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4442U -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4442U
CN211244442U CN201921696507.XU CN201921696507U CN211244442U CN 211244442 U CN211244442 U CN 211244442U CN 201921696507 U CN201921696507 U CN 201921696507U CN 211244442 U CN211244442 U CN 211244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racket
frame
bracket
toothed
suppor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6965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正
于弘峰
于海燕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Kangtai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Kangt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Kangtai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Kangtai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6965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4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4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4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架,包括: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第一承托架上固接有第一齿形导轨,第二承托架上固接有第二齿形导轨;所述第二承托架可相对第一承托架前后转动,以通过改变二者之间夹角的方式调整使用者的姿态;所述第一承托架和/或第二承托架上配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以在按摩机芯的导向轮通过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时对导向轮施压;限位机构包含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对导向轮施压的U型限位部,所述U型限位部位于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机架可避免按摩机芯活动至两承托架的转接位置时产生上下晃动。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按摩机。

Description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材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背景技术
专利申请CN201710363253.9公开了一种按摩椅,该方案通过能跟随靠背架和坐垫架角度调节曲直变形的悬空段,来确保按摩机芯能够自头部活动至大腿部。结合该专利申请的图示,靠背轨梁和坐垫轨梁两者的转接位置的上部悬方,按摩机芯在通过该交接位置时,按摩机芯的上侧不能得到限位,容易产生上下晃动,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机芯在通过靠背轨梁和坐垫轨梁时上侧不能得到限位容易产生上下晃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架,包括: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第一承托架上固接有第一齿形导轨,第二承托架上固接有第二齿形导轨;所述第二承托架可相对第一承托架前后转动,以通过改变二者之间夹角的方式调整使用者的姿态;所述第一承托架和/或第二承托架上配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以在按摩机芯的导向轮通过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时对导向轮施压;限位机构包含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具有对导向轮施压的U型限位部,所述U型限位部位于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
所述限位件通过安装部安装于第一承托架和/或第二承托架上。
较佳地,所述机架包含有底架,所述第一承托架固定于或铰接于底架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承托架铰接于底架上;所述第一承托架为座架,所述第二承托架为背架,所述底架和第一承托架之间具有驱动第一承托架相对底架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之间具有驱动第二承托架相对第一承托架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按摩机,包含:机架和按摩机芯;所述机架包含第一承托架和第二承托架;所述机架为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机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CN201710363253.9的设计方式,限位机构的限位件能够在按摩机芯通过承托架的转接位置时,对导向轮施压,避免导向轮活动至间隔空隙时可能产生上下晃动。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示意图;
图2绘示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第一分解图;
图3绘示了图2的A区域的放大图;
图4绘示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第二分解图;
图5绘示了一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状态变化图;
图6绘示了按摩机芯的行走齿轮活动至第一齿形导轨和第二齿形导轨的转接位置时按摩机的示意图;
图7绘示了导轨保持机构与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相分离的示意图;
