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8651U - 除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除尘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328651U CN211328651U CN201921341442.7U CN201921341442U CN211328651U CN 211328651 U CN211328651 U CN 211328651U CN 201921341442 U CN201921341442 U CN 201921341442U CN 211328651 U CN211328651 U CN 2113286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frame
- water inlet
- dust
- inlet pipe
- eq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Particles Using Liqui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除尘系统,其中,除尘系统包括:卸料区;门框,邻近所述卸料区设置;以及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间隔设于所述门框周缘,每一所述喷嘴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进水口和喷液口,当外运车辆穿过所述门框进入所述卸料区准备装料时,所述喷液口喷出雾状液体进行抑尘。本实用新型除尘系统的灰渣污染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厂汽车接运灰渣卸料系统卸料时粉尘污染较大,按照环保要求“料场等无组织排放扬尘防治标准”相关规定灰渣卸料系统进行装卸料时必须进行有效抑尘。但灰渣在装卸时,灰尘污染极其严重,不能达到环保要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系统,旨在减小灰渣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除尘系统包括:
卸料区;
门框,邻近所述卸料区设置;以及
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间隔设于所述门框周缘,每一所述喷嘴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进水口和喷液口,当外运车辆穿过所述门框进入所述卸料区准备装料时,所述喷液口喷出雾状液体进行抑尘;多个所述喷嘴均匀分布;
相邻所述喷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0mm且小于等于400mm。
可选的,所述喷液口的喷液方向与外运车辆进入门框的方向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进气口的中心旋转线与所述喷液口的中心旋转线相重合,所述进水口的中心旋转线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旋转线相互垂直。
可选的,所述除尘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进气口的进气管和连接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管,所述进气管和进水管设于所述门框,所述进气管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流量的第一控制阀门,所述进水管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流量的第二控制阀门。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内的进气流量为2.5m3/min,压力大于等于0.4MPa 且小于等于0.6MPa。
可选的,所述进水管内的进水流量大于等于10L/min,压力大于等于 0.3MPa。
可选的,所述门框设有安装槽,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水管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的,所述除尘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框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外运车辆进入所述门框围合形成的区域。
本实用新型除尘系统通过在卸料区设置门框,门框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喷嘴,每一喷嘴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进水口和喷液口,当外运车辆穿过门框进入卸料区准备装料时,喷液口喷出雾状液体进行抑尘,由于多个喷嘴的喷液口喷出的雾状液体在门框处形成一个密闭的水雾截面,卸料区的灰渣在外溢过程中,粉末状的灰渣与水雾碰撞,进而吸附、凝结成大颗粒掉落到地面,灰渣污染小,同时起到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尘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除尘系统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除尘系统 | 33 | 喷液口 |
10 | 卸料区 | 40 | 外运车辆 |
20 | 门框 | 50 | 进气管 |
30 | 喷嘴 | 51 | 第一控制阀门 |
31 | 进气口 | 60 | 进水管 |
32 | 进水口 | 61 | 第二控制阀门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尘系统100。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除尘系统100包括:
卸料区10;
门框20,邻近所述卸料区10设置;以及
多个喷嘴30,多个所述喷嘴30间隔设于所述门框20周缘,每一所述喷嘴30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31、进水口32和喷液口33,当外运车辆40穿过所述门框20进入所述卸料区10准备装料时,所述喷液口33喷出雾状液体进行抑尘。
