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6818U -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6818U
CN211286818U CN201922015796.9U CN201922015796U CN211286818U CN 211286818 U CN211286818 U CN 211286818U CN 201922015796 U CN201922015796 U CN 201922015796U CN 211286818 U CN211286818 U CN 2112868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hinged
pavilion
folding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157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亚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Theater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Theater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Theater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Tianjin Theater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220157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68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68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68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包括亭子以及升降基台,所述亭子为单檐庑殿亭,所述亭子包括檐柱、设置于檐柱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屋顶,所述檐柱设置于所述升降基台上;所述屋顶包括位于中间顶部的正脊部分、位于正脊部分的四边外侧并呈梯形的折叠部分以及位于正脊部分的四角外侧的垂脊部分,所述折叠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折叠部以及位于外侧的第二折叠部,所述垂脊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部、位于外侧的外侧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亭的地下容纳空间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属于景观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亭是一种东亚传统建筑,供行人休息、乘凉、观景、遮荫、避雨用,多建于路旁、园林、佛寺、庙宇等。亭一般为开敞性结构,没有围墙,包括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下方的檐柱以及位于支撑架上方的屋顶,如建在水中心的则称为榭或水榭。亭根据屋顶角的个数可分为三角亭、四角亭、五角亭、八角亭、圆形亭等,根据屋顶的层数不同可分为单檐亭、重檐亭。亭作为一种传统的景观建筑,广泛被应用于户外的景观布置。亭子建好后通常属于固定物,无法移动。但在某些场合,人们希望在不需要亭子作为观赏物时能将其收纳,这就出现了常见的升降式亭子。升降式亭子是在亭子下方设置升降机构,使用时将其升起,不使用时将其降下隐藏在地下空间内。由于亭子的顶部相对于支撑柱向外侧延伸一段距离,因此在设置升降式亭子时地下空间的宽度要大于顶部的宽度,这就增加了施工工作量,尤其是设置在水中的亭子,其地下空间还需要进行防水处理,增加工作量的同时还增加了施工耗费的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所述折叠屋脊能够进行折叠,从而使折叠后的整体宽度能够减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包括亭子以及升降基台,所述亭子为单檐庑殿亭,所述亭子包括檐柱、设置于檐柱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屋顶,所述檐柱设置于所述升降基台上;所述屋顶包括位于中间顶部的正脊部分、位于正脊部分的四边外侧并呈梯形的折叠部分以及位于正脊部分的四角外侧的垂脊部分,所述折叠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折叠部以及位于外侧的第二折叠部,所述垂脊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部、位于外侧的外侧部;所述正脊部分、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内侧部、外侧部各自相互独立,并且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屋顶;所述内侧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一连杆相固定,所述外侧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二连杆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在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铰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升降部件;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铰接于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檐柱;所述第一折叠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七连杆相固定,所述第二折叠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八连杆相固定;所述第七连杆与第八连杆在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七连杆的远离所述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升降部件;所述第八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七连杆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所述外侧部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靠近垂脊部分外侧一端左右两侧的侧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主体部相固定;所述侧部与位于其下侧的支架相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杆相铰接;在所述支架上铰接有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六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
所述第二升降部件固定于所述正脊部分下方。
所述第一升降部件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分别驱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将屋顶分割成为相互独立的多部分,在收拢时首先向下移动第一升降部件,使倾斜的内侧部具有向水平状态运动的趋势并且同时向外侧方向移动,外侧部则具有向竖直状态运动的趋势,最终内侧部被放平,外侧部竖直贴近檐柱;垂脊部分的移动给折叠部分的移动进行了让位,从而随后向下移动第二升降部件,使倾斜的第一折叠部被放平,同时第二折叠部竖直贴近檐柱。当需要将屋顶撑起时,反向操作即可。收拢后的屋顶宽度相对于之前较小,因此占用的面积较小,能够很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升降亭的地下容纳空间较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屋顶的俯视图。
图4为屋顶的各个部分拼接状态俯视示意图。
图5为垂脊部分处于撑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垂脊部分处于折叠收拢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折叠部分处于撑起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折叠部分处于折叠收拢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包括亭子1以及升降基台 2,所述亭子1为单檐庑殿亭,所述亭子1包括檐柱11、设置于檐柱11上的支撑架12 以及设置于支撑架12上的屋顶13,所述檐柱11设置于所述升降基台2上。
如图3、4所示,所述屋顶13包括位于中间顶部的正脊部分131、位于正脊部分 131的四边外侧并呈梯形的折叠部分132以及位于正脊部分131的四角外侧的垂脊部分133。
所述折叠部分132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折叠部132a以及位于外侧的第二折叠部b,所述垂脊部分133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部133a、位于外侧的外侧部133b。所述外侧部133b包括主体部133b1以及位于靠近垂脊部分133外侧一端左右两侧的侧部133b2。所述正脊部分131、第一折叠部132a、第二折叠部b、内侧部133a、主体部 133b1以及侧部133b2各自相互独立,并且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屋顶13。
