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5587U -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5587U
CN211295587U CN202020240826.6U CN202020240826U CN211295587U CN 211295587 U CN211295587 U CN 211295587U CN 202020240826 U CN202020240826 U CN 202020240826U CN 211295587 U CN211295587 U CN 211295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main body
shielding
voltage wire
shie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4082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
王荣华
卢锦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Geely Sichuan Commercial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4082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5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5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5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属于高压线束连接领域。该高压线束结构包括:线束主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内绝缘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线束主体的一端为用于与待连接设备相连目标端,目标端设置为沿指向端部的方向依次露出屏蔽层、内绝缘层和导体;和外形呈阶梯圆筒形的屏蔽环,屏蔽环包括:第一圆筒部,其内表面与目标端的屏蔽层压合、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屏蔽弹簧的内侧抵接,固定装置固定于待连接设备上;第二圆筒部,其内表面与目标端的外绝缘层压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包括上述高压线束结构的高压线束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的高压线束结构安装便捷、便于检测质量且屏蔽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线束连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商用车行业因每年政策不确定、市场需求多变、市场需求总量低、节奏快、开发可验证时间相对较短等因素影响,技术水平与乘用车行业还存在一定差距,高压电气件集成度相对薄弱,零部件对成本明感度较高。作为新能源车辆上重要零部件之一,高压线束相当于整车高压电气件供血管道,提高高压线束性能、降低成本,对于新能源车辆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驱动电机类高压线主流电气连接方式是采用接线盒方式,外部高压电缆单独连接电机内三相接线柱,线缆连接端压接铜导体OT端子,该连接方式在电气导电性及机械性能上相对可靠。但是受限于接线盒技术水平及配套解决方案存在缺陷,导致线缆屏蔽层接地效果不佳,导致驱动电机产生的EMI对整车系统存在影响。目前在用的屏蔽层处理方式有两种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种方式是在屏蔽层外部包裹铜箔,通过铜箔与屏蔽弹簧接触,实现与驱动电机壳体相连,驱动电机与整车之间使用专用接地线。该连接方式为纯手工包裹,存在加工速度慢、生产后一致性差、尺寸偏差大、铜箔可靠性差、易腐蚀脱落等缺点。
第二种方式是在屏蔽层外部压接圆柱式金属环,通过金属环与屏蔽弹簧接触,实现与驱动电机壳体相连,驱动电机与整车之间使用专用接地线。该连接方式相对使用铜箔包裹方式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有:压接后呈多边形,存在尖角,在装配过程易损伤屏蔽弹簧;压接后外观差,存在易脱落失效风险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安装便捷且便于检测质量的高压线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提高屏蔽性能。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便捷且屏蔽性能高的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包括:
线束主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内绝缘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所述线束主体的一端为用于与待连接设备相连的目标端,所述目标端设置为沿指向端部的方向依次露出所述屏蔽层、所述内绝缘层和所述导体;和
外形呈阶梯圆筒形的屏蔽环,所述屏蔽环包括:
第一圆筒部,其内表面与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屏蔽层压合、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屏蔽弹簧的内侧抵接,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待连接设备上;
第二圆筒部,其内表面与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外绝缘层压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径,以在所述屏蔽环的外表面形成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屏蔽弹簧一端的端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圆筒部设有凸起于其内表面的多个弹性簧片,用于与所述线束主体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屏蔽层压接。
可选地,多个所述弹性簧片沿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可选地,所述屏蔽环设置成通过环形压接工具压接于所述高压线束结构。
可选地,至少大部分的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屏蔽弹簧接触。
可选地,高压线束结构还包括:
