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1437U -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1437U
CN211271437U CN201820273232.8U CN201820273232U CN211271437U CN 211271437 U CN211271437 U CN 211271437U CN 201820273232 U CN201820273232 U CN 201820273232U CN 211271437 U CN211271437 U CN 211271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injection
body lumen
human body
lum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7323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世文
陈凯宾
陈智敏
赵松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enscur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enscur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enscur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enscur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7323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1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1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1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收缩装置,所述辅助收缩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被植入到人体管腔或者围绕人体管腔排布,所述植入组件包括磁体和能够被压缩到注射系统内并与所述注射系统可拆卸连接的囊体,所述磁体能够通过所述注射系统被注入到所述囊体内。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微创内镜下注射到人体管腔组织内,创伤小,患者恢复快,整体结构稳定,空间排布有序,与人体管腔组织形成一体,对人体管腔周边组织不造成任何影响,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管腔组织收缩功能减弱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管腔组织广泛存在于人体器官内,如平滑肌主要由平滑肌纤维构成,形成管状结构或中空器官,广泛分布于人体消化道、呼吸道以及血管和泌尿、生殖等系统;在功能上可以通过缩短和产生张力使器官发生运动和变形,也可产生连续收缩或紧张性收缩,使器官对抗所加负荷而保持原有的形状,前者如胃和肠,后者如动脉血管、人体管腔等。
以平滑肌为例,平滑肌是分布在人和动物体某些管腔壁的一种环行肌肉,对于控制管腔内容物的正常流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人体管腔见于消化道和泌尿系统。在人体管腔收缩时能关闭管腔,舒张时使管腔开放,平时经常处于闭合状态。在胃食管处的食管下人体管腔,能有效阻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在胃出口处的幽门人体管腔,它能限制每次胃蠕动排出的食物量,并防止十二指肠内容物逆流入胃内。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的回盲人体管腔,能防止回肠内容物向盲肠排放,防止回肠内容物过快地进入大肠,延长食糜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利于小肠内容物的完全消化和吸收,并阻止大肠内容物向回肠倒流。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体管腔功能减弱或丧失都会引起临床上严重的不良后果,如食管下贲门人体管腔功能减弱引起反流性食道炎及Barrett食管;幽门人体管腔松弛导致的胆汁反流性胃炎;尿道人体管腔损伤引起尿失禁;肛门人体管腔损伤引起大便失禁。如何对人体管腔功能进行恢复和重建已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国外,经过多年的研发,已有相关产品来治疗食管下人体管腔功能减弱或失效,例如,专利名称为“治疗食管人体管腔器械”的美国专利US 7,695,427B2公开了一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器械,一串有磁性的珠链,首尾两端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将其环绕在患者食管下人体管腔外侧。但其缺点在于:
1、无法进行微创植入,需要进行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植入完成,对病人的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在术中或术后存在并发症;
2、只适用于治疗胃反流疾病,而不能治疗所有的人体管腔收缩功能减弱或失效;
3、由于该装置是金属材料加工制成,在人体管腔扩张收缩过程中,该装置对人体管腔壁及周边组织有一定的摩擦,会使得人体管腔壁及周边组织发炎、损伤等症状。
