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5256U -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5256U
CN211295256U CN201922368962.3U CN201922368962U CN211295256U CN 211295256 U CN211295256 U CN 211295256U CN 201922368962 U CN201922368962 U CN 201922368962U CN 211295256 U CN211295256 U CN 211295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liquid injection
seal box
power batter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3689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毅
龙军
司亮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unmicr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unmicr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unmicr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unmicr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3689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5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5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5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机架、密封箱和注液组件,所述密封箱罩设在所述注液组件的外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箱连接的抬升件,以控制所述密封箱相对于所述注液组件的位置;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真空阀;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开闭机构和至少两注液管,所述开闭机构用于打开气袋的端口,所述注液管连接有驱动件,以带动所述注液管插设进所述气袋内。本实用新型将注液组件置于密封箱内进行注液,利用真空状态能提高注液的效率同时能加速电解液渗入电芯中,减小残余在注液杯中的电解液流出,从而能够提高注液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注液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在生产时普遍采用正压注液后再静置的工艺,这种工艺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在注液完成后将注液杯和注液夹具分离前,为了减小残余在注液杯中的电解液流出,需要将电芯静置较长的时间,因而降低了注液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能提高注液的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包括机架、密封箱和注液组件,所述密封箱罩设在所述注液组件的外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箱连接的抬升件,以控制所述密封箱相对于所述注液组件的位置;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真空阀;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开闭机构和至少两注液管,所述开闭机构用于打开气袋的端口,所述注液管连接有驱动件,以带动所述注液管插设进所述气袋内。
进一步的,所述开闭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若干吸盘组,所述吸盘组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吸盘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铰接,所述第二凸出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设置有复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下方均设置有导轨,以限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移动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真空破坏阀。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消声器。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管上连接有开闭阀和回吸阀。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能够和所述密封箱抵接;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器。
进一步的,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真空压力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将注液组件置于密封箱内进行注液,利用真空状态能提高注液的效率同时能加速电解液渗入电芯中,减小残余在注液杯中的电解液流出,从而能够提高注液的效果;利用开闭机构将气袋的端口打开,驱动件能够驱动注液管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注液管插设进气袋内进行注液,注液管至少设置有两组,因为动力电池所需的电解液较多,因而利用多组注液管能够保证注液量的要求,同时进行注液能够提高注液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注液组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开闭机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机架;11、抬升件;2、密封箱;3、注液管;31、开闭阀;32、回吸阀;41、第一主体;411、第一吸盘;42、第二主体;421、第二吸盘;43、复位件;44、导轨;5、凸轮;51、第一凸出部;52、第二凸出部;6、支架;61、缓冲器;7、真空破坏阀;8、消声器;9、真空压力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机架1、密封箱2和注液组件,密封箱2能够罩设在注液组件的外部,以将注液组件密闭在密封箱2内,此时密封箱2的下表面和机架1的上表面贴合。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密封箱2的抬升件11,本实施例中抬升件11设置在密封箱2的上方,抬升件11可以选用气缸、直线电机等。抬升件11的伸出端和密封箱2的上表面接触,利用抬升件11能控制密封箱2相对于注液组件的位置,以实现将密封箱2盖设在注液组件的上方或者将密封箱2抬离注液组件的上方。
密封箱2内设置有真空阀,上述真空阀能够与外部的吸气泵连通,利用真空阀可以控制吸气泵的抽气,以便于控制密封箱2内的压强。当将密封箱2盖设在注液组件上后,通过真空阀使得吸气泵抽取密封箱2内的气体,使得密封箱2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便于后续注液工序。
注液组件包括开闭机构和至少两注液管3,开闭机构用于将气袋的端口打开,以便于注液管3进行注液。注液管3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能够驱动注液管3沿竖直方向移动,以带动注液管3插设进气袋内进行注液。本实施例中注液管3至少设置有两组,因为动力电池所需的电解液较多,因而利用多组注液管3能够保证注液量的要求,同时进行注液能够提高注液的效率。
注液管3上设置有开闭阀31和回吸阀32,当注液组件处于负压状态时,开闭阀31和回吸阀32能够防止电解液回流,同时通过开闭阀31和回吸阀32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注液量。
开闭机构包括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和若干吸盘组,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能够沿直线滑移,使得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能相互靠近或远离。吸盘组包括第一吸盘411和与第一吸盘411配合的第二吸盘421,第一吸盘411设置在第一主体41的侧壁上,第二吸盘421设置在第二主体42的侧壁上,并且第一吸盘411和第二吸盘421相对设置。在打开气袋端口时,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分别位于气袋的两侧,当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分部带动第一吸盘411和第二吸盘421相互靠近时,第一吸盘411和第二吸盘421能够分别和气袋的两侧接触,从而分别与气袋的两侧固定;然后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分别带动第一吸盘411和第二吸盘421相互远离,从而利用第一盘和第二吸盘421拉动气袋的两侧,从而将气袋的开口端打开。
