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64535U -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 Google Patents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64535U
CN211364535U CN201922105313.4U CN201922105313U CN211364535U CN 211364535 U CN211364535 U CN 211364535U CN 201922105313 U CN201922105313 U CN 201922105313U CN 211364535 U CN211364535 U CN 211364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switch
line
main line
t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0531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小应
徐瑰麟
习子文
刘铮
黄珍
蒋春生
徐前前
李贵
舒启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0531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64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64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64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包括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之间设有并行设置的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第一站台的外侧设有第一到发线,第二站台的外侧设有第二到发线,其中第一到发线的两端与上行正线连接且环绕第一站台设置,第二到发线的两端与下行正线连接且环绕第二站台设置,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之间设有间隔开设置的第一单渡线和第二单渡线;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在贯通运营时可实现列车越行,分段独立运营时可实现列车同站台换成,为市域及城际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便利条件。

Description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日益提高,城市规模迅速扩张,为了缓解庞大的城市人口与拥挤的交通状况之间的矛盾,卫星城市以及城市群应运而生。为了解决主城与卫星城以及城市群之间的客流通行需求,市域及城际轨道交通正处于大力发展之中。
现有技术中,根据运输组织需求开行快慢车,利用车站到发线越行,此时站站停列车利用到发线停靠站台并上下客,越行列车利用正线不停站直接通过;根据线路客流特征及运营管理需要,需要在同一站台来完成两段轨道线路的折返运行,即分段独立运行,但现有的轨道交通中贯通运营和分段独立运营为分开单独设计的,这在无形当中降低了市域及城际轨道交通的运载效率,增加了乘客的旅行时间,不利于轨道交通的持续性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贯通运营时可实现列车越行,分段独立运营时可实现列车同站台换成,为市域及城际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便利条件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包括: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各自的两端均平齐设置,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之间设有并行设置的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所述第一站台的外侧设有第一到发线,所述第二站台的外侧设有第二到发线,其中所述第一到发线的两端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一站台设置,所述第二到发线的两端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二站台设置,所述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之间设有间隔开设置且分设在所述第一站台两侧的第一单渡线和第二单渡线。
进一步,所述第一到发线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道岔和所述第二道岔分设于所述第一站台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到发线的一端通过第三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分设于所述第二站台的两侧,所述第三道岔到所述第一站台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道岔到所述第二站台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平齐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单渡线位于所述第一道岔和所述第一站台之间。
进一步,所述第二单渡线位于所述第二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单渡线的一端通过第五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五道岔到所述第一站台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六道岔到所述第二站台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二单渡线的一端通过第七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八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七道岔到所述第一站台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八道岔到所述第二站台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所述第一道岔、所述第二道岔、所述第三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均为九号单开道岔。
进一步,所述第五道岔、所述第六道岔、所述第七道岔和所述第八道岔均为九号单开道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的运行方法,包括贯通运行方法和分段运行方法;
S1、当全线采用贯通运营时,列车在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完成快慢车越行,其贯通运行方法为:上行正线的停站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上行正线的上游通过第一道岔驶入第一到发线并在第一站台停靠,此时旅客上下车,再通过第二道岔驶入上行正线;上行正线的越行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上行正线的上游直行通过第一站台,并驶入上下正线的下游,以在上行正线上完成对停站列车的越行运行;下行正线的停站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下行正线的上游通过第四道岔驶入第二到发线并停靠在第二站台,此时旅客上下车,再通过第三道岔驶入下行正线;下行正线的越行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下行正线的上游直行通过第二站台,并驶入下行正线的下游,以在下行正线上完成对停站列车的越行运行。
