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6361U - 一种变频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6361U
CN211296361U CN202020203370.6U CN202020203370U CN211296361U CN 211296361 U CN211296361 U CN 211296361U CN 202020203370 U CN202020203370 U CN 202020203370U CN 211296361 U CN211296361 U CN 211296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ron co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battery
st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033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2033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6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6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6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manent Magnet Type Synchronous Machin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频电机,属于电动机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上靠近定子的一侧设置多个永磁块,多个永磁块相邻设置形成环形,定子上靠近转子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主线圈L2以及多个副线圈L1,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线圈端部与永磁块相对;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内都设置有铁芯;铁芯设置于环形铁芯上且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型,通过将铁芯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形,使得磁感应形成环形磁通,使得磁力感应大大增强,增加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晶体管振荡,电磁感应,电能回收电路,让电能、动能和磁能不断交替转化,运动能够产生大量的电能对外输出,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其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转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频电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一种旋转式电动机器,它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主要包括一个用以产生磁场的电永磁块绕组或分布的定子绕组和一个旋转电枢或转子。在定子绕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其在定子绕组有效边中有电流通过并受磁场的作用而使其转动。根据电机可逆性原则,如果电动机在其结构上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电机即电动机使用,也可作发电机使用。通常电动机的作功部分作旋转运动,这种电动机称为转子电动机;也有作直线运动的,称为直线电动机。电动机能提供的功率范围很大,从毫瓦级到千瓦级。机床、水泵,需要电动机带动;电力机车、电梯,需要电动机牵引。家庭生活中的电扇、冰箱、洗衣机,甚至各种电动机玩具都离不开电动机,电动机已经应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现有的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电能,首先,目前的电机电能利用率低;其次,目前的电机正常运行过程中无法回收损失的电能,无法实现节约能源、提高电动机续航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电机,解决现有电机电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频电机,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和定子同轴设置;所述转子上靠近定子的一侧设置多个永磁块,多个所述永磁块相邻设置形成环形,每相邻两个永磁块其中一个的N极朝向圆环中心,另一个的S极朝向圆环中心;所述定子上靠近转子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主线圈L2以及多个副线圈L1,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线圈端部与永磁块相对;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内都设置有铁芯;所述铁芯设置于环形铁芯上且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型,且铁芯的横切面与环形铁芯的横切面相同;所述环形铁芯与定子固定连接;所述主线圈L2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所述副线圈L1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副线圈L1与驱动电路之间电连接有电源电池E1;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主线圈L2的感应电流与副线圈L1的线圈电流,并驱动晶体管振荡与多个副线圈L1线圈电流产生交变磁场。通过将铁芯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形,转动时,线圈获得感应电流,铁芯的横切面与环形铁芯的横切面相同,使得铁芯与环形铁芯磁场互感效果更好,使得环形铁芯与铁芯产生相同大小磁场的互感现象;从而磁感应形成环形磁通,使得磁力感应大大增强,感应电流增大,动力增加;通过设置主线圈L2进行感应电流开启电机,使得驱动电路开启,驱动电路使得多个副线圈L1线圈电流产生振荡,从而使电机转动。