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85896U -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85896U
CN211285896U CN201921761842.3U CN201921761842U CN211285896U CN 211285896 U CN211285896 U CN 211285896U CN 201921761842 U CN201921761842 U CN 201921761842U CN 211285896 U CN211285896 U CN 211285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well body
edge
caulking groove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7618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彦滨
莫粲荣
张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angche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7618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85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85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85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排放管道和间隔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的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包括井体、井盖、设置在井盖下方的防坠网、若干固接在防坠网外边沿处的卡接组件以及若干固接在井体内壁上的配合件;配合件呈管状,且其朝向井口中心的一端内边沿固定有遮挡部分配合件管口的扣沿;卡接组件包括由配合件设有扣沿一端插入配合件内的插柱,插柱的周侧壁上沿插柱轴向开设有嵌槽,嵌槽中设置有卡扣件,卡扣件包括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嵌槽内的连杆、固接在连杆背向嵌槽底部一侧且靠近井体内侧壁一端的扣接块以及一端连接与嵌槽底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连杆上的弹簧。本实用新型具有可以避免行人失足落到污水检查井底,保障行人安全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污水排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排放管道和间隔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的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是为检查和清理管道而设立的窨井,同时污水检查井还起连接管段和管道系统的通风作用。由于污水检查井具有基数大,分布范围广等特点,所以污水检查井的安全也必须得到重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污水检查井并不具有有效的防坠落安全防护装置,有时大雨来临市政人员或清洁人员会打开污水检查井井盖排水,一旦看管人员不到位,极易发生路人坠入排水井中;当井盖缺失或损坏时,行人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优点是:当井盖缺失或损坏时,可以避免行人失足落到污水检查井底,保障行人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排放管道和间隔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的污水检查井,所述污水检查井包括井体以及盖在井体上端的井盖,所述污水检查井还包括设置在井盖下方的防坠网、若干沿防坠网圆周方向间隔固接在防坠网外边沿处的卡接组件以及若干沿井体内壁圆周方向间隔固接在井体内壁上的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呈管状,所述配合件一端与井体固定,另一端朝向井口中心,且所述配合件朝向井口中心的一端内边沿固定有遮挡部分配合件管口的扣沿;所述卡接组件包括由配合件设有扣沿一端插入配合件内的插柱,所述插柱的周侧壁上沿插柱轴向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中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中部通过销轴铰接在嵌槽内的连杆、固接在连杆背向嵌槽底部一侧且靠近井体内侧壁一端的扣接块以及一端连接与嵌槽底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连杆上的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卡接组件与配合件的连接下,防坠网被固定到井体上端的开口处,从而避免行人失足坠落到污水检查井中。防坠网的安装、拆卸均颇为方便;常态下,扣接块在弹簧的作用下抵接在扣沿朝向井体内侧壁的一侧,阻止插柱从配合件中脱出;当需要将防坠网拆下时,工作人员只需用手向远离嵌槽的方向拉拔连杆远离扣接块的一端,使得连杆绕销轴转动,这时扣接块与扣沿分离,工作人员直接将插柱从配合件中抽出便可;当需要将防坠网装在井口时,也只需拉板连杆远离扣接块的一端,使扣接块收入嵌槽内,然后将插柱插入配合件中便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远离扣接块一端且背向嵌槽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环形提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连杆的拉拔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沿呈环状且其内边沿为圆形;所述插柱为与扣沿插接配合的圆柱