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01567U -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01567U
CN211701567U CN202020579873.3U CN202020579873U CN211701567U CN 211701567 U CN211701567 U CN 211701567U CN 202020579873 U CN202020579873 U CN 202020579873U CN 211701567 U CN211701567 U CN 211701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portable power
discharging
discharge
char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7987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元福
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eerlians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eerlians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eerlians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eerlians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7987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01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01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01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在移动电源本体底端开设有一充放电接口A以及充放电接口B;所述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并列设置且之间有一定距离;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并列设置且之间的距离与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的尾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数据线即可对不同接口类型的手机充电。

Description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移动式电源,也成为充电宝,可以方便人们对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一些设备进行临时充电的工具。目前的充电宝可谓是非常普遍了,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出门旅游玩乐,基本都是人手一部充电宝;不过随着容量毫安越来越大,充电宝也越来越重越来越大,因此,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充电宝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必须随身携带给手机充电的数据线才能给手机充电;
(2)给不同充电接口的手机充电时,需要不同接口的数据线;
(3)充电宝充电接口与手机的充电接口不一致时,从而要携带两种接口的数据线(一根给手机充电,一个根给充电宝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在移动电源本体底端开设有一充放电接口A以及充放电接口B;所述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并列设置且之间有一定距离;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并列设置且之间的距离与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的尾端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框架,在框架内设置一电芯、电路板,所述电芯与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开关以及USB接口,所述开关以及USB接口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底侧,所述开关以及USB接口皆与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椭圆状的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一侧设置有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在所述导电环内部设置有导体,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通过导体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框架呈上端为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在框架内宽度方向设置一限位板,使限位板一侧形成电池仓,限位板另一侧形成电路板仓,在电池仓底部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框架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的类型分别为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的母口;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的类型分别为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的公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具有以下优点:首先,由于旋转接头上设置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放电接口,不需要数据线即可对不同接口类型的手机充电,省略了数据线,方便实用,其次,充电宝的充电接口也设置了两种类型,可通过不同接口类型的数据线给充电宝充电,再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接头的局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接头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给手机充电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给其他接口类型的手机充电状态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框架;201、螺丝孔;202、定位柱;203、散热孔;204、电池仓;205、卡槽;206、限位板;3、开关;4、转换接头;5、USB接口;6、手机;7、充放电接口A;8、充放电接口B;9、电量指示灯;10、电路板;11、电芯;12、端盖;1201、卡扣;13、放电接口A;14、放电接口B、15、导体;16、导电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如图2所示,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在移动电源本体底端开设有一充放电接口A7以及充放电接口B8;所述充放电接口A7和充放电接口B8并列设置且之间有一定距离;进一步,充放电接口A7以及充放电接口B8之间的距离为5~15mm,充放电接口A7和充放电接口B8的类型分别为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的母口;还包括转换接头4,转换接头4包括放电接口A13以及放电接口B14;放电接口A13以及放电接口B14并列设置且之间的距离与充放电接口A7和充放电接口B8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设置,在非工作状态时,旋转接头的放电接口A13以及放电接口B14可以分别插入充放电接口A7和充放电接口B8中。进一步,所述放电接口A13以及放电接口B14的类型分别为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的公口;所述放电接口A13以及放电接口B14的尾端电连接。如图8-9所示,本设计在给手机6充电时,取出旋转接头,将放电接口A13插入接口类型相同的充放电接口A7中,放电接口B14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外侧,将手机6充电口插入放电接口B14中,打开开关3即可对手机6进行充电。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框架2,在框架2内设置一电芯11、电路板10,所述电芯11与电路板10电连接。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开关3以及USB接口5,进一步,还包括电量指示灯9,所述开关3以及USB接口5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底侧,电量指示灯9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底侧,所述开关3以及USB接口5皆与电路板10电连接,所述电量指示灯9与电路板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设置USB接头,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给手机进行充电。
