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0075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70075U
CN211270075U CN201921127351.3U CN201921127351U CN211270075U CN 211270075 U CN211270075 U CN 211270075U CN 201921127351 U CN201921127351 U CN 201921127351U CN 211270075 U CN211270075 U CN 211270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team
cavity
main body
steam condens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2735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金森
李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you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you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2735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70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70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70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器具,属于食品烹饪技术领域,现有破泡、防溢机构效果欠佳,结构较复杂,存在清洗死角,不利于清洗。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由盖主体及可拆卸装配在盖主体上侧的面盖构成,面盖与盖主体合围形成位于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之间的蒸汽冷凝腔。蒸汽冷凝腔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使气泡在溢出之前破裂,杜绝溢出;而且结构简单,无死角,利于清洗,不易滋生细菌及发霉;制造成本得以降低。而且,盖主体具有凹腔,凹腔内具有隔板,隔板将凹腔分割为连通蒸汽入口、蒸汽出口的蒸汽冷凝流道,延长了气泡溢出的路径,令气泡在溢出前破裂,杜绝溢出。面盖通过旋合卡扣可拆卸装配在盖主体上,便于装配、拆卸及清洗。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烹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溢锅是目前大部分烹饪设备的一致问题,主要集中在烹饪煮粥类及面食类食物食材时,由于该类食材含有大量淀粉,糊化后易产生大量气泡,从而导致溢锅,目前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例如采用破泡机构等方式,其原理在于破坏米泡的形成。
申请公布号为CN10775277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的技术方案。上盖组件包括:上盖和蒸汽阀,上盖设有蒸汽阀装配位,蒸汽阀装配位开设有蒸汽口;蒸汽阀安装在蒸汽阀装配位,并具有与蒸汽口连通的蒸汽通道,蒸汽阀覆盖上盖的上表面的至少1/2。该上盖组件,蒸汽阀的尺寸超过上盖尺寸的一半,这就解决了以往蒸汽阀内腔容积小而导致防溢出能力差的问题,同时在不溢出的前提下提升了大功率加热的上限,有助于改善煮饭口感;并且蒸汽阀的尺寸超过上盖尺寸的一半,也就是说上盖的一半以上的面积是可随蒸汽阀拆洗的,这样使上盖更容易清洁,从而提升了产品清洁的便利性。
申请公布号为CN10823638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蒸汽阀以及电饭煲”的技术方案。该蒸汽阀包括破泡结构,该破泡结构包括破泡腔和破泡件,所述破泡腔具有进汽口和出汽口,所述破泡件设置于所述破泡腔内且能够在所述进汽口和所述出汽口之间往复运动,所述破泡腔从所述进汽口至所述出汽口呈扩张状。呈扩张状的破泡腔增大了排汽面积,使得米汤等液体易于回流。将上述蒸汽阀应用于电饭煲中,提高了电饭煲的清洁度和安全性能。
然而,前述两个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破泡及防溢锅效果还有待提升。而且,破泡机构的结构大多比较复杂,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另外多具有一定清洗死角,不利于清洗,时间长了容易滋生细菌,甚至发霉。
此外,目前的破泡防溢机构主要应用于饭煲类封闭容器中,很少应用于开放式烹饪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破泡、防溢机构效果欠佳,结构较复杂,存在清洗死角,不利于清洗的缺陷,提供一种破泡及防溢锅效果更好的烹饪器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锅盖,所述锅盖上具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其特征是:所述锅盖由盖主体及可拆卸装配在所述盖主体上侧的面盖构成,所述面盖与盖主体合围形成位于所述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之间的蒸汽冷凝腔。因此,蒸汽冷凝腔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使气泡在溢出之前破裂,杜绝溢出。所述的合围,是指借助面盖或/和盖主体的边缘形成在面盖与盖主体之间的蒸汽冷凝腔,以尽量增大蒸汽冷凝腔在锅盖上的空间。
