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90651U -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90651U
CN211290651U CN202020056999.2U CN202020056999U CN211290651U CN 211290651 U CN211290651 U CN 211290651U CN 202020056999 U CN202020056999 U CN 202020056999U CN 211290651 U CN211290651 U CN 211290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screen
oil return
air outlet
gas
out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0569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华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0569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90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90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90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其中,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气口;出气通道,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出气口连通,出气通道上设有回油口;过滤组件,设置在回油口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回油口的入油侧,过滤网向远离出气通道的方向凸出,或过滤网向出气通道所在方向凹陷。通过在回油口的入油侧的设置过滤网,并使过滤网向远离出气通道的方向凸出或向出气通道所在方向凹陷,一方面有效阻挡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回油口而堵塞回油口,另一方面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有效避免杂质完全堵塞过滤网,确保回油的有效性。

Description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气液分离器和一种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中,通常在蒸发器和压缩机之间设置气液分离器,以将从蒸发器出来的气液两相的制冷剂分离,将未蒸发的液态制冷剂储存在气液分离器内,以保证进入压缩机的都是气态制冷剂,从而避免液击压缩机造成压缩机损伤。但在分离液态制冷剂过程中,冷冻油也会被分离出来并积存在气液分离器底部,所以在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管底部会有一个回油孔,使冷冻油能够通过回油孔进入出口管,进而回到压缩机,避免压缩机缺油。而回油孔的直径一般不会设计太大以避免回液过多,但这样就会出现回油孔易堵塞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气口;出气通道,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出气口连通,出气通道上设有回油口;过滤组件,设置在回油口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回油口的入油侧,过滤网向远离出气通道的方向凸出,或过滤网向出气通道所在方向凹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气口,气液两相混合的制冷剂能够经入口进入壳体内部,其中液态制冷剂积存在壳体的底部,气态制冷剂经出气通道、出气口排出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分离。通过在出气通道上设置回油口,有利于制冷剂内掺杂的油能够经回油口进入出气通道,随气态制冷剂排出气液分离器,从而有利于油循环,避免与气液分离器连通的压缩机缺油。而通过在回油口处设置过滤组件,具体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过滤网位于回油口的入油侧,并使过滤网向远离出气通道的方向凸出,或向出气通道所在方向凹陷,一方面过滤网的存在能够使得油经过滤网后进入回油口,有效阻挡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回油口而堵塞回油口,另一方面与相关技术中过滤网平铺在回油口处,过滤网的网面面积较小,从而杂质容易贴着过滤网而堵塞过滤网,进而堵塞回油口相比,通过使过滤网向远离出气通道的方向凸出,或向出气通道所在方向凹陷,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不仅有利于充分过滤,增加杂质的过滤效果,而且可有效防止杂质完全堵塞过滤网,确保回油的有效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气液分离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网向出气通道的外部方向凸出。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过滤网整体向出气通道的外部方向凸出,如过滤网呈凸帽状设置在回油口处,而非平面状,一方面能够实现立体式过滤,增加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避免过滤网堵塞。而且,向出气通道的外部方向凸出的过滤网更容易清洗,便于洗掉过滤网上的杂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网向出气通道的内部方向凹陷。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过滤网整体向出气通道的内部方向凹陷,而非平面状,一方面能够实现立体式过滤,增加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避免过滤网堵塞。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过滤网向出气通道的内部方向凹陷,是指过滤网自身的凹陷方向,并不意味着过滤网位于出气通道的内部,相对于出气通道内凹,过滤网依然位于回油口的入油侧,阻挡杂质进入回油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网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第一滤网与回油口相对分布,第二滤网围成与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第一滤网位于第二滤网远离回油口的一端。
在该设计中,具体使过滤网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两部分,通过使第一滤网与回油口相对分布,也即在回油口的轴向上,过滤网与回油口相对的部分为第一滤网,并使第二滤网围成与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第一滤网位于第二滤网远离回油口的一端,实现了过滤网的立体式过滤,多方位过滤,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进而避免杂质完全堵塞网面面积较大的过滤网,确保回油的有效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一体成型。方便过滤网的加工。当然,第一滤网也可与第二滤网为分体式结构,后续直接或间接地拼装在一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滤网包括弧面部和/或平面部。