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晶体管Q1以及电容C1,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多个副线圈L1的一端电连接,多个副线圈L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电源电池E1的负极以及主线圈L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与晶体管Q1基极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接通电源电池E1,副线圈L1产生线圈电流同时给晶体管Q1集电极一个电流,同时感应给主线圈L2由经过电阻R1给晶体管Q1基极一个电流,晶体管Q1导通振荡并在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形成交变磁场,同时转盘转动,这时转盘上的永磁块对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产生感应电流,由于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线圈电流增强,所以在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交变磁场加大,瞬间动力加大。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所述铁芯为柱形或I型,多个所述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有电能回收电路;所述电能回收电路为电源电池E1供电。通过对多个副线圈L1振荡电流进行回收,再将回收的电能用给电源供电,大大提高电能的使用率。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所述电能回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池E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源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在电机转动时,副线圈L1上的具有较大的振荡电流,在晶体管的作用下,由于副线圈L1线圈电流增强,远大于电源电池E1的输出电流,因此,通过使用二极管D1进行整流,形成单向的电流对电池E2进行充电,再将电池E2通过二极管D2与电源电池E1进行串联,防止电源电池E1将电能损耗到电池E2上,又将电池E2的电能提供给电源电池E1,实现电能的收集再输出;通过设置电池E2与电源电池E1之间的二极管D2,保证电池E2的电流单向输给电源电池E1供电。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所述电池E2的两端与DC转换电路的两输入端电连接;DC转换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源电池E1的两端电连接。通过设置DC转换电路,使得电池E2的电能能够稳定的给电源电池E1供电;形成电流循环系统。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所述电能回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池E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电池E2的负极与电源电池E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池E2的两端与DC转换电路的两输入端电连接;DC转换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源电池E1的两端电连接。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所述定子上靠近转子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发电线圈L3,所述发电线圈L3的端部与主线圈L2以及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所有线圈端部与永磁块相对;发电线圈L3的一端电连接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电池E1的正极,所述发电线圈L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池E1的负极。同理,通过设置发电线圈L3在感应环形铁芯的电磁变化,可使发电线圈L3得电,同时,在转子1与定子2相对转动时,发电线圈处于永磁块3的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电流输出;通过与上述相同的原理,可对发电线圈L3进行电能回收,通过二极管D3进行整流,直接回馈给电源电池E1,提高电能使用率。
一种情况,所述转子设置于定子的内部;
所述转子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上设置有永磁块固定盘;多个所述永磁块成环形均布在永磁块固定盘圆周表面,所述永磁块固定盘周表面为软铁;所述定子包括圆柱形壳体,所述环形铁芯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壳体内侧。
转子设置于定子的内部时,圆柱形壳体外侧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的中轴线与转动轴中轴线重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中心齿轮,所述转动筒设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固定轴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壳体的端面。
另一种情况,所述定子设置于转子的内部;
所述定子包括电机固定轴,电机固定轴上设置有环形铁芯固定盘;所述环形铁芯固定设置在环形铁芯固定盘上;所述转子包括转动筒,多个所述永磁块周向均布在转动筒的内壁上,所述永磁块与转动筒之间还设置有一层软铁。
定子设置于转子的内部时,定子的端面固定设置有封盘,所述封盘固定连接在环形铁芯固定盘上,所述封盘的中心设置有外转动轴,所述外转动轴与电机固定轴同轴设置;外转动轴上设置有中心齿轮;所述转动筒内壁设有环形齿轮,所述环形齿轮与中心齿轮之间设有行星齿轮,所述行星齿轮的固定轴设置在封盘上。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一个独立的主线圈L2独立缠绕在一个铁芯上,或者,一个独立的主线圈L2与一个独立的副线圈L1同时缠绕在同一铁芯上。
