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5766U - 汇流排组件 - Google Patents

汇流排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5766U
CN211265766U CN202020410666.5U CN202020410666U CN211265766U CN 211265766 U CN211265766 U CN 211265766U CN 202020410666 U CN202020410666 U CN 202020410666U CN 211265766 U CN211265766 U CN 211265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usbar
plate portion
laminated
sn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4106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phi Electrical Center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4106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5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5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5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条以及与所述汇流条电气连通的多个端子,每个端子由多个片件层叠而成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汇流排组件还包括端子固定件,端子固定件相对汇流条和端子独立,每个端子通过第一卡扣机构固定到端子固定件,而端子固定件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固定到汇流条上,从而使端子与汇流条固定并电气连通。本归有的汇流排组件提高了电气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汇流排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排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机动车辆的传统的汇流排和继电器之间的信号或电流传输都是通过直接在汇流排上冲压出音叉或者母端子之间来实现的,由于冲压工艺性导致如此制造的汇流排上的接触点只有点或者线接触,因此,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不佳。
对此,市场上已开发有一种汇流排,其具有层叠的端子,层叠的端子直接机械接合到汇流排上,此类的汇流排组件相比冲压式端子汇流排在传输的稳定性和效率上有明显的提高。但是,现有的汇流排组件在使用时会会出现连接不牢固的问题,尤其是在存在振动的应用环境下。
因此,需要对现有汇流排作出改进,提供更适合诸如车辆之类振动环境使用的汇流排。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条以及与所述汇流条电气连通的多个端子,每个端子由多个片件层叠而成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其中,汇流排组件还包括端子固定件,端子固定件相对汇流条和端子独立,每个端子通过第一卡扣机构固定到端子固定件,而端子固定件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固定到汇流条上,从而使端子与汇流条固定并电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端子固定件形成为夹子的形状,端子固定件具有第一夹板部、第二夹板部和端板部,第一夹板部和第二夹板部的一端通过端板部互连,而另一端形成允许端子的第二端插入的开口端,并且第一夹板部和第二夹板部之间形成容纳端子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位于端子的第二端的侧部的卡合凹部和形成在端子固定件中的凸片,端板部形成通孔,凸片形成在通孔的相对侧部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位于端子的侧部的卡合部和在端子固定件中的卡合孔,端子固定件的端板部的相对两个侧部一体地附着有凸耳,卡合孔形成在凸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端子固定件的第一夹板部和第二夹板部上分别形成两个朝外成角度延伸的凸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第一夹板部和第二夹板部之间的开口端在没有插入端子之前的自由状态下的宽度小于层叠端子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汇流条和端子由铜或铜合金制成,端子固定件由不锈钢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层叠端子的片件具有相同的厚度,并且彼此通过凸台和凹部压接在一起,凸台和凹穴分别形成在两个片件相互面对的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组件,层叠端子通过端子固定件牢靠地连接在汇流要上,使得组件的机械电气性能稳定,使得汇流条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气接触不良的问题。另一方面,层叠端子降低了接触点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信号/电流的传输性。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组件适用于自动化制造流程,生产率效高,产品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附图为:
图1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的一个层叠端子的组装立体图。
图1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中的层叠端子与固定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1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中的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2A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的一个层叠端子的组装立体图。
图2B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中的层叠端子与固定件的组装立体图。
图2C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中的固定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适用第一较佳实施例和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中的层叠端子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汇流条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列表
