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40111U -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 Google Patents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40111U
CN211240111U CN202020216977.8U CN202020216977U CN211240111U CN 211240111 U CN211240111 U CN 211240111U CN 202020216977 U CN202020216977 U CN 202020216977U CN 211240111 U CN211240111 U CN 2112401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conductor
insulating heat
thermal fuse
thermistor
g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21697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玉祥
张志虎
曾宁宁
钱晨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21697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401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40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401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其中,温控结构包括:支架壳体,支架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热熔断器,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熔断器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热敏电阻,设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敏电阻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其中,热熔断器与第一绝缘导热体相抵,热敏电阻与第二绝缘导热体相抵。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直接安装至支架壳体内,通过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保证二者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安全,可减少不必要的接地装置的设置空间以及线路走向,简化温控结构的整体结构,更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Description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控结构和一种电加热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烹饪行业中,一些烹饪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获知当前的烹饪温度,常常采用设置温控器来实现,然而,现有技术的温控器内为确保使用安全会设置有接地装置以及绝缘套管,占据了较大的内部空间,且温控器的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工序更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个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包括:支架壳体,支架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热熔断器,设于第一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熔断器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热敏电阻,设于第二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敏电阻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其中,热熔断器与第一绝缘导热体相抵,热敏电阻与第二绝缘导热体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的温控结构,通过在支架壳体内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即通过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容纳腔,将热熔断器和热敏电阻分别设于上述两个独立的容纳腔内,以对热熔断器和热敏电阻实现固定,特别的,通过在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置第一绝缘导热体,在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置第二绝缘导热体,具体地,第一绝缘导热体与热熔断器相抵,第二绝缘导热体与热敏电阻相抵,从而可将热量传到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上,一方面实现温度控制,另一方面还对温控结构的正常运行予以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将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直接安装至支架壳体内,通过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保证二者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安全,可减少不必要的接地装置的设置空间以及线路走向,简化温控结构的整体结构,更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此外,还需说明的是,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一端通过两个额外设置的绝缘导热体实现连接,即二者均不与支架壳体直接接触,以减少支架壳体对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对温度进行判断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支架壳体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导热体与第二绝缘导热体为独立的两个结构,以减少温度在二者之间的传递,以保证热熔断器和热敏电阻正常的工作环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绝缘导热体具体包括:第一环形部,第一环形部内部中空,至少部分热熔断器设于第一环形部内;第一端部,设于第一环形部的一端,且第一端部与第一环形部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绝缘导热体包括第一环形部和第一端部,通过将热熔断器的部分设于第一环形部内,以实现热熔断器在第一容纳腔内的位置的固定,此外,还对第一绝缘导热体的周向实现隔离,减少第一容纳腔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的交换,从而影响热熔断器的熔断判断。