(180),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与所述末剪叉单元(180)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首剪叉单元(170)连接所述伞把(100),所述末剪叉单元(180)连接所述接力杆(23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末剪叉单元(180)与所述接力杆(231)的转换块(190),所述转换块(190)上设置有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所述末剪叉单元(180)上设置有能够靠近或远离的固定铰销3(193)和活动铰销4(194),所述固定铰销3(193)连接于所述转换块(190),所述活动铰销4(194)滑动连接于所述转换块活动铰销槽(19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剪杆(151)上设置有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和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所述右剪杆(152)上设置有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和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
合伞时,所述固定铰销3(193)沿所述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滑动且所述活动铰销4(194)沿所述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滑动以驱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展;
合伞时,所述固定铰销3(193)沿所述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滑动的同时,还滑入所述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所述活动铰销4(194)沿所述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滑动的同时,还滑入所述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所述左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1.4)、左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1.3)、右剪杆固定销轨迹槽(152.4)、右剪杆活动销轨迹槽(152.3)都是剪叉式杠杆机构(15)构件上的特征,在剪叉式杠杆机构(15)撬动剪叉式连杆机构(17)时,对剪叉式连杆机构首剪叉单元(170)施加挤压的力作用时,对末剪叉单元(180)也施加了相同方向的挤压力作用,从首尾两端对剪叉式连杆机构(17)施加力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剪叉单元(170)上设置有能够靠近或远离的固定铰销(191)和活动铰销(192),所述固定铰销(191)与所述伞把(100)连接,所述伞把(100)上设置有伞把活动销槽(100.6),所述活动铰销(192)滑动连接于所述伞把活动销槽(100.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伞把(100)中的用于启动开伞过程的按键机构(1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机构(11)至少包括:
设于所述伞把(100)内的卡钩(120)和固定铰销(191),所述卡钩(120)连接于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构件上,跟随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设有阻止跟随剪叉式连杆机构运动的机构构件,阻止跟随剪叉式连杆机构的运动的同时,也阻止了带动卡钩运动的剪叉式连杆机构的运动;当随剪叉式连杆机构运动的卡钩钩住所述固定铰销(191),按键机构完成伞面的锁定;以及
设于所述伞把(100)处的按键(110),所述按键(110)能够抵压所述卡钩(120)以使所述卡钩(120)与所述固定铰销(191)脱离,按键机构(11)的一锁一开,展现了开关的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冲力机构(25)用于在合伞的过程中撞击所述中巢(290)以加快合伞速度,剪叉式杠杆机构(15)借助于冲力机构(25)产生的冲力,可以输出动力,就可以完成合伞的驱动,所述冲力机构(25)还包括具有大冲头通孔(250.2)的大冲头(250),所述大冲头(250)滑动设于所述中巢(290)和所述下巢(280)之间,所述大冲头(250)通过所述大冲头通孔(250.2)滑动套设于所述中棒(220),所述大冲头(250)上设置有大冲头弹簧槽(250.4),所述大冲头弹簧槽(250.4)上套设有卡销弹簧(261),所述卡销弹簧(261)用于将所述卡销(260)推入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杆(231)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卡销(260)顶出所述中棒卡销孔(220.2)的接力杆圆楔台(231.2);冲力机构(25)在启动收伞时,首先形成冲击行程,在接力杆(231)向上的位移过程中,当接力杆圆楔台(231.2)移动摩擦向外挤压卡销(260),使卡销(260)退出中棒(220),大冲头(250)不再被卡在中棒(220)上,受主弹簧(240)被压缩的弹力释放的作用向上弹起,把剪叉式杠杆机构(15)向上驱动的作用力放大;
接力杆(231)与中巢(290)是中棒(220)内外跟随、联动的运动配合关系,接力杆圆楔台(231.2)移动的行程对应冲击行程形成的位置启动冲力机构(25)的撞击过程,当冲击行程形成时,接力杆圆楔台(231.2)就顶出卡在中棒卡销孔(220.2)内的卡销(260),冲力机构(25)开始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杠杆机构(15)并联到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的运动环节之中,并根据开伞与合伞的运动,实现相互的驱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包括首剪叉单元(170),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包括彼此中部铰接的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和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所述左剪杆(151)铰接于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所述右剪杆(152)铰接于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包括首剪叉单元(170),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包括彼此中部铰接的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和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连接有关节1(512),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连接有关节2(522),所述左剪杆(151)铰接于所述关节1(512),所述右剪杆(152)铰接于所述关节2(522),通过按压所述左剪杆(151)和右剪杆(152)能够驱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缩。
