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07795U -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07795U
CN211307795U CN201922139547.0U CN201922139547U CN211307795U CN 211307795 U CN211307795 U CN 211307795U CN 201922139547 U CN201922139547 U CN 201922139547U CN 211307795 U CN211307795 U CN 2113077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pvc
ultraviolet
protection film
electrostatic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395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玮珺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Hongt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Hongt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Hongt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an Hongt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395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077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077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077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的领域,公开了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包括PVC层,所述PVC层一侧设置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抗紫外线层背离PVC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紧固层和防水层。抗紫外线层能够减少紫外线的射入,从而对室内的人们形成保护,减少紫外线对人体带来的损伤;同时,抗紫外线层上的连接孔不仅能够减轻抗紫外线层的重量,还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背景技术
静电保护膜是一种不涂胶膜,主要是PE、PVC材质,靠产品本身静电吸附来粘着物品上起保护作用的,一般多用于对胶黏剂或者胶水残留比较敏感的表面,多用于玻璃、镜片、高光塑胶面、亚克力等非常光滑的表面。
目前,公告号为CN20202947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静电PVC复合膜,它包括静电膜和涂有PE膜的相原纸制成的淋膜。该静电PVC复合膜不需要使用传统不干胶需要用胶粘剂粘合,从而克服了传统静电膜易留残胶,不易清除的缺点。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当该静电PVC复合膜吸附在窗户的玻璃上时,无法阻挡紫外线进入室内,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会对人体皮肤造成损伤,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PVC静电保护膜,能够阻挡紫外线,从而减少紫外线对人体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包括PVC层,所述PVC层一侧设置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连接孔,所述抗紫外线层背离PVC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紧固层和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紫外线层能够减少紫外线的射入,从而对室内的人们形成保护,减少紫外线对人体带来的损伤;同时,抗紫外线层上的连接孔不仅能够减轻抗紫外线层的重量,还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紫外线层由PVC材质制成且两侧均涂有纳米二氧化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紫外线层两侧的纳米二氧化钛既能吸收紫外线,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还能透过可见光,因此使得保护膜在提供足够光照亮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紫外线的射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层为网状且由碳纤维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具有良好抗拉性能,从而防止保护膜被意外撕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紧固层的厚度为0.01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紫外线层与紧固层之间还设置有变色涂层,所述变色涂层由氯化银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阳光照入室内时,变色涂层会变黑,从而减小室内的亮度,避免刺眼,方便人们观察事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由氟化聚乙烯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氟化聚乙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的厚度为0.02mm。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层背离PVC层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珠接触到防水层之后能够沿着导水槽从防水层上快速滑落,避免水珠残留在防水层表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抗紫外线层两侧涂有纳米二氧化钛,能够减少紫外线进入室内;
2.紧固层能够提高保护膜的抗撕裂性能;
3.防水层能够防止水分残留在保护膜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PVC层;2、抗紫外线层;21、连接孔;3、紧固层;4、防水层;41、导水槽;5、变色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吸附在窗户玻璃内侧壁的PVC层1,PVC层1一侧粘连有抗紫外线层2,抗紫外线层2背离PVC层1的一侧依次粘连有紧固层3、变色涂层5以及防水层4,抗紫外线层2能够减少紫外线的射入,从而对室内的人们形成保护,减少紫外线对人体带来的损伤。
如图1所示,抗紫外线层2由PVC材质制成且两侧均涂有纳米二氧化钛。抗紫外线层2两侧的纳米二氧化钛既能吸收紫外线,又能反射、散射紫外线,还能透过可见光。抗紫外线层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1,抗紫外线层2上的连接孔21不仅能够减轻抗紫外线层2的重量,还能够提高散热效率。紧固层3的厚度为0.01mm,紧固层3为网状且由碳纤维制成,碳纤维具有良好抗拉性能,从而防止保护膜被意外撕裂。变色涂层5由氯化银材料制成,当阳光照射强烈时,人们不便于观察外部事物,而此时变色涂层5中的氯化银受到光照发生分解反应,2AgCl→2Ag+Cl2,析出的银微粒导致变色涂层5变暗,从而减小阳光照射的亮度,方便人们透过窗户观察外部事物;同时,光线照变暗后,该分解反应逆转,重新生成氯化银。防水层4的厚度为0.02mm且由氟化聚乙烯材料制成,氟化聚乙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腐蚀性,从而提高防水层4的使用寿命,防水层4背离PVC层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截面呈U形的导水槽41,水珠接触到防水层4之后能够沿着导水槽41从防水层4上快速滑落,避免水珠残留在防水层4上。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包括PVC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层(1)一侧设置有抗紫外线层(2),所述抗紫外线层(2)上均匀分布有若干连接孔(21),所述抗紫外线层(2)背离PVC层(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紧固层(3)和防水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层(2)由PVC材质制成且两侧均涂有纳米二氧化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层(3)为网状且由碳纤维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层(3)的厚度为0.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紫外线层(2)与紧固层(3)之间设置有变色涂层(5),所述变色涂层(5)由氯化银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由氟化聚乙烯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的厚度为0.0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PVC静电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4)背离PVC层(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水槽(41)。
CN201922139547.0U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Active CN2113077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547.0U CN211307795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39547.0U CN211307795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07795U true CN211307795U (zh) 2020-08-21

Family

ID=72077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39547.0U Active CN211307795U (zh) 2019-12-03 2019-12-03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077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88196B (zh) 双面日光重新定向膜
US10151860B2 (en) Sun-facing light redirecting films with reduced glare
JP3431945B2 (ja) 再剥離型粘着保護テープ
CN106794747A (zh) 机动车辆的发光车窗和带有这种车窗的机动车辆
ATE523549T1 (de) Laminatfolie
US9910192B2 (en) Room-facing light redirecting films with reduced glare
CN109073803A (zh) 光学体、窗材料及卷帘
CN211307795U (zh) 一种pvc静电保护膜
KR20170031947A (ko) 발광 접합유리와 발광 접합유리 제조방법
CN206011913U (zh) 一种具有双重防火功能的广告材料布
JP7036509B2 (ja) 光方向転換フィルム構造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80067244A1 (en) Optical Member and Window Material
CN205310936U (zh) 一种水墨印刷高铁用阻燃装饰膜
CN110928132A (zh) 一种背面投影成像贴膜
TW200600339A (en) Surface protective sheet
JP2014085408A (ja) 熱線制御シート
JP2005001301A (ja) 着色ガラス用着色シート及び着色ガラス
CN206085882U (zh) 一种超精细防眩光光学防爆膜
CN205439421U (zh) 防眩光阻燃防爆玻璃膜
CN206465580U (zh) 一种智能光控隔热窗膜
CN213739263U (zh) 一种头盔镜片贴膜
WO2019035709A2 (en) TRANSPARENT GLASS WINDOW FILM WITH NEGATIVE IONS
CN2850908Y (zh) 贴膜
CN218470991U (zh) 一种反射光学膜
CN207842247U (zh) 一种pe复合抗刮保护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