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6642U -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6642U
CN211266642U CN202020339343.1U CN202020339343U CN211266642U CN 211266642 U CN211266642 U CN 211266642U CN 202020339343 U CN202020339343 U CN 202020339343U CN 211266642 U CN211266642 U CN 211266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chamber
bearing seat
cool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3393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龙波
陈文联
张其强
林治鹏
黎贤钛
林正林
俞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ERG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to CN2020203393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6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6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6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它解决了现有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存在渗液产生安全隐患问题。本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一侧连接有前轴承座,前轴承座内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一,轴承安装室一内设有轴承一,前轴承座的后端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转轴插接于轴承一内,前轴承座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一的前轴承室前盖,前轴承室前盖朝轴承一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一,废油环一抵靠在轴承一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一,前轴承座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一的注油通道一。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防止气泵渗液对变压器产生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背景技术
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上通常包括电机和叶轮,电机上的转动轴的两端通常装配有轴承,在电机转子的带动下进行高速旋转,电机带动叶轮旋转,在转动轴高速旋转下,轴承内的润滑油会老化失效,需要对轴承内的润滑油进行添补,变压器冷却系统中所使用的气体循环气泵在加注润滑剂时由于原有老化的润滑油留存且无处排放或在加注过程中可能存在润滑剂加注过多渗漏而对变压器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充分更换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轴承处的润滑油且防止渗液对变压器产生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的一侧连接有前轴承座,前轴承座内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一,轴承安装室一内设有轴承一,前轴承座的后端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转轴插接于轴承一内,其特征在于,前轴承座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一的前轴承室前盖,前轴承室前盖朝轴承一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一,废油环一抵靠在轴承一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一,前轴承座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一的注油通道一。
安装支架用于支撑架设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的叶轮和电机,在安装支架的一侧连接前轴承座,前轴承座内的轴承安装室一内安装有轴承一,电机固连在前轴承座的后端,电机的转轴插接在轴承一内,在电机运行的时候,转轴带动轴承一运动,轴承一的转动需要足够的润滑,当轴承一使用到达一定程度时,轴承一内的轮滑会失效,需要对轴承一进行添加润滑剂,润滑剂通过注油通道一往轴承一加注润滑剂,润滑剂到达轴承一后将原失效的润滑剂排入前轴承端盖、废油环一与轴承一形成的废油腔一内,使原失效的润滑剂能够尽可能的排出至废油腔一内,并有通过废油腔一进行容置,防止油液渗出,防止润滑剂渗出对变压器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中,所述前轴承座的后侧还设有位于轴承安装室一内的前轴承室后盖,前轴承室后盖的前端面与轴承一后端面抵靠,前轴承室后盖上开设有能够朝轴承一通油的通油槽一,通油槽一与注油通道一相通。在轴承安装室一的后侧设置前轴承室后盖,并在前轴承室后盖上开设于注油通道一相通并通往轴承一的通油槽一,使润滑剂能够顺利导向轴承一,对轴承一进行润滑。
在上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中,所述电机包括后轴承座,后轴承座位于电机的尾部,后轴承座上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二,轴承安装室二内设有供转轴插入的轴承二,所述后轴承座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二的注油通道二,所述注油通道二位于轴承二的后侧。后轴承座上开设的轴承安装室二内安装有轴承二,电机的转轴插接在轴承二内,电机的转轴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一和轴承二提供支点,后轴承座上开设的注油通道二,将润滑剂通过注油通道注向轴承二,使轴承二的润滑剂得到更换。