在该设计中,第一滤网可仅包括弧面部,呈弧面状,增加了第一滤网的网面面积,进而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例如第一滤网呈半球面状或部分球面形状。当然,第一滤网还可仅包括平面部,呈平面状,则第一滤网的网面面积等于回油口的开口面积,而第二滤网的存在增加了过滤网的网面面积。或者第一滤网包括弧面部和平面部,平面部构造成第一滤网的底壁,弧面部围设在平面部的外周,构造成第一滤网的侧壁,确保第一滤网具有较大的网面面积,进而增加过滤网整体的网面面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滤网呈筒状。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第二滤网呈筒状,围成与回油口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有利于油在回油口的四周的多个方向穿过第二滤网而进入第一回油通道,而后经回油口进入出气通道。可多方位阻挡杂质,避免杂质堵塞回油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过滤网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支撑件,围合成第二回油通道,回油口经第二回油通道连通第一回油通道;第一支撑件设置在出气通道上,第一固定板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一支撑件,第一固定板用于固定过滤网,两者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第一支撑件用于支撑在第一固定板和出气通道之间,通过使第一支撑件围合成第二回油通道,使得油穿过过滤网后,依次经第一回油通道、第二回油通道进入回油口。其中,第一支撑件的存在,方便了第一固定板的安装,进而方便了过滤网的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支撑件呈筒状。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与第一支撑件一体成型,或两者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出气通道被配置为出气管,第一支撑件远离第一固定板的边缘具有弧形连接部,第一支撑件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出气通道。
在该设计中,出气通道被配置为出气管,则出气管的外表面为弧形面,通过使第一支撑件远离第一固定板的边缘具有弧形连接部,通过弧形连接部连接出气管的外表面,如采用焊接连接,有利于第一支撑件与出气管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弧形连接部的弧度与出气管的外周面相匹配。
当然,出气通道也可不为出气管,而是由壳体与挡板围合而成等等。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第一滤网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多个过滤孔,以构成第二滤网;第二支撑件设置在出气通道上,第二固定板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过滤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板和第二支撑件,第二固定板用于固定第一滤网,两者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在第二固定板和出气通道之间,在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由第二支撑件构造成第二滤网。从而油能够经过第一滤网或第二支撑件上的过滤孔后,进入回油口,而后进入出气通道。
进一步地,第二支撑件呈筒状。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板与第二支撑件一体成型,或两者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滤网的目数与第二滤网的目数相同。保证第二支撑件的过滤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输入管,与入口连通,并伸入壳体的内部;输出管,与出气口连通,并与出气通道连通。
在该设计中,气液分离器还包括输入管和输出管,输入管与入口连通,使得气液两相的制冷剂能够经输入管进入壳体的内部。输出管与出气口连通,并连通出气通道,使得出气通道内的气态制冷剂及携带的油能够经输出管排出。
进一步地,输入管为L型管。
进一步地,输出管与出气通道可拆卸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液分离器还包括:第一防尘塞,设置在输入管的入口处;第二防尘塞,设置在输出管的出口处。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输入管的入口处设置第一防尘塞,并在输出管的出口处设置第二防尘塞,避免气液分离器外部的灰尘等杂质经输入管和输出管进入壳体内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气液分离器还包括:支撑架,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对壳体进行支撑;吊钩,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壳体的安装定位。
在该设计中,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支撑架,该支撑架可被配置为支撑脚等,有利于稳定支撑壳体。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吊钩,有利于将气液分离器挂设在设定位置,而避免气液分离器大幅度晃动或移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成容纳腔,出气通道设置在容纳腔内。
在该设计中,通过使壳体包括两部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并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共同围合成容纳腔,方便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未组装在一起时,将出气通道等部件设置在容纳腔内,有利于气液分离器的组装。
进一步地,出气通道为U型管,气液分离效果好。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气液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气液分离器,进而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压缩机及蒸发器,气液分离器设置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的入口之间。保证进入压缩机的制冷剂均为气态制冷剂。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与压缩机之间。能够对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过滤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过滤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的过滤组件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制冷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51’过滤网;