为了便于开启锅盖或者盖上锅盖,所述面盖具有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装配在所述面盖上。
为了便于测量温度,所述把手将一温度传感器压持固定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把手内装配有无线传输设备。
为了便于装配、拆卸及清洗,所述面盖通过旋合卡扣可拆卸装配在所述盖主体上。
为了在锅盖上形成尽可能大的蒸汽冷凝腔,所述盖主体具有凹腔,所述面盖的边缘与所述凹腔的边缘密封配合。
为了延长气泡溢出的路径,令气泡在溢出前破裂,所述凹腔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腔分割为连通所述蒸汽入口、蒸汽出口的蒸汽冷凝流道。尤其是,所述盖主体、所述面盖上均设有所述的隔板,所述盖主体上的隔板之间形成蒸汽冷凝下流道,所述面盖上的隔板之间形成蒸汽冷凝上流道,所述盖主体上的隔板伸向所述蒸汽冷凝上流道,所述面盖上的隔板伸向所述蒸汽冷凝下流道,所述蒸汽冷凝下流道与所述蒸汽冷凝上流道间隔连通构成迂回的所述蒸汽冷凝流道。
为了令气泡破裂后快速回流到锅内,所述蒸汽入口设于所述凹腔的底面,所述凹腔的底面自其周边至所述蒸汽入口的高度逐渐降低。
为了便于装配、拆卸,所述盖主体包括环状支撑架、盖体、内盖,所述内盖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在所述环状支撑架的下侧,所述盖体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在所述环状支撑架的上侧,所述凹腔、蒸汽入口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蒸汽出口设于所述面盖上。
为了密封,所述内盖上套有锅口密封圈,所述锅口密封圈的上边缘压着所述环状支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由盖主体及可拆卸装配在盖主体上侧的面盖构成,面盖与盖主体合围形成位于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之间的蒸汽冷凝腔。蒸汽冷凝腔具有足够大的空间,使气泡在溢出之前破裂,杜绝溢出;而且结构简单,无死角,利于清洗,不易滋生细菌及发霉;制造成本得以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盖主体具有凹腔,凹腔内具有隔板,隔板将凹腔分割为连通蒸汽入口、蒸汽出口的蒸汽冷凝流道,延长了气泡溢出的路径,令气泡在溢出前破裂,杜绝溢出。
本实用新型将面盖通过旋合卡扣可拆卸装配在盖主体上,便于装配、拆卸及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入口设于凹腔的底面,凹腔的底面自其周边至蒸汽入口的高度逐渐降低,利于气泡破裂后快速回流到锅内。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既适于应用于饭煲类封闭容器,也适于应用于电磁炉搭配汤锅形式的开放式烹饪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锅盖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盖下侧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盖主体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锅盖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锅盖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由隔板形成的气泡流动路径示意图;
图8为气泡破裂后在本实用新型的锅盖内回流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锅盖凹腔的底面自周边至蒸汽入口的高度逐渐降低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面盖与把手的固定方式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锅体;
200-锅盖;
201-蒸汽入口,202-蒸汽出口,203-盖主体,204-面盖,205-蒸汽冷凝腔,206-把手,207-温度传感器,208-无线传输设备,209-凹腔,210-面盖的边缘,211-隔板,212-凹腔的底面,213-支撑架,214-盖体,215-内盖,216-锅口密封圈,217-螺钉,218-把手盖,219-塞子,220-旋扣,221-L形卡槽,222-蒸汽冷凝流道,223-蒸汽冷凝下流道,224-蒸汽冷凝上流道,225-卡爪,226-把手密封圈,227-把手盖密封圈,228-塞子,229-测温头密封圈,230-中心胶圈,231-通孔密封圈,232-盖体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0、锅盖200,如图2所示,锅盖200上具有蒸汽入口201、蒸汽出口202,锅盖200由盖主体203及可拆卸装配在盖主体上侧的面盖204构成,面盖204与盖主体203合围形成位于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之间的蒸汽冷凝腔205。因此,蒸汽冷凝腔具有足够大的空间,锅盖整体上就是一个蒸汽阀,气泡冷却距离增加,使气泡在溢出之前破裂,杜绝溢出。而且结构简单,无死角,利于清洗,不易滋生细菌及发霉;制造成本得以降低。