根据以上技术优选的,一个独立的发电线圈L3独立缠绕在一个铁芯上,或者,一个独立的发电线圈L3与一个独立的主线圈L2同时缠绕在同一铁芯上,或者,一个独立的发电线圈L3与一个独立的副线圈L1同时缠绕在同一铁芯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电机,通过将铁芯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形,使得磁感应形成环形磁通,使得磁力感应大大增强,增加动力;
本实用新型接通电源电池E1,副线圈L1产生线圈电流同时给晶体管Q1集电极一个电流,同时感应给主线圈L2由经过电阻R1给晶体管Q1基极一个电流,晶体管Q1导通振荡并在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形成交变磁场,同时转盘转动,这时转盘上的永磁块对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产生感应电流,由于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线圈电流增强,所以在副线圈L1与主线圈L2交变磁场加大,瞬间动力加大。
通过设置铁芯为柱形或I型,使得铁芯感应的磁场集中在整个铁芯上,通过环形铁芯进行导磁,大大增加铁芯的磁场效应,从而使得线圈获得高于本身电流的感应电流,由于是晶体管振荡电路,在磁场变化时,线圈会获得更多的交变感应电流,通过设置回收电路的二极管进行整流,将线圈上的感应电流就行收集再回馈给电源,使得电源可以更长时间的输出,大大增加电机的电能利用率;其次,运用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电感的储能特性及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形成振荡电路,同时运用磁场的高速运动与导体进行磁场切割产生电能,运用了互感原理及电磁线圈的特性,瞬间电磁交替转换,能量互不影响,让线圈与晶体管Q1形成振荡电路,让电能、动能和磁能不断交替转化,使多种电量并相互叠加形成新的电量对外输出充电,形成电流循环系统,能量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的驱动电路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的带有电能回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的带有电能回收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带有发电线圈的一种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变频电机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转子,2-定子,3-永磁块,4-铁芯,5-转动筒,6-环形齿轮,7-中心齿轮,8-行星齿轮,101-转动轴,102-永磁块固定盘,201-圆柱形壳体,202-电机固定轴,203-环形铁芯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电机,包括转子1和定子2,转子1和定子2同轴设置;所述转子1上靠近定子2的一侧设置多个永磁块3,多个所述永磁块3相邻设置形成环形;所述定子2上靠近转子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主线圈L2以及多个副线圈L1,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线圈端部与永磁块3相对,每相邻两个永磁块3其中一个的N极朝向圆环中心,另一个的S极朝向圆环中心;具体实施时,永磁块3可排列在套有软铁圆盘上,可加大磁通量;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内都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设置于环形铁芯上且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型;且铁芯4的横切面与环形铁芯的横切面相同;具体实施时,具体实施时,铁芯4的长为10mm,宽为10mm,高为20mm,环形铁芯的横切面的长为10mm,宽为10mm;所述环形铁芯与定子2固定连接;所述主线圈L2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所述副线圈L1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副线圈L1与驱动电路之间电连接有电源电池E1。
具体实施时,铁芯4可设置成T形,T形铁芯使得铁芯磁感应集中在铁芯的T形端部,使得电磁做工更强。
具体实施时,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晶体管Q1以及电容C1,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多个副线圈L1的一端电连接,多个副线圈L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电源电池E1的负极以及主线圈L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与晶体管Q1基极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该方式形成一个变频电机的结构,能够大大减少电源电池E1的输出功率,从而延长电源电池E1的使用时间,增加电动车的行程。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通过电磁感应机构驱动转子1与定子2发生相对转动,使副线圈L1和主线圈L2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流向晶体管Q1形成振荡电路,实现能量的高效收集和转换。晶体管Q1采用三极管,电阻R1采用可调电阻,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来改变晶体管Q1的振荡频率,从而控制转子1的转速。
实施2
具体实施时,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电能回收的电机,所述铁芯4为柱形或I型,多个所述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有电能回收电路;所述电能回收电路为电源电池E1供电。
