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46767U - 激光测距望远镜 - Google Patents

激光测距望远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46767U
CN211346767U CN201922360036.1U CN201922360036U CN211346767U CN 211346767 U CN211346767 U CN 211346767U CN 201922360036 U CN201922360036 U CN 201922360036U CN 211346767 U CN211346767 U CN 211346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e
housing
rear end
modul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003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其杰
袁通甫
刘行
杜波
迮会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ke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k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ke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ke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003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46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46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46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adar Systems And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壳,具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外壳具有沿一轴线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开口;测距望远模组,容纳在所述开口中,且与所述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测距望远模组包括伸出所述后端面的目镜部;后端盖,设于所述后端面,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供所述目镜部从中穿过的目镜孔。上述激光测距望远镜,外壳采用一体成型,不需要对合半壳体,简化了组装过程。

Description

激光测距望远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距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
背景技术
传统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测距望远模组、前端盖和后端盖。其中,壳体包括左、右半壳体,组装时,测距望远模组置于左、右壳体之间,然后利用紧固件将左、右半壳体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测距望远模组固定在左、右半壳体中间。之后,再将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组装于壳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这样就完成了激光测距望远镜的组装。
发明人在实施传统技术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激光测距望远镜,安装步骤繁琐,且外观上因为存在紧固件导致不够简洁;另外,壳体为左、右两件式,壳体上较难设置方便人手握持的结构,影响握持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安装步骤繁琐的问题,提出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
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包括:
一体成型的外壳,具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外壳具有沿一轴线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开口;
测距望远模组,容纳在所述开口中,且与所述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测距望远模组包括伸出所述后端面的目镜部;
后端盖,设于所述后端面,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供所述目镜部从中穿过的目镜孔。
上述激光测距望远镜,外壳采用一体成型,不需要对合半壳体,简化了组装过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内壁在靠近所述前端面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测距望远模组的靠近所述前端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部为凸设于所述开口的内壁的凸起,所述凸起部上设有沿所述轴线的通孔,所述第二安装部为螺纹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通过紧固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杆,所述后端盖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包括硬质盖体和柔性盖体,所述硬质盖体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盖体套在所述硬质盖体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盖体还包括嵌入部,所述嵌入部与所述开口嵌套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质盖体上设有贯通所述硬质盖体的卡槽,所述开口的内壁设有超出所述后端面的勾部,所述硬质盖体支撑于所述勾部,且所述卡槽与所述勾部卡扣连接,所述卡扣连接被所述柔性盖体包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沿所述轴线的凹槽,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凹槽导向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靠近前端面的一端封闭或设置有限位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