S2、当全线采用分段独立运行时,此时车站为A、B两段线路的起终点站,并在第一站台实现同站台换乘,且分段运行方法为:A端列车于第一站台折返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A端上行正线直行驶入第一站台后停靠,旅客上下车,再经过第五道岔驶入第一单渡线,经由第六道岔驶入A端的下行正线完成A端列车折返;B端列车于第一站台折返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B端下行正线驶入,通过第八道岔驶入第二单渡线,经由第七道岔、第二道岔驶入第一到发线后停靠第一站台,旅客上下车,然后经由第二道岔驶入B端的上行正线,完成B端列车折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在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之间设有并排设置的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在第一站台的外侧设有围绕第一站台且两端均与上行正线连接的第一到发线,在第二站台的外侧设有围绕第二站台且两端均与下行正线连接的第二到发线,其中在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中设有位于第一站台两侧的第一单渡线和第二单渡线,第一单渡线布置于第一到发线与上行正线接轨点的内侧,第二单渡线布置于第二到发线与下行正线接轨点的外侧,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的轨道交通越行站结构,既能满足贯通运营的要求,也能满足分段独立运营的要求,贯通运营时可完成快慢车的越行,分段独立运营时可实现不同运营线列车同站台换乘,从而为市域及城际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便利条件,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
当采用分段独立运营时,A、B两端的两条线路的列车在第一站台折返并实现同站台换成,其中,A端列车通过上行正线驶入第一站台,并停靠在第一站台上下客,再通过第一单渡线出站进入A端下行正线,A端列车“直进侧出”并在第一站台折返;B端列车通过下行正线和第二单渡线、第二道岔从B端上行正线驶入第一到发线,并停靠在第一站台上下客,再直行驶入B端上行正线,B端列车“侧进直出”并在第一站台折返。
当采用贯通运营时,在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能完成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快慢车的越行,其中上行慢车进入第一到发线在第一站台停靠并上下客,上行快车利用上行正线直接通过第一站台,越过上行慢车运行;下行快慢车与上行快慢车越行方法相同,其中在全线贯通运行条件下,布置于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两侧的第一单渡线和第二单渡线可方便列车灵活转向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的结构布置图。
其中,1-第一站台;2-第二站台;3-上行正线;4-下行正线;5-第一到发线;6-第二到发线;7-第一单渡线;8-第二单渡线;11-第一道岔;12-第二道岔;13-第三道岔;14-第四道岔;15-第五道岔;16-第六道岔;17-第七道岔;18-第八道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包括: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第一站台1和第二站台2,第一站台1和第二站台2各自的两端均平齐设置,第一站台1和第二站台2之间设有并行设置的上行正线3和下行正线4,第一站台1的外侧设有第一到发线5,第二站台2的外侧设有第二到发线6,其中第一到发线5的两端与上行正线3连接且环绕第一站台1设置,第二到发线6的两端与下行正线4连接且环绕第二站台2设置,上行正线3和下行正线4之间设有间隔开设置且分设在第一站台1两侧的第一单渡线7和第二单渡线9。
本实用新型的轨道交通越行站,既能满足贯通运营的要求,也能满足分段独立运营的要求,贯通运营时可完成快慢车的越行,分段独立运营时可实现不同运营线列车同站台换乘,从而为市域及城际轨道交通运营提供便利条件,提高了轨道交通的运营效率。
当采用分段独立运营时,A、B两端的两条线路的列车在第一站台1折返并实现同站台换成,其中,A端列车通过上行正线3驶入第一站台1,并停靠在第一站台1上下客,再通过第一单渡线7出站进入A端下行正线4,A端列车“直进侧出”并在第一站台1折返;B端列车通过下行正线4、第二单渡线8和第二道岔12从B端下行正线4驶入第一到发线5,并停靠在第一站台1上下客,再通过第二道岔12驶入B端上行正线3,B端列车“侧进直出”并在第一站台1折返。
当采用贯通运营时,在第一站台1和第二站台2能完成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的快慢车的越行,其中上行慢车进入第一到发线5并在第一站台1停靠并上下客,上行快车利用上行正线3直接通过第一站台1,越过上行慢车运行;下行快慢车与上行快慢车越行方法相同,其中在全线贯通运行条件下,布置于第一站台1和第二站台2两侧的第一单渡线7和第二单渡线8可方便列车灵活转向运行。
如图1所示,第一到发线5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11与上行正线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道岔12与上行正线3连接,其中第一道岔11和第二道岔12分设于第一站台1的两侧;第二到发线6的一端通过第三道岔13与下行正线4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道岔14与下行正线4连接,其中第三道岔13和第四道岔14分设于第二站台2的两侧,第三道岔13到第一站台1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一道岔11到第二站台2的垂直距离,第二道岔12和第四道岔14平齐设置,需要理解的是,第一道岔11、第二道岔12、第三道岔13和第四道岔14均为九号单开道岔。
如图1所示,第一单渡线7位于第一道岔11和第一站台1之间;第二单渡线8位于第二道岔12和第四道岔14的外侧,其中第一单渡线7的一端通过第五道岔15与上行正线3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道岔16与下行正线4连接,其中第五道岔15到第一站台1的垂直距离小于第六道岔16到第二站台2的垂直距离;第二单渡线8的一端通过第七道岔17与上行正线3连,另一端通过第八道岔18与下行正线4连接,其中第七道岔17到第一站台1的垂直距离小于第八道岔18到第二站台2的垂直距离,需要理解的是,第五道岔15、第六道岔16、第七道岔17和第八道岔18均为九号单开道岔。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的运行方法,包括贯通运行方法和分段运行方法;
S1、当全线采用贯通运营时,列车在第一站台1和第二站台2完成快慢车越行,其贯通运行方法为:上行正线3的停站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上行正线3的上游通过第一道岔11驶入第一到发线5并在第一站台1停靠,此时旅客上下车,再通过第二道岔12驶入上行正线3;上行正线3的越行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上行正线3的上游直行通过第一站台1驶入上行正线3的下游,以在上行正线3上完成对停站列车的越行运行;下行正线4的停站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下行正线4的上游通过第四道岔14驶入第二到发线6并停靠在第二站台2,此时旅客上下车,再通过第三道岔13驶入下行正线4;下行正线4的越行列车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下行正线4的上游直行通过第二站台2驶入下行正线4的下游,以在下行正线4上完成对停站列车的越行运行。