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扣沿设置为环形,相较于将扣沿设置为条形且扣沿仅位于配合件管口的一边而言,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将插柱插入管件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一端固接在嵌槽底部靠近井体内侧壁处,另一端固接在连杆背向扣接块一侧靠近井体内侧壁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插柱在插入配合件内时,扣接块稳定的保持在与扣沿卡接的状态;避免插柱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从配合件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坠网包括环形的边沿绳以及位于边沿绳内且与边沿绳固接的支撑网;所述插柱远离井体内侧壁的一端固接有套环,所述套环套在边沿绳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工作人员对卡接组件在防坠网上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便于将插柱插入配合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坠网采用防潮耐腐蚀的绳索编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防坠网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体侧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配合件未设扣沿的一端插入井体内侧壁且与井体中的钢筋焊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合件与井体的连接强度高,避免人失足踩在防坠网上时配合件从井体侧壁上脱落,从而保证踩在防坠网上的行人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井盖与所述井体之间固接有防盗链。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井盖不易丢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防坠网通过卡接组件与配合件被固定到井体上端的开口处,可以避免行人失足坠落到污水检查井中,而且防坠网的安装、拆卸均颇为方便;
2、防盗链的设置使得井盖更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体现井体与井盖的连接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3是为体现防坠网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4是为体现连接组件与配合件的结构所做的示意图。
图中,1、井体;2、井盖;3、防坠网;31、边沿绳;32、支撑网;4、卡接组件;41、插柱;42、嵌槽;43、销轴;44、连杆;45、扣接块;46、弹簧;47、环形提手;48、套环;5、配合件;51、扣沿;6、防盗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排放管道和间隔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的污水检查井。污水检查井包括井体1以及盖在井体1上端的井盖2。井体1侧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以使井体1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不易损坏。在井体1内侧壁与井盖2之间固定连接有防盗链6,以提高小偷偷窃井盖2的难度,使井盖2不易被盗;同时对于处于地势低洼地区的污水检查井而言,当降雨过大时,排水管道中的水会将井盖2顶离井口,而防盗链6的设置也避免井盖2被水冲走,避免井盖2遗失。
参照图2和图3,在井体1内、井盖2下方5-15cm处设置有防坠网3,在防坠网3外边沿处沿防坠网3圆周方向等间距固接有若干卡接组件4,在井体1上端内侧壁上沿井体1内侧壁圆周方向等间距固接有若干与卡接组件4卡接配合的配合件5。
结合图3,防坠网3采用防潮耐腐蚀的绳索编织而成,以避免其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被腐蚀损坏;防坠网3包括环形的边沿绳31以及位于边沿绳31内且与边沿绳31固接的支撑网32。
结合图3和图4,配合件5为一根圆管,其一端插入井体1侧壁内并与井体1内的钢筋焊接,另一端朝向井口中心,在配合件5朝向井口中心的一端内边沿固定连接有环状的扣沿51,扣沿51的内边沿呈圆形。
结合图3和图4,卡接组件4包括由配合件5设有扣沿51一端插入配合件5内的呈圆柱状的插柱41,插柱41的一端焊接有套环48,套环48滑动套设在边沿绳31上,在插柱41的周侧壁上沿插柱41轴向开口有嵌槽42;当插柱41插入配合件5中且与井体1侧壁抵接时,一部分嵌槽42位于配合件5内,一部分嵌槽42位于配合件5外。在嵌槽42中还设置有卡扣件,卡扣件包括中部通过销轴43铰接在嵌槽42内的连杆44、固接在连杆44背向嵌槽42底部一侧且靠近井体1内侧壁一端的扣接块45以及设置在嵌槽42底部与连杆44之间的弹簧46;当插柱41插入配合件5中且与井体1侧壁抵接时,扣接块45位于配合件5内,连杆44的一部分位于配合件5外,且连杆44与嵌槽42底部之间留有转动间隙;在连杆44背向扣接块45一侧靠近井体1内侧壁处开设有安装孔,上述弹簧46一端伸入安装孔中与连杆44固接,另一端固接在嵌槽42底部靠近井体1内侧壁处,常态下,弹簧46处于压缩状态,以使得当人向配合件5外抽拉插柱41时,扣接块45会抵接在扣沿51朝向井体1内侧壁的一侧,阻止插柱41从配合件5中脱出。