图3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气液分离器,110第一壳体,111入口,112出气口,120第二壳体,130出气通道,140回油口,150过滤组件,151过滤网,152第一滤网,153第二滤网,154第一固定板,155第一支撑件,156第二回油通道,157弧形连接部,158第二固定板,159第二支撑件,160输入管,161第一防尘塞,170输出管,171第二防尘塞,180支撑架,190吊钩,200压缩机,30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3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和制冷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气液分离器100,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入口111和出气口112;出气通道130,设置在壳体内,并与出气口112连通,出气通道130上设有回油口140;过滤组件150,设置在回油口140处,过滤组件150包括过滤网151,过滤网151位于回油口140的入油侧,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大于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液分离器100,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入口111和出气口112,气液两相混合的制冷剂能够经入口111进入壳体内部,其中液态制冷剂积存在壳体的底部,气态制冷剂经出气通道130、出气口112排出气液分离器100,实现气液两相制冷剂的分离。通过在出气通道130上设置回油口140,有利于制冷剂内掺杂的油能够经回油口140进入出气通道130,随气态制冷剂排出气液分离器100,从而有利于油循环,避免与气液分离器100连通的压缩机200缺油。而通过在回油口140处设置过滤组件150,具体地,如图5至图8所示,过滤组件150包括过滤网151,过滤网151位于回油口140的入油侧,并使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大于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一方面过滤网151的存在能够使得油经过滤网151后进入回油口140,有效阻挡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回油口140而堵塞回油口140,另一方面与相关技术中过滤网151铺设在回油口140处,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等于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从而杂质容易贴着过滤网151而堵塞过滤网151,进而堵塞回油口140相比,通过使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大于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不仅有利于充分过滤,增加杂质的过滤效果,而且可避免杂质完全堵塞网面面积较大的过滤网151,确保回油的有效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指过滤网151能够起到过滤作用的网面的面积,也即过滤网151的有效面积。如相关技术中过滤网151铺设在回油口140的开口处,即便过滤网151能够延伸至回油口140的周边区域,由于延伸到回油口140周边的部分并不起过滤作用,而仅是安装方便,则过滤网151的有效面积,也仅是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而本申请通过设计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大于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则过滤网151可以不平铺在回油口140处,例如可以呈帽状结构等,从而可在一定空间内,实现立体式的过滤,增加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从而避免过滤网151被杂质完全堵塞,保证油能够顺畅经过滤网151、回油口140进入出气通道130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7和图8所示,过滤网151向出气通道130的外部方向凸出。如过滤网151呈凸帽状设置在回油口140处,而非如图1和图2所示的过滤网151’呈平面状,一方面能够实现立体式过滤,增加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避免过滤网151堵塞。而且,向出气通道130的外部方向凸出的过滤网151更容易清洗,便于洗掉过滤网151上的杂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过滤网151向出气通道130的内部方向凹陷。一方面能够实现立体式过滤,增加过滤效果,另一方面增加了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避免过滤网151堵塞。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5、图7和图8所示,进一步限定过滤网151包括第一滤网152和第二滤网153,第一滤网152与回油口140相对分布,第二滤网153围成与回油口140相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图中未示出),第一滤网152位于第二滤网153远离回油口140的一端。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使过滤网151包括第一滤网152和第二滤网153两部分,通过使第一滤网152与回油口140相对分布,也即在回油口140的轴向上,过滤网151与回油口140相对的部分为第一滤网152,并使第二滤网153围成与回油口140相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第一滤网152位于第二滤网153远离回油口140的一端,实现了过滤网151的立体式过滤,多方位过滤,增加了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进而避免杂质完全堵塞网面面积较大的过滤网151,确保回油的有效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滤网152与第二滤网153一体成型。方便过滤网151的加工。当然,第一滤网152也可与第二滤网153为分体式结构,后续直接或间接地拼装在一起。
进一步地,第一滤网152包括弧面部和/或平面部。第一滤网152可仅包括弧面部,呈弧面状,增加了第一滤网152的网面面积,进而增加了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例如第一滤网152呈半球面状或部分球面形状。当然,如图8所示,第一滤网152还可仅包括平面部,呈平面状,则第一滤网152的网面面积等于回油口140的开口面积,而第二滤网153的存在增加了过滤网151的网面面积。或者如图5所示,第一滤网152包括弧面部和平面部,平面部构造成第一滤网152的底壁,弧面部围设在平面部的外周,构造成第一滤网152的侧壁,确保第一滤网152具有较大的网面面积,进而增加过滤网151整体的网面面积。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二滤网153呈筒状。通过使第二滤网153呈筒状,围成与回油口140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有利于油在回油口140的四周的多个方向穿过第二滤网153而进入第一回油通道,而后经回油口140进入出气通道130。可多方位阻挡杂质,避免杂质堵塞回油口140。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如图5和图6所示,进一步限定过滤组件15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54,过滤网151设置在第一固定板154上;第一支撑件155,围合成第二回油通道156,回油口140经第二回油通道156连通第一回油通道;第一支撑件155设置在出气通道130上,第一固定板154设置在第一支撑件155上。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过滤组件150还包括第一固定板154和第一支撑件155,第一固定板154用于固定过滤网151,两者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第一支撑件155用于支撑在第一固定板154和出气通道130之间,通过使第一支撑件155围合成第二回油通道156,使得油穿过过滤网151后,依次经第一回油通道、第二回油通道156进入回油口140。其中,第一支撑件155的存在,方便了第一固定板154的安装,进而方便了过滤网151的安装。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第一支撑件155呈筒状。
