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65274U -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65274U
CN211265274U CN202020227714.7U CN202020227714U CN211265274U CN 211265274 U CN211265274 U CN 211265274U CN 202020227714 U CN202020227714 U CN 202020227714U CN 211265274 U CN211265274 U CN 2112652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layer
electrodes
laye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277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国治
庄伟旭
黄任亨
蒋亚娴
胥连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ju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ju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ju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ju Electronic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277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652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652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652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ramic Capacitors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包括叠压的若干层电极层,每一个所述电极层包括基层和分布在所述基层上的若干电极,所述电极具有圆角,所述圆角位于所述电极的四角边缘,所述若干层电极层形成电容坯体,所述电极沿所述电容坯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电容坯体内部依次串联,形成分压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陶瓷电容具有良好的耐高压性能,其陶瓷体部分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背景技术
贴片电容又叫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是目前用量比较大的常用元件,这种电容器是由多层内电极片和介质层交替叠加并烧结形成的,是一种层叠电容器,这种电容器的介质层材料通常为陶瓷,并在介质层材料中通过多层内电极片连接两端电极,具有体积小、耐压高的优点,并且在某些领域能取代传统的铝电解电容器及钽电解电容器。
然而,在现有贴片电容产品的电极层印刷工艺中,其加工使用的固定网版会导致电容的耐高压性能降低,进一步的印刷电极的四角边缘是直角形状,如此设计也导致产品的耐高压性能降低,这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应一定的高压环境,容易出现故障与损坏;
进一步的,现有贴片电容因产品生坯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在预烧过程中也不能将其全部分解排出,导致在后续的高温烧结中产生剧烈的物理化学反应,另外陶瓷粉的粒径分布不均匀使陶瓷体在高温烧结时产生强度不同收缩应力,从而导致陶瓷体的盖子、侧面或顶端开裂。这些缺陷也会导致产品的耐高压性能降低甚至报废。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贴片电容耐高压性能低且其陶瓷体部分容易开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包括叠压的若干层电极层,每一个所述电极层包括基层和分布在所述基层上的若干电极,所述电极具有圆角,所述圆角位于所述电极的四角边缘,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层电极层形成电容坯体,所述电极沿所述电容坯体的高度方向在所述电容坯体内部依次串联,形成分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坯体为四方柱体,所述四方柱体由若干层电极层叠压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层电极层包括:电极层、电极层、电极层……电极层n-和/或电极层n,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至电极层n上的电极交错分布,在所述电容坯体的高度方向上各层电极相互搭接,形成层层电极串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电极层、电极层……电极层n-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电极、电极……电极层n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和电极层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不同,所述电极层和电极层上的电极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上的电极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极层上的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陶瓷体结构,所述电极包括银电极、镍电极、铜电极及其他合金电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在产品内部形成电容的串联,从而可以实现分压的效应,提高产品的耐高压性能;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中,其电极层上电极的形状由原来的四角边缘均为直角改变为四角边缘均为圆角,使用圆角可以避免电荷在电极层直角部分的尖端放电效应,从而减少对产品造成损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耐高压性能;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其由于加工过程中研磨设备精密,电介质(包括陶瓷)粉末的粒径大小分布更加均匀集中,在高温烧结阶段电容的陶瓷体内部的收缩应力均匀分布,使得陶瓷体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不易开裂;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不影响产品生坯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原材料中有机物含量,可以减小后续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反应激烈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应用固定网版制作出的电容的纵剖结构效果图,其中a是各层电极串联接触的有效长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浮动网版制作出的电容的纵剖结构效果图,其中b1和b2均为各层电极串联接触的有效长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层上一种电极分布的平面示意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作出的电容的三维结构效果图。