测距望远镜还包括控制板和电源,所述控制板和电源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之间的间隙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盖设有多个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开口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凸点区域,且所述凸点区域绕所述外壳一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包胶通过二次注塑方式与所述外壳连接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部设置有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电气连接的按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激光测距望远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激光测距望远镜去除前端盖后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激光测距望远镜的爆炸示意图。
图4和图5为激光测距望远镜的外壳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为激光测距望远镜的测距望远模组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深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100,包括外壳10、测距望远模组20、前端盖30和后端盖40,其中测距望远模组20容置在壳体10内部,前端盖30和后端盖40则分别设置在外壳10的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处。激光测距望远镜100使用时,后端面120靠近使用者,前端面110则相对远离使用者。
测距望远模组20用以提供激光测距及望远功能,其具体的结构构成不限制,如测距望远模组20可以为单眼式或双眼式。具体设置时,测距望远模组20为单眼式,如图6和图7所示,测距望远模组20的一端设有一个目镜部210,另一端设置有以上下方式并排设置的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发射信号镜头220的光轴方向和目镜部210的光轴方向一致,具体设置时发射信号镜头220和目镜部210设置在一镜筒201的相对两端,二者配合可以实现望远功能。接受信号镜头230则位于发射信号镜头220的下方。需要说明的是,上下方式并排设置仅用于说明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的相对位置,此处接受信号镜头23则位于发射信号镜头220的下方,指激光测距望远镜100正常使用时接受信号镜头23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发射信号镜头220的下方。
该镜筒201中还会设置有激光发射模块(未图示),镜筒201下方设置有发射调节模块240;镜筒201下方于接受信号镜头230的靠近目镜部210的一侧还设置有吸收调节模块250。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配合可以实现激光测距功能。测距望远模组20组装至外壳10内之前,测距望远模组20的发射调节模块240和吸收调节模块250提前调节好,然后将测距望远模组20装入外壳10内。此外,根据需要,可以将测距望远模组20从外壳10中移出,以根据需要进行再次调节。
如图4和图5所示,外壳10为一体式结构,即其为一体成型方式制得的外壳,材质包括硬质塑料、金属等。具体设置时,外壳10选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外壳10形成有相对的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同时还形成一个沿一轴线X贯穿前端面110和后端面120的开口130,也就是说,外壳10内部形成一个容纳腔,该容纳腔的两端均具有连通该容纳腔与外界的开口。
装配时,测距望远模组20的前端自后端面120插入开口130中以容纳在开口130中,测距望远模组20的后端的目镜部210则未进入开口130,位于后端面120以外。测距望远模组20插入开口130的前端在开口130中与外壳10固定连接,从而被保持在外壳10中。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固定连接,实现方式具有多种,如二者可以通过插入形成过盈配合,还可以是利用紧固件连接。
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4,前端盖30组装在外壳10的前端面110处。前端盖30的外形设置为能够匹配测距望远模组20的结构和开口130在前端面110处的形状。如测距望远模组20包括上下排列的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时,则前端盖30对应具有上下排列的2个透光孔301。激光测距望远镜100组装完毕后,两个透光孔301分别与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对应,以允许光线穿过。另外,前端盖30的形状和面积设置为能够遮蔽开口130,及遮蔽住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之间的固定连接处,这样,当利用紧固件200连接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时,紧固件200被端盖30遮蔽,外观简洁。如图1所示,从前端面110一侧观察时,看不到任何的紧固件。
后端盖40则组装于外壳10的后端面20处。如图3所示,后端盖40能够遮蔽开口130,且后端盖40设有目镜孔401。测距望远模组20的目镜部210从目镜孔401中穿过。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目镜部210上安装有调焦旋钮260。旋动调焦旋钮260可以调节目镜部210中的目镜在目镜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从而实现望远时焦距的调整。