如图5、6所示,为方便显示,图中的某些连杆仅适用中心点划线示意,所述内侧部133a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一连杆31相固定,所述外侧部133b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二连杆32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杆31与所述第二连杆32在端部相互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31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33,所述第三连杆33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架12。所述第一连杆31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侧铰接有第四连杆34,所述第四连杆34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架12。所述第四连杆34的中部铰接有第五连杆35,所述第五连杆35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升降部件41,所述第一升降部件41连接有第一升降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例如升降油缸。所述第二连杆32远离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侧铰接于第六连杆36。所述第六连杆36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檐柱11。
如图7、8所示,所述第一折叠部132a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七连杆37相固定,所述第二折叠部b与位于其下侧的第八连杆38相固定。所述第七连杆37与第八连杆38 在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七连杆37的远离所述第八连杆38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升降部 42件,所述第二升降部42件固定于所述正脊部分131下方,并且与第二升降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所述第八连杆38的靠近所述第七连杆37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架12上。
所述侧部133b2与位于其下侧的支架39相固定,所述支架39与所述第二连杆32 相铰接;在所述支架39上铰接有伸缩驱动装置51,例如伸缩油缸,所述伸缩驱动装置51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六连杆36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端。通过伸缩驱动装置51能够驱动侧部133b2折叠。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屋顶13分割成为相互独立的多部分,在收拢时首先向下移动第一升降部件41,使倾斜的内侧部133a具有向水平状态运动的趋势并且同时向外侧方向移动,外侧部133b则具有向竖直状态运动的趋势,最终内侧部133a被放平,外侧部133b竖直贴近檐柱11。只有第一升降部件41首先向下移动,垂脊部分133才能给折叠部分132让位,即当第一升降部件41向下移动后,相邻的两个折叠部分132 的相对的边缘之间会因为垂脊部分133移走而出现空隙,从而随后向下移动第二升降部42件,使倾斜的第一折叠部132a被放平,相邻的两个折叠部分132的相对的边缘相互贴近,同时第二折叠部b竖直贴近檐柱11。当需要将屋顶13撑起时,反向操作即可。
同时,由于在第一升降部件41向下移动时所述内侧部133a能够向外侧方向移动,因此使第六连杆36绕其与檐柱11的铰接点旋转,进而使得所述侧部133b2能够旋转至较为靠近下方的位置,其目的是当第八连杆38绕其与支撑架12的铰接点旋转时,所述侧部133b2不会阻挡所述第二折叠部b。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4)

1.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包括亭子以及升降基台,所述亭子为单檐庑殿亭,所述亭子包括檐柱、设置于檐柱上的支撑架以及设置于支撑架上的屋顶,所述檐柱设置于所述升降基台上;所述屋顶包括位于中间顶部的正脊部分、位于正脊部分的四边外侧并呈梯形的折叠部分以及位于正脊部分的四角外侧的垂脊部分,所述折叠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第一折叠部以及位于外侧的第二折叠部,所述垂脊部分包括位于内侧的内侧部、位于外侧的外侧部;所述正脊部分、第一折叠部、第二折叠部、内侧部、外侧部各自相互独立,并且相互拼接形成所述屋顶;所述内侧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一连杆相固定,所述外侧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二连杆相固定,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在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杆的远离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铰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四连杆的中部铰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升降部件;所述第二连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铰接于第六连杆,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檐柱;所述第一折叠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七连杆相固定,所述第二折叠部与位于其下侧的第八连杆相固定;所述第七连杆与第八连杆在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七连杆的远离所述第八连杆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升降部件;所述第八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七连杆的一侧铰接于所述支撑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部包括主体部以及位于靠近垂脊部分外侧一端左右两侧的侧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主体部相固定;所述侧部与位于其下侧的支架相固定,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二连杆相铰接;在所述支架上铰接有伸缩驱动装置,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六连杆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固定于所述正脊部分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屋顶的景观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部件与所述第二升降部件通过驱动装置进行分别驱动。
CN201922015796.9U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Active CN2112868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5796.9U CN211286818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15796.9U CN211286818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6818U true CN211286818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1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15796.9U Active CN211286818U (zh) 2019-11-20 2019-11-20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68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2610U (zh) 一种汽车升降车顶
CN108049704B (zh) 一种能够调节高度的市政工程围栏
US8707632B2 (en) Structure having convertible roof and walls
DE69924616D1 (de) Aufrichtbarer Unterstand mit Giebeldach
EP2122088B1 (en) Umbrella-type covering structure with ribs in the form of parallelogram linkages
CN210013522U (zh) 一种关于景观建筑的结构件
AU2006207858B2 (en) Shading apparatus
JP4190522B2 (ja) 庇構造及びこの庇構造を有する庇付テント
CN114458053B (zh) 一种钢结构建筑临时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1286818U (zh)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CN204850580U (zh) 一种整体折叠式舞台
CN110748200A (zh) 一种折叠屋顶的景观亭
CN108149828A (zh) 开合屋顶侧向通风采光结构
CN110835067A (zh) 一种多功能伸缩支架
KR20160000063U (ko) 폴딩 텐트 프레임
KR102253683B1 (ko) 태양광 차단위치 조정이 가능한 어닝구조체
CN211286871U (zh) 一种升降平台
CN204920441U (zh) 一种带自动屋檐结构的帐篷架杆
KR102055787B1 (ko) 다축 회동 어닝
CN218371623U (zh) 多连杆随动展开-折叠维修平台
CN206971909U (zh) 一种帐篷篷顶高度调节装置
CN112695890A (zh) 一种折叠式箱式房及其使用方法
KR20200002155U (ko) 박공지붕형 접철식 캐노피 프레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캐노피
CN105781225A (zh) 带自动屋檐结构的帐篷架杆
CN115387477B (zh) 一种可快速拼接式集装箱房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