通过在第一环形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部,可对第一绝缘导热体的端面实现隔离,在第一环形部和第一端部的共同作用下以对热熔断器的一端实现较好的防护,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第一环形部和第一端部之间相连,第一绝缘导热体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加工后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部与第一端部一体成型以形成一个整体,在将第一绝缘导热体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时,便于操作,同时也可减少第一环形部和第一端部之间可能存在的连接缝隙,增强第一绝缘导热体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绝缘导热体具体包括:第二环形部,第二环形部内部中空,至少部分热敏电阻设于第二环形部内;第二端部,设于第二环形部的一端,且第二端部与第二环形部相连。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绝缘导热体包括第二环形部和第二端部,通过将热敏电阻的部分设于第二环形部内,以实现热敏电阻在第二容纳腔内的位置的固定,此外,还对第二绝缘导热体的周向实现隔离,减少第二容纳腔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的交换,从而影响热敏电阻对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在第二环形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部,可对第二绝缘导热体的端面实现隔离,在第二环形部和第二端部的共同作用下以对热敏电阻的一端实现较好的防护,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第二环形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相连,第二绝缘导热体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加工后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环形部与第二端部一体成型以形成一个整体,在将第二绝缘导热体放置于第二容纳腔内时,便于操作,同时也可减少第二环形部和第二端部之间可能存在的连接缝隙,增强第二绝缘导热体的密封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压盖,设于支架壳体的一侧,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一侧与压盖导热连接,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一侧与压盖导热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架壳体的一侧设置压盖,在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二绝缘导热体和第一绝缘导热体的基础上,可对压盖所接触的外界对象进行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通过压盖分别与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导热连接,可使得外界对象的温度通过压盖以及两个绝缘导热体可分别传导至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上,从而可通过热敏电阻对外界对象的温度予以检测,并在上述温度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热熔断器将电路断开,以保证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压盖可以设于支架壳体的任一侧,在压盖和绝缘导热体之间可以存在一定间隙,也可以相抵接触,当然,在二者之间存在间隙时,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必然有所下降,其温控效果较之相抵接触的温控效果有所不足。
其中,压盖的材质可以选为金属导电材料,例如铝、不锈钢等。
进一步地,由于压盖暴露在外界中,可对压盖进行磨砂工艺处理,以减少对压盖外表面的结构发生破坏的可能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导热连接包括抵接或通过导热件相连,第一绝缘导热体设于靠近压盖的一侧,且第一绝缘导热体与压盖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第二绝缘导热体设于靠近压盖的一侧,且第二绝缘导热体与压盖之间存在第二间隙,其中,第一间隙内填充导热件;和/或第二间隙内填充导热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热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抵接,还可以为通过导热件相连,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均设于靠近压盖的一侧,以缩短两个绝缘导热体与压盖的距离,减少温度在压盖和绝缘导热体之间的传播损失,提高产品整体的温控效果。此外,第一绝缘导热体和压盖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第二绝缘导热体和压盖之间存在第二间隙,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以避免压盖所接触的外界对象的温度异常过高而直接烧毁绝缘导热体,即通过存在一定的间隙,为温度的传播提供缓冲空间。
还需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还可在压盖安装至支架壳体上时,减少与绝缘导热体的直接接触,减少绝缘导热体受力发生损坏。
进一步地,通过在第一间隙内填充导热件,可将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位置通过压盖予以固定,可以理解,压盖自身连接至支架壳体的一侧,而第一绝缘导热体则设置于第一容纳腔中,其周向位移可通过第一容纳腔的形状进行限制,此时通过填充导热件,可在导热件的作用下,限制第一绝缘导热体的轴向位移,从而限制第一绝缘导热体的所有方向的自由度,保持使用过程的稳定。
同样的,通过在第二间隙内填充导热件,可将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位置通过压盖予以固定,可以理解,压盖自身连接至支架壳体的一侧,而第二绝缘导热体则设置于第二容纳腔中,其周向位移可通过第二容纳腔的形状进行限制,此时通过填充导热件,可在导热件的作用下,限制第二绝缘导热体的轴向位移,从而限制第二绝缘导热体的所有方向的自由度,保持使用过程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填充导热件,可单独在第一间隙内填充导热件,以对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位置予以固定,还可以单独在第二间隙内填充导热件,以对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位置予以固定,甚至可以同时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填充导热件,以同时将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卷圆导热体的位置予以固定。
其中,导热件可以为具有导热功能的粘接剂,从而可进一步对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位置加强固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扣槽,设于支架壳体的外表面,压盖在支架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与扣槽至少部分重合,其中,在支架壳体的外表面上,压盖与扣槽的重合部分能够向支架壳体弯折以实现固定。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架壳体的外表面设置扣槽,在固定压盖时,由于压盖在支架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与扣槽存在重合部分,通过对重合部分进行压接弯折,即,压盖的开口端向扣槽部分弯折,以实现压盖与支架壳体的固定。