进一步地,第一固定板154与第一支撑件155一体成型,或两者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出气通道130被配置为出气管,第一支撑件155远离第一固定板154的边缘具有弧形连接部157,第一支撑件155通过弧形连接部157连接出气通道130。出气管的外表面为弧形面,通过使第一支撑件155远离第一固定板154的边缘具有弧形连接部157,通过弧形连接部157连接出气管的外表面,如采用焊接连接,有利于第一支撑件155与出气管稳定连接。
进一步地,弧形连接部157的弧度与出气管的外周面相匹配。
当然,出气通道130也可不为出气管,而是由壳体与挡板围合而成等等。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如图7和图8所示,过滤组件150还包括:第二固定板158,第一滤网152设置在第二固定板158上;第二支撑件159,第二支撑件159上设有多个过滤孔(图中未示出),以构成第二滤网153;第二支撑件159设置在出气通道130上,第二固定板158设置在第二支撑件159上。
在该实施例中,具体限定过滤组件150还包括第二固定板158和第二支撑件159,第二固定板158用于固定第一滤网152,两者可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第二支撑件159用于支撑在第二固定板158和出气通道130之间,在第二支撑件159上设有多个过滤孔,由第二支撑件159构造成第二滤网153。从而油能够经过第一滤网152或第二支撑件159上的过滤孔后,进入回油口140,而后进入出气通道130。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支撑件159呈筒状。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板158与第二支撑件159一体成型,或两者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滤网152的目数与第二滤网153的目数相同。保证第二支撑件159的过滤效果。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限定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输入管160,与入口111连通,并伸入壳体的内部;输出管170,与出气口112连通,并与出气通道130连通。
在该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输入管160和输出管170,输入管160与入口111连通,使得气液两相的制冷剂能够经输入管160进入壳体的内部。输出管170与出气口112连通,并连通出气通道130,使得出气通道130内的气态制冷剂及携带的油能够经输出管170排出。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输入管160为L型管。
进一步地,输出管170与出气通道130可拆卸连接,或两者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第一防尘塞161,设置在输入管160的入口111处;第二防尘塞171,设置在输出管170的出口处。避免气液分离器100外部的灰尘等杂质经输入管160和输出管170进入壳体内部。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气液分离器100还包括:支撑架180,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对壳体进行支撑;吊钩190,设置在壳体上,用于壳体的安装定位。通过在壳体上设置支撑架180,该支撑架180可被配置为支撑脚等,有利于稳定支撑壳体。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吊钩190,有利于将气液分离器100挂设在设定位置,而避免气液分离器100大幅度晃动或移位。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壳体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围合成容纳腔,出气通道130设置在容纳腔内。通过使壳体包括两部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并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共同围合成容纳腔,方便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未组装在一起时,将出气通道130等部件设置在容纳腔内,有利于气液分离器100的组装。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出气通道130为U型管,气液分离效果好。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可拆卸连接。
以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气液分离器100。如图3和图5所示,气液分离器100包括:第一防尘塞161(单体防尘)、第二防尘塞171(单体防尘)、吊钩190(工艺挂钩的一种)、输入管160、第一壳体110、第二壳体120、U型管(出气通道130的一种)、过滤组件150、支撑架180及输出管170。其中,过滤组件150包括过滤网151、第一固定板154及第一支撑件155,第一支撑件155呈筒状,围成第二回油通道156,该第二回油通道156有利于过滤网151的安装,也即过滤网151穿过该第二回油通道156连接第一固定板154,第一支撑件155具有弧形连接部157,第一支撑件155通过弧形连接部157与U型管焊接成一体。过滤网151呈凸帽状,与相关技术中平铺在回油口140处的过滤网151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151的有效面积大,有效面积能够达到相关技术中过滤网151的有效面积的三倍,使用此过滤网151多面过滤,能够有效避免过滤网151被封堵导致回油失效。具体地,液态制冷剂与油混合在气液分离器100底部,气态制冷剂通过U型管、输出管170回到压缩机200,液态制冷剂中混合的油通过过滤网151外侧,经过第二回油通道156进入回油口140,被气态制冷剂带回到压缩机200。
实施例六:
如图9所示,一种制冷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气液分离器10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冷设备,由于具有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气液分离器100,进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此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压缩机200及蒸发器,气液分离器100设置在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200的入口111之间。保证进入压缩机200的制冷剂均为气态制冷剂。
进一步地,制冷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300,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00与压缩机200之间。能够对杂质进行进一步过滤。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入口和出气口;