4、该装置首尾连接,成环放置在人体管腔外侧,在植入后,各个磁珠容易被纤维组织包裹,会影响装置的扩张,造成病人的吞咽困难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人体管腔组织收缩功能减弱的辅助收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治疗具有收缩功能的人体管腔组织过程中存在的手术操作难、对患者创伤大、风险高,容易造成扩张阻碍等问题,从而在不影响人体管腔组织扩张的前提下,有效辅助人体管腔组织收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植入组件,所述植入组件被植入到人体管腔或者围绕人体管腔设置,所述植入组件包括磁体和能够被压缩到注射系统内并与所述注射系统可拆卸连接的囊体,所述磁体能够通过所述注射系统被注入到所述囊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
优选的,所述磁体由多个纳米级、亚微米级、微米级或毫米级的磁粒组成。
更优选的,所述磁粒的最大尺寸≤2mm。
更优选的,所述磁体设置有保护层。
更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壳体结构或所述保护层为在磁粒的表面涂覆的涂层。
优选的,所述囊体为能够膨胀的多孔结构。
优选的,所述囊体为能够膨胀的囊袋结构。
优选的,所述囊体上设置有注射连接件。
更优选的,所述注射连接件上设置有封堵装置,以防止所述磁体逆流出所述囊体外。
更优选的,所述注射连接件设置有便于所述磁体多次注入的注射口。
优选的,所述囊体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囊体内腔。
更优选的,所述囊体包括囊体前内腔、囊体后内腔以及连接在所述囊体前内腔和所述囊体后内腔之间的囊体内凹弧面。更优选的,所述囊体后内腔展开后围绕人体管腔呈C形设置。
更优选的,所述囊体设置有多个囊体内腔,所述多个囊体内腔是独立分开的。更优选的,所述多个囊体内腔呈螺旋桨式设置。
更优选的,所述植入组件通过注射系统被注入人体管腔组织内,所述注射系统包括穿刺管和设置在所述穿刺管内的注射内管,所述注射内管与所述注射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收缩装置被埋置于人体的可扩张收缩的管腔组织内(例如人体管腔),其提供的辅助力能够改变人体管腔闭合压力,使得人体管腔的闭合压力达到正常值,以增强或重建已减弱或丧失的管腔收缩功能,使得管腔收缩功能维持原有功效。
2、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收缩装置的磁体被设置在囊体中,磁体由多个具有纳米级、亚微米级、微米级或毫米级的磁粒组成,磁粒尺寸微小,磁粒之间磁力较弱,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1)磁体中的所有磁粒尺寸微小,磁粒分散性好,因此该磁体具有一定流动性,能够以分散的状态逐个或少数积聚注入在囊体中,可以选择尺寸为数毫米的注射导管将植入组件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注射进入到人体管腔组织内,实现了对患者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手术恢复时间、手术更可靠安全等优点;2)囊体能够自膨胀且形状可变,使得植入组件受到人体管腔的挤压力时,囊体中的磁粒之间位置仍可相对移动,由此形成的植入组件也具有形状可变的优点,使得植入组件能适应人体内不同管腔组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入组件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
3、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收缩装置的磁体外设置有保护层。首先,可以有效避免生物相容性通常较差的磁体与人体组织的直接接触,以确保植入组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次,保护层作为两个磁体之间的隔离件避免了磁体吸合发生的碰撞防止磁体形成微观裂纹或宏观裂缝或直接碎裂,确保磁体的吸引力持续起到辅助肌肉闭合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收缩装置的植入组件包括具有收纳功能的囊体,首先,囊袋具有隔离的作用,更加有效的避免生物相容性通常较差的磁体与人体组织的直接接触,以确保植入组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次,囊体可部分或全部放置于人体管腔组织外表面,扩大了植入组件的放置空间,增大了磁体的放置数量,使得植入组件具有更强的磁性,显著增加了人体管腔组织收缩能力;然后,囊体进入人体管腔组织内后,磁体再被放置于囊体形成的空间内部,在人体管腔周边组织的挤压下,囊体能顺应磁体形成的整个外轮廓,并与该外轮廓充分地贴合,同时与囊体周边的人体管腔组织紧密地贴合,最终实现植入组件与人体管腔组织的融为一体,使得本装置不会引起人体管腔组织及周边组织发炎、损伤等并发症,且同时在植入后,不会对人体管腔扩张造成任何影响;最后,囊袋上设置有注射连接件,注射连接件的作用可以使得磁体能够被多次注入到人体管腔中,使得植入组件之间的吸引力大小可在手术过程中随被植入的磁体数量进行适时地且及时地调整和微调节,进而确保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且有效地起到辅助人体管腔组织收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收缩装置植入人体管腔后,人体管腔扩张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收缩装置植入人体管腔后,人体管腔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c为本实用新型的囊体形状随着磁粒之间位置变化而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1d为实施例一中磁体上设有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系统未释放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