可以理解,由于扣槽设于支架壳体的外表面,故而在支架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内凹陷部分,仅通过弯折即可实现固定,提高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架壳体的一端的外侧面设有第一隔热体,第一绝缘导热体设于第一容纳腔中靠近第一隔热体的一端,第二绝缘导热体设于第二容纳腔靠近第一隔热体的一端,其中,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热体。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支架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隔热体,将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分别靠近第一隔热体设置,由于第一隔热体设于支架壳体的侧面,可减少外界空气在侧面对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产生温度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正常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在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设置第二隔热体,还可减少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相互的温度影响,从而保证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热体和第二隔热体的隔热能力较高,可有效减少外界温度通过隔热体对容纳腔内的温度产生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
其中,第一隔热体可以为隔热涂层,或是由一定隔热性能的材料制成的结构。
进一步地,压盖与第一绝缘导热体之间的部分的支架壳体、压盖与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的部分的支架壳体以及第一绝缘导热体与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的部分的支架壳体在支架壳体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设于支架壳体的一端,便于支架壳体的加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容纳腔连通支架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第一绝缘导热体的另一侧与支架壳体抵接;第二容纳腔连通支架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第二绝缘导热体的另一侧与支架壳体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第一容纳腔连通支架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便于热熔断器通过一个侧壁伸入第一容纳腔中,提高安装效率。同样的,第二容纳腔可以连通支架壳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便于热敏电阻通过一个侧壁伸入第二容纳腔中,提高安装效率。
其中,对于第一容纳腔而言,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两侧可分别与压盖和支架壳体相抵,可以理解,由于第一绝缘导热体设于第一容纳腔内,故而第一绝缘导热体具体与支架壳体的内表面相抵接,在安装时可将压盖直接安装至预设位置以实现抵接,由于不采用粘接的方式,故而无需等待粘胶的凝固时间,可显著提高热熔断器的安装效率,在此基础上,压盖可分别与第一绝缘导热体和支架壳体相抵,压盖同时与第一绝缘导热体的端面以及支架壳体的端面相抵,第一绝缘导热体的端面和支架壳体的端面可以重合,也可以存在一定间隙,可根据压盖的具体形状确定;同样地,对于第二容纳腔而言,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两侧可分别与压盖和支架壳体相抵,在安装时可将压盖直接安装至预设位置以实现抵接,由于不采用粘接的方式,故而无需等待粘胶的凝固时间,可显著提高热敏电阻的安装效率,在此基础上,压盖可分别与第二绝缘导热体和支架壳体相抵,压盖同时与第二绝缘导热体的端面以及支架壳体的端面相抵,第二绝缘导热体的端面和支架壳体的端面可以重合,也可以存在一定间隙,可根据压盖的具体形状确定。
此外,热熔断器伸入的侧壁与热敏电阻伸入的侧壁可以为同一侧壁,更便于整体的封装以及产品整体的导线引出,利于加工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热熔断器与第一绝缘导热体粘接;热敏电阻与第二绝缘导热体粘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制热熔断器与第一绝缘导热体之间粘接,可减少设置额外的绝缘套管的结构所需的空间,更利于小型化的设计需求,此外,通过限制热敏电阻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粘接,可有效提高热敏电阻的热反应速度,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温度检测延迟。
更进一步地,热敏电阻自身还可采用单端玻封结构,通过玻璃和第二绝缘导热体实现双层绝缘,以提高绝缘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多个隔离筋,设于第一容纳腔内,且每个隔离筋与热熔断器的引脚对应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容纳腔内设置多个隔离筋,将隔离筋与热熔断器的引脚对应设置,可将热熔断器的引脚进行隔离,一般而言,热熔断器的引脚为两个,通过设置隔离筋,可减少由于热熔断器的两端引脚短路以发生无法正常对电路实现保护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电加热器具,包括煲体和如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出的温控结构,其中,煲体内设有烹饪内锅,温控结构设于煲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电加热器具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技术方案的温控结构以及容纳上述温控结构的煲体,通过在煲体内设置烹饪内锅,可通过温控结构对烹饪内锅的温度予以检测控制,以满足电加热器具的正常运行。此外,由于电加热器具包括温控结构,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温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温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温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支架壳体,12第一容纳腔,14第一绝缘导热体,142第一环形部,144第一端部,16第二容纳腔,18第二绝缘导热体,182第二环形部,184第二端部,2热熔断器,3热敏电阻,4压盖,5扣槽,6导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限定了:温控结构,包括:支架壳体1、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其中支架壳体1内设有放置热熔断器2的第一容纳腔12和放置热敏电阻3的第二容纳腔16,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熔断器2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14,第二容纳腔16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敏电阻3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18,此外,热熔断器2与第一绝缘导热体14相抵,热敏电阻3与第二绝缘导热体18相抵。