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电能回收电路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实施,电能回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池E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电池E2的负极与电源电池E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池E2的两端与DC转换电路的两输入端电连接;DC转换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源电池E1的两端电连接。利用DC输出恒流恒压,从而稳定电路的电路补偿能力。
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所述电能回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池E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源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通过设置铁芯为柱形或I型,使得铁芯感应的磁场集中在整个铁芯上,通过环形铁芯进行导磁,大大增加铁芯的磁场效应,从而使得线圈获得高于本身电流的感应电流,由于是振荡电路,在磁场变化时,线圈会获得更多的交变感应电流,通过设置回收电路的二极管进行整流,将线圈上的感应电流就行收集再回馈给电源;运用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电感的储能特性及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形成振荡电路,同时运用磁场的高速运动与导体进行磁场切割产生电能,运用了互感原理及电磁线圈的特性,瞬间电磁交替转换,能量互不影响,让线圈与晶体管Q1形成振荡电路,让电能、动能和磁能不断交替转化,使多种电量并相互叠加形成新的电量对外输出充电,形成电流循环系统,能量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使得电源可以更长时间的输出,大大增加点击的工作能力利用率。
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E2的两端与DC转换电路的两输入端电连接;DC转换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源电池E1的两端电连接。其中,电池E2可以使用可充电电池,其可以直接拆卸,具体实施时,二极管D1输出的电流可直接通过DC转换电路为电源电池E1供电。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上,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时基于纯电机的基础上,增加发电功能,具体实施时,铁芯4设置成柱形或I形,起原理同实施例2相同,可增加发电线圈中磁场强度,所述定子2上靠近转子1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发电线圈L3,所述发电线圈L3的端部与主线圈L2以及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所有线圈端部与永磁块3相对;发电线圈L3的一端电连接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电池E1的正极,所述发电线圈L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池E1的负极,直接为电源电池E1供电,增加电能利用率。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的技术上,如图2所示,所述转子1设置于定子2的内部;转子1包括转动轴101,转动轴101上设置有永磁块固定盘102;多个所述永磁块3成环形均布在永磁块固定盘102圆周表面;所述定子2包括圆柱形壳体201,所述环形铁芯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壳体201内侧。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可设置传动机构,将转动轴101的动力转换到外周转动,实施如下,圆柱形壳体201外侧设置有转动筒5,所述转动筒5的中轴线与转动轴101中轴线重合,参见图7所示,实施时,转动轴(101)贯穿设置在圆柱形壳体201的中轴线上,转动轴101上设有中心齿轮7,所述转动筒5设有环形齿轮6,所述环形齿轮6与中心齿轮7之间设有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8分别与环形齿轮6和中心齿轮7啮合连接,所述行星齿轮8的固定轴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壳体201的端面。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定子2设置于转子1的内部;定子2包括电机固定轴202,电机固定轴202上设置有环形铁芯固定盘203;所述环形铁芯固定设置在环形铁芯固定盘203上;所述转子1包括转动筒,多个所述永磁块3周向均布在转动筒的内壁上,所述永磁块与转动筒之间还设置有一层软铁。
具体实施时,还可设置传动机构,将转动筒转动转换到中轴转动,定子2的端面固定设置有封盘,封盘固定连接在环形铁芯固定盘203上,封盘的中心设置有外转动轴,外转动轴与电机固定轴202同轴设置,外转动轴上设置有中心齿轮7;转动筒5内壁设有环形齿轮6,环形齿轮6与中心齿轮7之间设有行星齿轮8,所述行星齿轮8的固定轴设置在封盘上。
实施例7
根据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一个独立的主线圈L2独立缠绕在一个铁芯4上,或者,一个独立的主线圈L2与一个独立的副线圈L1同时缠绕在同一铁芯4上。
实施例8
根据实施例3的基础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一个独立的发电线圈L3独立缠绕在一个铁芯4上,或者,一个独立的发电线圈L3与一个独立的主线圈L2同时缠绕在同一铁芯4上,或者,一个独立的发电线圈L3与一个独立的副线圈L1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缠绕在同一铁芯4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线圈L2有一个,副线圈L1有多个,副线圈L1和主线圈L2分别独立缠绕在不同的铁芯4上,发电线圈L3有一个,发电线圈L3可以与副线圈L1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缠绕在同一铁芯4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线圈L2和发电线圈L3分别有一个,且主线圈L2和发电线圈L3采用双线并绕的方式缠绕在同一铁芯4上,副线圈L1有多个,且各个副线圈L1分别独立缠绕在不同的铁芯4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主线圈L2有一个,副线圈L1有多个,发电线圈L3一个,主线圈L2独立缠绕在一根铁芯4上,各个副线圈L1分别独立缠绕在不同的铁芯4上,发电线圈L3独立缠绕在一根铁芯4上。