射系统释放后的结果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磁体通过注射系统注入到囊体形成植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实施例一中的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b、图4c和图4d为实施例一中在囊体上设置的不同的封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实施例二中的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的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b和图5c为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的囊体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d为具有前内腔和后内腔的囊体,其后内腔展开后围绕人体管腔呈C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具有多个内腔的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具有多个内腔的囊体被植入到人体管腔的侧视示意图;
图6c为具有多个内腔的囊体被植入到人体管腔的俯视示意图;
图7a、图7b和图7c为实施例三中植入组件被植入到人体管腔的三种不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d为实施例三中多组植入组件被植入到人体管腔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和图8b分别为实施例四中囊体具有两种不同孔结构的多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人体管腔,2是植入组件,21是磁体,22是囊体,210是保护层,221是囊体内腔,222是囊体端口,223是注射连接件,2231是注射口,2232是封堵装置,2233是连接通道,2234是弹性密封圈,2235是单向阀,2236是磁力块,224是囊体前内腔,225是囊体后内腔,226是囊体内凹弧面,227是固定段,2271是通孔,228是多孔结构,3是注射系统,31是保护鞘管,32是注射导管,33是穿刺管,34是注射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收缩装置(以下简称为本装置),本装置被植入到人体管腔1内,本装置包括两个可相互吸引的植入组件2,两个植入组件2被植入到人体管腔1内,植入组件2包括磁体21和能够被压缩到注射系统3内并与注射系统3可拆卸连接的囊体22,磁体21能够通过注射系统3被注射到囊体22内。当人体管腔1收缩时,彼此吸引的两个植入组件2相互接近,使得人体管腔1收缩压力增强,如图1b所示;人体管腔1受到外界刺激或人体自主反应时,可反射性的引起人体管腔1扩张,使的彼此吸引的两个植入组件2相互远离,如图1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植入组件2全部被植入到人体管腔1的管壁内,这有利于植入组件2完全被包埋于人体管腔1的内部,能够与人体管腔组织尽可能多地接触,提高植入组件2与人体管腔组织固定的长期有效性。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植入组件2对称排布,这样的目的在于使得两个植入组件2产生的相互吸引力F,有助于人体管腔1在收缩时产生的收缩力更加均匀和对称,增强了人体管腔1的收缩能力,使得受损或失效的人体管腔1收缩功能正常化,且相互吸引力F又不会阻碍人体管腔1的正常扩张,从而本装置能控制人体管腔1的正常收缩和扩张功能。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植入组件2包括磁体21和能够被压缩到注射系统3内并与注射系统3可拆卸连接的囊体22,磁体21能够通过注射系统3被注射到囊体22内。磁体21由多个磁粒组成,磁粒尺寸为纳米级、亚微米级、微米级或毫米级,通常情况下,每一个磁粒的最大尺寸≤2mm。由于磁体21的每个磁粒尺寸微小,磁粒之间磁力较弱,磁粒分散性好,因此磁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使得:1)磁粒能够以分散的状态逐个或少数积聚注入在囊体中,可以选择尺寸为数毫米的注射导管将植入组件通过微创介入手术注射进入到人体管腔组织内,实现了对患者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手术恢复时间、手术更可靠安全等优点;2)在植入完第一个植入组件2后,在进行第二个植入组件2的注射过程中,随着磁粒不断地被注射进入人体管腔1内的另一对称目标位置,新进入到该位置的磁粒能够根据第一个植入组件2产生的磁场进行取向,被第一个植入组件2吸引,使得新进入的磁粒向第一个植入组件2方向取向,后续进入该位置的磁粒会受到该位置先前已注射到位的所有磁粒产生的磁场影响,因此能确保两个植入组件2之间能够相互吸引;3)结合囊体22具有能压缩到注射系统3内以及能够膨胀、形状可变等优点,诸多尺寸微小的磁粒进入囊体22形成的内部空间后,植入组件2受到人体管腔组织的挤压力,使得磁粒之间位置仍可相对移动,而囊体22会随着磁粒的移动而跟着改变形状,如图1c所示,因此形成的植入组件2也具有形状可变的优点,最终能适应人体内的不同人体管腔组织,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植入组件2具有广泛的适应范围。
