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0583U -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0583U
CN211310583U CN201921529416.7U CN201921529416U CN211310583U CN 211310583 U CN211310583 U CN 211310583U CN 201921529416 U CN201921529416 U CN 201921529416U CN 211310583 U CN211310583 U CN 211310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guide rod
traction
magnetic attraction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294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如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Guwei Ani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Guwei Ani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Guwei Ani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Guwei Ani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294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0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0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05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包括轨道、承托组件、导向杆与动力牵引组件;所述轨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两端配合的两滑轨,所述导向杆适于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承托组件置于所述轨道下端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往复运动;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且适于驱动所述承托组件沿所述导向杆轴向或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该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能够多向运动,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车、行车及吊挂运行的小车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天车、行车以及吊挂运行的小车底盘等,一般只能双向运动,无法根据使用需要调整其在轨道上的位置,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能够多向运动,适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包括轨道、承托组件、导向杆与动力牵引组件;
所述轨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两端配合的两滑轨,所述导向杆适于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承托组件置于所述轨道下端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且适于驱动所述承托组件沿所述导向杆轴向或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导轨、承托架与第一磁力元件,所述导轨向下延伸出两第一安装板,所述导向杆贯穿两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承托架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相对所述导轨运动,所述导轨下端面形成有第一磁吸面,所述第一磁力元件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端面,所述第一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面形成第一磁吸力,所述第一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的第一牵引组件与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端面的第二牵引组件,所述第一牵引组件适于驱动所述承托架沿所述导向杆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牵引组件适于驱动所述导轨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的第一牵引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牵引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导向杆形成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承托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固定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牵引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牵引电机的主轴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牵引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摆动电机,所述第一摆动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板摆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力元件包括第一永磁构件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永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调节杆具有第一螺纹柱体;所述承托架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柱体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相对第一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所述第一磁吸面与所述第一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一磁吸力的大小。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板与第二磁力元件,所述承托板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两第二安装板,所述导向杆贯穿两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承托板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相对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轨道下端面形成有第二磁吸面,所述第二磁力元件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上端面,所述第二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面形成第二磁吸力,所述第二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端面的第三牵引组件,所述第三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端面的第三牵引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牵引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