1,1’ 汇流排组件
10 汇流条
11 孔
20 端子
21 第一端
22 第二端
23 凹部
25 卡合部
30,30’ 端子固定件
31,31’ 第一夹板部
32,32’ 第二夹板部
33,33’ 端板部
34 通孔
35 卡合凸片
36’ 凸耳
37’ 卡合孔
38,38’ 凸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A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1的组装立体图。汇流排组件1包括汇流条10、多个层叠端子20以及将每一个层叠端子20固定到汇流条10上的多个端子固定件30。可以理解,图1A中仅示出了汇流排组件1中的一段,其只包括一个端子20,但实际的汇流排组件1包括多个端子20,它们通过各自的端子固定件30固定到同一个汇流条10上,端子20的数量可以根据汇流排组件1实际应用的需要灵活设定。
图3示出了适于装配在汇流条10上的一个端子20的立体图。从图3中可以看到,该端子20由三个片件层叠而成,三个片件形状相同,其大致为叉状,具有叉状的用于与匹配端子连接的第一端21和装配到汇流条10中的第二端22。片件可以通过彼此压接在一起,例如在它们相互面接触的表面上具有匹配的凸台和凹穴,通过凸台和凹穴的过盈配合,这些片件被层叠在一起不易松脱。层叠端子20的每个片件较佳地具有相同的厚度,例如约0.2mm。层叠端子20通常由铜或铜合金材料制成。
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构想除叉形以外的其他形状的层叠端子20,如环状、片状等,另外,层叠的片材的厚度和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定。
特别地,层叠端子20和汇流条10之间通过端子固定件30来连接。如图1C所示,端子固定件30是一个单独的部分,它通过与层叠端子20和汇流条10分别卡合而实现层叠端子20至汇流条10的安装。具体地说,端子固定件30通过第一卡扣机构与层叠端子20卡扣固定,而端子固定件30又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卡扣固定到汇流条10中。
参照图1B,第一卡扣机构包括形成在层叠端子20中的卡合凹部23和形成在端子固定件30中的卡合凸片35。
图3所示,卡合凹部23形成在层叠端子20的第二端22的相对侧部上,该侧部是指沿层叠方向的侧部,端子20中的每一个层叠片材都具有卡合凹部23的一部分,且相互对齐。优选地,卡合凹部23形成在层叠片的整个层叠厚度上。此外,从图3中还可以看到,端子20的相对侧部上还形成有台阶部。
图1C示出了具有凸片35的端子固定件30的形状。第一实施例中的端子固定件30通过整体的片件形成,较佳地可使用不锈钢材料冲压制成。一体的片件弯曲形成夹子的形状,具体的,端子固定件30具有第一夹板部31、第二夹板部32和端板部33。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之间形成插入端子20的容纳空间,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的一端通过所述端板部33互连,而另一端形成开口端。端板部33形成有通孔34,而通孔34的相对侧部上形成有卡合凸片35,它们面对彼此相向延伸。如图1B所示,当层叠端子20的第二端22插入该通孔34时,卡合凸片35与凹部23卡接在一起。卡合凸片35的宽度优选地与层叠端子20的总厚度大致相等,这样,当端子固定件30的卡合凸片35与端子20上的卡合凹部23接合时,能够使层叠端子20中的每一个片材都直接与端子固定件30卡合。
进一步地,端子固定件30又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固定到汇流条10中形成的孔11中。如图4所示,汇流条10中形成矩形的孔11,孔11的长边适于与端子固定件30卡合,而孔11的短边适于与端子20直接接触而实现电气连通。如图1C所示,在端子固定件30的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上分别形成两个朝外突出的凸片38,它们通常是通过冲压而形成的,凸片38的一端与夹板部31形成一体,另一端外弯而突出于夹板部的外表面。
在第一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1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层叠端子20的第二端22插入端子固定件30的开口端并插过通孔34,直到层叠端子20上的卡合凹部23与通孔34中的卡合凸片35相互卡合。接着再将层叠端子20的第一端21插入汇流条10上的孔11,使得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上朝外突出的卡合凸片35弹性变形地通过通孔34,随后回复原位,此时凸片38抵靠到汇流条10的一个表面上,与时同时,层叠端子20的侧部的台阶部抵靠在汇流条10的另一表面上。此时,一个层叠端子20与汇流条10之间的装配完成。
采用第一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1,层叠端子20与汇流条10之间连接可靠性高,而且电气性能相应也被提高。
图2A、图2B和图2C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1。该汇流排组件1同样包括汇流条10、多个层叠端子20以及将每一个层叠端子20固定到汇流条10上的多个端子固定件30’。在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1中,汇流条10和层叠端子20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是一样的,此处不再赘述。
端子固定件30’通过第一卡扣机构与层叠端子20卡扣固定,而端子固定件30’又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卡扣固定到汇流条10中。从图2B中可以看到,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卡扣机构包括形成在层叠端子20中的卡合部和形成在端子固定件30中的卡合孔。
在如图3所示的端子20中,卡合部25形成在端子20的第二端的侧部上,在该较佳实施例中,借助端子20的侧部形成凹部23及第二端22上的切角协作形成了该卡合部25。
图2C示出了第二实施例的端子固定件30’。具体地,该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固定件30’也由通过整件式的片件形成,较佳地可使用不锈钢材料冲压制成。一体的片件弯曲形成夹子的形状,具体地,端子固定件30’具有第一夹板部31’、第二夹板部32’和端板部33’。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之间形成插入端子20的容纳空间,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的一端通过所述端板部33’互连,而另一端形成开口端。在第二实施例中,端板部33’的相对两个侧部一体地附连凸耳36’,凸耳36’相对于端板部33’大致成90度角弯折,凸耳36’上形成卡合孔37’。
进一步地,端子固定件30’又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固定到汇流条10中形成的孔11中。如图2C所示,在端子固定件30’的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上分别形成两个朝外成角度延伸的凸片38’,它们通常是通过冲压而形成的,凸片38’的一端与夹板部31’、32’形成一体,另一端外弯而突出于夹板部31’、32’的外表面。同样地,该凸片38’也适于与图4所示的汇流条10中形成的孔11接合。