具体的,卸料区10用于除尘系统100的中转、储存,它接收来自输送设备(如捞渣机、干渣机、气力输灰)输送来的锅炉燃烧后的灰渣,短暂存储后由专用的卸料设备采用干式或加湿的方式卸入外运车辆40进行外运。卸料设备一般为散装机,散装机主要用于散装粉状物料。库底散装机安装于地面,供汽车、火车等的罐形容器装料。主要由“卸料闸门”、“下料接管”、“散装机”、“除尘器”等组成。正常使用时打开“卸料闸门”用来控制散装机装车时的水泥落料状态;散装机为其主体设备,其下料头伸缩长度为1.6米,以适应不同车型的装车要求。现在锅炉灰渣可以循环再利用,可卖给建材行业用于制作墙体砖、水泥的配料等,发电厂及环保又有相当经济收益。
相较于直接将喷嘴30设于散装机的下料头周围对干灰和车斗直接喷射,如果卸灰量大或下料头与车斗距离远时水雾喷淋抑尘效果差,会有部分烟尘溢出。因此将喷嘴30设于门框20,门框20邻近卸料区10设置,可以理解的,当卸料区10内的灰渣在装卸时产生的粉尘能够快速与喷液口33喷出的雾状液体结合,因此,卸料区10与门框20不能隔得太远,可根据需要设置。
多个喷嘴30间隔设于门框20周缘,每一喷嘴30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 31、进水口32和喷液口33,喷液口33喷出的液体为雾状,因此需要将喷嘴30通入足够的压缩气体和液体,通过进气口31通入压缩空气,通过进水口 32通入液体,门框20设置在地面和外运车辆40进入卸料区10的通道上,其大致呈框状,形成水雾闸门,将无组织排放产生的粉尘控制在卸料区10内,可以保证烟尘不会排放到大气中。无组织排放是指非密闭式工艺过程中的无组织、间歇式的排放,在生产材料准备、工艺反应、产品精馏、萃取、结晶、干燥、卸料等工艺过程中,污染物通过生产加注、反应、分离、净化等单元操作过程,通过蒸发、闪蒸、吹扫、置换、喷溅、涂布等方式逸散到大气中,属于正常工况下的无组织排放。
本实用新型除尘系统100通过在卸料区10设置门框20,门框20周缘间隔设有多个喷嘴30,每一喷嘴30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31、进水口32和喷液口33,当外运车辆40穿过门框20进入卸料区10准备装料时,喷液口33喷出雾状液体进行抑尘,由于多个喷嘴30的喷液口33喷出的雾状液体在门框20处形成一个密闭的水雾截面,卸料区10的灰渣在外溢过程中,粉末状的灰渣与水雾碰撞,进而吸附、凝结成大颗粒掉落到地面,灰渣污染小,同时起到环保作用。
参照图1,为了保证水雾均匀,多个所述喷嘴30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喷嘴30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0mm且小于等于 400mm。
本实施例中,相邻喷嘴30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否则相邻喷嘴30之间的区域没有水雾覆盖,不能形成密封的水雾截面,另外,相邻喷嘴30之间的距离也不宜过小,距离过小,喷嘴30安装于门框上的难度增大,且浪费材料,为了保证水雾的均匀性,将相邻喷嘴3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200mm 且小于等于400mm。优选的,为了进一步增加水雾均匀性,将相邻喷嘴30 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200mm小于等于380mm,更进一步的,相邻喷嘴 30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等于300mm小于等于350mm。
参照图2,所述喷液口33的喷液方向与外运车辆40进入门框20的方向相垂直。
可以理解的,当喷液口33喷出液体时,外运车辆40穿过门框20并位于门框20的开口处,将喷液口33的喷液方向与外运车辆40进入门框20的方向相垂直,可以在形成密闭的水雾截面同时对外运车辆40进行清洗,避免外运车辆40带尘对环境产生污染。
参照图2,所述进气口31的中心旋转线与所述喷液口32的中心旋转线相重合,所述进水口32的中心旋转线与所述进气口31的中心旋转线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进气口31的中心旋转线与喷液口32的中心旋转线相重合,进水口32的中心旋转线与进气口31的中心旋转线相互垂直,保证在对喷嘴 30进气和进水时,压缩气体能快速与液体混合,在喷液口32处形成纳米级的高速大密度的水雾,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使得粉尘迅速增湿、凝聚、增重,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
参照图2和图3,所述除尘系统100还包括连接所述进气口31的进气管 50和连接所述进水口32的进水管60,所述进气管50和进水管60设于所述门框20,所述进气管50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50的进气流量的第一控制阀门51,所述进水管60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60的进水流量的第二控制阀门61。
本实施例中,多个喷嘴30的进气口31与进气管50连接,通过进气管50 对多个喷嘴30通入压缩空气,多个喷嘴30的进水口32与进水管60连接,通过进水管60对多个喷嘴30通入自来水。为了随时控制进气管50和进水管 60内的进气流量和进水流量,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门51和第二控制阀门61对除尘系统100进行控制,为进一步提高控制的自动化,第一控制阀门51和第二控制阀门61为电磁阀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50内的进气流量为2.5m3/min,压力大于等于 0.4MPa且小于等于0.6MPa。
所述进水管60内的进水流量大于等于10L/min,压力大于等于0.3MPa。
可以理解的,由于除尘系统100是将水雾喷射到门框20围合形成的区域,不是直接喷射到上装头卸下的干灰上,也就不会造成干灰含水量较大,不影响销售。进气管50内的进气流量压力不能太大,太大的话,液体喷射出来形成的水雾含水量少,不利于灰渣凝结成颗粒下沉,进气管50内的进气流量压力太小的话,喷液口33喷出的液体射程短,不能在门框20处形成密闭的水雾截面,因此将进气管50内的压力设置为大于等于0.4MPa且小于等于0.6MPa。同理,进水管60内的压力不能太小,太小导致喷液口33喷出的液体射程短,不能在门框20处形成密闭的水雾截面,因此将进水管60内的压力设置为大于等于0.3MPa。
参照图2,为了方便进气管50和进水管60安装,所述门框20设有,所述进气管50和所述进水管60并排设于所述内。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系统100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框20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外运车辆40进入所述门框20围合形成的区域。