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一端通过两个额外设置的绝缘导热体实现连接,即二者均不与支架壳体直接接触,以减少支架壳体对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对温度进行判断的准确性。
通过在支架壳体1内设置第一容纳腔12和第二容纳腔16,将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分别设于上述两个独立的容纳腔内,以对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实现固定,特别的,通过在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置第一绝缘导热体14,在第二容纳腔16的一侧设置第二绝缘导热体18,具体地,第一绝缘导热体14与热熔断器2相抵,第二绝缘导热体18与热敏电阻3相抵,从而可将热量传到热敏电阻3和热熔断器2上,一方面实现温度控制,另一方面还对温控结构的正常运行予以保护。
需要强调的是,通过将热敏电阻3和热熔断器2直接安装至支架壳体1内,温控结构整体为绝缘无地线结构,通过第一绝缘导热体14和第二绝缘导热体18保证二者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安全,可减少不必要的接地装置的设置空间以及线路走向,简化温控结构的整体结构,更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进一步地,支架壳体1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塑料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导热体14与第二绝缘导热体18为独立的两个结构,以减少温度在二者之间的传递,以保证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正常的工作环境。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限定了:
温控结构,包括:支架壳体1、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其中支架壳体1内设有放置热熔断器2的第一容纳腔12和放置热敏电阻3的第二容纳腔16,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熔断器2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14,第二容纳腔16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敏电阻3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18,此外,热熔断器2与第一绝缘导热体14相抵,热敏电阻3与第二绝缘导热体18相抵。
其中,第一绝缘导热体14包括第一环形部142和第一端部144,通过将热熔断器2的部分设于第一环形部142内,以实现热熔断器2在第一容纳腔12内的位置的固定,此外,还对第一绝缘导热体14的周向实现隔离,减少第一容纳腔12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的交换,从而影响热熔断器2的熔断判断。通过在第一环形部142的一端连接有第一端部144,可对第一绝缘导热体14的端面实现隔离,在第一环形部142和第一端部144的共同作用下以对热熔断器2的一端实现较好的防护,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第一环形部142和第一端部144之间相连,第一绝缘导热体14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加工后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环形部142与第一端部144一体成型以形成一个整体。
第二绝缘导热体18包括第二环形部182和第二端部184,通过将热敏电阻3的部分设于第二环形部182内,以实现热敏电阻3在第二容纳腔16内的位置的固定,此外,还对第二绝缘导热体18的周向实现隔离,减少第二容纳腔16的内部温度与外界温度的交换,从而影响热敏电阻3对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通过在第二环形部18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端部184,可对第二绝缘导热体18的端面实现隔离,在第二环形部182和第二端部184的共同作用下以对热敏电阻3的一端实现较好的防护,提高产品的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第二环形部182和第二端部184之间相连,第二绝缘导热体18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加工后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环形部182与第二端部184一体成型以形成一个整体。
实施例3
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包括:支架壳体1、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其中支架壳体1内设有放置热熔断器2的第一容纳腔12和放置热敏电阻3的第二容纳腔16,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熔断器2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14,第二容纳腔16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敏电阻3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18,此外,热熔断器2与第一绝缘导热体14相抵,热敏电阻3与第二绝缘导热体18相抵。
通过在支架壳体1的一侧设置压盖4,在热敏电阻3和热熔断器2的一端分别设置第二绝缘导热体18和第一绝缘导热体14的基础上,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一侧与压盖导热连接,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一侧与压盖导热连接,可对压盖4所接触的外界对象进行温度检测和温度控制,即外界对象的温度通过压盖4以及两个绝缘导热体可分别传导至热敏电阻3和热熔断器2上,从而可通过热敏电阻3对外界对象的温度予以检测,并在上述温度出现异常时,可以通过热熔断器2将电路断开,以保证使用安全。
可以理解,压盖4可以设于支架壳体1的任一侧,在压盖4和绝缘导热体之间可以存在一定间隙,也可以相抵接触,当然,在二者之间存在间隙时,热敏电阻3和热熔断器2所检测到的温度必然有所下降,其温控效果较之相抵接触的温控效果有所不足。
其中,压盖4的材质可以选为金属导电材料,例如铝、不锈钢等。
进一步地,由于压盖4暴露在外界中,可对压盖4进行磨砂工艺处理,以减少对压盖4外表面的结构发生破坏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地,第一绝缘导热体14和第二绝缘导热体18均设于靠近压盖4的一侧,以缩短两个绝缘导热体与压盖4的距离,减少温度在压盖4和绝缘导热体之间的传播损失,提高产品整体的温控效果。此外,第一绝缘导热体14和压盖4之间存在第一间隙,第二绝缘导热体18和压盖4之间存在第二间隙,通过上述设置的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以避免压盖4所接触的外界对象的温度异常过高而直接烧毁绝缘导热体,即通过存在一定的间隙,为温度的传播提供缓冲空间。
