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20887U -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 Google Patents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20887U
CN211320887U CN201922499944.9U CN201922499944U CN211320887U CN 211320887 U CN211320887 U CN 211320887U CN 201922499944 U CN201922499944 U CN 201922499944U CN 211320887 U CN211320887 U CN 211320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ing
insulating support
pipeline
insulating
under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9994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青占
李先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enm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49994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20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20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20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包括屏蔽管道;支撑平台,设于屏蔽管道内腔;支撑平台上设有沿屏蔽管道延伸的线缆容置空间;至少一组绝缘支撑件,每组绝缘支撑件包括三个绝缘支撑件;每组的三个绝缘支撑件环绕支撑平台设置;绝缘支撑件一端与支撑平台固定,另一端与屏蔽管道固定,以支撑支撑平台;以及线夹,设于绝缘支撑件上。上述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埋设在地下,不占用地上空间,节省土地资源,并且在一个屏蔽管道内设置三相导线,减小传输设备体积,降低成本,同时可通过屏蔽管道对电线进行保护,避免线路受环境气候的影响,从而减少线损,提升线路输送容量。

Description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输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架空输电线路在高压输电领域的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架空输电线路更适合于开阔地带的远距离传输,且架空输电线路存在着线损大、易受环境气候影响以及消耗大量土地资源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损小、不易受环境气候影响、减少土地资源消耗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一种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包括:
屏蔽管道;
支撑平台,设于屏蔽管道内腔;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沿所述屏蔽管道延伸的线缆容置空间;
至少一组绝缘支撑件,每组绝缘支撑件包括三个绝缘支撑件;每组的三个所述绝缘支撑件环绕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所述绝缘支撑件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屏蔽管道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平台;以及
线夹,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
上述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可通过屏蔽管道对电线进行保护,从而减少线损,且能避免线路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另外,上述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埋设在地下,不占用地上空间,减少土地资源消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件包括共轴线且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柱绝缘子和第二支柱绝缘子;所述线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柱绝缘子和所述第二支柱绝缘子衔接的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垂直于所述屏蔽管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屏蔽管道的截面的内轮廓呈圆形;所述支撑平台的与所述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区域呈平面;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与所述屏蔽管道的内壁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屏蔽管道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法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法兰与所述屏蔽管道之间设有耐磨防滑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支撑件的至少一端设有弹性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平台的外表面的与所述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区域为固定区;沿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对应的所述固定区的位置可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管道的内腔中,具有沿所述屏蔽管道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人行安全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管道为金属管道;
或,所述屏蔽管道为混凝土管道或复合绝缘管道,所述屏蔽管道内埋设有屏蔽层或所述屏蔽管道的内壁设有屏蔽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夹为分裂线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沿所述屏蔽管道延伸方向延伸并通过所述线夹固定的导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截面示意图。
100/200/300、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10、屏蔽管道;130、支撑平台;131、线缆容置空间;133、固定区;150、绝缘支撑件;151、第一支柱绝缘子;153、第二支柱绝缘子;155、弧形法兰;157、耐磨防滑件;159、弹性件;170、线夹;10、人行安全通道;2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包括屏蔽管道110、设于屏蔽管道110内腔的支撑平台130、至少一组绝缘支撑件150以及设于绝缘支撑件150上的线夹170。其中,支撑平台130上设有沿屏蔽管道110延伸的线缆容置空间131,每组绝缘支撑件150包括三个绝缘支撑件150,每组的三个绝缘支撑件150环绕支撑平台130设置,绝缘支撑件150一端与支撑平台130固定,另一端与屏蔽管道110固定,以支撑支撑平台130。
可以理解的是,绝缘支撑件150的设置除了支撑支撑平台130,同时也是为了给线夹170提供绝缘支撑,进而给通过线夹170固定的导线20提供绝缘支撑。故线夹170的位置设置也必然使得其支撑的导线20与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中的其他元件均为不接触或绝缘接触。
