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10506U -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10506U
CN211310506U CN201922131182.7U CN201922131182U CN211310506U CN 211310506 U CN211310506 U CN 211310506U CN 201922131182 U CN201922131182 U CN 201922131182U CN 211310506 U CN211310506 U CN 211310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rod
handrail
ca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11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林
王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ksen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kse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ksen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ksen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11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10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10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10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包括轿厢和扶手,轿厢的内壁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扶手包括扶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扶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扶杆的任一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时,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分离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能转动到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扶手能够在凸出轿厢的内壁或完全安装在安装槽内这两种状态下相互转换,增加了扶手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梯轿厢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常见的轿厢内通常加设扶手,能够用于帮助体弱或身体不适的人群在电梯的轿厢内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平衡。
但是现有的扶手是固定在轿厢内,扶手凸出在轿厢的内壁上,当乘坐的人较多且不需要使用扶手时,扶手会加重轿厢内的拥挤,而且会影响站在扶手边乘客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使用扶手时可以将扶手完全到安装槽内的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包括轿厢和扶手,所述轿厢的内壁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扶手包括扶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扶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扶杆的任一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时,所述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分离时,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能转动到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使用扶手时,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再用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从而将扶杆限制在凸出与轿厢的内壁位置,此时可以正常使用扶手;当不需要使用扶手时,将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分离,此时可以将第一连接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完全的转动到安装槽内,从而减小扶手占用轿厢内的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限位杆,所述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杆与滑槽插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孔插接时,所述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孔插接,可以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限位杆移出第一限位孔后,扶杆和第二连接杆分离,从而可以将第一连接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转动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杆穿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限位孔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穿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限位孔插接,从而将第一连接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限位在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转动到安装槽内时,所述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置于开口中。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内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杆延伸进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弹簧能够避免限位杆在滑槽内随意移动,移动限位杆需要克服限位弹簧的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扶杆的外壁上设有沿限位杆运动方向延伸的贯穿通槽,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固定有穿过贯穿通槽的推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块能够方便限位杆的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扶杆的上套设有弹性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套能够增加握持扶杆时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的上内壁或下内壁上设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可以穿过凹槽伸入安装槽内,方便扶杆移出安装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使用扶手时,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将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孔插接,从而将扶杆的位置限制,可以正常使用扶杆;当不需要使用扶杆时,先将限位杆移出第一限位孔,将第一连接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依次转动进安装槽,此时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置于开口中,最后将限位杆与第二限位孔插接,从而将扶手安装在安装槽内,减少了扶手占用轿厢内部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