其中:01-电极;02-电极;04-电极层;05-坯体;06-陶瓷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贴片电容产品的电极层印刷工艺中使用的固定网版会导致电容的耐高压性能降低,如图1现有技术中应用固定网版制作出的电容的纵剖结构效果图所示,各层电极01相互层压,层与层之间通过电极01相连,是较为单一的电极串联结构,进一步的印刷电极的四角边缘是直角形状,如此设计容易发生直角边缘的尖端放电效应,导致产品的耐高压性能降低,这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适应一定的高压环境,容易出现故障与损坏;
进一步的,现有贴片电容因产品生坯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在预烧过程中也不能将其全部分解排出,导致在后续的高温烧结中产生剧烈的物理化学反应,另外陶瓷粉的粒径分布不均匀使陶瓷体在高温烧结时产生强度不同收缩应力,从而导致陶瓷体的盖子、侧面或顶端开裂。这些缺陷也会导致产品的耐高压性能降低甚至报废。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要旨:
实施例:
请参见图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浮动网版制作出的电容的纵剖结构效果图,其中b1和b2均为各层电极串联接触的有效长度;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极层上一种电极分布的平面示意效果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制作出的电容的三维结构效果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请继续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制作出的电容的三维结构效果图,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包括叠压的若干层电极层04,每一个所述电极层04包括基层和分布在所述基层上的若干电极02,所述电极02具有圆角,所述圆角位于所述电极02的四角边缘,
所述若干层电极层04形成电容坯体05,所述电极02沿所述电容坯体05的高度方向在所述电容坯体05内部依次串联,形成分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容坯体05为四方柱体,所述四方柱体由若干层电极层04叠压而成,
所述若干层电极层04包括:电极层1、电极层2、电极层3……电极层2n-1和/或电极层2n,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
所述电极层1至电极层2n上的电极交错分布,在所述电容坯体05的高度方向上各层电极02相互搭接,形成层层电极串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1、电极层3、电极层5……电极层2n-1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所述电极2、电极4、电极6……电极层2n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所述电极层1和电极层2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不同,所述电极层1和电极层2上的电极错位设置,
所述电极层1上的电极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极层2上的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陶瓷体结构,所述电极02包括银电极、镍电极、铜电极及其他合金电极。
制作本实用新型所述高压贴片陶瓷电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介电原材料研磨至粉末状后与添加剂混合得到浆料,将所述浆料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带,获得基层;
S2:将电极材料涂覆在浮动网版上,将浮动网版上涂覆的电极材料印刷在所述基层上,获得印刷有电极的电极层;
S3:将所述电极层进行多层叠压、水压和切割,获得电容坯体;
S4:对步骤S3获得的电容坯体进行排胶,焙烧,封端,烧端,形成初步电容;
S5:对步骤S4获得的初步电容进行电镀,获得成品电容。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将介电原材料加入球磨机和/或研磨机中进行粉碎研磨,获得粒径均匀且集中的粉末物,所述粉末物的粒径范围包括0.40um~0.60um。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方法得到的粉末物的粒径更加均匀集中,在后期高温烧结的过程中固相反应更加平稳,陶瓷体内部收缩应力均匀分布,陶瓷体的硬度和强度增加,良品率提高。
所述粉末物中含有有机物,在不影响产品生坯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降低原材料中有机物含量。
所述步骤S1中,所述添加剂包括黏结剂,所述黏结剂在所述介电原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8%~15%。
优选的,所述黏结剂在所述介电原材料中的重量百分比为9.5%,预烧后残碳检测结果显示,相比现有技术碳含量明显下降。
所述步骤S2中,所述浮动网版上具有一个或多个电极模板,所述电极模板分布在所述浮动网版的表面,所述电极模板包括矩形,所述矩形的四角为倒圆角;
所述电极模板上涂覆有所述电极材料,所述电极模板将所述电极材料印刷在所述基层上,如图3所示,在所述基层上形成电极02,基层上的电极02与所述电极模板的形状一致,所述电极材料包括银、镍、铜及其他合金。
请继续参见图2,所述步骤S3中,所述坯体05为四方柱体,所述四方柱体由若干层电极层04叠压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层电极层04包括:电极层1、电极层2、电极层3……电极层2n-1和/或电极层2n,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1至电极层2n上的电极交错分布,在所述坯体的高度方向上各层电极相互搭接,形成层层电极串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1、电极层3、电极层5……电极层2n-1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2、电极4、电极6……电极层2n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1和电极层2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不同,所述电极层1和电极层2上的电极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层1上的电极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极层2上的电极,如图2所示,其中b1和b2均为各层电极串联接触的有效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焙烧是对所述坯体05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温度为1200℃~1300℃,获得内应力分布均匀的初步电容。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电镀是对所述初步电容的表面镀金属层,所述电镀的金属层包括镀铜层、镀镍层和镀锡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在制作的过程中应用浮动网版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网版,如此设计可以在产品内部形成电容的串联,从而可以实现分压的效应,提高产品的耐高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中,其电极层上电极的形状由原来的四角边缘均为直角改变为四角边缘均为圆角,使用圆角可以避免电荷在电极层直角部分的尖端放电效应,从而减少对产品造成损伤,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耐高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的制作过程中,合理降低原材料中有机物含量,可以减小后续在高温烧结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反应激烈程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其由于加工过程中研磨设备精密,电介质(包括陶瓷)粉末的粒径大小分布更加均匀集中,在高温烧结阶段陶瓷体内部的收缩应力均匀分布,改善了陶瓷体自发的或是在外力条件下发生应力变化过大造成产品的陶瓷体开裂的问题,使得陶瓷体具有良好的硬度和强度,不易开裂,本实用新型制得的产品的耐高压范围相比现有技术从1500V-1700V提高到了2000V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4)