可以理解的,为实现随时监控外运车辆40是否进入门框20,在门框20 设有感应器,当外运车辆40进入门框20围合形成的区域时,控制除尘系统 100启动进水和进气。当外运车辆40离开门框20围合形成的区域时进水和进气自动关闭。感应器一般为红外感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卸料区;
门框,邻近所述卸料区设置;以及
多个喷嘴,多个所述喷嘴间隔设于所述门框周缘,每一所述喷嘴设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口、进水口和喷液口,当外运车辆穿过所述门框进入所述卸料区准备装料时,所述喷液口喷出雾状液体进行抑尘;
多个所述喷嘴均匀分布;
相邻所述喷嘴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00mm且小于等于40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口的喷液方向与外运车辆进入门框的方向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旋转线与所述喷液口的中心旋转线相重合,所述进水口的中心旋转线与所述进气口的中心旋转线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进气口的进气管和连接所述进水口的进水管,所述进气管和进水管设于所述门框,所述进气管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流量的第一控制阀门,所述进水管设有用于控制所述进水管的进水流量的第二控制阀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的进气流量为2.5m3/min,压力大于等于0.4MPa且小于等于0.6MPa。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内的进水流量大于等于10L/min,压力大于等于0.3MPa。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设有安装槽,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水管并排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门框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外运车辆进入所述门框围合形成的区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41442.7U CN211328651U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除尘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341442.7U CN211328651U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除尘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328651U true CN211328651U (zh) | 2020-08-25 |
Family
ID=72094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341442.7U Active CN211328651U (zh) | 2019-08-16 | 2019-08-16 | 除尘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328651U (zh) |
-
2019
- 2019-08-16 CN CN201921341442.7U patent/CN2113286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30647A (en) | Powder feeder apparatus | |
KR101974410B1 (ko) | 페인팅 설비 및 페인팅 설비를 동작하는 방법 | |
CN105107364B (zh) | 适用于顺流喷雾半干法的烟气脱硫系统 | |
US20120282410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and dry treatment of overspray in a painting booth | |
JP2008536661A5 (zh) | ||
CN101835540A (zh) | 用于引入辅助材料的方法和装置 | |
RU2622125C2 (ru)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бора аэрозоля покрытия | |
CN101992426A (zh) | 喷砂室 | |
GB2026683A (en) | Plant for painting articles | |
CN211328651U (zh) | 除尘系统 | |
JPH0445565B2 (zh) | ||
US10544064B2 (en) | 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 | |
EP3315192B1 (en) | Fluidized bed granulation | |
US4229189A (en) | Pollu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 |
CN207169311U (zh) | 一种灰库粉尘污染治理微雾抑尘系统 | |
JP3126023B2 (ja) | 連続造粒・コーティング装置 | |
JP6976221B2 (ja) | 粉砕装置および排ガス処理装置 | |
JP2005231753A (ja) | 粉粒体の空気輸送方法及び装置 | |
CN219178240U (zh) | 一种用于冲剂颗粒的喷雾流化床 | |
CN215692446U (zh) | 一种带式输送机专用除尘器及带式输送机 | |
CN211936127U (zh) | 一种工业烟尘废气处理装置 | |
CN220596412U (zh) | 一种散货粉尘除尘装置 | |
CN209392938U (zh) | 废气预处理系统 | |
CN216498231U (zh) | 一种热处理钢带全自动加工设备 | |
CN212632955U (zh) | 一种耐火材料用粉料加工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