较佳的,连杆44分为连接部和拨动部,销轴43经连接部与拨动部过渡处穿过连杆44,上述扣接块45固接在连接部上,拨动部一端与连接部连接,另一端向远离连接部、远离嵌槽42槽底的方向倾斜延伸,在拨动部远离连接部一端、背向嵌槽42槽底的一侧还一体成型有环形提手47,以便于人拉拔连杆44。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常态下,防坠网3通过卡接组件4及配合件5固定在井体1上端开口处,以在井盖2离开井口时,承接失足踏入污水检查井中的人,避免行人失足坠落到污水检查井中,有效保障行人的人身安全。当需要将防坠网3从井口拆下时,工作人员只需用手向远离嵌槽42的方向拉拔连杆44远离扣接块45的一端,使得连杆44绕销轴43转动,这时扣接块45与扣沿51分离,工作人员直接将插柱41从配合件5中抽出便可。当需要将防坠网3装在井口时,也只需拉板连杆44远离扣接块45的一端,使扣接块45收入嵌槽42内,然后将插柱41插入配合件5中便可。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包括污水排放管道和间隔设置在污水排放管道上的污水检查井,所述污水检查井包括井体(1)以及盖在井体(1)上端的井盖(2),其特征是:所述污水检查井还包括设置在井盖(2)下方的防坠网(3)、若干沿防坠网(3)圆周方向间隔固接在防坠网(3)外边沿处的卡接组件(4)以及若干沿井体(1)内壁圆周方向间隔固接在井体(1)内壁上的配合件(5);
所述配合件(5)呈管状,所述配合件(5)一端与井体(1)固定,另一端朝向井口中心,且所述配合件(5)朝向井口中心的一端内边沿固定有遮挡部分配合件(5)管口的扣沿(51);
所述卡接组件(4)包括由配合件(5)设有扣沿(51)一端插入配合件(5)内的插柱(41),所述插柱(41)的周侧壁上沿插柱(41)轴向开设有嵌槽(42),所述嵌槽(42)中设置有卡扣件,所述卡扣件包括中部通过销轴(43)铰接在嵌槽(42)内的连杆(44)、固接在连杆(44)背向嵌槽(42)底部一侧且靠近井体(1)内侧壁一端的扣接块(45)以及一端连接与嵌槽(42)底部且另一端连接于连杆(44)上的弹簧(4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连杆(44)远离扣接块(45)一端且背向嵌槽(42)底部的一侧固定有环形提手(4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扣沿(51)呈环状且其内边沿为圆形;所述插柱(41)为与扣沿(51)插接配合的圆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弹簧(46)处于压缩状态,其一端固接在嵌槽(42)底部靠近井体(1)内侧壁处,另一端固接在连杆(44)背向扣接块(45)一侧靠近井体(1)内侧壁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防坠网(3)包括环形的边沿绳(31)以及位于边沿绳(31)内且与边沿绳(31)固接的支撑网(32);所述插柱(41)远离井体(1)内侧壁的一端固接有套环(48),所述套环(48)套在边沿绳(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防坠网(3)采用防潮耐腐蚀的绳索编织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井体(1)侧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配合件(5)未设扣沿(51)的一端插入井体(1)内侧壁且与井体(1)中的钢筋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井盖(2)与所述井体(1)之间固接有防盗链(6)。
CN201921761842.3U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Active CN211285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1842.3U CN211285896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761842.3U CN211285896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85896U true CN211285896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33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761842.3U Active CN211285896U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85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35091A (en) Roof drain
US9068333B2 (en) Connection and support structure for wall mounted sanitary devices such as toilets etc
KR200396491Y1 (ko) 이탈 방지 및 안전성을 향상한 맨홀
CN201588227U (zh) 一种钢纤维窨井安全防护网
CN211285896U (zh) 一种市政工程污水排放系统
KR101114862B1 (ko) 역류 해소 기능을 갖도록 보조덮개를 형성한 맨홀덮개
KR101240285B1 (ko) 부양 기능을 갖는 잠금형 맨홀
KR101419774B1 (ko) 이탈방지용 맨홀뚜껑
CN209703856U (zh) 一种雨水斗
KR100899598B1 (ko) 플랜지 소켓 일체형 맨홀 관접속장치
JP2006194055A (ja) 仮設マンホール蓋
US20070062125A1 (en) Underground structure cover
KR20110111076A (ko) 인상링을 구비한 우수유입 방지용 pps 맨홀
CN105040739B (zh) 一种减震型窨井盖组件
CN2780842Y (zh) 自锁式防盗窨井盖
CN203440833U (zh) 一种用于防止人员跌入排水检查井的格栅内盖装置
US2427258A (en) House drain fitting
CN211285894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排放系统
KR20190021657A (ko) 맨홀뚜껑 인상용 링
CN207512787U (zh) 防盗窨井盖用防盗组件
JPH0632967Y2 (ja) マンホール用防護柵
KR200292720Y1 (ko) 맨홀커버의 잠금장치
CN103643734B (zh) 一种下水道井盖
KR100574360B1 (ko) 맨홀의 결합 및 이탈방지 장치
JP3953918B2 (ja) 地下埋設型共同溝の点検蓋旋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