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661648U -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661648U
CN219661648U CN202320748984.6U CN202320748984U CN219661648U CN 219661648 U CN219661648 U CN 219661648U CN 202320748984 U CN202320748984 U CN 202320748984U CN 219661648 U CN219661648 U CN 2196616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capsule endoscope
balloon body
way valv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4898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专
陈逸致
蒋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
Priority to CN20232074898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6616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6616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6616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包括球囊本体、胶囊内镜、注气导管、单向瓣膜以及连接件;所述球囊本体具有收缩状态以及膨胀状态;所述注气导管插接在所述球囊本体内,并与所述球囊本体相连通,以控制所述球囊本体由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膨胀状态;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所述球囊本体内,并与所述注气导管的端部抵接;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注气导管的外壁上,并能够与所述球囊本体的内壁过盈抵接或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装置的配合使用,实现肥胖患者胃内检查和球囊置入的一体化胃内减容操作过程,有效降低胃内球囊置入过程中多次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Description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背景技术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最严峻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外科减重手术,但均有一定局限性。改变生活方式效果有限,药物治疗虽可更多地减轻体质量,但存在不良反应。外科减重手术给肥胖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且持久的治疗选择,但由于费用高,存在手术风险,患者接受度较低。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技术发展,内镜下治疗方式,包括胃内球囊术、胃引流术、内镜下袖状胃成形术和经口胃成形术等,成为患者的新选择。其中胃内球囊术具有安全、有效、无创、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是目前流行的减肥术式之一
胃内球囊术通过内镜将生物球囊置入胃中,减小了胃内容积,延迟胃排空,诱导饱腹感,从而减少食物摄入,起到减肥的效果。目前国外已有几类胃内球囊通过FDA认证。对于多数胃内球囊,球囊置入术前需进行胃镜检查以排除禁忌证,并且需在内镜引导下完成球囊置入过程。反复的内镜检查极大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可吞咽的胃内球囊是减少侵入性内镜检查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可吞咽球囊需其他方式,如X线检查,来确认球囊位置,并且仍未解决放置球囊前需要内镜筛查的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可同时完成内镜检查和球囊置入操作的装置是很有必有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以集成胶囊内窥镜以及胃内球囊,该系统可吞咽,实现在一次胶囊内镜下胃内检查和球囊置入的一体化过程,降低了传统的胃内球囊置入过程给患者带来的不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包括球囊本体、胶囊内镜、注气导管、单向瓣膜以及连接件;
所述球囊本体具有收缩状态以及膨胀状态;
当所述球囊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裹所述胶囊内镜;
当所述球囊本体处于膨胀状态时,能够释放所述胶囊内镜;
所述注气导管插接在所述球囊本体内,并与所述球囊本体相连通,以控制所述球囊本体由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膨胀状态;
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所述球囊本体内,并与所述注气导管的端部抵接;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注气导管的外壁上,并能够与所述球囊本体的内壁过盈抵接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气囊;
所述限位气囊具有一凸缘,当所述限位气囊充气至膨胀状态时,所述凸缘与所述球囊本体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凸缘与所述限位气囊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注气嘴;
所述注气嘴设置在所述限位气囊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球囊本体具有一筒状接头;
所述注气导管插接在所述筒状接头内;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筒状接头相抵接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球囊本体具有一筒状接头;
所述注气导管插接在所述筒状接头内;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筒状接头相抵接或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接头嵌设在所述球囊本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筒状接头的底壁设置有一进气孔;
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所述进气孔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单向瓣膜具有弹性;