S2、当全线采用分段独立运行时,此时车站为A、B两段线路的起终点站,并在第一站台1实现同站台换乘,且分段运行方法为:A端列车于第一站台1折返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A端上行正线3直行驶入第一站台1后停靠,旅客上下车,再经过第五道岔15驶入第一单渡线7,经由第六道岔16驶入A端的下行正线4完成A端列车折返;B端列车于第一站台1折返的运行径路为:列车由B端下行正线4驶入,通过第八道岔18驶入第二单渡线8,经由第七道岔17和第二道岔12驶入第一到发线5并在第一站台1停靠,旅客上下车,然后通过第二道岔12驶入B端的上行正线3,完成B端列车折返;需要理解的是,在分段独立运营条件下,在上行正线3上的位于第一站台1的两侧预定位置处增设有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列车运营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包括: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第一站台和第二站台,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各自的两端均平齐设置,所述第一站台和所述第二站台之间设有并行设置的上行正线和下行正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站台的外侧设有第一到发线,所述第二站台的外侧设有第二到发线,其中所述第一到发线的两端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一站台设置,所述第二到发线的两端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且环绕所述第二站台设置,所述上行正线和所述下行正线之间设有间隔开设置且分设在所述第一站台两侧的第一单渡线和第二单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到发线的一端通过第一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道岔和所述第二道岔分设于所述第一站台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到发线的一端通过第三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四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三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分设于所述第二站台的两侧,所述第三道岔到所述第一站台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道岔到所述第二站台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二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平齐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渡线位于所述第一道岔和所述第一站台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渡线位于所述第二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渡线的一端通过第五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五道岔到所述第一站台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六道岔到所述第二站台的垂直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渡线的一端通过第七道岔与所述上行正线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八道岔与所述下行正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七道岔到所述第一站台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第八道岔到所述第二站台的垂直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道岔、所述第二道岔、所述第三道岔和所述第四道岔均为九号单开道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道岔、所述第六道岔、所述第七道岔和所述第八道岔均为九号单开道岔。
CN201922105313.4U 2019-11-29 2019-11-29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Active CN211364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5313.4U CN211364535U (zh) 2019-11-29 2019-11-29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05313.4U CN211364535U (zh) 2019-11-29 2019-11-29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64535U true CN211364535U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7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05313.4U Active CN211364535U (zh) 2019-11-29 2019-11-29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645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655A (zh) * 2019-11-29 2020-03-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及其运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61655A (zh) * 2019-11-29 2020-03-06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及其运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85166B (zh) 一种轨道交通折返线布置结构
CN101428619A (zh) 轨道汽车交通系统
CN110861655A (zh)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及其运行方法
CN105292132A (zh) 对接式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11364535U (zh) 兼顾贯通及分段运营的轨道交通越行站
WO2013003911A1 (en) Method of rail system operation
CN115285184A (zh) 车站进路内行车许可方法和系统
CN101786460A (zh) 一种具有区段分路运行模式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02774384B (zh) 一种轨道列车双线并行的运行方法
RU2763412C2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вода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вагонов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статической конфигурации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CN214728771U (zh) 一种轨道交通配线设置结构
CN110386168B (zh) 列车折返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382402B (zh) 一种智轨电车首末端充电站台系统构造
CN110807586A (zh) 城际交通运输方法
CN210191458U (zh) 能同时停靠有轨电车和地铁的站台轨道结构
CN1192975A (zh) 追车、甩车高速铁路运输系统
CN211280993U (zh) 一种兼顾越行功能的轨道交通接轨站配线系统
CN112793589A (zh) 具备双向折返、越行功能的市域轨道单岛车站
CN114523991B (zh) 利用既有单线铁路开行市域列车的车站布置结构及方法
CN208576554U (zh) 一种智轨列车出入车辆基地线路系统
US20070214995A1 (en) Vehicle, Process and Systme for Mass Transporation
CN110979385A (zh) 一种高铁不停车上下客的运行系统
CN216467749U (zh) 轨道交通的始发站与轨道交通
CN110920634A (zh) 有轨电车与地铁同台的车站及轨道布设结构
CN21286142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值机车站的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