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5614U - 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5614U
CN211335614U CN201922284241.4U CN201922284241U CN211335614U CN 211335614 U CN211335614 U CN 211335614U CN 201922284241 U CN201922284241 U CN 201922284241U CN 211335614 U CN211335614 U CN 2113356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mmunication
group
cores
charg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8424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56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56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接插件包括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在第一PCB板上具有两组数据通讯芯,在第二PCB板上具有与两组数据通讯芯分别匹配的数据通讯孔,通过数据通讯芯和数据通讯孔的插接实现数据通讯,为电动车电池的电池电量、温度等相关信息的监控提供传输媒介的辅助作用,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而且,两组充电芯呈中心对称,两组充电孔呈中心对称,解除了接插件进行插接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方向的限制,只要换电柜或手持充电器上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可以实现顺利插接,即可实现对电动车电池的正常充电。

Description

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背景技术
新能源电动车的出行,解决了人们出行困难的问题,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通常将电动车搬回家里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模式下直接采用接插件将电动车电池与220V电源连接进行供电。另外,为了便于随时对电动车进行充电,市场上的电动车还可以通过设置在固定区域的换电柜对电动车进行充电,这种充电模式下依然是采用接插件将电动车电池与换电柜接口进行连接。
但是上述充电模式下采用的接插件并无法实现对电池电量、温度等相关信息的监控提供辅助作用,具有较大的风险,很容易导致充电过载进而引发起火、爆炸,造成人身财产安全。而且,这种接插件由于其正极和负极供电芯的设置位置并不对称,导致接插件进行插接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方向,否则无法对电动车电池进行正常充电。
因此,现急需提供一种新型的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插件,包括: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所述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所述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
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组充电芯、第二组充电芯、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第二组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一组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均分别包括一正极充电芯和一负极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均分别包括四个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两个数据通讯芯分别与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两个数据通讯芯连接;
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PCB板的长边平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二直线上,且在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在第一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以所述第一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的第一组充电孔、第二组充电孔、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第二组数据通讯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以及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组充电孔、所述第二组充电孔的额定电压为400V,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以及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孔的额定电压为60V。
优选地,所述正极充电芯和所述负极充电芯的直径为3.5mm,每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负极充电芯的中心间距为13mm;
所述数据通讯芯的直径为1.3mm,每组数据通讯芯中两个数据通讯芯的中心间距为3.81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相邻的数据通讯芯的中心距离为9mm。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的距离为9mm。
优选地,在每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正极充电芯之间、在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之间、在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凸起。
优选地,所述数据通讯芯均镀有金属金,所述正极充电芯和所述负极充电芯均镀有金属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接插件母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柜,所述换电柜与一RS485/CAN通讯线连接,所述RS485/CAN通讯线的另一端为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接插件公端。
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充电器,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接插件公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接插件包括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在第一PCB板上具有两组数据通讯芯,在第二PCB板上具有与两组数据通讯芯分别匹配的数据通讯孔,可以通过数据通讯芯和数据通讯孔的插接实现数据通讯,为电动车电池的电池电量、温度等相关信息的监控提供传输媒介的辅助作用,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而且,第一PCB板上的两组充电芯以第一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第二PCB板上的两组充电孔以第二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解除了接插件进行插接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方向的限制,只要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可以实现顺利插接,即可实现对电动车电池的正常充电。