进一步,如图6以及图7所示,所述转换接头4还包括椭圆状的导电环16,所述导电环16一侧设置有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14;在所述导电环16内部设置有导体15,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14通过导体15电连接。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框架2呈上端为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在框架2内宽度方向设置一限位板206,使限位板206一侧形成电池仓204,限位板206另一侧形成电路板仓,在电池仓204底部设置有散热孔203。电芯11设置与电池仓204内,电路板设置与电路板仓内,进一步在电路板仓内设置有一定位柱202和一螺丝孔201,定位柱202用于电路板的定位,电路板通过螺钉和螺丝孔201的连接固定于电路板仓内。
进一步,如图2、图3、图4以及图5所示,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与框架2可拆卸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端盖12,在端盖12一侧设置有卡扣1201,在框架2上方侧板上开设有卡槽205,端盖12通过卡扣1201与卡槽的连接安装在框架2上端。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板、开关、电芯、充放电接口以及放电接口的连接方式和应用皆为现有技术,再此不做赘述。
如图8-10所示,举例说明使用方法,充放电接口A7为type-c接口的母口,充放电接口B8为lighting接口的母口;放电接口A为type-c接口的公口,放电接口B为lighting接口的公口;本实用新型在需要给手机充电时,假如手机充电口为type-c接口的母口,拔出旋转接头,将旋转接头上的放电接口B插入充放电接口B8,将放电接口A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外侧,此时放电接口A与移动电源外壳有一定距离,将手机贴合移动电源本体,并且手机充电口插入放电接口A,打开电源开关即可对手机进行充电。同理,假若手机充电口为lighting接口的母口,拔出旋转接头,将旋转接头上的放电接口A插入充放电接口A7,将放电接口B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外侧,此时放电接口B与移动电源外壳有一定距离,将手机贴合移动电源本体,并且手机充电口插入放电接口B,打开电源开关即可对手机进行充电。此外,需要给移动电源电芯充电时,不管接口类型是type-c接口还是lighting接口的充电线,皆可与充放电接口A7或充放电接口B8连接,均可对移动电源电芯充电,此外,移动电源本体还设置有USB接口5,可通过数据线充电方式给手机或其他用电设备充电。
本设计不需要数据线即可对不同接口类型手机充电,方便实用,也可采用数据线通过USB接口连接进行充电,满足不同场合需求;需要给移动电源充电时,可采用不同接口类型的数据线给移动电源充电,解决某些时刻单一接口不便充电的麻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其特征在于:在移动电源本体底端开设有一充放电接口A以及充放电接口B;所述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并列设置且之间有一定距离;
还包括转换接头,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
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并列设置且之间的距离与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之间的距离相等;
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的尾端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框架,在框架内设置一电芯、电路板,所述电芯与电路板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开关以及USB接口,所述开关以及USB接口设置于移动电源本体底侧,所述开关以及USB接口皆与电路板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接头还包括椭圆状的导电环,所述导电环一侧设置有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在所述导电环内部设置有导体,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通过导体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呈上端为开口的长方体结构,在框架内宽度方向设置一限位板,使限位板一侧形成电池仓,限位板另一侧形成电路板仓,在电池仓底部设置有散热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与框架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接口A和充放电接口B的类型分别为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的母口;所述放电接口A以及放电接口B的类型分别为type-c接口和lighting接口的公口。
CN202020579873.3U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Active CN211701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9873.3U CN21170156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79873.3U CN21170156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01567U true CN211701567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82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79873.3U Active CN211701567U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01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2577Y (zh) 一种移动设备附加装置
CN107331896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充电宝
CN105098225B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
US10998743B2 (en) Mobile power bank
CN201409013Y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
CN211701567U (zh) 一种带转换接头的移动电源
CN204989782U (zh) 一种表带单元和表带及具有该表带的电子设备
CN207819522U (zh) 可分离式移动电源
CN205304276U (zh) 手机直充电池
CN213278634U (zh) 电子设备连接线
CN212412782U (zh) 移动电源
CN201918461U (zh) 一种电池组模块
CN204720512U (zh) 充电圆柱锂电池及其充电电池盒
CN207353370U (zh) 一种组合式锂电池
CN206807087U (zh) 一种电源装置
CN218456523U (zh) 一种无线蓝牙耳机盒
CN104795867B (zh) 多接口移动电源
CN218183034U (zh) 一种具有智能回应功能的便携式充电宝
CN202712373U (zh) 可拆离的一体式混合电池
CN210297281U (zh) 一种充电宝
CN215185970U (zh) 充电组合结构
CN104659842A (zh)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电源适配器
CN212676909U (zh) 一种防爆型共享充电宝一体机
CN211907621U (zh) 一种带充电口的可充电电池
CN216958327U (zh) 一种多组合低温使用锂离子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