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56514U -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56514U
CN211256514U CN201922024555.0U CN201922024555U CN211256514U CN 211256514 U CN211256514 U CN 211256514U CN 201922024555 U CN201922024555 U CN 201922024555U CN 211256514 U CN211256514 U CN 2112565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track body
fixedly connected
novel magnetic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2455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爽
周晓红
曾梓轩
贺雨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2202455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565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565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565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上方设有多个滚柱,每根所述滚柱两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放置槽转动连接,所述轨道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套,所述支撑筒套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筒套内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筒套与所述轨道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通过在轨道本体上方设置滚柱,减小列车车体与轨道本体的摩擦,并通过在轨道本体下方设置减震装置,减小轨道本体产生的震动,从而保护车体和轨道。本实用新新设计合理,延长了列车车体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指运营车辆需要在特定轨道上行驶的一类交通工具或运输系统,最典型的轨道交通就是由传统火车和标准铁路所组成的铁路系统,不仅遍布于长距离的陆地运输,也广泛运用于中短距离的城市公共交通中,随着火车和铁路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轨道交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类型,其中磁悬浮轨道交通就是其中的一种。
但现有的磁悬浮轨道还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列车车体和轨道使用寿命短:
1、现有的磁悬浮轨道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是通过电磁铁对抗地心引力,让车辆悬浮起来,然后利用电磁力引导,推动列车前行,但当电路出现故障后,高速运动的磁悬浮列车会与金属材质的轨道本体直接接触,从而容易导致磁悬浮列车的车体和轨道发生严重损坏的情况;
2、现有的磁悬浮轨道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是直接固定在支柱上,这样容易导致磁悬浮轨道的减震效果较差,长时间的使用,容易使轨道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磁悬浮轨道上的电路发生故障后,车体会与金属材质的轨道直接接触,导致磁悬浮列车的车体和轨道发生严重的损坏,以及现有的磁悬浮轨道的减震效果较差,导致列车车体及轨道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包括轨道本体,所述轨道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沿所述放置槽长度方向,所述放置槽内部均匀设有多个滚柱,每根所述滚柱两侧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放置槽转动连接,所述轨道本体的下方设有支柱,所述支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套,所述支撑筒套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筒套内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筒套与所述轨道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
进一步,所述支撑筒套的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圆盘,所述圆盘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节流孔。
进一步,所述支撑筒套的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块与所述支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通过第二缓冲块与所述轨道本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与所述支撑筒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筒套的顶部开口内侧设置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进一步,所述滚柱由高强度耐腐蚀的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轨道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放置槽,并在放置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多个滚柱,当轨道本体上的电路出现故障后,高速运动的列车会与多个滚柱相接触,通过多个滚柱可以减小车体与轨道本体之间的摩擦,可以使列车继续向前运动,并且可以减小车体与轨道本体之间的摩擦,减小车体所受到的损伤,并且车体自身的刹车系统下,可以使列车停止,提高列车车体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柱的上表面固定多个支撑筒套,并在支撑筒套上活动连接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轨道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同时在支撑柱上固定减震弹簧,当列车经过轨道本体上的时候,在减震弹簧的作用下,可以减小轨道本体所产生的震动,且该装置的减震效果较好,延长了轨道本体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局部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柱;2——第一缓冲块;3——支撑筒套;4——轨道本体;5——滚柱;6——放置槽;7——转轴;8——轴承;9——第二缓冲块;10——减震弹簧;11——支撑杆;12——液压油;13——橡胶圈;14——圆盘;15——节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包括轨道本体4,轨道本体4的下方设有支柱1,且轨道本体4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放置槽6的内部均匀设有多个滚柱5,多个滚柱5的两侧中心处均焊接固定有转轴7,放置槽6的内表面两侧均设有多个轴承8,多个轴承8分为多组,左右两个相对的轴承8为一组,多个轴承8的组数与多个滚柱5的数量相等,且每组轴承8与每个滚柱5一一对应,一个滚柱5上的两个转轴7远离滚柱5的一端分别穿接在左右两个相对的轴承8的内部,且一个滚柱5通过左右两个相对的轴承8与轨道本体4转动连接,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轨道本体4上的电路出现故障后,高速运动的列车会与轨道本体4上的多个滚柱5相接触,在多个滚柱5的作用下,会减小列车与轨道本体4之间的摩擦,从而可以减小列车所受到的损坏,并且列车可以继续向前运动,并在列车自身的刹车系统下,最终可以停止运动,相较于现有的磁悬浮轨道,当电路发生故障后,该装置可以减小损失。