该电机的工作原理具体为:
电源电池E1接通时,电源电池E1为副线圈L1提供电流,在副线圈L1通电瞬间,铁芯4上产生磁场,使主线圈L2上产生第一感应电流,第一感应电流瞬间传输至晶体管Q1的基极,同时电源电池E1的电流在副线圈L1上形成线圈电流,线圈电流传输至晶体管Q1的集电极,此时晶体管Q1导通;与此同时,铁芯4产生交变磁场,由于铁芯4的端面与永磁块3相对,铁芯4与永磁块3产生磁力作用,驱动定子2与转子1发生相对转动,副线圈L1、主线圈L2和发电线圈在铁芯4与永磁块3的磁场中切割磁场,副线圈L1和主线圈L2上分别产生第二感应电流和第三感应电流,第二感应电流和第三感应电流均为交变电流,发电线圈L3也产生一个感应电流;在每个铁芯4上均产生交变磁场,以控制铁芯4与永磁块3的磁力,驱动定子2与转子1发生相对转动;主线圈L2上产生的第一感应电流与第三感应电流共同传输至晶体管Q1的基极,此时晶体管Q1放大形成振荡电路;晶体管Q1的集电极输出高频电流并与副线圈L1的电流相互作用,致使副线圈L1的电流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铁芯4上的电磁场发生变化,产生一个交变磁场,驱动定子2与转子1相对转动;由于副线圈L1和主线圈L2均处于该交变磁场中,使第二感应电流和第三感应电流不断变化;从晶体管Q1的集电极输出的电流与副线圈L1的第二感应电流和线圈电流相互叠加,叠加的电流通过二极管D1整流后输出高于电源电池E1的3倍直流电压对电池E2进行充电;通过二极管D1整流后的电流还通过DC转换电路进行转换,从而对电源电池E1供电,形成电流循环,达到高效充电、运动时间更长,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运用了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电感的储能特性及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形成振荡,同时运用了磁场的高速运动与导体进行磁场切割产生电能,运用了互感原理及电磁线圈的特性瞬间电磁交替转换,让电磁线圈与晶体管Q1形成L振荡,让电能、动能和磁能不断交替转化,使多种电量并相互叠加形成新的电量对外输出充电,形成电流循环系统,能量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对外做功时间远大于普通电动机的对外做功时间,其续航能力远大于普通电动机,能量利用率远高于普通电动机,其能量利用率可达到90%以上。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度提升电动车的使用时间,降低电动车的使用成本,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它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12)

1.一种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1)和定子(2),转子(1)和定子(2)同轴设置;所述转子(1)上靠近定子(2)的一侧设置多个永磁块(3),多个所述永磁块(3)相邻设置形成环形;所述定子(2)上靠近转子(1)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主线圈L2以及多个副线圈L1,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线圈端部与永磁块(3)相对;所述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内都设置有铁芯(4);所述铁芯(4)设置于环形铁芯上且与环形铁芯一体成型,且铁芯(4)的横切面与环形铁芯的横切面相同;所述环形铁芯与定子(2)固定连接;所述主线圈L2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所述副线圈L1与驱动电路电连接,多个副线圈L1与驱动电路之间电连接有电源电池E1;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主线圈L2的感应电流与副线圈L1的线圈电流,并驱动晶体管振荡与多个副线圈L1产生交变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晶体管Q1以及电容C1,所述晶体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多个副线圈L1的一端电连接,多个副线圈L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电源电池E1的负极以及主线圈L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主线圈L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与晶体管Q1基极以及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晶体管Q1的发射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4)为柱形或I型,多个所述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有电能回收电路;所述电能回收电路为电源电池E1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回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池E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池E2的负极电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源电池E1的正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E2的两端与DC转换电路的两输入端电连接;DC转换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源电池E1的两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回收电路包括二极