当所述注气导管注入气体时,所述单向瓣膜翻转,使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单向瓣膜之间形成一进气间隙;
当所述注气导管未注入气体时,所述单向瓣膜复位,以封闭所述进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置有一包裹套;
所述球囊本体以及所述胶囊内镜的端部均包裹在所述包裹套的内部;
所述包裹套与所述胶囊内镜的外壁紧贴;
所述包裹套的外壁设置有胀开线,当所述球囊本体处于所述膨胀状态时,所述包裹套沿所述胀开线胀开,使所述胶囊内镜释放至所述包裹套的外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球囊本体,且当球囊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裹胶囊内镜,使球囊和胶囊成为一个可吞咽的整体,该系统进入患者胃部后,先利用胶囊内镜对患者胃部进行检查,如无球囊置入的禁忌证,通过注气导管注气,使球囊本体处于膨胀状态,进而此时胶囊内镜可与球囊本体分离。
进一步的,在胃部检查过程中,胶囊内镜始终与外部注气导管相连,避免了肥胖患者胃腔容积较大,胶囊快速通过幽门造成胃部检查不全。
进一步的,可在胶囊内镜直视下进行球囊注气,确认球囊位置。
此外,通过设置连接件以及单向瓣膜,实现注气导管与球囊本体的快速分离,并能够使球囊本体在未注入气体时自封闭,保证球囊本体植入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舒适无痛,实现胃部检查和球囊置入的一体化操作过程,有效降低传统胃镜下球囊置入过程中多次胃镜检查对患者所带来的不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中球囊本体处于收缩状态且注气导管未注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中球囊本体处于收缩状态且注气导管注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中球囊本体处于膨胀状态且注气导管未注气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中球囊本体与连接件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包括球囊本体1、胶囊内镜2、注气导管3、单向瓣膜4以及连接件5。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球囊本体1具有收缩状态以及膨胀状态。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当所述球囊本体1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裹所述胶囊内镜2,即患者吞咽,使得球囊本体1能够携带胶囊内镜2一同进入人体胃部。
胶囊内镜进入胃部后先进行胃部检查,排除置入球囊的禁忌证后,通过注气导管注气充盈球囊本体1,如图3所示,当所述球囊本体1处于膨胀状态时,能够释放所述胶囊内镜2,并且球囊本体1通过自身膨胀来对患者胃部减容,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为方便控制球囊本体1状态的切换。所述注气导管3插接在所述球囊本体1内,并与所述球囊本体1相连通,以控制所述球囊本体1由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膨胀状态。
其中,所述单向瓣膜4设置在所述球囊本体1内,并与所述注气导管3的端部抵接,使得在注气导管3未注入气体时,球囊本体1能够自主封闭,保证球囊本体1植入时的安全性。
所述连接件5设置在所述注气导管3的外壁上,并能够与所述球囊本体1的内壁过盈抵接或分离,即控制注气导管3与球囊本体1连接或分离。
综上所述,本装置通过设置球囊本体1,且当球囊本体1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裹胶囊内镜2,进而当球囊本体1和胶囊内镜2被患者吞咽进入胃部后,先利用胶囊内镜2对患者胃部进行检查,如无球囊置入禁忌,利用注气导管3注气,使球囊本体1处于膨胀状态,进而此时胶囊内镜2可与球囊本体1分离,完成对患者胃部的减容操作。
请继续参阅图1-4,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具体的连接件5,以便于控制注气导管3与球囊本体1的连接或分离。
所述连接件5包括限位气囊51,所述限位气囊51具有一凸缘52,当所述限位气囊51充气至膨胀状态时,所述凸缘52与所述球囊本体1的内壁抵接。即通过对限位气囊51充气或放气,来控制凸缘52与球囊本体1之间的位置关系,以此完成对注气导管3与球囊本体1的连接或分离。
需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凸缘52与所述限位气囊51相连通,即在对限位气囊51进行充气或放气时,凸缘52也能够相应膨胀或收缩,以控制其与球囊本体1内壁抵接或分离。
此外,所述连接件5还包括注气嘴53;所述注气嘴53设置在所述限位气囊51的外壁上,用于对限位气囊51注入气体或放气。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提升球囊本体1与连接件5之间的连接效果。
所述球囊本体1具有一筒状接头6;所述注气导管3插接在所述筒状接头6内;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筒状接头6相抵接或分离。
其中,所述筒状接头6内置有凹腔;当所述限位气囊51充气至膨胀状态时,所述凸缘52卡接至所述凹腔内部,以进一步提升凸缘52与球囊本体1之间的连接效果。
需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筒状接头6嵌设在所述球囊本体1的内部,即筒状接头6的端部位于球囊本体1内,避免筒状接头6的边缘棱角部位与患者胃部直接接触,从而引发患者不适的情况发生。
其中,筒状接头6应设置为带有一定硬度的材质,如塑料材质等,以提升连接件5与筒状接头6连接的稳定性。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还对单向瓣膜4的位置进一步限定,以进一步提升球囊本体1的密封性能。
所述筒状接头6的底壁设置有一进气孔7;所述单向瓣膜4设置在所述进气孔7的下方。
其中,所述单向瓣膜4具有弹性。
如图2所示,当所述注气导管3注入气体时,所述单向瓣膜4翻转,使所述进气孔7与所述单向瓣膜4之间形成一进气间隙,以完成注气操作。
如图1所示,当所述注气导管3未注入气体时,所述单向瓣膜4复位,以封闭所述进气孔7。
综上所述,通过注气导管3是否通气,来改变单向瓣膜4的位置,进而以完成球囊本体1的注气以及自封闭,确保球囊本体1植入完成后不会出现漏气等情况。
如图1至图5所示,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增设一包裹套8,以提升球囊本体1与胶囊内镜2二者之间包裹以及分离时的稳定性。
具体的,所述连接件5的外壁设置有一包裹套8。
所述球囊本体1以及所述胶囊内镜2的端部均包裹在所述包裹套8的内部。
所述包裹套8与所述胶囊内镜2的外壁紧贴;所述包裹套8的外壁设置有胀开线81,当所述球囊本体1处于所述膨胀状态时,所述包裹套8沿所述胀开线81胀开,使所述胶囊内镜2释放至所述包裹套8的外部。
即当整个装置置于患者胃部时,可通过球囊本体1的膨胀,使得包裹套8胀开,进而此时包裹套8不再对胶囊内镜2进行限位,胶囊内镜2可自主与包裹套8分离,完成胶囊内镜2的释放。
此外,由于包裹套8的胀开,此时包裹套8也不再能够完成对球囊本体1的包裹,以此避免在后续球囊本体1释放过程中,包裹套8不会形成干涉。