电动车电池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母端,以使电动车电池可以应用接插件母端和换电柜或手持充电器上与之匹配的接插件公端的插接进行充电,并在充电中可以进行数据通讯,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在换电柜上设置有接插件公端,以使换电柜可以应用接插件公端和电动车电池上与之匹配的接插件母端的插接进行充电,并在充电中可以进行数据通讯,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在手持充电器上设置有接插件公端,以使手持充电器可以应用接插件公端和电动车电池上与之匹配的接插件母端的插接进行充电,并在充电中可以进行数据通讯,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公端结构的主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公端结构的俯视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公端结构的侧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母端结构的主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母端结构的俯视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插件母端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插件,包括: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所述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所述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组充电芯、第二组充电芯、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第二组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一组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均分别包括一正极充电芯和一负极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均分别包括四个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两个数据通讯芯分别与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两个数据通讯芯连接;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PCB板的长边平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二直线上,且在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在第一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以所述第一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的第一组充电孔、第二组充电孔、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第二组数据通讯孔。
具体地,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公端结构的主视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公端结构的俯视图,图1(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插件公端结构的侧视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插件母端结构的主视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插件母端结构的俯视图,图2(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接插件母端结构的侧视图。
从图1(a)、图1(b)和图1(c)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1,在第一PCB板1上设置有第一组充电芯、第二组充电芯、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第一组充电芯具体包括负极充电芯11和正极充电芯12,第二组充电芯具体包括负极充电芯13和正极充电芯14,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包括四个数据通讯芯15、16、17、18,第二组数据通讯芯包括四个数据通讯芯19、110、111、112。其中,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5和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11连接,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6和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12连接。
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11、正极充电芯12和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5、16、17、18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一直线上,第一直线与第一PCB板1的长边平行。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13、正极充电芯14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9、110、111、112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二直线上,且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13、正极充电芯14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9、110、111、112在第二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与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11、正极充电芯12和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15、16、17、18在第一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以第一PCB板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即负极充电芯11与负极充电芯13呈中心对称,正极充电芯12与正极充电芯14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芯15与数据通讯芯112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芯16与数据通讯芯111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芯17与数据通讯芯110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芯18与数据通讯芯19呈中心对称。
从图2(a)、图2(b)和图2(c)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2,在第二PCB板2上设置有第一组充电孔、第二组充电孔、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第二组数据通讯孔,分别与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匹配”的含义是指在应用接插件时,接插件公端与接插件母端相互配合使用,接插件公端的相应芯插入至接插件母端与相应芯相匹配的相应孔实现插接。
第二PCB板2上具体包括:负极充电孔21和正极充电孔22,负极充电孔23和正极充电孔24,四个数据通讯孔25、26、27、28,四个数据通讯孔29、210、211、212。其中,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PCB板1和第二PCB板2均为中心对称结构,因此,既可以将负极充电孔21和正极充电孔22作为第一组充电孔,也可以将负极充电孔23和正极充电孔24作为第一组充电孔,既可以将四个数据通讯孔25、26、27、28作为第一组数据通讯孔,也可以将四个数据通讯孔29、210、211、212作为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当将负极充电孔21和正极充电孔22作为第一组充电孔与第一组充电芯相匹配时,负极充电孔23和正极充电孔24作为第二组充电孔与第二组充电芯相匹配,四个数据通讯孔25、26、27、28作为第一组数据通讯孔与第一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四个数据通讯孔29、210、211、212作为第二组数据通讯孔与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当将负极充电孔21和正极充电孔22作为第二组充电孔与第二组充电芯相匹配时,负极充电孔23和正极充电孔24作为第一组充电孔与第一组充电芯相匹配,四个数据通讯孔25、26、27、28作为第二组数据通讯孔与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四个数据通讯孔29、210、211、212作为第一组数据通讯孔与第一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负极充电孔21、正极充电孔22和数据通讯孔25、26、27、28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三直线上,第三直线与第二PCB板2的长边平行。