磁体21应是能吸引铁或钴或镍等物质的磁性材料,可选用的磁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钕铁硼合金、钐钴合金、铝镍(及与其他元素如钴的)合金、铁铬(及与其他元素如钴、钼的)合金、铁铝碳合金、铁钴(及与其他元素如钒、钨的)合金、稀土元素与钴的合金、稀土元素与铁的合金、铂钴合金、铜镍铁合金、其它含铁或含钴或含镍的合金、锰铝碳合金、铝锰银合金、铁氧体类、金属间化合物类,当然也包括对上述材料进行一定的功能化或改性,例如羧基化、链霉亲和素修饰、多聚赖氨酸修饰、氨基化、聚乙烯亚胺修饰、油酸修饰、二氧化硅修饰、聚苯乙烯修饰、聚乙二醇修饰、荧光素修饰、亲和素包覆等进而形成的纳米磁微球、纳米磁珠、纳米磁颗粒、生物磁珠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磁体21上设置有保护层210,优选的,保护层210为在每个磁粒的表面涂覆有具有润滑功能的涂层,这样设计优点在于:1、提高磁体21的安全性,特别是长期耐腐蚀性,确保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2、这使得磁粒被注射进入内腔尺寸仅为数毫米的注射内管34以及注射进入到囊体22内能更加容易。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保护层210为壳体结构。如图1d所示,磁体21设置有壳体结构的保护层210,每个保护层210均包覆有多个磁粒,当然,在每一个磁粒上也可设置保护层210。这种设计不仅能获得与上述提及的涂层具有的良好生物相容性外,还具有诸多优点,包括:1.避免目前磁粒所用的材料几乎很难被加工成任一理想的形状这一缺点,降低对磁粒的生产加工要求,便于制造;2.由于对于每一个植入组件而言,其内部的磁粒之间相对位置仍未固定,存在相互摩擦的可能,易导致成磁粒形成微观裂纹或直接碎裂,影响植入组件形成的磁场方向及磁场强度,进而影响本装置辅助人体管腔收缩的效果,而本设计能有效避免此不利情况的发生。为达到上述目的,保护层210由包括但不限于钛及其合金、316L不锈钢、镍钛合金等金属材料,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四氟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聚丙烯、聚对二甲苯、聚碳酸酯、聚氨酯、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硅酮、聚酰胺、聚乙烯醇、含硅、肝素、聚氯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弹性体、硅橡胶、葡萄糖等高分子材料或有机材料,或二氧化硅、氮化钛等无机材料制成。当然,还可使用具有或添加显影功能,如钴铬合金、钽、钨、铂铱合金的金属材料,或如硫酸钡、氧化铋等化合物,以增强本装置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随访的可视化。
如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囊体22能够被压缩到注射系统3内,也就是说,囊体22能够直接被压缩进入或以一定的折叠压缩状态进入内腔尺寸仅为数毫米的穿刺管33内,使得囊体22植入于人体管腔1内采用经内镜下微创介入手术成为可能,最终使植入组件2植入于人体管腔1内采用经内镜下微创介入手术得以实现,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装置植入能发挥微创介入手术的所有优点,包括手术安全可靠、对患者创伤小、手术恢复时间快等。就本实施例而言,如图2b所示,囊体22为能够膨胀的囊袋结构,当回撤穿刺管33和保护鞘管31时,囊体22自膨胀,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能有效避免生物相容性通常较差的磁体21与人体组织,包括人体管腔内及人体管腔外侧的组织液、纤维组织等的直接接触,以确保植入组件2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囊体进入人体管腔内的某目标位置后,囊体将受到来自该目标位置与囊体接触的或其周边的人体管腔组织的挤压形成的缩紧力,使得囊体一直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导致后续磁体注射进入囊体22内部的过程变得较困难,而本设计能够使囊体22的内部在注射进入前形成一定的内腔,以便于后续磁体21的注射进入轻松容易。为实现上述目的,囊体22应由包括但不限于聚酯、聚四氟乙烯、聚氨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聚烯烃弹性体、硅橡胶等高分子材料制成,在这些材料中还可添加或额外使用具有显影功能的材料,具有显影功能的材料选自硫酸钡、氧化铋等化合物,或钴铬合金、钽、钨、铂铱合金等金属材料,以增强囊体22在手术过程中及手术后随访的可视化。作为优选的,囊体22由具有顺应性或半顺应性或良好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聚氨酯、硅橡胶、聚烯烃弹性体等,以赋予囊体22柔软、良好形变能力的特性,从而使得囊体22形成的内部空间可变,因此囊体22进入人体管腔1内的某目标位置后,磁体21再被放置于囊体22形成的空间内部,在周边的人体管腔组织的挤压下,囊体22能顺应磁体21形成的整个外轮廓,特别地,如图1c所示的凹凸不平的外轮廓,并与该外轮廓充分地贴合,同时与囊体22周边的人体管腔组织紧密地贴合,最终实现植入组件2与人体管腔组织融为一体,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使得本装置不会引起人体管腔组织及周边组织发炎、损伤等并发症,且同时在植入后,不会对人体管腔扩张造成任何影响。此处的“弹性”的定义如下: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能力。囊体22可根据生产制造需要或临床需要(如与人体管腔1的固定需要,与人体管腔1贴合的适应性需要)制成任意理想的结构和形状。