接线端子,与所述线束主体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导体相连。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压线束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装置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待连接设备上且包括屏蔽弹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屏蔽结构,即外形呈阶梯圆筒形的屏蔽环,这种分段形式的屏蔽环安装时套入线束主体的目标端即可,因此安装便捷、节省时间。并且这种屏蔽环容易实现一体化设计,尺寸统一,生产后一致性高,便于批量检测,生产稳定后可通过抽检方式代替全检以降低人力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该屏蔽环内部设置为分别与线束主体的目标端的屏蔽层和外绝缘层压合,因此可以与线束主体的屏蔽层充分接触,可以提高屏蔽性能,降低电磁干扰(EMI)。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将屏蔽环设置成其第一圆筒部和第二圆筒部的轴肩与屏蔽弹簧的端面抵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屏蔽环的轴向自由度,从而从结构上防止屏蔽环进入待连接设备内部,保证电气间隙在安全范围内。
进一步地,第一圆筒部设有凸起于其内表面的多个弹性簧片,通过设置弹性簧片进一步增加了屏蔽环和线束主体的屏蔽层之间的接触力,降低脱漏风险。结合屏蔽环本身为阶梯形,杜绝了屏蔽环脱落至待连接设备内部的风险。
进一步地,屏蔽环设置成通过环形压接工具压接于所述高压线束结构。在通过弹性簧片使得屏蔽环与屏蔽层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紧力,安装后再使用环形压接工具进行二次压接,使得压接后的屏蔽环外观统一,外形保持圆柱形不变,美观度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的线束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的屏蔽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与固定装置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100的线束主体10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100的屏蔽环2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高压线束包括线束主体10和屏蔽环20。如图2所示,线束主体10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11、内绝缘层12、屏蔽层13和外绝缘层14,线束主体10的一端为用于与待连接设备相连的目标端,目标端设置为沿指向端部的方向依次露出屏蔽层13、内绝缘层12和导体11。如图3所示,屏蔽环20的外形呈阶梯圆筒形,且包括第一圆筒部21和第二圆筒部22。第一圆筒部21的内表面与目标端的屏蔽层13压合、外表面与固定装置200的屏蔽弹簧201的内侧抵接,固定装置200固定于待连接设备上。这里的待连接设备可以是电气端的接线盒,例如电机的接线盒。第二圆筒部22的内表面与目标端的外绝缘层14压合。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屏蔽结构,即上述的外形呈阶梯圆筒形的屏蔽环20,这种分段形式的屏蔽环20安装时套入线束主体10的目标端即可,因此安装便捷、节省时间。并且这种屏蔽环20容易实现一体化设计,尺寸统一,生产后一致性高,便于批量检测,生产稳定后可通过抽检方式代替全检以降低人力成本。
进一步地,由于该屏蔽环20内部设置为分别与线束主体10的目标端的屏蔽层13和外绝缘层14压合,因此可以与线束主体10的屏蔽层13充分接触,可以提高屏蔽性能,降低电磁干扰(EMI)。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高压线束结构100与固定装置200的装配状态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圆筒部22的外径大于第一圆筒部21的外径,以在屏蔽环20的外表面形成轴肩,如图4所示,轴肩与屏蔽弹簧201一端的端面抵接。
本实施例通过将屏蔽环20设置成其第一圆筒部21和第二圆筒部22的轴肩与屏蔽弹簧201的端面抵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屏蔽环20的轴向自由度,从而从结构上防止屏蔽环20进入待连接设备内部,保证电气间隙在安全范围内。
如图3所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圆筒部21设有凸起于其内表面的多个弹性簧片211,用于与线束主体10的目标端的屏蔽层13压接。可选地,多个弹性簧片211沿第一圆筒部21的周向均匀分布。
通过设置弹性簧片211进一步增加了屏蔽环20和线束主体10的屏蔽层13之间的接触力,降低脱漏风险。结合屏蔽环20本身为阶梯形,杜绝了屏蔽环20脱落至待连接设备内部的风险。
进一步地一个实施例中,屏蔽环20设置成通过环形压接工具压接于高压线束结构100。在通过弹性簧片211使得屏蔽环20与屏蔽层13之间具有一定的压紧力,安装后再使用环形压接工具进行二次压接,使得压接后的屏蔽环20外观统一,外形保持圆柱形不变,美观度好。
另一个实施例中,至少大部分的第一圆筒部21的外表面与屏蔽弹簧201接触。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尽量增大屏蔽环20与屏蔽弹簧20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屏蔽效果。可以通过设计屏蔽环20的轴向尺寸以及屏蔽环20在线束主体10上的位置的来控制其与屏蔽弹簧201的位置关系,使得两者在轴向上的重合区域尽量大,增大环形接触面积,使得屏蔽连接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如图1所示,高压线束结构100还包括接线端子30,与线束主体10的目标端的导体11相连。接线端子30是用于连入待连接设备的最前端,用于与待连接设备内的电气部分直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高压线束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装置200和上述任一项的高压线束结构100(参见图4),固定装置200固定于待连接设备上且包括屏蔽弹簧201。
本实施例高压线束连接结构包括上述高压线束结构100,由于该高压线束结构100带有阶梯形的屏蔽环20,因此安装便捷、节省时间。并且这种屏蔽环20容易实现一体化设计,尺寸统一,生产后一致性高,便于批量检测,生产稳定后可通过抽检方式代替全检以降低人力成本。进一步地,由于该屏蔽环20内部设置为分别与线束主体10的目标端的屏蔽层13和外绝缘层14压合,因此可以与线束主体10的屏蔽层13充分接触,可以提高屏蔽性能,降低电磁干扰(EMI)。
安装过程为:先将屏蔽环20压入线束主体10、再连接接线端子30形成上述高压线束结构100,再将高压线束结构100从接线端子30的端部穿入固定装置200内,穿入时将接线端子30沿圆周方向转动,使之穿过屏蔽弹簧201。