上述实施例的激光测距望远镜100,外壳10采用一体成型,组装测距望远模组20时不需要对合半壳体,简化了组装过程;另外,测距望远模组20的一端自后端面120插入开口130中以容纳在开口130中,且与外壳10固定连接,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的连接处利用前端盖遮蔽,产品外观上看不到螺钉,外观简洁。当需要更换或维修测距望远模组20,也不需要拆分外壳10,只需要移除前端盖30,然后解除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之间的连接,将测距望远模组20从外壳中拉出即可,与传统技术中两件式壳体需要先分离壳体相比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之间固定连接。具体设置时,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开口130的内壁在靠近前端面110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31。如图6所示,测距望远模组20的靠近前端面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02,第二安装部202与第一安装部131固定连接。第二安装部202与第一安装部131之间的连接方式具有多种。优选地,第一安装部131为凸设于开口131的内壁的凸起,凸起部上设有沿轴线的通孔1311;第二安装部202为螺纹孔。装配前端盖30之前,将第一安装部131与第二安装部202通过紧固件200连接。紧固件200包括螺钉或螺栓。此外,第二安装部202也可为通孔,此时可利用圆锥销作为紧固件将第一安装部131和第二安装部202紧固连接。具体设置时,第一安装部131设置有两处,在开口130的周向上均布。第二安装部202对应设置有两处,位于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之间,且两个第二安装部20以左右方式间隔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激光测距望远镜100还包括连接杆50。连接杆50沿镜筒201的轴向设置有两处,分别位于测距望远模组20的两侧。连接杆50的一端与测距望远模组20的前端通过螺钉连接,连接杆50的另一端则用以与后端盖40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手段,后端盖40可提前与测距望远模组20组装为一模组,然后将该模组插入到外壳10的开口130中,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装的便利性。连接杆50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具有较好的强度。另外,后端盖40也可以是单独地组接于外壳10的后端面120。
如图3所示,后端盖40包括硬质盖体410和柔性盖体420,其中柔性盖体420套在硬质盖体410外部,硬质盖体410与连接杆50固定。具体设置时,硬质盖体410和柔性盖体420均大致呈盘状,当测距望远模组20插入到外壳10中后,后端盖40的端面刚好与外壳10的后端面120吻合。硬质盖体410具有相对高的强度,将硬质盖体410与连接杆50固定,保证了后端盖40与连接杆50连接的可靠性;利用柔性盖体420覆盖硬质盖体410,柔性盖体420靠近调焦旋钮260,容易被触碰到,能够增加操作触感;并且,柔性盖体420还起到一定的防止水汽进入外壳10内的作用。
进一步地,硬质盖体410包括嵌入部411,嵌入部411与外壳10的开口130嵌套配合。具体的,硬质盖体410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的嵌入部411,嵌入部411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嵌入部411插入开口130后,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与开口130紧密配合,使得后端盖40与外壳10的配接并非仅仅依靠连接杆50,配接更为可靠。
此外,为进一步增加硬质盖体410与外壳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硬质盖体410上设有贯通硬质盖体410的卡槽412。参考图4,开口130的内壁设有超出后端面120的勾部132。其中,硬质盖体410与外壳10对接时,硬质盖体410可支撑于勾部132,且卡槽412与勾部132卡扣连接。若未套设柔性盖体420,则硬质盖体410的外表面可见勾部132的端部。如图1所示,当柔性盖体420套设于硬质盖体410后,前述的卡扣连接即卡槽412与勾部132的配合处与被柔性盖体420包覆。此时,后端盖40的外表面无任何配接结构、紧固件等,仅可见及可触碰到柔性盖体420,因此一方面提高了外观的整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对使用者造成误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如图3所示,硬质盖体410的端面上还设有对接部413,用以与连接杆50的一端通过螺钉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杆50的中段510较其两端更远离测距望远模组20,连接杆50的中段与测距望远模组2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使得连接杆50的中段510在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的径向上与发射信号镜头220和接受信号镜头230错开一定距离。如图2和图4所示,外壳10的内壁中设有沿轴线X的凹槽133。当测距望远模组20的插入开口130时,连接杆50的中段510能够与凹槽133进行导向配合,引导测距望远模组20顺利插入开口中。具体设置时,连接杆50设置有两个,对应的凹槽133也设置有两处,如此具有两处导向配合结构。通过设置两处导向配合结构,测距望远模组20在插入时行进平稳,不会偏离。
进一步地,凹槽133的靠近前端面110的一端可封闭或设置有限位结构,可以与连接杆50的中段相抵接,在插入时起到限位的作用。
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激光测距望远镜100还包括控制板60和电源70。控制板60和电源70分别设置在测距望远模组20两侧的、与连接杆50的中段510之间的间隙中,从而实现利用已经的结构空间来安装控制板60和电源70,利于实现激光测距望远镜100小型化的目的。
前端盖30设置在前端面110处,其遮蔽开口130及测距望远模组20与外壳10的固定连接处,使从激光测距望远镜100的前端面30观察时,无任何紧固件,具有较好的外观整洁度。具体设置时,前端盖30设有多个卡接部302,卡接部302弹性卡接于开口130内。可以理解,卡接部302的数量根据需要灵活设置,不再赘述。前端盖30采用卡接的方式与外壳10组接,具有方便拆卸更换的优点。
请参考图4和图5,外壳10为一体成型元件。具体设置时,外壳10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且外壳10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凸点区域101,且凸点区域101绕轴外壳10一周。凸点区域101靠近外壳10的后端面120,具有足够的长度,具有防滑功能,且增强了握持手感。使用者在使用激光测距望远镜100时,可以握持在凸点区域101,防止出汗滑落。
另外,参考图4,外壳10具有相对的顶部102和底部103,其中顶部102和底部103分别指正常使用时外壳10的上壁位置和下壁位置。为增强握持手感,底部103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胶104。具体设置时,包胶104设置为位于凸点区域101下方,其中底部103具有一凹陷区域,包胶104设置在该凹陷区域内。使用者在使用激光测距望远镜100时,手掌部分接触到凸点区域101,而手指的拇指刚好按压在包胶104上,具有良好的握持感。本实施例中,凸点区域101和包胶104同时存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无凸点区域101,仅具有包胶104。