1.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压的若干层电极层(04),每一个所述电极层(04)包括基层和分布在所述基层上的若干电极(02),所述电极(02)具有圆角,所述圆角位于所述电极(02)的四角边缘,
所述若干层电极层(04)形成电容坯体(05),所述电极(02)沿所述电容坯体(05)的高度方向在所述电容坯体(05)内部依次串联,形成分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坯体(05)为四方柱体,所述四方柱体由若干层电极层(04)叠压而成,
所述若干层电极层(04)包括:电极层1、电极层2、电极层3……电极层2n-1和/或电极层2n,其中n为任意正整数;
所述电极层1至电极层2n上的电极交错分布,在所述电容坯体(05)的高度方向上各层电极(02)相互搭接,形成层层电极串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陶瓷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层1、电极层3、电极层5……电极层2n-1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所述电极2、电极4、电极6……电极层2n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相同;
所述电极层1和电极层2上的电极的分布位置不同,所述电极层1和电极层2上的电极错位设置,
所述电极层1上的电极部分搭接于所述电极层2上的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包括陶瓷体结构,所述电极(02)包括银电极、镍电极、铜电极及其他合金电极。
CN202020227714.7U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Active CN2112652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7714.7U CN211265274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27714.7U CN211265274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65274U true CN21126527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6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27714.7U Active CN211265274U (zh) 2020-02-28 2020-02-28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652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209A (zh) * 2020-02-28 2020-05-19 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0209A (zh) * 2020-02-28 2020-05-19 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18789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KR100645710B1 (ko) 적층 세라믹 캐패시터
CN110164688A (zh) 多层陶瓷电子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980549B2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
CN105788857B (zh) 叠层型电容器
CN102568822A (zh) 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19150A (zh) 多层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49687A (zh) 电容器
KR20110077788A (ko) 내부전극용 도전성 페이스트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의제조방법
JP2017152729A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99786A (ja) 積層型セラミックキャパシ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094809A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電子部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597869A (zh) 一种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11265274U (zh)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
CN108183024B (zh) 层叠陶瓷电子部件的制造方法
JP4644796B2 (ja) 積層型電子部品用グリーンシートを用いたグリーンチップの製造方法
US10395835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KR20120059126A (ko) 그라비아 인쇄용 내부전극 페이스트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한 적층 세라믹 커패시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395836B2 (en) Multilayer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CN111180209A (zh) 一种高压贴片陶瓷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KR101204562B1 (ko) 적층 세라믹 전자 부품 제조 방법
JP7171315B2 (ja) 積層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53131B1 (ko) 적층 세라믹 전자 부품
US8411410B2 (en) Flat Ni particle, laminated ceramic electronic component using flat Ni particle, and production method flat Ni particle
CN110620011A (zh) 一种无线充电用积层式陶瓷电容器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