另外,蒸汽入口201、蒸汽出口202优选分布在圆的直径方向的两端以增加米泡的运动行程。
为了便于开启锅盖或者盖上锅盖,面盖204具有把手206,把手206固定装配在面盖204上而位于整个锅盖的上侧。如图10所示,为了防止把手相对于锅盖转动,用三颗螺钉217将把手紧固在面盖上。因为上盖组件要经常拆卸,主要受力为把手处,用三颗螺钉将把手紧固在面盖上可防止扭断,变形。
如图5-6所示,为了便于测量温度,增加结构的紧凑性,把手将一温度传感器207压持固定在面盖204上,温度传感器207用于检测到锅盖内蒸汽冷凝腔的温度;把手206内装配有无线传输设备208,通过无线传输设备208可将温度传感器207检测到的温度值传送给烹饪器具的电路板,由电路板控制加热功率,避免加热功率过高造成溢锅。尤其是,无线传输设备208放置于把手盖218和把手206之间,塞子219挡住把手盖218实现整个把手的完整性。
如图2-4所示,为了便于装配、拆卸及清洗,面盖204通过旋合卡扣可拆卸装配在盖主体203上。具体的,旋合卡扣包括设在面盖204上的旋扣220及设在盖主体203上的L形卡槽221,通过旋转令旋扣220卡入L形卡槽221即可实现面盖204与盖主体203的装配,通过旋转令旋扣脱出L形卡槽即可实现面盖与盖主体的拆卸,方便操作。手握把手旋转,可将面盖整体取下进行清洗。
为了在锅盖上形成尽可能大的蒸汽冷凝腔,盖主体203具有凹腔209,面盖的边缘201与凹腔209的边缘密封配合,密封配合通过面盖与盖体214之间设盖体密封圈232实现,阻止气泡溢出。
如图2-4所示,为了延长气泡溢出的路径,令气泡在溢出前破裂,凹腔209内具有隔板211,隔板211将凹腔分割为连通蒸汽入口、蒸汽出口的蒸汽冷凝流道222(参见图7)。尤其是,盖主体203、面盖204上均设有隔板211,盖主体上的隔板之间形成蒸汽冷凝下流道223,面盖上的隔板之间形成蒸汽冷凝上流道224,盖主体上的隔板伸向蒸汽冷凝上流道,面盖上的隔板伸向蒸汽冷凝下流道,蒸汽冷凝下流道与蒸汽冷凝上流道间隔连通构成迂回的蒸汽冷凝流道,使蒸汽冷凝流道成为一个行程较大的迷宫,使得米汤在其中上下运动充分冷却。图7示出了气泡流动路径。
如图8-9所示,为了令气泡破裂后快速回流到锅内,蒸汽入口202设于凹腔的底面209,凹腔的底面212自其周边至蒸汽入口的高度逐渐降低。
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装配、拆卸,盖主体203包括环状支撑架213、盖体214、内盖215,内盖215通过卡扣结构(如卡爪225)装配在环状支撑架213的下侧,盖体214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在环状支撑架的上侧,凹腔209、蒸汽入口201设于盖体214上,蒸汽出口202设于面盖204上。支撑架213用以保证盖主体零件的整体强度,防止扭曲变形。
为了实现锅盖200与锅体100的密封,内盖215上套有锅口密封圈216,锅口密封圈216的上边缘压着环状支撑架213。令锅口密封圈深入锅体10mm,由于开口较大不会形成正压导致蹦盖,且不会泄露。
把手通过把手密封圈226与面盖204密封,把手盖218通过把手盖密封圈227与把手密封,塞子228堵住顶部进水的可能,把手206压住温度传感器207(测温头),温度传感器压住测温头密封圈229实现密封,中心胶圈230、通孔密封圈231过盈配合实现内盖上两孔的密封,从而实现全身水洗。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所述锅盖上具有蒸汽入口、蒸汽出口,其特征是:所述锅盖由盖主体及可拆卸装配在所述盖主体上侧的面盖构成,所述面盖与盖主体合围形成位于所述蒸汽入口与蒸汽出口之间的蒸汽冷凝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面盖具有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装配在所述面盖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把手将一温度传感器压持固定在所述面盖上;所述把手内装配有无线传输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面盖通过旋合卡扣可拆卸装配在所述盖主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盖主体具有凹腔,所述面盖的边缘与所述凹腔的边缘密封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凹腔内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凹腔分割为连通所述蒸汽入口、蒸汽出口的蒸汽冷凝流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盖主体、所述面盖上均设有所述的隔板,所述盖主体上的隔板之间形成蒸汽冷凝下流道,所述面盖上的隔板之间形成蒸汽冷凝上流道,所述盖主体上的隔板伸向所述蒸汽冷凝上流道,所述面盖上的隔板伸向所述蒸汽冷凝下流道,所述蒸汽冷凝下流道与所述蒸汽冷凝上流道间隔连通构成迂回的所述蒸汽冷凝流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蒸汽入口设于所述凹腔的底面,所述凹腔的底面自其周边至所述蒸汽入口的高度逐渐降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盖主体包括环状支撑架、盖体、内盖,所述内盖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在所述环状支撑架的下侧,所述盖体通过卡扣结构装配在所述环状支撑架的上侧,所述凹腔、蒸汽入口设于所述盖体上,所述蒸汽出口设于所述面盖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是:所述内盖上套有锅口密封圈,所述锅口密封圈的上边缘压着所述环状支撑架。