图4为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扶杆延伸出安装槽且同时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呈直角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第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凹槽;2、扶杆;3、第一连接杆;4、安装槽;5、轿厢的内壁;6、第二连接杆;7、限位弹簧;8、滑槽;9、推动块;10、限位杆;11、第一限位孔;12、第二限位孔;13、开口;14、贯穿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包括轿厢和扶手,轿厢的内壁5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4,扶手包括扶杆2、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6,扶杆2设置在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6之间,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与安装槽4的内壁铰接,第一连接杆3能够相对安装槽4的内壁沿水平方向转动,第一连接杆3与安装槽4的铰接处靠近安装槽4的左内壁,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扶杆2的任一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6的一端与安装槽4的内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扶杆2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6能够相对安装槽4水平方向转动,第二连接杆6与安装槽4的铰接处靠近安装槽4的右内壁,如图5和图6所示,连接装置将扶杆2和第二连接杆6连接时,扶杆2延伸出安装槽4且同时与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6呈直角状态,此时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6相对于安装槽4的底面呈直角,扶杆2凸出轿厢的内壁5且与轿厢的内壁5相互平行,连接装置将扶杆2和第二连接杆6分离时,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6和扶杆2均能转动到安装槽4内,从而减少扶手占用轿厢内的空间。
如图6和图7所示,连接装置包括限位杆10,扶杆2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设有滑槽8,限位杆10与滑槽8插接,第二连接杆6上设有与限位杆10对应的第一限位孔11,限位杆10与第一限位孔11插接时,扶杆2凸出轿厢的内壁5,从而将扶杆2凸出轿厢的内壁5时的位置限制。
如图3和图4,安装槽4的右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杆10对应的第二限位孔12,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6和扶杆2均转动到安装槽4内时,限位杆10穿过第二连接杆6与第二限位孔12插接,从而将第一连接杆3、扶杆2和第二连接杆6限位在安装槽4内。
如图2、图6和图7所示,第二连接杆6上设有开口13,开口13大于扶杆2的直径,第一连接杆3、第二连接杆6和扶杆2均转动到安装槽4内时,扶杆2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置于开口13中。
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限位杆10受到震动在滑槽8内随意滑动,影响限位杆10的限位作用,滑槽8内安装有限位弹簧7,限位弹簧7的一端与滑槽8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杆10延伸进滑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当限位杆10与第一限位孔11或第二限位孔12插接时,限位弹簧7均处于原长状态。
如图4和图6所示,扶杆2的外壁上设有沿限位杆10运动方向延伸的贯穿通槽14,贯穿通槽14与滑槽8连通,限位杆10的外壁上固定有穿过贯穿通槽14的推动块9,推动块9凸出于限位杆10的外壁,从而方便用手指控制限位杆10在滑槽8内的移动。
另外,为了增加握持扶杆2时的舒适度,扶杆2的上套设有弹性套(图中未示出),当扶杆2和第二连接杆6分离时,还能够更换扶杆2上的弹性套。
如图1和图5所示,安装槽4的上内壁或下内壁上设有凹槽1,凹槽1同时与轿厢的内壁5连通,手可以穿过凹槽1伸入安装槽4内,方便扶杆2移出安装槽4。
使用原理:当需要使用扶手时,先将通过推动推动块9将限位杆10移出第二限位孔12,接着依次将第一连接杆3转动到与安装槽4的底面处于垂直状态,扶杆2和第一连接杆3转动到相互垂直状态,第二连接杆6转动到第一限位孔11与限位杆10对准,然后限位杆10与第一限位孔11插接,从而将扶杆2的位置限制,可以正常使用扶杆2;当不需要使用扶杆2时,先将限位杆10移出第一限位孔11,接着将第一连接杆3、扶杆2和第二连接杆6依次转动进安装槽4,此时扶杆2远离第一连接杆3的一端置于开口13中,最后将限位杆10与第二限位孔12插接,从而将扶手安装在安装槽4内,减少了扶手占用轿厢内部的空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包括轿厢和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内壁上设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扶手包括扶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扶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与扶杆的任一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铰接,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与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连接时,所述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所述连接装置将扶杆和第二连接杆分离时,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能转动到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限位杆,所述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滑槽,所述限位杆与滑槽插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第一限位孔,所述限位杆与第一限位孔插接时,所述扶杆凸出轿厢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与限位杆对应的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转动到安装槽内时,所述限位杆穿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二限位孔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扶杆均转动到安装槽内时,所述扶杆远离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置于开口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安装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底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杆延伸进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的外壁上设有沿限位杆运动方向延伸的贯穿通槽,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上固定有穿过贯穿通槽的推动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杆的上套设有弹性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上内壁或下内壁上设有凹槽。
CN201922131182.7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310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1182.7U CN21131050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1182.7U CN21131050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10506U true CN211310506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63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1182.7U Active CN211310506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10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105851A3 (en) Lenticular airship
CN104290634A (zh) 深度自调节杯托结构
CN211310506U (zh) 一种乘客电梯的扶手和轿厢连接结构
CN101507556B (zh) 具有整体式凸轮构件的摇椅-躺椅底座组件
CN106088860A (zh) 一种尾门锁体总成
CN205498576U (zh) 一种重卡外挡水条结构
CN105730302B (zh) 一种隐藏式竖直弹出车用杯托
CN206137618U (zh) 抽屉导轨的快装连接件
CN104276318A (zh) 多功能篮子
CN205344609U (zh) 一种公交车扶手系统
CN105825246B (zh) 一种水平出卡机构
CN102989128B (zh) 一种自动锚
CN208815128U (zh) 一种电子筛制氧模块的拼接结构
CN208932743U (zh) 一种电梯减震轿厢
CN208797306U (zh) 一种台式计算机专用多孔插座
CN205527220U (zh) 一种多功能便捷电梯
CN207931882U (zh) 电动自行车
CN206400871U (zh) 英语学习辅助板
CN212028449U (zh) 一种提高纵向强度的滑轨
CN108861979A (zh) 一种电梯减震轿厢
CN205201487U (zh) 拖拉方便、叠放方便的盛物框
CN205429346U (zh) 一种智能家具的数据接口
CN211166598U (zh) 一种中控台及车
CN214355476U (zh) 一种汽车遮阳板
CN209518414U (zh) 一种拉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