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4577U - 一种针灸取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灸取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4577U
CN211244577U CN201922486684.1U CN201922486684U CN211244577U CN 211244577 U CN211244577 U CN 211244577U CN 201922486684 U CN201922486684 U CN 201922486684U CN 211244577 U CN211244577 U CN 2112445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tube
acupuncture
button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4866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晶
沈海
沈景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24866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45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45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45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针灸取针器,包括夹取机构、进针管、导向件和储针筒,所述夹取机构与所述进针管连接,所述夹取机构用于夹取针灸针由所述进针管的头端管口进针,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通过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储针筒连接,所述储针筒上设置有储针口,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针灸针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进入所述储针口,且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所述储针口于进针管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于进针管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避免出现了针灸针重新回到进针管影响后续进针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针灸取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理疗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针灸取针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针刺后的针灸针大多数需要医生通过手捏针柄取出人体内的针灸针,但在操作过程中易伤手,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目前市场出现一些简易的取出器,均存在夹持不稳,易脱落及给病人带来不适感,且不能方便快捷收集使用过的针灸针的问题。
申请号为“201720683477.3”的《一种中药针灸取针器》提出了一种将针体通过进针筒送入至手握筒内部的集针筒装置内部的中药针灸取针器。但是上述取针器仍存在在夹取针灸针的时候,集针筒内的针灸针可能会掉落回进针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取针器,其解决了取针器在夹取针灸针的时候,集针筒内的针灸针可能会掉落回进针筒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针灸取针器,包括夹取机构、进针管、导向件和储针筒,所述夹取机构与所述进针管连接,所述夹取机构用于夹取针灸针由所述进针管的头端管口进针,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通过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储针筒连接,所述储针筒上设置有储针口,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针灸针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进入所述储针口,且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所述储针口于进针管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导向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相对于所述进针管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斜板的头端与所述储针筒的内壁连接,且所述斜板的尾端与所述储针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构成所述储针口,所述斜板的板面位于所述进针管沿进针管长度方向延伸的路径上,所述储针筒经由所述斜板分隔为储针腔与进针腔,所述进针管设置于所述进针腔内。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斜板板面的距离大于针灸针的长度。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周侧壁与所述进针腔的内壁贴合,所述进针管贯穿所述挡板。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持针灸针的卡爪夹持件和用于调节卡爪夹持件进退的推动件,所述卡爪夹持件包括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包括多个可延所述进针管径向伸缩的弹性块,每个弹性块上均设置有通槽,所述多个弹性块上通槽配合构成进针通道,进针通道的道口为过针孔,所述过针孔与所述进针管的管口对齐,所述推动件调节卡爪夹持件前进时,所述过针孔扩大松开针灸针;所述推动件调节卡爪夹持件后退时,所述过针孔缩小夹紧针灸针。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推动件包括按钮,所述进针管设置有按钮卡块,所述按钮卡块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按钮的卡槽,所述按钮的一侧侧壁相对于槽底倾斜构成斜侧壁,且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卡槽的槽沿相抵,所述按钮贯穿所述储针筒的侧壁,且所述按钮插入卡槽内时,所述按钮挤压所述按钮卡块朝所述储针筒的头端方向进给。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进针管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头端与所述储针筒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尾端与所述按钮卡块连接。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铰接有进针管盖,所述进针管盖通过拉绳与所述储针筒内壁连接,所述按钮挤压所述按钮卡块朝所述储针筒的头端方向进给时,所述拉绳拉扯所述进针管盖相对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做远离动作。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进针管盖与进针管的尾端管口均设置有磁性件,且所述进针管盖上的磁性件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上的磁性件相互吸引。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储针筒的底端设置有出针口,所述出针口铰接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于进针管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即使针灸针从储针筒的储针口掉出,因为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错位设置,针灸针也不会重新回到进针管,避免出现了针灸针重新回到进针管影响后续进针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灸取针器夹取针灸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灸取针器夹紧针灸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灸取针器存储针灸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针灸取针器中卡爪夹持件的开合示意图。