更进一步而言,囊体22与注射系统3为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囊体22包括一个囊体内腔221,以及和囊体内腔221固定连接的囊体端口222,如图3所示。所有的磁体21都被注入到囊体内腔221内。而囊体端口222作为和注射系统3中的注射内管34的连接通道,囊体端口222与注射系统3的注射内管34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囊体22与注射系统3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在囊体22的囊体端口222处设有注射连接件223,所有注入的磁体21都是通过注射连接件223注射进入到囊体内腔221内。注射连接件223包括注射口2231和封堵装置2232,以及连接注射口2231和封堵装置2232的连接通道2233,注射口2231与注射内管34的尺寸相匹配,注射口2231通常被放置到人体管腔1的内壁外。注射口可由医用植入级高分子材料注塑加工成型,或者由医用植入级金属材料通过机加工制成。这样的目的在于:在植入过程中,当植入的植入组件2之间的吸引力F不足以增强人体管腔1的收缩能力时,可将注射内管34重新放入到注射口2331内,适时的对植入的磁体21的数量进行调整,使得磁体能够被多次注入到人体管腔1中,使得植入组件2之间的吸引力大小可在手术过程中随被植入磁体数量进行适时地且及时地调整和微调节,进而确保本实用新型能够起到且有效起到辅助人体管腔1收缩功能的作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封堵装置2232为弹性密封圈2234,如图4b所示。弹性密封圈2234具有较高弹性,在静态下,弹性密封圈2234会自动收缩闭合。弹性密封圈2234和囊体内腔221利用焊接或胶粘工艺进行固定连接,将弹性密封圈2234利用弹性回缩力套入到注射内管34远端,等注射内管34输送完磁体21后,回撤注射内管34使其脱离弹性密封圈2234,弹性密封圈2234自动收缩闭合,使得磁体21被封闭在囊体22内,该弹性密封圈2344的优点在于:封堵装置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节约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封堵装置2232为仅具有单向流动性的防逆流阀2235,如图4c所示,这种防逆流阀2235能使磁体21轻易地从囊袋端口222进入到囊体内腔221内,但同时能防止磁体21在注射后从囊体内腔221泄漏到囊袋端口222外面,同样取得与上一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在又一个实施方式中,封堵装置2232为两个相互吸引的磁力块2236,如图4d所示,磁力块2236为弧形形状,当注射内管34回撤后,两个磁力块2236会相互吸引,同样取得与上两个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连接通道2233将注射口2231和封堵装置2232连接在一起,利用焊接或胶粘工艺进行固定连接。连接通道2233可采用与上述囊体22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上面提起的制备囊体22的所有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这样有利于:可以跟着封堵装置2232一起闭合,或者可以使连接通道2233在人体管腔1内被挤压闭合,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囊体22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植入组件2可经内镜下微创介入手术放置于人体管腔1内。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应配合选用对应的注射系统3,使植入组件2通过注射系统3进入人体管腔1内。注射系统3包括保护鞘管31和注射导管32,所述注射导管32包括穿刺管33和注射内管34。当注射系统3通过内镜下达到人体管腔1指定植入位置时,回撤保护鞘管31,将穿刺管33穿刺进入植入位置后回撤穿刺管33,将囊体22露出人体管腔1内,利用囊体22的自膨胀能力,能够使囊体22的内部在植入组件2注射进入前形成一定的内腔,以便于后续磁体21能轻松注射进去。保护鞘管31的作用在于当注射系统3从自然腔道进入到人体管腔1指定位置时,穿刺器33在保护鞘管31里面,避免穿刺管33损伤人体组织。
实施例二:
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囊体22包括囊体前内腔224、囊体后内腔225,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囊体内凹弧面226,当磁体21注射完后,人体管腔1的组织会嵌入到囊体内凹弧面226内,使得植入组件2与人体管腔1的固定更加稳定,实现固定的长期有效性,如图5a所示。
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植入组件2的一部分被植入到人体管腔1内,另一部分在人体管腔1的外表面,如图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囊体前内腔224和囊体后内腔225体积大小一致,将囊体前内腔224植入到人体管腔1内,将囊体后内腔225植入到人体管腔1外表面,当植入完成后,人体管腔1卡入囊体内凹弧面226内,这样的设计使得:1、磁体21的注入数量变大,增强植入组件2的磁力;2、可以自固定,不用担心植入组件2移位。更优选的,囊体后内腔225的体积比囊体前内腔224的体积大,如图5c所示,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可以充分利用人体管腔1的外表面植入更多的磁体21,增加植入组件2的磁性。更优选的,囊体后内腔225展开后围绕人体管腔1呈C形设置,优选的,C形结构能贴合人体管腔1外表面的一半周径,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使得两个植入组件2植入到人体管腔1组织后,两个囊体后内腔225可以包围住人体管腔1的外表面,使得增强人体管腔1收缩功能最大化。该实施例,适合于壁厚薄的人体管腔组织,优选的,如人体内的括约肌组织(例如食管下括约肌,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等),由于肌壁薄,在括约肌内注入的磁体21数量有限,使得植入组件2辅助括约肌收缩功能不明显,而本实施例中,解决了本装置的局限性,使得植入组件2可以延伸到人体管腔1外表面,增加了磁体21的注入量,有效增加了植入组件2的磁力,增强了括约肌组织的收缩功能。