还需说明的是,通过设置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还可在压盖4安装至支架壳体1上时,减少与绝缘导热体的直接接触,减少绝缘导热体受力发生损坏。
其中,导热连接具体包括抵接或通过导热件6相连,导热件可以为具有导热功能的粘接剂,从而可进一步对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位置加强固定。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内填充导热件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间隙内填充导热件6。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均填充导热件6。
实施例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包括:支架壳体1、热熔断器2和热敏电阻3,其中支架壳体1内设有放置热熔断器2的第一容纳腔12和放置热敏电阻3的第二容纳腔16,第一容纳腔12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熔断器2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14,第二容纳腔16的一侧设有套设于热敏电阻3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18,此外,热熔断器2与第一绝缘导热体14相抵,热敏电阻3与第二绝缘导热体18相抵。在支架壳体1的外表面还设置扣槽5,在固定压盖4时,由于压盖4在支架壳体1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与扣槽5存在重合部分,通过对重合部分进行压接弯折,即,压盖4的开口端向扣槽5部分弯折,以实现压盖4与支架壳体1的固定。
通过在支架壳体的一端设置第一隔热体,将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分别靠近第一隔热体设置,由于第一隔热体设于支架壳体的侧面,可减少外界空气在侧面对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产生温度影响,同时也可以减少对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正常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在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设置第二隔热体,还可减少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之间相互的温度影响,从而保证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隔热体和第二隔热体的隔热能力较高,可有效减少外界温度通过隔热体对容纳腔内的温度产生的影响,且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
其中,第一隔热体可以为隔热涂层,或是由一定隔热性能的材料制成的结构。
进一步地,压盖与第一绝缘导热体之间的部分的支架壳体、压盖与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的部分的支架壳体以及第一绝缘导热体与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的部分的支架壳体在支架壳体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设于支架壳体的一端,便于支架壳体的加工。
进一步地,在第一容纳腔12内设置多个隔离筋,将隔离筋与热熔断器2的引脚对应设置,可将热熔断器2的引脚进行隔离,一般而言,热熔断器2的引脚为两个,通过设置隔离筋,可减少由于热熔断器2的两端引脚短路以发生无法正常对电路实现保护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容纳腔12连通支架壳体1中相对的两个侧壁,至少部分压盖与第一绝缘导热体相抵,且至少部分压盖与支架壳体的一侧相抵,第一绝缘导热体的另一侧与支架壳体抵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二容纳腔16连通支架壳体1中相对的两个侧壁,至少部分压盖与第二绝缘导热体相抵,且至少部分压盖与支架壳体的一侧相抵,第二绝缘导热体的另一侧与支架壳体抵接。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热熔断器2与第一绝缘导热体14粘接,且热敏电阻3与第二绝缘导热体18粘接。
实施例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温控结构,限定了:其包括:包括金属保护盖(即压盖4)、陶瓷帽(即第一绝缘导热体14和第二绝缘导热体18)、塑料支架(即支架壳体1)、热熔断器2、热敏电阻3。金属保护盖为铝质、不锈钢质等金属导电材料,金属保护盖紧扣在塑料支架上。温度传感器与热熔断器2分别装配在塑料支架的不同塑料管道中。陶瓷帽为2片独立的密结陶瓷,分别罩住温度传感器和热熔断器2。
通过绝缘陶瓷材料作为绝缘导热体,将热量传递到热敏电阻3及热熔断器2,实现温度控制及保护的作用;同时的,采用绝缘陶瓷材料作为绝缘导热体,热敏电阻3与热熔断器2可直接装配在塑料支架内部,不需再单独设置接地线装置,极大的简化温控器结构以及加工流程;上述方案具有下列特征:
1)使用一种绝缘强度高、导热快的陶瓷材料作为感温材料的主温控器。
2)主温控器整体使用加强绝缘无地线结构。
3)使用热敏电阻3和热熔断器2分别独立的陶瓷帽结构。
4)热敏电阻3使用陶瓷材料和玻璃本体的双层绝缘结构。
5)热熔断器2使用陶瓷材料的加强绝缘结构。
6)金属保护帽通过机器设备压接在塑胶支架外壁的4个凹槽内,并通过塑胶件上设置的凸起筋位定位,可快速压接固定而不脱落。金属保护帽压接在塑胶支架上可不直接接触陶瓷件,避免陶瓷件受力损伤。
7)金属保护帽使用磨砂工艺,防止金属保护帽外观刮花。
8)塑料支架采用耐高温的防火材料,防火等级94-V0。
9)2片陶瓷帽和金属保护盖间通过特殊的硅胶导热件6粘合,绝缘性能优良。
10)热熔断器2直接通过硅胶导热件6粘合在陶瓷帽内,无需绝缘套管保护即可满足加强绝缘的安规要求。
11)热敏电阻3采用单端玻封结构直接通过硅胶导热件粘合在陶瓷帽,热反应速度快。
12)塑胶支架热熔断器2安装槽内设置筋位隔离热熔断器2的两端引脚,有效防止热熔断器2引脚短路造成的保护失效。
实施例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加热器具,限定了:包括煲体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的温控结构,其中,煲体内设有烹饪内锅,温控结构设于煲体内。
其中,电加热器具包括但不限于电饭煲、电压力锅、电磁炉、电炖锅、面包机、多功能锅、水壶、豆浆机、咖啡机等需要温度采集和控制类的产品。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通过将热敏电阻和热熔断器直接安装至支架壳体内,通过第一绝缘导热体和第二绝缘导热体保证二者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安全,可减少不必要的接地装置的设置空间以及线路走向,简化温控结构的整体结构,更满足小型化的设计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壳体,所述支架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
热熔断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套设于所述热熔断器外的第一绝缘导热体;
热敏电阻,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套设于所述热敏电阻外的第二绝缘导热体,
其中,所述热熔断器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相抵,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具体包括:
第一环形部,所述第一环形部内部中空,至少部分所述热熔断器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部内;