导向杆形成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端面的第四牵引组件,所述第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自由端的第四牵引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四牵引电机的主轴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转动板自由端凸出所述承托板外沿,所述第二驱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至所述轨道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二摆动电机,所述第二摆动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以使第二驱动轮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下端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力元件包括第二永磁构件与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永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所述第二调节杆具有第二螺纹柱体;所述承托板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柱体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相对第二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所述第二磁吸面与所述第二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二磁吸力的大小。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通过在轨道下表面设置与导向杆两端配合的两滑轨,使得导向杆能够沿滑轨长度方向运动,然后将承托组件套设于导向杆,使得导向杆在沿滑轨长度方向运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承托组件同步运动,且承托组件能够沿导向杆轴向进行运动,以实现承托组件的多向运动,能够适用使用者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1去除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1承托组件的半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1承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2去除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3去除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实施例3的半剖视图。
图示:10、轨道;11、滑轨;101、第二磁吸面;20、承托组件;21、导轨;211、第一磁吸面;22、承托架;231、第一永磁构件;232、第一调节杆;24、承托板;251、第二永磁构件;252、第二调节杆;311、第一牵引电机;312、第一螺杆;321、第一固定架;322、第二牵引电机;323、第一驱动轮;3211、第一固定座;3212、第一转动板;3213、第一摆动电机;331、第三牵引电机;332、第二螺杆;341、第二固定座;342、第二转动板;343、第四牵引电机;344、第二驱动轮;345、第二摆动电机;41、第一滚动元件;42、点接触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11所示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包括轨道10、承托组件20、导向杆与动力牵引组件;
轨道10下表面设置有与导向杆两端配合的两滑轨11,导向杆适于沿滑轨1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承托组件20置于轨道10下端并套设于导向杆,且适于沿导向杆轴向往复运动;
动力牵引组件安装于承托组件20,且适于驱动承托组件20沿导向杆轴向或滑轨11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在使用本申请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时,需将待运输物品吊装在承托组件20下方,动力牵引组件工作,驱动承托组件20沿导向杆轴向或滑轨11长度方向运动,以运输物品。
本申请通过在轨道10下表面设置与导向杆两端配合的两滑轨11,使得导向杆能够沿滑轨11长度方向运动,然后将承托组件20套设于导向杆,使得导向杆在沿滑轨11长度方向运动的同时,能够带动承托组件20同步运动,且承托组件20能够沿导向杆轴向进行运动,以实现承托组件20的多向运动,能够适用使用者的使用需要。
具体地,导向杆两端安装有滑动组件,滑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以及可转动的安装于安装座上的转动轮,两转动轮与滑轨滑动连接。
实施例1
具体地,如图1-4所示,承托组件20包括导轨21、承托架22与第一磁力元件,导轨21向下延伸出两第一安装板,导向杆贯穿两第一安装板,承托架22设置在两第一安装板之间并套设于导向杆上,且适于沿导向杆轴向相对导轨21运动,导轨21下端面形成有第一磁吸面211,第一磁力元件安装于承托架22上端面,第一磁力元件能够与第一磁吸面211形成第一磁吸力,第一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通过利用第一磁力元件与第一磁吸面211形成的与重力方向相反的第一磁吸力,以抵消承托架22的部分或全部重力,避免承托架22的重量直接压在导向杆中部,而是通过导轨21将承托架22的重量分配到导向杆两端,以降低导向杆受承托架22重量影响而发生变形的概率。
具体地,第一磁力元件包括第一永磁构件231与第一调节杆232,第一永磁构件231安装在第一调节杆232的端部,第一调节杆232具有第一螺纹柱体;承托架22具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柱体和第一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第一螺纹柱体相对第一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第一磁吸面211与第一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一磁吸力的大小。
使用时,通过旋转第一永磁构件231,以使得与第一永磁构件231固接的第一螺纹柱体相对第一螺纹孔螺旋运动,以调节第一磁吸面211与第一永磁构件231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一磁吸力的大小;具体地,如需要第一磁吸力大时,则正向旋转第一永磁构件231,以使得与第一永磁构件231固接的第一螺纹柱体相对第一螺纹孔螺旋正向旋转,以缩小第一磁吸面211与第一永磁构件231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强第一磁吸力;如需第一磁吸力小时,则反向旋转第一永磁构件231,以使得与第一永磁构件231固接的第一螺纹柱体相对第一螺纹孔螺旋反向旋转,以增加第一磁吸面211与第一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从而减小第一磁吸力。在本申请中第一永磁构件231也可采用电磁铁进行替换。
更具体地,第一磁力元件可设置有多个,其布置方式可为矩形整列、圆周整列等布置方式,也可均匀等距布置。
此外,本申请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还包括若干个第一滚动元件41,所述第一滚动元件41对称分布在所述承托组件20的两侧,每个所述滚动元件能够与所述磁吸底面形成至少一个接触点,从而将第一永磁构件231与第一磁吸面211隔开,避免两者完全贴合,影响承托组件20的运动。
具体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承托架22上的第一牵引组件与安装于导轨21上端面的第二牵引组件,第一牵引组件适于驱动承托架22沿导向杆轴向移动,第二牵引组件适于驱动导轨21沿滑轨11长度方向移动。
第一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承托架22上的第一牵引电机311以及与第一牵引电机311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312,导向杆形成第一螺杆312,第一螺杆312与承托架22螺纹连接。