在上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中,所述后轴承座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二的后轴承室前盖,后轴承室前盖朝轴承二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二,废油环二抵靠在轴承二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二。后轴承室前盖将轴承安装室二的前端进行遮蔽,通过废油环二抵靠在轴承的外环上形成废油腔二,由于注油通道位于轴承二的后侧,废油腔二位于轴承二的前侧,所以注入的新润滑剂将轴承二内失效的润滑剂排至废油腔二内,将轴承二内的润滑剂充分更换,并通过废油腔二进行收集防止渗液,防止润滑剂渗出对变压器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在上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中,所述后轴承座的后侧设有位于轴承安装室二内的后轴承室后盖,所述后轴承室后盖的前端面与轴承二后端面抵靠,所述后轴承室后盖上开设有能够朝轴承二通油的通油槽二,通油槽二与注油通道二相通。在轴承安装室二的后侧设置后轴承室后盖,在后轴承室后盖上开设于注油通道二相通并通往轴承二的通油槽二,使润滑剂能够顺利导向轴承二,对轴承二进行润滑。
在上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中,所述前轴承座上设有能够封闭注油通道一的油杯一,前轴承座上设有能够遮罩油杯一的油杯盖一。油杯一实现了单向阀的作用,对注油通道一进行封闭,油杯盖一能够对油杯一进行防护。
在上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中,所述后轴承座上设有能够封闭注油通道二的油杯二,后轴承座上设有能够遮罩油杯二的油杯盖二。油杯二实现了单向阀的作用,对注油通道二进行封闭,油杯盖二能够对油杯二进行防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废油腔的设置使原失效的润滑剂能够被替换掉的同时被容置,防止渗出,使轴承内的润滑剂得到充分的更换。
2、由于失效的润滑剂能够被容置防止油液渗出,能够减少在加注润滑剂后清理的步骤。
3、通过废油腔一和废油腔二的设置能够对润滑剂进行收集,防止润滑剂渗出对变压器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I。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II。
图4是前轴承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后轴承室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前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后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支架;2、前轴承座;3、轴承安装室一;4、轴承一;5、电机;6、转轴;7、轴承二;8、前轴承室前盖;8a、废油环一;9、废油腔一;10、注油通道一;11、前轴承室后盖;12、通油槽一;13、后轴承座;14、轴承安装室二;15、注油通道二;16、后轴承室前盖;16a、废油环二;17、废油腔二;18、后轴承室后盖;19、通油槽二;20、油杯一;21、油杯盖一;22、油杯二;23、油杯盖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的后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前轴承座2,前轴承座2内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一3,轴承安装一沿轴承座的轴向开设,在轴承安装室一3内安装有轴承一4,前轴承座2的后端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壳体通过螺栓固连在前轴承座2的后端,电机5的转轴6的前部插接于轴承一4内,在前轴承座2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一3的前轴承室前盖8,前轴承室前盖8上具有可供转轴6穿过的通孔,前轴承室前盖8朝轴承一4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一8a,废油环一8a抵靠在轴承一4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一9,前轴承座2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一4的注油通道一10,注油通道一10的输出口位于轴承一4的后侧。前轴承座2的后侧还设有位于轴承安装室一3内的前轴承室后盖11,前轴承室后盖11前端面与轴承一4后端面抵靠,前轴承室后盖11上开设有能够朝轴承一4通油的通油槽一12,通油槽一12与注油通道一10相通。前轴承室后盖11的后端具有连接盘,连接盘抵靠在前轴承座2的后端面上,前轴承室前盖8、前轴承座2和前轴承室后盖11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前轴承座2上还设有能够封闭注油通道一10的油杯一20,前轴承座2上设有能够遮罩油杯一20的油杯盖一21,油杯一20实现了单向阀的作用,对注油通道一10进行封闭,油杯盖一21能够对油杯一20进行防护。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打开油杯盖一21,将油壶对准油杯一20往注油通道一10内加注新润滑剂,新润滑剂顺着注油通道一10经过通油槽一12抵达轴承一4,新润滑剂到达轴承一4后将原失效的润滑剂排入前轴承端盖、废油环一8a与轴承一4形成的废油腔一9内,使原失效的润滑剂能够尽可能的排出至废油腔一9内,并有通过废油腔一9进行容置,防止油液渗出,防止润滑剂渗出对变压器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实现将轴承一4内的油液进行充分更换。
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电机5包括位于其尾部的后轴承座13,后轴承座13与电机5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后轴承座13上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二14,轴承安装室二14沿后轴承座13的轴向开设,轴承安装室二14内设有轴承二7,转轴6的尾部插接于轴承二7内,后轴承座13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二7的注油通道,注油通道二15位于轴承二7的后侧。在后轴承座13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二14的后轴承室前盖16,后轴承室前盖16朝轴承二7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二16a,废油环二16a抵靠在轴承二7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二17,由于注油通道位于轴承二7的后侧,废油腔二17位于轴承二7的前侧,所以注入的新润滑剂将轴承二7内失效的润滑剂排至废油腔二17内,将轴承二7内的润滑剂充分更换,并通过废油腔二17进行收集防止渗液导致对变压器的运行产生安全隐患。