CN201921127351.3U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1270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7351.3U CN211270075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27351.3U CN211270075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70075U true CN211270075U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92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27351.3U Active CN211270075U (zh) 2019-07-17 2019-07-17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700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800A (zh) * 2020-11-23 2022-05-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排气结构、锅盖组件、烹饪器具以及排气调节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800A (zh) * 2020-11-23 2022-05-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排气结构、锅盖组件、烹饪器具以及排气调节方法
CN114521800B (zh) * 2020-11-23 2023-11-2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排气结构、锅盖组件、烹饪器具以及排气调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3534B (zh) 破泡器、锅盖组件以及烹饪器具
CN21127007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051211B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蒸汽饭煲
CN214258963U (zh) 盖板结构、盖体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3789739U (zh) 一种电饭煲微压防溢蒸汽阀
CN202234866U (zh) 一种防溢出陶瓷锅盖
CN220917188U (zh) 一种新型壶盖结构及具有其的电动养生壶
CN213464702U (zh) 烹饪器具
WO2022036999A1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07666460U (zh) 一种电饭锅
CN108720544B (zh) 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CN216060168U (zh) 烹饪器具的进气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9826400U (zh) 带破泡器的豆浆机
CN105627278A (zh) 一种缩短出汽时间的蒸汽发生器
CN219042668U (zh) 一种可拆卸上盖及烹饪器具
CN212912734U (zh) 一种烹饪装置
CN219578756U (zh) 排气盖、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CN214128200U (zh) 蒸汽烹饪器具的蒸笼及蒸汽烹饪器具
CN215383273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电饭煲
CN215304963U (zh) 蒸汽烹饪容器以及烹饪器具
CN219629319U (zh) 一种微压电蒸锅
CN208192823U (zh) 快速冷却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19982706U (zh) 一种多形态多功能空气炸锅
CN113142971B (zh) 电饭煲
CN219249819U (zh) 一种改进排水结构的低糖饭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2

Address after: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