图8绘示了第二承托架相对第一承托架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9绘示了第二齿形导轨相对第一齿形导轨转动时的示意图;
图10绘示了第一齿形构件和第二齿形构件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11绘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按摩机的示意图;
图12绘示了按摩机芯的行走齿轮和导向轮活动至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的转接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13绘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按摩机的机架的第二承托架相对第一承托架活动的状态变化图;
图14和图15分别绘示了不同视角下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导轨保持机构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16绘示了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导轨保持机构的分解图;
图17绘示了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导轨保持机构与底架相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18绘示了第三实施例的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导轨保持机构与另一底架相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19绘示了第四实施例的第一承托架、第二承托架、导轨保持机构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20至图22分别绘示了不同按摩机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结合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按摩机为按摩椅,其包含:机架和按摩机芯4。机架包含:一底架1、一作为座架的第一承托架2、一作为背架的第二承托架3、两第一齿形导轨5、两第二齿形导轨6、一第一驱动机构7、一第二驱动机构8和两导轨保持机构9。
结合图1,底架1包含:一支撑于地面的触地支撑部和两分设于触地支撑部左右两侧的侧支撑部。底架1两侧的侧支撑部具有铰接座1A。
结合图1、图3和图4,第一承托架2包含:两分设于左右两侧的座部导轨配置部、一连接两座部导轨前侧的前连接部。第一承托架2的两座部导轨配置部具有沿左右方向向外延伸的铰接轴2A。铰接轴2A铰接于铰接座1A上。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铰接轴2A的外周具有:相对设置的弧形面和相对设置的平面(即两相对的D形结构)。铰接座1A具有与弧形面相适配的圆形铰接孔,进而第一承托架2通过铰接轴2A相对铰接座1A转动而铰接于底架1上(即可相对底架1转动)。结合图7,第一承托架2具有固定件2D,铰接轴2A沿其轴向向外穿过固定件2D、第一齿形构件9A和圆形铰接孔,而固定件2D固定在座部导轨配置部上,固定件2D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座部导轨配置部上。
结合图1、图3和图4,第二承托架3包含:两分设于左右两侧的背部导轨配置部、一连接两座部导轨后侧的后连接部。两背部导轨配置部的后侧连接有用以与第二驱动机构8相接的连接耳部。第二承托架3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导轨保持机构9连接在铰接轴2A上,下文将进一步详述。结合图5,第二承托架3与第一承托架2转接,使得第二承托架3可相对于第一承托架2转动,以通过改变二者之间夹角的方式调整使用者的姿态。
结合图1,按摩机芯4的左右两侧分别具有:一行走齿轮4A和两导向轮4B。行走齿轮4A位于按摩机芯4下侧的行走轴,一组导向轮4B位于按摩机芯4上侧的行走轴,一组导向轮4B位于按摩机芯4下侧的行走轴,位于下侧的行走轴的导向轮位于行走齿轮4A外侧。按摩机芯4可为常见的具有揉捏、敲击等功能的按摩机芯,或其它按摩机芯。
结合图1、图3和图4,第一承托架2两侧的座部导轨配置部上固接有第一齿形导轨5,第二承托架3两侧的背部导轨配置部上固接有第二齿形导轨6。两侧的第一齿形导轨5和两侧的第二齿形导轨6对应相接,结合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形导轨5具有第一相接部5A,第二齿形导轨6具有第二相接部6A,位于同一侧的第一相接部5A和第二相接部6A在机架的左右方向上相邻设置。容易理解,位于同一侧的第一齿形导轨5和第二齿形导轨6相接的具体方式并不限于此,两者的相接部分例如为相嵌合的呈“凸”字形的结构和呈“凹”字形的结构。
结合图1、图3、图4和图5,第一驱动机构7连接在底架1和第一承托架2之间,以驱动第一承托架2相对底架1转动。第二驱动机构8连接在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之间,以驱动第二承托架3相对第一承托架2转动。第一驱动机构7和第二驱动机构8为伸缩形推杆。
结合图2、图3、图4、图5、图7,导轨保持机构9位于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的转接位置处,其中图7省略了部分组件。结合图8和图9,导轨保持机构9用于在第二承托架3相对第一承托架2转动时保持始终处于对接状态,以供按摩机芯4的行走齿轮4A在第一齿形导轨5和第二齿形导轨6之间行走切换。
导轨保持机构9包含:第一齿形构件9A、第二齿形构件9B、连接件9C、第一耐磨件9D、第二耐磨件9E、垫片9F和紧固螺丝9G。第一齿形构件9A和第二齿形构件9B相互啮合。第二齿形构件9B呈U形状结构,其连接于第二承托架3,且跟随第二承托架3转动。第一齿形构件9A位于U形状结构的第二齿形构件9B内,第一齿形构件9A连接于第一承托架2,且跟随第一承托架2转动。本实施,第一齿形构件9A套接于铰接轴2A外周(即第一齿形构件9A的转动轴线L亦沿左右方向延展),且具有与铰接轴2A外周的弧形面和平面对应的配合面,通过上述方式,第一齿形构件9A本身不相对铰接轴2A转动,而可随之转动,同时第一齿形构件9A可通过相对铰接轴2A沿左右方向活动的方式自铰接轴2A脱离。连接件9C连接在第二齿形构件9B上,且与之相配合夹持第一齿形构件9A,连接件9C起到限制第一齿形构件9A和第二齿形构件9B在径向上相对活动的作用,使得两齿形构件保持啮合。第一耐磨件9D和第二耐磨件9E分别为圆饼状,分别可转动地套接在铰接轴2A上,且沿轴向分设于第一齿形构件9A的两侧。垫片9F套接于铰接轴2A上,且沿轴向位于铰接座1A外侧。紧固螺丝9G套接于铰接轴2A上,且沿轴向位于垫片9F外侧。通过上述方式,即完成了底架1、第一承托架2、第二承托架3的连接。
