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2320U - 一种气动升降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升降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2320U
CN211312320U CN201922132606.1U CN201922132606U CN211312320U CN 211312320 U CN211312320 U CN 211312320U CN 201922132606 U CN201922132606 U CN 201922132606U CN 211312320 U CN211312320 U CN 2113123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in
column
lifting column
lift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26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26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23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23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23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升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气动升降柱,针对现有的升降柱上升后不稳定且升降柱的重力会对动力源的输出结构造成较大负荷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且顶部设有第一通孔,外壳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柱体,所述柱体滑动于通孔内,本实用新型仅依靠气动马达单向转动就可以实现整个升降过程,利用各结构的配合,使气动马达输出轴既可以控制升降柱上升,又可控制其下降,且升降柱升降过程中,提高了升降柱的稳定性,避免了升降柱上升后,因底部空心造成的升降柱不稳定,且各结构依次连接,逐级减少了升降柱的重力传递到动力源输出轴上的部分,减轻了动力源输出轴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升降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升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动升降柱。
背景技术
生活中有多个场景可以利用到升降柱,比如采用升降柱作为路障,当需要设置路障时,将升降柱升起充当路障,不需要路障时,将升降柱降下即可,这种升降柱式的路障在停车场或者一些施工场所可以被有效利用,相较于石墩和路桩,改用升降柱显得非常方便。
但升降柱为了实现升降,需要采用动力源为其提供升降动力,且升降柱上升后,其底座内部为空心,因此升降柱上升之后整个升降柱装置不稳定,且升降柱的重力会对动力源的输出结构造成较大的负荷,因此就需要一种新型的升降柱来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升降柱上升后不稳定且升降柱的重力会对动力源的输出结构造成较大负荷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气动升降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升降柱,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且顶部设有通孔,外壳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柱体,所述柱体滑动于通孔内,所述外壳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柱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位于第二固定柱的上方且第一固定柱与第二固定柱的另一端均转动套设有一个第一链轮,两个第一链轮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两个第一链轮之间不接触,所述外壳的远离第一链条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柱的一端,且第三固定柱下方设有气动马达,气动马达开启时,其输出轴转动,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气动马达关闭时,其输出轴静止不动,对装置内的各结构起到固定作用,气动马达固定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固定柱的另一端与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三固定柱上的第二链轮为转动套设,气动马达上的第二链轮为固定套设在输出轴上,两个第二链轮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之间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柱体,升降板直接控制柱体的上升和下降。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靠近第一链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板的靠近第二链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尺寸相同,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第一链条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二链条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的尺寸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相适配,第一固定杆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固定杆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侧面内壁上设有第三滑槽,升降板的未开设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两侧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内,第三滑槽的作用是当升降板滑动时,第三滑槽可以使升降板滑动得更稳定。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有弹簧座,弹簧座上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弹簧座与弹簧板提供升降板运动时的一部分支持力,帮助升降板保持稳定,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气动升降柱,采用气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环保且不易损坏,且升降柱的整个升降过程均由气动马达提供动力,气动马达输出轴带动链条转动,链条带动升降板周期性得上下运动,升降板将柱体推升和下拉,实现升降。
本实用新型中,仅依靠气动马达单向转动就可以实现整个升降过程,利用各结构的配合,使单向转动的气动马达输出轴既可以控制升降柱上升,又可控制其下降,且升降柱升降过程中,通过各结构的配合,提高了升降柱的稳定性,避免了升降柱上升后,因底部空心造成的升降柱不稳定,且各结构依次连接,逐级减少了升降柱的重力传递到动力源输出轴上的部分,减轻了动力源输出轴的负担,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在实现升降功能的基础上提高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和动力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升降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升降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升降柱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升降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气动升降柱的升降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柱体、3第一固定柱、4第二固定柱、5第一链轮、6第一链条、61第一固定杆、7第三固定柱、8气动马达、9第二链轮、10第二链条、101第二固定杆、升降板11、弹簧座12、弹簧板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5,一种气动升降柱,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顶部设有通孔,外壳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柱体2,所述柱体2滑动于通孔内,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3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柱4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3位于第二固定柱4的上方且第一固定柱3与第二固定柱4的另一端均转动套设有一个第一链轮5,两个第一链轮5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6,两个第一链轮5之间不接触,所述外壳1的远离第一链条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柱7的一端,且第三固定柱7下方设有气动马达8,气动马达8开启时,其输出轴转动,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气动马达8关闭时,其输出轴静止不动,对装置内的各结构起到固定作用,气动马达8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固定柱7的另一端与气动马达8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链轮9,第三固定柱7上的第二链轮9为转动套设,气动马达8上的第二链轮9为固定套设在输出轴上,两个第二链轮9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10,第一链条6与第二链条10之间连接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柱体2,升降板11直接控制柱体2的上升和下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板11的靠近第一链条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板11的靠近第二链条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尺寸相同,位置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链条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61,所述第二链条10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1,所述第一固定杆61与第二固定杆101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固定杆61、第二固定杆101的尺寸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相适配,第一固定杆61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固定杆101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1的侧面内壁上设有第三滑槽,升降板11的未开设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两侧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内,第三滑槽的作用是当升降板11滑动时,第三滑槽可以使升降板11滑动得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板11的底部设有弹簧座12