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支点可移杠杆结构(20)包括剪叉式连杆机构(17)和扳手杠杆机构(80),所述扳手杠杆机构(80)通过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连接所述接力杆(231);
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包括首剪叉单元(170),所述首剪叉单元(170)包括彼此中部铰接的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和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1(171)连接有关节1(512),所述首剪叉单元剪杆2(172)连接有关节2(522);
所述扳手杠杆机构(80)包括旋转连接于所述伞把(100)的扳手(800)和铰接于所述扳手(800)的拉板(802),所述拉板(802)上设置有拉板左销轨迹槽(802.0)和拉板右销轨迹槽(802.1),所述关节1(512)通过左铰销(811)滑动连接所述拉板右销轨迹槽(802.1),所述关节2(522)通过右铰销(812) 滑动连接所述拉板左销轨迹槽(802.0),通过转动所述扳手(800),拉动拉板(802)上设置的轨迹槽驱动所述剪叉式连杆机构(17)伸缩。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手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伞骨架组件机构(40),所述伞骨架组件机构(40)包括长骨(310)、短骨(320)和铁槽(330),所述铁槽(330)一端连接所述下巢(280),所述短骨(320)一端连接所述铁槽(330)、另一端连接所述中巢(290),所述长骨(310)一端连接所述上巢(300)、另一端连接所述铁槽(330);开伞时,所述短骨(320)随所述中巢(290)、下巢(280)向下运动,所述主弹簧(240)释放弹力,合伞时所述短骨(320)随所述中巢(290)、下巢向上运动,压缩所述主弹簧(24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巢(300)具有上巢耳洞(300.1),合伞时,所述中巢(290)进入所述上巢耳洞(300.1);所述下巢(280)具有下巢耳洞(280.1),所述主弹簧(240)设于所述下巢耳洞(280.1)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手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力杆(231)上端连接有转接块(232),所述转接块(232)上设置有转接块插销槽(232.1),所述中棒(220)上设置有中棒插销槽(220.1),所述中巢(290)上设置有中巢插销槽(290.1);
所述转接块(232)上设置有插销(233),所述插销(233)穿过所述转接块插销槽(232.1)且穿过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后,两端露在所述中棒(220)外,所述插销(233)露在所述中棒(220)外的部分连接在所述中巢插销槽(290.1)内,所述插销(233)沿所述中棒插销槽(220.1)滑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手伞,其特征在于,上巢(300)上设置有上巢螺纹(300.3),还包括上巢压帽(302)和伞布,上巢压帽(302)与上巢螺纹(300.3)螺纹连接,以压住伞布。
21.一种一手伞,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棒(220);
上巢(300),固定连接于所述中棒(220);以及
中巢(290)、下巢(280)、冲力机构(25)、辅助剪叉式杠杆机构(15)和主弹簧(240),所述中巢(290)、下巢(280)、冲力机构(25)和主弹簧(240)均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220),所述主弹簧(240)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下巢(280)和所述中巢(290),所述冲力机构(25)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中棒(220)的动力冲头(700),动力冲头(700)设有冲头顶针槽(700.0),冲头顶针槽(700.0)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偏心弹簧(720)和倍力弹簧(750),还包括具有小冲头顶针(710.2)的小冲头(710),所述偏心弹簧(720)套设于所述小冲头顶针(710.2),以使所述小冲头顶针(710.2)倾斜抵住所述动力冲头(700)的冲头顶针槽(700.0)外部,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中巢(290)的承冲块(730),合伞时,所述下巢(280)沿所述中棒(220)移动以压缩所述偏心弹簧(720),所述偏心弹簧(720)形变以驱动所述小冲头顶针(710.2)进入冲头顶针槽(700.0),倍力弹簧(750)驱动所述动力冲头(700)撞击所述承冲块(730),进一步辅助剪叉式杠杆机构(15)驱动合伞的运动过程。
CN201921784000.XU 2019-10-23 2019-10-23 一手伞 Active CN211379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4000.XU CN211379904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手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84000.XU CN211379904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手伞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79904U true CN211379904U (zh) 2020-09-01

Family

ID=72221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84000.XU Active CN211379904U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手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799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34904U (zh) 帐篷顶部展收机构
CN201013097Y (zh) 一种顶部支撑结构
CN213664042U (zh) 一种采用按压开合的户外伞
CN109850045A (zh)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211379904U (zh) 一手伞
CN209750048U (zh) 一种自动伞
CN110693147A (zh) 一手伞
CN210783198U (zh) 一种伞
CN212307053U (zh) 一种折叠伞
CN210726910U (zh) 自动伞
CN209883254U (zh) 机械伞
CN107161200B (zh) 婴幼儿手推车
CN109480417A (zh) 自动伞
KR20090132764A (ko) 펼침 및 접힘 가능한 자동우산
CN115089933A (zh) 一种肘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CN111227460A (zh) 一种折叠伞
CN218008518U (zh) 折叠结构和折叠伸缩骨架
CN109222358B (zh) 两折反向伞的伞骨弯曲结构
KR101255473B1 (ko) 접힘 시 펼침을 방지하는 안전형 자동우산
CN2862797Y (zh) 可自动开收的折伞结构
CN209644101U (zh) 自动收伞具改良结构
CN216701872U (zh) 一种扳动扳手自动开合的伞
CN201986853U (zh) 自动伞具
CN209846306U (zh) 自动伞
CN109247676B (zh) 机械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