在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排组件1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层叠端子20的第二端22插入到端子固定件30’的开口端,直接层叠端子20上的凸部卡合到端子固定件30’的侧部的卡合孔37’中。接着再将层叠端子20的第一端21插入汇流条10上的孔11,使得第一夹板部31’和第二夹板部32’上朝外突出的凸片38’弹性变形地通过孔11,随后回复原位,此时凸片38’抵靠到汇流条10的一个表面上,与此同时,层叠端子20的侧部的台阶部抵靠在汇流条10的另一表面上。
相比于图1C的端子固定件30,图2C的端子固定件30’的第一卡扣机构整体强度更大,在使用中端子20更不易脱出,可靠性更佳,尤其适用于会在端子20上施加较大作用力的应用场合。
较佳地,第一夹板部31、31’和第二夹板部32、32’之间的容纳空间在没有插入端子20之前的自由状态下可以稍小于端子20的厚度。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借助工具或自动化设备将两个夹板部撑开,以便于层叠端子20的插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组件1、1’,层叠端子20通过端子固定件30、30’牢靠地连接在汇流要上,使得组件1、1’的机械电气性能稳定,使得汇流条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电气接触不良的问题。另一方面,层叠端子20降低了接触点的接触电阻,提高了信号/电流的传输性。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排组件1、1’适用于自动化制造流程,生产率效高,产品质量稳定。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汇流排组件,所述汇流排组件包括汇流条以及与所述汇流条电气连通的多个端子,每个所述端子由多个片件层叠而成并且具有第一端和相对的第二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汇流排组件还包括端子固定件,所述端子固定件相对所述汇流条和所述端子独立,每个所述端子通过第一卡扣机构固定到所述端子固定件,而所述端子固定件通过第二卡扣机构固定到所述汇流条上,从而使所述端子与所述汇流条固定并电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固定件形成为夹子的形状,所述端子固定件具有第一夹板部、第二夹板部和端板部,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端板部互连,而另一端形成允许所述端子的所述第二端插入的开口端,并且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端子的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端子的第二端的侧部的卡合凹部和形成在所述端子固定件中的卡合凸片,
所述端板部形成通孔,所述卡合凸片形成在所述通孔的相对侧部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机构包括位于所述端子的侧部的卡合部和在所述端子固定件中的卡合孔,
所述端子固定件的端板部的相对两个侧部一体地附着有凸耳,所述卡合孔形成在所述凸耳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固定件的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上分别形成两个朝外成角度延伸的凸片。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部和所述第二夹板部之间的开口端在没有插入端子之前的自由状态下的宽度小于所述层叠端子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条和所述端子由铜或铜合金制成,所述端子固定件由不锈钢制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端子的片件具有相同的厚度,并且彼此通过凸台和凹穴压接在一起,所述凸台和所述凹穴分别形成在两个所述片件相互面对的表面上。
CN202020410666.5U 2020-03-26 2020-03-26 汇流排组件 Active CN211265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0666.5U CN211265766U (zh) 2020-03-26 2020-03-26 汇流排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410666.5U CN211265766U (zh) 2020-03-26 2020-03-26 汇流排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5766U true CN211265766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07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410666.5U Active CN211265766U (zh) 2020-03-26 2020-03-26 汇流排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5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07603A (en) Dual thickness blade type electrical terminal
US71754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and system
EP2652841B1 (en) Receptacle terminal
US8398442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7395112B2 (ja) 雌端子
JP2019153565A (ja) 雌端子
JP3315870B2 (ja) 圧接端子
WO2019167599A1 (ja) 雌端子
US3373398A (en) Terminal block
CN211265766U (zh) 汇流排组件
CN113451813A (zh) 汇流排组件
EP0669634B1 (en) Planar circuit sheet
CN112640221B (zh) 直接插入式连接器
CN114258614B (zh) 阴端子
US7189102B2 (en) Connector especially for an airbag-ignition system
JP2880059B2 (ja) 圧接端子
CN220066164U (zh) 电连接器外壳和电连接器
CN111769391B (zh) 连接器
US20220294142A1 (en) Female terminal
US6545224B2 (en) Plate-like insulating member and method of fixing electric wire to plate-like insulating member
JP7140034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3290928B2 (ja) 圧接端子
JP3889921B2 (ja) プレート状絶縁体
KR20220154044A (ko) 방진 전기적 고전류 플랫 소켓 접점 장치
JPH0664368U (ja) 差込み型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