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7207U -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7207U
CN211367207U CN201922373368.3U CN201922373368U CN211367207U CN 211367207 U CN211367207 U CN 211367207U CN 201922373368 U CN201922373368 U CN 201922373368U CN 211367207 U CN211367207 U CN 2113672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water
cinder notch
tank
delivery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733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平
党晓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wo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wo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wo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wo Tianj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733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72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72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72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水箱、增压泵、溶气罐、气浮池、过滤池、自吸泵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和增压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和溶气罐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和气浮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池的出水口和过滤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池内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包括滤料层入水口和滤料层出水口,滤料层出水口与自吸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第二水箱出水口,第二水箱出水口在第二水箱的左侧面的下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水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

Description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工业零件受到了液体或固体等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在进行工业零件清洗过程中,清洗完的水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这就需要一种新型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将工业零件清洗后的废水及时回收、过滤再利用,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水箱、增压泵、溶气罐、气浮池、过滤池、自吸泵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的出水口和增压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和溶气罐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溶气罐的出水口和气浮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池的出水口和过滤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池内有滤料层,所述滤料层包括滤料层入水口和滤料层出水口,滤料层出水口与自吸泵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箱包括第二水箱出水口,第二水箱出水口在第二水箱的左侧面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和和自吸泵配套设置成多套,多个过滤池独立设置,每个滤料层出水口后都连接有一个自吸泵。
进一步的,还包括絮凝剂添加口和助凝剂添加口,絮凝剂添加口和助凝剂添加口设置在第一水箱的出水口和增压泵的入水口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渣机和接渣槽,所述刮渣机和气浮池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接渣槽固定在气浮池的外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洗泵,所述反洗泵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箱出水口连接,反洗泵的出水口与滤料层入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排渣口、第二排渣口、第三排渣口、第四排渣口、第一排渣槽、第二排渣槽、第三排渣槽和第四排渣槽,所述第一排渣口在第一水箱侧面的下端,所述第一排渣槽和第一排渣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渣口在气浮池底面,所述第二排渣槽和第二排渣口连接,所述第三排渣口在过滤池底面,所述第三排渣槽和第三排渣口连接,所述第四排渣口在第二水箱侧面的下端,所述第四排渣槽和第四排渣口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水处理效率高,净化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池和自吸泵有多套,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絮凝剂添加口和助凝剂添加口设置在第一水箱的出水口和增压泵的入水口之间,添加絮凝剂使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负(正)电性的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添加助凝剂改善了絮凝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反洗泵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箱出水口连接,反洗泵的出水口与滤料层入水口连接,反洗泵将滤料层进行了清洗,保证了滤料层的清洁,提高了水净化效果。
5.本实用新型一共有四个排渣口和四个排渣槽,通过排渣可以及时将杂质排出,方便进行下一步处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的过滤池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的气浮池和刮渣机示意图。
附图标记:
21、第一水箱;22、絮凝剂添加口;23、助凝剂添加口;24、增压泵;25、溶气罐;26、气浮池;27、刮渣机;28、过滤池;29、自吸泵;30、反洗泵;31、第二水箱;211、第一排渣口;212、第一排渣槽;261、第二排渣口;262、第二排渣槽;271、接渣槽;281、滤料层;282、滤料层入水口;283、滤料层出水口;284、第三排渣口;285、第三排渣槽;311、第二水箱出水口;312、第四排渣口;313、第四排渣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水箱21、增压泵24、溶气罐25、气浮池26、过滤池28、自吸泵29和第二水箱31,第一水箱21的出水口和增压泵24的入水口连接,增压泵24的出水口和溶气罐25的入水口连接,溶气罐25的出水口和气浮池26的入水口连接,气浮池26的出水口和过滤池28的入水口连接,过滤池28内有滤料层281,滤料层281包括滤料层入水口282和滤料层出水口283,滤料层出水口283与自吸泵29的入水口连接,吸泵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箱31的入水口连接,第二水箱31包括第二水箱出水口311,第二水箱出水口311在第二水箱31的左侧面的下端。
优选地,过滤池28和和自吸泵29配套设置成多套,多个过滤池28独立设置,每个滤料层出水口283后都连接有一个自吸泵29,提高了水处理的效率。