其中,由于包裹套8与连接件5相连接,进而可跟随连接件5从患者口部取出,无需担心包裹套8滞留在患者胃部的情况发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本体、胶囊内镜、注气导管、单向瓣膜以及连接件;
所述球囊本体具有收缩状态以及膨胀状态;
当所述球囊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时,能够包裹所述胶囊内镜;
当所述球囊本体处于膨胀状态时,能够释放所述胶囊内镜;
所述注气导管插接在所述球囊本体内,并与所述球囊本体相连通,以控制所述球囊本体由所述收缩状态切换至膨胀状态;
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所述球囊本体内,并与所述注气导管的端部抵接;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注气导管的外壁上,并能够与所述球囊本体的内壁过盈抵接或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限位气囊;
所述限位气囊具有一凸缘,当所述限位气囊充气至膨胀状态时,所述凸缘与所述球囊本体的内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所述限位气囊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注气嘴;
所述注气嘴设置在所述限位气囊的外壁上。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本体具有一筒状接头;
所述注气导管插接在所述筒状接头内;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筒状接头相抵接或分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接头内置有凹腔;
当所述限位气囊充气至膨胀状态时,所述凸缘卡接至所述凹腔内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接头嵌设在所述球囊本体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接头的底壁设置有一进气孔;
所述单向瓣膜设置在所述进气孔的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瓣膜具有弹性;
当所述注气导管注入气体时,所述单向瓣膜翻转,使所述进气孔与所述单向瓣膜之间形成一进气间隙;
当所述注气导管未注入气体时,所述单向瓣膜复位,以封闭所述进气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置有一包裹套;
所述球囊本体以及所述胶囊内镜的端部均包裹在所述包裹套的内部;
所述包裹套与所述胶囊内镜的外壁紧贴;
所述包裹套的外壁设置有胀开线,当所述球囊本体处于所述膨胀状态时,所述包裹套沿所述胀开线胀开,使所述胶囊内镜释放至所述包裹套的外部。
CN202320748984.6U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Active CN2196616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8984.6U CN21966164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48984.6U CN21966164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661648U true CN219661648U (zh) 2023-09-12

Family

ID=87892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48984.6U Active CN219661648U (zh) 2023-04-07 2023-04-07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6616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7160B2 (en) Ostomy port
US7172613B2 (en) Intragastric device for treating morbid obesity
US4246893A (en) Inflatable gastric device for treating obesity
CN102917666B (zh) 胃内植入装置
US8821429B2 (en) Intragastric implant devices
US8551043B2 (en) Feeding device and bols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8430894B2 (en) Floating gastrointestinal anchor
US84038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US9463106B2 (en) Catheter with releasable balloon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667936B2 (en) Bypass device for the transpyloric conducting of gastric content into or through the duodenum, and applicator for putting same in place
JP2005312966A (ja) カテーテル接続管が中心部に配置されている外科的に移植可能な注入ポート
EP2568934A2 (en) Ostomy port
MXPA00001922A (es) Cateter de balon intragastrico percutaneo para tratamiento de la obesidad.
US20210369492A1 (en) Devices for use with surgically created orifices
US11666696B2 (en) Enterostomy drainage methods and devices
CN219661648U (zh) 一种可分离式胶囊内窥镜球囊系统
CN213217386U (zh) 一种内镜下胃部手术的贲门气囊封堵装置
CN219646387U (zh) 一种用于胃肠减压的胃管
WO2013023676A1 (en) Devices for anchoring an endoluminal sleeve in the gi tract
CN113057777B (zh) 一种胃内支架减肥装置
CN110575610B (zh) 基于ptcd引流的胆汁回输肠道的套件
US20200276040A1 (en) Applicator and a method for the transpyloric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a transpyloric and/or a transduodenal bypass device in/from the region of the pylorus of a patient
US89113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CN110575609A (zh) 胆汁经体外引流后回输肠道的套件
CN111345927A (zh) 球囊、球囊连接结构与球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