图标:1-夹取机构,11-按钮,12-按钮卡块,121-卡槽,13-弹簧,14-卡爪夹持件,2-进针管,3-导向件,31-斜板,4-储针筒,41-储针腔,42-进针腔,5-挡板,6-进针管盖,7-拉绳,8-盖板,9-针灸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针灸取针器,包括夹取机构1、进针管2、导向件3和储针筒4,夹取机构1与进针管2连接,进针管2设置于储针筒4的筒内。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通过导向件3与储针筒4连接,储针筒4上设置有储针口。其中夹取机构1用于夹取针灸针9由所述进针管2的头端管口进针。导向件3用于引导针灸针9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进入储针口。且在本方案中,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于进针管2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
目前临床上针刺后的针灸针9大多数需要医生通过手捏针柄取出人体内的针灸针9,但在操作过程中易伤手,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目前市场出现一些简易的取出器,存在夹持不稳,易脱落及给病人带来不适感,不能方便快捷收集使用过的针灸针9。本方案中的针灸取针器通过夹持机构夹持针灸针9进入进针管2,并通过导向件3针灸针9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进入储针筒4进行储存,实现了针灸针9的收纳。但是容易理解的,在夹持机构夹持针灸针9的过程中,需要倒立针灸取针器进行针灸针9的夹取,进针管2与储针筒4会随着取针器的倒立而旋转,就会出现储针筒4内的针灸针9从储针筒4的储针口掉出,掉回到进针管2内,影响后续的进针。而本方案中通过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于进针管2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即使针灸针9从储针筒4的储针口掉出,因为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错位设置,针灸针9也不会重新回到进针管2,避免出现了针灸针9重新回到进针管2影响后续进针的问题。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导向件3包括斜板31,斜板31相对于进针管2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斜板31的头端与储针筒4的内壁连接,且斜板31的尾端与储针筒4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构成上述储针口。斜板31的板面位于所述进针管2沿进针管2长度方向延伸的路径上,储针筒4经由斜板31分隔为储针腔41与进针腔42,进针管2设置于进针腔42内。通过斜板31将储针筒4分隔为储针腔41与进针腔42,针灸针9落入储针筒4后,存储于储针腔41腔内,而在转动取针器对针灸针9进行夹取时,针灸针9下滑也会受到斜板31的阻挡,不会回到进针腔42腔内,即使,针灸针9不慎通过储针口滑入进针腔42,因为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与储针口于进针管2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也不会滑入进针管2管内。且为了便于针灸针9配合斜板31滑入储针口,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与斜板31板面的距离大于针灸针9的长度,避免出现针灸针9部分端头位于进针管2内无法转向的问题。
同时,储针筒4内还设置有挡板5,挡板5的周侧壁与所述进针腔42的内壁贴合,进针管2贯穿挡板5。在针灸针9不慎通过储针口滑入进针腔42内时,挡板5起到限位作用,承载滑落的针灸针9,避免针灸针9滑落至夹持机构影响后续的夹持。
在本方案中,夹取机构1包括用于夹持住针灸针9的卡爪夹持件14和用于调节卡爪夹持件14进退的推动件。其中卡爪夹持件14包括弹性卡爪,弹性卡爪包括多个可延进针管2径向伸缩的弹性块,每个弹性块上均设置有通槽,多个弹性块上通槽配合构成进针通道,进针通道的道口为过针孔,过针孔与所述进针管2的管口对齐。当推动件调节卡爪夹持件14前进时,弹性块沿进针管2径向运动,过针孔扩大松开针灸针9。当推动件调节卡爪夹持件14前进时,过针孔缩小夹紧针灸针9。
且推动件包括按钮11,进针管2设置有按钮卡块12,按钮卡块12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按钮11的卡槽121,按钮11贯穿储针筒4的侧壁。作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卡槽121内靠近进针管2头端管口一侧的侧壁相对于卡槽121的槽底倾斜,按钮11的一侧侧壁为斜面构成斜侧壁,斜侧壁与卡槽121的槽沿相抵,且所述按钮11与卡槽121于进针管2的长度方向上相对错位。当按钮11插入卡槽121内时,斜面可与卡槽121内靠近进针管2头端管口一侧的侧壁贴合。且随着按钮11的下压,按钮11带动所述按钮卡块12朝储针筒4的头端方向进给。且本方案中还包括弹簧13,弹簧13套于所述进针管2的外壁,弹簧13的头端与储针筒4内壁连接,弹簧13的尾端与所述按钮卡块12连接。
如图1所示,通过按压按钮11,按钮11配合按钮卡块12带动进针管2朝所述储针筒4的头端方向进给。即带动弹性块前进脱出储针筒4的筒口,如图4所示,弹簧13压缩,卡爪夹持件14处于实线位置,且两个弹性块失去紧固力,相对分离,过针孔扩大。此时将需要夹取的针灸针9伸入过针孔内。随后如图2所示,松开按钮11,弹簧13回弹,带动进针管2复位,卡爪夹持件14处于虚线位置,两个弹性块重新被压入储针筒4的筒口,过针孔缩小,实现针灸针9的夹紧。在取针器转动180°后,如图3所示,再次按压按钮11,过针孔扩大,针灸针9就掉入进针管2,进行后续的收纳。为了实现弹性块被压入储针筒4的筒口时,过针孔缩小,本方案中的弹性块为梯形块。
本实施例中,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还铰接有进针管盖6,进针管盖6通过拉绳7与储针筒4内壁连接。在按钮11挤压按钮卡块12前进的过程中,拉绳7带动进针管盖6相对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转动,开启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针灸针9可以顺利通过进针管2接触到导向件3实现转向。但是在没有按压按钮11时,进针管盖6盖合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进一步避免取针器在拿取过程中有针灸针9进入进针管2。为了保证在没有按压按钮11时进针管盖6盖合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进针管盖6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均设置有磁性件,且进针管盖6上的磁性件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上的磁性件相互吸引。且通过磁性件使得取针器在转动的过程中,防止进针管盖6与进针管2的尾端管口分离。