,弹簧座12上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13,弹簧座12与弹簧板13提供升降板11运动时的一部分支持力,帮助升降板11保持稳定,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5,一种气动升降柱,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顶部设有通孔,外壳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柱体2,所述柱体2滑动于通孔内,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一固定柱3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柱4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3位于第二固定柱4的上方且第一固定柱3与第二固定柱4的另一端均转动套设有一个第一链轮5,两个第一链轮5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6,两个第一链轮5之间不接触,所述外壳1的远离第一链条6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第三固定柱7的一端,且第三固定柱7下方设有气动马达8,气动马达8开启时,其输出轴转动,为整个装置提供动力,气动马达8关闭时,其输出轴静止不动,对装置内的各结构起到一定程度的固定作用,气动马达8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固定柱7的另一端与气动马达8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链轮9,第三固定柱7上的第二链轮9为转动套设,气动马达8上的第二链轮9为固定套设在输出轴上,两个第二链轮9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10,且两个第二链轮9之间不接触,第一链条6与第二链条10之间连接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顶部焊接有柱体2的底端,升降板11直接控制柱体2的上升和下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板11的靠近第一链条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板11的靠近第二链条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尺寸相同,位置相对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分别与第一链条6、第二链条10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链条6上焊接有第一固定杆61,所述第二链条10上焊接有第二固定杆101,所述第一固定杆61与第二固定杆101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固定杆61、第二固定杆101的尺寸与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相适配,第一固定杆61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固定杆101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第一固定杆61和第二固定杆101分别利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使升降板11上升。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1的侧面内壁上设有第三滑槽,升降板11的未开设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两侧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内,第三滑槽的作用是当升降板11滑动时,第三滑槽可以使升降板11滑动得更稳定,且能够减少升降过程中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升降板11的底部设有弹簧座12,弹簧座12上焊接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13,弹簧座12与弹簧板13提供升降板11运动时的一部分支持力,帮助升降板11保持稳定,并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给气动马达8供电,气动马达8开始转动,气动马达8转动,带动位于下方的第二链轮9转动,位于下方的第二链轮9转动后使第二链条10传动,此时位于上方的第二链轮9转动,对第二链条10起固定作用,第二链条10传动的同时,第二链条10上的第二固定杆101随链条移动,由于第二固定杆101位于升降板11的滑槽内,故第二固定杆101带动升降板11运动,升降板11运动后,带动第一固定杆61、第一链条6、第一链轮5依次运动,此过程中第一固定杆61、第一链条6、第一链轮5的运动,主要是为了对应第二链轮9、第二链条10、第二固定杆101的运动,从而使升降板11能够稳定升降,升降板11升降的过程中,位于升降板11底部的弹簧座12和弹簧板13提供弹力,使升降板11的上升过程更加省力,且能够使升降板11的运动具备一定程度的缓冲能力,当柱体2升到目标高度时,停止给气动马达8供电,气动马达8停止转动,其输出轴静止,对整个装置起到固定作用,由于各结构的依次连接以及滑槽的配合,柱体2自身的重力逐级分散在各结构上,最后气动马达8的输出轴只需承受较小的力即可达到整个装置的固定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气动升降柱,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且顶部设有通孔,外壳(1)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柱体(2),所述柱体(2)滑动于通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柱(3)的一端和第二固定柱(4)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柱(3)位于第二固定柱(4)的上方且第一固定柱(3)与第二固定柱(4)的另一端均转动套设有一个第一链轮(5),两个第一链轮(5)啮合有同一个第一链条(6),所述外壳(1)的远离第一链条(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柱(7)的一端,且第三固定柱(7)下方设有气动马达(8),气动马达(8)固定安装于外壳(1)的内壁上,所述第三固定柱(7)的另一端与气动马达(8)的输出轴上均套设有第二链轮(9),两个第二链轮(9)啮合有同一个第二链条(10),第一链条(6)与第二链条(10)之间连接有升降板(11),所述升降板(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柱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1)的靠近第一链条(6)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板(11)的靠近第二链条(10)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条(6)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杆(61),所述第二链条(10)上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杆(101),所述第一固定杆(61)与第二固定杆(101)的位置相对应,第一固定杆(61)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内,第二固定杆(101)滑动安装于第二滑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内壁上设有第三滑槽,升降板(11)的未开设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的两侧滑动安装于第三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升降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11)的底部设有弹簧座(12),弹簧座(12)上固定安装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板(13)。
CN201922132606.1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气动升降柱 Active CN2113123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606.1U CN211312320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气动升降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2606.1U CN211312320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气动升降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2320U true CN211312320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5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2606.1U Active CN211312320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气动升降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23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312320U (zh) 一种气动升降柱
CN109157047B (zh) 一种晃动吊床
CN215326672U (zh) 一种机电设备安装用托举装置
CN214727917U (zh) 一种电控轮
CN211709242U (zh) 一种整形设备用可调节式平台
CN211333719U (zh) 一种陶瓷插花瓶用拉坯机
CN211408287U (zh) 一种升降转椅扶手
CN208198373U (zh) 车辆机械调平装置
CN210065029U (zh) 一种抬升机的升降机构
CN210565272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升降支撑装置
CN21676179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转运装置
CN220907044U (zh) 物流集装箱用转运装置
CN114717803A (zh) 一种升降底座及具有该升降底座的洗衣机
CN21217648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支撑装置
CN221012247U (zh) 一种户外伞用可移动底座
CN213081350U (zh) 防逆转滚轮架
CN205286854U (zh) 用于按摩椅上的升降扶手
CN218745873U (zh) 一种焊接座可升降的焊接模具
CN215669048U (zh) 一种防止施工平台侧向滑移的装置
CN220308757U (zh) 一种多功能震动智能立式折叠床
CN219031678U (zh) 一种丝杠升降可移动提升机
CN215650166U (zh) 一种多功能升降床
CN213171324U (zh) 一种同时升降翻板的升降机
CN217894184U (zh) 一种升降滚床
CN220675619U (zh) 一种升降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功能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101, NO.666, zhandong village, Dangjia sub district office,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Lufe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1, NO.666, zhandong village, Dangjia sub district office, Shizhong District,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Luf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