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囊体22包括多个囊体内腔221,囊体端口222,以及固定连接两者的固定段237,如图6a所示。在固定段227一端设置有多个通孔2271,多个通孔2271环形对称排布,多个囊体内腔221分别和多个通孔2271连接,使得囊体22形成了多个独立分散的囊体内腔221,多个囊体内腔221呈螺旋桨式设置。固定段227另一端和囊袋端口222连接,利用焊接或胶粘工艺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段227可采用与实施例二中囊体22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采用实施例二中提起的制备囊体22的所有材料中的任一种制成。通过注射系统3将囊体22中的多个囊体内腔221植入到人体管腔1的外表面,将固定段植入到人体管腔1内,通过注射内管34将磁体21注入到囊体22内,由于磁体2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得磁体21能通过多个通孔2271可分别注入到多个囊体内腔221中,使得多个囊体内腔231中充满磁体21,如图6b和图6c所示,这样的设计使得:1、利用磁体21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得磁体21可以充满任何形状的囊体结构;2、可以充分利用人体管腔1的外表面,植入更多的磁体21,增加植入组件2的磁性;3、可以增加植入组件2与人体管腔1的接触面积,将植入组件2的磁性最大化,更有助于增强人体管腔1的收缩功能;4、固定段227植入到人体管腔1内,使得多个囊体内腔221可以长久的保持位置不移动,而且固定段227具有很好的柔软、形变能力,在注射内管34完成注射撤离后,可以被人体管腔1挤压闭合,使得囊体22形成一个封闭空间,有利于磁体21长期保持磁性能力。
实施例三:
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装置包括多个可相互吸引的植入组件2,所有的植入组件2围绕人体管腔1呈环形排布,此设计能发挥出由磁粒组成的磁体21的诸多优势,特别地,对于每个植入组件2而言,其内部的每个磁粒能感受该磁体21中的其它磁粒产生的磁场,以及其它多个植入组件2产生的磁场,根据这些磁场的综合效应,使自身的位置以及磁场方向调整至最佳,从而多个植入组件2之间的相互吸引力能形成叠加效应,使本装置发挥的辅助人体管腔1收缩功能更大化。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有植入组件2全部位于人体管腔1内,如图7a所示,这种设计能获得与实施例一相同的优点。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植入组件2仅有部分位于人体管腔1内,其余部分植入到人体管腔1外表面,如图7b。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植入组件2全部位于人体管腔1外表面,如图7c所示。
进一步地,在人体管腔1的不同区域还可放置多组植入组件2,各组植入组件2环形排布且相互平行,如图7d所示。这样的目的在于可以进一步的加强人体管腔1收缩能力,且相邻两组的植入组件2之间隔着人体管腔1组织,所以各组植入组件2在运动过程中彼此间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实施例四:
如图8a和图8b所示,以实施例一为基础,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囊体22并非为囊袋结构220,而是为能够膨胀的多孔结构223。这种结构的囊体22自身存在如图8a所示的网格结构,或如图8b所示的微孔结构,这些网格结构或微孔结构的孔尺寸应合理的设计,例如孔尺寸小于或等于磁粒的尺寸,在这种情况下,该设计不仅能防止磁粒从这些孔中渗漏出来,发挥出类似囊袋结构220的作用,还能有利于囊体22植入人体管腔1后,人体管腔组织的细胞能够生长进入囊体22所形成的空间内部,使本装置与人体管腔组织最终融为一体,提高植入组件2与人体管腔1组织固定的长期有效性。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可供选择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钛及其合金、316L不锈钢、304V不锈钢、303不锈钢、镍钛合金、镍铬合金、钴铬合金、钽、钨、铂铱合金等金属材料,或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高分子材料,或实施例一中囊体22所述的材料,此多孔结构223可由弹性材料编织定型而成,或者由形状记忆合金管切割定型制成,也可由高分子材料一体成型或后加工而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收缩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能够相互吸引的植入组件(2),所述植入组件(2)被植入到人体管腔(1)或者围绕人体管腔(1)设置,所述植入组件(2)包括磁体(21)和能够被压缩到注射系统(3)内并与所述注射系统(3)可拆卸连接的囊体(22),所述磁体(21)由多个纳米级、亚微米级、微米级或毫米级的磁粒组成,所述磁体(21)能够通过所述注射系统(3)被注入到所述囊体(2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21)设置有保护层(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22)为能够膨胀的多孔结构(228)或者所述囊体为能够膨胀的囊袋结构(2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22)上设置有注射连接件(2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连接件(223)上设置有封堵装置(2232),以防止所述磁体(21)逆流出所述囊体(22)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连接件(223)设置有便于所述磁体(21)多次注入的注射口(223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22)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囊体内腔(2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囊体(22)包括囊体前内腔(224)、囊体后内腔(225)以及连接在所述囊体前内腔(224)和所述囊体后内腔(225)之间的囊体内凹弧面(22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组件(2)通过注射系统(3)被注入人体管腔(1)组织内,所述注射系统(3)包括穿刺管(33)和设置在所述穿刺管(33)内的注射内管(34),所述注射内管(34)与所述注射连接件(223)可拆卸连接。