出气通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上设有回油口;
过滤组件,设置在所述回油口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回油口的入油侧,所述过滤网向远离所述出气通道的方向凸出,或所述过滤网向所述出气通道所在方向凹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网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回油口相对分布,所述第二滤网围成与所述回油口相连通的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滤网位于所述第二滤网远离所述回油口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二滤网一体成型;和/或
所述第一滤网包括弧面部和/或平面部;和/或
所述第二滤网呈筒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第一固定板,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
第一支撑件,围合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回油口经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出气通道上,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通道被配置为出气管,所述第一支撑件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边缘具有弧形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所述弧形连接部连接所述出气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滤网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
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设有多个过滤孔,以构成所述第二滤网,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出气通道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网的目数与所述第二滤网的目数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
输入管,与所述入口连通,并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
输出管,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并与所述出气通道连通;
第一防尘塞,设置在所述输入管的入口处;
第二防尘塞,设置在所述输出管的出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还包括:
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对所述壳体进行支撑;
吊钩,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所述壳体的安装定位;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成容纳腔,所述出气通道被配置为U型管,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液分离器。
CN202020056999.2U 2020-01-13 2020-01-13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211290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6999.2U CN211290651U (zh) 2020-01-13 2020-01-13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056999.2U CN211290651U (zh) 2020-01-13 2020-01-13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90651U true CN211290651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2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056999.2U Active CN211290651U (zh) 2020-01-13 2020-01-13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906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415A (zh) * 2021-06-16 2022-12-16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9415A (zh) * 2021-06-16 2022-12-16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设备
CN115479415B (zh) * 2021-06-16 2024-06-11 浙江盾安机械有限公司 气液分离器及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90651U (zh) 气液分离器和制冷设备
US5184480A (en) Accumulator for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5778697A (en) Accumulator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09780642B (zh) 除湿机
WO2017097014A1 (zh) 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EP4040087A1 (en) Oil separation device, condenser,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using oil separation device or condenser
US20190168146A1 (en) Oil separating device
CN109579379A (zh) 空气调节器及其气液分离器
CN215412627U (zh) 进气管、壳管式冷凝器、空调器
CN106642847B (zh) 气液分离器
CN218296095U (zh) 一种倾斜式滤网的净化模块
CN215412219U (zh) 电控盒、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4620196U (zh) 气液分离器
EP3760935B1 (en) Air conditioner
CN213578236U (zh) 分离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3589940U (zh) 一种粉尘过滤器
CN211400385U (zh) 换热器组件、降膜式换热器和热泵机组
CN211084250U (zh) 厨房空调
CN107314582B (zh) 闪发器及冷水机组
CN109186053B (zh) 热回收装置及空调器
CN113405283A (zh) 进气管、壳管式冷凝器、空调器
KR20140074705A (ko) 공기조화장치
CN109114785B (zh) 风道模块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7002208U (zh) 一种卧式压缩机及汽车用空调系统
CN107421179B (zh) 闪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