如图1、图3、图5和图7所示,后轴承座13的后侧设有位于轴承安装室二14内的后轴承室后盖18,电机5还包括电机5壳后盖,电机5壳后盖位于后轴承室后盖18的后侧,电机5壳后盖的前端面抵靠在后轴承室后盖18的后端面上,后轴承室后盖18的前端面与轴承二7后端面抵靠,后轴承室后盖18上开设有能够朝轴承二7通油的通油槽二19,通油槽二19与注油通道二15相通。在轴承安装室二14的后侧设置后轴承室后盖18,在后轴承室后盖18上开设于注油通道二15相通并通往轴承二7的通油槽二19,使润滑剂能够顺利导向轴承二7,对轴承二7进行润滑。后轴承座13上设有能够封闭注油通道二15的油杯二22,后轴承座13上设有能够遮罩油杯二22的油杯盖二23。油杯二22实现了单向阀的作用,对注油通道二15进行封闭,油杯盖二23能够对油杯二22进行防护。
电机5包括电机5转子,电机5转子硅钢片上有6个均布的通风孔,一方面减轻转子重量,另一方面当转子旋转时,带动内部介质流动带走电机5部位产生的热量。转子通过热套安装在转轴6上,转轴6前端安装有负荷侧轴承,轴承内圈通过锁紧垫片与锁紧螺母固定,转轴6后端安装有非负荷侧轴承,转轴6轴头部位装有前向叶片多翼式离心叶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包括安装支架(1),安装支架(1)的一侧连接有前轴承座(2),前轴承座(2)内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一(3),轴承安装室一(3)内设有轴承一(4),前轴承座(2)的后端连接有电机(5),电机(5)的转轴(6)插接于轴承一(4)内,其特征在于,前轴承座(2)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一(3)的前轴承室前盖(8),前轴承室前盖(8)朝轴承一(4)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一(8a),废油环一(8a)抵靠在轴承一(4)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一(9),前轴承座(2)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一(4)的注油通道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座(2)的后侧还设有位于轴承安装室一(3)内的前轴承室后盖(11),前轴承室后盖(11)的前端面与轴承一(4)后端面抵靠,前轴承室后盖(11)上开设有能够朝轴承一(4)通油的通油槽一(12),通油槽一(12)与注油通道一(10)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5)包括后轴承座(13),后轴承座(13)位于电机(5)的尾部,后轴承座(13)上开设有轴承安装室二(14),轴承安装室二(14)内设有供转轴(6)插入的轴承二(7),所述后轴承座(13)上开设有连通外部并通往轴承二(7)的注油通道二(15),所述注油通道二(15)位于轴承二(7)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座(13)的前侧设有遮盖轴承安装室二(14)的后轴承室前盖(16),后轴承室前盖(16)朝轴承二(7)方向凸起设有废油环二(16a),废油环二(16a)抵靠在轴承二(7)的外圈上形成废油腔二(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座(13)的后侧设有位于轴承安装室二(14)内的后轴承室后盖(18),所述后轴承室后盖(18)的前端面与轴承二(7)后端面抵靠,所述后轴承室后盖(18)上开设有能够朝轴承二(7)通油的通油槽二(19),通油槽二(19)与注油通道二(15)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座(2)上设有能够封闭注油通道一(10)的油杯一(20),前轴承座(2)上设有能够遮罩油杯一(20)的油杯盖一(21)。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座(13)上设有能够封闭注油通道二(15)的油杯二(22),后轴承座(13)上设有能够遮罩油杯二(22)的油杯盖二(23)。
CN202020339343.1U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Active CN211266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9343.1U CN211266642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339343.1U CN211266642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6642U true CN211266642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339343.1U Active CN211266642U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66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442A (zh) * 2021-01-18 2021-06-01 韶关铸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组件及其导油杆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9442A (zh) * 2021-01-18 2021-06-01 韶关铸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组件及其导油杆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52514B (zh) 高转速牵引电机
CN211266642U (zh) 一种气体变压器冷却系统强迫气体循环用气泵
JPH0726624B2 (ja) 油回転真空ポンプの軸封装置
JPS622149B2 (zh)
CN201398120Y (zh) 高转速牵引电机
CN111555554A (zh) 一种对电机和控制器进行油冷的电动油泵总成
CN109538745A (zh) 电动商用车电机与变速箱的连接花键润滑结构
CN111102218B (zh) 计算机散热风扇系统
CN211275049U (zh) 一种直连传动碟式分离机
CN210744893U (zh) 一种自润滑电机
JPS58193997A (ja) 流体機械の油切り装置
CN220015284U (zh) 一种新型自动甩油器
CN208831313U (zh) 一种外置轴承的水泵
CN218235855U (zh) 轴承组件及电动工具
CN215521074U (zh) 一种驱动燃气轮机滑油组件运转的机械结构
CN220980328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单端面集装式机械密封
CN215058404U (zh) 一种用于多级离心泵的止推轴承结构
CN212959258U (zh) 一种流通式皮托管泵
CN217233910U (zh) 离心水泵
CN220732496U (zh) 高速电机用轴承密封结构
CN213540722U (zh) 一种脂润滑的旋喷泵
CN220732495U (zh) 高速电机用轴承密封结构
CN201155567Y (zh) 双油封结构
CN218416010U (zh) 电动工具
CN114857177B (zh) 一种牵引电机用滚动轴承的气压均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