进一步的,支柱1的上表面从左到右通过螺丝依次固定有支撑筒套3,支撑筒套3为顶部开口的中空圆柱形结构,且支撑筒套3的上方设有支撑杆11,支撑杆11的顶端与轨道本体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支撑杆11的底端位于支撑筒套3的内部,并与支撑筒套3活动连接,支撑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10,减震弹簧10的底端与支撑筒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当车辆经过轨道本体4上后,轨道本体4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向下运动,从而挤压减震弹簧10,使减震弹簧10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通过减震弹簧10所具有的弹性势能,可以将轨道本体4所产生的震动给减小或者抵消,进而可以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增长。
进一步的,支撑筒套3的底部与支柱1的上表面之间固定有第一缓冲块2,支撑杆11的顶部与轨道本体4的下表面之间固定有第二缓冲块9,减震弹簧10的顶端与第二缓冲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缓冲块2和第二缓冲块9的作用,可以支撑筒套3与支柱1之间的压力,和减小支撑杆11与轨道本体4之间的压力。
进一步的,支撑筒套3的内部填充有液压油12,支撑杆11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圆盘14,圆盘14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多个节流孔15,当轨道本体4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会使支撑杆11向支撑筒套3的内部运动,导致支撑筒套3内部的液压油12会通过圆盘14上的多个节流孔15,从而产生阻尼力,可以将减震弹簧10自身所产生的震动减小或者抵消,进一步的减小轨道本体4所受到的震动。
进一步的,支撑筒套3的顶部开口的内表面通过强力胶固定有橡胶圈13,橡胶圈13的内表面与支撑杆1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通过橡胶圈13可以将支撑杆11与支撑筒套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支撑筒套3内部的液压油12从支撑筒套3中溢出。
进一步的,滚柱5由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的橡胶材质制成,使滚柱5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使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轨道本体(4),所述轨道本体(4)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沿所述放置槽(6)长度方向,所述放置槽(6)内部均匀设有多个滚柱(5),每根所述滚柱(5)两侧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通过轴承(8)与所述放置槽(6)转动连接,所述轨道本体(4)的下方设有支柱(1),所述支柱(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套(3),所述支撑筒套(3)为顶部开口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支撑筒套(3)内部设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一端穿过所述支撑筒套(3)与所述轨道本体(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1)的外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套(3)的内部填充有液压油(12),所述支撑杆(11)的底端焊接固定有圆盘(14),所述圆盘(14)沿圆周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多个节流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套(3)的底部通过第一缓冲块(2)与所述支柱(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1)的顶部通过第二缓冲块(9)与所述轨道本体(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0)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块(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0)的底端与所述支撑筒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套(3)的顶部开口内侧设置有橡胶圈(13),所述橡胶圈(13)的内表面与所述支撑杆(11)的外表面紧密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5)由高强度耐腐蚀的橡胶材质制成。
CN201922024555.0U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Active CN2112565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4555.0U CN211256514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24555.0U CN211256514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56514U true CN211256514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9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24555.0U Active CN211256514U (zh) 2019-11-21 2019-11-21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5651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324A (zh) * 2021-04-20 2021-07-06 刘亚 导电轨道用抗震装置
CN113605157A (zh) * 2021-08-12 2021-11-05 江西理工大学 内嵌式永磁悬浮交通悬浮架及轨道机械结构
CN114293414A (zh) * 2021-12-03 2022-04-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架桥过渡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324A (zh) * 2021-04-20 2021-07-06 刘亚 导电轨道用抗震装置
CN113071324B (zh) * 2021-04-20 2022-07-19 刘亚 导电轨道用抗震装置
CN113605157A (zh) * 2021-08-12 2021-11-05 江西理工大学 内嵌式永磁悬浮交通悬浮架及轨道机械结构
CN114293414A (zh) * 2021-12-03 2022-04-08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高架桥过渡段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56514U (zh) 一种新型磁悬浮轨道装置
CN2920770Y (zh) 宽轨焊接转向架
CN206721580U (zh) 一种轨道减振器
CN211848882U (zh) 铁路用球型钢支座
CN110758443B (zh) 一种永磁电动磁浮列车走行机构
CN209687986U (zh) 一种摩托车用双杠液压减震器
CN208331120U (zh) 一种减震性能好的地铁轨道支撑底座
CN110682748A (zh) 一种转向机构及路轨两用车
CN103359132B (zh) 铁路机械转向架轴箱悬挂装置、相应的轴箱、转向架和铁路机械
CN114060454B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子惯性式抗侧滚动力吸振器
CN113771907B (zh) 一种跨坐式单轨车转向架
CN107719383A (zh) 空中单轨交通系统用车体悬挂系统
CN207374384U (zh) 提高空铁运行稳定性的悬挂系统
CN215361343U (zh) 一种可降低磨损间距的铁路客车转向架用弹性定位套
CN208474399U (zh) 一种三点支撑式车载惯导系统用的减振装置
CN201458284U (zh) 货车转向架悬挂输送线轨道转盘支撑机构
CN206900386U (zh) 一种超速高铁防脱轨装置
CN219673730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减振支架
CN211764751U (zh) 一种转向机构及路轨两用车
CN113819143B (zh) 一种高速列车转向架混合支撑装置以及转向架
CN219364183U (zh) 一种epb系统地面旋转道岔结构
CN220447878U (zh) 一种铁路轨道用缓冲止轮器
CN219260954U (zh) 一种用于船闸油缸的弹性支承装置
CN105984520B (zh) 一种工程机械设备以及履带张紧装置
CN205173425U (zh) 一种用于铁路轮对磨合试验的免维护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