负极充电孔23、正极充电孔24和数据通讯孔29、210、211、212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四直线上,且负极充电孔23、正极充电孔24和数据通讯孔29、210、211、212在第四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与负极充电孔21、正极充电孔22和数据通讯孔25、26、27、28在第三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以第二PCB板2的中心呈中心对称,即负极充电孔21与负极充电孔23呈中心对称,正极充电孔22与正极充电孔24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孔25与数据通讯孔212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孔26与数据通讯孔211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孔27与数据通讯孔210呈中心对称,数据通讯孔28与数据通讯孔29呈中心对称。
当利用手持充电器或换电柜通过接插件对电动车电池进行充电时,可以在电动车电池上设置有接插件母端,在手持充电器或换电柜上设置有接插件公端,接插件公端的充电芯与接插件母端的充电孔进行插接,即可以实现对电动车电池的充电。同时接插件公端的数据通讯芯和接插件母端的数据通讯孔进行插接,即可以作为电动车电池的电池电量、温度等相关信息的传输媒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包括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在第一PCB板上具有两组数据通讯芯,在第二PCB板上具有与两组数据通讯芯分别匹配的数据通讯孔,可以通过数据通讯芯和数据通讯孔的插接实现数据通讯,为电动车电池的电池电量、温度等相关信息的监控提供传输媒介的辅助作用,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而且,第一PCB板上的两组充电芯以第一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第二PCB板上的两组充电孔以第二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解除了接插件进行插接时需要按照固定的方向的限制,只要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可以实现顺利插接,即可实现对电动车电池的正常充电。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所述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以及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组充电孔、所述第二组充电孔的额定电压为400V,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以及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孔的额定电压为60V。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额定电压是指接插件在正常工作时各部件能够承受的最大工作电压,工作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则有可能导致接插件损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接插件公端的充电芯以及接插件母端的充电孔的额定电压均为400V,接插件公端的数据通讯芯以及接插件母端的数据通讯孔的额定电压均为60V,既可以避免电动车电池充电时接插件因充电芯、充电孔的工作电压过高被损坏的现象发生,也可以提高数据通讯的种类,在电动车电池充电时不会发生接插件因数据通讯种类过多导致数据通讯芯和数据通讯孔的工作电压过高使接插件被损坏的现象发生。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所述正极充电芯和所述负极充电芯的直径为3.5mm,每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负极充电芯的中心间距为13mm;
所述数据通讯芯的直径为1.3mm,每组数据通讯芯中两个数据通讯芯的中心间距为3.81m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的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的长均为79mm,宽均为40mm。第一PCB板中的正极充电芯和负极充电芯的尺寸规格为直径3.5mm,每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负极充电芯的中心间距为13mm。第一PCB板中的数据通讯芯的直径均为1.3mm,每组数据通讯芯中两个数据通讯芯的中心间距为3.81。相应地,第二PCB板中的正极充电孔和负极充电孔的尺寸规格为内径3.5mm,每组充电孔中的正极充电孔和负极充电孔的中心间距为13mm。第一PCB板中的数据通讯孔的内径均为1.3mm,每组数据通讯孔中两个数据通讯孔的中心间距为3.81mm。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第一PCB板上的第一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相邻的数据通讯芯的中心距离为9mm。相应地,第二PCB板上的第一组充电孔中的正极充电孔和第一组数据通讯孔中相邻的数据通讯孔的中心距离为9mm。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的距离为9mm。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在每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正极充电芯之间、在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之间、在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凸起。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在各充电芯之间、数据通讯芯之间以及充电芯与数据通讯芯之间设置绝缘凸起,可以保证彼此之间不受电场干扰,起到隔绝阻断电场的作用,保证了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数据通讯芯均镀有金属金(Au),正极充电芯和负极充电芯均镀有金属银(Ag)。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池,电动车电池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母端,以使电动车电池可以应用接插件母端和换电柜或手持充电器上与之匹配的接插件公端的插接进行充电,并在充电中可以进行数据通讯,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换电柜,换电柜与一RS485/CAN通讯线连接,RS485/CAN通讯线的另一端为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公端,以使换电柜可以应用接插件公端和电动车电池上与之匹配的接插件母端的插接进行充电,并在充电中可以进行数据通讯,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手持充电器,手持充电器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接插件公端,以使手持充电器可以应用接插件公端和电动车电池上与之匹配的接插件母端的插接进行充电,并在充电中可以进行数据通讯,降低了电动车电池充电过载的可能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插件公端和接插件母端,所述接插件公端包括第一PCB板,所述接插件母端包括第二PCB板;
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第一组充电芯、第二组充电芯、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第二组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一组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均分别包括一正极充电芯和一负极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均分别包括四个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两个数据通讯芯分别与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两个数据通讯芯连接;