CN201820273232.8U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Active CN211271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3232.8U CN211271437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73232.8U CN211271437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1437U true CN211271437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229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73232.8U Active CN211271437U (zh) 2018-02-27 2018-02-27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1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5728A (zh) * 2018-02-27 2018-06-08 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经微创介入术植入的心室辅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5728A (zh) * 2018-02-27 2018-06-08 宁波迪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经微创介入术植入的心室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0129690T2 (de) Vorrichtungen zur dämpfung von druckwellen im körper
EP0357846B1 (en)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urinary continence
US914961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US84038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EP2512368B1 (en) Fluid filled implants for treating medical conditions
US20140163696A1 (en) Porous implant with effective extensibility and methods of forming an implant
US2011000414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JPH09502908A (ja) 接着シール力を備えた尿道プラグ
US11033376B2 (en) Cuff for an artificial urinary sphincter system
JPS628752A (ja) 胃腸補綴括約筋
CN103841929A (zh) 负压肠吻合术保护器械
CN102488571B (zh) 一种磁环人工括约肌及其制造和应用方法
CN104955419B (zh) 医用悬带
CN108543165B (zh) 一种基于载体的肌功能辅助装置
US20140114266A1 (en) Ostomy Implant System and Method
CN211271437U (zh)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CN108210137B (zh) 一种辅助收缩装置
AU61269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chieving urinary continence
EP3618770A1 (en) Inflatable penile prosthesis with reinforced members
US2011000423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US89113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219661648U (zh)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US201600224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WO2020084598A1 (en) Magnetic sphincter augmentation device for urinary incontinence
WO2015195266A1 (en) Methods for placing an artificial esophageal sphinc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