包胶104的形状方式不限制。优选的,包胶104通过二次注塑方式与外壳10连接为一体。具体的,首先成型出底部103具有凹陷区域的外壳10,然后二次注塑,在底部103的凹陷区域成型出柔性优于外壳10的包胶104。二次注塑工艺本身较为成熟,本实施例中,利用二次注塑成型包胶104,能够很好的与外壳10的外形匹配。
参考图1,外壳10的顶部102设置有与测距望远模组20电气连接的按键105。按键105设置在外壳10的顶部102。使用者在使用激光测距望远镜100时,手指在握持住外壳10时,也刚好能自然地放置于按键105上,因此便于启动控制测距望远模组20,操作便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体成型的外壳,具有相对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外壳具有沿一轴线贯穿所述前端面和后端面的开口;
测距望远模组,容纳在所述开口中,且与所述外壳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测距望远模组包括伸出所述后端面的目镜部;
后端盖,设于所述后端面,所述后端盖上设有供所述目镜部从中穿过的目镜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内壁在靠近所述前端面处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测距望远模组的靠近所述前端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所述后端盖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盖包括硬质盖体和柔性盖体,所述硬质盖体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盖体套在所述硬质盖体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沿所述轴线的凹槽,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凹槽导向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靠近前端面的一端封闭或设置有限位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测距望远镜还包括控制板和电源,所述控制板和电源均置于所述连接杆的中段与所述测距望远模组之间的间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凸点区域,且所述凸点区域绕所述外壳一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相对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包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激光测距望远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胶通过二次注塑方式与所述外壳连接为一体。
CN201922360036.1U 2019-12-24 2019-12-24 激光测距望远镜 Active CN211346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0036.1U CN211346767U (zh) 2019-12-24 2019-12-24 激光测距望远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0036.1U CN211346767U (zh) 2019-12-24 2019-12-24 激光测距望远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46767U true CN211346767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0036.1U Active CN211346767U (zh) 2019-12-24 2019-12-24 激光测距望远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467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68625A (zh) * 2024-03-28 2024-05-03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用于地理测绘的户外测绘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68625A (zh) * 2024-03-28 2024-05-03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一种用于地理测绘的户外测绘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4010B (zh) 激光测距望远镜
US6783286B2 (en) Monitoring camera with detachable lens housing
US7717491B2 (en) Sun visor for use in a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un visor
US20080170375A1 (en) Optoelectronic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push-in cage
CN211346767U (zh) 激光测距望远镜
US2018017555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hesive layer covering seam of main shell
US6113280A (en) Cap for optical connector
CN114220688B (zh) 按键结构和可穿戴设备
US10707457B2 (en) Battery case and robot having the same
CN110839125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CN210109661U (zh) 一种飞梭旋钮组件结构及医疗设备
CA2536389A1 (en) Cable connector
CN115079422B (zh) 头戴产品
CN107741692B (zh) 表盘和智能手表
CN208386608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JP6109563B2 (ja) 多光軸光電センサ
CN210075396U (zh) 车载摄像头总成及车辆
US5848314A (en) Exterior structure of a camera
CN113422992A (zh) 遥控器和电子系统
CN208386607U (zh) 支架、输入输出组件和终端
CN111462430A (zh) 门铃结构以及门铃固定装置
CN217333930U (zh) 一种按压旋钮模组开关
CN211293780U (zh) 一种多功能操作把手和一种机电设备
US9989751B2 (en) Sight
CN218996564U (zh) 按键安装结构、按键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