上述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可通过屏蔽管道110对线缆进行保护,从而减少线损,且能避免线路受环境气候的影响。另外,上述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埋设在地下,不占用地上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传统的地下高压传输的方式还包括电缆线路和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其中,电缆线路虽然作为城市普遍应用的输电方式,但是其传输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而本申请中,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中,每组绝缘支撑件150包括三个环绕支撑平台130设置的绝缘支撑件150,每个绝缘支撑件150上均设置有线夹170,绝缘支撑件150通过线夹170对导线实现绝缘支撑。另外,支撑平台130上还设有沿屏蔽管道110延伸的线缆容置空间131,线缆容置空间131可以用于铺设光纤、导线等线路。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可以用于高压输电线路,且线夹为分裂线夹,故其内部可容置分裂导线,具有更大的载流面积,因此,相较于传统的电缆线路,本实施例中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具有较高的传输能力,即可提升线路输送容量,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
而传统气体绝缘输电线路虽然具有较高的传输能力,但其一个管道只能输送一相导线,并且都需要达到气体绝缘效果,而导致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较高。而本申请中,一个管道可以输送三相导线,且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无需达到气体绝缘的效果,从而可以具有较低的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从而使得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可以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高压输电系统中,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较长,且不同的高压输电系统中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的延伸路径不同,因此为了提升产品的通用性,同时便于安装,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可包括多个屏蔽管道110。可选地,每个屏蔽管道110的内腔均设有支撑平台130、至少一组绝缘支撑件150以及设于绝缘支撑件150上的线夹170。亦或者,满足线缆支撑要求的前提下,部分屏蔽管道内也可以不设置支撑平台130、至少一组绝缘支撑件150以及设于绝缘支撑件150上的线夹170。
当然,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在高压输电系统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较短的情况下,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也可以仅包括一个屏蔽管道110。
本实施例中,支撑平台130沿屏蔽管道110延伸的方向延伸。沿屏蔽管道110延伸的方向,支撑平台130的长度与屏蔽管道110的长度相同。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支撑平台的长度还可以小于屏蔽管道的长度,且屏蔽管道内也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沿屏蔽管道延伸方向排布的支撑平台,即支撑平台实现对导线的均匀支撑。
可选地,相邻两个支撑平台的间距相同,从而实现对线缆的均匀支撑。
可选地,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包括至少两组支撑平台130,每组支撑平台13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平台130。相邻两组支撑平台130之间的间距相同。每组支撑平台130中,相邻两个支撑平台130之间的间距相同。也可以实现对线缆的均匀支撑。
本实施例中,绝缘支撑件150包括共轴线且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柱绝缘子151和第二支柱绝缘子153。即第一支柱绝缘子151和第二支柱绝缘子153的排布方向沿第一支柱绝缘子151和第二支柱绝缘子153的轴线方向。线夹170设于第一支柱绝缘子151和第二支柱绝缘子153衔接的位置,便于线夹170的固定,且能更好的避免通过线夹170支撑的导线与其它元件接触,进而更好的保证对导线的绝缘支撑。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绝缘支撑件150可以只包括一个支柱绝缘子,还可以由除了支柱绝缘子之外的其它绝缘且满足传输导线支撑要求的结构组成,只需实现对导线的稳定绝缘支撑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施例中,屏蔽管道110的内腔中,具有沿屏蔽管道110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人行安全通道10。从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人行安全通道10进入屏蔽管道110内部,以便于对线路进行检修。人行安全通道10位于两列绝缘支撑件150之间。可选地,在将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埋入地下时,可使得人行安全通道10位于底侧,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在人行安全通道10内行走。
本实施例中,屏蔽管道110为金属管道,金属管道自身具有屏蔽效果,从而可以避免位于屏蔽管道110内腔中导线通电时产生的感应磁场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线夹170与屏蔽管道150等可导电结构之间具有足够的安全间隙,以避免因导线漏电而导致的触电风险,也避免其它结构与导线的摩擦而导致导线出现漏电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屏蔽管道不限于金属管道。例如,屏蔽管道可以为混凝土管道或复合绝缘管道,只需在屏蔽管道内埋设屏蔽层,或屏蔽管道的内壁上设置屏蔽层,实现管道内部的电磁屏蔽即可。具体地,屏蔽层可呈网状等结构,且屏蔽层可由金属等具有屏蔽作用的材料形成。当然,由于管道内部的电流非常大,因此屏蔽层中必然会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屏蔽层需要有良好的接地,由于接地技术较为成熟,因此在此不做具体说明。
本实施例中,线夹170为分裂线夹,从而可以用来支撑分裂导线,以抑制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晕放电现象,减少高压输电线路的电抗。
本实施例中,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还包括沿屏蔽管道110延伸方向延伸并通过线夹170固定的导线20,导线20用于传输电能。
可选地,支撑平台130的外表面的与绝缘支撑件150固定连接的区域为固定区133。可以理解的是,每组的三个绝缘支撑件150环绕支撑平台130设置,故每组的三个绝缘支撑件150分别对应不同的固定区133。沿绝缘支撑件150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也即绝缘支撑件150的轴向方向,对应的固定区133的位置可调。换言之,沿绝缘支撑件150的与支撑平台130固定的一端至绝缘支撑件150的屏蔽管道110固定的一端,对应的固定区133的位置可调。从而可以调整固定区133的位置,便于绝缘支撑件150和支撑平台130的安装,即便于将绝缘支撑件150和支撑平台130置于预设位置。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200,与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不同的是: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200中,沿垂直于屏蔽管道110的延伸方向,屏蔽管道110的截面的内轮廓呈圆形。支撑平台130的与绝缘支撑件150固定连接的区域呈平面。绝缘支撑件150的与屏蔽管道110的内壁连接的一端设有与屏蔽管道110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法兰155。