第一端部,设于所述第一环形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环形部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部与所述第一端部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具体包括:
第二环形部,所述第二环形部内部中空,至少部分所述热敏电阻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部内;
第二端部,设于所述第二环形部的一端,且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环形部相连,
其中,所述第二环形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压盖,设于所述支架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的一侧与所述压盖导热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的一侧与所述压盖导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连接包括抵接或通过导热件相连,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设于靠近所述压盖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与所述压盖之间存在第一间隙;
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设于靠近所述压盖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与所述压盖之间存在第二间隙,其中,所述第一间隙内填充所述导热件;和/或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所述导热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扣槽,设于所述支架壳体的外表面,所述压盖在所述支架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扣槽至少部分重合,
其中,在所述支架壳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压盖与所述扣槽的重合部分能够向所述支架壳体弯折以实现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壳体的一端的外侧面设有第一隔热体,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中靠近所述第一隔热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靠近所述第一隔热体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和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之间形成有第二隔热体。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所述支架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架壳体抵接;
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支架壳体中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的另一侧与所述支架壳体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熔断器与所述第一绝缘导热体粘接;
所述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二绝缘导热体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隔离筋,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每个所述隔离筋与所述热熔断器的引脚对应设置。
11.一种电加热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内设有烹饪内锅;
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温控结构,设于所述煲体内。
CN202020216977.8U 2020-02-27 2020-02-27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Active CN211240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977.8U CN211240111U (zh) 2020-02-27 2020-02-27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216977.8U CN211240111U (zh) 2020-02-27 2020-02-27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40111U true CN211240111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39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216977.8U Active CN211240111U (zh) 2020-02-27 2020-02-27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40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1174602A (ja) 真空断熱構造体、真空断熱加熱ヒータおよび真空断熱加熱ヒータを用いた加熱装置
CN211240111U (zh) 温控结构和电加热器具
EP2371035B1 (en) A cooking device comprising cables which carry electricity
EP0984714A1 (en) Electrical heating element
CN216846599U (zh) 热敏电阻传感器
US20220128240A1 (en) Cooking appliance
CN211045365U (zh) 一种熔断保护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581446U (zh) 干发器的发热装置及干发器
CN215268767U (zh) 异形石墨加热管、热风系统以及烹饪器具
CN210832109U (zh) 电陶炉
CN220440942U (zh) 一种餐炉加热板
CN218550212U (zh) 发热组件及电炉
CN110772123A (zh) 一种电加热组件、烹饪组件及厨房小家电
CN213632429U (zh) 可靠绝缘防护的传感器及带有该传感器的烹饪器具
CN219813870U (zh) 一种避让式壳板、腔体组件及烹饪装置
CN219877938U (zh) 烹饪设备
CN216569581U (zh) 感温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363477U (zh) 一种ntc温度传感器封装结构
CN220546137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19661471U (zh) 一种电炖锅
CN215305004U (zh) 一种聚热安全型全玻璃壶
CN214259032U (zh) 上盖组件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218677027U (zh) 一种新型的热熔断器
CN220649827U (zh) 测温组件和烹饪设备
CN216433293U (zh) 一种具有绝缘结构的温度探头及使用它的电磁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