优选地,絮凝剂添加口22和助凝剂添加口23设置在第一水箱21的出水口和增压泵24的入水口之间,添加絮凝剂使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和水中带有负(正)电性的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颗粒相互靠近,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添加助凝剂改善了絮凝效果。
优选地,刮渣机27和气浮池2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刮渣机27将污水中悬浮的杂质刮除,接渣槽271固定在气浮池26的外侧,接渣槽271将刮渣机27刮除的杂质进行回收,杂质处理效果好。
优选地,反洗泵30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箱出水口311连接,反洗泵30的出水口与滤料层入水口282连接,反洗泵30将滤料层281进行了清洗,保证了滤料层281的清洁,提高了水净化效果。
优选地,第一排渣口211在第一水箱21侧面的下端,第一排渣槽212和第一排渣口211连接,第二排渣口261在气浮池26底面,第二排渣槽262和第二排渣口261连接,第三排渣口284在过滤池28底面,第三排渣槽285和第三排渣口284连接,第四排渣口312在第二水箱31侧面的下端,第四排渣槽313和第四排渣口312连接,通过排渣可以及时将杂质排出,方便进行下一步处理。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水进入第一水箱21,大的杂质通过第一排渣口211进入第一排渣槽212排出,絮凝剂添加口22和助凝剂添加口23分别添加絮凝剂和助凝剂,增压泵24将水由第一水箱21送入溶气罐25,再由溶气罐25送入气浮池26,微小的胶黏物被大量微气泡带动上浮被刮渣机27刮到接渣槽271中,部分杂质沉淀下来通过第二排渣口261进入第二排渣槽262排出,水继续进入过滤池28中,被滤料层281过滤,部分杂质沉淀下来通过第三排渣口284进入第三排渣槽285排出,自吸泵29将滤料层281过滤完的水由滤料层出水口283送入第二水箱31,部分杂质沉淀下来通过第四排渣口312进入第四排渣槽313排出,第二水箱31中的水是净化完成的水,可以投入到下一个生产工序中使用,反洗泵30将第二水箱31中的水由第二水箱出水口311送入滤料层入水口282对滤料层281进行反冲洗。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6)

1.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水箱(21)、增压泵(24)、溶气罐(25)、气浮池(26)、过滤池(28)、自吸泵(29)和第二水箱(31),所述第一水箱(21)的出水口和增压泵(24)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增压泵(24)的出水口和溶气罐(25)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溶气罐(25)的出水口和气浮池(26)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气浮池(26)的出水口和过滤池(28)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过滤池(28)内有滤料层(281),所述滤料层(281)包括滤料层入水口(282)和滤料层出水口(283),滤料层出水口(283)与自吸泵(29)的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29)的出水口与第二水箱(31)的入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箱(31)包括第二水箱出水口(311),第二水箱出水口(311)在第二水箱(31)的左侧面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池(28)和自吸泵(29)配套设置成多套,多个过滤池(28)独立设置,每个滤料层出水口(283)后都连接有一个自吸泵(2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絮凝剂添加口(22)和助凝剂添加口(23),絮凝剂添加口(22)和助凝剂添加口(23)设置在第一水箱(21)的出水口和增压泵(24)的入水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渣机(27)和接渣槽(271),所述刮渣机(27)和气浮池(2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接渣槽(271)固定在气浮池(26)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洗泵(30),所述反洗泵(30)的入水口与第二水箱出水口(311)连接,反洗泵(30)的出水口与滤料层入水口(28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排渣口(211)、第二排渣口(261)、第三排渣口(284)、第四排渣口(312)、第一排渣槽(212)、第二排渣槽(262)、第三排渣槽(285)和第四排渣槽(313),所述第一排渣口(211)在第一水箱(21)侧面的下端,所述第一排渣槽(212)和第一排渣口(211)连接,所述第二排渣口(261)在气浮池(26)底面,所述第二排渣槽(262)和第二排渣口(261)连接,所述第三排渣口(284)在过滤池(28)底面,所述第三排渣槽(285)和第三排渣口(284)连接,所述第四排渣口(312)在第二水箱(31)侧面的下端,所述第四排渣槽(313)和第四排渣口(312)连接。
CN201922373368.3U 2019-12-25 2019-12-25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13672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368.3U CN211367207U (zh) 2019-12-25 2019-12-25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73368.3U CN211367207U (zh) 2019-12-25 2019-12-25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7207U true CN211367207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69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73368.3U Active CN211367207U (zh) 2019-12-25 2019-12-25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72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67207U (zh) 零件清洗用循环水处理系统
CN217578511U (zh) 一种无动力微滤装置
CN114249453A (zh) 混凝-沉淀-超滤一体化装置
CN111533303B (zh) 一种地表水水质净化装置
CN212581630U (zh) 一种电厂含煤废水的陶瓷平板膜处理装置
CN210304928U (zh) 一种超滤清洗水箱
CN210796016U (zh) 电极箔腐蚀废水处理系统
CN210505859U (zh) 一种油漆废水高效混凝气浮处理装置
CN209835820U (zh) 洗浴水深度净化系统
CN210825708U (zh) 一种环保水处理用沉淀池
CN210140508U (zh) 一种新型气浮机
CN211035482U (zh) 一种气浮过滤一体机
CN112759116A (zh) 一种含fep废水回收处理系统
CN216639127U (zh) 沉淀-浓缩-超滤膜池
CN105084596A (zh) 一种循环式雨水综合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5258188U (zh) 一种气浮过滤膜滤处理装置
CN110862167A (zh) 电极箔腐蚀废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工艺
CN214693642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装置
CN216005429U (zh) 一种简易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05347569B (zh) 气浮过滤膜滤处理装置
JP3951373B2 (ja) 排水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浄水処理設備
CN220951284U (zh) 一种水处理用清除装置
JP3697529B2 (ja) 膜利用型排水処理方法および浄水処理装置
CN219807825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净化装置
CN217732879U (zh) 一种一体式净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