从而可以通过支撑平台130和屏蔽管道110的内表面对绝缘支撑件150的限位作用限定绝缘支撑件150与屏蔽管道110的相对位置,从而无需另外对固定绝缘支撑件150与屏蔽管道110进行固定。即无需另外设置用以固定绝缘支撑件150和屏蔽管道110的固定结构,也无需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绝缘支撑件150和屏蔽管道110,还不用破坏屏蔽管道110内壁的结构和绝缘支撑件150的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弧形法兰155与屏蔽管道110之间设有耐磨防滑件157。从而增加弧形法兰155和屏蔽管道110之间的固定作用力以能更好的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也避免弧形法兰155直接和屏蔽管道110抵接受力而被磨损。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300,与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100不同的是,绝缘支撑件150的一端设有弹性件159。从而在组装时,可以通过压缩弹性件159,便于绝缘支撑件150和支撑平台130的安装,即便于将绝缘支撑件150和支撑平台130置于预设位置。另外,压缩弹性件159的设置还可以起到防止绝缘支撑件150震动的作用,从而可以对通过线夹170支撑的电缆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具体地,弹性件159可以是弹簧或橡胶圈等。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绝缘支撑件的另一端设置弹性件,还可以在绝缘支撑件的两端均设置弹性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屏蔽管道;
支撑平台,设于所述屏蔽管道内腔;所述支撑平台上设有沿所述屏蔽管道延伸的线缆容置空间;
至少一组绝缘支撑件,每组绝缘支撑件包括三个绝缘支撑件;每组的三个所述绝缘支撑件环绕所述支撑平台设置;所述绝缘支撑件一端与所述支撑平台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屏蔽管道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平台;以及
线夹,设于所述绝缘支撑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件包括共轴线且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柱绝缘子和第二支柱绝缘子;所述线夹设于所述第一支柱绝缘子和所述第二支柱绝缘子衔接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屏蔽管道的延伸方向,所述屏蔽管道的截面的内轮廓呈圆形;所述支撑平台的与所述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区域呈平面;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与所述屏蔽管道的内壁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屏蔽管道的内表面相匹配的弧形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法兰与所述屏蔽管道之间设有耐磨防滑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件的至少一端设有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的外表面的与所述绝缘支撑件固定连接的区域为固定区;沿所述绝缘支撑件的一端至另一端的方向,对应的所述固定区的位置可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管道的内腔中,具有沿所述屏蔽管道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人行安全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管道为金属管道;
或,所述屏蔽管道为混凝土管道或复合绝缘管道,所述屏蔽管道内埋设有屏蔽层或所述屏蔽管道的内壁设有屏蔽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为分裂线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所述屏蔽管道延伸方向延伸并通过所述线夹固定的导线。
CN201922499944.9U 2019-12-31 2019-12-31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Active CN211320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9944.9U CN211320887U (zh) 2019-12-31 2019-12-31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99944.9U CN211320887U (zh) 2019-12-31 2019-12-31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20887U true CN211320887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8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99944.9U Active CN211320887U (zh) 2019-12-31 2019-12-31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20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887020U (zh) 压裂井场系统
US9997897B2 (en) Quick connect and disconnect cable junction box
JP6018336B2 (ja) 特別高圧中性線と低圧中性線との分離設置構造を有する架空地線兼用特別高圧中性線を用いた配電線路工法
RU2145458C1 (ru) Экранированная воздушная линия электропередачи высокого напряжения
CN211320887U (zh) 高压输电地下传输结构
CN201388026Y (zh) 全绝缘屏蔽金属导电管母线及母线连接器
Dabkowski et al. Mitigation of Buried Pipeline Voltages Due to 60 Hz AC Inductive Coupling Part II--Pipeline Grounding Methods
CN215641633U (zh) 一种金属屏蔽式套管用复合绝缘子性能测试平台
JP4425171B2 (ja) 光通信ケーブルの吊線の接地
KR101716825B1 (ko) 가스절연 개폐장치용 삼상 절연스페이서
CN210779513U (zh) 一种变电站配电装置
JP7387997B2 (ja) 電柱絶縁処理方法および電柱用絶縁装置
CN103730842B (zh) 一种变电站中的高抗回路
KR101054024B1 (ko) 송전 선로의 과전압 저감 장치 및 방법
CN105826848A (zh) 发电站接地网
KR101033640B1 (ko) 배전 전주용 접지판
US9088147B2 (en) Electrical line furnished with screen-break junctions
JP6496638B2 (ja) 移動用変電設備
KR100558202B1 (ko) 연합 케이블을 이용한 가공 송배전 선로장치
CA2460240C (en) High-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JP6450293B2 (ja) 電気設備の接地構造
RU2334292C1 (ru) Оптический кабель связи
JP7366412B2 (ja) 絶縁被覆導体接続体
KR102051777B1 (ko) 고압 변전소 내의 변전설비 설치 및 점검을 위한 절연접지형 비계장치
CN107564627A (zh) 一种包含支柱绝缘子和均压环的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