工作时,第一牵引电机311带动第一螺杆312转动,以使第一螺杆312驱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承托架22沿第一螺杆312轴向往复运动。
第二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导轨21上端的第一固定架321、安装于第一固定架321上的第二牵引电机322以及安装于第二牵引电机322的主轴的第一驱动轮323,第一驱动轮323的外圆面与轨道10下表面抵接。
工作时,第二牵引电机322启动第一驱动轮323转动,以使第一驱动轮323带动导轨21沿滑轨11长度方向进行运动,进而通过导轨21带动承托架22运动,在配合设置第一牵引组件,使得承托架22能够多向运动,以适于使用需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相同部分,在此并不做赘述,以下为与实施例1不同部分。
具体地,如图5-7所示,第一固定架321包括安装于导轨21上端的第一固定座3211以及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固定座3211上的第一转动板3212,第一转动板3212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牵引电机322,第一固定座3211上安装有第一摆动电机3213,第一摆动电机3213适于驱动第一转动板3212摆动,以使第一驱动轮323的外圆面与轨道10下表面抵接。
工作时,第一摆动电机3213驱动第一转动板3212摆动,以使安装在第一转动板3212自由端的第一驱动轮323的外圆面与轨道10下表面抵接,以适于不同倾斜度以及曲面,然后第二牵引电机322驱动第一驱动轮323转动,以使导轨21沿滑轨11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实施例3
如图8-11所示,承托组件20包括承托板24与第二磁力元件,承托板24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两第二安装板,导向杆贯穿两第二安装板,承托板24适于沿导向杆轴向相对轨道10移动,轨道10下端面形成有第二磁吸面101,第二磁力元件安装于承托板24上端面,第二磁力元件能够与第二磁吸面101形成第二磁吸力,第二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本申请中设置的第二磁力元件能够与第二磁吸面101形成与重力方向相反的第二磁吸力,以将承托组件20及挂装在其上的物品的部分或全部重量转移至轨道10上,以避免压在导向杆上导致导向杆变形。
具体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承托板24下端面的第三牵引组件,第三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承托板24下端面的第三牵引电机331以及与第三牵引电机331传动连接的第二螺杆332,导向杆形成第二螺杆332,第二螺杆332与第二安装板螺纹连接。
工作时,第三牵引电机331驱动第二螺杆332转,以使第二螺杆332带动承托板24沿第二螺杆332轴向运动。
具体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承托板24下端面的第四牵引组件,第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承托板24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座341、一端与第二固定座341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板342、安装于第二转动板342自由端的第四牵引电机343以及安装于第四牵引电机343的主轴的第二驱动轮344,第二转动板342自由端凸出承托板24外沿,第二驱动轮344的半径大于承托板24上表面至轨道10下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二固定座341上安装有第二摆动电机345,第二摆动电机345适于驱动第二转动板342转动,以使第二驱动轮344的外圆面与轨道10下端面抵接。
由于第二转动板342自由端凸出承托板24外沿,且第二驱动轮344的半径大于承托板24上表面至轨道10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故第二摆动电机345驱动第二转动板342转动后,第二驱动轮344外圆面能够与轨道10下端面抵接,且能够适应不同倾斜度的平面或曲面,当第二驱动轮344外圆面与轨道10下端面抵接后,第四牵引电机343驱动第二驱动轮344转动,以带动承托板24沿滑轨11长度方向进行运动。
具体地,本申请还包括安装于承托板24上端面的点接触组件,点接触组件包括至少三个点接触元件42,在第二磁吸力的作用下,每个点接触元件42能够与第二磁吸面101形成点接触,相应地,在每个点接触元件42上形成一个接触点,并且,接触点位于第二磁吸面101内,通过利用点接触元件42将第二磁吸面101与第二磁力元件隔开,以避免第二磁吸力大于承托板24及其吊装物品的重力时,第二磁力元件吸附在第二磁吸面101上;且设置至少三个点触元件能够形成接触面,使得工作时第二磁吸面101与第二磁力元件保持水平。点接触元件42可采用牛眼滚珠。
第二磁力元件包括第二永磁构件251与第二调节杆252,第二永磁构件251安装在第二调节杆252的端部,第二调节杆252具有第二螺纹柱体;承托板24具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柱体和第二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第二螺纹柱体相对第二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第二磁吸面101与第二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二磁吸力的大小。
具体地,本申请中第一驱动轮323、第二驱动轮344可为两个同轴设置的滚轮,两滚轮外圆面等距设置多个辊轮,且分别设置在两滚轮上的辊轮相互错开,且辊轮的中轴线与滚轮的中轴线垂直,当然也可为全向轮。
此外在实施例2中第一驱动轮323、第二驱动轮344也可为表面包裹有橡胶的滚轮,在当承托架22或承托板24沿导轨21轴向运动时,第一转动板321或第二转动板342需朝向远离轨道10方向摆动,以使第一驱动轮323或第二驱动轮344不再与轨道10抵接,以避免第一驱动轮323或第二驱动轮344与轨道10发生摩擦,影响承托架22或承托板24沿导轨21轴向运动。
本申请中轨道10及导轨21可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承托组件、导向杆与动力牵引组件;
所述轨道下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两端配合的两滑轨,所述导向杆适于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所述承托组件置于所述轨道下端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往复运动;
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安装于所述承托组件,且适于驱动所述承托组件沿所述导向杆轴向或所述滑轨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导轨、承托架与第一磁力元件,所述导轨向下延伸出两第一安装板,所述导向杆贯穿两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承托架设置在两所述第一安装板之间并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且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相对所述导轨运动,所述导轨下端面形成有第一磁吸面,所述第一磁力元件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端面,所述第一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一磁吸面形成第一磁吸力,所述第一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的第一牵引组件与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端面的第二牵引组件,所述第一牵引组件适于驱动所述承托架沿所述导向杆轴向移动,所述第二牵引组件适于驱动所述导轨沿所述滑轨长度方向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架上的第一牵引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一牵引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