注液组件还包括凸轮5,凸轮5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凸轮5包括第一凸出部51和第二凸出部52,并且第一凸出部51和第二凸出部52关于凸轮5的转动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第一凸出部51和第一主体41铰接,第二凸出部52和第二主体42铰接,通过凸轮5转动能够带动第一凸出部51和第二凸出部52运动,从而带动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相互靠近或远离。因为第一凸出部51和第二凸出部52中心对称设置,因而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的运动是同步的,以保证气袋开启时的稳定性。此外,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的直线运动的实现方式多种,通气缸、直线电机等也能够实现上述方案。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内共同穿设有螺杆,上述螺杆包括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并且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旋向相反。第一螺纹部和第一主体41螺纹连接,第二螺纹部和第二主体42螺纹连接,当螺杆旋转时,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此外,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之间设置有复位件43,复位件4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连接,本实施例中复位件43优选螺旋弹簧。同时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的下方均设置有导轨44,利用导轨44可以限制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仅能够沿直线运动,以保证第一吸盘411和第二吸盘421能够和气袋的外壁充分贴合,提高气袋端口打开时的稳定性。
注液组件还包括真空破坏阀7和消声器8,在注液结束后利用真空破坏阀7可以破坏密封箱2内的真空,便于抬升密封箱2。消声器8能够部分吸收真空破坏阀7破除真空时产生的噪声。注液组件还包括真空压力开关9,其能够在密封箱2内的气压达到所需的要求后进行保压,以便于后续的注液工序。
注液组件还包括支架6,当密封箱2罩设在注液组件的上方时,直接的上表面能和密封箱2的内壁接触,从而既能够施加给密封箱2支撑力,同时也能够限制密封箱2的位置,以避免损伤注液组件。其中,支架6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器61,用来缓冲密封箱2下降时施加给支架6的冲击力,本实施例中缓冲器61优选液压缓冲器61。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密封箱和注液组件,所述密封箱罩设在所述注液组件的外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密封箱连接的抬升件,以控制所述密封箱相对于所述注液组件的位置;所述密封箱内设置有真空阀;所述注液组件包括开闭机构和至少两注液管,所述开闭机构用于打开气袋的端口,所述注液管连接有驱动件,以带动所述注液管插设进所述气袋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若干吸盘组,所述吸盘组包括第一吸盘和第二吸盘;所述第一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上,所述第二吸盘对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主体上;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能够相互靠近,以使所述第一吸盘和所述第二吸盘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机构还包括凸轮,所述凸轮包括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中心对称;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一主体铰接,所述第二凸出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铰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之间设置有复位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下方均设置有导轨,以限制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的移动方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真空破坏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消声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管上连接有开闭阀和回吸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能够和所述密封箱抵接;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设置有缓冲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还包括真空压力开关。
CN201922368962.3U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Active CN211295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8962.3U CN21129525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368962.3U CN21129525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5256U true CN21129525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368962.3U Active CN211295256U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5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06065B (zh) 一种方壳锂电池壳体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3682240A (zh) 电池制造设备及其无腔真空抽液装置和抽真空封装方法
KR100868684B1 (ko) 전지용 전해액 주입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해액 주입 방법
CN106531956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真空封口装置及其封口工艺
WO2019103559A1 (ko) 전해질 주입장치 및 전해액 주입방법
CN211295256U (zh) 一种动力电池注液装置
CN203644871U (zh) 电池制造设备及其无腔真空抽液装置
CN211295257U (zh) 一种动力电池真空注液装置
CN206271805U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真空封口装置
CN214336875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注液机构
CN108767189A (zh) 一种新型注液装置
CN209896168U (zh) 一种碱性电池注液装置
CN114833854A (zh) 一种用于机械臂末端的吸附机构
JP2023528908A (ja) 密封箱及び静置装置
CN218242204U (zh) 一种等压注液静置设备
CN220106851U (zh) 注液装置和二次电池注液系统
CN220094337U (zh) 一种防形变的手机后盖真空吸盘更换工装
CN220143873U (zh) 一种电池盖帽点胶结构
CN211789262U (zh) 一种新型注液结构
CN217934163U (zh) 一种电池抽真空机构
CN214305428U (zh) 可调压的吸真空机构
CN206040846U (zh) 一种夹胶装置
CN114849974B (zh) 电子设备加工用真空点胶机
CN220051495U (zh)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及系统
CN212598771U (zh) 一种高效压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