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一直线上,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PCB板的长边平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的中心按顺序排列在第二直线上,且在所述第二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所有数据通讯芯在第一直线上的排列位置以所述第一PCB板的中心呈中心对称;
所述第二PC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相匹配的第一组充电孔、第二组充电孔、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第二组数据通讯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以及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组充电孔、所述第二组充电孔的额定电压为400V,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以及相匹配的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孔和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孔的额定电压为60V。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充电芯和所述负极充电芯的直径为3.5mm,每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负极充电芯的中心间距为13mm;
所述数据通讯芯的直径为1.3mm,每组数据通讯芯中两个数据通讯芯的中心间距为3.8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相邻的数据通讯芯的中心距离为9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和所述第二直线的距离为9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在每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正极充电芯之间、在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和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正极充电芯之间、在所述第一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二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组充电芯中的负极充电芯和距离最近的所述第一组数据通讯芯中的数据通讯芯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讯芯均镀有金属金,所述正极充电芯和所述负极充电芯均镀有金属银。
8.一种电动车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插件中的接插件母端。
9.一种换电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柜与一RS485/CAN通讯线连接,所述RS485/CAN通讯线的另一端为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插件中的接插件公端。
10.一种手持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插件中的接插件公端。
CN201922284241.4U 2019-05-27 2019-12-18 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Active CN21133561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722577 2019-05-27
CN201920772257 2019-05-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5614U true CN211335614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35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84241.4U Active CN211335614U (zh) 2019-05-27 2019-12-18 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56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07742C (zh) 用于电子设备的备用电池装置及充电方法
CN107302248B (zh) 一种电动工具
CN106169678B (zh) 导电元件及电源插座
CN211335614U (zh) 接插件及电动车电池、换电柜、手持充电器
CN207474738U (zh) 具有数显功能的充电数据线
CN207381998U (zh) 双输入双输出usb-pd移动电源
CN207819522U (zh) 可分离式移动电源
CN207743319U (zh) 一种锂离子蓄电池及其电路
CN106450071B (zh) 电池包及其与电动工具的组合和连接它们的方法
CN206148985U (zh) 一种可自动断电的手机充电器
CN207868233U (zh) 电池箱及电池充电系统
CN207800673U (zh) 一种电池包的插座结构
CN207758582U (zh) 充电连接器,充电装置以及套件
CN216563620U (zh) 一种电池连接器
CN201918461U (zh) 一种电池组模块
CN214901268U (zh) 可适应正反插连接的耳机
CN216488845U (zh) 一种多功能大电流充放电连接器
CN21695841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换电设备
CN216214595U (zh) 一种光路切换开关供电装置
CN217485762U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头公头
CN104795867B (zh) 多接口移动电源
CN211701567U (zh)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CN217933664U (zh) 一种插接结构及断路器
CN216055559U (zh) 一种支持大电流输出的电源输出机构及电源盒
CN216015750U (zh) 一种电源并联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03

Address after: No. 325, toutaizitun, Majia village, Shahe Town, Suizhong County,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ludao tal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4 building 11, Maolong 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No.1, Sanjianfa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16

Address after: 100024 area B, building 32, No.1 Sanjianfa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uludao tal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325, toutaizitun, Majia village, Shahe Town, Suizhong County, Huludao City, Liaoni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ludao tal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8

Address after: 100024 area B, building 32, No.1 Sanjianfa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4 area B, building 32, No.1 Sanjianfang Ea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GDA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uludao tal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