结合图3、图9和图10,通过上述连接方式,第一齿形构件9A和第二齿形构件9B保持相互啮合,且在其转动轴线L方向和径向上被限制移动。结合图9和图10,在沿左右方向(转动轴线L方向)上,第一齿形构件9A具有与第一齿形导轨5和第二齿形导轨6的齿部正对的齿槽,第二齿形构件9B具有与第二齿形导轨6的齿部正对的齿部,前述“正对”的设置方式,使得第一齿形构件9A、第二齿形构件9B的齿廓与齿形导轨相对应,可确保行走齿轮4A在两齿形构件相对转动后仍可流畅地通过两齿形导轨的交接位置。在图9视角下,由于前述正对关系,第一齿形构件9A和第一齿形导轨5、第二齿形导轨6处于“假想啮合”状态,该“假想啮合”的状态系满足行走齿轮4A行走至第一齿形导轨5和第二齿形导轨6交接位置时,行走齿轮4A和第一齿形导轨5、第二齿形导轨6处于“真正啮合”状态。在本实施例,第一齿形构件9A和第二齿形构件9B之间具有:一允许两者相对转动的转动允许齿部K1和两限制两者相对转动锁定齿部K2。两转动锁定齿部K2沿周向分设于转动允许齿部K1两侧。结合图6、图8和图9,第二承托架3在预设幅度范围内相对第一承托架2转动时,第一齿形导轨5和第二齿形导轨6仍保持相接,以便行走齿轮4B通过。在图10的视角下,当第一齿形构件9A不随第一承托架2转动,而第二齿形构件9B随第二承托架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其能够转动的幅度受到转动锁定齿部K2的限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通过另外设置销件和供销件滑动地弧形槽来限制两齿形构件相对转动的幅度。
结合图1,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承托架2具有位于侧方的嵌合部2C,第二承托架3具有位于侧方的嵌合槽3A。第二承托架3相对第一承托架2转动时,嵌合部2C对应在嵌合槽3A内滑动。在按摩机芯正常活动时,其侧部的导向轮4B的侧部贴靠在第一承托架2的侧壁2B或第二承托架3的侧壁3B上,而在按摩机芯的导向轮4B活动至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的转接位置时,导向轮4B的侧部仍可保持贴靠于嵌合部2C上,避免导向轮4B活动至转接位置时侧部失去依靠而产生左右晃动。应理解,嵌合部和嵌合槽的位置可对调。
结合图11至图13,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上配置有限位机构10,限位机构10用以在按摩机芯的导向轮4B通过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时对导向轮4B施压。限位机构10包含限位件10A,限位件10A具有对导向轮4B施压的U型限位部,限位件10A通过安装部10B安装于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上,U型限位部的槽口向上。如图13,限位件10A的U型限位部位于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限位件10A在按摩机芯的导向轮4B通过间隔空隙时对导向轮4B施压,避免导向轮4B通过该间隔空隙位置时产生晃动,同时,限位件10A能够在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相对转动时存在异常而过于贴近时受两者作用而变形,以缓冲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异常贴近时的作用力。如图13,在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都配置有限位机构的情况下,两限位机构的U型限位部在左右方向上相邻设置,第二承托架3相对第一承托架2转动而使两者上侧的间隙扩大时,两U型限位部相配合确保可持续对导向轮4B施压,避免导向轮4B产生上下晃动。通过嵌合槽3A和嵌合部2C配合、限位件10A的限位,导向轮4B可较为稳定地通过两承托架的转接位置。本实施例未提及的其它特性,可与前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导轨保持机构9和第一承托架2、第二承托架3的连接方式并不限于前述实施例,结合图14至图16,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承托架的侧部可具有套接轴,其外周截面呈方形,第一齿形构件9A可以过盈配合或螺丝紧固等方式固定在该套接轴上,相应地第二齿形构件9B连接在第二承托架3上,并与连接件9C相配合使两齿形构件保持啮合。容易理解,导轨保持机构9还可有其它变形设计,不再赘述。
结合图17,图16的结构亦可应用于按摩椅结构上,且应用方式可不同于图1的方式,如图17,第一承托架2亦为座架,第二承托架3亦为背架,第一承托架2固接于底架1上。图17省略了驱动第二承托架3转动的驱动结构,且图17仅绘示了机架的部分结构。
结合图18,图16的结构亦可应用于Spa按摩椅结构上,Spa按摩椅包含有基座和如图16的机架,基座前侧具有清洗槽,后侧具有供按摩机芯(图18未示)活动的活动空间S1,第一承托架2固接在基座上,活动空间S1对应第一承托架2的位置。按摩机芯可自第二承托架3活动至活动空间,以在用户就座于Spa按摩时,对用户的臀部和大腿部进行按摩。
结合图19,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齿形构件9A呈U形状结构,其连接于第一承托架2,第二齿形构件9B位于U形状结构的第一齿形构件9A内,连接件9C连接在第一齿形构件9A上。在图19的实施例中,在左右方向上,第二齿形构件9B具有与第一齿形导轨和第二齿形导轨(图19未示)的齿部正对设置的齿槽,第一齿形构件9A具有与第一齿形导轨的齿部正对的齿部。在前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二承托架3承托用户且转动时,主要由连接件9C受力,连接件9C的受力面容易磨损,而在图19的实施例中,主要由第二齿形构件9B受力,第二齿形构件9B不容易磨损。
基于上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的基本原理在于:当第二承托架相对第一承托架转动时,第一齿形导轨和第二齿形导轨对应相对转动;第一齿形导轨和第二齿形导轨两者相对转动之前和之后的位置,都需满足行走齿轮4B活动至两者交接位置时都可与两齿形导轨相啮合;为了确保前述条件,第一齿形构件或第二齿形构件在左右方向上设置成具有与第一齿形导轨和第二齿形导轨的齿部正对的齿槽,“具有该齿槽的齿形构件”可视作“活动至两齿形导轨转接位置的行走齿轮”在左右方向上进行了平移,在此基础上,只要确保“两承托架相对转动时,两齿形构件保持啮合并同步相对转动”,即可确保行走齿轮4B可通过两齿形导轨的转接位置。基于上述原理的说明,容易理解,本申请两齿形构件的配合方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本申请机架的设计思路还可应用于其它按摩机上,承托架可根据产品需要对应性调整,如图20,在一按摩椅中,按摩椅包含有:底架M1、座架M2、背架M3、头架M4。背架M3可相对座架M2转动,其间具有第一导轨保持机构N1。头架M4可相对背架M3转动,其间具有第二导轨保持机构N2。与图20不同,结合图21,亦可仅使头架M4可相对背架M3转动。应理解,底架并非按摩机的机架必要之部件,结合图22,在一实施例中,按摩机的机架包含:座架M2和背架M3,两者通过第一导轨保持机构N1相接,图22的按摩机类似常规的靠垫形按摩机,其可根据承托面的夹角对应调整两承托架的相对位置。在图20至图22的图示中均省略了按摩机芯结构。