具体地,如现有技术中那样,固定装置200包括装配在一起的O型圈、主体、屏蔽弹簧201、夹紧爪、防水圈和迫紧螺母等部件。具体的连接如现有技术中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8)

1.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束主体,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导体、内绝缘层、屏蔽层和外绝缘层,所述线束主体的一端为用于与待连接设备相连的目标端,所述目标端设置为沿指向端部的方向依次露出所述屏蔽层、所述内绝缘层和所述导体;和
外形呈阶梯圆筒形的屏蔽环,所述屏蔽环包括:
第一圆筒部,其内表面与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屏蔽层压合、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屏蔽弹簧的内侧抵接,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待连接设备上;
第二圆筒部,其内表面与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外绝缘层压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圆筒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径,以在所述屏蔽环的外表面形成轴肩,所述轴肩与所述屏蔽弹簧一端的端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筒部设有凸起于其内表面的多个弹性簧片,用于与所述线束主体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屏蔽层压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弹性簧片沿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周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环设置成通过环形压接工具压接于所述高压线束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
至少大部分的所述第一圆筒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屏蔽弹簧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线端子,与所述线束主体的所述目标端的所述导体相连。
8.一种高压线束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线束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固定于待连接设备上且包括屏蔽弹簧。
CN202020240826.6U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Active CN211295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0826.6U CN211295587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40826.6U CN211295587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5587U true CN211295587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6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40826.6U Active CN211295587U (zh) 2020-03-02 2020-03-02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5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3656A (zh) * 2022-04-29 2022-07-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线缆及高速线缆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3656A (zh) * 2022-04-29 2022-07-22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线缆及高速线缆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084741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Device
US20150140850A1 (en) Shield connector structure
CN104471651A (zh) 线束
CN104541413A (zh) 屏蔽连接器结构
US7766675B2 (en) Connector
JP2009099266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シールド端子
CN103999297A (zh) 用于固定电连接部的结构、连接器和用于连接连接器的方法
JPH06314577A (ja) シールド電線接続用端子
CN210692111U (zh) 一种电缆屏蔽接地处理装置
KR101446540B1 (ko) 고전압 차폐 커넥터 및 고전압 차폐 커넥터의 조립 방법
JPH06310218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用端子およ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211295587U (zh) 一种高压线束结构及高压线束连接结构
CN104272528A (zh) 外部导体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
JP2019003806A (ja) コネクタ
WO2014181841A1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2013062054A (ja) 同軸ケーブルとシールド端子と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の接続方法
CN105591255A (zh) 多芯屏蔽电缆和用于制造这种电缆的方法
CN208656033U (zh) 一种用于端接高压电缆的连接器
CN108199163B (zh) 一种高速动车用圆形屏蔽模块连接器
KR20130043017A (ko) 고전압 커넥터용 와이어 연결장치
CN110571565B (zh) 高压电线接头用快速连接装置
WO2018173784A1 (ja) 導電線
CN213278609U (zh) 屏蔽同轴接触件和导线的装配结构
KR102601988B1 (ko) 고전압 커넥터용 케이블 결합장치
CN112292788B (zh) 线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