一螺杆,所述导向杆形成所述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承托架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固定架、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二牵引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牵引电机的主轴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下表面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架包括安装于所述导轨上端的第一固定座以及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的第一转动板,所述第一转动板另一端安装有所述第二牵引电机,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摆动电机,所述第一摆动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转动板摆动,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轮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下表面抵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力元件包括第一永磁构件与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永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调节杆的端部,所述第一调节杆具有第一螺纹柱体;所述承托架具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柱体和所述第一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纹柱体相对第一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所述第一磁吸面与所述第一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一磁吸力的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板与第二磁力元件,所述承托板下端面向下延伸出两第二安装板,所述导向杆贯穿两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承托板适于沿所述导向杆轴向相对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轨道下端面形成有第二磁吸面,所述第二磁力元件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上端面,所述第二磁力元件能够与所述第二磁吸面形成第二磁吸力,所述第二磁吸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端面的第三牵引组件,所述第三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端面的第三牵引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牵引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螺杆,所述导向杆形成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螺纹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端面的第四牵引组件,所述第四牵引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承托板下表面的第二固定座、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板、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板自由端的第四牵引电机以及安装于所述第四牵引电机的主轴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转动板自由端凸出所述承托板外沿,所述第二驱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承托板上表面至所述轨道下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二摆动电机,所述第二摆动电机适于驱动所述第二转动板转动,以使第二驱动轮的外圆面与所述轨道下端面抵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力元件包括第二永磁构件与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二永磁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调节杆的端部,所述第二调节杆具有第二螺纹柱体;所述承托板具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柱体和所述第二螺纹孔形成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纹柱体相对第二螺纹孔螺旋运动,能够改变所述第二磁吸面与所述第二磁力元件之间的间距大小,从而改变第二磁吸力的大小。
CN201921529416.7U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0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9416.7U CN21131058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29416.7U CN21131058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0583U true CN211310583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57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2941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310583U (zh) 2019-09-12 2019-09-12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0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96202B (zh) 巡检机器人夹紧装置及巡检机器人
CN103332480A (zh) 一种座椅输送线的旋转台
CN107175990B (zh) Agv滚轮机构及应用该agv滚轮机构的agv载物车
CN203031143U (zh) 圆管轴向和周向运动支撑机构
CN108313880B (zh) 一种沿单轨工字钢上行驶两轮小车的偏心张紧机构
CN211310583U (zh) 一种复轨多向移动吊挂装置
CN208929840U (zh) 一种长柱状轴打磨装置
KR101373671B1 (ko) 캐스터 및 캐스터를 포함하는 대차
JPS59153792A (ja) エレベ−タの支持構造
CN210543324U (zh) 一种实现s环轨迹的无碳小车
CN217894227U (zh) 在线产品缓存设备
CN211310584U (zh) 一种主动式动力轨道的吊挂装置
CN103046456B (zh) 静力光轮精碾压路机
CN214326287U (zh) 一种用于输送轨道和轨道小车的二次定位机构
CN212828751U (zh) 一种四轮驱动壁面移动机器人
CN202828789U (zh) 底盘涂装线机运定位系统
CN103274182A (zh) 一种平车的调节滚轮架
CN110759218A (zh) 平衡重力的移动式吊挂平台、吊挂装置及包括它的吊挂小车底盘
CN211809937U (zh) 可平衡重力的无轨吊挂装置、天车组件及娱乐游戏机
CN110562656A (zh) 用于180度垂直翻转的翻转装置
CN108045852B (zh) 一种重载滑板输送机驱动装置
CN204897099U (zh) 一种mc尼龙支架滚轮导靴组件
CN210116577U (zh) 履带车
CN209335383U (zh) 一种档钩往复运动机构及应用其的单面研磨机
CN111609085B (zh) 带有万向传动结构的全象限行驶轮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1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