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嵌合槽和嵌合部、限位机构的设计方案并不需要与导轨保持机构配套使用,两者亦可应用于专利申请CN201710363253.9等方案中,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机架,包括: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第一承托架(2)上固接有第一齿形导轨(5),第二承托架(3)上固接有第二齿形导轨(6);所述第二承托架(3)可相对第一承托架(2)前后转动,以通过改变二者之间夹角的方式调整使用者的姿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架(2)和/或第二承托架(3)上配置有限位机构(10),所述限位机构(10)用以在按摩机芯的导向轮(4B)通过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时对导向轮(4B)施压;限位机构(10)包含限位件(10A),所述限位件(10A)具有对导向轮(4B)施压的U型限位部,所述U型限位部位于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转接位置上侧的间隔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10A)通过安装部(10B)安装于第一承托架(2)和/或第二承托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含有底架(1),所述第一承托架(2)固定于或铰接于底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托架(2)铰接于底架(1)上;所述第一承托架(2)为座架,所述第二承托架为背架,所述底架(1)和第一承托架(2)之间具有驱动第一承托架(2)相对底架(1)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7),所述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之间具有驱动第二承托架(3)相对第一承托架(2)转动的第二驱动机构(8)。
5.一种按摩机,包含机架和按摩机芯,所述机架包含第一承托架(2)和第二承托架(3),所述按摩机芯具有行走齿轮(4A)和导向轮(4B);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机架。
CN201921696507.XU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Active CN211244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6507.XU CN211244442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696507.XU CN211244442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4442U true CN211244442U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81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696507.XU Active CN211244442U (zh) 2019-10-11 2019-10-11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4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3658A (zh) * 2021-01-28 2021-05-11 宁波秉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73658A (zh) * 2021-01-28 2021-05-11 宁波秉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44440U (zh) 一种防晃动的机架和按摩机
JP6770585B2 (ja) 椅子
JP2015517427A (ja) 車両座席の座席部材
CN203058972U (zh) 一种座椅家具及其配件系统
KR20140001651A (ko)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너
CN211244442U (zh) 一种机架和按摩机
CN112977187B (zh) 一种零重力汽车座椅
CN105358367A (zh) 旋转动作控制机构及座椅
CN103153694A (zh) 车辆座椅
CN102343839A (zh) 车辆座椅的升降机构
EP0076615A2 (en) Seat reclining mechanism
CN211244441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机架和按摩机
KR102244747B1 (ko) 차량용 무중력 시트
CN103747978A (zh) 带有用于防止滑动的轴向锁止系统的调整配件
KR101283186B1 (ko) 차량용 리클라이너 장치
CN112641611A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机架和按摩机
CN207535731U (zh) 座椅高度调节装置及座椅
CN109760566A (zh) 一种可调硬度的汽车坐椅
CN101795889A (zh) 车座,特别是机动车座
JP6518546B2 (ja) シートリフタ
CN210446261U (zh) 一种双导轨零靠墙型椅架结构及按摩椅
KR102242928B1 (ko)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너 장치
JP2015003573A (ja) 乗物用シート
KR20230148575A (ko) 쿠션 연동 구조를 가지는 시트
CN217048376U (zh) 一种座椅靠背骨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