另外,储针筒4的底端设置有出针口,出针口铰接有盖板8。通过打开盖板8即可完成储针筒4内针灸针9的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取机构、进针管、导向件和储针筒,所述夹取机构与所述进针管连接,所述夹取机构用于夹取针灸针由所述进针管的头端管口进针,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通过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储针筒连接,所述储针筒上设置有储针口,所述导向件用于引导针灸针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进入所述储针口,且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所述储针口于进针管的直径方向相对错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斜板,所述斜板相对于所述进针管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所述斜板的头端与所述储针筒的内壁连接,且所述斜板的尾端与所述储针筒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构成所述储针口,所述斜板的板面位于所述进针管沿进针管长度方向延伸的路径上,所述储针筒经由所述斜板分隔为储针腔与进针腔,所述进针管设置于所述进针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与斜板板面的距离大于针灸针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周侧壁与所述进针腔的内壁贴合,所述进针管贯穿所述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机构包括用于夹持针灸针的卡爪夹持件和用于调节卡爪夹持件进退的推动件,所述卡爪夹持件包括弹性卡爪,所述弹性卡爪包括多个可延所述进针管径向伸缩的弹性块,每个弹性块上均设置有通槽,所述多个弹性块上通槽配合构成进针通道,进针通道的道口为过针孔,所述过针孔与所述进针管的管口对齐,所述推动件调节卡爪夹持件前进时,所述过针孔扩大松开针灸针;所述推动件调节卡爪夹持件后退时,所述过针孔缩小夹紧针灸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包括按钮,所述进针管设置有按钮卡块,所述按钮卡块上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按钮的卡槽,所述按钮的一侧侧壁相对于槽底倾斜构成斜侧壁,且所述斜侧壁与所述卡槽的槽沿相抵,所述按钮贯穿所述储针筒的侧壁,且所述按钮插入卡槽内时,所述按钮挤压所述按钮卡块朝所述储针筒的头端方向进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于所述进针管的外壁,所述弹簧的头端与所述储针筒内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尾端与所述按钮卡块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铰接有进针管盖,所述进针管盖通过拉绳与所述储针筒内壁连接,所述按钮挤压所述按钮卡块朝所述储针筒的头端方向进给时,所述拉绳拉扯所述进针管盖相对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做远离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管盖与进针管的尾端管口均设置有磁性件,且所述进针管盖上的磁性件与所述进针管的尾端管口上的磁性件相互吸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灸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针筒的底端设置有出针口,所述出针口铰接有盖板。
CN201922486684.1U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针灸取针器 Active CN2112445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684.1U CN21124457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针灸取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486684.1U CN21124457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针灸取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4577U true CN211244577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53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486684.1U Active CN211244577U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针灸取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45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720A (zh) * 2021-03-15 2021-06-25 黄思琴 放血理疗仪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17720A (zh) * 2021-03-15 2021-06-25 黄思琴 放血理疗仪
CN113017720B (zh) * 2021-03-15 2022-11-11 黄思琴 放血理疗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72605B (zh) 一种弹卸式采血笔结构
JP2002526174A (ja) 穿刺針装置
TW201105375A (en) IV catheter introducer
WO2009127077A1 (zh) 一种预填式自动回缩的安全回缩的安全针具
CN211244577U (zh) 一种针灸取针器
WO2018041137A1 (zh) 缩进型头部按压式一次性采血器
CN109110707B (zh) 一种医疗用安瓿瓶的开瓶装置
CN207012212U (zh) 一种新型上夹装置
US20130172777A1 (en) Pen type device for ultra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and biopsy
CN109125864A (zh) 自动拔针机的拔针装置
CN203609428U (zh) 一次性采血器
CN105596015B (zh) 一种采血针及连续采血装置
CN210762461U (zh) 自动分离式利器盒
CN207590720U (zh) 一种头皮夹输出装置
CN110025858A (zh) 注射穿刺器械分离机
CN213432314U (zh) 畜牧兽医用废弃针头分离收集装置
CN210843077U (zh) 一种采样储存分体式采血器
CN103549964A (zh) 一次性采血器
CN210990616U (zh) 一种胸腔积液抽取装置及其穿刺结构
CN203354551U (zh) 一次性采血装置
CN213316774U (zh) 一种智能废弃输液器处理装置
CN216823669U (zh) 一种便捷式利器保护套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13249116U (zh) 一种中心血站用方便更换针头的采血针
CN218465468U (zh) 一种防止安瓿瓶刺伤的收纳装置
CN115245608B (zh) 通用型医用剪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