管D1以及电池E2,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与副线圈L1连接晶体管Q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池E2的正极电连接;电池E2的负极与电源电池E1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电池E2的两端与DC转换电路的两输入端电连接;DC转换电路的两输出端与电源电池E1的两端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上靠近转子(1)的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发电线圈L3,所述发电线圈L3的端部与主线圈L2以及副线圈L1排列成环形且所有线圈端部与永磁块(3)相对;发电线圈L3的一端电连接有二极管D3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电源电池E1的正极,所述发电线圈L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池E1的负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1)设置于定子(2)的内部;
所述转子(1)包括转动轴(101),转动轴(101)上设置有永磁块固定盘(102);多个所述永磁块(3)成环形均布在永磁块固定盘(102)圆周表面;所述定子(2)包括圆柱形壳体(201),所述环形铁芯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壳体(201)内侧,所述转动轴(101)贯穿设置在圆柱形壳体(201)的中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壳体(201)外侧设置有转动筒(5),所述转动筒(5)的中轴线与转动轴(101)中轴线重合;所述转动轴(101)上设有中心齿轮(7),所述转动筒(5)内壁设有环形齿轮(6),所述环形齿轮(6)与中心齿轮(7)之间设有行星齿轮(8),所述行星齿轮(8)的固定轴固定设置在圆柱形壳体(201)的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2)设置于转子(1)的内部;
所述定子(2)包括电机固定轴(202),电机固定轴(202)上设置有环形铁芯固定盘(203);所述环形铁芯固定设置在环形铁芯固定盘(203)上;所述转子(1)包括转动筒(5),多个所述永磁块(3)周向均布在转动筒(5)的内壁上,所述永磁块(3)与转动筒之间还设置有一层软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2)的端面固定设置有封盘,所述封盘固定连接在环形铁芯固定盘(203)上,所述封盘的中心设置有外转动轴,所述外转动轴与电机固定轴(202)同轴设置;外转动轴上设置有中心齿轮(7);所述转动筒(5)内壁设有环形齿轮(6),所述环形齿轮(6)与中心齿轮(7)之间设有行星齿轮(8),所述行星齿轮(8)的固定轴设置在封盘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线圈L2设置至少一个,且主线圈L2独立缠绕在一个铁芯(4)上;或者主线圈L2与副线圈L1缠绕在一个铁芯(4)上,多个副线圈L1缠在铁芯(4)上。
CN202020203370.6U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变频电机 Active CN211296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3370.6U CN211296361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变频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03370.6U CN211296361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变频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6361U true CN21129636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9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03370.6U Active CN211296361U (zh) 2020-02-24 2020-02-24 一种变频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6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39914A (zh) 一种三相四自由度轴向分相磁悬浮飞轮电机
CN111082548A (zh) 一种定子模块化混合励磁交替极磁通反向电机
CN103296798A (zh) 一种双速绕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104242580A (zh) 一种汽车用可变绕组起动发电机
CN203289296U (zh) 一种双速绕组定子表面贴装式双凸极永磁电机
CN211296361U (zh) 一种变频电机
CN103095085A (zh) 一种四相双凸极电机
CN110957822B (zh) 一种双转子磁通切换风力发电机及发电系统
CN107134866A (zh) 双绕组无轴承磁通切换永磁电机
CN111181277A (zh) 一种变频电机
CN202535175U (zh) 一种混合励磁式的内燃直流弧焊机
CN202841019U (zh) 一种电磁运动能量产生装置
CN202309465U (zh) 一种四相双凸极电机
CN108880334A (zh) 一种直流电源系统
CN108923544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787564A (zh) 一种基于谐波励磁的无刷混合励磁永磁电机
CN206432872U (zh) 一种基于谐波励磁的无刷混合励磁永磁电机
CN110138179A (zh) 一种高效节能装置
CN215601186U (zh) 自循环发电机
CN101247071A (zh) 新式直流电机
CN210007456U (zh) 一种用于电动机的发电装置
CN108964416A (zh) 一种储能系统
CN109378957A (zh) 一种发动机直驱飞轮式发电机
CN109768643A (zh) 一种混合磁路汽车交流转子结构及发电机
CN219181384U (zh) 一种永磁辅助励磁行车取力凸极同步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